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英才家庭造

王金战(现代)
  
揭秘英才成长全攻略:《中国英才家庭造》
  作者:王金战,郭铭
 
  2003年,他的班级90%的学生考入北大、清华、牛津、剑桥、耶鲁,2006年,他的女儿以645的高分被北大录取。2007年,他的著作《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位居教育类图书销售No.1,今年,他再推亲子互动教育励志第1节!
  阅读本书一天,孩子精彩一生
  家长必读的4大理由:
  1.规划、沟通、习惯、激励、冲刺——直击家庭教育五大难题
  2.中国教育界领军人物、全国十大名牌教师——已经改变无数孩子的命运
  3.200个第一手教育实例——全程指导英才成长
  4.首次披露“老王独家”——锦囊妙计,出奇制胜
  如果您希望孩子接受第一流的英才教育,不用说 《中国英才家庭造》是第一本您应该读的书,条条大路通北大,清从第—章看到最后一章,并仔细体会。
  如果您痛感孩子的心越来越远,请先读第二章,每一个问题都是一次机会,这其中往往潜藏着孩子突出的成才品质。
  如果您正在为孩子学习成绩提不高而困扰,请先读第三章,高智商源于细节培养,孩子极有可能是学习习惯出了问题。
  如果您的孩子即将参加中考、高考,请先读第五章,不仅2小时提高20分,更有一系列决胜秘笈全盘托出。
  如果我告诉你:2006年,人大附中有一个班,13名学生100%进入了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世界一流名校,你怎么看待这群孩子?
  A.天才
  B.狂人
  C.关系户
  D.吹牛
  正确答案是E,以上都不对。这个班的13名学生原本没有任何过人之处,考上清华、北大更是希望渺茫。然而,他们轻轻松松,就读的高校比北大、清华更优秀。
  他们就是人大附中A-level班的第一届毕业生。
  2003年9月1日,A-level班启动了。学校开班主任会,向老师们推荐这个班,动员一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有意向的学生报名。会开完了,很多老师和家长不理解,认为这个班前途未卜。
  但我分析,学校办A-level班是第一年,不可能只有一届,将来得一直办下去。以校领导班子的性格、办事作风,学校会不惜一切代价把第一届学生培养好,力创品牌。所以,我回班后,积极动员学生们报名加入。谁想去都行,能去就去。当年A-level班第一届只招了13个学生,我教的这两个班就占了6个,都不是成绩最好的孩子。
  A-level班学的都是英国高中的原版教材,全部由英国的老师上课,用英文讲授,学生英语能不过关吗?口语能不地道吗?考试是英国的合作学校把卷子寄过来,我们的学生考完了以后,再给他们寄回去。然后,像大学一样,考一门给你一个学分,累计到一定的学分以后,给你一个毕业证书。有了这个毕业证书,在英语语系的任何国家都被承认学历,可以报考它们中的任何一所名牌大学。但是,因为A-level班和国内高中所学的内容差异很大,学生就不能参加国内高考了。
  英国的高中课程难度远远低于咱们国家,虽然是用英语讲课,A-level班的学生们都感觉很轻松,很快乐。结果,第一届A-level班毕业,13个学生全部上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的一流名校。
  没报A-level班的许多学生都后悔了:“我以前学习成绩比A-level班的学生还好呢,最后前途反而不如人家。”
  受什么样的教育,是人一生的起点、永远的名片。虽然世界上不乏后来居上、自学成才者,但稀里糊涂选择一个比较低的起点,往往让人一生饱受磨难。“敢为天下先”,只做最好的,给孩子的就是一个更大的舞台,更美的前景。
  我来人大附中以后,第一届学生2000年毕业,有一个女孩叫王菲菲,当年考到北京大学数学学院。2000年的香港受英国的影响依然比较大。为了使香港更多地和大陆进行交流,获得一种新的元素,香港大学开始在国内招生。第一年,它给了北京大学8个招生指标。这些学生大学一年级在北大,之后,免费去香港大学念书,相当于交流。当时的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在国人的心目中,还是北京大学要高出许多;对于香港大学,大家都非常不了解。
  王菲菲就来问我:“我们学校分了8个到香港大学上学的指标,随便报名,你说我报不报呀?”
  我回答:“当然应该报了。”
  “为什么?”
  我告诉她:“虽然香港现在已经回归了,但整个社会背景,它的氛围、制度、文化和国内区别是相当大的。尤其在国际化步伐方面,我觉得香港迈得更快。就改革开放的程度来讲,更是比大陆高出一大地截。你已经18岁了,对国内的风土人情、社会制度、人文理念都已经有相当的了解。这时候带着成年人的思维,再到香港,与那里的制度、文化进行对接,利用这个平台,你将会得到在北大得不到的东西。”
  我谈了这些观点以后,王菲菲就报名了。当时北大学生都不认可香港大学,所以王菲菲面临的竞争也不激烈,很快通过了笔试、面试。
  到香港大学读了半年,王菲菲回来跟我说:“老师,这个路我选对了。香港大学的学生水平虽然不高,但是那边比较人性化、科学化、前瞻化的教育理念和学校整体开放的氛围,周边的社会文化、制度对校园的影响,在北大是感受不到的。到了香港大学,似乎是迈出了国门。”
  到了大四,王菲菲又被香港大学交流到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在那里又读了一年。这个孩子,四年本科,三所学校,两个国家,而且是三种不同制度的文化,比一般北大的学生,经历丰富多了。
  王菲菲在人大附中时,也不是一个出类拔萃、十分活泼的学生。在香港和国外上了几年大学以后,那种自信,那种阳光,那种视野的开阔和不凡的气质,明显和国内的孩子不一样。王菲菲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学的是精算师专业,毕业以后,被美国一家很大的投资公司录用了,第一年年薪就是6万美金。所以,王菲菲特别感激我,因为在她犹豫不决的时候,在别人都不看好的时候,我的一些观念,给了她一种导向,帮她圆了一个梦。你们看,现在咱们的学生对香港的高校趋之若鹜,香港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比北大、清华都高,再想到香港大学有多难?所以?走在潮流之前,把握机会就相对容易一些。
  有些人会说:我们的孩子没有读人大附中,更没有上北大,我们没有机会进入A-level班、香港大学啊!那么,我要问:当时人大附中那么多的学生,为什么只有这13名学生选择了A-level班?北大一年级的学生也有几千个,为什么只有少数几个孩子看好香港大学?
  对孩子的前程,家长必须有先见之明,对国内国际教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有利的选择。
  相反,有些家长对此感觉比较迟钝,甚至冷漠,总觉得这件事与我有什么关系,我的孩子不能去做风险未知的实验。大家都不敢吃这第一只螃蟹,怕扎了嘴,卡了喉咙。有没有认真研究国内教育形势的转变,有没有对比中外高等教育的差异?有没有想过,在别人已经走过的这条路上,自己的孩子还能走多远、多快?相当多的家长都没能做到。常规思维老轨道,听从命运的摆布,无知而无奈,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推卸责任。
  每一年,都有无数孩子出生、入园,开学、升学,高考、求职,只有那些事先做好了充分准备,进行了前瞻性、智慧性选择的家长,才能够为孩子找到一条更好走、更合适的英才之路。
  前些日子,我的一个老乡领着他已经上高二的儿子来找我,一见面就谈到了高考。
  我说:“北京大学2008年高考一共录取了2675个考生,其中保送的有573个,自主招生的有658个,再加上体育特长、艺术特长等等,北京大学有50%以上的学生走了特殊的招生系列,完全凭考分录取的学生还不到50%,这是国家高考的一个新动向。北京大学是这样,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也都是这样的,而且这个政策的执行力度会越来越大。”
  这个老乡一听,特别吃惊:“怪不得。我们感觉这两年,考清华、北大这些名牌大学越来越难。”
  于是,他问我:“王老师,什么叫自主招生?”这个老乡还是国家的高级公务员。
  我说:“孩子都上高二了,你连这些都不知道呀!”
  他摇摇头:“不知道。哪些学校有自主招生的资格?自主招生需要符合什么条件?”
  我说:“你会上网吗?”
  “会呀。”
  “那你就上网,一输入‘自主招生’这四个字,就会有一大片信息出来。你就知道自己的孩子符合哪方面的条件,该怎么提前做准备了。”
  这个老乡回去以后,给我发了一封很长的信,说在网上一搜,所有的事都明白了。有些学校自主招生要求竞赛二等奖就行,他觉得自己孩子根据这条政策,进入名牌大学,比较有希望。
  资源对所有的学生和家长都是平等的,就看谁是有心人。我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详细地查看每一个学生的档案和成长背景,给每个学生设计一条适合他发展的路子。最后我的那些学生,单纯的高考分数不一定最高,但是他们上的那些学校,往往都是最好的。你说为什么?就因为有一个提前设计。
  孩子天天叫作业压得抬不起头来,他哪能顾得上自我设计?所以,我们的老师、家长就应该帮助学生设计发展路线。但是很多大人压根不懂这些,也不愿意去学习。往往等到孩子考完大学,家长便成了专家。遗憾的是,孩子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已经被耽误,这样的专家还有什么用?
  早在19世纪末,有一对夫妇养育了六个儿女,他们有三条教子原则:一是不计毁誉,务必占先;二是男女都一样;三是和孩子们做朋友。
  这对夫妇在大女儿13岁时,让她孤身赴美求学。1908年,又把二女儿和三女儿一同送到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校。当时小女儿年仅11岁,被学校注册为特别生。这三个幸运的女孩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如雷贯耳的“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正是父亲宋嘉树设计了她们光彩照人的一生。
  培育英才从什么时候抓起?
