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一个战士, 一个思想者,一个文学家,同时又是一个活生生的寻路人。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与惶惑,他的内心爱恨交织。当我们从启蒙主义的立场观察他时,我们看到了洋溢在他的著作中的深刻的人道精神、科学理性和"立人"思想;当我们从政治解放的立场观察他时,我们发现了他对辛亥革命、十月革命、北伐战争和各种社会解放运动的关心,发现了他对中国社会的等级制度、阶级压迫及社会不公的愤怒和深刻剖析;当我们
从20世纪现代文化思潮的演变来剖析他的文化哲学、人生哲学和艺术观念时,我们惊讶地看到他对生命哲学、存在哲学先驱的那种准确的预见和自觉的认同;当我们从20世纪中国文化变革
的角度来认识他的先驱位置时,我们痛苦地发现在这场变革中他个人又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与反抗……他的精神结构中充满了悖论:他否定了希望,但也否定了绝望;他相信历史的进步,又相信历史的"循环";他献身于民族的解放,又诅咒这样的民族的灭亡;他无情地否定了旧生活,又无情地否定了旧生活的批判者一一自我;……鲁迅以他全部的人格承担了 20世纪中国面临的无比复杂的问题,他以自身的复杂性证明了中国和世界的当代困境和抉择的艰难。
鲁迅的深刻之处在于:他代表了所处时代的理想,却又表达了对于这种理想的困惑,换言之,他没有试图用简单化的方式解决他所面临的一切问题,相反,面对复杂的世界,他努力使自己也变得"复杂"起来:既从世界,也从中国,既从民族,也从个人, 既从理论,也从经验,既从历史,也从未来……把握这广阔、深邃、变动的世界。正由于此,他在中国思想革命和政治革命的过程中成为新文化的代表,同时又超越了思想革命、政治革命的具体目标;他在民族文化的变革中成为真正的"民族魂",却又体验到许多只有作为个体才能面对的深刻的冲突……他乐观又悲观,兴奋又痛苦。"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罢……',(《过客》),于是他从一种惶惑走向另一种惶惑,从一种矛盾走向另一种矛盾, 从一种痛苦走向另一种痛苦:生活与世界的复杂性,把握世界的内在矛盾性,心灵深处的绝望和虛求,远远逝去的不可捉摸的青春,无常女吊的神秘的魅力……这一切都没有销蚀他追求真理的勇气;相反的,有些却成为鼓舞他"反抗绝望"的动力。你听听那久久萦回于"过客"耳际的遥远又无处不在的呼唤罢,鲁迅又怎能不带着他的孤独,他的冲突,他的憧憬,他的虚无……义无返顾地向前"走"呢?矛盾、冲突、悖逆之论没有被简单地抛弃,却培养了他以复杂的眼光打量和体验世界的能力。他用复
杂的、矛盾的、悖论式的方式把握了复杂的、矛盾的、悖论的世界,达到了极其深刻的境地。
鲁迅不是以宁静的学者,甚至也不是以单纯的战士的身份, 而是以他的全部活生生的灵魂来从事他的探讨。他的人格融化在他的世界里,因而他的世界也不再是宁静的,单纯的,而是体现了他的主观精神结构的复杂性、矛盾性和悖论性。我们将会看到,这种复杂性、矛盾性和悖论性不仅属于鲁迅个人,而且属于20世纪的世界与中国及其相互间的复杂关系,属于鲁迅那"在"而"不属于"两个社会的"中间物"地位。更为重要的是,鲁迅自己对自身的这种矛盾性、复杂性和悖论式的精神结构有着深刻的内省与自知,他洞悉自我的分裂与矛盾就像洞悉世界的复杂与混乱一样:冷峻而深刻。对自我分裂的理解在理性上形成了一种在自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历史中间物"意识,这种意识通过把自己"还原"为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普通的过渡性人物, 从而建立起一种把握和感受世界的独特方式。"中间物"标示的不是调和、折中,而是并存与斗争: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 历史与价值,经验与判断,启蒙与超越启蒙……
