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前沿动态(旨在提高全吧科普知识)

_3 (现代)
  布强生经过顽强努力,在最后关头终于令妇科医生接受了事实,保住了姗曼莎的性命。当怪胎离开她的身体后,姗曼莎自然也摆脱了它的控制。只不过,她完全忘了自己被怪胎操纵时的情形。一群医学家检查了那个婴儿,却完全找不到一个医学天才、恐怖杀手的影子。然而,那却是这个超常婴儿的绝妙欺骗。当周围没有成人在场时,他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这篇小说便在诡秘的气氛中结束了。
  孩子就是孩子。超越年龄的成熟并非就令人欣慰,反而会让父母感到恐惧。短篇《你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也讲述了这一主题。在鲍勃。肖的这篇小说里,科学家马蒂内利发明了“皮质操作技术”,可以把知识镶嵌在人脑中。两个小时便可以学习完中学和大学课程。不过,要实施这种手术,孩子必须有140以上的智商。
  小说并没有具体介绍这种技术,而是通过一位母亲的眼睛描绘这种技术的后果:琼。班宁恩的智力平平,但两个儿子却是超常儿童,有条件实施这种手术。她陪着丈夫,带着两个孩子,去度过他们“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两个小时后,她便拥有了完全不同的两个孩子,虽然他们的外形完全不变。这两个孩子用完全属于成人的冷静客观的语言谈论父母,将他们描述低智商的落后群体。
  流行科幻剧集《X档案》中,有一集名叫《夏娃》,讲的也是超常恐怖儿童的故事。五十年代,为了与苏联对抗,美国军方秘密开始克隆人实验,试图搞出拥有超级战斗力的战士。实验产生的男孩都称为亚当,女孩都称为夏娃。他们有五十六条染色体(正常人类有四十六条),所以拥有更快的成长速度、更高的智慧,更强的体力。但精神病倾向也更强烈。他们在十六岁时都罹患精神病,二十岁开始有强烈的自杀倾向,实验只好宣告失败。实验品被终生关在秘密基地里。
  但是,夏娃七号与夏娃八号在某个科学家的帮助下,克服了基因的副作用,并且逃出基地。夏娃七号化名肯卓克,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医学院。后来,她进入一家生殖卫生中心,利用不孕症妇女求医的机会,借腹怀胎,产下自己的克隆后代。
  八年以后,在美国东西海岸发生了两起凶杀案。两个互不相识的中年人分别被人用洋地黄麻醉,然后在颈动脉插入针管,放血而死。负责“X档案”的莫德与斯卡丽发现,他们各有一个相貌相同的女儿,分别叫天娜和仙迪雷登。她们虽然只有八岁,但体形已经象十多岁的孩子。经过调查,莫德二人发现了政府进行克隆人实验的秘密。由于两个相隔几千公里的死者在同一时间遇害,他们认为这是逃逸已久的夏娃七号与八号联手作案,便组织警方去追捕。结果,化名为“肯卓克”的夏娃七号在警方围捕中离奇死去。
  由于认定还有“夏娃八号”在逃,莫德和斯卡丽决定亲自护送天娜与雷登到精神病院。途中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里,莫德发现两个娇小的女孩子在他们的饮料里放了洋地黄毒药。原来,一切都是这两个孩子策划的!她们虽然从小就在不同的家庭里长大,彼此从未谋面,但她们通过心灵感应早就知道对方存在,并且策划杀死各自的养父和夏娃七号。整个案件里,她们一直利用成年人对孩子缺乏警惕的习惯,一步步误导警方。
  在这部片子里,一对双胞胎小演员们很好地表现了“恐怖儿童”:天娜和雷登沉默寡言,冷静超凡,表情虚假。她们只是为了蒙骗成年人,才模仿孩子去哭泣、微笑,或者失控大叫。她们在成人面前装作喜欢看卡通片,然而真正喜欢看的却是时事政治新闻。这些细节都表明,她们在内心里完全是成年人,是生活在儿童身体里的成人。
  在《X档案》第五季“结局篇”里,也有这么一个成年化的儿童——国际象棋天才吉布森。与天娜她们相反,吉布森已经十二岁了,但身体发育迟缓,象个七八岁的孩子。但他自幼喜欢下国际象棋,连战皆捷。最后,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和俄罗斯的特级大师对阵。正在这时,有刺客用枪杀死了俄罗斯棋手。莫德通过现场录相判断,刺客本来要杀的是吉布森,但这个孩子却在开枪前一瞬间,提前知道有人要刺杀他!
