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小说 > 穷人到底缺什么TXT下载

穷人到底缺什么

作者:贺璞 (现代)
栏目:文学.小说
类别:现代
大小:0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第一部分

  第1节:前言

  前 言
  在翻开本书之前,请思考三个问题:
  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你想成为富人吗?
  你最缺的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即“自我认同”。世界上穷人是大多数,富人是极少数,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穷人圈里,有的承认自己是穷人中的穷人,有的认为自己是穷人中的富人。富人圈中,有的接受自己是富人中的富人,有的认同自己是富人中的穷人。因此,这样的问题会有五花八门的结论。
  第二个问题,即“自我意愿”。并不是每一个穷人都想成为富人,并不是每一个富人都想成为富人。财富之路上,有的匆匆忙忙,有的走走停停,有的东张西望,有的连滚带爬……由此可见赚钱欲望的强弱差异。所以,这样的问题即使答案不约而同,也不能一概而论。
  第三个问题,即“自我反思”。穷人为什么贫穷,富人为什么富有?答案很简单,富人具有的东西正是穷人缺少的。穷人缺少的东西很多,是不是只有具备所有的条件才能成为富人?所有穷人都缺少的东西是什么呢?
  5分钟之后,你就可以告诉自己:这本书是否值得看,如何看……
  在现代商业社会,富人总是走在黄金大道的先锋,20%的富人拥有80%的世界财富。而穷人即使有钱,也紧紧抱着自己的钱,舍不得拿出来去冒险。他们过着一种平常、闲适的生活,只要有饭吃、有床睡,就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有的人注定一辈子与财富无缘,因为他们的目标就是做穷人。
  一位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跻身于法国财富榜的大富豪,他在临终前留下遗嘱,将100万作为奖金,奖给猜对穷人之谜的人。他那锁在保险箱里的谜底就是: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成为富人的野心。不错,穷人没有野心只能是穷人,没有成为富人的野心只能一辈子当穷人。
  野心,是一种人生在世的伟大理想,一定要实现的宏伟目标。无坚不摧的野心,开拓出金光灿烂的财富之路。锲而不舍的野心,创造出别人不敢想更不敢去做的奇迹。
  今天的富翁很多出身贫寒,白手起家,他们的起跑线和所有的穷人一样!今日年轻的新富,都毫不掩饰地承认:野心是永恒的特效药,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
  举世闻名的“打工皇后”吴士宏曾经是一个勤杂工,在经历一次刻骨铭心的人前难堪,一个誓言在心头轰然炸响,终于创造奇迹,成为万人瞩目的商界女杰!试想,如果当初她没有改变命运的决心,没有成为富人的野心,或许她一辈子都是贫苦不堪的穷人!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没有干不成的事!只要你有野心,有把野心付诸行动的智慧和毅力,那么从穷人摇身一变成为财富之主,并不遥远……

  第2节:穷人最缺什么(1)

