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581-兰室秘藏

_2 李东垣(元)
属性:治复气乘冬足太阳寒水足少阴肾水之旺子能令母实手太阴肺实反来克土火木受邪腰背胸膈闭
塞疼痛善嚏口中涎目中泣鼻中流浊涕不止或如 肉不闻香臭咳嗽痰沫上热如火下寒如冰头作阵痛目中溜火视物KT KT 耳聋耳鸣头并口鼻大恶风寒喜日晴暖夜卧不安常觉痰塞咽膈不通口不知味两胁缩急而痛牙齿动摇不能嚼物脐腹之间及尻 足膝不时寒冷前阴冷而多汗行步欹侧起居艰
难麻木风痹小便数气短喘喝少气不足以息遗失无度及妇人白带阴户中大痛牵心面色黧黑男子控
睾痛牵心腹或面色如赭食少大小便不调烦心霍乱逆气里急腹不能努或肠鸣膝下筋急肩脾大痛此皆寒水来复火土之仇也
干姜(炮) 黑附子(炮各三分) 防风 人参 郁李仁(另研各五分) 半夏(汤洗研) 升麻(
各七分) 本 甘草(各八分) 当归身(六分酒洗) 柴胡 羌活(各一钱) 白葵花(五朵去心剪碎)
上件都作一服水五大盏煎至二盏入黄 一钱橘红五分草豆蔻仁一钱面裹煨熟去皮一钱同煎至
一盏再入下项药黄柏三分酒浸黄连三分酒浸枳壳三分生地黄三分酒洗此四味预一日另用新水浸又以华细辛二分川芎细末三分蔓荆子三分作一处浸此三味并黄柏等煎正药作一大盏不去渣入此所浸之药再上火同煎至一大盏去渣热服空
心又能治啮颊啮唇舌舌根强硬等证如神忌肉汤及食肉不使助经络中火邪也大抵肾元与膀胱经中有寒气不足者并宜服之于月生月满时食隔三五日一服如病急不拘时候<目录>卷上\胃脘痛门
<篇名>麻黄豆蔻丸
属性:治客寒犯胃心胃大痛不可忍
木香 青皮 红花 浓朴(各二分) 苏木(三分) 荜澄茄(四分) 升麻 半夏(汤洗)

面缩砂仁 黄 白术 陈皮(去白) 柴胡 炙甘草 吴茱萸 当归身(各五分) 益智仁
(八分) 神曲末(二钱炒) 麻黄(不去节三钱) 草豆蔻仁(五钱)
上为细末汤浸 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或细嚼汤下亦可<目录>卷上\胃脘痛门
<篇名>酒客病论
属性:论酒大热有毒瓦斯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若伤之则止当发散汗出则愈矣此最妙法也其次莫如利
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湿何酒病之有今之酒病者往往服酒症丸大热之药下之又有牵牛大黄下之
是无形元气受病反下有形阴血乖误甚矣酒性大热已伤元气而复重泻之况亦损肾水真阴及有形阴血俱为不足如此则阴血愈虚真水愈弱阳毒之热大旺反增其阴火是谓元气消亡十神何根据折人长命虽不即死而虚损之病成矣金匮要略云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慎不可犯此戒不若令上下分消其湿当以葛花解酲汤主之
<目录>卷上\胃脘痛门
<篇名>酒客病论
属性:木香(五分) 人参(去芦) 猪苓(去黑皮) 白茯苓 橘皮(各一钱五分) 白术 干生姜神曲(炒) 泽泻(各二钱) 莲花青皮(三钱) 缩砂仁 白豆蔻仁 葛花(各五钱)
上为极细末和匀每服三钱七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此盖不得已而用岂可恃赖日日饮酒此药气味辛辣偶因酒病服之则不损元气何者敌酒病故也若频服之损人天命<目录>卷上\胃脘痛门
<篇名>酒客病论
属性:治痞消食强胃
枳实(麸炒黄色一两) 白术(二两)
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不拘时候量所伤多少加减服之
<目录>卷上\胃脘痛门
<篇名>酒客病论
属性:治因冷物内伤
半夏(汤洗七次一两) 枳实(麸炒黄色) 白术(各二两)
上三味为极细末荷叶裹烧炊饭为丸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量所伤加减服之<目录>卷上\胃脘痛门
<篇名>酒客病论
属性:治元气虚弱饮食不消或脏腑不调心下痞闷
