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假的
二〇〇三年,在美国上映了这样一部纪录片,它的名字叫做《石头的读者》(Stone Reader)。导演叫马克·莫斯科维茨(Mark Moskowitz),一九七二年的时候,他看到了一本小说叫《夏日的石头》,书评说,这本小说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样好看,但马克读了二十页就没读下去。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一九九八年,马克在家打扫卫生,发现了《夏日的石头》,书已经破旧。马克这一次读了下去,并且认为,这的确是一本很好的小说,可惜被埋没了。马克决定,找到这本小说的作者。
小说作者叫道·默斯曼(Dow Mossman),他只出过这样一本书,除了首版的四千册外,再也没有印过第二次,那家小出版社也早已关门。默斯曼本人也不知去向。马克决定寻找默斯曼,并请一个朋友跟随拍摄寻找过程。这个过程持续了两年,马克找到了《夏日的石头》的设计者,得知默斯曼参加过爱荷华大学的一个写作培训班,这大概是美国最著名的写作培训班了,里面出过的小说家很多,默斯曼这本小说也是在那个培训班完成的。马克很快找到了当年的老师,但他们都不知道默斯曼的下落,不过,他们都谈到了文学不景气,没什么人读小说,小说作者被湮没很正常。马克重新读了一遍小说,他知道,一本小说作者的处女作都带有个人传记的意味,这次,他跑到作者的出生地,找到了默斯曼。
默斯曼在爱荷华州的乡间长大,十八岁的时候,他萌生了写一部自传体小说的念头。一九七一年,他参加了爱荷华大学的写作培训班,最终写完了《夏日的石头》,拿到了四千五百美元稿费。他在国内漫游了几年,然后回到家乡,当了一名电焊工,制作农具。业余时间还会偶尔写作,保持一个作家的思考习惯。马克找到了他,对他进行了访谈。纪录片拍完了,有评论很煽情地说,书不会死,小说也不会死。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一直想找到这部纪录片看,一直没有找到。
下面我讲另一个故事,叫《和我的猫一起旅行》,这是本小说,是假的。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
主人公叫伊桑,十一岁的时候,得到一本书叫《和我的猫一起旅行》,这本书写了肯尼亚、暹罗和亚马逊,让读者身临其境一般。这本书的作者叫普里西拉·华莱士,早已去世。伊桑转眼就到四十岁,他说:“我不曾见过她所描述的那些充满惊奇与神秘的地方。许多事我不曾做过。我不曾出人头地。我不曾富有也不曾出名。我不曾结过婚。 ”他四十岁时搬到乡间居住,收拾屋子发现了一本老书《和我的猫一起旅行》,他又重新读这本书,书中提到,只要世间有人在读这本书,我就能获得重生。有个夜晚,伊桑忽然发现屋子外来了几只猫,接着他看到普里西拉·华莱士坐在秋千上,两个人随即交谈了一番。这个鬼魂一样的人并不可怕,反而很亲切。她连续出现了几个晚上,伊桑和她交谈甚欢。过了几天,伊桑外出,浣熊闯进他的乡间小屋,撕毁了他的那本书。这一下,普里西拉·华莱士和她的猫不再出现。伊桑杀了几只浣熊,开始寻找另一本《和我的猫一起旅行》,结果发现,这是普里西拉·华莱士自费印刷的书,限量二百册。印刷商早已不复存在。这本书从未在图书馆协会登记版权或注册。但他不死心,他放弃工作,在美国奔波四百多天,想找到另一本《和我的猫一起旅行》,他相信,只要找到,只要他看,早已死去的普里西拉·华莱士就还会出现。
我不知道我是否把这本小说讲明白了,但我确定,小说是讲不明白的。我要说的是,《石头的读者》这部纪录片,《和我的猫一起旅行》这本小说,都想表明,一本书写出来之后就创造了一个世界,作者的生命也会得以延续。
这两个故事,我更喜欢后面这个假的。因为,它是本小说,它是假的。
警察与外星人(1)
这位大影星走到他面前,
说:“我们打算抢知春里那家建设银行,
还缺一个人手,
你干不干?”
赵小晨是在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里认识老丁的。阅览室整天灯火通明,不知外面是阴是晴。赵小晨查阅一九九七年的一期《法制文学选刊》,找到一篇《击毙鹿宪州》的文章,到服务台去复印。老丁排在他前面,捧着一摞《飞碟探索》,杂志中间夹着小纸片儿。老丁要复印的东西多,折腾了十多分钟,回身对小晨说:“对不起啊,对不起。”小晨就问了一句:“您喜欢飞碟?”老丁点头:“瞎看看,瞎看看。”
老丁穿着一件鸡心领的毛衣,蓝色的夹克,一条卡其布裤子,软底儿皮鞋,干干净净,看着有四十来岁。赵小晨穿着牛仔裤,一件帽衫,他说:“最近有个电影叫《第九区》,讲外星人和飞碟的,您看了吗?”
