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哲学.宗教 >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TXT下载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作者:罗伯特.所罗门(美)
栏目:哲学.宗教
类别:现代
大小:943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故事发生在1806年秋天的耶拿大学城(今德国境内)。照常理来说,大多数学生和教师在那个时候本应为课程做着准备,心中充满着紧张与期待。教授们即将完成夏季学期的研究工作,而学生们也本该着手他们通常在夏末所做的事情了。 然而这一年,学校却不会像往常那样开学了。 拿破仑的军队已经逼近了这座城市,你可以在大学图书馆的阶梯上听到远方传来的隆隆炮声。法国侦察兵已经到了这个城市,他们在大学附近来回走动,不时停下来在学生酒吧里喝杯葡萄酒,偶尔也会同当地居民聊上几句。有许多民众都很欣赏那个新的法国口号——“自由、平等、搏爱”。 正当战争迫在眉睫之时,有一位名叫格奥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年轻哲学教员正在匆匆赶写一本书。这是一部非常艰深的哲学著作,它有着一个令人生畏的标题——《精神现象学》。但这本书的内容却使人“意气风发”,它极好地把握住了那段艰险岁月的紧张、激动与焦虑。旧的生活方式行将结束,新的生活方式正要开始。这本书是意识的一种洞见,这种意识被裹挟在一股强大的力量当中,正在一个崭新而可怖的人类世界中寻找着方向。它代表着对普遍理解的憧憬和思想努力,激发了那种当时被天真地称为“人性的可完善性”的信念。 现在把目光转回到我们这个时代。美国的生活似乎正要发生彻底的改变,我们旧有的一切习惯和标准,我们关于自身的观念以及我们的生活方式,都要被某些在很大程度上闻所未闻的全新事物所取代。我们虽然也大谈特谈“未来震憾”(future shock)【“未来震憾”指担心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价值观念及行为堆则的变化而产生的不安情绪。除非特别指明,本书注释均为译者所加】和“大趋势”(megatrends)【如席卷社会的信息革命和走进千家万户的方便食品等】,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所认为的生活中的巨变其实只是强调的改变罢了,有些时候这还表现在经过改良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所带来的并不怎么实用的好处。如果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对计算机、电视和互联网大肆渲染,那么我们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那些真正变化呢?黑格尔和他的学生们感到信心十足甚至是欢欣鼓舞。为什么?因为他们拥有一种哲学,拥有一种对他们自身以及未来的洞察,这种洞察能够让他们直面失业的困境、甚至是社会的崩溃以及接踵而来的巨大混乱。激励着他们的是思想,思想能够把最危险的处境变得意味深长。 格奥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年出生于斯图加特。当他还是一个大学生时,他就对法国大革命(1789-1795)抱以很高的热情,并且是拿破仑的一个崇拜者。当拿破仑的军队于1806年进攻和占领了耶拿这座城市,结束了神圣罗马帝国长达800年的历史,并在德国全境掀起广泛改革之时,黑格尔正在耶拿大学教书。正是在这种国际战争和憧憬自由的气氛下,黑格尔建立起了他的哲学,他的方法是辩证法,也就是说,他试图论证相互矛盾的看法如何能被调和起来,它们实际上是一种更深层现象——精神——的不同方面。直到今天,黑格尔仍然被认为是人类知识和价值的伟大综合者。他的《哲学科学全书纲要》(初版于1817年)是对整个人类生活——包括逻辑、科学、心理学、哲学、艺术、宗教、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的一部简要概括。黑格尔于1831年去世。 我最近请我的一些读过黑格尔哲学的美国学生描述一下,他们对于自己和时代的看法是怎么样的,结果并不令人鼓舞。在他们中的许多人看来,“沉闷”一词似乎可以概括这个世界,而另一些人则会说“危机”和“绝望”。有一位学生说,生活是“荒谬的”,而另一位则说,生活是“无意义的”。我问为什么。答曰:油价昂贵、许多人还没有得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电视节目很槽糕等。我们都认为这些事情还谈不上悲剧性,更谈不上“荒谬”,还没有使生活“无意义”。每个人都同意说,核战争和恐怖主义的阴魂压抑了我们的乐观情绪,但我们也都认为,这种灾难的可能性是未定的,而且不管怎样,即使存在着这种阴影,我们也要尽可能好地活下去。但为什么在这个相对来说更为富足和安宁的时代(与历史上绝大部分时期的绝大多数地方相比),我们的回答却如此令人丧气?