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中华之魂:星辰谱(第二部:母亲的求舍)TXT下载

中华之魂:星辰谱(第二部:母亲的求舍)

作者:《中华之魂》编委会(近代)
栏目:人物.传记
类别:现代
大小:745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第一篇 信念.追求

引 言

觉醒的母亲们,成了实现人类最热切的美梦和幻想的先锋。她们从三座大山的重压下,从传统观念的重压下解放出来。母亲们坚信,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妇女的从属地位,并且使她们从根本上得到彻底解放。
母亲,特别是中国母亲们,经先的千年压迫和苦难是世人中最深重的。母亲在子女心中的崇高形象,是由于她们的丰功伟绩而树立起来的。她们的理想、信念、追求是与苦痛、拼搏、抗争紧紧连在一起的。她们不仅为革命大声疾呼,而且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举世瞩目的。
宋庆龄、向警予、邓颖超等为代表的一代伟大女性,以其终身的革命实践和牺牲精神,给予中国历史以旁人不可替代的推动。人们一再认定: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在共和国鲜红的旗帜上,永远飘扬着母亲们血染的风采。
母亲们是勇往直前的群体,她们又是独立善战的斗士。例如,贺子珍、陈少敏、李伯钊等妈妈,就拥有不同常人的可歌可泣的人生;何宝珍、王根英、王长德等妈妈,或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或惨死在自己人手中,她们永不失去自己的气节;萧月华妈妈为革命献身,那是一种常人难以理解并将永载史册的牺牲;邱清玉(陈阿塘)妈妈是英勇卓绝、令敌人战栗的女性;与前者相比,梅志、徐明清妈妈的等待、反抗或许是柔弱的,又或许是更坚忍的;而相较她们的等待,张琴秋、曾志、李开芬等妈妈的奋斗、牺牲又是何等的令人痛惜!
浩荡与壮阔的时代洪流向前奔涌,每前行一步,都必须有成批的先行者愤然而起,以血肉之躯去冲击,去抗争。子女们惊异地发现,面对牺牲的危险,其中最义无反顾的往往是沉静而柔弱的母亲。更多的是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母亲!
中国母亲们所拥有的原本就太少,她们不惧怕舍弃什么。一旦觉醒,她们的投入更是全身心的,无保留的。



第01章 “国之瑰宝”——宋庆龄

她是孙中山最忠实的继承者,她是国民党左派的领导核心;她是共产党最亲密的朋友,她是共和国的名誉主席。
宋庆龄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久经考验的先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周恩来总理曾称赞她为“国之瑰宝”。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后来,她又先后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救济总会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国福利会会长、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1981年5月,由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
宋庆龄的诸多任职,不仅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及全国人民对她的深厚感情和无限信任;也包含着台湾的国民党人和其他党派及海外华人对她的尊敬。虽然这尊敬中不免夹杂着苦涩的味道,但更加看重的是她在共赴国难时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以及她对孙中山先生的理想始终不渝的忠诚和追求。

宋庆龄是广东省文昌县(今属海南省)人,1893年1月27日出生于上海一个不寻常的家庭。她的父亲宋嘉树(耀如),童年时代出国去印度尼西亚的爪哇,青年时代又在美洲做工,后来在美国学习,受过西方教育。回国后,曾在上海任基督教牧师,后来又经商。他是国内最早聆听孙中山革命宣传的少数人之一。他企盼祖国独立富强,同情反清革命,多次在家中接待孙中山。

宋庆龄在童年时代就见到了孙中山这位不平凡的来访者,他的为人和革命精神在其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宋庆龄7岁时,进人上海的新式女子学校——中西女塾读书。她性格娴静、文雅,天资聪颖,学习勤奋,特别喜欢英语。
1908年,15岁的宋庆龄离开上海去美国留学。她先进入新泽西州斯密特城私。立学校学习外语,准备投考大学,随后考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基督教卫理公会所办的卫斯理女子学院文学系。她曾为校刊《卫斯理》写过一篇论文,题目是《留学生在中国之影响》,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振兴祖国的强烈愿望。她在论文中写道:“祖国的自由和复兴,不是靠罢工、暴动、政治动乱来实现,而是靠普及教育和启蒙运动。”她在文章中提到的问题之一是包办婚姻。她认为做父母的不光是在子女进人结婚年龄时让他们订婚,还常常在他们还是孩提时就为他们订婚了,甚至在怀孕时就指腹为婚。18岁的宋庆龄,坚定地主张并倡导用西方“解放”的方式改革包办婚姻。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获得成功。宋庆龄就著文发表对祖国前途的看法,她对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用共和国取代君主专制,感到由衷的喜悦并完全拥护。

