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小说 > 梁启超传TXT下载

梁启超传

作者:(近代)
栏目:文学.小说
类别:古典
大小:313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凡是伟大的天才人物,一定有他超拔脱俗、不同凡响之处。而在他的幼年,也一定会有启发引导他的人,培养他,爱护他,不使他中途夭折,直到长成参天大树,开出绚烂无比的花朵,结出硕大无朋的果实。这些人往往就是他的长辈。我们看梁启超,在他的早期教育中,就有三个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他的祖父,二是他的父亲,还有一位就是他的母亲。正是他们,呵护他、培养他、教育他,让他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和少年,并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过人的才华、远大的志向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为他日后成为一代伟人,开创辉煌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梁启超所以为梁启超,而没有成为方仲永,其重要原因,就是其早期家庭教育有许多平常家庭所不及的地方。所以,讲梁启超,一定要从他的家庭讲起。

梁启超是广东新会人氏,清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873年2月23日)生于新会之熊子乡茶坑村,若以干支计算,恰逢癸酉年,属鸡。以星座论,则为双鱼。

梁启超出生的时候,梁氏一族迁居此地至少已有二百四五十年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他的高祖、曾祖一直都以农耕为业,是中国乡村中最常见的普通农民,地位、财富、学识都是微不足道的。到了他祖父这一代,"始肆志于学"(《梁启超年谱长编》,5页),一边种地,一边攻读诗书,终于考取了"生员",俗称秀才,使得梁家跻身于绅士阶层,成为当地受人尊敬的乡绅。

第一部分 祖父 :讲"义理",

梁启超的祖父,名维清,字延后,号镜泉先生,是梁启超最为推崇的人物之一,他长大成名之后,还一再撰文称颂他的祖父。可以说,在梁启超的生命中,第一个留下鲜明而深刻印记的,就是他的祖父。在一大群孙儿、孙女中,梁维清也最疼爱梁启超,看重梁启超。至少在六岁以前,他一直生活在祖父身边。白天,他跟着祖父一起读书、玩耍;夜里,就和祖父睡在一张床上,听着祖父给他讲的历史故事入睡。梁维清喜欢讲古代英雄豪杰、学者硕儒的故事给这个小孙子听,尤其喜欢讲宋代亡国、明代亡国的故事,对那些沉痛的往事,他总是津津乐道。

当时的中国,除了科举,没有别的教育,更没有学校。多年以后,梁启超谈及他所看到的国民中的"童年"和"少年",还是一派放任自流的景象。孩子们游戏活动的空间,离不开自家的小天地;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是些家长里短、寻常琐碎之事。稍好一点的人家,顶多是教育家中的子弟,走科举为官这条路,能有升官发财、追求利禄、光宗耀祖的想法,也就到头了,就算是有志有为的青年了。待他长大以后,眼里心中,竟以为天下之事,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这还是中上阶层家庭里的情形,下层社会的贫苦子弟又将如何呢?怕是更少有受教育的机会。

各地固然有村塾、乡塾,但其中施教的教师,梁启超称之为学究的,却都是"蠢陋野悍、迂谬猥贱"(《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44页)之人。他说,"中国四万万人之才、之学、之行、之识见、之志气",就消磨在这些人的手里,其中能够幸免的,"盖万亿中不得一二也"。(同上,45页)正是这种情形,造成了国民中普遍的愚昧自私、目光短浅、心胸狭窄、苟且偷生、奢靡腐败、不思进取,其根源就在于教育的缺失,尤其是早期教育的缺失。梁启超担任《时务报》主笔期间,曾作《变法通议》一文,其中《论师范》、《论女学》、《论幼学》三章,都对儿童的早期教育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中国虽然号称有四万万人口,但其中两万万妇女没受过教育,她们做了母亲,也没有能力教育孩子。而西方学者认为,儿童的早期教育,70%应该由母亲承担,母亲比父亲更容易了解孩子的性情嗜好,也更容易因势利导。如果母亲读过书、有文化,善于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的成长就比较容易;反之,就比较难。而教师的情形也不容乐观。孩子一旦走出家门,培养他们的责任就落在教师肩上,但举目望去,可以承担这种责任的教师又何其少啊!大学教授不必说了,那些蒙馆学究,"其六艺未卒业,四史未上口,五洲之勿知,八星之勿辨者"(同上,35页),十个里头倒有八九个。他们只能寻章摘句,鼓励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作八股,求举业,为统治者培养"终身盘旋于胯下"(同上)的奴才。所以,教育兴,则国兴;教育衰,则国衰;教育亡,则国亡。教育是一个人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而早期教育,更是根本中的根本。