  第一章 穷人最缺什么?
  穷人安于贫穷
  中国人穷了数千年,也许贫穷的时间太久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了。天仙配中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是幸福的,男耕女织,夫唱妇随,与世无争,千百年来,几乎已成为美满家庭的代名词而被人们神往着。如果精神上的贫穷与物质上的贫穷并肩而行,这不仅是一种可怕,更是一种悲哀。炫耀贫穷与炫耀富有一样令人生畏,为贫穷穿件衣服并不能摇身一变成为富有。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如何判断一个人是贫穷还是富有,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恐怕世界上难以找出一个让所有人服气的衡量标准。说自己是穷人的未必就穷,说自己是富人的人未必就不穷,大多数人认为是穷人的人并不一定穷得丁当响,所有人都认为是富人的不一定就是家财万贯。正如今天的金钱不代表明天的富有一样,一时的贫穷并不意味着一生与财富无缘。
  穷人有很多类型。有的人发自内心地羡慕理想的有钱人生活,只要有钱什么都敢买,什么都敢玩,俨然就是奢侈的款爷、款姐,没钱时便一贫如洗,艰难度日。有的人一生都在等待别人把发财的机会交给他,一旦幸运女神在他面前昂首而过、机会溜走的时候,他就会怨天尤人,感叹命运不公,而很少检讨自己的“守株待兔”行为。这些典型的穷人就是一步步在别人的有形或无形压力下成为穷人的。
  穷人没有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穷人的境遇使贫穷的话题沉重心酸。当我们反思穷人为什么穷时,除了客观上的原因外,那就是主观上的原因了。归根到底,贫穷的元凶就是你自己。穷人都必须为贫穷付出代价。如果你想摆脱贫穷,就不能用无知掩盖自己的无能,也不能用贫穷掩盖自己的懒惰和满足,换句话说,贫穷只是一种现实,不是任何借口。
  在现实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这样一句话:“唉!没办法,我就这样的人。”他也许没有意识到,正是这样的口头禅影响了他的一生。看到别人发财了,他眼红得不行,也跃跃欲试,可一想到从此要起早贪黑地操心忙碌,早晨再也睡不成懒觉了,再也不能喝小酒看电视当小神仙了,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舒心地打麻将和玩牌了,他就泄了气。“我就是这样的人”,表面上看来,说话人好像很了解自己,其实是在安慰自己。这也是一种典型的穷人心态。富人也会说同样的一句话,但是话背后的含义并不相同。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曾说过:“假如我忽然倾家荡产了,把我身无分文地扔在沙漠里,只要有一骆驼商队路过,我加入进去,用不了几年,我又是一个百万富翁。——没办法,我就是这样的人。”
  同样一句话,诠释了穷人的一生,也造就了富人的一生。
  有人说,贫穷像一把锁,告别贫穷需要开启这把锁的钥匙。在寻找钥匙之前,我们有必要仔细看看这把锁。穷人应该明白自己是穷人,正确认识自我,尤其是认识自己的弱点和短处,知耻而后勇,千万不要沉溺于一种假想的幸福快乐中,在自我安慰、自我满足中虚度自己的生命和时间。
  “我很知足了!”
  安于现状,稳定少变,随遇而安,是人类根深蒂固的通病。因此,大多数人是这样的人,但是他们并不富有。只有少数的不安分者,才成为大多数人羡慕的富人。
  穷人容易满足,或者说很会安慰自己。在心理学上讲,就是会很好地“归因”。请看下面的故事:
  一位游人在张家界爬山,路上看到一个在蜿蜒山路旁歇息的小伙子。他身旁放着一个背篓,里面装着足足有50千克的碎石。他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肩头处的衣服已经破烂不堪了。游人累了趁机坐下来和他攀谈起来。从与小伙子的谈话中得知,他从山脚下迈1600多个石阶才到山顶的施工现场,背一篓4元钱,一天下来可以背4篓。游人一边喘气一边聆听,他突然想起在七星阁上的两个土家族阿妹,她们身着民族服装,每陪客人照一张相收取10元钱,最好的时候一天可以收入近千元,于是游人禁不住对满脸淌汗的小伙子说起土家阿妹赚钱的聪明。小伙子听完接过话头憨憨地说:“阿妹能做的,我做不了。我只知道如果连石头都不背,我就一分钱也得不到。”
  我们不得不说,小伙子的收入靠的是体力,只是为了活下去;阿妹赚钱凭的是脑力,是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贫穷不应是安于现状的代名词。
  做个穷人很容易满足,只要一点点的安慰就会很幸福,越容易满足也就有了更多的快乐。财富的起点本来相同,机会给富人和穷人的同样是一个希望,但富人不论发生什么都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它,而穷人一不小心就碎了,他没有继续寻找另一个希望,反而欣喜于一身轻轻。如果你至今还没有意识到“我为什么贫穷”,那就注定是穷人。
  贫穷是一种心态,不仅是金钱的缺乏,还有意识、毅力和行动上的贫乏。安于贫穷的生活造成了穷人的自傲、虚荣、懒惰、僵化。只有将“安于现状”几个字从头脑中彻底删除,打破现状,不断进取创新,才能走出穷人圈。拿出全副精神来与贫穷作斗争,奋力致富,把贫穷踩在脚下,才是真正有志穷人的本色。
  李博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作为国宝级礼品,由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尊贵的外宾,他的玛瑙作品《无量寿佛》曾获百花奖的金杯奖。当年,他暗下苦功琢玉三年,出师时自己的得意作品只得了99分。充满自信的他很不服气,质问评委们为什么要扣掉1分,自己明明可以打100分的。当时,作为评委之一的老工人对他说:“扣掉你一分,你还有前进的余地。要是给你100分,你就走到头了,你还有发展吗?”

