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哲学.宗教 > 康德哲学诸问题TXT下载

康德哲学诸问题

作者:邓晓芒(现代)
栏目:哲学.宗教
类别:现代
大小:657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康德哲学正式传入中国大概要从梁启超1903年连载于《新民丛报》上的长文《近世第一大哲康德的学说》算起,恰好是康德逝世 之后的一世纪。而从那以来,历史又翻过了第二个百年。

回顾这一百年,国人对康德的兴趣从来也没有消失过,即使是在万马齐暗的"文革"时期,康德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德国古 典哲学的创始人,以及"新康德主义"作为"修正主义"的鼻祖,也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1980年代李津厚等人提出的"要康德 、不要黑格尔",更是把康德哲学提到当代中国一大显学的地位。加上海外牟宗三及其弟子借康德来张扬"新儒学"的思潮对大陆 学术界的渗透和鼓动,到今天,即使是哲学圈外的人士写文章,如果不引用或胡侃几句康德,似乎就不上档次。

但实际上,国内对康德的研究直到今天仍然是很不深入的,在我和杨祖陶先生合作从德文直接翻译的康德"三大批判"于2∞4年出 齐以前,国内有关康德的讨论不少都是根据英译本或从英文转译过来的中译本,经常令人有隔靴搔痒之感。我常常纳闷,中国这 么大,人口这么多,为什么就没有人肯多花一些力气来对'康德这样的人类思想巨星作更深层次的研究,在国际康德学界发出自 己的声音呢?

当然,这种表面繁荣、其实底气不足的现象,与康德哲学本身的特点也有相当的关系。康德哲学确实难读、难懂,这是连康德的 本国人都公认的;而对于中国学者来说,还要加上一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困难。中国人历来不喜思辨,当然并不一定是缺乏思辨 能力,而是不耐烦在思辨的概念层次上多加流连,总是一触及到思辨的层次马上就急于降到日常世俗生活中来,看它有没有"用"

如朱嘉所说的"其高极乎太极无极之妙,而其实不离乎日用之间;其幽探乎阴阳五行之颐,而其实不离乎仁义礼智刚柔善恶之际。"以这样的心态来读康德的书,会觉得他离题太远,枯燥乏味,岂不是如坐针毡?中国人谈哲学喜欢走捷径,就是讲 "顿悟",凭感觉,重体验,最不愿去清理哲学中的逻辑思路,认为那样太烦难而无成效。

不少人读康德的书,以及读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书,都喜欢采用"语录式"的办法,即从这些书中拈出一些名句来,自己琢磨其中 的微言大义,然后"若有所悟"或者"恍然大悟"。但这些感悟其实都是他自己的想法,与研究的对象相差十万八千里,甚至毫无关 系。其实,这正是中国式的思和西方理性的思辨的根本不同之处。我曾经指出,中国的"理"("天理"、"天道")并不是什么"理性 主义",而恰好是非理性主义,即通过神秘的直接感悟与天道相通。

我们对于宇宙万物和一切研究对象的态度通常是不讲过程,不问逻辑,只关心结果,特别是实用的效果。这种态度在今天已经极 大地妨碍了我们对西方哲学的把握。康德的哲学是西方理性精神的典型代表。

我们今天来学习和研究康德哲学,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或者为了在国际学术界争得发言权,而是为了训练我 们的思维,改进我们民族的思维习惯,扩大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视野。西方理性精神虽然在现代西方思想界遭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但实际上仍然支配着西方学术界乃至于一般人的日常生活的规范,是西方几千年不衰并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的一个优秀传统, 可惜我们从来没有认真彻底地对它进行过系统的清理,即使有所收获,也只是些皮毛。康德哲学是我们掌握西方理性精神的一个关键,也是测试我们掌握得怎么样的一块试金石本书收入了我多年来对康德哲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大部分都已公发表过,也 有的正待发表。

其中,{康德论因果性问题》和《康德哲学的当代意义》两文(共一万四千字)已收入别的书中({中西文化视域中的真善美的哲思 》及《康德哲学讲演录~),原不拟收进本书,但考虑到本书所展示的观点的完整性,还是收进来了。本书大体上按康德的三大批 判的问题系列编排,即先是认识论问题,然后是道德和宗教问题,再就是审美和目的论问题,接下来是"总论",即涉及到对康德 哲学的总体把握的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相互之间也有交叉,有的很难区分开来。第五部分是一评论,其中对牟宗主的康德研究的两篇评论是重头戏。因为 牟宗三在华人世界中长期以来被视为康德哲学的权威,他不但从英文转译过康德的三大批判,而且有大量关于康德及康德与中国 哲学的关系的论述。

指出他在研究和理解康德哲学中所出现的失误,并不是要挑战他的权威地位,而是要通过这种分析来展示中国人治西方学术所常见的毛病,提高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时的自觉性。当然,所有这些文章都只是一些专题研究,而不是对康德哲学的整体性研究,但它们也许有助于呈现出康德整个哲学的大致轮廓及思想深度。

总之,本书与我以往所出的一些论文集不同,是属于比较专业和学术性强的一种专题研究,即康德哲学研究,这也是我多年来用力最多的一个课题,其中有些话题似乎已经涉及到目前国外行的一些热点和难点,对于扩大国内康德研究的视野、激活研究者的思维,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认识论问题
.1,..啤属徨先验逻辑对形式逻辑的奠基(1]

奇稍周知E康德如i性批判》的主体部分是他的所谓"先验逻辑"汽油印…endentaleLo~,包括"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两个部
1分。按照康德自己且意思,不i先验逻辑的这种划分是根据传统形式逻飞四?监翩ι劳析篇内"辨谬篇"来进行的,而且"分析论"中最重歧概念分析泣;即品论也是从形式逻辑的判断形式分类中引出来的。

但卖席王丁康德在为传统形式逻辑的判断形式进行分类以便引出范畴表时,已经预先对判断的分类表作了某些改动以造应知性范畴的理解。这样一来,康德究竟是从形式逻辑的判断分类表中引出范畴表,还是从预先己准备好的范畴表中引出了对形式逻辑判断分类的新的理解,就成了一个说不清的问题。

本文主张,康德并不认为他对形式逻辑的改造违背了形式逻辑的基本精神,而是认为他把握到了形式逻辑的本质规律,这种本质规律是他通过先验逻辑发现的,所以先验逻辑只不过是对形式逻辑的奠基。下面我们主要根据"先验分析论",分三个层次来说明这一点。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