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法就是如此!⋯⋯您那位大臣(巴克莱),在朝廷任职可能 不失为干练之才,但作为将军,简直低能、可憎。而此间却将国家的命运托
付予他。我已绝望、狂乱⋯⋯俄罗斯,我们的祖国,她对我们的怯懦又会有 何反应呢?为何要将如此可爱的祖国托付给无赖呢?难道祖国的儿女对她只
有蔑视和厌恶之情吗?⋯⋯与其同巴克莱一起担任指挥,我倒宁愿充当普通 士兵!”
公众舆论的指责日益尖锐,亚历山大决定牺牲巴克莱·德·托利。不久 以前,他撤换斯波兰斯基,采取的也是同样的手法。但是应当由谁接替巴克
莱呢?举国上下全都瞩目于库图佐夫。他与土耳其靖和成功,为皇帝立下丰 功伟绩。他质朴、勇敢,深为战士拥戴。贵族认为,他忠于祖国,是个真正
的俄罗斯人,僧侣则认为,他尊敬教会,是个虔诚的信徒。亚历山大虽已任 命他为帝国枢密官,并授予他尊贵的亲王殿下的称号,但在内心深入却厌恶
这个礼仪周全、敦敦实实的粗壮老头儿。他以罕见的小人之心推诿责任,竟 为在奥斯特里茨的败北,以及在布加勒斯特的交易中割让摩尔达维亚和瓦拉
几亚而怪罪库图佐夫。这些事都属难言之隐。另外,他对库图佐夫还抱有一 种生理上的恶感。但他终于捐弃前嫌,于 8 月 5 日开始御前会议。参加的有
帝国首席枢密官萨尔蒂科夫伯爵、洛普金亲王、科楚贝伯爵、维茨米蒂诺夫 将军、阿拉克切夫将军和巴拉肖夫将军。经过四小时商讨,会议一致推选库
图佐夫为最高统帅。三天以后,亚历山大召见库图佐夫,正式向他授予全权, 唯一的条件是绝对不得与敌人谈判。当晚他给妹妹叶卡德琳娜写法文信,告
诉她这个消息。而她本来是库图佐夫的热烈崇拜者。“他(巴克莱)与巴格 拉齐昂之间箭拔弩张,已难共事,因此我被迫组成特别委员会讨论全面形势
并任命了一位军队总司令⋯⋯一般来说,库图佐夫是由外来因素决定的,亚 历山大本人并不热心。抛曾向侍从武官科马罗夫斯基透露自己的真实感受:
“公众想任命库图佐夫,我即予以任命。至于我本人,我洗手不干了!” 亚历山大当即启程前往瑞典阿博城,同瑞典王储贝尔纳多特进行会晤,
取得新的保证,并把全部驻防芬兰的部队调回俄国。一个月以前,俄国还同 西班牙签署了同盟协定,同英国签署了奥雷布罗和约。这样,俄国就同一系
列国家签有鼓舞人心的条约。但事实上,面对拿破仑,俄国是在孤军奋战。 俄军的参谋部里云集着形形色色的外国人士,士兵则全是俄国人。至于在对
方的营垒里,参谋部里全是法国将领,多数士兵却来自外国。
8 月 22 日,沙皇从阿博城返回京城,宴请在俄军司令部任职的英国军官, 罗伯托·威尔逊勋爵。威尔逊大言不惭地宣称,他代表战友们前来要求撤换
帝国首相鲁缅佐夫,要求庄严宣布放弃同敌军议和的任何设想。他竟声称, 如果圣彼得堡决定中止敌对行动,军队就会认为这项命令不符合帝国的意
志,并将拒绝服从。英国人如此傲慢无礼,亚历山大竟是一时哑口无言,脸 色白了又红。但他终于恢复镇定,声音怪铭有力地宣布,“我是俄罗斯的君
主,您竟对我使用这种语言!我也只能容忍您一个人如此放肆。”关于鲁缅 佐夫,他断言决不和这个忠实的下属分手,“只有他(鲁缅佐夫),从不曾
为他个人邀功请赏,也不曾建议向拿破仑屈服。”至于早日议和,根本不存 在这样的问题。“只要我国国境内还有一个武装的法国人,我就决不会食言,
不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不会改变态度。”
库图佐夫一接到任命他为最高统帅的命令,就打点启程,前往军队驻地, 动身之前,他去看望斯塔埃尔夫人。这位新任最高统帅狂热地崇拜法国文学
(他曾长期在斯特拉斯堡受教育),对这位睿智隽永、才气横溢的女作家佩 服得五体投地。至于她,则认为库图佐夫是抵抗侵略者的旗手。“这位长者