1912年,宋庆龄在收到她父亲寄来的新国旗(五色旗)后,立即撕掉清朝的龙旗,踩在脚下,把新的旗帜挂在墙上,为共和制度的实现而欢呼。同年4月,她又在卫斯理女子学院校刊上发表《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一文,高度评价辛亥革命的胜利,指出:“此后四万万人民将无复为专制政体之奴隶,一改四千年来之侄桔,而恢复人类应有之自由平等。”
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被反动的封建买办势力的代表袁世凯窃夺了。孙中山发动的武装讨袁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迫于1913年8月东渡日本,重新组织力量策划“三次革命”。

这年夏季,宋庆龄结束了学生生活,满怀着革命理想到达东京。她在9月中旬见到孙中山,思想上充满着对他的深深崇敬。在半个月之内,她就访问过孙中山8次。随后接替宋蔼龄担任了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由于组织反袁武装起义连续遭到失败,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了电华革命党。宋庆龄在这艰苦的岁月里,给了孙中山巨大的支持和帮助。她积极协助孙中山,并担负起整理文件、处理函电、提供资料等繁重而紧张的工作。在艰苦困难的斗争环境中,两人甚为契合,热爱祖国和献身革命事业的共同志向,使他们在患难中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也萌生了“心心相印”、纯洁而质朴的爱情。

孙中山已经结过婚,而且年已49岁,是3个孩子的父亲。然而,49岁的孙中山还从来没有体验过真正的爱情生活。当年轻、活泼、美貌的宋庆龄出现在他的面前,印到他的脑海里以后,他深切地感到:她把整个身心都奉献给了他,对他的事业寄予无限的热情,对他的宏图大略、愿望和理想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的伴侣,才会同甘共苦、荣辱与共。

1915年秋,宋庆龄离开东京回国探视生病的父母亲。在上海接到孙中山来函,向她征求去东京共同生活的意见。这年10月,宋庆龄力排家庭和亲友的阻挠,毅然离沪赴日。24日晨抵达东京时,孙中山亲自到车站迎接,25日和孙中山在东京结婚。这桩婚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特别是在当时中国这样一个容易产生流言蜚语、传奇故事的环境里。另外,坚决反对孙中山和原配夫人离婚的基督教徒们对此也大加指责,他们认为只有自己的妻子有过错,丈夫才可以遗弃她,而孙中山的结发妻子并不属于这种情况。有些朋友也为孙中山担忧,生怕此事损坏他的道德形象,进而危及革命事业。孙中山的政敌更是大做文章,攻击孙中山和宋庆龄,有人骂宋庆龄是投机家、野心家、阴谋家……
支持欢迎这桩婚事的人,反应更加强烈。一些激进分子,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对此事大加赞疡。他们认为,这一举动的本身,首先破除了封建传统。宋庆龄不怕和家庭决裂而同心爱的人结合,这一勇敢行动,实是对妇女解放运动的一大促进和鼓舞。

孙中山和宋庆龄结婚后的10年,是中国政治生活动荡不安的10年,也是他们夫妻生活动荡不安的10年。宋庆龄既是孙中山的生活伴侣,又是他革命事业的亲密战友和助手。继反袁之后,孙中山为维护政治民主,以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进行讨伐北洋军阀的斗争。在此期间,他们经常来往于上海、广州之间,在韶关、桂林、梧州等许多地方劳苦奔波。他们常常白天不能出去,只能在晚上外出活动。即使是晚上,也不得不经常乔装打扮……
中华之魂:星辰谱(第二部:母亲的求舍)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第 5 页第 6 页第 7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