我们似乎失去了某种东西,正是这种东西使得黑格尔和他的学生们在面对着最可怕的战争时,仍能保持着乐观和自信。那么,这种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回答依然是——一种哲学。 哲学、宗教和科学一直都是紧密相关的。它们虽然各有侧重,但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强调思想和认识的重要性,强调理解我们这个世界、用某种更宏观的甚至是从宇宙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思想决定了我们在宇宙中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位置。思想决定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公平的,什么是不公平的;什么是值得相信的,什么是不值得相信的。思想赋予了生命以意义。我们的心灵需要思想,就像身体需要食物一样。我们渴望洞察,企盼理解。我们被生活的常规擭住了,不时会被那些所谓的“消遣”或“娱乐”活动分神。我们整个国家失去的是思考的快乐、理解的挑战、灵感以及哲学的慰藉。 然而这是奇怪的。对于美国来说,她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建立在思想之上,建立在哲学准则之上,但又有多少受过教育的美国人能够说出哪怕一位仍然健在的美国哲学家的名字?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能对孕育了我们这个国家的18世纪前后的哲学史说出一二:我们能够背诵两百年或两千年前的某些思想,却从未试图去理解它们,不知道有那么多人曾经为之殚精竭虑,甚至从来没有尝试着去批判它们,或者把其融入到我们的世界观当中。那就是哲学:哲学就是努力思索生命,思索我们已经学到的东西,思索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从字面上讲,哲学就是对智慧的爱。它追求更广阔的图景,渴望的是这样一种知识,那种使得我们理解自己的生命以及周围世界的知识。因此,它是对价值重要性的坚持,是对完全陷于生活琐事而仅仅随波逐流的拒斥(哲学与智慧规定了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赋予了我们的生活以意义。 当初入大学的学生们问及有关生活意义和宇宙本性的问题时,回答这些问题的应当是哲学。但许多学生由于没有受过严格思维的训练,却又急于得到一个答案,于是就会诉诸一些廉价的替代品,即那些自我帮助的通俗哲学、舶来的怪异宗教、极端的政治等。如果哲学的严肃思考没有提出过这些大问题,那么也许这些通俗之物可以代劳。哲学与这些通俗的替代品之间的根本区别是质上的,即思想的性质和理解的彻底性。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借着思想而生活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从事哲学与否,而在于是接受一种廉价的、没有挑战性的替代品,还是试图进行真正的思考。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把你引入真正思考的大门。 哲学的主题 哲学有时候会被认为是一种极为深奥和抽象的专门学问,它好像与其他各个门类的研究——或与我们的余生——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完全是错误的。哲学恰恰是要努力去理解我们是谁,以及我们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这也就是我们在哲学课堂上所学到的哲学史上的大哲学家们所做的事情,那就是力图去理解他们自身、他们那个时代以及他们在宇宙中的位置。事实上,他们做得是如此之出色,以至于直到今天仍然堪称我们的榜样。他们帮助我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学会澄清我们到底相信哪些东西。 自始至终,我都会在书中简要地介绍历史上的一些伟大哲学家(简要的传记包含于各章之中)。但哲学主要不是研究其他人的观点,而是努力用尽可能有说服力、尽可能使人感兴趣的语言清楚地表述你自己的观点,这才是做哲学,而不是仅仅读一下别人是怎么说的。 本书正是要帮助你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把以往的哲学家及其伟大的思想作为启发,作为一种组织你自己观点的方式去做哲学,去表达你的想法,唤起你单凭自己的能力可能无法想到的他种可能性。你应当独立思考,澄清你所倾向的是哪种观点,以及为什么是那种观点,并把这些观点组织起来以应对其他的可能看法。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一旦你进行抽象地讨论,那么你怎么谈就无所谓了。所以他们就会侈谈一些毫无意义的话,表达一些他们从未反思过的说法,或者仅仅是套用一些字眼——比如“价值”这个时髦的词——而丝毫不去考虑他们自己认为什么是正确的。