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小说 > “巴巴罗萨”行动TXT下载

“巴巴罗萨”行动

作者:福勒(英)
栏目:文学.小说
类别:国外
大小:152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1941年初夏,纳粹德国集结了一支由300万步兵、3300余辆坦克和2000多架战机组成的部队,与其对阵的是尚处在战争动员之中的由350万步兵、2万辆坦克组成的苏联红军。双方随后发生的冲突掀开了现代战争史上最激烈、最残酷、最血腥的一幕。《“巴巴罗萨”行动》详细讲述了德国侵苏战争第一周的历史,借助来自交战双方的第一手素材和资料、大量弥足珍贵的照片、详尽的史实以及经过特别授权发表的地图,《“巴巴罗萨”行动》对于持续4年之久的东线战争前7日的战况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并作出了权威性的总结。
新星出版社 出版
  “巴巴罗萨”行动 第一部分
  关于作者 威尔·福勒
  威尔·福勒自1972年以来一直从事新闻出版业,专门从事军事历史和国防技术研究,1983~1990年间担任英国《防务》杂志的陆军编辑,撰写了大量关于军事装备以及从19世纪到科索沃战争的军事冲突方面的书籍,数量多达14本以上,其中包括《诺曼底登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铁甲雄师——二战中的苏军坦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和《浴血东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他曾在英国本土防御自卫队服役近30年,在1990~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志愿前往素有“沙漠之鼠”称号的英国陆军第7装甲旅服役,战后被美国中央总部授予“联军服役荣誉奖章”。现定居于英国汉普郡。
  前言 “一场令全世界瞠目结舌的进攻”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大规模入侵,此次行动使用了公元12世纪著名的十字军东征领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巴巴罗萨的名字作为代号,这就是著名的“巴巴罗萨”行动。正如希特勒在战争策划阶段所言,这场规模空前的进攻震惊了整个世界。实质上,这场世界战争史上最为激烈的冲突,是希特勒的贪婪欲望——向东方扩展德意志帝国的版图,为日尔曼民族夺取所谓的“生存空间”——长期恶性发展的巅峰。
  1941年初夏,纳粹德国集结了一支由300万步兵、3 300余辆坦克和2 000多架战机组成的部队,与其对阵的是尚处在战争动员之中的由350万步兵、2万辆坦克组成的苏联红军。双方随后发生的冲突掀开了现代战争史上最激烈、最残酷、最血腥的一幕。
  德军兵分三路进军苏联:北方集团军群受命占领波罗的海诸国和“十月革命的摇篮”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群朝着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的心脏莫斯科推进,南方集团军群进军粮食和石油产区乌克兰。在短短6天之内,纳粹国防军就占领了里加、明斯克和利沃夫。中央集团军群更是长驱直入,突入苏联国境纵深达200英里。
  《“巴巴罗萨”行动》详细讲述了德国侵苏战争第一周的历史:开篇首先对于(纳粹)国防军自战争爆发一直持续到1941年的胜利作了全面回顾,接下来介绍了德军高层制定作战计划和苏军进行防御部署的情况,继而详细讲述了德军第一轮轰炸的战况以及南方、中央和北方等3个集团军群在战役头七天的进展,结尾部分对于“巴巴罗萨”行动的巨大影响进行了深刻剖析,阐释了纳粹德军企图消灭苏联红军、迅速占领莫斯科的野心最终破灭的必然原因。
  借助来自交战双方的第一手素材和资料、大量弥足珍贵的照片、详尽的史实以及经过特别授权发表的地图,《“巴巴罗萨”行动》对于持续4年之久的东线战争前7日的战况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并作出了权威性的总结。
  第1章 新秩序的形成(1)
  20世纪30年代末的德国充满了自信。这个时候,整个德国已经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的耻辱中走了出来,俨然成为世界舞台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德国人普遍认为,是纳粹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使这一切成为可能。在他的领导下,德国恢复征兵制度,重新进行武装。在此情况下,德国的宿敌——法国和英国——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对手的存在。
  1939年,整个欧洲还沐浴在夏日的阳光里,此时的男男女女们正在享受着战争爆发前这紧张却又平和的最后几周时光。不久后,这种平静将会被一场持续5年的战争剥夺和毁灭。而这场战争也将永久地改变这块大陆的本质。
  柏林居民纷纷奔向位于城市西面的哈弗尔河畔的沙滩避暑,其他人则涌进了凉爽的格吕讷瓦尔德森林。在波罗的海沿岸,德国人正沐浴在阳光中,尽情享受着度假胜地所提供的舒适和便利。男孩子们被召集到了“希特勒青年团”,女孩子们则集中在“日耳曼女子联盟”的营地。这些地点都处于生机勃勃、有益健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这些乐趣,是他们的父辈在20世纪20年代那样一个恐怖笼罩的时代做梦都想不到的。此时的德国是一个自豪、自信并强大的国度,不再是战后那个曾经承受了耻辱、破产、衰败的共和国(即魏玛共和国),也不再受制于战争赔款和《凡尔赛和约》强加的各项义务。
