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巷里
见过的人都说她长得好,可是,那个时候,没有人知道,那样清纯的美会变成一种诅咒。长笙嫁人时,才十六岁,好像也没有人知道她为甚么会嫁给那刘老实,开棺材店的。多年后才听说长笙小时候吉陵镇发生了一场霍乱,她一家人,没逃过这一劫。好心的邻里,拿来几张草席,把她爹娘和两个兄弟的尸身给包扎了,掇出后门,就要抬到镇外去埋。刘老实的母亲,刘老娘,赶了过来,看见长笙小小一个人坐在门坎上望着大街哭,便舍了两口大棺,两口小棺,把长笙带回万福巷的棺材店里,养了六七年,做了她的媳妇。
万福巷,原不叫这个名字。县仓才盖起来时,东边墙下那一条泥巷还叫田鸡弄,另一边十来间的一排店铺,各行各业,都很整齐,居中的,便是刘家开的棺材号。刘家店,先前原是一间寻常的木匠铺子,附带做几口棺材。县仓落成了,几年间,吉陵镇热闹起来,刘老实的父亲才歇下了家私生意,专门卖棺材。铺子里,平时总是停着五六口高头红漆大棺。他们这一家,先代传下了一个规矩,既然做了这行,阎王脚下,讨半碗饭吃,平日少不得积些阴德,太平年裹,一年总要舍上四五口好棺。后来有个军阀的小跟班驻进了县仓,靠田鸡弄那一排栈房,做了侦缉队部。弄里的人家,常常看见,带血的污水流出墙外臭水沟里,招来一群又一群的青头苍蝇。军阀走了,好几年,一条弄子到处嘤嘤嗡嗡,正当生意人买卖都做不下去了,一家跟着一家静静的搬走,不久传说,县仓闹了鬼。两年下来守在弄里不肯搬的,只有那一个,飘零一身的中年,算命先生。刘老实的母亲,问遍了镇上,没有一个商家愿意跟棺材铺子为邻的,只好带着儿子媳妇俩,守住了老店。下午六点钟,紧紧闩上了铺门。后来有一个罗四妈妈,不知那里,带来了几个娼妇,悄悄的就在弄子里租下了一个铺面。那几年,铁路通了,正赶着南货大批北销,红椒行情,一日三涨,山坳里的男人有了几个余钱,一个个瞒着家中妻小,上镇来快乐,才多久,一条田鸡弄开起了十家娼馆来。镇上首户曹家堂是这条巷子的业主,曹老太爷,嫌田鸡弄名字难听,便陈情县政府改成了万福巷,讨了个口采。
这刘老实天天佝在黯沉沉的店堂里,低着头,一刨,一刨,打造着棺材。巷裹走动的人,他也不睬。傍晚吃过了饭,踅到万福巷来睃望的闲人渐渐多了,一条巷子的娼门,檐口下,点起了十盏红灯笼。娼妇们,搽脂抹粉的笑出屋来站到了门坎上,一面剔着牙签,一面勾起了眼,瞅着她们家门口睃睃望望的男人。刘老实一声不响收了市,叼着烟,慢吞吞把一块块门板嵌回了门上。鸡啼大五更,巷里,人声静了,一两个过夜的客人红着眼睛铁青着面皮,钻出了娼户,躲开那一团扎眼的水红日头,沿着墙根儿急急走出了万福巷口。刘老实这才拔下了门插子,一块一块,卸下门板,泡一杯热茶,点根烟,剐剐剐地刨起了棺材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