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哲学.宗教 > 清代宗教史TXT下载

清代宗教史

作者:《中国全史》编委会(现代)
栏目:哲学.宗教
类别:古典
大小:375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本卷对有清一代(1636~1911 年)所存在的主要宗教,即宗法性的传统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萨满教和民间宗教的本质、特点、发展、衍化、分类、现象、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和分析。作者认为,宗法性的传统宗教,由于社会各阶层的崇奉,几成为中国的"国教";佛、道教日趋衰弱;基督教在清代后半期,虽然受到西方列强的卵翼和扶持,以及清廷的弛禁,势力渐增,但是始终未能成为中国的国教;伊斯兰教尽管中国化了,但依然未能得到振兴;萨满教处于萎靡不振的地位;只有民间宗教在清代前期蓬勃发展,有些教派成为农民起义的旗帜,在清代历史上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但在清廷的严厉取缔和残酷镇压下,中叶以后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其作用渐渐为天地会、哥老会一类的秘密会社所逐步取代。
  一、清代宗教概述(一)盛极而衰的清朝统治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皇朝,自从清太宗皇太极(1592-1643)于明崇祯九年(1636 年)称帝、定国号"清"、改元"崇德"以后,直至宣统三年(1911 年)清朝灭亡为止,共历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德宗和宣统共11 帝,历时276 年。一般而言,有清一代的历史以宣宗道光二十年(1840 年)的鸦片战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鸦片战争以前的205 年,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最末端;鸦片战争以后的71 年,中国一步步地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清太宗所建立的"清",实际上只是一个局促于关外辽沈一隅的地方政权。直至世祖顺治元年(1644 年),清廷在击败农民军后乘机入关,并定鼎北京,才正式取代明朝建立起全国的统治。
  清廷是一个以满族贵族为主、满汉地主阶级联合专政的封建政权。入关后的20 年间,出于八旗满族贵族掠夺的惯习,清廷在军事征讨全国的过程中,大肆抢掠杀戮,无恶不作,致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摧毁,社会陷入经济萧条、人民穷困的愁苦境地。圣祖即位、特别是其亲政后,采取了一系列的诸如整理田赋制度、奖励垦荒,治理河患,实行蠲免和厉行节约等措施,使社会趋于安定,经济获得迅速发展。他的继任者世宗(1678~1735)、高宗(1711~1799),继续其未竟的事业,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至乾隆中叶,清朝终于进入了全盛时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康乾盛世"。当时,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居于世界文明发达国家的前列,经济、文化兴旺发达。全国的耕地面积不断扩大:顺治十八年(1661 年)为549 万余顷,乾隆三十一年(1766 年)增至741 万余顷,嘉庆十七年(1812 年)又增至790 余万顷,超过了明代万历时期耕地面积的数字①;全国的人口猛增:顺治十八年,为1920 余万口,乾隆六十年(1795 年)猛增为2.9 亿多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又增为3.01 亿多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再增为4.1 亿多人②。作为清朝国库的户部银库,存银数也不断增长。顺治时,由于军旅频兴,国库一度存银仅有20 余万两,不敷当时官吏的开支,反映了财政的窘境。康熙六年(1667 年)实存银248 万余两,五十八年(1719 年)激增为4400 余万两,雍正九年(1713 年)又增为5037 万两,乾隆三十九年(1774 年)又达到了7390 万两的历史最高水平③。
  然而,到了乾隆中后期,随着国力的日益强盛,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整个统治集团和地主豪绅志得意满,不可一世,以致骄奢淫逸、贪婪残暴的阶级本性恶性发展,官僚机构日趋腐朽,吏治败坏,土地兼并和土地掠夺更趋激烈。这一切表明,清朝的"鼎盛"局面已接近尾声,其衰败的趋势已非人力所能挽救。嘉庆一朝和道光前期,由于大规模农民战争的打击,国势日衰,国运日厄。清廷陷入维持现状而不可得的窘困处境,政治上,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军事上,八旗兵和绿营兵
  ① 见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中册,第267 页。
  ② 见《清史稿》卷一百二十。
  ③ 见《历史档案》1984 年第4 期。
  因腐化而丧失战斗力;财政经济上,捉襟见肘的拮据状态日趋严重,以致"实有入不敷出之势"①。道光二十年(1840 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争相吞食中国这块肥肉,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其侵略势力伸入到中国,使清帝国从所谓"天朝上国"跌进了尘世地狱,中国由一个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从此蒙受了各种耻辱与灾难。
  ① 《清仁宗实录》卷三百五十一。
  (二)宗教文化的特点有清一代,中国社会存在着宗法性的传统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萨满教和民间宗教(或称民间秘密宗教)7 种主要宗教。它们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渗入到中国的政治、哲学、道德、文艺、民俗等各方面,但除了宗法性的传统宗教外,都没有成为多数中国人的主要宗教信仰。不过,它们在宗教文化上依然反映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1)宗法性传统宗教的祭祀活动更趋完备。中国宗法性的传统宗教源远流长,自先秦至清代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它是以天的崇拜、祖先崇拜和社稷崇拜为核心,并辅以日月、山川、先师、先农、贤良及其他鬼神的崇拜,成为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稳定社会秩序和维系家族体系的一股巨大精神力量。2000 多年来,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和实际生活中均占有极为崇高的地位,不仅为历代统治者,地主阶级和一般士大夫所信奉,而且为广大下层群众所信仰。这种宗教,实际上可称为中国的国教。在有清一代的270 多年间,这种宗教始终为上自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下至一般平民百姓所崇奉。与前代相比,这种宗教的祭祀活动更趋完备,也更为制度化了。
  (2)佛、道二教势力衰微。清朝统治者定鼎北京之后,继承明制,以宋代的程朱理学作为官方的哲学,大力提倡尊孔读经,而疏远佛、道二教,从而使其在明代停滞的基础上进一步衰落下去。佛、道二教各派虽均有传人,但教义陈陈相因,没有任何发展;虽经常有所活动,但都徒具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佛、道中人为求自存之策,一方面附会儒学,竭力强调儒、释、道三教同源;另一方面又将势力渗透到蓬勃兴起的民间宗教中去,给民间宗教各派的教义、思想信仰等以极大影响。
  在佛、道二教的衰微中,佛教中的藏传佛教,即喇嘛教却引人注目地受到清统治者的尊崇,成为昌盛不衰的一个派别。
  (3)伊斯兰教进一步儒化。清代的伊斯兰教学者受孔孟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颇深。为抵制清廷的高压政策,他们大力宣传回(伊斯兰)教和儒学"道本同源",甚至连语义也相同。这就使伊斯兰教深深地扎根在中国的土地上①。(4)基督教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明朝后期,一部分耶稣会(属基督教西派教会,在中国被称作天主教)士陆续来到中国传教。清初,他们中的一些人又得到清朝皇帝的信任,并在中国各地继续传教。康熙末年和雍正、乾隆时期,由于他们的传教活动危害了清朝的统治而屡被禁止,因此耶稣会中国传教会在乾隆年间被迫宣告解散,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加剧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天主教再次取得了合法传教地位。他们名为传教收徒,实则收集和窃取中国各种情报,参与策划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和起草不平等条约。这说明基督教(天主教)已成为地地道道的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服务的工具了。
  (5)萨满教始终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萨满教是满族所信奉的一种宗教。
清代宗教史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