  1933年,希特勒这个一战期间曾在西线服役的老兵领导的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纳粹党)攫取了德国的政权,他巧妙地利用了德国民众的羞愤情绪,表达出纳粹党对于德国处境的怨愤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望。与此同时,他还向人们灌输了一种含糊不明但却令人迷醉的混杂着民族主义、种族主义以及通灵主义的思想。在20世纪20~30年代的著作和演说中,希特勒巧妙地将反犹太主义、渴望民主和仇视布尔什维克糅合在一起,通过激昂的言辞,使读者和听众热血沸腾、欣喜若狂。在一战中毁灭德国的共产主义者现在成了敌人,正密谋着企图腐蚀并奴役欧洲。德国工人们辛辛苦苦地努力工作,但两次经济危机却导致他们仍然饥寒交迫,一贫如洗,只有民主才能解决这一切。是到了建立新秩序的时候了。而煽动起这种混合着怨愤和仇恨的狂热情绪的却是一个奥地利人,一个自学成才的画家。他曾经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躲避了奥匈帝国的兵役,但却志愿加入到德国军队。他的名字叫阿道夫·希特勒。
  意识形态的冲突
  然而,阿道夫·希特勒所倡导的政治运动面对着一个强大的对手。在经历了君主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空前激烈的殊死搏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欧洲人将共产主义视为一种远比个人主义更为理想的社会信仰。在超越了国界和国籍意识的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1919年成立于莫斯科,1943年解散)内部,人们对于共产主义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愿意为其作出任何牺牲。在战争期间,那些在沦陷的欧洲以及英国境内生活的同情共产主义的人们,自发地为莫斯科的共产党政权充当各种形式的间谍。然而,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许多保守人士而言,共产国际是一个充满着险恶与威胁的组织,相比之下,有着清晰建国纲领的法西斯主义则是一种比较具有吸引力的极权主义形式。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以及德国出现的左翼政党起义,德国民众中间普遍流传着“背后一箭”的理论,认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毁灭并非由于战败所致,而是被内部出卖和摧毁的,应该受到诅咒和谴责的是“犹太人、叛国者和社会民主党人”。1919年,因为鼓动民众进行布尔什维克式革命,德国两位社会主义运动领袖——柏林的罗莎·卢森堡和慕尼黑的库尔特·艾斯纳先后被杀害,他们被丑化为反德国的犹太煽动者。
  最终控制德国的是阿道夫·希特勒,他就像施魔法一样让德国民众陷入癫狂状态,玩弄众多的德国政治家和军事家于股掌之间,对德国实施独裁统治达12年之久。在其上台之初,他曾许诺要给德国人民带来一个令人着迷的幸福未来。然而,当其1945年自绝于人类时,整个德国与其一道化为废墟,经受了一场比1918年更加惨重的失败和灾难。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曾经富于民族自豪感的德国人民饱受着耻辱、通货膨胀和贫穷的困扰,他们渴望出现能够改变这种现状的力量。
  第1章 新秩序的形成(2)
  20世纪20年代,在通往权力的道路上,希特勒不但巧妙地钻了民主程序的空子,还肆无忌惮地使用各种非法手段。1923年11月9日,他在慕尼黑的一家啤酒馆发动暴动,试图推翻巴伐利亚州政权。政变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有19人在事件中死亡,希特勒也被逮捕入狱,在兰茨贝格监狱过着轻松愉快的生活,接待来自各方面的来访者,同时写下了他的政治纲领——《我的奋斗》。在20世纪20年代的魏玛共和国统治时期,身着褐色制服的纳粹准军事组织——冲锋队在其头领罗姆的率领下,与德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战线士兵联盟”准军事组织进行过街头斗殴。
  尽管冲锋队不断地袭扰德国共产党的集会,胁迫政治对手,但在希特勒的眼里它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组织。1934年6月30日,在所谓的“长刀之夜”(也称为大清洗)里,希特勒利用他的私人卫队——党卫队(组建于1929年,最初仅有280人)对冲锋队领导层进行了清洗。在当时的德国,国防军非常憎恨罗姆企图接管武装部队并将其融入冲锋队的计划,而希特勒非常清楚,在惹事生非的冲锋队和德国陆军之间,自己更需要后者。
  一个新兴的德国
  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没有人料到纳粹政府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以希特勒为元首的包含8个领导部门的庞大组织,这个组织从最高层的领导者到最低层的成员,从最尊贵的元首到最卑微的党徒,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富有强烈自豪感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者(纳粹党员),一个第三帝国的公民。这种思想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商业合作团体到学术性和专业性的社会机构。当时,一个名叫“日耳曼狩猎协会”的政治社团拥有一个比较奇特的徽章,在徽章上,一只雄鹿头上的鹿角之间顶着一枚基督教的十字架。1933年以后,这枚十字架徽章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纳粹党的“?苈”徽章,也就是所谓的“万十字”徽章(十字架各端沿顺时针方向弯成直角而形成)。事实上,这种装饰图形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纳粹党采纳了这种图形之后在上面放置了一只雄鹰,最终演变成为第三帝国的国家标志。对于纳粹神秘主义者而言,这个徽章还是位于种族阶梯最顶端的雅利安民族——金发碧眼的日耳曼民族——的神圣标志。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段时期,德国的青少年曾经组织和参加了大量的宗教和社会团体。然而,随着纳粹党上台执政,这类社团组织逐渐销声匿迹,剩下的只有男孩子必须参加的“希特勒青年团”和女孩子必须参加的“日耳曼女子联盟”。在纳粹党的蛊惑和扶持下,以上两个社团发展极为神速。其中,“希特勒青年团”在1932年创建时只有10万人,在短短两年之内便增加了33倍,一跃成为西方世界最大的青年组织。