  从小开始,越早越好。
  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两岁半的儿子去向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请教:“您说,我这孩子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受教育?”
  达尔文看了看孩子,问道:“您孩子多大了?”
  母亲得意地回答:“才两岁半!”
  达尔文遗憾地说:“已经晚了两年半。”
  而我比较看好孩子的设计从小学开始。一个人的小学阶段完成了一生智力开发的80%。小学生的阅读力、记忆力很强,背唐诗、学外语、做奥数,他们都能很快掌握。至于艺术特长,更需要童子功。比如舞蹈,到了中学你再来训练,基本上就晚了。一些竞争比较激烈的乐器,如二胡、小提琴,必须从孩子七八岁就抓起。
  我有个学生叫肖盾,现在是伦敦瑞士瑞丰银行投资银行的副总裁。作为一名中学生,他当年的英语水平到了一个什么程度?2000年,人大附中组织孩子们到美国参加OM大赛,全队师生,没有带一名翻译:因为有肖盾在,根本就不需要翻译。比赛结束,他就拿着当地的旅游手册,领着大家满世界观光。
  原来,肖盾还没出生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就已经设计好了———如果生的是女孩,就重点培养她数学,因为女孩往往在数学方面是弱项,要提前将“短板”补足;如果是男孩,就下功夫教他学外语,因为男孩的语言能力通常弱一些。这样,还在肖盾牙牙学语的时候,家里就推行了“双语制”。
  当然,前提是父母都还能说一点英语,虽然口语水平并不高。但是,一张白纸可以描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肖盾刚上小学,就已经是个英语通了。甚至,很多词是先说好了英语,再学会汉语的。早上看到太阳,一开口就是“sun”,晚上看见星星,又喊着“star”。“太阳”和“星星”的汉语发音反而学得慢一些。
  因此,肖盾从小就显得格外自信。课堂上,别的孩子开口说英语,总是怕出丑,声音小得像蚊子叫,手脚也不知往哪儿放。只有肖盾大大方方,就像在给大家讲故事一样,不过用的是英语而已。
  有一天,英语老师忍不住问肖盾:“你们家是不是刚从国外回来的?”
  一个普通中国家庭推行了“双语制”,说这孩子从“国外”回来,错得也不算太远。粗通英语的年轻父母何其多,具备国际眼光真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吗?依我看来,差距就在于责任心和坚持。
  现在,家长们都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花工夫,教育几乎成为家庭第一重要的投资了。各地的少年宫、各种面向中小学生的民办、校办的培训班,生意极其红火。到了周末,家长们带着孩子,背着画夹,扛着乐器,从城东赶到城西,四处培训。效果如何?用各种学习填满业余生活,两代人苦不堪言。不是拿着望远镜给孩子前程规划,而是攥着聚焦镜强迫孩子跟风、死擂,这样的家长大有人在。在一个人的智力开发期,如果学习的内容是他感兴趣的,那么,他的潜能就会极大地激发出来;而一旦这些内容他完全不感冒,他的智力又将更大地被扼杀。跟风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性格缺陷也越来越大。将来走向社会,学的东西不再重要,看的是个人综合素质,孩子反而失去竞争力。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2012年伦敦举办奥运会。为加强两个城市的文化交流,2008年春节前,英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了一次考察。我是中方的项目负责人,英方则由大名鼎鼎的伦敦政经学院接管。我随英方负责人来到伦敦初中二年级的一个班。这个教室里没有黑板,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投影仪、一个屏幕。也没有课桌,摆了六张圆桌,像个大餐厅。每一个圆桌旁边有七八个学生围着,有做手工的,有做游戏的,有聊天的,也有看书的,还有做作业的,干什么的都有。教室里有三四个老师来回地串,辅导学生。
  我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做作业的小男孩。拿起他的数学书,你知道一个初二的学生在做什么数学题吗?3除以5等于多少。我就指指这个题,让他做。他从书包里掏出计算器,先按了“3”,再按了“÷”,又按了“5”,最后一按“=”,那个屏幕上显示出:“0.6”。然后,这个男孩就用无比期待的眼神看着我。
  我连忙伸出大拇指:“Very good!”
  这就是英国的教育。
  这样的题,我们国家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都觉得太简单。可人家初二的孩子用计算器做出来,还兴奋得不得了。在英美国家,上午九点上课,下午三点放学,作业很少,学习轻轻松松。不是英国人傻,美国人不聪明,人家也知道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学习水平一般,但他们宁愿这样做。为什么?他们非常清楚,中小学时代应该是享受童年、童真、童趣的时代,应该培养孩子一种健全的人格、阳光的个性、广博的爱好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学生上了大学,年龄一大,就开始拼命学,而且高校的教学质量要?非常严:剑桥大学每年淘汰率高达20%,伯克利大学一年淘汰30%的学生,近乎严酷。去了这样的学校,谁敢不学?
  我们国家恰好相反,孩子们中小学阶段被如山的作业、成堆的考试,训练成了学习机器、考试机器,一旦考上大学,整个人就松懈下来。中国哪一个大学有淘汰率?多数学生学习可有可无。即使这样,还有一些跳楼自杀的。所以,家长不能选择国家的教育体制,也不能使劲逼孩子。但是,孩子要想在现有的环境下,占有一席之地,怎么办?必须提前设计。
  有一次,一个记者来采访我,说他侄子现在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学习不好。
  我说:“学习怎么不好?”
  他说:“孩子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培训,在班里才考19分,我们都觉得特可笑。”
  我说:“19分就非常厉害了,别把奥数的分和正常学习的分等同起来,日元和欧元能划等号吗?正常学习能得100分的学生,奥数照样得0分。孩子都得到19分了,本该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结果在父母的眼里成了一个缺点,一个笑柄,被他们没完没了地批评。他们就不想想,这19分,孩子做的是什么题?”
  有个孩子看了我的书,对我特崇拜,一定要见我一面,于是他爸爸托人找到了我。这个孩子初中在八一中学,中考分虽然不高,还是进了人大附中。
  孩子自我介绍:王老师,我是一个发展比较全面的学生,我喜欢朗诵、喜欢唱歌、喜欢运动;游泳有多快,跳远能跳多远,跑步能跑多快,而且在班里还是班干部。
  我就问:“那么,你在学科方面有什么特长呢?”
  他说:“我的每一科都比较均衡。平常,我很少做课外题,也不参加这方面的竞赛辅导,基本上就这么发展下来。”
  我感觉到这孩子的总体素质还不错,就问他:“你想不想尝试一下更高难度的挑战呢?”
  他说:“我可能跟不上。”
  我说:“不要紧。今年暑假,我们办了一个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夏令营,讲的就是高中数学联赛的内容,立足高考,又高于高考,绝对是一个挑战。一般的学生能听懂1/3就相当不错了;你呢,能听懂1/5也是好的。要不要去跟着听一听?”
  他爸爸在旁边说:“还有这样的班呀?那太好了。赶紧让他去试听,反正不用考试!”
  去的第一天,他爸爸就给我打电话。“王老师,您这个提议太对了,我孩子听课了以后,眼睛发亮啊,数学原来是这么博大精深!虽然听得不是太懂,但是数学那广阔的背景、高层次的思维,让他顿时感觉到一种兴奋,一种激情,当然也有一种不足。”
  不久,我被邀请去给学生们作了场讲座,顺便上那个孩子的房间看了看。只见他穿着短裤,光着膀子,正在宿舍里整理当天的听课笔记呢。
  “怎么样?跟上来了没有?”
  他回答:“第一天连1/5都听不懂,现在勉强可以听懂1/3。先记好笔记,回去再好好加工加工。”
  我告诉他:“有了这个暑假的挑战,你肯定会比同龄人高出一个层次。这就叫头脑风暴。头脑风暴不是西北风,今天刮一次,后天刮两回。而是短时间内,对一个人的思维,进行一种强刺激,使得他的能力、世界观实现一种提升、一种顿悟。”
  1加2加3,一直加到99,等于多少?参加过数学竞赛的小学生都能脱口而出。这是一个等差数列,普通高二的学生才能掌握。中超足球联赛进行单循环主客场制,有15支球队,全国一共要赛多少场?懂点奥林匹克数学的孩子也是张口就来,这也是高二的内容。据我了解,我们的小学生理解这些,完全没有问题。
  什么是思维品质?一个人的思路是死还是活,是宽还是窄,能不能独立思考。从这一点来讲,适当接触一点竞赛培训对孩子是非常有利的,但为什么现在奥数成了一个灾难了?就是因为大家都把竞赛看得过于功利,我一定要考多少分,要排多少名,得什么奖,好进重点高中。这就变味了。竞赛就是一场思维的体操,孩子从中体验挑战和刺激。以后的学习,他就会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漫长的一生中,每个人的命运看似变化莫测。实际上,我们今天所走的每一步,都已为明天埋下了伏笔。
  我有一个学生,名叫程稷,数学一直学得不错。他一上高一,就跟我提出这样无理的要求:“我高中三年不再学数学了。”
  我说:“你不学也可以,但是你得给我一个理由。你不学怎么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学?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家长的一个基本要求。”
  他信心十足:“我高中三年一心一意攻物理,将来高三的时候参加全国物理竞赛。只要获一等奖,我就可以保送,不用参加高考了。”
  我也不强求:“行!那你试试看吧!”
