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在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从危机中逐步喘定之际,如何反思这场危机
进而相应改进从国际经济治理到微观市场监管体系等各个方面,促使
全球经济顺利从危机中复苏,成为全球决策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
题。从政策决策的角度看,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促使研究者和决策者反
思经济金融体系中的深层次缺陷与不足,从而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采取
新的、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在这个背景下,托马斯·皮凯蒂的 ((21 世纪资本论》迅速引起了
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一本数百页的经济学著作,不仅持续在欧美主要
的网络书店畅销,而且从我在纽约看到的情况,这本书还被迅速摆上
了机场书店以及街头巷尾的大小书店。甚至有人调侃说,现在在曼哈
顿吸引进步青年的做派之一就是随手带着一本 ((21 世纪资本论》。托
马斯·皮凯蒂在伦敦等地的公开演讲,其现场气氛的热烈程度,堪比
热门摇滚歌于的演出,千人大会场依然是一票难求。
对于这一现象,不同人士有不同的解读。有研究传播的学者认为
这是网络和媒体全球化的产物,有研究政治的学者认为这是有关国家
----------------------- 页面 8-----------------------
21世纪资本论注::112LU1、四川阳
(如美国)大选在即、即将展开角逐的双方都在寻找理论支持的结果,
更多的则是从经济金融角度的分析,认为托马斯·皮凯蒂的。1 世纪
资本论》的流行,揭示了全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于收
人差距拉大等不平等问题的高度关注。正是因为这本书击中了当前全
球经济政策的"痛点"之一,所以无论读者是否赞同托马斯·皮凯蒂
在书中提出的看法,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关注这本新著。
在这本书中文版结束翻译、进入反复校订阶段时,各方面的评论
已经纷至沓来,这些海内外先后涌出的、立场各异的书评,本身就从
特定的侧面证实了这本书的讨论价值。从我搜集的各种书评看(其中
有不少书评我专门刊发在我的微信公众号"巴曙松研究员金融政策研
究"中),其数量应当也足以出版一本与 ((21 世纪资本论》同样厚的
著作了。正由于此,在该书中文版的序言中,我们只是客观地介绍相
关的背景,具体的评判就交给读者了。
皮凯蒂,经济学界的70 后新锐
托马斯·皮凯蒂, 1971 年生于法国,算是经济学界的70 后新锐。
他18 岁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大学(垂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ENS) 学
习数学与经济学, 22 岁那年以一篇关于财富分配的毕业论文获得伦敦
政治经济学院 (London School of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LSE)
经济学博士,前述在伦敦的堪比摇滚演唱会的千人演讲,就是他返回
母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演讲时的盛况。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度过一段
短暂的助理教授时光后(l993~1995) ,皮凯蒂于1995 年重返法国,
先是在法国国家科学院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 任职,其后在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é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s, EHESS) 和自己本科毕业的母校ENS任教。
VI
----------------------- 页面 9-----------------------
译者序
2006 年,作为ENS社会科学系的主任,皮凯蒂在其博士导师格斯奈
里(Guesnerie) 以及后来曾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知名学者
弗朗索瓦·布吉尼翁 (Francois Bourguignon) 的协助下整合了ENS、
EHESS、 CNRS等诸多法国大学的经济学研究力量,创办了巴黎经济
学院 (Paris School of Economics, PSE)。这本书的广泛影响,客观上
不仅为作为70 后的皮凯蒂带来了强大的专业声誉,也在短时间内让这
所创办仅8 年的不大的学校知名度迅速提升。
皮凯蒂在欧洲和美国高校的经历与他经济学研究的风格是大体一
致的。据他本人表示,美国经济学界的最大问题在于对数理模型的过
度沉迷,以及由此引发的和现实世界的脱节。另外,由于经济学这门
学科在美国受到过度热捧,导致美国经济学界对于其所属的社会科学
阵营中的其他学科存在不同程度的轻视和鄙夷,而这进一步导致了经