  1935年6月,纳粹政府专门颁布了组建国家劳动部的法律,规定19~25岁之间体格健全的德国人必须接受6个月的艰苦劳动的锻炼,从事大型建筑工程和农业生产等工作。事实上,这种强制劳动就是新兵训练生活,为未来的扩军备战、发动战争做准备。
  在纳粹党上台之前就已经启动“国家高速公路系统”的建设项目,该项目在1933年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纳粹政权甚至提出了总长度6 900公里的高速公路修建计划。1933年9月23日,希特勒亲自为法兰克福—达姆施塔特的高速公路主持破土动工仪式。截至1938年12月15日,一条总长度达3 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绝大多数高速公路宽24米,由两条宽7.5米的车道组成,中间是一条5米宽的绿化带,两侧各有1条宽2米的防护带。另外,高速公路的路面铺设了20厘米厚的混凝土,非常坚固耐用。当时,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是纳粹政府为了降低失业率而进行的一系列大规模工程的一部分,成千上万名失业男性被送到遍布全国各地的建设工地从事劳动,拿着微薄的工资,晚上就借宿在高速公路附近的兵营里。
  第1章 新秩序的形成(3)
  腾飞的经济这条高速公路的建设是“就业工程”的一部分,它极大地提高了德国社会的就业率。在1933年6月纳粹党上台时,德国共有540万名失业人员。在此之前,这些行之有效的“就业工程”却为魏玛政府所不齿。因此,纳粹党由于使众多失业者迅速获得工作而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和支持。随着失业率的连年下降,德国的国民经济与民族自信心与日俱增。以下是德国社会失业率连续4年下降的具体情况:日期 失业人数(万人)1934年1月: 3701935年1月: 2901936年1月: 2501937年1月: 1801933年6月,德国此前一直秘密进行的部队训练及重整军备的计划被公之于众,弱小的德国国防军迅速壮大,发展成为新一代的纳粹军队。1935年,纳粹德国恢复兵役制度。一年后,纳粹政府又为军队购置了新的军装和作战服。
  在纳粹德国,同样存在着一些负责组织人们休闲度假活动的工作及组织,(一个鼓吹“娱乐创造力量”的纳粹组织)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一个旨在鼓舞工人士气的娱乐性组织,其组织者罗伯特·利是一个以荒淫无耻和反犹太主义思想而臭名昭著的家伙。发展初期被称作“工作之余的娱乐”,是在意大利法西斯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提供两条海上观光航线、假期野营服务、打折电影票以及大众汽车的休闲度假的庞大组织。战后,在上述服务项目中,只有大众“甲壳虫”汽车由于民众的熟悉和喜爱得以存留下来,并且延用至今。
  在外人看来,德国充满着非同寻常的活力与生机。一些外国游客曾经这样形容这种气氛下的德国:这不像是一个安于现状的国度,倒像是一个刚刚远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又在积极筹划另外一次世界大战的国家。
  然而,笼罩着德国的阴影也变得更加黑暗了。1933年5月10日晚上,骇人听闻的一幕发生了……成千上万名学生举着火把,游行到了柏林大学对面的一个广场,将火把扔在堆积在那里的大批书籍上,紧接着在烈焰焚烧中又丢了许多书进去。事实上,纳粹党在夺取政权后的数天就颁布了一道野蛮的法令,销毁一切与没落、退化的文化相关的或者与犹太文化相关的书籍。根据这项法令,大批书籍在德国许多大学的图书馆外被付之一炬。
  反犹太主义最初的一系列反犹太主义法案在1935年9月颁布实行,随之而来的是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的抵制犹太商品的运动。犹太商店被一些好事者涂上了纳粹党徽和反犹太主义标语。有些纳粹党员甚至站在犹太商店的门口,阻止顾客入内。1935年11月,《德国公民法》取消了犹太人以及具有犹太血统者的公民资格。纳粹政权还要求,截至1938年4月,所有犹太人的财产都必须登记入册;截至6月,所有犹太人的产业都必须登记入册。到了同年10月,所有犹太人的护照都被印上了字母“”作为标记。11月,犹太教堂和犹太商店在所谓的“水晶之夜”里被纳粹分子破坏殆尽。在这次事件中,有2万多名犹太人被拘捕和监禁。战争爆发后,纳粹德国又针对犹太人实施了宵禁令。1940年,纳粹开始驱逐犹太人。1941年9月,所有犹太人都被迫佩戴黄布制作的“大卫之星”袖标。可以说,从纳粹上台的那天开始,就出现了一些对于犹太人来说极其可怕的预兆。纳粹党卫队、警察以及纳粹高官建立了野蛮营,这就是最初的一批集中营。在对犹太人的疯狂拘捕告一段落后,这些集中营大都关闭了。纳粹政府告知德国民众:这些集中营被用于恢复公共秩序以及公共治安。依照《魏玛宪法》第48款,这种措施合情、合理、合法。1933年2月28日,德国出台的一项法律废除了《魏玛宪法》中有关保证人身自由的条款,那些对此做法持异议者则被纳粹实行了所谓的“保护性监禁”。事实上,这些集中营的存在为纳粹党卫队提供了一个强取豪夺、敲诈勒索的好机会,同时还可以趁机对他们的对手进行报复。
  第1章 新秩序的形成(4)
  重占莱茵地区