“没有没有。”老丁好像总愿意把一个词说两遍,他瞅着小晨,等他说下去。
“那电影说,外星人坐着飞碟来到地球,可飞碟坏了,他们回不去了,就在约翰内斯堡住下来,被隔离起来。”
“有意思有意思。”老丁眼里冒着光。
“那我下周六把那电影给您带来。下周六您还来吧?”
“我来我来。”老丁说。
赵小晨是个程序员,在海淀区一家大公司上班,每周六都到图书馆转一圈,借两本书。但回家之后未必看,他更喜欢看电影,周六晚上总给自己放一个通宵场,看上四五个电影,周日在家昏睡。平常他六点多准起床,坐公共汽车去上班。有一天早上,他在人民大学站下车,车站上的人乌泱乌泱的,他看见罗伯特·德尼罗向他走来,脸上有一颗痣,和电影里长得一模一样。这位大影星走到他面前,说:“我们打算抢知春里那家建设银行,还缺一个人手,你干不干?”赵小晨发呆,罗伯特·德尼罗说:“我给你五分钟考虑。”说完,他就消失在人群中。赵小晨想了足有三分钟,拔腿去追,在人民大学对面的那家肯德基,隔着窗玻璃,他看见罗伯特·德尼罗坐在里面,捧着一条鸡腿正啃呢,手边还放着一杯冰红茶。赵小晨拍着玻璃窗大喊:“罗伯特,我干!”
赵小晨家里大概有一千多张DVD,分门别类摆在书架上。他最喜欢的一排是百来部犯罪电影,绝大部分是抢银行的,这其中他最喜欢看的是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Heat》,译名叫《盗火线》,看了多少回已经记不清楚。《第九区》放在科幻作品那一类,边上是新买的一套《星际迷航》,还没有拆开看。他住的这一室一厅收拾得非常整齐,不像一般单身汉那么凌乱。他甚至有轻微的“收纳癖”,好多东西都放在宜家买来的盒子里,衣柜里的衬衫、袜子、内裤都摆放得井井有条。门口的鞋柜上放着一个双肩背包,装着换洗衣服、洗漱用品、常用的药物,拎起这个包就能出差。赵小晨出差的机会并不多,但这个包他时常会打理一番。他看过一个日本电视剧,里面有个军官说,男人身边应该“单纯明快”,这句话深深影响了赵小晨。他的厨房里没有太多的餐具,三四个盘子、两只碗、几双筷子,刀、叉和勺子各有两把。按理说,他只要一副碗筷就可以应付日常的饮食,但他不忍心再精简,他想,万一有一天,有个女孩子来做客,应该给她预备一套餐具。赵小晨自己吃饭非常简单,面条或者速冻饺子,他最喜欢吃炒鸡蛋,西红柿炒鸡蛋、香椿炒鸡蛋、辣椒炒鸡蛋他都喜欢。冰箱里常备的就是鸡蛋、酱牛肉和辣酱。
警察与外星人(2)
下一个周六,赵小晨和老丁在图书馆见面,老丁借了本马丁·里兹的《六个数》,赵小晨借了本《刑侦实验室》。老丁摇晃着手里的书介绍:“这是剑桥大学的一个教授写的,他是个宇宙学家,还是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他认为,宇宙中可能存在智慧生命,也就是说,他相信有外星人存在。”
赵小晨支吾着,他对宇宙也有那么点儿兴趣。以前,他一失恋,就看一些天文学方面的书,他知道火星上有一座奥林匹克山,足有两万五千米高。他知道,和太阳相比,地球微不足道;和天狼星相比,太阳又很小;和大角星相比,天狼星也不算大。宇宙中的大星体多了去了,地球微不足道,那么人就更加微不足道,这样一来,人的那点儿感情纠葛也微不足道了。赵小晨凭借对天文学的了解而忘掉失恋的痛苦。不过,这段时间,他可没兴致和老丁讨论天文,他的兴致都在鹿宪州身上。在人民大学的车站上遇见罗伯特·德尼罗之后,他就在网络上搜索“知春里”、“知春路”、“银行”等字眼。然后发现在一九九六年,北京有个抢劫犯叫鹿宪州,他抢银行的运钞车,抢走了上百万的现金,晚上总去“天上人间”夜总会,最终被击毙于亮马河大厦下面的停车场。这家伙当过兵,越狱出来开始抢银行,有女朋友协助,事发之后,女友被判处七年徒刑,现在应该早放出来了。赵小晨想,要是把这家伙的故事拍成个电影,也许和《盗火线》一样好看。他脑子里一遍遍过这个电影,还琢磨,到底是胡军还是姜文来主演呢?
