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我女儿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也是个准花季少女了,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时最让她着迷的人物既不是大美女章子怡,也不是歌坛天后张惠妹,竟然是传说中的神探福尔摩斯。这大概起因于我曾经送给她一套《福尔摩斯探案集》,从那之后,这套书就成了她最好的伙伴,甚至到巴黎上学时都还随身带着。
女儿总是手不释卷的样子,不禁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读福尔摩斯的情景,于是我也找时间重读了一遍。经典就是经典,每次重读必有新鲜收获,这回让我发现了一个蛮有意思的细节……
书中有两篇宝石被盗的故事,一个叫《蓝宝石案》,一个叫《绿玉皇冠案》。这两个案子中的宝石都是来历不凡、身价了得。前者属于一位伯爵夫人,是19世纪在中国厦门发现的超大颗蓝宝石,堪称举世无双,价值连城。后者更是令人咋舌,那是一个镶嵌着38颗大绿宝石的皇冠,乃是大英帝国的国宝。
这是两个完全独立、毫无关联的故事,但它们却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 如此贵气逼人的宝物,竟然都使用了摩洛哥的首饰盒。当然,这纯属我个人发现,与福尔摩斯如何破案无关。我只是觉得奇怪,为何柯南·道尔两次提到它,难道只是巧合吗?
我不认为这是巧合,但这也不是作者刻意而为,因为它们在案件的破获中并未起任何作用。我想,这大概只是作者根据他当时的生活经验和各种见闻所做的细节处理而已。于是,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看做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通常越是作者随手拈来的细节,越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真实景象。这就说明在柯南·道尔生活的年代,英国社会的有钱人大都使用摩洛哥出产的首饰盒。换言之,当时摩洛哥出产的奢侈物品,在欧洲上流社会相当流行。由此可见,那时摩洛哥的手工艺品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
对此,我女儿给我提供了一个佐证。她告诉我,她在巴黎一个著名的旧书市场上曾见过一本小册子,是法国人写的,书名叫做《摩洛哥的格调》。这本书以极其推崇的笔调,描述了摩洛哥的传统工艺和设计品味。看来不光是英国人为之倾倒,对于摩洛哥的奢侈风格,法国人同样心向往之。
其实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毕竟摩洛哥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至今仍有不少法国人居住在摩洛哥。提起这个以阿拉伯风格建筑著称于世,而且略带神秘感的国度,法国人一向是赞誉有加的。他们认为这个民族不仅拥有高超工艺与制造传统,同时也不乏精神追求和精致品位。面对全球公认的最讲究奢侈与品味的法兰西民族,能在奢侈品领域赢得他们的尊重,显然摩洛哥人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那么,就让我们来仔细看看柯南·道尔笔下的摩洛哥盒子吧。可惜他描述得不是很详尽,只说这用来放珠宝的盒子是黑色四方形,外面包裹真皮材质,里面则衬以柔软的肉色天鹅绒。我们只能从这寥寥数语中,去推想它那已然久远的神采。虽然作者语焉不详,但我们还是能隐约感觉到,它透射出一种精致与考究的氛围。
想象着150多年前柯南·道尔笔下的摩洛哥盒子,不禁又联想起一个更久远的中国盒子。那也是一个首饰盒,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在中国可说是人尽皆知,那就是成语“买椟还珠”里的那个“椟”。椟者,木盒也。可这是怎样的一只木盒子呢? 为何有人买下了它却又把里面的珠子还回去呢?这真的如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那样,是愚蠢行为吗?这个典故的含义真是如此吗?要想解答这一连串的疑问,就得先弄清楚韩非子讲这个故事的本意,因为这个典故最初就来源于《韩非子》。
一位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或许是因为担心不好卖,所以给珠子配了个非常漂亮的盒子。有多漂亮呢?“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之椟,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人家韩老先生说得再清楚不过了。这位卖珠者把盒子做得太精美、太豪华了,又是用高级木材,又是用香料熏香,外表还镶嵌各色珍珠美玉、宝石翡翠。这样的盒子可是比里面装的珠子要漂亮多了,而且其自身就无比珍贵,任何珠子的价值都要远逊于它,于是郑人便只买了盒子,而没买珠子。韩非子就说这位楚人只能算是很善于卖盒子,却不善于卖珠子。这才是“买椟还珠”的真正含义!其实韩非子是要用它来比喻过于注重枝节问题,就无法达成主要目标。就像这位楚人,想要卖珠子,却被盒子抢了风头,珠子反而没卖掉。
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这件事,就会得出另一种结论。虽然楚人“卖珠”有些思路不清,可郑人“买椟”却是品味不凡啊。如此奢华的盒子,里面无论放什么宝物,都会被它的风采所遮盖,其工艺价值显然已大大超过了实用意义。若不是真正的鉴赏家,若不是对精巧工艺和精致物品有强烈爱好之人,又怎会花钱买它呢?