我曾经教过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他有一次宣称自己并不存在(尽管他没能使我确信这一点,但我还是给了他一个成绩)。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即使自相矛盾,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不过是些观念而已”。但如果我们是依靠观念来看世界的,如果正是观念决定了我们会怎样看待自己和生活,那么观念的意义就非同一般了。所以非常要紧的(这也是为理智所必需的)是,你必须在毎个节骨眼上问一句:“我真的相信它吗?”“它与我所相信的其他事物矛盾吗?”一种哲学如果是好的和伟大的,那么它所提出问题的方式就必定是严肃的和严格的。本书旨在帮助你提出这些问题,用哲学的语言表述你自己的世界观。 单凭一门课就囊括你关于生活的意义以及宇宙本性的看法,这种任务听起来似乎过于艰巨。但无论你的第一次努力有多么艰难,这种整体性的批判性思考——把它们组织成一个整体——对于你未来所要从事的任何工作都是极为重要的:理清你的优先次序,知道你是谁以及自己相信哪些东西。在这门也许是你第一次有机会了解哲学的导论课上,你的思想即将迈出第一步。一旦你开始思考大问题,你就会——像大多数同学以及几乎所有职业哲学家那样——有充分的理由发觉,这不但是你所学过的最能给予你回报的活动之一,而且操作起来也非常简便,因为你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或者是独自进行。如果开始时有些困难(就像通常那样),那是因为你还没有习惯于哲学家的思考方式,因为我们的问题无可避免地会比我们原先以为的复杂,还因为你一旦开始思考,需要思考的问题数目就变得没有止境了。所以你应当把这当作一次初步的、探索性的尝试,一次表达你自己和你的观点——不是针对这个话题或那个话题,而是针对你的整个世界观——的首次艰苦努力。即使只是第一次,做哲学也会把这种过程变得令人激动和富有挑战性。 本书的第一章由一些预备性的问题所组成,为的是让你就一些引发了许多观点的基本哲学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有些问题你可能会觉得好笑,但也有一些是极为严肃的。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你相信哪些东西,不相信哪些东西,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应当渐渐明晰起来。接下来的每一章也都会以一些基本的问题开篇,这些问题同样旨在鼓励你先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在我们讨论了哲学家们已经提出来的观点之后才进行。每一章都包含有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观点的讨论,附带一些大哲学家的简短言论。对于那些你可能是初次见到的专门的哲学术语,我都酌情给予了介绍,它们有助于你比日常语言更加精确地做出区分和澄清思想(大多数这种词都收在书末所附的一张术语表里)。每一章都以若干篇末问题结束,为的是帮助你把自己的观点定位于传统哲学的适当位置。每章末尾还有一份可供进一步阅读的参考书目,其中包含有阅读建议。你可以就自己觉得有意思或有挑战性的主题进行研究,因为没有教科书能够取代原创性的工作。 致教师 对于在大学里按照单元教学的哲学导论课而言,第6版使用起来更方便了。它有三个附录——“写作哲学”、“演绎逻辑和有效的论证形式”和“常见的非形式谬误”。这些附录不仅是为了使行文更加简洁和直接,同时也是为了让这些主题能够得到特别的重视。我进一步扩充了论述女权主义者和非西方哲学的最后一章,还增加了讨论美学的一章。特征文本框也设计得更有助于教学了,它们共分为四种类型:原始来源,以一个鹅毛笔和墨水瓶为标记,内容多是各种重要哲学著作的节选;传记,以一个希腊胸像为标记,内容是文中所讲的各位哲学家的生平概要;主要概念及思想,以一个思想者的形象为标记,内容是个人的信念与哲学运动;哲学与文化,以一个希腊圆柱为标记,内容是哲学理论及其在社会中的运用。同第5版一样,所有这些做法和章节都旨在为那些选择了这本书作教材的教师服务。每一章的讨论多多少少是自成一体的,各章的顺序可以任意选择。比如一些教师愿意以“上帝”一章开始,而另一些教师则愿意选择更具认识论色彩的“知识”、“真理”、“自我”或“自由”等章开始。较之开头就碰上那些大思想家或者哲学中的那些最棘手的问题,我发现,如果开头的几章能够既包含严肃的又包含有趣的哲学问题,加之对“生活意义”的各种讨论,这可能更有利于缓解初识哲学的学生的紧张心情,使其能够更加随心所欲地谈论哲学,而且,我还发现开篇问题有助于学生在进入本章之前先自己想想这些问题。顺便说一句,每章的篇末问题也可作为灵活的考题。 致谢 我要感谢所有那些对我的那本较早的《哲学导引》(Introducing Philosophy,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7;第7版,2000)提出肯定或批评意见的学生及同事。现在这本第6版的《大问题》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它所面向的是不被那本书所吸引的读者。