橘皮 枳实(麸炒黄色各一两) 白术(二两)
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量所伤加减服之<目录>卷上\胃脘痛门
<篇名>酒客病论
属性:治伤湿面心腹满闷肢体沉重
红花(三分) 萝卜子(炒熟五钱) 枳实(麸炒黄色) 黄芩(生用) 神曲(炒黄色) 白术(各一两)
上同为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量所伤加减服之<目录>卷上\胃脘痛门
<篇名>酒客病论
属性:治伤马奶子并牛羊酪水一切冷物
甘草(炙) 红花(各二钱) 半夏(汤洗七次三钱) 茯苓(七钱) 干生姜(三钱) 车前子泽泻(各五钱) 神曲(炒黄一两)
上为极细末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食前
<目录>卷上\胃脘痛门
<篇名>酒客病论
属性:治多食肉口臭不欲闻其秽恶气使左右不得近白檀(二钱) 生甘草(三钱) 生姜(取自然汁) 升麻(五钱) 莲花青皮(五钱) 黄连(去须一两)黄芩(去腐酒洗二两)
上为极细末汤浸 饼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白汤下食后<目录>卷上\胃脘痛门
<篇名>酒客病论
属性:治伤热食痞闷兀兀欲吐烦乱不安
甘草(二钱) 升麻 柴胡(各三钱) 黄连(酒洗一两) 黄芩(二两)
一方加枳实(五钱)
上为细末汤浸 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食远治伤冷冻饮料者以五苓散每服二钱三钱匕加生姜煎服之治伤食兼伤冷冻饮料者煎五苓散送半夏枳术丸
治伤冷冻饮料不恶寒者腹中亦不觉寒惟觉闷身重食不化者或小便不利煎去桂五苓散根据前斟酌服之
<目录>卷上\胃脘痛门
<篇名>酒客病论
属性: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何谓下部无脉此谓木郁也饮食过饱填塞胸中胸中者太阴之分野经曰气口反大于人迎三倍食伤太阴故曰木郁则达之吐者是也瓜蒂 赤小豆(各等分)
上二味为极细末每服二钱匕温浆水调下取吐为度若不至两手尺脉绝无不宜便用此药恐损元气
令人胃气不复若止是胸中窒塞闷乱不通以指探去之如不得吐者以物探去之得吐则已如食不去用
此药吐之解云盛食填塞于胸中为之窒塞两寸脉当主事两尺脉不见其理安在胸中有食故以吐出之食者物也物者坤土也是足太阴之号也胸中者肺也为物所填肺者手太阴金也金主杀伐也与坤土俱在于上而旺于天金能克木故肝木生发之气伏于地下非木郁而何吐去上焦阴土之物木得舒畅则郁结去矣食塞于上脉绝于下若不明天地之道无由达此至理水火者阴阳之征兆天地之别名也故曰独阳不生独阴不长天之用在于地下则万物生长矣地之用在于天上则万物收藏矣此乃天地交而万物通也此天地相根之道也故阳火之根本于地下阴水之源本于天上故曰水出高源故人五脏主有形之物物者阴也阴者水也右三部脉主之偏见于寸口食塞其二是绝五脏之源源绝则水不下流两尺竭绝此其理也何疑之有假令所伤前后不同以分为率伤热物二分伤生冷硬物一分用寒药三黄丸二停热药巴豆三棱丸一停合而服之如热物伤少而寒物伤多则寒药少而热药多也假令夏月大热之时伤生冷硬物当用热药巴豆三棱丸治之须加三黄丸谓天时不可伐故加寒药以顺时令若热物只用三黄丸何谓此三黄丸时药也假令冬天大寒之时伤羊肉湿面等热物当用三黄丸治之须加热药少许草豆蔻丸之类是也为引用又为时药经云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此之谓也余皆仿此
<目录>卷上\消渴门
<篇名>消渴论
属性:阴阳别论云二阳结谓之消脉要精微论云瘅成为消中夫二阳者阳明也手阳明大肠主津病消则目
黄口干是津不足也足阳明胃主血热则消谷善饥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结者津液不足结而不润皆燥热为病也此因数食甘美而多肥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其气剽悍能助燥热也越人云邪在六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脉盛矣阳脉大盛则阴气不得荣也故皮肤肌肉消削是也经云
