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评《秦始皇:历史上真正统一中国的第一人》
此文从少年历经磨难、统一六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诸多第一等三个方面,对秦始皇丰富的一生进行了重点突出的描述,文笔流畅,深入浅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其最大的功是“统一”:统一了中国,创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还统一了文字、货币、车轨和度量衡等;秦始皇最大的过是“暴虐”: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罚残酷,“焚书坑儒”。郭沫若在《十批判书》的“第一批”《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中说:“他是极端专制,不让人民有说话的余地的。”“焚书坑儒”使“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毛泽东对郭沫若的观点很不赞同,作七律一首《读〈封建论〉呈郭老》:“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岳庆平
二、评《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此文从取而代之、先发制人、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沐猴而冠和四面楚歌等六个方面,对项羽悲壮的一生进行了富有感情的描述,文笔生动,发人深省,给读者留下了壮志未酬的遗憾。
项羽作为“盖世英雄”,既是“一位超群的军事统帅”,又是“一位悲剧式的人物”。与正统的“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评价方式有别,很多百姓同情并敬佩项羽,后代修建的项羽庙明显多于刘邦庙;有些文人不以成败论英雄,后代赞扬项羽的诗词明显多于赞扬刘邦的诗词。赞扬项羽的诗词当以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最有影响:“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有的史家常把项羽、刘邦、陈胜在相似背景下说的话进行比较,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陈胜说:“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三句话充分体现了三人截然不同的个性。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岳庆平
三、评《西汉名相萧何:为什么被刘邦比喻成猎人》
此文从深谋远虑、收存典籍,留守关中、巩固后方,计斩韩信、成败萧何和建章立制、萧规曹随等四个方面,对萧何传奇的一生进行了提纲挈领的描述,文笔平实,情节起伏,给读者留下了进一步想象的空间。
萧何作为“汉初三杰”之一,虽被刘邦誉为“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但似乎“智有余而仁不足”。 萧何“智有余”的例子有:刘邦亲自征伐英布时,多次派使者问萧何在家做什么。有人提醒萧何,这是皇帝对您不放心,怕您威胁皇位:“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萧何马上违心地“强买民田宅数千万”来自污名节,有意失掉一些民心。刘邦得知后很高兴也很安心。刘邦战胜英布归来,百姓们拦路上告,刘邦笑道:“夫相国乃利民!”并把百姓们的告状信都给了萧何。萧何“仁不足”的例子有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岳庆平
四、评《清太祖努尔哈赤:死因仍是一个历史之谜》
关于努尔哈赤的死因,学界历来有两种看法,一说他被红衣大炮击中当场身亡,一说他被击中身受重伤,后来不治而亡。但无论如何,努尔哈赤的死都与红衣大炮有关。所谓的红衣大炮,实际上就是明朝从西方引进的火炮。血的教训促使历来重视骑射战术的满人迫切感到掌握先进火器的必要性,他们开始大量使用缴获的明军火器,并任用汉人工匠制造红衣大炮。明清军事力量的强弱对比由此发生变化,满族最终长驱入关,建立了全国政权。然而,清王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不肯开眼看世界,老大的中国逐渐落到了世界潮流的后面。1840年,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悍然发动鸦片战争,凭借“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未能与时俱进的清王朝,从此走入了内忧外患交织的穷途末路。红衣大炮不仅夺去了一代王朝奠基人努尔哈赤的性命,而且动摇了他所铺就的大清江山的基石。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爱平
五、评《三国名相曹操:乱世之中真枭雄》