  希特勒在上台后不到3年,就出兵占领了莱茵地区,他通过此举提高了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这是他对外实施强硬外交政策迈出的第一步。莱茵地区是一块方圆大约60公里的区域,东至莱茵河畔,包括科隆、杜塞尔多夫和波恩以及莱茵河西岸的所有区域。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莱茵地区从1918年开始属于不设防区,实行非军事化管理。同时,这也是《洛迦诺协定》所要求的。1936年3月7日,在代号为“冬日演习”的行动中,希特勒下令德国陆军以一个师的兵力开进莱茵地区。希特勒声称,法国与苏联签订的《苏法条约》违反了《洛迦诺协定》,因此,自己不遵守《凡尔赛和约》也就无可非议了。希特勒把赌注押在了利用法国和英国和平主义者的感情上。在撕毁《凡尔赛和约》后,为了安抚人心,消除各国的担心和疑虑,他与法国、比利时和荷兰签订了25年互不侵略条约,由英国和意大利提供担保。许多高级军事顾问都曾力劝希特勒不要深入莱茵地区,因为他们明白,在英国、比利时和法国的联合攻击下,德国国防军毫无胜算的把握。然而,这次冒险行动的成功使得希特勒更加确信向西扩张势力的重要意义:不但可以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为德国军队争取战争准备的时间,同时还可以迫使对方进一步作出让步。
  奥运会上的业绩
  希特勒政府为了筹办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第十一届奥运会),划拨了相当于1 500万英镑的经费修建了9座运动场馆,其中包括一座豪华、宏伟的体育馆。在运动会的第一天,汉斯·沃尔克就为德国赢得了铅球项目的金牌,台下11万观众为此欢呼雀跃。而接下来,随着金牌频频被其他国家的选手夺得,希特勒也从美梦中猛然惊醒,懊恼地离开体育馆。然而,美国黑人选手杰西·欧文斯在田赛与径赛两个项目上赢得4枚金牌的完美表现,更是让希特勒大为光火。除了上述不快之外,本届奥运会的结果对于德国新政府无疑是一次胜利,因为选手们为德国赢得了总数最多的金牌。为此,列尼·瑞芬斯塔尔拍摄了一部曾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好评的反映本届奥运会的电影,她在电影中通过柏林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间接地歌颂了德国安定、充满自信的社会局面。
  1938年3月12日,希特勒下令实施与奥地利合并的“奥托行动”,加紧了扩张领土的步伐,纳粹国防军随即开进奥地利境内。德军的这次行动根据流亡比利时的奥匈帝国王位继承人奥托·哈布斯堡的名字命名,表面上声称是为了防止其复辟政权,实际上是德军对于奥地利的武装入侵。在此过程中,纳粹德国得到了奥地利纳粹分子的协助,他们的领导人是律师出身的赛斯·英夸特。长期以来,他一直在给库尔特·冯·舒施尼格总理领导下的奥地利政府制造麻烦,并对其进行破坏。赛斯·英夸特是一个德奥合并的坚决支持者,与民族主义者联盟(包括奥德民族联盟)有着密切的交往。
  1938年9月30日,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共同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将其境内的德语区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早在8月份,希特勒就曾调动军队并扬言要进攻捷克斯洛伐克,借口说德国人在苏台德地区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为此,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在希特勒的巨大压力下,他们开始转而对捷克斯洛伐克施加压力。在慕尼黑,英法首脑一致表示可以接受希特勒在一份修正案中提出的要求。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助长了希特勒的嚣张气焰,使那些原以为英法会接受德国挑战的纳粹将领们对他更为信服,也使他在德国军队中拥有了绝对的权威。与此同时,英国方面也通过这种做法为自己重整军备赢得了时间。
  战争变脸
  就在《慕尼黑协定》签署以后,英国、法国和波兰迫于它们所面临的共同威胁——纳粹德国,开始携起手来破解德国的埃尼格玛密码机。这是世界上第一种传输无线电信号的快速机械加密系统,德军对于它的安全性能深信不疑。
  第1章 新秩序的形成(5)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作为交战一方的共和国政府向欧洲和苏联寻求支援,而作为另一方的佛朗哥将军领导的民族主义党则得到了纳粹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政府的支持。对于德国人、意大利人和苏联人而言,这场冲突为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实践机会,以检验他们的装甲战和空战理论。苏联政府向共和国政府提供了730辆-26型坦克以及一些使用美国“克里斯蒂”减震系统的系列坦克,德国人则向佛朗哥军队运去了 型坦克,意大利提供的是菲亚特公司生产的 33小型坦克。
  1936年10月29日,苏联将军帕夫洛夫指挥着50辆坦克,与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军队一道在埃斯基维亚斯发起一次装甲纵深突击行动。1937年3月,他再次在瓜达拉哈拉发起一次突击。然而,由于缺乏步兵支援和后勤补给,这两次突击行动无一例外地失败了。对此,许多评论家断定,坦克应当与步兵协同进攻,不能用来实施纵深突击。
  在此期间,一个由……柯西金、……莫洛佐夫和……库切伦科领导的坦克设计小组开始着手设计一种可以取代系列快速坦克的中型坦克,将使用“克里斯蒂”减震系统、宽履带、斜角装甲和1门76毫米口径的大威力火炮。然而,没有人能够料到,这种被称为-34坦克的陆战武器彻底地改变了未来的装甲战局面。
