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刀代笔
瓷器的装饰手段很多,经后人归纳可分为若干:素器——以釉色或胎色作为表现形式;堆塑——手捏或模制强调外形变化;绘制——在单一色地上用软笔绘制图案或文字;模印——按预先设计的纹样制模为范,效果盈润;刻画——用利器在平滑的胎体上刻画纹样,追求立体效果;再有就是多种手段并用,随心所欲。
刻画工艺是瓷器制作出现得最迟但是成长最快的装饰手段,究其原因,制瓷工艺成熟当为大前提。刻画瓷器对胎体要求极高,厚薄均匀,易受刻画;再细分一下,刻与画受力不同,前者重,后者轻,所以早期陶瓷刻画作品以画为多,比如唐越州窑。
中国宋代以前的多数民间窑口,都试图使用过刻画手段,除汝、官、哥、钧官窑系统外,南方的越州窑、龙泉窑、饶州窑,北方的定州窑、耀州窑、磁州窑都曾以刀代笔,绘制江山。用笔绘制瓷器的局限是对胎土的白净度要求甚高。尽管北方的磁州窑工已广泛使用了化妆土,对深浅不一的胎体进行了粉饰,但仍抵御不了以刀代笔给他们带来的欢乐。在利器之下,原本平滑的胎体表面深浅有致,构成另一种风味。越州窑。最早的刻画上溯到早期青瓷,记录文字当为首创。后来成熟的越州窑以细竹签精心刻画,纤巧细致,江南水乡的灵秀跃然瓷上。饶州窑。宋代的饶州窑工不谙笔墨,刀法却透着娴熟,在薄如卵壳的胎体下,操刀游刃,无论人物花卉,翎毛走兽,都令人叹为观止。
龙泉窑。厚重的胎体成为窑工大显身手的场地,粗枝大叶,飞龙在天,罩上肥厚丰腴的瓷釉,含蓄地表达了文化的意图。
定州窑。白瓷动刀一开始显然是追求金属錾花效果,陶瓷的发展也得益于金属器的制作,以易碎的陶瓷乔装不易碎的金属器,定州白瓷当为第一。
耀州窑。耀州地处西北,民风粗犷,所刻瓷器也是刀刀犀利,干净利索,从不拖泥带水,看过西北人刀削面的操作,才能顿悟。
磁州窑。最为复杂的现象出现于广袤的华北大地,北宋时期的政治中心区域。今天所能看到的磁州窑系统纷杂的瓷器中,刀笔并重,风骚各领。
捉刀代笔。典自《世说新语?容止》:“魏武(曹操)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此典用于瓷器装饰,亦出同一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