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大家(1)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9月初的一天深夜,光绪皇帝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的一封奏折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这究竟是怎样一封奏折呢?
这是一份保荐折子,也就是举荐别人当官、升官的折子。徐学士举荐的是谁呢?被举荐的人真是撞上了天大的运气,皇帝很感兴趣。徐学士在折子里说这个人出身将门,是个难得一见的杰出军事人才。老徐在折子里是极尽美辞地夸奖这位人才,那么是谁这么牛呢?
这个人是河南人,具体点说是河南项城人。
项城是位于河南省东南部的一个小县城,这个从小县城走出的猛男名字叫袁世凯。
项城是个穷地方,至少在清朝是,直到19世纪中叶,项城的县城里仅仅有二三十家店铺,可以称得上是萧条。
越是穷的地方,贫富分化就越大,这不是现在才有的现象,古已有之。据民国初年修订的《项城县志》记载,项城全县耕地大约9000多顷,九成以上是被所谓的“豪富之家”占有,一般的小老百姓也只有作雇农、长工的命了。租佃关系是传统社会围绕土地的常态人际关系,如果地租率不是高得离谱,一般这种人际关系还是基本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但是,项城这个地方的地主似乎有点歇斯底里,他们把地租居然定到五成以上,有的竟然是八成以上。
在如此竭泽而渔的经济运作方式下,一般的农民是没有什么好日子过的,仍然是县志上说的,他们是“终岁勤劳,节食,而常苦不足”。有句话叫作“穷山恶水出刁民”,其实这话是既得利益者的放屁鬼话,刁民往往是恶官或不仁富人逼出来的。变态的经济压榨,导致这里的佃客、雇农时常用非常规手段对地主进行反抗,每当夏秋收获时节,佃户们就联合起来,抢收地主庄稼,这似乎有点抢劫的味道。地主们对这种抢劫行为当然也不会坐以待毙啊,他们就组织力量保护青苗,组织武装的“保田会”。你抢我保,这就会引起冲突啊,必须的嘛。每每夏收、秋收,小小的项城就会武斗频起,械斗屡发,可以说是随处可见血战,堪比《古惑仔》的场景。民风就是这样炼成的,长期的械斗习惯,养成了项城人的“犷悍之习”和“斗狠之风”。
距项城城关东北十余里,有个地方叫作张营。清代中叶,这个张营出了一户姓袁的人家。经过几世经营,袁家渐渐发达起来。袁家有良田五十余顷,此外还在北京的天成亨钱庄和陈州府城的于家典当铺经营信贷业,可以说是当地的“豪富之家”了。袁家不只是有钱,人丁也很兴旺,袁家有三十多口人,四世同堂,是个典型的传统大家庭。
袁家有钱,但绝不是土财主、暴发户之流。用句文绉绉的话来讲,袁家是“耕读之家”。袁家世代都是读书人,都是科举事业的忠实追随者。嘉庆年间,袁家有个年轻人叫袁耀东的,是个好学上进的人,但运气却如范进一般,功名只到“庠生”,也就是个秀才。范进后来还中了举人,可这位耀东兄年纪不满四十就“勤学赍志以殁”,读书居然读死了。这个死鬼袁耀东就是后来的牛人袁世凯的曾祖父。
死鬼死读书,居然读死了小命。可怜他的老婆,年纪轻轻就做了未亡人。死鬼耀东的老婆姓郭,据说家庭也很牛,也是陈州府境内的“望族”。女人不哭,在掩埋好丈夫的尸体后,郭女士又继续坚强地生活了。袁耀东虽然勤于学习,但也没放松过造人运动,他给老婆留下了四个儿子:树三、甲三、凤三、重三。
小城大家(2)
郭女士系出名门,养儿子当然不会像养牲口那样仅仅是养活而已。她对儿子们是悉心培养,似乎是为了完成死鬼丈夫未竟的科举事业。
四个儿子也很是用功,也都取得了一定的功名。袁树三是廪贡生,曾“署陈留县训导兼摄教谕”,也就是县里的教育局局长。次子袁甲三是诸子中最有出息的,道光十五年中进士,以后就一直当京官了,当过礼部主事、军机章京、监察御史、兵科给事中。道光末年,袁甲三交了个京官好哥们,两人一起学习。这哥们是湖南人,叫曾国藩,当时官至侍郎,属于副部级高官。袁、曾二人跟了一位学问很牛的人研习理学,那人是蒙古人,叫倭仁,是晚清理学大师。袁凤三的功名只到庠生,官也只当到禹城县教育局局长。老四袁重三也只是个秀才,还没当过官。
袁家四子中,我要重点唠唠的是老大袁树三和老二袁甲三。老大袁树三自己虽然就只是个秀才,官也只是个九品小教谕,但他却是牛人袁世凯的亲爷爷。袁树三有两个儿子,长子叫袁保中,功名也就是个附贡生;次子叫袁保庆,中了个举人。老二袁甲三自己就很牛,官当得比较大,他的长子叫袁保恒,继承了他爹的基因,也中了进士,当了翰林院编修,估计文采很好。次子叫袁保龄,比他大哥差点,只是个举人。
袁树三的长子袁保中在袁家“保”字辈的兄弟中行次最大,功名只是秀才级别的。在捐纳之风盛行的晚清社会,袁家也是与时俱进,袁保中也捐过一个同知的虚衔,却未真正涉足过官场,他的主要志趣是在家经营田产,当好袁家的“管家人”。袁保中是程朱理学的虔诚笃行者,他一直致力于和族人、乡亲搞好关系,人缘也很好,颇有忠厚长者之风。袁家很牛,上头有人,而且很硬。因为有背景,袁保中在地方上也喜欢发表自己对地方政务的看法,他经常派人拿着自己的名片到县衙说事,大抵是告诉县太爷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县太爷对这样的主儿,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人家上头有人哦。袁保中的存在,或者说袁保中背后的家族势力,让河南官场中人一度视项城为畏途,当时在河南官员圈子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项城官难做”,“宜吊不宜贺”,就是说当上项城知县不是什么好事,是件好比家里死人的倒霉事。
袁保中不但参与政治的热情很高,而且肾功能也很强大。他先后娶过两个老婆,生了八个孩子:两个女儿,六个儿子。袁保中的第一个老婆姓刘,为他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长子叫袁世昌,不大点的时候就夭折了;次子叫袁世敦。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叫王庆霖的知州;次女嫁给了一个秀才,名叫周鸿儒。这位生了四个孩子的刘女士不幸在不老的时候就亡故了,袁保中又娶了一位夫人,还姓刘。小刘夫人也是很努力,她给袁保中连续生了四个儿子:世濂、世凯、世辅、世彤。小刘夫人真伟大,她的伟大不在于生了四个都是儿子,而在于她生了一个叫袁世凯的男孩!袁世凯生于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1859年9月16日)。
袁世凯出生的时候不是什么好光景,大清王朝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动荡岁月,老袁家也随着国势的变化而发生着剧变。
在袁世凯出生的三年前,也就是1856年,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场断断续续打了三四年的战争,让早已虚弱不堪的大清帝国蒙受着更大的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