所幸梁启超在他那个时代竟做了"万亿中不得一二"中的一个。他的祖父、父亲和母亲,在他十岁前后,为他的求学、立志、立身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他的祖父梁维清,并无突出的学问专长,也没有著述流传于世,不过就是个秀才,"援例捐作附贡生",才得到"教谕"一职,管理一县的文教事业。(《梁启超年谱长编》,7页)这是个比七品芝麻官还低一级的八品小官,也是他一生仕途所达到的顶峰。而且,他在"教谕"这个职位上的时间并不长,终其一生,主要还是在村里教授子孙。

第一部分 祖父 :讲"义理",

岭南人家在思想上受到陈献章(白沙)的影响比较大,陈是明代与王守仁(阳明)齐名的儒学大师,学问都从宋代理学发展而来,尤其受到陆九渊(象山)"心学"的影响,特别强调立志、修身。他主张教育从两个方面入手,从自身的角度来说,在于认识天命,激励节操,积极把握个人命运;从外部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将自己的所学尽力为社会服务,报效于国家,所谓内圣外王是也。梁启超后来写道:"吾家自始迁新会,十世为农,至先王父教谕公(梁维清),始肆志于学,以宋明儒义理名节之教贻后昆。"(《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三,127页)这似乎说明,梁维清对梁启超的教育,主要集中在"义理"和"名节"这两大主题上。

陈献章后半生一直在家乡授徒讲学,过着隐士般的生活。他的那句诗"田可耕兮书可读,半为农者半为儒",就是这种生活的写照。他是新会人,死后在新会建有白沙祠,家乡人都很推崇他,祀奉他,一直香火不断。梁维清也很羡慕这种生活方式,他用家族"公尝"奖励的"封包"买了十几亩田,加上原有的十几亩,共二十余亩,又在自家屋后的空地上建起一间小书斋,取名"留馀",也过起了半耕半读的生活。他有三个儿子,小儿子梁宝瑛即梁启超的父亲,"以幼子最见钟爱"(同上,127页)。梁维清课子读书,鼓励儿子去博取功名,把振兴家族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但梁宝瑛的仕途并不顺畅,屡试不第,连秀才都没能考上,慢慢也就把仕途看得淡了。三十岁以后,两位兄长先后病逝,父亲又经常生病,作为家中唯一的壮男,他便放弃了登科及第的梦想,一边在乡里教授私塾,一边耕种着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六七亩田,既能侍奉生病的父亲,又能督责子侄的学业,一举而两得。

也许是因为儿子没能实现其家族的理想,梁维清在孙子身上倾注了更多的心血。据梁启超后来回忆,他两三岁开始认字,母亲是他第一个老师;四五岁开始读书,则由祖父悉心指导。他在《三十自述》中提到当时曾经读过的两部书,一部是《四子书》,另一部是《诗经》。我们不知道在此之前他是否还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读物,无论如何,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来说,读《诗经》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它有"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一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孩子的兴趣,但其文字的古奥,内涵的丰富,所谓兴、观、群、怨,都超出了一个儿童可以接受和理解的范围。而《四子书》就更不能说是一部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了。所谓《四子书》又称《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集。相传《大学》为曾参所作,《中庸》为子思所作,曾参是孔子的学生,子思是孔子的孙子,他们和孔子、孟子合称四子,是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在很长的时间里,《大学》、《中庸》并未单独成书,朱熹将它们从《礼记》中抽出,与《论语》、《孟子》合编为一书,增加了注解,称为《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学生的教材。元代从《四书》中摘出考题并以朱熹的注释作为标准答案,开了考"四书义"的先河;明代以八股取士,尊程朱理学,朱元璋更把《四书》定为士子的考试用书,试题都从这里出。于是,《四书》的地位凌驾于所有典籍之上,"六七百年来,数岁孩童入三家村塾者,莫不以《四书》为主要读本,其书遂形成一般常识之基础,且为国民心理之总关键"(《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二,1页)。