  高中三年,程稷基本上没有学数学,天天鼓捣他的物理,学得也不错。谁知,高二暑假的物理竞赛,他没发挥好,只获了二等奖。
  这回轮到我发力了。
  我说:“现在你只有一条路了:最后一搏,参加10月份的数学竞赛,获一个一等奖,赶一趟末班车。”
  那时候,数学竞赛已经报名结束,我紧急给他申请了一个指标。最后两个月,这孩子临时调头,完全豁出去钻研数学,果真拿了个北京市一等奖,直接保送北大。
  一般人看来,真不可思议。怎么两年没有学数学,两个月就能拿到一等奖呢?因为数理化不分家,物理学得好,对数学的开发是触类旁通的。而且这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参加奥数培训,打下了很好的数学底子。这就是思维的蝴蝶效应。
  我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参加一些学科竞赛。对待竞赛,能进能退。进可以获奖,一等奖高考可以加20分。退呢?获不了奖,或者压根就不竞赛,只培训,你也能受益匪浅。
  俗话说:不知道哪一块云彩能下雨。曾经在竞赛这里多了一些努力和开发,灵感和思维品质悄然得到了提升,将来某一个时刻一定会发生作用。有一天,你突然感觉到,我怎么比别人学得轻松了呢?因为努力必有回报。
  1903年,有位怀抱演员梦的男孩,终于获得了在纽约出演话剧《向上,向上》的机会,他的戏份很少,就是与两个怒气冲冲的人争执不休。
  结果,话剧反响不够好,剧团转移到一家小剧院去演出。演员的薪水也削减了,男孩的前途一片黯淡。
  这是男孩银幕生涯的起点。日后,他成了非常著名的电影明星———帕特·奥布瑞恩。
  2002年,我在沈阳给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集训队的学员上课,其中有一个男学生,来自湖北,才读初三。一开始,他经常被大孩子欺负得哭哭啼啼的。有次我去拉架,他长的男孩样,一开口,说话竟然是女孩的声音!一看就是发育不成熟,营养又不良,我不禁一阵心酸。
  和带队的老师聊天,我才知道,这孩子是山沟里长大的,家里很穷,有些数学天分,被学校发现了以后,就免了他的学费,让他去上学。初二的时候,他的数学老师借给了他一本书《初等数学竞赛教程》。一开始这孩子看不懂,经常向数学组的那些老师请教。看懂了以后,他觉得数学特有趣,越学越想学,越学钻得越深。后来他再上数学组,老师们一看他来,就知道是问问题的,太难应付了,都躲着,不敢见他。这一本书,大概用了两个多月,叫他啃下来了。
  从此以后,小男孩一发而不可收拾,每本新书到手,基本上两周就都能看完。再后来,所有的老师都辅导不了他了,他的数学老师就把教师借书证给了他,让他自己借,自己学。一年多时间,小男孩把学校里几乎所有的竞赛书都读了一遍。
  结果,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他在省里得了一等奖,经过层层选拔,进了国家集训队。
  竞争是不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在我看来,竞争不是打败别人,而是如何让自己做得更好。
  小男孩本来很自卑,甚至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但是他感悟到了竞赛的魅力,这种魅力一直吸引着他,走向一处很美的景点。万事开头难,前期他也需要别人的帮助,这也不会,那也不行,到处受阻;一旦走出了第一步,以后就快多了。
  最后,八轮大赛下来,小男孩的总分竟然排名第一,狠狠地回应了所有的捉弄和嘲讽。在颁奖台上,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衣短裤,露出腼腆的笑容。他依旧瘦小、寒酸,在大孩子艳羡、惊诧的目光中,谁知道尊严、胜利,一切竟始于一本数学书?
  平庸的博士和优秀的木匠,我先选择做一个优秀的木匠。从我的长项做起,会达到意想不到的高度。
  有个沈阳的男孩,上小学的时候,父母领着他到北京来找我,说这个孩子根本不学习,天天就是音乐、跳舞。
  我笑着说:“孩子这个爱好不是挺好的吗?”
  他妈妈说:“就是不学习呀!”
  “不学习到什么程度呢?”
  “反正在班里很差。”
  我就问那个男孩:“你喜欢音乐?”
  他点点头:“嗯。我特别喜欢那种节奏旋律特别强的音乐,有时候听着听着就想跳舞。”
  我一看那个小男孩,还真帅,体型也挺好。于是问:“你练过舞蹈吗?”
  “我读三年级的时候,报过一个舞蹈班。”
  “你会跳什么舞?”
  “桑巴。”
  “扭两下。”我一看挺俊爽,别有韵味。
  于是,我建议他的父母让孩子练习舞蹈。“能不能让孩子先报个少年宫的舞蹈训练班?”孩子高兴极了。
  舞蹈就是在音乐中散步,在音乐中运动,那种感觉,比运动更美。伴随着美妙的音乐翩翩起舞,我觉得对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整体素质都是非常好的锻炼。但是,要想练好舞蹈,也需要有坚强的毅力。一段桑巴跳下来,心脏的跳动,比跑一个100米冲刺还要激烈。
  “你还要能吃苦。”我提醒他。
  “我能。”
  孩子就这样一路练习舞蹈,体型越来越好,吃苦精神也越来越强。中考的时候,他作为舞蹈特长生,进入了重点高中。
  高中期间,男孩又到北京舞蹈学院训练了一个假期,技艺大有提高。
  于是我和他谈:“你将来可以走舞蹈的特长之路,但是你的高考成绩必须达到当地的‘一本’线,才可能进北京的重点大学;如果达到当地的‘二本’线,你也可以上一所比较好的大学;要是连‘二本’线都达不到,你就没戏了。所以高中这三年,你既要保证练好舞蹈,学习上还得抓紧。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孩子郑重地点点头。
  这以后,孩子更加懂事了。舞蹈玩命地练,学习也没有半点放松。去年高考,够了“一本”线,作为艺术特长生,他被录取到北京科技大学。
  有些家长也许会说:舞蹈扭屁股抡胳膊的,那不是大老爷们做的事。其实,各地重点高校中,舞蹈特长生的需求量很大,竞争也很激烈。女孩跳舞严重过剩,男孩跳舞恰好是冷门,占有更大的优势。
  很多家长整天为孩子操碎了心,又迷惘,又痛苦。为什么?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设计孩子,头脑中只有一件事:学习。只要孩子学习好,一好百好;学习不好,什么爱好都是不务正业。
  巴菲特认为,比尔·盖茨卖热狗也会成为世界热狗大王。真是这样,特长让孩子体验成功、感受自信,最后全方位也会跟着优秀起来。如果不让这个男孩去发展跳舞特长,他可能一直是个“差生”。家庭剑拔弩张,孩子也找不到感觉。给他自由,让他跳舞,孩子找回了自信,成绩也迅速上来了。
  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给总理李光耀的一份报告上说:“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不像夏威夷有十几米高的海浪;我们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一点名胜古迹都没有。要发展旅游事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李光耀批示:“你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有阳光就够了!”
  后来,新加坡利用灿烂的阳光,种花植草,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旅游胜地。
  上天不会给你太多的特长,只要一点点就足够了:上天给杭州一个西湖,杭州成了人间天堂;给海南一个三亚,海南成了海角胜地;给曲阜一个孔子,曲阜成了圣城;给赵普半部《论语》,赵普治平了天下;给了司马迁一次磨难,成就了《史记》的史家绝唱;给了李广一把弓,练就了千古“飞将军”;把一个苹果砸到牛顿的头上,牛顿运动定律横空出世;给了迪斯尼一只老鼠,动画帝国平地而起;给了卡罗琳一个小巫师哈里·波特,卡罗琳的资产就超过了英国女王……
  1.喜欢是第一步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在沂水县城一中,每个月工资不到一百元,生活清贫。有一年,我们几个老师合编了一本书,卖得还挺火,一次挣了一万多。不久,我上济南开会,第一次看到钢琴,一弹,“叮叮咚咚”,声音还挺清脆。当时女儿刚出生,我怀着一种模模糊糊的期望,就交了钱。钢琴送到家的时候,死沉死沉的,我只好招呼一群老师跟我去抬。
  大伙儿都议论纷纷:“啥东西啊,这么稀罕?”
  打开一看,钢琴。在那个年代,那个小地方,花一万块买那样一个大家伙,我可是出尽了风头!
  我当时的愿望也很朴实,怎么也得让自己的孩子接触点高档的东西。实际上,女儿学得很不愉快,成天都要我们逼着她练习。
  有时候,她一边弹就一边哭,抽抽巴巴地:“这是为什么?学钢琴的目的是为了考级,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排名,这到底是为什么?”那种痛苦的呼喊,我一看,一想:算了,别逼她了,顺其自然吧!
  钢琴梦就这样搁浅了。
  孩子上初一以后,我发现她的乐感还行,虚荣心又开始作祟了。咱们当年没考上名牌大学,我的孩子要再不能上一个名牌大学,那真是遗憾。人们常说,笨鸟有三种飞法。一种是先飞,一种是后飞,还有一种是不飞,然后从容不迫地下个蛋,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愿望,都交付给这个蛋。做父母的就是这种心理,自己完不成的任务,未酬之志,光想在自己孩子身上实现。
  以女儿当时的学习水平,肯定考不上北大,必须另辟蹊径。于是,我开始为孩子选乐器。为此,我真动了脑子,在清华、北大四处找人咨询。经过多方考证,几次修整,最后选中了中阮。乐器选好了,又怕孩子不学。得吸取钢琴的教训,万一孩子犯拧,中阮也不学咋办?