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互动明显不够,阻碍了其在许多问题上的有现实感
的深入研究与进展。鉴于皮凯蒂所要研究的领域(即财富分配)恰恰
是一个需要经济学者深入研究现实和挖掘历史文化制度的研究领域和
方向,皮凯蒂认为美国经济学界在这个方面的不足直接影响到其对财
富分配、公平与效率这个古老经济学问题的关注。也部分因为这个原
因,皮凯蒂返回法国,着于挖掘历史数据来填补这个领域自库兹涅茨
之后二定意义上存在的研究空白,因此他也将这本书更多地定义为经
济方面的"历史书",而非一本单纯的经济学著作。
从皮凯蒂回到法国之后,可以看到他在收人和财富分配问题上进
行研究的演进脉络。从2003 年起,皮凯蒂就开始以其前期收集的数据
为基础,在一些有影响力的国际经济学杂志上持续发表相关论文:按
其简历所列,第一篇相关实证论文题为 "1901~1998 年法国的收入不
平等",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们同年紧随其后的一篇论文继而探
讨美国1913~1998 年的收人不平等问题,发表在《经济学季刊》。随
VII
----------------------- 页面 10-----------------------
21世纪资本论叹盯住叫irstC,;:叫
后皮凯蒂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财富积累和累进税的问题研究中,他于
2006 年在《美国经济评论》杂志上相继发表了两篇论文,分别探讨
法国历史上的财富积累问题和最高收入群体的演进, 2007 年又在《经
济远景》杂志上发表文章,探讨了美国的联邦税收系统的累进程度。
2009 年,皮凯蒂将原先的研究问题拓展到了目前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
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一印度和中国,探讨了这两个国家在1986~2015
年的收入不平等和累进收入税问题。在发表这些学术论文的同时,皮
凯蒂也曾将其阶段性的成果以专著的形式出版z 除去他在法国当地出
版的著作,在2007 年他在牛津出版社出版了。。世纪的高收人群体:
一个基于欧洲大陆和英语国家的对比机2010 年他又尝试将原先的视
野拓宽到全球,出版了《高收入群体:一个全球视角》。因此,可以
说皮凯蒂的研究重点基本上都紧密围绕着财富分配的主题,也一直延
续了他结合历史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风格。而这本 ({21 世纪资本论)),
就是其多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一个集成,可谓其个人研究成果的一个
汇总缩影。
((21 世纪资本论》讲了什么?
因为本书的读者群体知识背景跨度很大,为了便于读者的阅读,
先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本书第一部分为"收入和资本"。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一些贯穿本书
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包括国民收入、资本和资本/收入比,以及简
略描述了全球资本与产出的分布是怎样演化的。第二章对于自工业革
命后人口增长率和产出如何演进进行了更为详尽的分析。这部分内容,
为本书后续章节的分析做了铺垫。
本书第二部分为"资本/收入比的动态变化",包含四个章节,主
VIII
----------------------- 页面 11-----------------------
译者序
要分析了资本/收入比长期演进的未来趋势和21 世纪全球范围内国民
收入在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分配情况。第三章聚焦自 18 世纪以来的资本
变化,先是介绍了英国和法国的案例,第四章介绍了德国和美国的案
例,第五章和第六章则将地理覆盖范围拓展到全球范围,试图从所有
这些历史经验中总结经验教训,以预测未来资本/收人比的可能演进以
及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的相对比重。
作者在此部分着重描画了…个引起普遍关注的历史观察,即资本
收益率从长期来看总是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尽管在"二战"时期
由于政府的强制干预导致这个比值显著下降,但随着时阔的推移,作
者惊讶地发现,这一指标于近几十年又出现了快速攀升的势头,几乎
要与20 世纪初持平。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20 世纪至今的数据基本
都印证了这种趋势,德国尽管总体上资本占比的水平不如英国、法国
等国高,但是资本/收入比的变动趋势依然是大体相同的。按照皮凯蒂
的分析,资本收益率显著高于经济增长率是一切不平等的根源,尤其
是当经济发展相对进入停槽,因此这种回升势头预示着较为悲观的未
来财富分配格局,值得忧虑。
第三部分"不平等的结构"包括六个章节。第七章重点分析了不
平等程度的级别,这些级别的划分一方面是基于劳动收入的分布,另
一方面则是基于资本所有权和资本收人的分布。第八章紧接着分析了
这些不平等的历史演变过程,先是从对比法国和美国开始。第九、十
章则将分析拓展到了全部国家,分别审视了劳动收人和资本收入的不