然而,当今各类汉语词典对这个成语的解释都是“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说白了,就是“郑人是个傻帽儿”。原来,被批评对象已经从楚人换成了郑人,明明是很有眼光的“买椟”之举,也成了类似“丢掉西瓜捡芝麻”的可笑行为。
为何会发生语义的翻转,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但中国人价值观的转变却是有目共睹的。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我们在对“买椟者”的嘲讽中,不知不觉地丧失了追求精致的执著,丧失了尊崇工匠的传统,也丧失了曾经高超的工艺。
比起一百多年前的摩洛哥首饰盒,两千多年前的中国首饰盒显然更有风采,也更为奢华。但相比前者成为罪案故事中的道具,后者的命运却显得有些滑稽,它在一个被曲解的成语故事中,成为了导致曲解的原因所在,但这本身也是一种曲解,因为所有的人都忽略了它的真实样貌。这话是有点儿绕得慌,可是没办法,这就是实情,任何滑稽背后,都纠结着无奈的心境。
奢侈K线(1)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过奢侈品牌?要回答它,应该先弄清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邻居日本就可以?也许您没想到,后者的答案就体现在炒股必用的一种技术工具——K线上,而这又和日本的一个历史人物有着极大的关系,他就是幕府将军德川家康。
在日本的战国时代,比起另外两位风云人物——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要显得更有城府。他在江户设立幕府之后,就建立了一种“轮住”制度,要求各诸侯大名除了按惯例把家眷留在江户作永久人质之外,大名本人还要每隔一年就到江户住上一整年。其目的是为了监视并控制大名,防止他们闹事。但也有学者认为,德川家康这么做,还有另一层考虑,那就是要尽量消耗诸侯们的钱财,让他们即便想起事也力所不及。
这位幕府将军当时是否真的这么想,现在谁也不知道。但每两年一次大队人马从领地到江户的往返费用,确实耗费了诸侯们大笔银两。本来,例行的朝觐完全可以轻车简从。但诸侯们实在太爱讲排场了,非要大张旗鼓、浩浩荡荡不可,而且行进缓慢,耗时甚久。其开销之大,是不难想象的。
既然路途上都那么讲排场,到了江户之后自然也不例外。来自各领地的大名及其家眷和家臣,在江户的住处都挨得很近,这些贵族们终日无所事事,锦衣华服,互相攀比。于是乎,奢华消费之风日渐隆盛。单和服一项就所费不赀,每有新款面料上市,他们一定赶做新衣,不落人后。身为贵族,当然要用最高级的丝绸和最好的印染,而且不同季节和场合,要穿不同款式的和服。因此,当时的江户就产生了专为贵族服务的高级绸缎庄,如三越、高岛屋等,它们就是现在的同名高级百货公司的前身。
看来德川家康的方法确有奇效,这一行一住的开销,很快就让大名们入不敷出了。可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贵族们即便手头再紧,外表也不能露怯,排场都还得撑着,于是他们便只好寅吃卯粮。当时的日本,是一个以稻米为财富标志的国家,诸侯们唯一的财源就是他们的领地上所出产的稻米。为了应付开销,他们便开始以“米票”的形式预售下一季的稻米,日本人为此取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空米”。
其实,在德川家康掌权之前,空米交易就已经存在了。极具商业才华的丰臣秀吉,把大阪建成了一座经济繁荣的城市,使那里成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发达的米市。到了德川幕府时代,江户的贵族们所开出的米票,在兑现之前就可以在大阪的米市上转让。随着贵族们对现金需求的日益增加,开出的米票越来越多,空米交易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
大阪的交易商们为了准确掌握米票的价格走势,便以蜡烛图的方式来记录每天的各项价格(开盘价、收盘价、最高最低价等),并由此形成了一整套的分析预测方法,这就是后人所熟知的“酒田战法”,它成为了当今股市中K线派的理论基础。今天的股民们也许想不到,他们每天都看的K线图,竟是源于400多年前一位日本政治家的谋略和一批贵族的奢靡。