  有一天,吃了晚饭,父女俩出去散步。
  我开讲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朵奇葩,那就是民乐。知道么?”
  女儿莫名其妙地点点头。
  我继续说:“你看你长得漂漂亮亮的,将来穿着一身民族服装,站在国际舞台上———一曲民乐蓬勃而出,技惊四座,眼光都朝着你来了。那感觉……真是……哎呀……”
  女儿被我描述的美景打动了,兴致勃勃地说:“老爸,有意思。要不,您给我选一种乐器?”
  我说:“听说全国学中阮的人很少,那个特好。”
  “要不,您给我买把琴,咱练练试试?”
  其实我早给买好了。这一回,真没想到,一个对钢琴根本不感兴趣的孩子,竟然如此钟爱中阮。我那天描绘的美景,深深地缠绕着女儿。孩子把中阮完全当成一个爱好,而不只是特长[淘,书,客*taoshuКe],一天不弹都觉得难受。我陪她回老家,她背着琴;参加夏令营,她也背着琴。车站机场,人来人往,一眼就能看见她一个小女孩背着一把大琴,真是一处风景。看女儿那股子执著的劲头,我就想:这孩子进清华、北大,没问题了。
  2.没有条件不必硬上
  有一年,我接了高一的一个班,班里有个男孩,身材长得比较匀称,但是个子不高。孩子从小对篮球如痴如醉,可是家长老犯拧:“你不把学习搞好,就不能打篮球。”孩子的不满可想而知。
  家长无计可施,就找到我:“您看这孩子怎么办?”
  我提议:“你们能不能陪着孩子去测量一下骨龄?看他适不适合发展篮球特长。”
  家长摇摇头:“他不去。”
  我安慰他们:“你们别着急,我先跟孩子谈谈。”
  从哪里谈起呢?我们先说篮球。
  我说:“你喜欢NBA吗?”
  “喜欢。”
  继续问:“你最喜欢NBA的球星是谁呢?”
  “我最崇拜乔丹。”
  我一拍大腿:“咱们两个人太有共同语言了,我到现在也是特别喜欢打篮球。上学期间,只要见了篮球,就什么都不顾了,忘了回家的路,忘了看书做作业,叫父母揍个半死,还是‘旧情难忘’。哎呀,这个篮球确实是有魅力。”
  他一听:“太有同感啦!”
  我又问:“你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考上大学的呢?”
  “想知道。”
  “我们那个时候上学,学习任务基本没有,又不考试,精力就有一点过剩。当时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只有篮球可以打。慢慢地,我就打上瘾了。我的篮下动作很漂亮,是篮球队里的得分手。比赛一看,谁进球最多,谁动作最潇洒,同学们欢呼雀跃、欣喜若狂,我感觉自己好像当了英雄一样。但是,后来恢复了高考,我想考学了。我这个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翻开课本的第一页,突然发现,连初一的内容我都不会。这才感觉时间紧迫,我必须用功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到钻研带来的乐趣,比打篮球还要大。对篮球渐渐就淡了。在痴迷的状态中,我努力学习一年,考上了大学。很快,我的篮球特长又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成了班里的?力中锋。比赛开始,周边一帮女孩给你加油助威,那感觉,特棒!”
  孩子觉得我特别够意思,就开始提问:“老师,您说我将来该走哪一条路呢?”
  终于上道了,我赶紧夸他:“你这个孩子真懂事。你是高一的学生,前面还有两年时间,一旦错过,你一生的黄金季节就没有了。你可以继续打篮球,这是一个很好的运动习惯,总比有些人没事,天天瞎折腾强多了。但问题是,咱们必须设计将来走哪一条路了,要不考虑这件事,一天到晚晕头转向的,光知道打篮球,肯定是不明智的,你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吗?”
  孩子点点头。
  我继续引导他:“你是不是特别喜欢打篮球呢?那你应该知道,篮球是一项巨人运动。一旦你把篮球作为一种职业,个子却不高,身体的弱势就暴露出来了。为了克服这个弱项,你可能要比别人多付出几十倍的代价,还很难成功。将来大学招篮球特长生,也有一个基本的身高要求,你达不到,那是一票否决的。所以,我建议你到医院去测一下骨龄,看看你能长多高。然后咱们再商量下一步,篮球怎么打。如果你能长到1.80米以上,打篮球的基本素质就有了;如果你到不了1.80米,你也知道,在中国这个巨人云集的国家里,你想走篮球之路,真是比登天还难。那么,我们只能把篮球作为一种爱好,而不是一种专业了。”
  这下男孩心服口服了:“我妈叫我测骨龄,我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告诉他:“骨龄一测,就知道你能长多高。”接着,我把我的表妹拿着测骨龄的诊断书,从县体校、市体校一路打进国家青年队的故事,给他讲了一遍。
  那是我舅舅家的一个表妹,15岁的年纪,个子已经长到1.70米了。她的学习不好,干啥呢?天天在家里种地,推着小车子送粪。高个子对她来说,是件丢人的事,于是她故意弓腰驼背地,成天缩着身子。我一看这个小女孩,腿特长,将来肯定能长得很高。
  我于是随口说:“这孩子个子挺高啊。”
  他爸说:“光长这么一个高个子,在农村里,好吃好喝还多穿衣服,你就别笑话她了!”
  我笑着说:“这样行不行?让孩子跟我到县医院去测一下骨龄,看看她到底能长多高?”
  一测骨龄,能长到1.92米。我拿着这个测骨龄的报告,送到县体校篮球队。教练一看我表妹,才15岁,个子长得挺苗条的;再一看骨龄报告:1.92米,就收下了表妹。所以,这孩子从15岁开始练篮球,身板也挺直了,三年长到1.92米,在运动员的路子上发展得挺好。
  男孩听了表妹的故事,津津有味,答应去测骨龄。结果也就是能长到1.75米。
  我说:“你1.75米的个子,把篮球作为一生的专业,太艰难了。郭永林当年还有1.76米呢,那已经是非常罕见的了。咱们是不是换一个思路?篮球还是继续打,但只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就像我当年一样,在大学里打球还是很帅气的,人家也很佩服你。”
  这孩子不吭声了,兴趣开始往学习上转。之后,他顺利地考进了北京理工大学。在大学期间,他球打得漂亮,人缘也好起来,威信就比较高。
  特长在高考中的加分幅度是很大的。确实有很多学生因为走了特长之路,成就了一生的辉煌。但是,特长≈最爱。因为特长不仅要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还要注意他的自身条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特长培养中是没有必要的。当然,家长也不必对此强行反对。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栽花花不发。艺多不压身,多一门有益的爱好,日后总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未可知。
  我有一个朋友,培养女儿从小学小提琴,孩子拉得也不错。而小提琴各有各的规格,有的很袖珍,一点小的孩子也可以拉。到了初二,孩子个子也长到1.69米了,亭亭玉立。
  有一次,我们两家一块出去爬山,在路上谈起孩子的特长来。
  我说:“你这孩子拉小提琴,将来的路怕是越走越窄。”
  夫妇俩还不服气,一回去就向北京大学交响乐团咨询。
  我问:“你们学校的乐团里,最需要什么人?”
  对方说:“我们现在比较缺的是大提琴手。”
  “为什么?”
  对方回答:“一来,拉大提琴需要个子高的人,个子矮的拉不了。二来呢?拉提琴还得从小抓起。可是,大提琴那么大,一般的小学生达不到拉它的那个高度。小孩子拉大提琴,就像小不点骑大象一样,力度上不来,手指按琴弦还费劲。培养不到位,导致大提琴手断档了。”
  我们于是跟那个女孩商量:“你的身高都1.69米了,还有拉小提琴的基础,现在改拉大提琴,行不行?”
  到了初三,女孩转向大提琴。今年就以大提琴的艺术特长,考进了北京大学。要是拉小提琴,她就不具备那么明显的优势了。
  因此,在特长培养方面,家长们还需要避开三大误区。
  第一点,特长最好和孩子将来的发展对接起来,不能盲目。看见人家学得热火朝天,咱们也跟跟风。学了干什么?有什么用?不知道。家长能不能再往前看一步?孩子学了这个乐器、画画、跳舞,能不能为他的将来做一个铺垫,让他在今后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走得平坦一点,轻松一点?小学离高考,看似遥远,可一旦把小学这个时机错过了,到了中学,孩子15、16岁手指就僵硬了,腿脚也不灵活,你再来选特长,就有点晚了。
  女儿学中阮之前,还试过一段时间的二胡。
  老师教了她一段,感觉女儿指法有点生硬,于是跟我说:“学二胡的人很多,高手如云,你孩子要是只把它作为一种爱好,我可以教她。如果你们想通过二胡走高考特长的路子,她一个初中生,才开始练,我没法保证成功。”
  听老师这么一说,我才开始慎重地选择了中阮。
  第二点,特长的培养要精,不宜战线太长。家长们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中国的达·芬奇,音乐、美术、哲学、科技样样精通;成为当代的曹雪芹,琴棋书画无所不能。于是,他们就给孩子选择太多的学习项目,有些孩子的特长甚至有四五种之多,休息时间都排满了。长此以往,一是孩子身体吃不消,再一个,他的能力也上不来。
  什么是特长?特长就是特别突出的本事或能力。你想让他什么都会,最后是什么都不强;什么都懂,只能是什么都不精。当孩子的精力不济、兴趣锐减的时候,很可能过早地产生厌烦情绪,失去学习和生活的激情。“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孩子能有一技之长,其他学科、其他方面:性格、毅力、心态,能够健康、阳光、全面地发展,已经是很不错了。
  第三点,特长要长足发展,最好找一个比较专业的老师,不可随意。如果你只是单纯让孩子粗通点吹拉弹唱,参加普通的业余培训班就行了。但是你要看准了,让孩子走特长之路,起点一定要高。中国古话说得好:“学其上者得其中,学其中者得其下。”学艺就要拜高明的师傅。否则,艺术上一旦形成了坏习惯,改起来可比一张白纸困难多了,成材率也大大降低。
  女儿学中阮,我刚开始就没有准备充分,找了一个北大的学生来教她。等到后来,中国音乐学院的教授再来纠正她的一些不规范动作时,可就费了大劲了。所以,培养孩子的特长,一开始就要找专业水准比较高的老师,把基础打好,为将来奠定一个好前程。
  我有个学生,从班里倒数第一考上了北大,也是源于设计。这个学生在班里的起点很低,在大家逐步地鼓励、帮助下,学习进步越来越大,最后他竟然给我表态:“王老师,我一定要考上北大!”