平等。第十一章研究了继承财富的重要性在历史上的变更。最后第
十二章关注了21 世纪头几十年全球财富分布的趋势。
皮凯蒂在该部分继续深人探讨了不平等的现状及其本质。他认
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机制是催生这种根源性不平等的温床:与通
常教科书中强调的市场机制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的看法相反,在皮
IX
----------------------- 页面 12-----------------------
21世纪资本论iiTELi!4nMEMU刷η
凯蒂的分析框架下,市场越完备越有效率,资本再技资就越有可能获
得较为丰厚的回报,如果整个经济体的增长在彼时非常缓慢,这往往
就使得资本收益率大于经济增长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那些原本的
高收入群体只需投入原有财富积累的一小部分,其资本收益就能跑赢
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较低收益,令他们与一般收入者之间的财富鸿沟越
来越大。
与这个逻辑相一致的一个经验证据就是,近年来,尤其是金融危
机之后,欧美经济的低迷反而使得前1%的高收入群体拥有了更大的
国民财富占比,而这其中又有越来越多的人是仅仅靠着继承财富而跻
身前列的。这个现象在欧洲主要经济体(如英国、法国和德国)都比
较明显,而在美国则更甚。皮凯蒂指出,这部分还要归因于近几十年
来美国所发展出的超级经理人制度,即这些高阶劳动者正在获取和他
们自身生产力不匹配的成倍于其他人群的薪酬。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
因很多,其中的原因之一很可能是由于这些管理者事实上具有制定自
己薪酬的权力。
第四部分 "21 世纪的资本监管"包括四个章节,意在从前三个部
分总结具有价值评判和政策意义的结论。第十三章检验了一个与现状
相匹配的"社会国家"应该是什么样的。第十四章提出了一个关于累
进所得税的新的思考。第十五章描述了皮凯蒂所认为的、可能适合于
21 世纪的累进资本税应该是什么样的,并将它与其他可能的管制类型
进行了对比,包括欧洲的财富税、中国的资本管制、美国的移民改革
和其他国家保护主义的复兴。第十六章研究了和公共债务相关的问题,
以及关于自然资本在减少时最优化公共资本积累的议题。
在此部分,皮凯蒂主要提出了实施全球累进资本税的政策建议,
他认为尽管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政策协作障碍重重,但如果能够全球
协作成功,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一,它能将财富有效置于民主
X
----------------------- 页面 13-----------------------
译者序
的监督之下,这对银行体系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有效监管都是必要的z
其二,对资本征税能够在保证经济开放和竞争格局的前提下,积极促
进公共利益而适度矫正私人利益,而如果这个主张和举措仅仅在一个
国家层面开展,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当然,为了实现这样的政策目标,
皮凯蒂对于政府在未来国家经济运行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一直抱有相当
高的期望,不仅要求其在税收和社会开支的体制上做出重大改革,也
要求其建立起长效的经济干预机制,不仅作为调和资本主义根源性不
4 平等的工具,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剂良方。
促进全球经济界对公平与效率的再思考
皮凯蒂这本书基于广泛的历史资料与数据,覆盖了18 世纪工业
革命至今20 多个国家,同时采用不同的理论架构进行分析。作者试图
通过经济分析和大量数据重新理解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并试图解释
在较长的历史阶段收入和财产分配的演进过程和特征,由此汲取经验。
可以说,这是一本试图通过经济历史的进程,以历史的眼光与经济学
的分析,重新理解历史并得到新结论的著作。
((21 世纪资本论》英文版出版以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赞成者
有之,批评者有之,期待者有之,担忧者有之,但是这本书能引起如
此广泛的关注,也表明财富分配以及与此相关的公平与效率的古老话
题,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事实上,纵观全球经济学界,皮凯蒂
并不是第一个或者说唯一一个指出欧美以及全球财富不平等正在加剧
的研究人员,但此书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产生如此
大的冲击,一方面是由于目前金融危机过后大多数欧美国家增长陷入
停滞或者缓慢增长,在反思金融危机的根源、希望对经济金融体系进
行改进时,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会不平等与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XI
----------------------- 页面 14-----------------------