凡治消瘅仆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岐伯曰脉实病久可治脉弦小病久不可治后
分为三消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逆调论云心移热于肺传于膈消者是也以白虎加人参汤治之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硬小便数叔和云口干饮水多食亦肌虚瘅成消中者是也以调胃承气三黄丸治之下消者烦躁引饮耳叶焦干小便如膏叔和云焦烦水易亏此肾消也以六味地黄丸治之总录所谓末传能食者必发脑疽背疮不能食者必传中满鼓胀皆谓不治之证洁古老人分而治之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参汤不能食而渴者钱氏方白术散倍加葛根治之上中既平不复传下消矣前人用药厥有旨哉或曰未传疮疽者何也此火邪胜也其疮痛甚而不溃或赤水者是也经云有形而不痛阳之类也急攻其阳无攻其阴治在下焦元气得强者生失强者死未传中满者何也以寒治热虽方士不能废其绳墨而更其道也然脏腑有远近心肺位近宜制小其服肾肝位远宜制大其服皆适其至所为故知过与不及皆诛罚无过之地也如高消中消制之太急速过病所久而成中满之病正谓上热未除中寒复生者也非药之罪失其缓急之制也处方之制宜加意焉。
<目录>卷上\消渴门
<篇名>消渴论
属性:治口干舌干小便数舌上赤脉此药生津液除干燥生肌肉柴胡 炙甘草 生甘草(此味治口干舌干也) 麻黄根(各三分) 酒当归梢(四分) 酒知母
酒汉防己 羌活(各五分) 酒生地黄(七分) 升麻(一钱) 杏仁 桃仁(各六个) 红花(少许) 酒黄连(八分治舌上赤脉也) 石膏(六分治小便赤色) 酒黄柏(一钱)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忌热湿面酒醋等物<目录>卷上\消渴门
<篇名>消渴论
属性:治消渴大便闭涩干燥结硬兼喜温饮阴头退缩舌燥口干眼涩难开及于黑处见浮云细辛(一分) 生甘草 炙甘草(各三分) 柴胡(七分) 熟地黄(三分) 黄柏 知母 石膏
桃仁(泥子) 当归身 麻子仁 防风 荆芥穗(各一钱) 升麻(一钱五分) 红花(少许) 杏仁(六个) 小椒(三个)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热服食远忌辛热物<目录>卷上\消渴门
<篇名>消渴论
属性:治消中能食而瘦口舌干自汗大便结燥小便频数升麻(四分) 防风 生甘草 汉防己 生地黄(各五分) 当归身(六分) 柴胡 羌活炙甘
草酒黄芩 酒知母 黄芩(各一钱) 石膏 酒龙胆草 黄柏(各一钱五分) 红花(少许)
桃仁(五个) 杏仁(十个)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盏酒一匙煎至一盏稍热服食远
<目录>卷上\消渴门
<篇名>消渴论
属性:前消渴证才愈止有口干腹不能努此药主之
生地黄 细辛(各一分) 熟地黄(三分) 石膏(四分) 黄柏(酒制) 黄连(酒制) 生甘草
知母(各五分) 柴胡(七分) 当归身 荆芥穗 桃仁 防风(各一钱) 升麻(一钱五分) 红花(少许) 杏仁(六个) 小椒(二个)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食远稍热服之
<目录>卷上\消渴门
<篇名>消渴论
属性:渴病久愈又添舌白滑微肿咽喉咽津觉痛嗌肿时时有渴喜冷冻饮料口中白沫如胶生地黄 细辛(各一分) 熟地黄 黄连(各三分) 甘草(五分) 石膏(六分) 柴胡(七分)
黄柏 知母 当归身 桃仁(炒去皮尖) 荆芥穗 防风(各一钱) 升麻(一钱五分) 红花(少许) 杏仁(六个)小椒(二个)
上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