在德川幕府时期,日本维持了将近280年的和平,使江户发展成为一个人口众多、商人聚集、商业活跃的都市,这一切至少部分地得益于轮住制度。正因为有了轮住制度,原本待在各自领地的贵族们才聚到了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消费圈子,换个当今时髦的词儿,这叫“具有归属感的消费阶层”。他们彼此交流,互相攀比,虽然耗费了钱财,却也提升了品味。
奢侈K线(2)
由于日本的世袭贵族制度一直延续到“二战”前,因此,这种讲排场、好攀比、爱消费的习惯也持续了好几百年。虽然这个圈子非常封闭,但作为最令人羡慕的阶层,难免不为外界所窥探与模仿,并对社会产生影响。我想,日本人所特有的品味精致、追求极致的民族性格,也许就根源于此。有了这样的消费阶层及其示范效应,才有了滋生奢侈品牌的土壤。看看法国,如果没有当年的宫廷、贵族及上流社交圈,又怎么会有今天的奢侈品产业呢?再看看现在巴黎满大街的日本人,每天下午巴黎高级面包店前排队的人中至少一半的东方面孔,上前一问,都是日本人,不是常住巴黎的,就是来旅游的,还有爱马仕(HERMS)打折时“打飞的”专程赶来的日本人……所有这些场景,应该都有其历史根源吧?
现在让我们来看本文开头的第一个问题吧。与日本德川幕府同时期的中国,当时是明万历至清道光年间,彼时中国的各项实力均远强于日本。尤其自康熙以降,清廷更是举世公认的最有品位的皇室,再加上聚集在北京的数不胜数的王公贵族和旗人。要说那土壤,我们可比隔壁邻居肥沃多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今天的差距呢?
日本的工业化起于明治维新,这是日本走向现代化的起点。大约就在同时,中国的光绪帝所要进行的改革,其实与明治天皇几无二致,但结局却大相径庭。毁了光绪帝的改革理想,同时也毁了他一生的,就是他的亲姨妈慈禧,对于这段历史,相信每位国人都了然于胸。但未必每个人都能意识到,伴随着清朝的衰落,中国的贵族阶层也日渐萎缩并最终消失,中国最有品位的城市平民阶层——旗人,也沦落为文艺作品中的“败家子”形象而受尽嘲笑。自此,国人有谁还敢坦然地沉溺于声色犬马?而失去了有品位的阶层,又何来滋生奢侈品牌的土壤呢?
有意思的是,中日历史上的这一男一女两位政治人物,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了自己国家未来消费产业的发展,而出发点最终都归结于两个字——权谋。不过,相比较而言,慈禧的影响面显然要更大一些,由于她一手扼杀了中国的百日维新,等于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宽松的竞争环境,使得日本在近代东亚国家的竞争中得以胜出,也让自己的国家在近代化进程中彻底出局。我想,如果我是日本人,应该会感激慈禧,假如没有她这根搅屎棍子,又怎会有中国的积弱不振和日本的快速崛起呢?
记得几年前,我曾问过一位在日本生活多年,刚刚回国的中国白领女性:“日本人究竟如何看待中国的慈禧?”显然她没明白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因为我清楚地记得她当时的反应: 错愕。
警官的衬衣
劳伦斯·布洛克的侦探小说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侦探马修·斯卡德发现一位警官总是穿着手工定制的衬衣,因而推测他有腐败行为,后来这成为破案的线索之一。由此看来,即便是发达富裕如美国者,这手工定制的衬衣,也属奢侈消费之列,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然而,像斯卡德这样一个酒瘾缠身、非常潦倒的私人侦探,其生活可是一点儿都与奢侈沾不上边,他如何能看出那家伙穿的是手工定制的衬衣呢?衬衣长得不都一个样?
其实,不光是衬衣,包括西装和领带,只要是手工定制的,通常都不难被人认出,只要你见过真正的手工定制产品。既然能让人一眼认出,应该是外观上有明显特征。就西装、衬衣这类服装而言,其外观好坏无非就是合身与否及面料档次,可现在高档成衣也做得很合身,也使用高级面料。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手工定制的衣服显得不一样呢?
答案是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