21世纪资本论Stm也句去irstCen叫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以十分简洁的分析框架挑战流行于欧美的主流认
知,提出这种不平等深植于西方社会所仰赖的资本主义体制,是结构
性的而非周期性的,同时告诫如果不加限制,这种不平等在未来只会
进一步恶化而非得到缓解。
翻阅对于这本书的各种书评,可以看到不少赞美者,例如曾任世
界银行经济学家的布兰科·米兰诺维奇称这本书是"经济思想史上具
有分水岭意义的著作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
在《纽约时报》连续发表评论称,这本书是"最近十年来最重要的经
济著作"。
与此同时,本书自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指出书中数据有
显著缺陷、对资本的定义过于简单和模糊、难以用一个单一的资本
收益水平代表实际上收益水平差异巨大的各种资本等。也有专家学
者指出,皮凯蒂的论证过程中忽视了政府对穷人转移支付的部分,
忽略了金融体系在整个逻辑链条中所起到的作用。另外,皮凯蒂关
于实施全球累进资本税的政策主张更是被斥为"难以操作的空洞政
策"。同时,也有不少研究者强调,在全球化的今天,仅仅单独考察
欧美国家而不对应地将新兴经济体结合起来考察,也不能反映资本
收益率等变动的主要因素,例如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大量制造业向新
兴经济体的转移,极大地改变了这些发达经济体的资本回报水平等。
还有批评者认为,法国目前实施的许多收入分配政策,实际上就带有
皮凯蒂的经济分析的影子,但是实际效果有目共睹,法国的经济增长
依然疲弱不堪。有批评者说,皮凯蒂在对市场机制提出批评的同时,
对政府的行为给予了非常大的期望,但是他忽视了经济学上经常讨论
的政府也常常失灵的话题,而且政府失灵往往比市场失灵对经济的冲
击更大。
当托马斯·皮凯蒂这本书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时,其中文版的出
XII
----------------------- 页面 15-----------------------
译者序
版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本书尚处于翻译校订阶段时, ((参考消息》
报就邀请我们提供了部分译稿,并连续摘要刊登了该书主要章节的一
些判断。我以为,中文版的出版至少可以让中文读者了解全球范围内
经济思潮演变的趋势及其部分原因,同时,如果可以引发关于公平与
效率的深入思考,也是更值得期待的。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经
历了30 多年的高速增长,开始进入转型阶段,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正在
平稳放缓,如何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为经济转型提供良好
的经济社会支持,是经济界越来越关注的课题。尽管中国有着与欧美
不一样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但是在继续强调提高经济发展效率的
同时,如何公平地分配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样是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同时,这本书引发的许多争议在中国同样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例如,
根据皮凯蒂的分析,任由资本不断再投入可能确实会导致社会群体问
收入与财富差距的扩大,但如果政府(特别是还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
政府)限制资本投人,这种差距是不是就一定能得到缓和?有没有可
能资本管制对收入分配所带来的正面作用事实上明显不及经济增长因
此受到打击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这些都需要结合不同的国情进行深入
分析。
另外,皮凯蒂这本书重点探讨了资本收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
较少分析资本收益的可能规律(例如其分布与波动周期等)。皮凯蒂确
实提到资本收益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在实际经济运行中,为什么
资本的投入最后落实到实体经济的增长这一部分显得如此之少以至于
资本收益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如此大的鸿沟?抛开一些可能
的乘数效应,是否还有可能和资本技人的行业有关?如果确实存在相
应的规律,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金融体系的改进来引导资本进入那
些更能催生实体经济增长的领域,从而使得经济增长与资本收益之间
的差距收敛?因此,我更愿意强调的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应当是
XIII
----------------------- 页面 16-----------------------