  但是,倒数第一考北大,不是说吹就能吹上去的。以他的成绩,相当困难。我就在考虑,孩子的劲头也鼓起来了,信心也树起来了,学习也学得发疯似的,得想办法让他如愿以偿啊。
  于是,我找到他的家长。
  我建议:“咱们能不能挖掘一下你孩子的特长?”
  其实,直到高三开学,这个孩子什么特长也没有。但是,如果没有特长做铺垫,他上北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怎么办呢?我们就找一些专业人士来评判,他们感觉这个男孩子:第一,形象好;第二,喜欢唱歌,音准、音色也还可以;第三,有时候在班里搞一个小品什么的,这种表演的素养还有。
  进入高三了,过了十月份,我们才开始启动学生的特长培养计划。最后,我们给他选的是什么特长呢?影视表演。影视表演的专业测试就是唱一首歌,演一个小品,朗诵一首诗;比较轻松。而北大那一年有10个影视表演的特长生指标。目标选定以后,白天孩子在学校学习,晚上他妈妈就拉着他出去,满北京城转悠,风里来雨里去,找专业老师辅导。
  考完大学后,这个学生跟我讲:“王老师,您看看我妈,那么一个中年妇女,冬天开车陪着我,在人家门口一等两个多小时,冻得浑身发抖,才能够跟老师说上一句话,我心里是什么滋味呀!我要是再不好好学,简直就不是人了。越是大腕的老师,人家越不理会你。有些老师还比较刻薄,上来就说:‘你天生就不是搞艺术这块料,甭想了!’一棍子就把人给否定了。”
  “我们往往刚刚在一个老师家里受到侮辱,被推出门来了;到了另外一个老师家,又说:还行,你还有这个潜质,又点燃了希望的火种。这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一会儿热一会冷。我们母子俩的情绪,也是随着这些老师的态度起伏不定。但是妈妈始终坚持:‘咱们就走这一条路,只要你敢于吃苦,妈妈就陪你一块走下来。’”
  这孩子就是这样越挫越勇,不见黄河不死心,不到长城非好汉。在北大的特长生测试中,专业课排名第三,签约以后,降50分录取。再加上他后来学习上的突飞猛进,这孩子才以艺术特长生的身份,考进了北大。
  我女儿到了最后特长考试阶段,已经不能保证天天正常学习了。孩子的小拇指硬是被中阮的那四根琴弦,勒出一道深深的沟!考试当天,为了弹出力度,又勒破了手指,血溅琴身。
  我们看到有些孩子考大学,特长一加分就是好几十,艳羡不已。殊不知,选择特长并不是选择了轻松,而是把高考的压力,提前化解一下。
  不过,特长训练说苦也不苦。参加艺术特长考试,孩子提前接受了挑战,心态还是相对放松的。女儿读高中,每天晚上九点以后,生物钟就提示她:该弹琴了。于是,她就抱着琴弹起来,一弹就是一个小时。俗话说:“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学习就是逆水行舟,一个阶段不弹就会退步。那一个小时,女儿两只手不停地拨动,头一甩一甩的,弹得忘情,运动量很大。实际上,从人的左右脑功能来说,音乐和学习交叉,弹琴也是一种主动的休息。
  放下琴以后,女儿干啥呢?她就出去,在人大的操场上跑六圈,一般得有半个小时,回来差不多10:30了。然后,她再学上半个多小时,就去睡觉了。我觉得,女儿的整个高中生活,一直都很有规律。因为兴趣培养上来了,也没有感觉到孩子训练特长有多么苦。
  参加艺术特长测试,那是高考考场上没法体会到的一种紧张。每人测试就一首曲子,不过三分钟,一旦砸了,再没有机会了。不像高考,拿着一张卷子,两个小时,还可以分段认真对付,有一些思考的余地。七八年的心血,三分钟见分晓,这对孩子真是一种强大的挑战。
  测试的场地是人民大学的学生俱乐部。学生拿着琴进去考,家长站在外面等。考场有一扇窗,很高,对着外面,拉着窗帘。不知谁搬了一块大石头,放到窗户底下。轮到谁的孩子上场了,谁就站上去听。你孩子弹的是什么曲子?你孩子弹得怎么样?父母们都能听出来。那天,我们就在那个窗户底下,足足等了一个晚上,冻得身体都有点发僵了。终于轮到女儿上场了,我赶忙拨开人群,站在大石头上,静静地听。女儿那天弹的是《山歌》,弹得很流畅,中间没有打一个锛。我如释重负。最后,女儿专业测试竟然排名第一。
  现在去人民大学散步,每一次走到女儿考试的地方,我和她妈妈都感慨万千。回想那一晚,真是又紧张,又不凡。
  十几年一晃就过去了,等到孩子被逼上高考独木桥了,只能在硝烟弥漫的考场上一决高低,那是不是一种无奈呢?我们完全可以在高考之前,通过特长,把孩子的竞争压力缓解一下,为他的前程多开辟一条路。而选择特长,要有比别人更高的起点,就必须有更大的付出,经受更多的历练。所以,孩子通过特长之路走上更高的殿堂,命运对他们是公平的。
  这么多年当班主任,我坚持的原则就是不干便罢,干就要争第一。正所谓“犯其至难,图其至远”。克服最大的困难,实现最远的目标。我在沂水一中工作期间,高二有个班,在全校运动会上,团体积分0.5。这0.5分是怎么来的?一个项目取前六名,第一名得8分,第二名得6分……第六名得1分。这个班就拿了一个并列第六,这1分劈成两半,最后这个班就只有0.5分。大会上一宣布:高二(3)班0.5分!全校师生哄堂大笑,还有得0.5分的班级?
  到了高三,我给这个班当班主任。又是一次运动会。
  我说:“这次必须拿第一,总分第一。”
  孩子们在底下炸开了锅:“不可能!王老师,咱们不能冒进啊!”
  我决不放松:“不可能的事一定要变成可能。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百分之百的努力!我也不一个一个去动员,咱们自愿报名,报不齐就不参加了,看看你们的意思是怎么样?”
  孩子们一下子就站起来了一大片。
  然后我就把各个项目列出来,开始分配任务:
  “你报了100米,你能得第几?”
  “我能得第六。”
  “好,给我努力,争取得第五。第六完成任务,第五超额完成任务,奖励。”
  这样,把任务一分解,再把所有的分数一加,我们就有一百多分了。一百多分在年级里肯定能拿第一。
  我问大家:“同学们想一想,我说的这是大话吗?”
  “不是!”
  “好!这是第一步。要想拿第一,咱别指望到赛场上去拼老本,那都是骗人的。人的体能到了极限,是不可能拼上去的。下一步,要有超人的成就,必须有超人的付出,就看你们怎么练了。”
  都报名了,谁能不练?每天下课之后,一看那个操场上,几乎全是我们班的学生,拼命备战运动会。到了高三的秋季运动会,我们真是比出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一个高二得0.5分的班级,终于以113分遥遥领先,夺得了全校第一。
  孩子们议论纷纷:“王老师真神了啊!他说我们能得第一,我们就得了第一。”
  其实,这些成绩都是他们自己拼出来的。
  从此以后,班级士气与日俱增。我说什么事,孩子们都认为是真的,干什么都全情投入。这个全校倒数第一的班,因为一次运动会冠军,学习成绩也很快冲上了第一名。最后,高考总排名:又是一个全校第一!
  就是这三个第一,改变了一个班的孩子!
  我是数学老师,喜欢用数字说话。的确,瞄准大成功,定好小任务。很多遥不可及的目标,叫我的算盘珠子一拨拉,就变成了囊中之物。
  有两个妈妈是大学同班同学。有一年寒假,一个妈妈带着小男孩上同学家去做客,对方家里也有一个小男孩。
  妈妈就问对方的男孩:“你今年上几年级了?”
  他回答:“阿姨,我上高一。”
  “在哪个学校呢?”
  “我在南开中学。”南开中学是天津很有名的学校。
  妈妈继续问:“你学习怎么样?”
