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有一个口号曾经被响亮的提出但又被小心翼翼的搁置,这个口号就是赶英超美。学习、追赶甚至超越英美等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一直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众最重要、最强烈、最质朴的情感,不论官方还是民间。但在互联网之前,我们更多只是一种徒劳式的呐喊和掩耳式的自欺,理由无他,我们实在不是在一条起跑线上,但我们又不愿意因为直视这种现实而丧失一个国家和民族应有的自信。
这种情绪和认知在张承志20年前的名篇《北方的河》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我相信,会有一个公正而深刻的认识为我们总结的:那时,我们这一代人独有的奋斗、思考、烙印和选择才会显露其意义。但那时我们也将为自己曾有的幼稚、错误和局限而后悔,更会感慨自己无法重新生活。这是一种深刻的悲观的基础。但是对于一个幅员辽阔而又历史悠久的国度来说,前途最终是光明的,因为这个母体会有一种血统、一种水土、一种创造的力量使活泼健康的新生儿降生于世,病态软弱的呻吟将会在他们的欢声叫喊中被淹没,从这个观点来看,一切又应当是乐观的。”
互联网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这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大西洋彼岸开始落地,开始商业化,开始展现其迷人魅力的时候,对应的,正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1992年之后的又一黄金盛年。进一步打开国门的中国人由于一开始在全球互联网竞合时代并没有落后太多,因此能以更开放更从容的心态迎接这一场由开放和创新为主要推动的互联网冲击波。
与此同时,我们曾经很长时间期盼的海归归来的希冀在1995年之后成为了事实,这批生在中国,学在美国的人,兼容东西方文化,打通了中国和美国之间竞合的绿色通路。互联网在美国的每一个细小的创新,在大西洋的此岸,都会有人进行学习、借鉴甚至模仿和跟随。这在之后甚至形成一套约定成俗的成功路径:用最快的速度学习美国最成功的商业模式,然后迅速本土化,赢得用户,获取收入,然后再到美国资本市场上去上市,融资后再进行发展,甚至形成自己特有的创新。这种立足本土,对接美国式的造富运动由此产生了足够多的阳光富豪和知识英雄,这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成为互联网创新中国的内在推动,并使之成为一场全民运动。
在过去的15年里,互联网在中国从无到有,肆意成长,终于自成一体,并渗透到了经济生活的每一个细胞。尤其值得骄傲的是,在这个世界里,本土企业几乎在所有的领域都击败了各自的国际对手,这在其他行业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完胜场面,甚至连Google这样的公司都无法幸免,它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到竞争对手百度的一半。这虽然很难说已经是最后的结尾,但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对于我们这个国家,对于普罗大众,在信心层面的崛起有着正面而深远的意义。
从更宏观的层面上说,知识经济利器——互联网的出现正使人类获得空前的资源共享,这个世界正在发生重大变迁。
每当这样的时期出现,都源于新兴生产工具和生产力的诞生。譬如春秋初铁耕问世,奴隶在开发私田的过程中把本人开发出来,奴隶制瓦解,新兴的社会生产力终于成全了大一统的中国。那场变迁,曾使中国出现一个战国时代,那是一个多么剧烈的变迁啊。譬如蒸汽机出现,世界就有了围绕齿轮来运转的道路,1840年的那场战争,中国是军事力量败给了英国的军事力量吗?不是。是农业生产力败给了新兴的工业生产力。英国人由此从大清帝国手里夺走了中心之国的地位。
我们已经不太提知识经济了,这并不是说知识经济不重要,远未到来,恰恰相反,而是知识经济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你我身边潜移默化的大背景。在一个靠知识相互交换的时代和社会里,对于自我的认知,对于前程的判断,对于机会的抉择,显得弥足珍贵。
互联网给你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在过去的15年时间内,这个行业已经成为中国制造富豪数量最多、首富密度最高的行业,这个行业也被公认为为数不多的能产生世界级中国大公司的行业之一。在我看来,这个之一的后缀甚至都有些多余。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15年,中国互联网所能创造出的财富传奇只会比上一个15年多得多,作为创业者的我们,如能把握由互联网推动的全民自我意识张显这一大趋势,将能带来的更多商业契机和财富可能。同时,互联网在中国的另一宏伟使命,就是帮助与美国相比,有更多农业经济比重,有着更多负担的制造工业,以及还有相当比例的手工业的中国经济提供更多产业升级的契机。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崛起,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