<目录>卷上\消渴门
<篇名>消渴论
属性:治消渴饮水极甚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结燥小便频数半夏(二分汤洗) 熟甘草 白豆蔻仁 人参 兰香 升麻 连翘 桔梗(各五分) 生甘草防风(各一钱) 酒知母(一钱五分) 石膏(三钱)
上为极细末汤浸 饼和匀成剂捻作薄片子日中晒半干擦碎如米大每服二钱淡生姜汤送下食后
<目录>卷上\消渴门
<篇名>消渴论
属性:治消渴上下齿皆麻舌根强硬肿痛食不能下时有腹胀或泻黄如糜名曰餐泄浑身色黄目睛黄甚四肢痿弱前阴如冰尻臀腰背寒面生黧色胁下急痛善嚏喜怒健忘藿香(二分) 柴胡 黄连 木香(各三分) 白葵花 麦门冬 当归身 兰香(各五分)
荜澄
茄生甘草 山栀子 白豆蔻仁 白芷 连翘 姜黄(各一钱) 石膏(一钱二分) 全蝎(二个去毒) 炙甘草 酒知母 升麻 人参(各二钱) 桔梗(三钱) 杏仁(去皮) 酒黄柏(各一钱五分)
上为细末汤浸 饼和匀成剂捻作片子日中晒半干擦碎如黄米大每服二钱津唾下或白汤送下食远服
<目录>卷上\眼耳鼻门
<篇名>诸脉者皆属于目论
属性:阴阳应象论云诸脉者皆属于目目得血而能视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
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则为约束里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即随眼系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中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岐故见两物目者五脏六腑之精荣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主也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是故瞳子黑眼发于阴白眼赤脉发于阳故阴阳合传而为精明也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卒然见非
常之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夫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走于面而走空窍其清阳气上散于目而为精其气走于耳而为听因心事烦冗饮食失节劳役过度致脾胃虚弱心火大盛则百脉沸腾血脉逆行邪害空窍天明则日月不明矣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心者君火也主人之神宜静而安相火化行其令相火者包络也主百脉皆荣于目既劳役运动势乃妄行又因邪气所并而损血脉故诸病生焉凡医者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是不明正理也<目录>卷上\眼耳鼻门
<篇名>内障眼论
属性:凡心包络之脉出于心中以代心君之行事也与少阳为表里瞳子散大者少阴心之脉挟目系厥阴肝之
脉连目系心主火肝主木此木火之势盛也其味则宜苦宜酸宜凉大忌辛辣热物以助木火之邪也饮食中常知此理可也夫辛主散热则助火故不可食诸酸主收心气泻木火也诸苦泻火热则益水也尤忌食冷水大寒之物此则能损胃气不行则元气不生元气不生胃气下流胸中三焦之火及心火乘于肺
上入脑灼髓火主散溢瞳子开大大热之物又助火邪此盖不可食验也药中云茺蔚子一味辛及主益睛辛者是助火也故去之乃加黄芩黄连泻中焦之火芩能泻上焦肺中之火以酒洗之乃寒因热用也又去青葙子为助阳火也加五味子以收瞳人间大且火之与气势不两立故内经曰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少火生气壮火散气诸酸之物能助元气孙真人云五月常服五味助五脏气以补西方肺金法云以酸