  男孩又回答:“阿姨,我这次期末考试在班里考了第一名。”
  这个妈妈就回过头来,意味深长地看了自己的儿子一眼。因为她的儿子在天津一所很普通的中学上初三,而且学习很一般。但是妈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一直不在状态,闷闷不乐,显得很尴尬。说她不高兴吧,老同学聚会不该煞风景,可是又高兴不起来。但是这个妈妈自始至终没有提学习的事,自己孩子比人家孩子差太远了,你再谈学习,等于往他伤口上撒盐。
  妈妈不提学习,小男孩却不会不想:“我妈在大学期间,比那个阿姨学得还好,而且我妈在天津的社会地位比那个阿姨还高。但为什么妈妈今天这么难堪?不就是因为我这个不争气的儿子给她丢脸了?妈妈为了保护我的自尊心,一句不谈学习的事,只字也不拿我跟人家的孩子比,我的妈妈多好啊!”
  小男孩想:“不行,我是个大老爷们!不能活得这么窝囊!”
  回去的路上,小男孩下定决心:“一到家就要玩命了!还有半年中考,就从这个寒假开始!”
  果真,当年中考,孩子以最后一名的身份进了南开中学。考上南开中学的那一刻,他知道:“将来的南开中学、整个天津市的第一名就应该是我!”虽然起点比较低,但路遥知马力,还有三年的较量。
  刚上高中,小男孩成绩落后;但他不慌不乱,一步一步走,学得非常有底气。三年后高考,如愿考了个天津市的高考状元。
  人的成长,不一定要多么惊天动地;有时候,一件简单的事情就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就像这孩子自己说的,我的人生就是从妈妈看我的那一眼开始了!
  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好,连刺猬都觉得自己的孩子皮肤最光溜。现在不一样了,不少家长总是拿着全国人民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比。一个在班里排名30的学生,下一次如果上升到第20名,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但是,如果一个第10名的学生,偶尔落到班里第20名,他就会痛苦不堪。所以,我们不要什么事都比来比去。谁谁谁就比你强,你有能耐就超过他。货比货要扔,人比人要死。怎么让孩子自己去比?怎么比,能比出孩子的信心?怎么比,能比出孩子的干劲?这才是我们做家长应该研究的。
  有一天,北京四中一个女孩的爸妈来找我。俩人争着反映:孩子从上高一以来,一直起伏不定。每一次考差了,他们是怎么说的;每一次考好了,他们是怎么说的。我发现这两位家长有一个共同点,只关注孩子成绩的本身,不去看学习的过程。孩子考好了,家长又是许愿,又是奖励;考差了,就讥讽、批评:你看,不行了吧,毛病一下子全出来了。他们就没有考虑孩子为什么波动这么大。
  这个孩子有时候考班里的前10名,有时考班里的倒数,波动区间太大,很不正常。家长给孩子灌输的观念:分数压倒一切。只要分数好了,一好百好;只要分数差了,一切白搭。结果,孩子考好了,就觉得:我成功了,万事大吉了。后面的学习失去了目标,完全放松下来。再考,又是一塌糊涂,于是悲悲切切,孩子完全成了分数的奴隶。
  两位家长糊涂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女儿提出来要参加生物竞赛。家长问:“为什么要参加竞赛?”
  女儿说:“如果生物竞赛获了北京市一等奖,将来就可以加20分,或者保送上北大、清华。”
  家长一口回绝:“那是不可能的。你别瞎掺和了,好好地把功课学好,比什么都强!”
  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是人的一种本能。你的归宿在哪里?要设计。我的强项是什么?得尝试。比如,我通过竞赛获奖进北大,或者我单靠高考总分考清华,或者我凭借艺术特长上复旦。孩子有这样的目标,然后循着它波动,在波动中往上升。但是,在家长的指挥下,这个学生把每次成绩的起伏看成了唯一追求,没有长期的目标,只有短期的虚荣,最终失去了自我。
  我说:“孩子本来是有很大优势的,成绩不稳定,不是智力不高,也不是方法有误;而是她精力过剩,情绪不稳。你不给空间让她发泄,她只能在学习之外折腾了。就听孩子的,让她搞生物竞赛。”
  孩子把精力转移到竞赛上了,不但没有影响正常学习,后阶段的考试反而一步步稳定下来,最后通过竞赛加分,考入了北京大学。
  费罗伦斯·查德威克是世界著名的游泳健将,还是第一个游过英吉利海峡的女性。她一生参加无数次渡海游泳,从来没有半途而废。以她的实力,挑战卡塔林纳海峡是十拿九稳的。然而,在距离海岸仅有半英里的时候,她竟然放弃了。当人们带着深深的遗憾询问这位女士时,她回答:“雾太大了,我看不清海岸在哪里,如果知道只差半英里,我一定可以做到的……”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坚持到底,没有取得成功,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毅力,没有能力,而是因为我们缺少一个清晰的目标。同时,无聊、空虚、焦虑、失落等不良情绪,也随之滋长。
  因此,相对学习底子和习惯都比较落后的学生,家长压根儿就别给他定长远目标,只定短期目标,越低越好。
  很多孩子一见到我,就说:“我成绩不好,不想学了。”
  我就问:“不好到什么程度?”
  孩子吞吞吐吐:“反正是倒数。”
  我说:“成绩不好是一个模糊概念。咱考不上北大,能不能试试人大?上不了人大,要不换换北理工?北理工也没戏,全国还有那么多好学校等着你呢。这次排50名,下次考49名就是成功。不能笼统地说自己成绩不好。”
  孩子一想,49名,不就追上一个嘛。再一看第49名的那个同学,怎么看怎么不如他,于是信心十足。
  追上了第49名,我们就大张旗鼓地表扬:“是不是?挺好!下一次干什么?争第48名!”
  目标低,好追赶,孩子容易产生成就感。比如,这一次他考了50名,你让要求下次考入前30名,他可能就不想干了,达不到啊。但是很多家长,包括老师,甚至不认为人家从第50名到第30名是一个提高,都吝啬表扬。为什么?你看谁还比你学习好,你要超过谁才行,一句话就把学生的积极性给打击了。
  所以,前进一名是不是胜利?目标是远还是近?确实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已经很优秀的孩子没有必要给他定目标。孩子之所以优秀,自然有他优秀的背景。他们往往把学习当成了一种快乐,一种享受。因为学习,同学尊重他,老师欣赏他,这些孩子从中得到的礼遇和幸福,是金钱换不来的。
  上高中期间,我拿手的是化学,但最喜欢数学。我喜欢数学到什么程度?每次数学测验,我都是提前交卷。为什么要提前交卷?第一,我答卷时没有任何杂念,很快就做完了。第一遍做完的题,我既检查不出来错误,一般也都能做对。第二,我追求一种什么感觉呢?我早早做完,上讲台交卷。周边的同学一看:“哎哟,他怎么这么早就交卷子了?”全班都抬起头来仰视你,监考老师也用复杂的表情看着你。那种感觉,对青少年来讲,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
  记得有一次考数学,时间还不到一半,我就交卷了。监考的数学老师示意我站在一边,先别走。然后,他从头到尾把我的卷子看了一遍,然后对我跷起了大拇指!当时我心里那股兴奋劲,比啥都强!让同学惊奇仰慕,让老师另眼欣赏,这种境界完全超越了分数,摆脱了功利,就是孩子一种纯真的心态。提前交卷还练就了我的学习效率和正确率,下笔就对!
  到了高考的时候,我就赚了。那一年数学高考,题量很大,学生两个小时做不完,更没有时间检查。铃声一响,做到哪里算哪里,做不完也得交了。我考完以后,回想一下,感觉好像能得70多分。最后分数出来,和我预想的完全一样。但是现在的很多家长,太想让孩子追求完美,你要得了100分还行,得99分,这个1分之差就要排在二十几名以后。少一分就不依不饶。
  即使差1分可能落后二十几名,但是,这个二十几名和第1名,究竟有多大的差距呢?多少学生在家长的嘱托声中慢慢地检查,甚至有些班主任,严禁学生提前交卷,必须铃声落、再停笔。久而久之,孩子把高分寄托在检查试卷上,往往第一遍的准确率、解题速度和自信心都大打折扣。
  学习就是这样,一开始有一个朦朦胧胧的目标,在这种目标的引导下,你努力了,奋斗了。而一旦你一头扎进学习里,那里的世界一定是鲜花烂漫,灵光闪烁,一派至真至美的景象。
  我高考完了以后,回到农村,每天扛着锄头跟农民一起下地干活。农村干活,干上一两个小时后,生产队长就开始喊:“抽袋烟吧!”所谓“抽袋烟”,就是休息一会。利用这个休息时间,我自己背着书包,躲在树荫下,丛林里,看书去了。我那时候看书,完全不是为了什么而学习,也绝对不是学给别人看的;而是在考大学那一段,养成了爱学习的好习惯,体验到它带来的、物质上无法企及的享受。
  外校的学生讽刺人大附中的学生,说他们是学习的牲口。为啥呢?这些人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地往竞赛班里跑,迫不及待地做那些变态的难题,天天啃啊啃,昏天黑地的,真是不可理喻。他们没有生活乐趣?他们不会享受人生?都不是。
  其实,他们乐在其中,自得其乐。他们不是为目标而学,而是为快乐而学,所以,他们是最优秀的。
  我2003届的那个班,高考前,有13个学生已经提前保送清华、北大了。最后高考,考分高一点低一点,对他们都没什么意义了。但是,他们的学习仍然抓得很紧。图啥呢?有的孩子为了寻找一个目标,就给自己定下标准:我就要数学拿满分!但是那一年高考数学非常难,没有人得到满分。最高分是黄爽,考了149分,成了当年的数学状元。进入这种踏实、投入状态的学生,恐怕有一种共同的感觉:目标不再重要,目标可有可无。而一旦达到这个境界,实际结果肯定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好得多。
  我在人大附中当班主任,经常听到家长们跟我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王老师,这孩子小学、初中都是班里的尖子生,一上高中就接不上气了!”