古人认为,朝代的更迭是阴阳五行变化的结果。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首先提出了“黄天当立”的变天思想。曹操一辈子对此讳莫如深,只是到了晚年才承认和黄巾思想相通。其实,早在他任济南相的时候,一些措施就和黄巾的《中黄太乙经》相通。不久,青州黄巾就因为曹操知“道”,投降了他,并成为曹操帐下最为骁勇的劲旅。张鲁的五斗米道也倡言“黄家当立”,与黄巾只是在技术上操作不同,其宗教原理并无歧义。曹操进攻汉中的时候,对张鲁极其优待。张鲁领邑万户,五子全部封侯,女儿也被娶为子妇。曹操以 “魏”建号,以许昌为都城,也暗合谶纬《春秋汉含孽》中所云“汉以魏,魏以徵”和《春秋佐助期》的“汉以许昌失天下”。曹操临终曾讨论过以魏代汉是否可行的问题。他的儿子曹丕称帝,果然所立年号即为“黄初”,显然是秉承了曹操变天的遗愿。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文柱
六、评《书圣王羲之:〈兰亭集序〉是赝品吗》
稍懂一些书法的人,都知道《兰亭集序》是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所以凡介绍王羲之生平事迹的文章,都要讲到《兰亭集序》。但是对于学术界存在着作品真伪的争论,则知道的人很少,清代人赵魏在乾隆年间,首先从字体源流方面对序贴提出怀疑。他说,从南北朝至初唐遗留下来的碑文来看,仍然残留有隶书的笔意。到唐玄宗开元年间才演变成现在的样子。“右军虽变隶书,不应古法尽亡。今行世诸刻,若非唐人临本,则传摹失真也。”光绪十五年,广东人李文田更进一步,全面否定序贴为王羲之所书。近年来关于序贴真伪的争论又起。上世纪六十年代,郭沫若先是发现从篇名到内容上都有矛盾之处,继而他又认为隋唐间著名书家甚多,序贴不一定出自王羲之,而最大的可能是隋末唐初智永和尚的作品。对郭老这一推论,学术界存在着赞同与反对两种意见。1977年文物出版社将两种意见汇集成《兰亭论辩》一书,1982年刘汉屏又发表《论兰亭书体》一书。如果对争论双方的观点感兴趣的读者,只要查阅两书,备知矣。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文柱
七、评《兵圣孙子:写成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
孙武确实无愧于“兵圣”的称号,他留下来的唯一一部著作--《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它不但成为其后中国历代研习兵法者必读之书,而且较早就有十余种文字的译本发行海外,因此在世界上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叱咤风云的拿破仑在作战中经常阅读;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战略专家根据《孙子兵法》,提出改善美苏关系的“孙子核战略”;其后更出版孙子的语录供军人阅读。《孙子兵法》还成为美国、日本等国企业家进行商战的必读之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每年都召开世界性的《孙子兵法》研讨会,与会者均为各国著名的军事家与学者。这部兵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瑰宝,在问世两千余年后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孙武也成为享誉全球的著名军事家。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汝企和
八、评《西周名相周公: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
周公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贤相,他的美名穿越漫漫三千余年岁月,成为后世所有辅佐君王者永恒的楷模。
司马迁在《史记》中以相当长的篇幅,专门记述了他的诸多感人事迹,如武王伐纣时,周公撰写了誓师之辞《牧誓》,此文一直流传至今,并成为众多大学里的必选名篇。在平定“三监”叛乱时,他率师东征,且作《大诰》;后又写下《多士》、《毋逸》以劝诫周成王,这些篇章同样千古传诵,后世执政者更将它们尊奉为经书。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汝企和
九、评《<桃花源记>陶渊明》
国人不知陶渊明者大概极少,真知陶渊明者却也不多。知者,知其名声极大;不知者,他为何有这么大的名声?说起陶渊明其人其事,实在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功,而尽是些琐碎的小事,诸如“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好读书不求甚解”,赋《归去来辞》、著《桃花源记》,喜饮酒、其诗酒味浓郁,爱菊花、或被尊为菊花之神……然而也正是缘于这些琐事,陶渊明获得了极高的赞誉,被称作六朝名士最后一抹灿烂的晚霞,被推作与屈原、杜甫并立的三大文学家,被看作中国隐士的典范。这是引人深思、予人启示的。质而言之,陶渊明留给后世的遗产,衡以中国古人所谓的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则不在其功,而在其德与其言。其德山高水长,其言风靡雨润,其伟大之处,表现在其无所表现,其地位之要,表现在后世而不在当时。借用宋儒陆九渊的话,“人不可依草附木”,有了依附,其人格价值便不会出色;即便依附于事功,也是如此。若陶渊明者,其纯粹的精神与人格,较之掺杂了时代、地位、机缘、遭遇等等的事功,更加使人向往,令人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