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1.蒋介石立志(1)
1927年8月,浙江奉化溪口雪窦寺。
蒋介石端坐在太师椅上,眼望寺外佳山胜水,陷入深沉的回忆……
溪口,地处四明山南麓,浙江省奉化县城之北。早年隶属禽孝乡,1928年改称溪口乡,1935年改为溪口镇。
这里山环水绕,风景秀美。境内溪流潺潺,著名者三条,即县溪、锦溪、剡溪。剡溪源于四明山余脉横溪岭,回肠九曲,与县溪、锦溪汇于甬江,东流入海。第一曲名为六诏,传说当年王羲之隐居于此,晋帝六次下诏征其入朝,王均不应,因此得名。第二曲名为跸驻,相传吴越王钱鏐曾驻跸于此,故名。第九曲经公塘南北两支汇合于锦溪,就是溪口,又名锦溪村。蒋介石就出生在这里。相传有诗赞溪口云:"为龙应不远,飞去只当前。"深为蒋介石所赞赏。
距溪口二十余里有雪窦山,为四明山支脉。这里"万峰绝顶,旷为平原,纵横宽坦,有一百余顷。村落相望,鸡犬相闻,稻麦咸青,恍若世外桃源。四周有九峰环抱,其圆如珠者为玄珠峰;遥望腾空飞舞者为天马峰;如象鼻朝天者为象鼻峰;状如桫椤叶者为桫椤峰;东有东翠峰;西有琴峦峰等。山顶平地上有一古刹,即雪窦寺。因高出峰居正中的乳峰,下面有一石窦,泉水从中喷激而出,其色如雪,所以称为乳窦或雪窦。山名、寺名均源于此。"
这时,这位戎马倥偬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南京政府缔造者,迫于各方压力,暂时辞去职务,正在这里沉思自己走过的路程。
蒋介石有这么一个特点——常常好回忆自己的过去,也常常检讨自己的过去。以追思自己往日所为的对与错,探讨未来的途径。后来,这几乎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个定例,在日记中,设有每周、每月反省录。败退台湾后,更是深刻检讨各种失败的原因,在国民党党政军各级干部中宣讲,终于痛下决心,改造党务,把台湾治理成铁桶一般的蒋氏庭园。这是后话。
而今,他第一次下野,又人到中年,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青年,追随孙中山到成为国民党军事领袖的生涯: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生于溪口,斯年其父四十五岁,母二十三岁。
蒋介石儿时的性格,是好奇、好强、顽皮。其祖父为祈这个爱孙平安无事,曾为其改谱名为周泰。
1895年,其父蒋肃庵病逝,由其母千辛万苦,把他拉扯长大成人。那时的中国,传统观念积习甚深,家中无主夫,便要受欺侮。况王采玉是蒋肃庵的第三房妻子,因此遭受的不仅是社会上的欺凌,更有家族内的闲阋,境况艰难。蒋介石哭母文曾说:"迨后先考中殂,家难频作,于此二六寒暑间,内弭阋墙之祸,外御横逆之侮,爱护弱子,督责不肖,维持祖业,丕振家声,何莫非吾母诚挚之精神,及无量苦心,有以致然也。"
其母王采玉,忍气吞声,督责幼子,使蒋介石幼年时就受到了较严格的传统教育。后他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虽戎马倥偬,舟车逆旅,仍不忘读书。1924年,选编书目四十多种,"用资随时精讨"。其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