  “王老师,他在以前学校可是年级的数一数二啊,现在也就算个较好吧?”
  我总是劝他们:“好汉不提当年勇。你们是不是始终停留在孩子最辉煌的时刻?老认为自己的孩子就应该是第一,只能是第一,谁都不能高他一头?那我们班岂不是要产生55个并列第一,这样可能吗?[淘,书,客*taoshuКe]能进人大附中的孩子已经是凤毛麟角了,过去的第一名和现在的第十名、第二十名,有可比性吗?能不能把过去都忘掉,就从第十名、第二十名开始,这就是你的起点,重新振作,一点点进步呢?”
  在我看来,挫折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忘掉过去。
  侯晓迪是我教过的最顽强的一个学生。
  他的学习成绩一般,但是创新能力超强。于是,我引导他参加科技制作竞赛。人大附中鼎鼎大名的“电脑神童”,竟然无缘全国科技大赛,就此断送了保送清华、北大的机会。这是第一次挫折。
  后来,他又参加了SK状元榜,以他的执着和学识,夺取冠军本是意料之中。他和同伴两人一组,从周冠军、月冠军,一路闯进决赛。在年度大赛中,与对手杀得难解难分。最后加时赛,他们出现了一个微小失误。侯晓迪再一次和冠军擦肩而过。这是第二次挫折。
  侯晓迪一直想出国,他跟我商量:“王老师,能不能让我回家一个月,让我主攻英语?”为了成全这孩子,我瞒着学校,偷偷批了他的假。后来,侯晓迪英语考得挺好,开始办理留学手续。结果,连续申请了六个学校,他竟然没等到一份录取通知书。2003届的学生毕业,正遭遇“非典”,国外对华奉行“三不政策”,即:不录取,不签证,不接收。大多数学生都提前办好了出国手续,而侯晓迪撞到了枪口上。这是第三次挫折。
  这样,侯晓迪只好重振旗鼓,备战高考。成绩出来了,不上不下。问清华,清华不肯定;问北大,北大也含糊。最后,侯晓迪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虽然也是国内一流名校,但毕竟不是他的预期。这是第四次挫折。
  侯晓迪屡战屡败,不是他的态度、能力有问题。或许可以理解为“命运悲剧”。侯晓迪擅长课题攻关,但知识储备不全面;这样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是最不适应中国的考试制度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为此,侯晓迪写作一篇《奔腾》自喻。
  在奔腾中,他的生命被磨损,仍然寻不见那梦中的天堂。他渐渐明白,这奔腾本身就是一片绚丽,一个终点。而这奋斗本身就是他灵魂所找寻的伊甸园。
  人间万事,许多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一出生,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上学了,我们无法选择老师。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不能左右体制,管不着他人。我们唯一可以选择的是“心态”。“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就是侯晓迪的选择。上了大学以后,桀骜不驯的侯晓迪在一种更为自主的空气中学习,终于捷报频传,开始进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时期。
  不断剥开黑暗的壳,总有一天会看到光明的核。这一切的关键是你能不能顶住,坚持到最后。
  (一)
  湖南有一个学生,第一年高考落榜,来到深圳打工。半年的异乡漂泊,他尝遍世态炎凉、人生百味。看到《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后,他给我写了一封很长的信。
  王老师:感谢您为我们年轻人写出这样一本好书。我经过痛苦的反思,终于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了。今天,我就要打点行装回湖南了,准备复读,开始我的新生。等我考上大学的那天,一定会上北京,向您报到。
  在半年的打工岁月里,这个年轻人承受着没有学历、缺乏知识的种种艰辛,生活第一次向他露出狰狞的面孔。历经了生存的压力,他再来看待学习上的困难,就没有那么苦大仇深了。我想,以这种心态从头再来,这孩子将来的路必然多了一些平坦,少了一段坎坷;多了一份拼搏,少了一点畏缩。
  我并不提倡复读。但在目前的教育和就业形势下,复读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顽强的品质、高远的追求,令我感奋。
  现在,高等教育全面开放,一个学生无论考分多么低,想上一所大学,都不是什么难事。高校录取:一本、二本、三本,接下来还有高职;民办高校遍地开花,出国留学大门敞开。高校毕业:一律不包分配,实行双向选择;虚假就业率不断攀升,实际就业率逐年下滑。中国社科院教育蓝皮书《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调查显示,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真正签约者只有33.7%。其中,50%的人认为自己找到的工作“一般”,只有37.4%的人对自己找到的工作感到比较满意。
  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大学生已经贬值,名牌大学生才有含金量。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经常遇到一些“钻牛角尖”的学生。高考就只报一个清华、一个北大,或者一个复旦,总之必须是他满意的学校,绝不降格以求。今年考不上,我明年复读。每一次,我都要给这些学生做大量的工作:成功的道路千万条,别拿青春做赌注。不过,打心眼里,我很敬重他们:他们没有学上吗?他们没有前途吗?都有!这些学生小小年纪,顶着巨大压力,就为了人生有一个更高的起点,这在同龄人中弥足珍贵。
  本着“不以高考定终身”的原则,我认为以下三类孩子可以选择复读:
  ①高中三年没有投入学习,没有挖掘足够潜力;良心发现,想重整山河。
  ②高考志愿报得不理想。
  ③平时成绩好,临考发挥失常,未达到自己目标。
  (二)
  我在青岛二中工作期间,有一个朋友是海军401医院的院长。女儿高考没有发挥好,知道分数后,家里一片沮丧。
  是勉强上一所普通大学,还是复读一年再搏名牌?一家三口严重分歧。老爸心疼女儿“受二遍苦遭二茬罪”,不赞成复读,加紧联系了一所部队院校;妈妈认为女儿能够东山再起,动员亲朋好友说服爸爸,力主复读。当事人女儿犹豫不决,态度暧昧但倾向不读。
  全家人为此,热战完了闹冷战,谁也不搭理谁。胶着态势下,他们找到了我。我教过孩子一年,立即做出判断:孩子基础好,潜力大,复读必胜。但是,孩子对复读畏首畏尾,怎么办?我于是跟她谈:
  第一,复读这一年,肯定要吃大苦,但如果你一头扎到学习中来,这一年会过得很快。所以,这个苦绝对是可以超越的。
  第二,有些孩子之所以复读一年不如一年,是因为选错了老师,选错了学校,带着一种失落,一种遗憾,甚至是一种伤害,投入后面的学习。所以,只要找到一所负责任的学校,加强心理引导和日常关爱,就不用担心退步。
  第三,复读一年后,你最低还能读现在的学校,不会退步,所以是零风险。
  一不怕苦,二不怕败,再有家长保驾护航;孩子不再失魂落魄,决心放手一搏。我们赶紧开着“海狮”面包,为“复读计划”四处考察。不能留在原来的学校,那样会加大孩子的心理压力;也不能奔赴太远的学校,那样无法及时掌控孩子学习的质量、进度。最后,我们选择了青岛平度九中,一所城乡接合部的学校:封闭式管理,师资力量强,培养细致周到。
  从小生活在大都市的半大姑娘,突然来到了一个农村中学,一时很难适应。孩子总是听到一群老鼠在床底下欢歌跳舞,上半夜怎么也睡不着。一开始,她也成天哭:干吗要复读?为什么要遭这些个罪?然而,当学习的压力扑面而来,这点苦也就不算什么了,一年眨眼就过去了。孩子第二次高考成绩,整整提升了100分!拿到北京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全家人欣喜不已。
  在挫折的磨砺中,孩子获得了责任感、自制力、自信心,这一切不仅在学习中是最重要的,在整个人生中也是第一位的!有了这些,即使考不上一流名校,照样是英雄好汉;没有这些,无论接受再好的教育,终究是一事无成!
  这孩子后来又考上北大的硕士,现在清华大学任教。
  我常说:“成长的过程跌宕起伏,有高峰就有低谷。一时一地的失利,有助于孩子发现问题,更快进步。先有小挫折,才不会栽大跟头。”
  于是,就有家长问我了:
  “王老师,我看谁家的孩子,他就是长胜将军,从来没有失败过。”
  “王老师,有没有什么秘诀,让孩子防患于未然?”
  我的回答是:“首先,没有不出问题的孩子。家长不要苛求孩子完美无缺,屡战不败。同时,百战百胜又是每个孩子可以达到的境界。有些孩子之所以持续优秀,的确有一整套更为完备的应变机制。”
  长胜将军为什么战无不胜?