因此,毫不奇怪,本书对鲁迅及其小说的分析并不试图寻找某种"统一性",也不试图以作家的一种意图、一重任务去把握鲁迅和他的艺术世界。恰恰相反,对于鲁迅主观精神结构的矛盾性的理解,促使我把这种矛盾性作为理解鲁迅世界的一把钥匙。本书对鲁迅小说的研究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历史的'中间物'",试图通过对"中间物"的剖析,从创作主体复杂的文化心理结构及其在小说中的体现这一角度,来认识鲁迅小说的精神特点。在我看来,"中间物"这个概念标示的不仅仅是鲁迅个人的客观的历史地位,而且是一种深刻的自我意识,一种把握世界的具体感受世界观。"中间物" 意识的确立是以承认自身的矛盾性、悖论性和过渡性为前提的, 它迫使鲁迅摆脱一切幻觉,回到自身的真实的历史性中去。当鲁迅以这样一种独特而复杂的服光打量这个世界时,他的艺术世界的精神特征、情感方式、风格特点以至语言……都表现了一种复杂的、矛盾的特点,而这一切又无不联系着创作主体复杂的主观精神结构。 ^
在思想的层面,人们习惯于认为鲁迅启蒙主义的基本特点或主要内涵是人道主义、个性主义和进化论。但我以为重要的
是鲁迅并不是直接从18世纪启蒙学者那里,也不是从19世纪理性哲学中汲取他的思想源泉,相反,他主要是从19世纪末叶的现代思潮、中国传统〔如魏晋风度)和民间文化中寻找思想材料,并在中国的现实中使它们转化为一种理性启蒙主义。在此过程中,鲁迅把个人的独立性或个体性问题置于思考的中心。这样,鲁迅的人道理想、个性原则和历史发展观就有着与一般所说的人道主义、个性主义、进化论不同的思想文化背景。因此, 鲁迅小说的启蒙主义内容是从他的那种独特的个体性原则发展而来的,并纠缠着个人的体验。
第二部分"4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主要从鲁迅人生哲学与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内在关联着眼,分析鲁迅小说的迤性启蒙主义构架内对个体生存的探讨以及个体面对"绝望"的态度。从这一部分可以看出,鲁迅的深刻之处和超越其他同代作家的地方,不仅仅在于他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深度,更在于他对作为个体的知识者的生存态度的严峻思考;如果说人道主义、个性主义和进化论表现了那个时代的普遍的意识趋向,那么鲁迅把只有个体才能充分体现的冲突,如死亡、孤独、绝望、不安、惶惑、有罪感、恐惧,同他对社会文化问题的探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同代人很难企及的对个体生存的深刻把握。他那"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所提供的已经不是一般的意识形态,而是面对"绝望"的生存态度。这种人生哲学不同于西方的存在哲学,伹在思维方式上却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鲁迅文学世界的"现代"色彩与此并非毫无关系。我无意把鲁迅描写成基尔凯廓尔、尼采、安德列耶夫等非理性主义者的后继者,但他们之间确然存在的关系却说明了鲁迅对现代问题的敏感与认同。
第三部分是对鲁迅小说叙事原则和叙事方法的研究,其中核心的问题是鲁迅如何把主体精神结构及其内在矛盾性与真实的、客观的社会生活描绘融合在一起。由于对鲁迅精神结构的内在矛盾性有^理解,因此,我对鲁迅叙事形式的分析并不是"纯"形式的分析,在我看来,形式本身体现着主体对世界和自我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如果主体的精神结构呈现着内在分裂, 那么就一定存在着反映或体现这种分裂的形式,如果说主体对世界的把握方式发生着变化,那么反映这种变化的形式也必然是变化的形式。因此,我对鲁迅小说叙事形式以及经由这种形式看到的对内容的理解,紧密地联系着我对鲁迅精神结构的理解。因此,本书主要是对鲁迅精神结构及其与文学的关系的探讨,这是我与前此的鲁迅小说研究的不同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