21世纪资本论;杰出队y.First Cefltu
在新的全球环境下重新提出了关于财富分配以及与此相关的公平与效
率的重要课题,但是对于这一课题的回答,则需要结合不同国家的发
展阶段、历史传统等进行具体的研究,就如同皮凯蒂研究法国等国家
的历史经济数据一样。
是为序。
巴曙4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哥伦比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14 年7 月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
XIV
----------------------- 页面 17-----------------------
二气PI立AL
11飞
tt_l(:
Centl汀v
中文版自序
拙作。1 世纪资本论》先后于2013 年9 月和2014 年3 月出版
了法文版和英文版,中文版即将问世,颇感荣幸。数十年来,中国一
直在摸索自己的模式,从19 世纪至20 世纪西方实践经验的成败中吸
取教训,同时立足于本国国情,寻找一条融合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优
点的新路。希望本书所提供的历史资料有助于促进此类思考和有意义
的辩论,有益于我们一一包括中国和全球其他国家 共同的未来。
因为,尽管我们身处世界各地,但大家要面对同样的问题一一一调和经
济效率、社会公平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防止全球化及贸易、金融
开放带来的利益被少数人独占,阻止自然资源发生不可逆转的衰退。
如果说中国能从国外的经验教训中获益,其他国家同样也可以从中国
的经验中学习到很多东西。理想的社会经济体制仍然有待创立,所
以,彼此的历史经验是我们最好的指引,我们应该互相学习,抛开一
切意识形态,并尽可能地超越国家之间的敌对立场。
本书回顾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收入及财富分配的历史,利用20 多个
国家众多研究人员精心收集的最新数据,尝试梳理出一部关于财富及
----------------------- 页面 18-----------------------
21世纪资本论
其分配不平等所引发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矛盾的历史,一部鲜活生动
的人类历史。我还尝试在本书的第四部分为未来总结若干教训,但主
旨其实是提供史实资料,让每个人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由于主要数
据来源有限一一包括20 世纪初己存在的诸多国家所收集的收入申报、
财产继承文书档案(部分可追溯到19 世纪初)以及资产及收入国民账
户(有些国家从18 世纪初开始就有记载),本书主要基于现今发达国
家的历史经验,尤以英、法、美、德、日五国的经验为主。
中国读者初读时可能会觉得事不关己,甚至以为目前欧美这种日
益增长的对不平等现状的担忧仅限于发达国家,这些富国的烦恼与中
国相去甚远,中国的要务是全力以赴发展经济,保持20 世纪80~90 年
代以来的迅猛势头,改变贫困人口的命运。这恐怕是完全想错了。以
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的确确出现在了本书收录使用的有关
收入不平等的"世界顶级收入数据库" (Wor1d Top Incomes Database,
WTID) 中,确实不乏问题,后文会再谈及。总的来说,新兴国家在
本书的全球视角中占据重要位置。前两章着眼于全球层面上的生产及
收入分配,中国在其中自然是举足轻重。我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
国家之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距日渐缩小这一进程;它极大地促进
了各国之间的趋同和不平等的缩小,这主要归功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播
(社会投资的良性循环,中国在这方面比其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做得相
对好一些儿目前,北美和欧洲分别占全球国内总产值的1/4,中国紧
随其后,略少于1/4。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前两大经济集合体(欧
美)所占比重将大幅降低,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分量将按各自比
重有所增长。
但是,尽管经济增长与趋同的速度令人惊叹,不能因此忘记贫富
不均问题在发达国家和中国都存在,而且在未来数十年里中国存在的
不平等问题会日趋突显,因为经济增长终究会不可避免地放缓。根据
XVI
----------------------- 页面 19-----------------------
中文版自序
官方公布的数据,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以往收入差距很小一一不过
这些数据不见得完全可靠。某些中国大学近来进行的调查显示国内财
富不平等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据估算, 20 世纪90 年代及2000 年初中