补之以辛泻之辛泻气则明矣或曰药中有当归其味亦辛而甘其不去者何此辛甘一味以其和血之圣药况有甘味又欲以为向导为诸药之使耳
<目录>卷上\眼耳鼻门
<篇名>内障眼论
属性:治两眼昼夜隐涩难开羞明恶日视物昏暗赤肿而痛细辛(二分) 芎 蔓荆子(各五分) 甘草 白芷(各一钱) 防风(一钱五分)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临卧温服
<目录>卷上\眼耳鼻门
<篇名>内障眼论
属性:治目疾累服寒凉药不愈两眼蒸热如火之熏赤而不痛满目红丝血脉贯睛瞀闷昏暗羞明畏日或上下睑赤烂或冒风沙而内外 皆破洗之神效
枯白矾(二分) 铜绿(七分研) 瓦粉炒黑(一两)
上先研白矾铜研令细旋旋入粉同研匀熟水和之共为一百丸每用一丸热汤半盏浸一二个时辰洗
至觉微涩为度合半时辰许临卧洗之瞑目便睡一丸可洗十遍再用汤内坐令热此药治其标若里实者不宜用
<目录>卷上\眼耳鼻门
<篇名>内障眼论
属性:治两目睑赤烂热肿疼痛并稍赤及眼睑痒痛抓之至破眼楞生疮目多眵泪隐涩难开龙胆草 防风 生甘草 细辛(各一钱)
上锉如咀内甘草不锉只作一折先以水一大碗半煎龙胆一味至一半再入余三味煎至少半碗滤去渣用清带热洗以重汤坐令热日用五七次但洗毕合眼一时去 肉泛长及痒亦验<目录>卷上\眼耳鼻门
<篇名>内障眼论
属性:张济氏眼病翳六年以至遮瞳人视物不明有云气之状因用此药而效蕤仁(去皮尖三分) 当归身 甘草(各六分) 防风(八分) 黄连(拣净二钱锉如麻豆大水一大碗煎至少半入药)
上件锉如麻豆大蕤仁别研如泥同熬滴在水中不散入去沫蜜少许再熬少时为度令病患心静点之至目中微痛日用五七次临卧点尤疾效名之曰百点膏但欲多点使药力相继也<目录>卷上\眼耳鼻门
<篇名>内障眼论
属性:治眉骨痛不可忍
炙甘草(夏月生用) 羌活 防风(各三钱) 酒黄芩(一钱冬月不用此一味如能食热痛倍加之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后服之神效明目汤治眼棂紧急致倒睫拳毛及上下睑昏赤烂睛疼昏暗昼则冷泪常流夜则眼涩难开细辛(二分) 蔓荆子(五分) 防风(一钱) 葛根(一钱五分) 甘草(二钱)
一方加黄 (一钱)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临卧服羌活点翳膏(一名复明膏)
治足太阳寒水膜子遮睛白翳在上视物不明
本 汉防己(各二分) 黄连 防风 麻黄(去根节) 柴胡 升麻 生地(各三分) 羌活(七分) 生甘草(四分) 当归身(六分) 蕤仁(六个) 椒树(东南根二分西北根二分)
上用净水一大碗先煎汉防己黄连生甘草当归生地黄煎至一半下余药再煎至一盏去渣入银石器中再熬之有力为度
<目录>卷上\眼耳鼻门
<篇名>内障眼论
属性:治两目发赤微痛羞明畏日怯风寒怕火眼睫成纽眵糊多隐涩难开眉攒肿闷鼻塞涕唾稠粘大便微硬
川芎(五分) 生地黄(酒制) 蔓荆子(各六分) 当归梢 白茯苓 本(各一钱) 荆芥
(一
钱二分) 防风(二钱) 麻黄根 羌活(各三钱) 细辛(少许) 红花(少许) 椒(八个) 桃仁(二十个)
上 咀分作四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临卧服之忌酒醋湿面<目录>卷上\眼耳鼻门
<篇名>内障眼论
属性:治内瘴
青皮(三分) 橘皮 川芎 苍术(各五分) 炙甘草 生地黄 连翘 柴胡(各一钱) 黄
(一钱五分) 当归身(二钱)
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之食后忌酒醋湿面辛热大料物之类<目录>卷上\眼耳鼻门
<篇名>内障眼论
属性:治眼发之后微有上热白睛红隐涩难开睡多眵泪蔓荆子(二分) 香白芷(三分) 柴胡 黄 炙甘草 当归身(酒洗) 防风(各五分)
升麻(七分)
上 咀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稍热服临卧避风寒处睡<目录>卷上\眼耳鼻门
<篇名>内障眼论
属性:治目中泪及迎风寒泣羞明畏日常欲闭目喜在暗室塞其户牖翳膜岁久遮晴此药多点神验细辛(一分) 升麻 蕤仁(各三分) 青皮 连翘 防风(各四分) 柴胡(五分) 生甘草当归身(各六分) 生地黄(一钱五分) 楝黄连(三钱) 荆芥穗(一钱微取浓汁)