  一个学生在作业中,有一些知识点反复出问题,或者有几次小考总在某一方面丢分,这就是一种无声的警告。长胜将军并不是多么聪明,而是善于抓住这些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因此,在重大考试中,他们总是发挥平稳,所向披靡。
  这次考试虽然成功了,但是试题中已有信息表明:有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多数孩子抓大放小,得意忘形;只好等到下一次测试大败而归,才能痛定思痛,查漏补缺。学习的起伏也就在所难免。
  因此,长胜不败的秘诀是:及时调控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从不忽略每一个看似细小却有可能产生重大后果的问题,并且锲而不舍地加以解决。
  我有个学生叫张亦楠,高中毕业保送进了清华大学,现在哈佛大学读博士。他是一位比较典型的长胜将军,让高三学生深感头疼的每天“统练”,张亦楠自有一番心得:
  高中三年,我独爱高三,因为高三每天都有统练。
  听起来是不是很“变态”?其实,连我的朋友也认为我的这种观点近似疯癫。
  我爱统练。因为统练,每天清晨,我都会满怀希望地去上学;每天上午,我都会满怀希望地去听课;每天中午,我都会满怀希望地去吃饭;每天下午,我都会满怀希望地去为即将到来的统练而摩拳擦掌。统练是我一天的希望所在。因为统练,我生活得很充实。
  我爱统练。统练没有压力,因为它不直接关系到我的未来前途;统练又有压力,因为它是正规的考试,而我看重每一次考试。正是这种不松不紧的氛围让我达到最佳状态。统练时,我总能敏锐地发现题目的“陷阱”,那个时刻的喜悦即使在分数下来以后,仍让我回味无穷。
  我爱统练。统练后与其他同学比分,较量个高低,是高三必不可少的项目。如果能够“一览众山小”,我会高兴两三天;若是不幸在年级“泯然众人矣”,我也会花一个晚上面壁思过。不过大多数情况,我与那些高手都互有胜负,“胜故欣然,败亦坦然”嘛。
  我在高三有一个“统练伙伴”。他与我一样,视每次统练如高考。且他的实力亦甚强。我们还有一个相同点,都不太谦虚。每次分数下来后,我们中的胜者都难免流露出对对方的挑衅。如果某次输给他,我会好几天感到耻辱。而这种耻辱感正是我学习的最大动力。于是一天一次的统练就让我这个疏懒的人勤奋起来。
  我还是个知足常乐的人。但我们班的强手居然几乎都扎堆坐在我那片,每次统练,我们那片人很快就能知道其他人的分数情况,不免要比一比。比输了,我又不服人家,只好下次争取超过他们。还好,每天都有机会,于是每天都有目标。渐渐地,我发现,我也成为了强手中的一分子。是统练让我这个知足的人不知不觉取得了进步。
  以上所有这些,使我顺利地考上了清华。一天一次的统练,帮助我成功。
  古罗马皇帝哈德良手下有一位将军,总是在他面前吵吵着要提升。
  他报告:“我应当进入更重要的领导岗位。因为,我经验丰富,参加过10次重要战役。”
  哈德良皇帝随意指着周围的战驴说:“亲爱的将军,好好看看这些驴子,它们至少参加过20次战役,可它们仍然是驴子。”
  如果不擅长总结,十年的资历,只不过是一年经验的十次重复而已。优秀不是时间的累积,而是不断反省后的创造力。
  我在山东沂水一中期间,有一年接了一个高三班。班里有个男孩,脸上总是一抹淡淡的忧愁:学习不思进取,行为自由散漫,一点青年人的灵气和活力都没有。
  男孩曾经是两届的班长,一次主持正义,得罪了一帮学生,竟然被围殴。班主任对此听之任之,男孩从此心灰意冷,日渐颓废。
  我跟男孩说:“你曾经是个好班长,现在能不能重出江湖?”
  他说:“我为这个班受过委屈,没有一个人为我打抱不平。”
  我说:“那是当时班风不正,邪气压倒了正气。同学们都知道你心里窝囊,希望你再度出山。”
  男孩眼睛一亮,“真的吗?”
  我说:“当然。你继续干你的班长。通过你的表现,让那些侮辱过你的人,伤害过你的人,都来向你赔礼道歉。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你行不行?”
  “行,老师我干!”
  有一次打扫卫生,男孩找到我。
  “王老师,我撤了一个小组长。”
  我问他:“你怎么撤的?”
  他说:“我分配打扫卫生任务的时候,一组的组长跳起来跟我对峙。他说,凭什么每次都从一组轮呀?我抗议。”
  我饶有兴味地:“那你怎么处理呢?”
  “我说,你到底干不干?他说不干。然后我就宣布:我现在就把你这个组长给撤了,我来当一组组长。”
  农村孩子哪见过这个阵势呀!全班同学都震惊了,一组同学乖乖地跟在他后面干活去了。
  “好!”我拍着他的肩膀:“我就希望培养你这种干部,敢于决策。”
  从此,男孩办事底气特别足,把班级管得井然有序,同学们都很佩服他,最后全票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有一次,男孩上自习课迟到了。
  同学就跟他开玩笑:“当班长就是好呀。我们来晚了,挨你批评;你来晚了,谁管你呀?”
  他“刷”地一下站起来:“我刚才跟班主任谈事去了,不是迟到。以后凡是我来晚的时候,都是为了工作,我决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可能迟到。”
  一句话,大家顿时哑口无言。
  这一次,我提醒他了。我说:“你是班长,要有一个大肚子,容天下难容之事。不要把过去那么一点伤害,老憋在心里。耿耿于怀、愤愤不平、小肚鸡肠、睚眦必报。一个不能自我解脱的人,是干不了一番大事业的。曾国藩讲过,‘咬碎门牙和血吞了’。你应该用一种博大的心胸,去包容同学们的某些误解和调侃,相信他们不是恶意的。只有这样,你才能赢得更高的威信。”
  男孩的心态平稳下来,高考成绩也不错,参加工作后,更是单位独当一面的骨干。
  我女儿小学期间,曾在城乡结合部的一所学校上学。那里有一帮男孩,天天以欺负女同学为乐。女儿是转学生,普通话讲得又不标准,成了他们的首选攻击目标。孩子受了欺负回到家,就给她妈妈诉苦。妈妈也没招,气急败坏:“你自己窝囊嘛。你不会骂,不会打吗?你不会找老师吗?”
  从此以后,女儿不再求助妈妈,想找我倾诉。我当时在青岛二中当教导主任,一天到晚忙得晕头转向。我晚上回家,孩子已经睡了;我早上出门,孩子还没有起床。委屈一天天积压下来,女儿就变得谨小慎微、患得患失、疑神疑鬼了。直到离开青岛,来到人大附小,她才一天天阳光起来。
  多年以后,女儿考上北大。我逗她:“在青岛上了三年小学,你不回去看看?”
  “那是我的伤心地,我不想回去!”
  “有那么严重吗?”
  她说:“老爸,你不知道:那段日子对于我来说,简直是场噩梦。”
  原来有一次,她实在被欺负得受不了了,回家跟妈妈哭诉。她妈妈找到校长,哭哭啼啼地告状。校长一听也挺气愤,再转到班主任去处理。
  班主任回到班里,做的第一件事,是抓住我女儿的红领巾,把她拖到教室的后面,罚她站着听讲。
  第二节课,班主任让那几个欺负她的小男孩掐着表,看着女儿跑圈。直到今天,女儿谈及此事,依然泪眼婆娑:“我当时不敢跟您说,爸爸。我做错了什么呢?本来是我被欺负了,为什么还要我接受这样的惩罚?”
  过去,我们家兄弟姐妹七个,为了争一点东西,经常打得鼻青脸肿的。一觉睡醒,第二天还是好弟兄。物质生活虽然匮乏,人的心理还是挺坚强的。现在的孩子一家一个: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向父母发泄,又没有手足,家里的路就给堵死了;假设老师不能主持公道,同学间交流又各自为政,学校的灯也就灭掉了。所以,家长不要指望孩子是不败金刚,更不要在他们面前失控、失态。
  在美国一个小镇上,发生了一起银行抢劫未遂案。劫匪被保安困住了,竟然抱起一位五岁小男孩,把他当人质来要挟警方。最后,狙击手将劫匪当场击毙,鲜血溅落在男孩的身上,孩子目瞪口呆。
  就在此时,谈判专家迅速把孩子抱入怀中,面对蜂拥而来的人群高声喊道:“演习结束!”大家都愣住了,随即明白了他的用意,一齐大声夸奖小男孩的勇敢,心照不宣地保护着孩子未萌的童心。
  我接到过一位1989届学生的求救电话。
  他说:“孩子现在上小学五年级了。有一天,班主任把我叫到学校,指出了孩子目前存在的三大问题,要我全力解决。我也不敢耽搁,在家里‘整顿’了一个多月,就是不见起色。王老师,您帮帮我吧!”
  我问:“班主任谈了你孩子的哪些问题?”
  他张口就来:“其一:会做的题经常出错,这是孩子粗心马虎的表现;其二: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方法有问题;其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课堂纪律。”
  我告诉他:“首先,老师说孩子会做的题经常出错,是粗心马虎的表现。我以为这是一种误判,会做的题经常出错,一般是基本技能不过关。而基本技能的提高不是一步能到位的,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
  “其次,孩子学习效率不高是学习方法不当。这话没错。但老师不能仅仅是孩子问题的发现者,还要是问题的解决者。恰当的学习方法是什么?老师告诉你了吗?”
  学生回答:“没有。”
  我说:“显然,这位老师还存在着指导不到位的问题。”
  家长既应该尊重老师的意见,又不能盲从老师的结论。每一位老师一年有几十上百个学生,一辈子下来,教过的孩子成千上万,对于某些孩子有偏见或者误判,当属合情不合理。可我们每一位家长,只有一两个孩子。为什么不能自己去了解、去判断你的孩子呢?老师一批评,家长回去就拍桌子瞪眼睛,跟孩子势不两立。我不以为这是教子有方,倒更像一种推卸责任。它的潜台词是:我对孩子已经没辙了;老师怎么说,我就怎么干。孩子再出事,那也是老师教我的。
  如果老师误判在先,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再对孩子一顿修理,这无异于双重摧残。所以,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是孩子心灵的保护神;不要让孩子在自己最亲近、最信赖的人身上,看到绝望。尽信师不如无师。家长必须主动观察,独立判断,寻求解决。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
下一页 尾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