  在西班牙战场上,德国空军“秃鹰军团”充分认识到了空中力量的优点和缺陷。最野蛮的一次展示是4月26日对于巴斯克城镇格尔尼卡的袭击,9架飞机共投掷了7 950公斤的炸弹,对城镇外的军事目标进行轰炸。后来,尽管人们对于轰炸所导致的具体伤亡数字争执不休(有人称死了100人,还有人说死了1 600人),但唯一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整个城镇71%的建筑物毁于战火。通过格尔尼卡的轰炸可以看出,战术轰炸以及后来的战略轰炸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候不但没有击中目标,反而会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
  1939年3月,德国人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将性能优异的“斯科达”-35型坦克和 38型坦克尽收囊中。捷克政府曾经向瑞典、匈牙利、南斯拉夫、拉脱维亚甚至阿富汗和秘鲁等国出口过坦克。纳粹国防军缴获了大约300辆-35型坦克,将其更名为35型坦克,并以此组建了一个装甲师。此外,德国人还将性能更加优异的 38型坦克更名为38型坦克,并将其组建成至少2个装甲师。对于轻型的Ⅰ、Ⅱ型和中型的Ⅲ型以及少数的 Ⅳ型坦克而言,上述两款坦克为德军装甲师增添了新的活力。
  “我们时代的和平”
  1939年8月20日,希特勒发给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一封电报,在电报中声称,“鉴于正在急剧恶化的波兰局势”,建议与苏联签订和约。德国民众对于同“阴险且极具杀伤力”的苏联交往看法不一,有些人仅仅是感到意外而已,而另一些人的反应则比较强烈,他们对于这种立场上的突然转变表示震惊和不解。3天后,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与苏联外长米维亚切斯拉夫·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紧接着,他们举行酒会,高举香槟庆祝条约的签订。在相关的一些照片中,斯大林面带微笑,手握着酒杯站在背景中。长期以来,俄国的社会主义者以及欧洲各地的“布尔什维克”追随者们始终是纳粹的终极敌人。如今,苏德之间居然签订友好条约,这种情况不仅令普通的纳粹党徒迷惑不解,也使一些保守的德国人不知所措。欧洲各地的共产主义者,包括那些还在西班牙为反抗法西斯主义而斗争的民众,对于这种情况似乎与1938年9月的英国人有着相同的感受。当时,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从慕尼黑返回英国,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他们将会享受“我们时代的和平”。
  通过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德国人可以不必再像一战期间那样在战争中同时在两线作战,受到对手们的东西夹攻。1939年8月签订的苏德条约固然使纳粹分子感到震惊,更重要的是,它为同年9月德、苏两国侵略波兰铺平了道路。条约规定:
  第1章 新秩序的形成(6)
  1. 双方互不侵犯;
  2. 如果一方与第三方发生冲突,另一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对第三方提供帮助和支持;
  3. 德国与苏联均不得加入任何形式的直接或间接地针对另一方的军事集团。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还附带有一项秘密议定书,确定了双方在波兰和波罗的海的利益范围划分:苏联要求得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以立陶宛的北部边境为界。在波兰,苏联的势力范围将达到纳雷夫河、维斯瓦河和桑河一线。通过这种残酷的战略实用主义,希特勒确保了自己在进攻波兰时不会遭到苏联的干预。但是,对波兰的攻击却最终招致了法国和英国对德宣战,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曾承诺过援助波兰。
  根据1939年8月共同签署的一份旨在援助波兰的条约,英国在1939年9月3日11时对纳粹德国宣战,法国紧随其后于同日17时对德宣战。当天,英国民众将收音机调至广播电台的国内频段,收听首相的讲话。在讲话中,内维尔·张伯伦用平静的语气向公众宣布,英国政府曾要求德国从波兰撤军,“如今,德国政府对于我方的严正要求没有任何回应,我宣布大英帝国与德国之间进入战争状态!”在结束了广播讲话之后,张伯伦随即递交了辞呈。
  根据所谓的“作战计划”,波兰军队采取“线式防御”,将大批部队和兵器以横宽配置的方式部署在边境线上,这种部署对于抵抗有着近距离空中支援的德军机械化和装甲部队而言,简直是糟糕透顶。波兰指挥官们寄希望于驻扎在西面的英法联军能够对德军实施攻击,牵制敌军一部分兵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波兰军队的压力。在波兰平坦的麦田上,很难找到可以依托用来构筑防御工事的地形,但是像布楚拉河、纳雷夫河、布格河和维斯瓦河这样的河流却可以作为天然的屏障。
  闪击战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根据“白色计划”,兵分4路对波兰发动大规模进攻。波兰防线顷刻之间土崩瓦解,部署在西部前线的波军与后方的联系被迅速切断。在短短4个星期内,费多尔·冯·博克将军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第3和第4集团军以及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将军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第8、第10和第14集团军就迅速击败了波兰军队。9月17日,苏联红军从波兰东部边境发起进攻,进一步加速了波兰的灭亡。9月27日,华沙沦陷。10月5日,华沙城内最后的抵抗也结束了。在这次战役中,双方均损失惨重:德军阵亡8 082人,27 278人负伤,5 029人失踪;波兰军队7万人阵亡,13万人受伤。
  德军与苏军在布格河与马恰维克河交会处的波兰小镇布列斯特—利陶夫斯克碰面,双方因而得到一个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据一位战后接受采访的德军炮兵军士回忆:“苏联人的形象糟糕透了,我不得不说,他们的汽车、装甲车,甚至主战坦克都只是一堆涂满油的废铁。”