上 咀除连翘外用澄清净水二碗先熬余药至半碗入连翘同熬至一大盏许去渣入银石器内文武火熬滴入水成珠不散为度入炼去沫熟蜜少许熬匀用之<目录>卷上\眼耳鼻门
<篇名>内障眼论
属性:治倒睫拳毛
细辛 蔓荆子(各三分) 葛根 防风(各五分) 当归身(七分半) 炙甘草 黄连 人参(各一钱)
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食远服避风寒<目录>卷上\眼耳鼻门
<篇名>内障眼论
属性:戊申六月徐总管患眼疾于上眼皮下出黑白翳两个隐涩难开两目紧缩而无疼痛两手寸脉细紧按
之洪大无力知足太阳膀胱为命门相火煎熬逆行作寒水翳及寒膜遮晴证呵欠善悲健忘嚏喷眵泪时自泪下面赤而白能食不大便小便数而欠气上而喘黄 (一分)细辛 生姜 葛根 川芎(各五分)柴胡(七分) 荆芥穗 本 生甘草 升麻当归身 知母(各一钱) 羌活 防风 黄柏(各一钱五分)
上 咀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热服食后<目录>卷上\眼耳鼻门
<篇名>内障眼论
属性:治浑身麻木不仁或头面手足肘背或腿脚麻木不仁并皆治之如两目紧急缩小及羞明畏日隐涩难开或视物无力晴痛昏花手不得近或目少精光或目中热如火服五六次可效蔓荆子(一钱) 陈皮(去白五钱) 人参(八钱) 炙甘草 白芍药(各一两) 黄 (二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临卧稍热服
如小便淋涩加泽泻(五分)一服去则止
如有大热证每服加酒洗黄柏(三分)
如麻木不仁虽有热不用黄柏止加黄 (一两)通用三两也如眼缩急去芍药忌酒醋面大料物葱韭蒜辛物
如麻木甚者加芍药(一两)通用二两
<目录>卷上\眼耳鼻门
<篇名>内障眼论
属性:治内障眼得之脾胃元气衰弱心火与三焦俱盛饮食不节形体劳役心不得休息故上为此疾干姜(一钱) 五味子(二钱) 白茯苓(三钱) 防风(五钱) 白芍药(六钱)柴胡(七钱)
人参 炙甘草 当归身(酒洗) 白术 升麻 葛根(各一两) 黄 羌活(各一两五钱)
上 咀每服五七钱水三大盏煎至二大盏入黄芩黄连(各二钱)同煎数沸去渣煎至一盏热服食远
<目录>卷上\眼耳鼻门
<篇名>内障眼论
属性:黄芩(酒洗炒) 黄连(酒洗炒) 龙胆草(酒洗四次炒四次) 生地黄(酒洗各一两)
上 咀每服二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热服
<目录>卷上\眼耳鼻门
<篇名>内障眼论
属性:治劳役饮食不节内障眼病此方如神效
蔓荆子(二钱五分) 黄柏(酒拌炒四遍) 白芍药(各三钱) 炙甘草(八钱) 黄 (各一两) 人参(各一两)
上 咀每服三钱或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临卧温服<目录>卷上\眼耳鼻门
<篇名>内障眼论
属性:治目中溜火恶日与火隐涩难开小角紧视物昏花迎风有泪柴胡(二分) 生甘草 蔓荆子 连翘 生地黄 当归身 红葵花 人参(各三分) 黄酒黄芩 防风 羌活(各五分) 升麻(一钱)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后温服
<目录>卷上\眼耳鼻门
<篇名>内障眼论
属性:治眼暴发赤肿脸高苦疼不任者
桔梗 连翘 红花 细辛(各一分) 当归身(夏月减半) 炙甘草(各五分) 龙胆草 苍术
(各七分) 黄连 羌活(太阳) 升麻(阳明) 柴胡(少阳) 防风 本(各一钱) 知母 生地黄 黄柏 黄芩(各一钱五分) 川芎(三钱)
上 咀每服一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后温服若苦疼则多用苦寒者兼治本经之药再行加减如睛昏加知母黄柏一倍
<目录>卷上\眼耳鼻门
<篇名>内障眼论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