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一章:别了,辫子(1)
这是20世纪初叶的1910年秋天,湖南湘潭韶山冲。
一位妇人,牵着5岁的小儿,伫立在池塘口子的青石板间,泪眼婆娑地眺望着空的西南头。她中等偏高的身材,眉眼开阔,脸庞端秀,静静地溢泻出心底的仁慈与厚道。她便是毛泽东一生最敬重、最疼爱的母亲——文七妹,时年43。她牵着的小儿叫毛泽覃,是毛泽东的小弟。
“七妹!润之他妈——”堂屋里传来一个中年男人惊诧的呼唤。
一旁的14岁次子毛泽民(毛泽东的大弟)随即搀过母亲道:“姆妈,爹叫你呐。”
文七妹暗自抹一把泪眼,返回身,还止不住殷殷地顾盼着早已空空的西南头。
她刚回到侧屋里,一位中年男子已从账簿里取出一页纸,又指又拍地嚷着:“你看看、看看,这个鬼东西去东山小学堂还偷偷留下话呐!”他眉浓、脸长,颧骨微凸,虽瘦削,却精干。他叫毛顺生,是毛泽东的父亲,时年41。
文七妹见男人一脸惊诧,不知究竟地问:“润之写的什么?”她不识字,可还是紧瞄住那小纸——
“哼,还是一首什么诗呐!”
“诗?!”文七妹对“诗”虽没有一点概念,但还是敢认定大儿子定是交代了什么。
毛泽东依依惜别之声仿佛从小诗里缓缓流淌出来一般: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