  波兰人在作战中采用传统的防守观念,实施分层防御:配置在最前方的是埋伏在战壕和碉堡里的陆军,纵深部署的是负责提供火力掩护的炮兵,机动预备队则部署在后方,负责封堵可能出现的防线缺口,或者阻击突破防线的敌人。然而,德国人却以一种令盟国和中立国目瞪口呆的速度击败了波兰。当时,一个亲眼目击了这场战争的记者——尤金·哈达莫夫斯基——首次使用“闪电战”这一词汇,准确地表达出了他和大多数人的感受,而这个词汇作为描绘德军作战特点的专门军事术语一直沿用至今。1940年,哈达莫夫斯基在自己的笔下把这次军事行动称为“闪电袭击华沙”,此后正式有了“闪电战”这个词汇。纳粹宣传机构也立即行动起来,竭力吹嘘“闪电战”的潜能——这是一种全新的、富于魅力的作战模式,而对于他们的敌人来说却意味着一种极大的恐惧。
  在随后几年里,闪电战成为德军赖以克敌制胜的法宝。借助于这种战术,纳粹德军突破重重防御,一路杀到莫斯科和开罗城下。要想进行这样一种闪击战,德军离不开火力强劲的坦克车辆、半履带式 251型装甲人员输送车、“梅塞施米特”-109型战斗机、“容克”-87型俯冲轰炸机等先进武器装备的有力支援,更离不开空地兵力之间的密切配合。同时,效率极高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也确保了部队的快速反应,从而夺取并掌握了作战主动权。
  第1章 新秩序的形成(7)
  实施闪击战战术的德军部队,在发动进攻时首先出动步兵,借助炮兵火力的掩护,从宽阔的正面发起进攻。通常情况下,这种正面进攻被认为是缺乏策略的表现,因为所面对的是敌人最强的防御阵线,但是,这种进攻方式却能够非常有效地牵制敌人的兵力。与此同时,德军将会选择一些敌军意想不到的突破点,进行一阵短暂但却猛烈的空袭和炮击后,撕开一个缺口,装甲部队随即趁虚而入,再次展开一连串的突击,最终击溃敌军防线。这些赖以打开局面的“突破点”通常是相对比较窄小的阵线,它们通常会在闪击战中遭受“痛击”。一旦突破口被打开,更多的坦克、装甲人员输送车、步兵卡车就会从突破口涌入,在侦查小组的带领下突入敌军纵深地带。这种闪电般的攻击速度能够让敌人的防线瞬间失去平衡,突入敌军内部的装甲部队进而向左右散开,对敌人形成合围之势。
  在德军持续不断的猛烈空袭下,对手往往来不及转移人员和车辆。轰炸进而摧毁了通讯设施、指挥部和军需仓库。俯冲轰炸机为地面装甲部队充当了“空中炮兵”的角色,还可以协同装甲部队向前推进。紧接着,德军用火炮轰击包围圈里的敌军,出动传统步兵长驱直入,进一步收紧包围圈,最终全歼敌人。
  此时此刻,英法两国政府就像观众一样,麻木不仁地看着德国运用闪击战术击溃波兰,他们所能做的只是派出小股侦察部队刺探德国边境的情况。这一现象被称为“静坐战争”,一位美国议员甚至称其为“奇怪的战争”。
  意大利受挫
  法西斯意大利是德军对法战争胜利的受益者之一。在自封为“领袖”的本尼托·墨索里尼的统治下,意大利在6月10日对英法宣战。尽管它对于法国南部的进攻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但是在战斗结束后,还是成功地掠夺了部分法国领土。
  1940年9月13日,意大利从其北非殖民地利比亚向英国控制下的埃及发动进攻。起初,战斗进展非常缓慢。但是,在一次大胆而又猛烈的反击中,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的英国和英联邦国家军队在阿奇巴尔德·韦维尔将军的指挥下,将意大利人从埃及赶回利比亚。截至1941年2月初,意大利军队损失了2万人、200门火炮和120辆坦克,仅剩下一支不超过3 000人的部队。
  这时候,德国再一次意识到应当出面帮助意大利这个不可靠的盟友摆脱困境。2月12日,由第15装甲师和第5轻型步兵师(后来更名为第21装甲师)组成的“德国非洲军团”(亦称“非洲军团”)在的黎波里登陆,援助在非洲战场陷入困境的意大利军队。埃尔温·隆美尔中将担任“非洲军团”司令,他是一位精力充沛、勇于进取的指挥官,即使在部队还没有完全形成战斗力的情况下,他也会选择进攻。
  早在几个月前的1940年10月28日,星期一,墨索里尼就曾致电希特勒,“元首阁下,我们已经开始进军”,同时通知希特勒,部署在阿尔巴尼亚的意大利军队已经开始进攻希腊。一天后,两位领导人在布伦纳山口会晤。尽管希特勒对意大利的贸然行事非常恼火,但他还是主动提出为墨索里尼的军队提供支援,却意外地遭到了墨索里尼的婉言谢绝,因为墨索里尼把巴尔干半岛看做自己的势力范围。5时30分,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维斯康蒂·普拉斯卡将军指挥意大利第11和第9集团军的6个师,兵分4路向希腊山区大举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此同时,阿尔巴尼亚军队以及一些志愿者也参加了这次行动,他们打着“解放居住在希腊的阿尔巴尼亚人”的旗帜,浩浩荡荡地向希腊进军。他们面对的是希腊第1集团军的4个师。虽然从字面上看,希腊军队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但他们每个师的兵力都达到或超过1.85万人,相比之下,意大利的每个师却只有1.2万~1.4万人。此外,希腊军队还装备了更加有效的轻、中型火炮以及更多的机枪。
  意大利人的进攻严重受阻。11月4日,帕帕多普罗斯上校指挥希腊第2军向格尔索斯将军率领的意大利第11集团军发起了反击。希腊马其顿集团军大败意大利精锐的山地师。希腊军队夺回边界地区,迫使意大利人撤出希腊,穿过边界进入阿尔巴尼亚。截至11月中旬,希腊总共部署了11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和1个骑兵师,抗击意大利的15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此前,墨索里尼的将军们曾经警告他不要在年底对这个荒芜地区发动进攻。为此,彼得罗·巴多格里奥元帅还辞去了总参谋长的职务以示抗议。12月4日,陆军副参谋长尤巴尔多·索杜将军建议与希腊停战。1941年2月23日,亚力山德罗斯·克里奇斯领导的希腊政府接受了英国的军事支援,这就是威尔逊中将指挥的著名的部队。该部队由新西兰师的50 672名士兵和布莱米中将率领的第1澳大利亚军的第6和第7师组成。此外,驻扎在埃及的韦维尔将军的中东司令部也计划提供装甲和炮兵支援。3月1日,希腊军队已经进入攻击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的距离之内。3天后,部队开始在雅典港口比雷埃夫斯登陆。