再下一个周六,老丁看完了《第九区》,在图书馆见到小晨的时候,直夸那电影好看:“其实咱们中国的古籍里早就有对外星人的记载,我看这电影,就是《述异记》里的蚩尤神,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赵小晨对古代小说没什么兴趣,但他也挺上心地听老丁瞎扯,老丁的意思是,外星人肯定存在,而且不止一次来到过地球。平日里老丁说话有些拘谨,但聊起外星人,老丁就滔滔不绝,他从自己的笔记本上撕下来一页纸,写了个网址给小晨:“这是我们的论坛,专门讨论外星人的,你来看看吧。”在小晨看来,这老丁有点儿神神道道的,天文学和外星人可不是一回事。
小晨和老丁每周六在图书馆碰面就聊上一会儿,老丁发现小晨对外星人不那么感兴趣,也就放弃了这个话题。他向小晨请教一些有关计算机的常识,怎么重装系统、怎么使用电驴、无线路由器怎么设置之类。两人互相留了MSN和QQ,但在网络上他们很少说话。老丁原是北京一家工厂的工人,买断工龄后赋闲在家,据说是以炒股为生,周一到周五都要盯着股市。赵小晨并不相信股市能让老丁衣食无忧,但他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谋生手段,未必要透露给外人。
又一个周六,赵小晨在阅览室里看完杂志,老丁赶过来说,我们一起去吃点儿东西吧。图书馆外的街角,有一个拉面馆,两人坐下,点了两碗面、一盘拍黄瓜、一盘拌木耳。
“喝瓶啤酒吧?”老丁说。
“好。”赵小晨答应。
服务员拿来两瓶啤酒两个纸杯,老丁抢着给小晨斟上酒。小晨看出来,老丁是有话要说,喝完了一杯酒,没等面上桌,就直截了当地问:“您有什么事儿吧?”
警察与外星人(3)
“没什么没什么。”老丁又拘谨上了,放下筷子,双手在裤子上蹭了蹭。小晨拿起酒瓶子给老丁刚喝了一口的酒杯又斟满,等着老丁开口。老丁开口了:“小赵,你有女朋友吗?”
“没有。”
“以前谈过女朋友吧?”
赵小晨有点儿脸红:“大学的时候有过。”
老丁喝了一口酒:“我想给你介绍一个,我的外甥女。”
赵小晨没接茬儿,心里想着推辞。他和老丁并不熟悉,好像是朋友,也好像不是,但绝不是长辈和晚辈。他琢磨着找个什么借口才能不伤老丁的面子。那边老丁自顾自地说着:“我这个外甥女,二十四岁,大专毕业,学历是低了点儿,但工作还不错,她在银行当职员。”
听到“银行”两字,赵小晨点了点头。
“虽说是在银行工作,但不是老要摸钱,摸钱手太脏了,她是在大客户部工作的,主要办理对公业务,发工资什么的。”老丁说。
赵小晨对相亲一点儿兴趣也没有,但对银行充满了兴趣。他一直想,如果有机会,也要抢一家银行,要是能事先对银行的内部设施有所了解,日后真动手也多几分胜算,老丁居然把自己的外甥女送上门来,实在是个好机会。拉面上来了,赵小晨低头去吃面,不想让老丁看见他的表情。老丁还在絮叨:“我这个外甥女很老实,也不太爱说话,个子不矮,一米六八,成不成的,你们见个面,认识认识也没啥坏处。”小晨心里已经同意见面,但嘴上还不知道怎么答应,闷着头接着吃面。老丁见状,低下头吸溜了一口面汤:“这汤不错。”
一顿饭吃下来,赵小晨答应和老丁的外甥女见面,时间就定在了下周六。到时候老丁依然到图书馆来看书,他把双方的联系方式做了通报,让他们自己确定时间和地点。赵小晨对去哪里约会是一点儿想法都没有——吃饭好像太无聊,茶馆或咖啡馆也不知道哪家更好,但这些问题也算不上什么问题。到了约定的时候,他自然见到了老丁的外甥女。这个姑娘叫王雪虹,身高是有一米六八,但体重也稍微高了点儿,不是很胖,只是略微粗壮了一些,显得有些笨。赵小晨看到她第一眼就放心了,要是老丁的外甥女长得像天仙似的那倒不好办了,假设他拿着一把AK47去抢银行,见到个美女可能会犹豫一下,但见到王雪虹这样的,会毫不留情地扫射过去。见面的地点是一家上岛咖啡,楼上有人打牌,偶尔会叫喊两声,但楼下还算是挺安静。赵小晨和王雪虹面对面坐着,要了一壶水果茶。
“你在哪儿上班啊?我是说,你们那个银行在哪儿呀?”赵小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