梁启超的这番话写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他五十二岁的时候。然而,梁维清选择《四书》作为梁启超幼年发蒙的读物,很可能是无意识的。实际上,当时的梁家,也找不到更多的可读之书。梁启超曾经写到他幼年的读书经历,除了四五岁时在祖父及母亲膝下读"四子书诗经"外,"六岁后就父读,受中国史略、五经卒业。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十二岁应试学院,补博士弟子员。日治帖括,虽心不慊之,然不知天地间于帖括外,更有所谓学也。辄埋头钻研,顾颇喜词章,王父、父母时授以唐人诗,嗜之过于八股。家贫无书可读,惟有史记一,纲鉴易知录一,王父、父日以课之,故至今史记之文能成诵八九。父执有爱其慧者,赠以汉书一,姚氏古文辞类纂一,则大喜,读之卒业焉"(《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一,15~16页)。由此看来,梁维清给幼年的梁启超讲授《四书》,恐怕还是因为这是他当时最方便得到的书,也是他曾经读过的书。但也不排除他有希望孙子求仕进、求功名的心理,他只考中过秀才,儿子连秀才也没考中,他希望孙子能给家族带来更大的荣耀,提升整个家族的社会地位,也是很自然的。不过,梁维清不完全是个读书人,梁家也不是书香门第或官宦之家,他要求孙子读书,固然有步步高升,光耀门庭的考虑,但也不排除他寄希望于孙子,了解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操,进而经世致用,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应该是梁维清为梁启超讲授《四书》的另一层含义。很显然,梁启超的爱国情怀、民族大义、社会责任、仁爱之心,都少不了这层底色。他在《变法通议》中就曾讲到读经的两个方面,不仅揭露了"秦始皇之燔诗书,明太祖之设制艺,遥遥两心,千载同揆,皆所以愚黔首,重君权,驭一统之天下,弭内乱之道,未有善于此者也"(《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15页);同时又指出,祸首只是制艺,即科举考试,不能让《四书》代为受过。虽说读的都是《四书》,但不同的人从中得到的东西也不尽相同。有人看到的只是考试的题目和制艺的材料;有人则热衷于故纸堆中的笺注校勘;还有人洁身自爱,将其作为自身道德修养的门径;也有人从中发现了古人的微言大义和先王之志。读书的境界有高低,由此也可见一斑。他甚至感叹:"今日之天下,幸而犹以经义取士耳,否则,读吾教之经者,殆几绝也。"(同上,18页)事实果然如此,在科举考试、经义取士被废除之后,还有几人用心读《四书》这样的经典呢?

第一部分 在祖父言传身教下考取"童

不过,梁维清对梁启超的教育,除了读书,还有更重要的内容和方式。从有限的记载来看,他很重视历史遗迹、人文环境、节日庆典、祭祀活动的教育功能,这些都成为他对儿孙进行教育的素材。梁家居住的茶坑村,离南宋王朝最终覆灭的崖山不远。六百多年前(编者注:此处指距梁维清生活的时代,陆秀夫死于公元1279年),大宋忠臣陆秀夫誓死抗元,在此陷入绝境。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先让自己的妻子投海自尽,然后背起九岁的小皇帝赵昺,一起投海身亡。许多宫人、官员也都跟着投海,在这里,南宋军民没有一个人投降。后来有人在此建起了慈元殿,奉祀帝后和死节的臣民,其中还有陈献章、陈恭尹(独漉)等人的题诗。明朝成化年间,这里又建起一座大忠祠,祭祀抗元牺牲的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位忠臣。为此,陈献章还撰写了门联:宇宙万年无此事,春秋一例昉诸公。为了祭祀宋元时期死难的忠义、节烈之士,崖山还建起了忠义坛、全节庙,以表彰这些先烈。(《新会梁氏:梁启超家族的文化史》,12页)而梁家的祖墓恰恰也在崖山。每逢清明节,梁维清都要带领儿孙们去祭扫祖墓。从茶坑村到崖山是要坐船的,途中经过南宋舟师覆灭的古战场,有一块高达数丈的巨石突出于大海之中,上书八个大字:元张弘范灭宋于此。每次从这里经过,梁维清都要把这段故事讲了又讲,说了又说,直讲得心情沉痛,直说得老泪纵横。这时,他往往还要声情并茂地背诵陈恭尹的诗篇:

山木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

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拜古祠。

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
梁启超传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