我要感谢所有那些指出了这本新书的必要性,并且帮助我构思和改进它的朋友们。 我特别感谢所有那些教给我哲学的乐趣与技巧以及如何去讲授它的人。首先是我的父亲Charles M.Solomon,他第一次在Cheltenham高中通过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使我受到了心灵的震憾,还有Doris Yocum,他给我上了第一堂哲学课。对于教授哲学,我从Elizabeth Flower,James Ross,Peter Hempel和Frithjof Bergmann那里受益良多,而且我仍能从像Bobe Kane和Paul Woodruff这样好的同事那里学到东西。我也要感谢Donette Moss,Winkie Conlon和ShirleyHull的非常必要的关心和照顾,以及Jon Solomon关于书中那些外来的内容所提出的建议. 关于鼓励性的评论和有益的建议,我要感谢Stephen Waters,得克萨斯路德大学的MarkGilbertson,印第安河社区学院的Victor Guarino,红杉木学院的Michael Thomas,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的Thomas E.Moody,亚拉巴马农业与工程大学的Stanley M.Browne,美洲学院的Ronald Duska,奧斯汀佩伊州立大学的Albert B.Randall,阿尔弗雷德大学的Emrys Westacott,西洛杉矶学院的Gary Prince,雷克福瑞斯特学院的Janet McCracken,巴尔的摩县社区学院的Timothy Davis,犹他州立大学的Charlie Huenemann,乌尔苏拉会学院的George Matejka,以及约翰?杰伊法学院的Christopher Trogan。 Karen Mottola对本版帮助极大,特向她致以衷心的谢意。我也对Harcourt大学出版公司的David Tatom和Michelle Vardeman心存感激,他们专业的编辑能力对本版的出版贡献不少。此外,还要谢谢Bill Mclane。 特别感谢得克萨斯大学奧斯汀分校的哲学计划II的(绝大多数)学生。 导言做哲学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公元前5世纪 认识你自己!——德尔菲的神谕(苏格拉底的箴言) 哲学是由我们的见解,即我们关于自身和世界的信念及态度所组成的。因此,做哲学首先是这样一种陈述活动,这种活动要尽可能清晰和有力地把我扪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哲学的全部工作就是去宣称自己赞成某些听起来顺耳的观念或字眼。哲学是对这些观念的发展,它试图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全部意义和结构关系,尝试发现它们与其他哲学家的观点——包括以往那些大哲学家的经典论述——之间的关联。此外,哲学还要尽力去评价一个人自己的观点同其他观点之间的区别,能够与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进行争论,并且尝试去解决他们可能留给你的一些困难。有一位学生曾经说,把自己的主要观点列在一张纸上很容易,但要说清楚它们彼此之间是如何建立联系的,或者当有人持不同意见时应当如何作答就很困难了。我想,她所说的大概是这个意思:只要不必与其他球员合作,她将很乐意充当橄榄球队的四分卫,直到有另一支球队上场为止。但橄榄球比赛是与你的球队相互配合以对抗来犯的其他球队,哲学也是尝试把若干各不相同的意见协调成一种观点,并且坚持用你自己的想法去回应那些反驳意见。的确,一种无法与其他想法相联系而且又经不起批评的想法,可能根本就不值得相信。 苏格拉底可能是一切时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尽管他从来都是述而不作(我们所知道的关于他的一切,都来自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其他哲学家的记载)。苏格拉成生于公元前470年,他一辈子都生活在雅典,对于修辞和辩论特别有天分。关于他的婚姻有着各种传言,他有几个孩子,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贫困中度过的。他把自己的哲学基于以下两点,即人需要“认识你自己”和过一种“经过审视的生治”。在苏格拉底看来,即使是智慧的程度也表现为知道我们到底有多么无知。他一生中的大部分工作都致力于阐释和追求诸如智慧、正义以及好的生活等目标。公元前399年,他被雅典人告上法庭并被判处死刑,理由是这种思想“腐蚀青年”。他故弃了所有逃跑的机会和撤销判决的尝试,在做了几次出色的讲演之后,他以绝对的尊严接受了这残酷不公的判决,为了他所维护的思想矢志不渝。 避免时髦词语和言之无物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随机推荐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