  第3节:穷人最缺什么(2)

  一句话说得李博生恍然大悟。从此,他不再满足于自己,也不限于前辈大师们的条条框框,而是执著地走自己更艰辛的探索创作之路。30岁的时候,他已经进入了顶级玉雕大师的行列。“永远给自己打99分”,是李博生的成功秘诀。
  是啊,一个永远装不满的筐,摘到的果实就会越来越多。一个空心的杯子,才可以继续往里倒水。无论你多么有才华,都不要满足于现状,安于现状是前进的绊脚石。不管你现在银行账户的数字是多少位,都不要沾沾自喜,自我满足会使你陶醉于过去的收获,从而错过现在的机遇。
  安于现状是成为富人的大敌。“只要安稳地过一辈子就好,只要过得去就行了,不必赚太多的钱”。假如,你的脑子被这种念头占据,你就一辈子赚不了大钱。不满现状,奋发向上是赚钱发财的前提。引导你赚钱的最佳动机,应该是不愿过“单调无意义的生活”,想过“更充实更华丽的生活”这种念头才对。一个能赚大钱的人,经常会想:就是下暴雨,刮狂风,也要游到对岸去。正是不安于现状的想法,使许多人功成名就,换句话来说,这种想法也是成为富人的关键所在。
  假如你是个公司职员,每日固定的时间上下班,而且收入在100元以上,如果扣除衣食住行的生活成本,所余金钱无几。如果你并不安于现有的生活水平,那么你就会想办法使你的收入成倍增长。假如你已经如愿以偿,达到每个月的收入300元的目标,然而,这又如何呢?除了日子比以前好过一点之外,仍无法让妻子过得更舒适,身为一家之主的你怎么能不感到悲哀呢?此时,如果你猛然的觉醒,产生了再赚更多的钱,你就要把收入定在2万元了。如果这样无休止地追求下去,你又何尝不能赚到十万、百万乃至千万呢?相反的,如果你越想安于现状,往往越不能保持现状。
  正如汽车大王福特所说,“一个人若自以为有很多的成就,而止步不前的话,那么他的失败就在眼前。”许多穷人开始时挣扎奋斗,但在他们牺牲了无数的血汗,使前途稍露曙光的时候便自鸣得意,开始怠情、松懈,于是失败立刻跟踪而至。赚钱就是如此,使自己更上一层楼的观念会使你赚到更多的钱。谋财的“道行”,说起来也没有什么神秘的,它只不过是一种强烈的赚钱意识和行为的有机体。
  穷人眼高手低,富人手比头高
  世界上的穷人有很多种,但有这样一种最可怜,他们是“幻想的俘虏”。如果你仔细一点,就会发现还不是少数。他们成天指望着哪个有钱的亲戚死了,然后留给他们一大笔财富;或者有一天走在路上,不小心踢到一只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放着成千万、上亿元的人民币。或者哪天抓奖券中了头等,钞票一下子从天而降……
  这种人的贫穷,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赚钱的能力,而是他们不去使用它而已。“幻想的俘虏”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如果他们低头看看自己的袖口,只要多动动自己的那双手,你就会发现许多幻想没有变成现实的原因之所在。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说过:“我们只用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一部分资源,有待开发的地方还很多。” 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则连你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曾看到过一个故事,说在美国的一个促销会上,某公司的一名经理请与会者站起来,说:“诸位,请看看自己的座位下有什么东西。”结果,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椅下发现了钱。有的人捡到了5分硬币,有的人拾到了100美元。“这些钱到谁手就是谁的了。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所有人都在摇头。最后,这位资深经理一语道出自己的意图:“我只不过想告诉大家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甚至忘掉的道理——坐着不动是永远也赚不到钱的……”
  好好看看吧,不论你是站着还是坐着,只要你举起双手,手总比头高!这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干总是第一重要的。不管你想得多好,说得多好,你都得要干,要动手干!夸夸其谈,只能一事无成。

