首页 > 哲学.宗教 > 悲欣交集TXT下载

悲欣交集

作者:李叔同(近代)
栏目:哲学.宗教
类别:现代
大小:1.08M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1880年10月23日(旧历庚辰年九月二十日),李叔同出生于天津市三岔河口附近一户富有的盐商之家。

在天津人的心目中,名至实归的海河,起始于三岔河口。只是到了l918年,在海河裁湾取直时,河口往西北挪移了方位。老三岔河口和原北运河河身,被填平改造,铺筑成现在的狮子林大街。这一带,原是天津市最早的商业区和居民点之一。在李叔同出生的年代,也还足漕运的终点和盐业的集散地。从这里,可以看到当时天津市容的缩影。

在昔日的三岔河口与北运河河身交汇处南面,有条名为粮店后街的南北向马路,马路东侧,有一东西向小街叫陆家竖胡同。胡同东口2号,是一所坐北向南的三合院,李叔同就出生在这所院子里。院大门口有座不算太大,却很严正的门楼:门楼内的四扇平门,正对着院内的北房。四扇平门像影壁似的,平常日子总是关闭着,主仆人等出入,走的是门楼东面的侧门。院内青砖漫地,一棵已有年头的老梅树,傲立在院子的一角。三合院外面:胡同东口,有座庙宇,叫地藏庵;西口隔着粮店后街和前街,就是早先的三岔河口:离北房背后不远,是原北运河河身,往东偏北连着金钟河,沿河"小树林"一带,在天津市内很出名。民国初年,李叔同写过一首题为《忆儿时》的歌词,其中有这样的句子:"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高枝啼鸟,深水游鱼,曾把闲情托。"从中可以想象出当年李家三合院内外的一些景致。

李叔同祖籍浙江省平湖县。父亲名世珍,以字筱楼行世。祖父李锐。李氏家族,可能就在康熙乾隆年间从南方招商引资时移来天津经营盐业和银钱业的。到李叔同父亲李筱楼一辈,李家已是天津盐商中的巨富之一。李筱楼家设有内局生意,柜房门前廊柱上的木制抱柱对联,上下联第一字分别为"桐"字与"达"字,由此,人称李筱楼家为"桐达李家";又因取过"存朴堂"的堂名,也有人称之为"存朴堂李筱楼家",以区别城内冰窖胡同的另一户李姓富贵之家。

李叔同之父李筱楼,1865年(清同治四年)入试乙丑科,连着考取了举人和进士。与他同时中举进士的人当中,有桐城派后期重镇吴汝纶等闻人显宦。李筱楼中举后,也曾出仕过吏部主事,不几年又辞官经商,继承父业,将李家的富贵推向了顶峰。李筱楼除了正室姜氏,还纳有张氏、郭氏和王氏等三位侧室。长子文锦(字不传)为姜氏所生,娶妻后不几年就去世了。次子文熙(字桐冈)为张氏生养,自幼不太健壮。李筱楼担心,如果文熙也寿命不长,李家岂不是要断绝香火!就在67岁的高龄,又纳妾年仅l9岁的王氏①。第二年(1880年)生下一子,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即后来以字行世的李叔同。传说李叔同母亲临盆之际,一只口衔松枝的喜鹊,突然飞入产房,将松枝安放于产妇床头,又欢叫了一阵才向外飞


笔者按:徐星平著《弘一大师》(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10月版)中说,王氏名凤玲,不知何据,存此参考。那年(1882),

去。长大后的李叔同确信其事,将喜鹊留下的那枚松枝,随身携带了一生,直到在泉州圆寂,还挂在他寮房的墙壁上面。

李叔同3岁(笔者按:传主的年龄,均按其虚岁记述)他父亲在老宅(陆家竖胡同2号)附近的山西会馆南路两大门(即今粮店后街60号),购置了一所更为宽敞气派的宅第,全家搬来居住。新宅第的前门面向粮店后街,后门在粮店前街,比起老宅,更靠近了老三岔河口。隔着海河西望,就能看到天津旧城东门外的天后宫和玉皇阁。新宅第的格局呈。田"字形。整个院落有四个小院组成,分前后两大院,除各有十多间正房和厢房,还有仓房、过厅、游廊等设施。像当时天津所有大家富户那样,李家院内也有一点洋式建筑,显示着主人的阔气和文明。在"田"字中间"一横"一竖"的交叉处,有洋书房。这问刀把式的西屋,格式也颇为讲究:瓦顶上设有流水沟,东西两面有窗户,三层窗子,两层玻璃,一层纱窗。室内摆有一架当时还很少见到的钢琴,而床架、书柜、茶几、坐椅、写字台等等,统统是红木打制。洋书房台阶下面,有竹篱围成的小花园、名为"意园"。"意园"与后院游廊相通,和前院的书房、客房以及两边的庑厦组成一个小巧别致的园林结构。园内有修竹盆花,山石盆景,有金鱼缸、荷花缸、石榴树,等等,整个环境安谧清静中不失生气。这座大门前挂有。进士第"匾额,过道内又悬着"文元"匾的院落,从外观上或从内部格局上看,都在显耀着院主的富贵与名望。每当镖局将成箱成箱的财物,从外地押进大门的时光,车马声喧,人进人出,更显出了主家正繁华升腾的气象。由此不难想象出,比李筱楼中举早了近二十年(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进士)的李鸿章等清朝政要和外国驻津领事们,能够出入这所宅第的原因了。在当时列强们划定的租界中,"桐达李家"位于奥国租界。李筱楼和他的次子李文熙,以富商士绅,在华人组织中有过董事之类的身份。"意园"洋书房中的那架钢琴,据说还是奥国驻津领事赠予的。

有如一般盐商巨富,李叔同的父亲,也从万贯家财中拿出一部分,做些慈善方面的事。他在住家附近,办了个"备济社",施舍衣食,赈济寒苦。既能求个心安理得,也博取了"李善人"的声誉。

搬来粮店后街新宅院不到两年--1884年,李叔同父亲身患痢疾,病势严重,多方延医也不见好转,干脆停医不再治疗,不意反倒渐渐病愈起来。李筱楼晚年精研理学,又信仰禅宗佛学,他从自身病情的异常变化中意会到,自己的"舍报之日"已到,于是嘱咐家人延请高僧学法上人前来诵念《金刚经》。聆听着和缓悠远的梵音,李筱楼安详而逝,卒年72岁。临终前,他还嘱咐过家人,灵柩停家七天,请僧人们分班诵经,好由经声引领他一路生西。还要放焰口,免得饿鬼们在中途作梗。中过进士,在吏部做过官,又是津门一宗巨富,李筱楼丧礼的场面是可以想见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点主",武官马三元"报门",更增添了"桐达李家"的哀荣与势派。这一年,李叔同5岁。听到父亲去世,他独自来到卧室。掀帏探问",有些难过,有些茫然,但并不惊慌和胆怯。在停柩发丧期中,他目睹了和尚们诵经忏礼的全过程,将每一个关节的具体情景记在了心里。多年后,还经常和侄儿圣章等玩和尚念经的游戏。他装"大帽"和尚,在那里念念有词,圣章等在下首当小和尚,听从调遣。几个人有时用夹被,有时用床单当袈裟,地下炕上折腾个欢。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