  第1章 新秩序的形成(8)
  德军“非洲军团”渡过地中海进入北非,于3月24日攻击位于埃尔盖拉的英军阵地。疲惫不堪的英军节节败退,“非洲军团”继续向沙漠纵深突进。4月4日和7日,班加西和代尔纳相继沦陷。截至4月25日,隆美尔已经突进到埃及边界。然而,意大利和德国部队却没有足够的力量夺取图卜鲁格港。尽管图卜鲁格从4月10日开始就被包围,但守军坚持抵抗了6个月之久。
  1941年3月,希特勒接到报告称,部队正在希腊登陆,而此时,其入侵苏联的计划已经成型。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右翼将受到威胁。当时,德军的油料需求主要由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提供,而驻扎在希腊的敌军轰炸机可以轻而易举地对那里发起进攻。
  1939年,德国从罗马尼亚进口的石油总量为86.16万吨,但到了1940年,这一数字提高到了119.6万吨。此外,德国还从苏联进口62.69万吨石油,为当年春季在西欧征战的飞机和坦克进行补给。1941年,随着对苏联的入侵,德国的石油进口总量创下了301.1万吨的战时纪录。显而易见,保护普洛耶什蒂油田免遭敌人空中打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控制希腊。于是,希特勒于1940年12月13日发布命令,要求德意军队首先占领爱琴海沿岸和萨洛尼卡湾,最后占领希腊本岛以及海上附属岛屿。
  巴尔干战役
  毫无疑问,一个顺从或合作的南斯拉夫政府对于德军部队南下非常必要。3月25日,德国和意大利强迫贝尔格莱德的南斯拉夫政府在《三国条约》上签字。然而,两天后,在英国外交部的鼓动下,南斯拉夫空军中的塞尔维亚军官发动了一次针对保罗王子政权的武装政变,废除了条约,建立了由杜尚·西莫维奇将军领导的国家联合政府,拥戴当时只有17岁的彼得王子成为君主。
  对此,希特勒大发雷霆。对他来讲,这个条约是非常“公平”的——南斯拉夫允许德国部队自由通过该国去攻打希腊,作为交换,南斯拉夫将得到希腊的萨洛尼卡。于是,他下令执行“惩罚行动”,对不设防的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进行空袭。于是,就在4月6日复活节这一天的凌晨5时10分,劳尔将军指挥下的第4航空队开始对南斯拉夫各个机场发动进攻。其中,484架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在250架战斗机的护航下,先后出动3个波次对贝尔格莱德进行了持续20分钟的轰炸。据报道,当时的地面伤亡数字从5 000人到17 000人不等,但这次打击使得南斯拉夫年轻的国王和他的政府惊慌失措,逃亡海外。南斯拉夫陆军制定了“-41”作战计划,该计划与1939年波兰采取的作战行动非常相似,主张在边境线上进行全方位防御,这几乎牵制了整个陆军的27个师。因此,这项计划对于德国人是非常有利的。其间,南斯拉夫军队实施的唯一一次进攻是与位于阿尔巴尼亚边界的希腊部队联合进攻意大利军队。
  在陆地上,冯·魏克斯将军指挥德国第2集团军从奥地利发起进攻,克莱斯特将军指挥原计划进攻希腊色雷斯的第1装甲集群则从保加利亚向贝尔格莱德推进。经过短暂的战斗,第1装甲集群突破了南斯拉夫第5集团军的右翼防线。一天后,第1装甲集群攻占尼什,转而进攻贝尔格莱德,冲垮固守在摩拉瓦峡谷的南斯拉夫第6集团军的防线。4月8日,德军第14装甲军抵达斯科普里。德国第12集团军向色雷斯发起进攻,派遣第装甲军向西进发,直插南斯拉夫南部瓦尔达尔地区,直接威胁着马其顿和莫纳斯提尔关隘。4月10日,该军与驻扎在奥赫里德湖地区的意大利军队汇合,迅速进入阵位,他们将从这里对希腊北部发起进攻。
  部署在保加利亚的德国空军轰炸机开始对比雷埃夫斯发起空袭,击中“克兰·弗雷泽”号汽船,这是一艘为英国远征军运送弹药的货船。由此引发的接连不断的爆炸几乎摧毁了整个港口。
  4月12日,德意军队开始向希腊进发。在德国空军第4航空队的支援下,意大利第5、第6和第11军对位于卢布尔雅那地区周围的南斯拉夫第7集团军发动攻击。由于对方正在向东南方向撤退,意大利军队几乎没有遇到抵抗。此外,还有一支大约3万人的南斯拉夫部队在代尔尼采附近集结,等待向意大利人投降。4月13日,在一场大胆的突击之后,纳粹党卫军第2步兵师所属的党卫军“帝国”师的摩托化侦察部队夺取了贝尔格莱德。
  第1章 新秩序的形成(9)
  这场战役的最后战斗在历史名城萨拉热窝打响。魏克斯将军意识到该地区的山岭地形非常适合开展持久战,如果南斯拉夫人在山区进行顽强抵抗,战斗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第2集团军被重新编成2个追击集群,以继续对南斯拉夫人施压。西部集群由近期抵达的步兵军司令部指挥,下辖军和军的4个步兵师以及第14装甲师。东部集群由第1装甲集群指挥,下辖6个师,其中第8装甲师任先头部队,从东部向萨拉热窝推进。第4航空队奉命对预计在莫斯塔尔—萨拉热窝地区出现的敌人部队集结地进行空中打击。
  4月13日傍晚,当德军第14装甲师逼近萨拉热窝之际,忽然得到报告称,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正在莫斯塔尔进行激战。德军飞机立刻掉转机头去支援自己的克罗地亚盟友,向塞尔维亚阵地发起攻击。到第二天,两个种族之间的战斗已经扩大至整个达尔马提亚地区。4月15日,第2集团军的两个追击集群开始包围萨拉热窝。当两个装甲师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同时进入该市时,指挥部设在萨拉热窝的南斯拉夫第2集团军停止了抵抗。就在贝尔格莱德沦陷4天后的4月17日,星期四,晚上21时,南斯拉夫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4月8日,德军开始进攻希腊,攻势异常迅猛和残酷。威廉·冯·李斯特将军指挥第12集团军突破色雷斯地区的希腊防线。4月9日,韦伊尔将军指挥第2装甲师攻占萨洛尼卡。然而,在糟糕的道路、恶劣的天气以及希腊军队和英国远征军的顽强抵抗面前,德军的进军步伐被迫放缓。