举止文雅,表情生动,尽管在 50 年的戎马生涯中,曾多次负伤,并且失去一 只眼睛。”她写道,“我凝视着他,忧虑他魄力不足,难以制服由欧洲各地
蜂涌而至的那些粗野强悍的将士。不过俄国人在圣彼得堡都表现得雍容典 雅,一副廷臣的气派,而一旦来到军中,他们便会恢复其鞑靼人的本来面
目⋯⋯同这位出类拔萃的元帅话别时,我黯然神伤,不知自己拥抱的是胜利 者还是殉难者。不过,我能看出,他对于自己肩负的重任所涉及的是多么伟
大的事业确是深有所感的。”
当时,库图佐夫已是 67 岁的高龄。自从奥斯特里茨战役结束以来,他的 身躯更显臃肿。他步履沉重,稍一行动便会气喘咻咻,很难在马上坐稳。即
便是在战场上,他也宁愿坐四匹马拉的小车。他行动疏懒,贪嘴好色,欣赏 美食,常爱同情妇一——个富态的摩尔达维亚农妇——厮混。他让这女人穿
上军装混在军中,随时带在身边。军中议事时,他常常昏昏欲睡,下颜垂在 胸前,便便的大腹突出在外。他虽好瞌睡,经常擅离职守,但却仍然洞察敏
锐,对事情的判断力极强。他圆滑坚忍,机智深邃,而这一切虽以西方式的 教养和风度为掩饰,仍然难免时有流露。他是一个地道的俄罗斯人,在交际
场合和司令部里,他的法语和德语都讲得十分流利,但同普通士兵交谈时, 却使用当地口音的土语。亚历山大崇拜欧洲风度,既好附庸风雅又挑剔多心,
对库图佐夫这种深得人心的好好先生作风极为不满。而军队却热情欢迎沙皇 新近为他们任命的最高统帅。他们视库图佐夫为真正的爱国者,大叶卡特琳
娜女皇时代的旧臣,一位久经沙场、骁勇善战的好汉,一位热忱的东正教徒, 一位纪律严明而又体恤下情的军事领袖。军队原来像孤儿,如今又找到了自
己父亲。像奇迹一般,这位父亲竟同他们有着同一血统,信仰同样的宗教。 他定能打败把魔爪伸进俄罗斯母亲的血肉之躯的那个基督之敌。库图佐夫检
阅军队时宣布,“孩子们,我只是来看看你们身体如何。战士在战场上不必 讲究衣着。要休息好,准备夺取胜利。”还有一次,他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但却能让前来致意的仪仗队听清,“有这样的好汉,又怎么能后退呢?”
事实上,他深信必须撤退。他一到军中,就预见到甚至必须放弃莫斯科。 但皇帝和全国对他寄于厚望,他无法避免作战。不战而退的策略已经断送了
巴克莱·德·托利,使他声誉扫地,落得个因不称职而被解职的下场。他必 须放弃这一策略,否则也会重蹈巴克莱的覆辙。他思忖,不论自己是否愿意,
只有在俄罗斯的神圣心脏地区,莫斯科故都前方进行会战,才能鼓舞士气和 加强军队对他的信心。而且很有可能,这一仗也能挫伤敌人的元气,为在短
期内削弱敌人做好准备。但是,当他察看现有的兵力部署以后,他对此却不 能抱多大希望。可以供他调遣的兵力约有 12 万人。拿破仑的兵力是 13 万,
这样双方在兵力上可谓旗鼓相当。但他认为,面对久经征战的敌人,只有集 中优势兵力才有可能战而胜之。由于连续后撤,俄军疲于奔命,已经衰弱不
堪。士兵粮袜不足,靠劫掠度日,马匹疲惫困顿。可是,全军上下,梦魂萦 绕的思念却都是要打上一仗,拯救古老的都城。于是库图佐夫违心地决定就
在莫斯科前面,在莫斯科河的支流,科洛齐小河河畔,博罗迪诺村庄附近, 同拿破仑展开决战。
他的阵地设在博罗迪诺村背后一列山丘连成的弧线上,非常坚固。阵地 右方是曲折蜿蜒的河谷。这条科洛查河是莫斯科河的支流。阵地中央和左方,
前面地势逐渐倾斜,下到一条小溪。就在这较为暴露的一边,俄军匆匆筑起 了土叠。中央的一个称为大棱堡,但后面没有工事。
拿破仑停下来两天,等到集结兵力约有 12.5 万人才继续前进。这时他准 备一举而结束战争。他观察了俄军阵地,看出了库图佐夫的错误,那就是把
阵线往北拉得太长。他计划在北面佯攻,牵制俄军,使其不能集中兵力,而 以达武和波尼亚托夫斯基猛攻南面,以内伊军团和欧仁的意大利军猛攻中央