国财富不平等的程度与瑞典相当,到2010 年则上升到了接近美国的水
平,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目前谁也说不准,但至少足以肯定这个问
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不能继续置之不理。
至于资本/收入比,即一个国家的全部资本(土地建筑、专业劳动
力、产业及金融资本之和减去负债)和国民收入之比,现状如何?这
方面关于中国的可用数据可靠性较低。但若干因素一→非常高的存款
率和投资率,以及过高的房价一一让人觉得,发达国家最近数十年来
出现的资本/收入比升高的趋势目前中国也存在。目前还在进行当中的
对中国国民资本存量及其变化的估算似乎证实了这一趋势,但还存在
一些明显的特殊性,主要与中国公共资本比重大有关。当前在发达国
家,国民资本几乎全部为私人资本:全都占90%以上,有些国家甚至
超过100%,比如意大利的公共资本为负,也就是说其公共债务超过了
公共资本,因此私人资本的比例增大。前苏联国家也是如此, 20 世纪
90 年代初花费巨大的气力将几近全部的公共资本转给了私人持有者。
从这一点来看,中国是一个极大的特例,因为眼下在中国,公共
资本似乎占国民资本的一半左右(据估算约占1I3~1I2) 。如果公共资
本能够保证更均等地分配资本所创造的财富及其赋予的经济权力,这
样高的公共资本比例可以促进中国模式的构想一一结构上更加平等、
面对私人利益更加注重保护公共福利的模式。中国可能在21 世纪初的
现在最终找到了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之间的良好妥协与平衡,实现真
正的公私温合所有制经济,免于整个20 世纪期间其他国家所经历的种
种波折、朝令夕改和从众效应。
然而,这种看问题的方式可能过于乐观或幼稚,或两者皆有。每
XVII
----------------------- 页面 20-----------------------
21世纪资本论5哇哇Lty33附Cent叫
种模式都始终在经历不断的重建、持续的再创造,不能仅因为它还在
发展就有理由继续存在。自2000 年以来,中国的私人资本比重跃升,
可能已经超过了前文所估算的公共资本在国民资本中所占比重一一现
有数据也许不够可靠。而且,虽说国民资本中的公共资本在教育、健
康医疗、基础设施等行业有着明显的优势,而在产业和金融领域,公
共资本的情况就不那么清晰了。公共资产一一至少以传统的国有形式
存在的公有资产一一有时候既没有带来效率也没有带来公平,更没有
带来权力的民主分享,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被所谓公产管理者挪用和不
法占用。在中国,尽管与前苏联国家相比,做法没有那么极端,速度
也没有那么快,但公共资本转为私人资本的进程已经开始,合理的理
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率,有时却让个别人借此暴富。中国也出现了越
来越多的寡头。
目前中国政府正大举反腐。腐败算得上是最不合情理的一种财富
不平等,让巨额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极少数人手中。所以把反腐作为
当前要务是完全必要的。不过,若以为腐败是导致极为不公的财富不
平等和财富过度集中的唯一根源,就想得过于简单了。其实私人资本
的积累和分配过程本身就具有使财富集中且往往过度集中的强大推动
力。本书指出,通过研究19 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国家所经历
的财富极为不平等的发展过程,同时观察最近几十年来全世界巨富阶
层爆炸式的财富增长趋势,对此基本上可以做出如下解释:从长期来
看,资本收益率(特别是顶级资本的收益率)明显超过经济增长率。
两者之差导致初始资本之间的差距一直延续下去(资本持有者只需将
资本收入的一小部分用于保持自己的生活水平,而将大部分用于再投
资),并且可能造成资本的高度集中。
当然,腐败和市场操纵让个别人牟利会加剧这种不平等,但不是
唯一的因素。要扭转这种趋势,必须建立一整套公共机制,使资本为
XVIlI
----------------------- 页面 21-----------------------
中文版自序
整体利益服务,包括在各个行业中发展各种新型资产和新型的参与性治
理,还包括对收入和资产实行累进税制。我想在此特别针对中国的情况
谈谈累进税制。
累进税制的理想形式是对所有收入和资产征税,没有免除或例外,
收人和资产水平越高,税率就越高。在我看来,累进税制在公平社会
里起着三重作用。
首先,它以最为公平的方式为公共服务、社会保险和教育机构筹
资-一这三者必不可少一一才能确保知识、技能和机会的传播过程和
谐顺畅,社会经济发展有赖于此。在扫除文盲和全民义务教育方面,
中国比别的国家做得好。而说到普及中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解
决阶层分化以及富家子弟与寒门学子之间日益扩大的教育机会不均等
之类的现实问题,需要的是充足的公共资金投入。往大里说,中国的
福利国家体制亟待建设。
除了为福利国家筹资,累进税制还能缩小市场和私有财产制所带
来的贫富差距,特别是限制社会阶层顶端的收入及资产的过度集中,
必要的话可对占有最多资源和财富的人征收重税。应通过尽量心平气
和、讲求实际的公开辩论来制定相关税率,参照历史经验教训,着重
探讨追求经济发展和创新过程中产生的贫富差距程度是否合理,以及
该社会中不同阶层享受到的增长率分别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