  等待风暴的到来
  1940年2月10日~1941年6月22日,苏联严格遵守着击败波兰后签署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条款,向德国提供了150万吨谷物(黑麦、燕麦和小麦)和棉花、100万吨矿物油、2 700公斤白金以及大量具有战略意义的矿石,如锰和铬。在1940年德国对西方发动的作战行动中,这些燃料和谷物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德国人却迟迟不肯予以回报,他们虽然已向苏联提供了价值4.67亿德国马克的商品,但直到入侵苏联时,纳粹德国仍然欠对方2.39亿德国马克。
  长期以来,斯大林对西方一直持怀疑态度。对他而言,德国对英法资本主义力量的破坏足以补偿苏联对德国提供的支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直到1941年6月22日凌晨,苏德双方还在通过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的布格河大桥互相对发货物列车。在一个88毫米口径高射炮组,炮手海因里希·埃克梅尔就曾亲眼目睹了一列德国火车于前一天晚上18时通过大桥,他说:“晚上6点钟的时候,一列满载小麦或煤炭的货车驶过布格河进入苏联。我们无法理解,在这个节骨眼上,这些列车乘员无疑等于前去送死。实际上,我们也不知道这样做究竟是对还是错。是要发生战争吗?还是不会?”此外,在凌晨2时,第45步兵师随军牧师鲁道夫·格施乔普夫听见一列苏联火车驶过这座大桥,进入德国占领下的西部波兰。在不到两小时内,这两个贸易伙伴将成为不共戴天的敌人。
  在波兰苏瓦乌基空军基地,德国空军第2航空队的“梅塞施米特”-109战斗机飞行员海因茨·科诺克中尉在日记中记录道,他们接到命令击落柏林—莫斯科的航班。他的指挥官和一名联队人员驾机起飞去执行这项“残酷无情”的任务。“但是”,科诺克遗憾地写道,“他们未能拦截到这架‘道格拉斯’飞机。”
  凌晨4时,位于柏林威廉大街的德国外交部召见了苏联大使弗拉季米尔·杰卡诺佐夫,通知他德国军队已经进入苏联领土,以回应对方一系列的“边境侵犯行为”。据称,这些“边境侵犯”活动“系统地破坏了德苏合作”。根据希特勒的命令而准备的备忘录在结尾时并没有对苏宣战,而是含糊其辞地写道:“不幸的是,由于苏联方面采取的这些不友好和极具挑衅性的行动,德国政府被迫采取所有可能的军事手段应对这种威胁。”
  “巴巴罗萨”行动 第二部分
  第2章 寻求“生存空间”(1)
  德国对于苏联的侵略,原因之一是源于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仇恨。在纳粹主义者眼中,社会主义是一个以莫斯科为中心、对其构成威胁的国际性组织;原因之二是源于一种强烈的“东扩”欲望。对于德国来说,东方意味着一个拥有大量生产原料、廉价劳动力以及良田的温柔富贵之乡,占领苏联不但可以使德国新的殖民扩张野心成为可能,也可以保证纳粹德国在战争中的生存和发展。
  事实上,人们很早以前就预见到了德国与苏联之间将会兵戈相向。长期以来,希特勒一直认为德国人口密度过大,需要更多的土地加以解决,“东扩”计划能够为德国创造所谓的“生存空间”,而占领波兰和苏联领土则可以使“生存空间”成为现实。在《我的奋斗》中,希特勒写道:“如果乌拉尔连同那里数不尽的原材料、西伯利亚连同那里富饶的森林,以及乌克兰连同那里不计其数的麦田都尽在德国的掌握之中,那么在纳粹政府的领导之下,德国将会畅游在繁荣富足的海洋之中。”
  法国战败后不久,纳粹德国空军便陷入了同英国皇家空军的不列颠大空战之中,一时半刻难以脱身。就在这时,1940年7月21日,希特勒在一次会议中提出了进攻苏联的计划。出席这次会议的有陆军总司令冯·勃劳希契元帅、空军元帅赫尔曼·戈林、海军元帅埃里希·雷德尔,还有来自最高统帅部的威廉·凯特尔元帅和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将军。
  希特勒认为,在大西洋上,德国海军的潜艇战正在切断通往不列颠群岛的食品和燃料供应线,此举足以将英国活活困死。他还认为,在欧洲,英国只有说服苏联进攻曾与自己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德国,才有可能存活下去。希特勒对于斯大林及其领导的苏联持怀疑态度,试图通过先发制人的袭击彻底消除来自苏联的威胁。他认为,尽管美国截至此时在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但其对于英国的处境还是表示出了深切的同情。希特勒确信,美国在适当时候一定会卷进战争的漩涡。为此,他决意在1941年年底之前攻占苏联。
  从某些方面来讲,德国对于苏联的进攻与1941年年底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颇为相似——苏联和美国都有着足以在持久战中击败对手的强大的工业力量和人力优势。德日两国的领导者都曾自以为是地认为,通过突然袭击重创敌人,将会沉重打击敌国的士气,使其丧失继续战争的能力。但是,他们没有考虑这样一种情况——敌人很有可能全力以赴地进行复仇。
  在了解这项计划的德军官兵之中,如果有人熟知历史的话,他也许会联想到瑞典国王卡尔十二和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分别在18世纪和19世纪对东欧的入侵战争,这两人都是优秀的军事家和卓越的改革者,但却在各自的战争中以失败而告终。1709年,卡尔十二在波尔塔瓦落败。1812年,拿破仑在莫斯科郊外同样吃了败仗。在对东欧的这两次入侵中,严冬无一例外地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挑战“蒸汽压路机”
“巴巴罗萨”行动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随机推荐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