  第4节:穷人最缺什么(3)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事:当看到别人在某方面获得成功时,我们会后悔万分的感叹自己若是果断地去行动,也一定会取得同样的成功,甚至比别人做得更出色。财富常与我们相隔仅有一步之遥,只要我们果断地去实行,及时地“站起来”,我们就可以抢先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功。富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能果断的“站起来”。
  好的机缘绝不会亲自去登门拜访“坐着不动的人”。这种人纵然坐在价值连城的“金山”,一辈子也发现不了。他们只能注定永远与财富擦身而过,永远徘徊于低谷垂头丧气地仰望着一个个富人展翅高飞。
  想想你自己是哪种类型的人?
  当你走在马路上,偶然低头看见一张百元大钞躺在你的脚下,你一定会欣喜若狂,弯腰捡起来。如果是一分钱呢?你也许看都不看一眼,视而不见地走过去。太小了,甚至都不值得去弯腰。在小钱面前,与穷人的“慷慨大方”不同,富人好像有点“吝啬”。这样的例子很多。
  据说,华人首富李嘉诚时常为了公益事业慷慨解囊,但对于每一分钱的去向,他都要亲自过问。有一次,李嘉诚基金会西部教育计划访问团一行到西宁访问。李先生对迎上前来的青海省省长说:“要我马上拿出一个亿,我面不改色,但谁要在地上丢一分钱,我会立刻捡起来的。”
  从李嘉诚的坦言中,我们既看到了他那实属罕见的“吝啬”,也看到了穷人身上所缺少的东西。既然富可敌国的有钱人可以为一分钱弯腰,我们还能昂首挺胸地走着,或者稳稳当当地坐着,让自己的眼睛和大脑始终高于双手吗?创造财富不仅是一次智力游戏,更是意义丰富的行动游戏。
  小心你的“思维定势”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你相信吗?可这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原来,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于是,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也是如此。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困住。习惯几乎可以绑住一切,只是不能绑住太多的偶然。
  《伊索寓言》中有个驴子过河的故事:
  驴子背盐渡河,在河里不小心摔了一跤,那盐在水里溶化了。当它站起来时,突然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驴子非常高兴,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后来又一次,它背着棉花过河。想起上次的经历,它走到河边的时候,故意跌倒在水中。可是,棉花吸收了水越来越重,可怜的驴子非但没有再站起来,而且一直向下沉,直到淹死。
  驴子的悲剧在于把过去的经验用于当前问题的解决。情况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要使用的处理方法也不能一成不变。固守着老经验,老传统,把它当成金科玉律,以为百试不爽,能一劳永逸,那就大错特错了。
  经验习惯对人的思维活动会产生“刻板效应”。这种影响可能会是消极的,它使人的思维依赖于过去经验的准备倾向,产生一种惰性。当这种心理准备与解决问题不适应时,思维便陷于困境。因此,我们不要被过去的经验和事物的某个局部所限制,否则,习惯性思维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欺骗你的大脑,蒙蔽你的视线。
  驴子过河的故事很简单,但是非常深刻。这又使我们想起另外一个有趣的生物实验。
  生物学家把鲮鱼和鲦鱼放进同一个玻璃器皿中,然后用玻璃板把它们隔开。开始时,鲮鱼兴奋地朝鲦鱼进攻,渴望能吃到自己最喜欢的美味,可每一次它都“咣”的一声撞在了玻璃板上,撞得晕头转向。
  碰了十几次壁后,鲮鱼沮丧了。当玻璃板抽去之后,鲮鱼对近在眼前的鲦鱼却视若无睹了。即使那肥美的鲦鱼一次次地擦
穷人到底缺什么 在线阅读: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随机推荐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