的棱堡,打垮敌人较为暴露的中央和左翼。达武曾请求迂回包抄俄军的左翼, 可是也许因为怕俄军会及时撤退,拿破仑拒绝了,决定正面攻打左翼和中央。
9 月 7 日清晨,灿烂的曙光显得像夏天还未过去似的,大炮开始轰击对 方山坡上层层排列的敌军。同时,拿破仑的纵队朝着棱堡和掩蔽俄军阵线的
树林冲去。俄军抵抗非常顽强。较小的棱堡经过多次争夺,数易其手。
在法军中央有方,战斗的浪潮在斜坡上汹涌起伏,进退反复,大棱堡的 炮火把欧仁的意大利军打得七零八落。这支军队作战英勇,但看来要冲上那
个要命的斜坡,是毫无希望了。
这时,一幕惊心动魄的景象突现眼前。骤然间,从法军队伍里冲出一大 队胸甲骑兵,扑上斜坡,带着一溜闪亮的刀光,把这个可怕的土堡团团围住。
这队人马被顽强的俄军挡了一下,可是格鲁希和夏泰尔率领另一支骑兵接着 冲上去,势如奔涛,冲决一切,从薄弱的背面攻克了这个堡垒,歼灭了赤胆
忠心的守军。俄军骑兵力图挽救战局,终未成功。
面对法军凶猛的攻势和俄军惨重的伤亡。人夜后,库图佐夫只好在猛烈 炮火掩护下,摆出决不认输的姿态,慢慢撤退他那支残缺不全的队伍。
就这样,结束了这个世纪最惨烈的一场血战。800 门大炮一连几小时给 双方部队造成死亡。俄军损失约 5.8 万人。法军方面,不管拿破仑在战报里
怎么说,损失大概也在 4 万人左右。
一日之间,博罗迪诺战场成为尸山血海的坟场,两军数万具尸体及大量 死亡的军马以“大棱堡”为园心向四周散布到很远的地方。不走运的巴格拉 齐昂亲王和 47
名俄军将领都和他们的士兵一同长眠于此。
在这次战斗中,拿破仑拒绝使用他的近卫军。当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时, 有人建议拿破仑投入这个打击力量,但拿破仑听从了近卫军司令贝西埃尔的
建议,决定将这只最强悍的军队保存下来,以便在以后的决定性时刻使用。
这引起了近卫军将士的不满,士兵们当时大声埋怨近卫军司令贝西埃尔 劝阻皇上采取这一步骤。不过,拿破仑认为要是让这些老战士牺牲在俄国大
炮之下,那才真是冒险的举动。近卫军是全军的中坚。其他正规法军,在长 途行军之后,往往不守纪律,成群四出掠夺;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近卫军
总还是可靠的。日后在大退却中就看出它的可贵了。
也有人责备拿破仑不及早包抄俄军的左翼,把那长长的一线敌军压到河 上去,这倒比较恰当。这一回,像在斯摩尔棱斯克一样,他采用了正面攻击,
那只有付出可怕的代价才能取得成功。这一仗,除了内伊、缪拉和格鲁希以 外,其他将军并没有什么辉煌战绩。内伊因为在两军肉搏中表现英勇,获得
了莫斯科亲王的封号。
在这次以极大代价换来胜利之前一个星期,拿破仑已听到法军在西班牙 惨败的消息。他的老友马尔蒙原先在瓦格拉姆之战以后,已荣获元帅头衔。
这次他在莱昂平原跟威灵顿较量,也曾获得辉煌战果;但在萨拉曼卡附近, 他棋差一着,招致了毁灭性的回击,逼得急忙引军逃回布尔戈斯。
于是马德里失去屏障,一度为英军占领(8 月 13 日)。这样,正当拿破 仑在莫斯科这边打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他的哥哥被赶出马德里。直到把苏
尔特从安达卢西亚调来,法军在西班牙中部才转入优势,威灵顿被迫退到罗 德里戈城。除了使安达卢西亚得到解放之外,威灵顿把胜利果实全丢了,但 他保存了兵力。
但是西班牙方面的消息并未影响拿破仑挺进莫斯科的决心。他知道经过 博罗迪诺的血战,俄军已无力守住这个俄罗斯的中心城市了。
莫斯科这座俄罗斯“圣城”现在就在眼前了,想到自己就将成为克林姆 林宫的新主人,他的内心不禁兴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