  莫德胸有成竹,拿来一个电脑象棋程序要吉布森对奕。终于证明吉布森并不会下棋,只是有心灵感应能力,能够猜到对手下一步要走什么。脑科学专家发现吉布森大脑中的某个区域异常发达。原来,他并不是超人,而是能够运用普通人沉睡着的潜力。
  和天娜她们一样,吉布森也是沉默寡言,和围绕着他的成年人相比,他更象把握全局的成年人。只不过他并无害人之心,而是对人类的虚假感到厌倦。他自小就洞悉成年人的内心,知道他们所思所想与所说所做之间有巨大差别,慢慢就变得异常老成。而吉布森喜欢下棋,也是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所思所想才与所作所为相同。在这孩子面前,莫德、斯卡丽等成年人十分尴尬,感觉自己象是被成年人看穿心思的小孩子。
  上面这些故事,都是把生理上的孩子设想为心理上的成年人。科幻里的儿童题材还有完全相反的一个路数,就是描写成年人突然变成了孩子。不是体形上变成孩子,而是性格、情感、意志上变成孩子。同时,成年人的知识经验和体能还都保持着。这样便形成了相反的戏剧效果。
  上世纪六十年代,老版的英国科幻电视剧《复仇者》中就有这么一集故事:苏联间谍发明了一种特殊药剂,服下它,成年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在性格上退化为孩子,天真无邪,没有心机。但所有的知识还都保留着。他们把这种药剂给西方顶尖科学家服下,然后把他们带到儿童玩具室,让他们一边玩玩具,一边讲出重大科技机密。可惜这个剧集笔者已经找不到了。只好凭印象介绍一下。
  《大西洋底来的人》是七十年代末中国大陆家喻户晓的科幻电视剧。其中有一集“快乐玛利”的故事,讲的也是儿童化的成年人。美国海军在大洋深处设置了“大同一号”考查站,由指挥官路德带着三个助手长期住扎。一个名叫“玛利”的海底怪人突然钻进“大同一号”。他有成年人的脸,两撇小胡子,额头深深的皱纹,但举止动作,心态情感完全是个孩子。更奇怪的是,他的躯体会发射电磁波,接触到一个人,那人就会暂时在心理上返老还童。三个助手“退化”成孩子后,把跳水潜泳当成娱乐,导致死亡。路德和基地通话。基地对他的笑声感觉奇异,请心理学家分析,证明他已经退化到了六点三岁!
  本剧主人公,能在深海存活的麦克。哈里斯从大同一号上带回路德。然而,怪人玛利也偷偷混进基地。在他的影响下,科学家伊丽莎白,海洋研究院负责人贾志伟都变成了孩子,随意玩弄控制仪器,把基地搞得一团糟。只有同样出生在大洋的麦克。哈里斯不受影响。贾志伟拥有军方身份。在玛利的影响下,竟然预约了军方高官,想带玛利到五角大楼作战室,玩玩那些“红色按钮”。关键时刻,麦克。哈里斯诱使他们拐到一家游乐场,才算化险为夷。在那里,麦克抓到了玛利,劝他回到了大洋。在这个故事里,玛利全无恶意,但他的儿童心态却把周围搞得险象环生。这个故事从一个绝妙的角度告诉我们,“儿童”有多么危险。
  如果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突然拥有巨大的力量,会发生什么呢?科幻片《亲爱的,我把孩子放大了》就讲了这么个故事。发明家韦恩博士发明了将物体扩大的仪器,不慎将他两岁的儿子扩大了。这个孩子越长越大,最后竟然超过了楼房。由于他只有两岁,完全无法理解自己面对的一切,只是象孩子一样把周围的一切当玩具,结果搞得房倒屋塌,车辆毁损。韦恩和大批科学家一起想办法,都无法将他稳定下来。军方甚至想用麻醉炮来制服他。关键时刻,孩子的母亲也把自己扩大成巨人,才让小乖乖安静下来。两人一同返回正常世界。
  其实,在真实世界里,小宝宝就不停地制造破坏。只不过他们太弱小,那一点点损失被成年人忽略不计罢而已。而在这个故事里,小宝宝这点“可怕”被放大出来,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除了儿童——成人的互相转化外,科幻中的儿童题材还有一个变种:孩子是正常的,但环境是异常的,“科幻”的。正常的种子被植于不正常的土壤里,便可以生长出怪异的果实。中国科幻作家王晋康的短篇《生存实验》,讲的便是这么个故事。在不知何时何地的背景里,有一个巨大的人工生态圈,建筑在一个透明玻璃幕罩下面。里面有人造的山、湖泊、草原,云和雨,无害的小野兽,等等。这个叫“天房”的生态圈里生活着六十多个孩子。他们属于人类各主要民族,在一个小时内相继出生,但不知父母是谁。孩子们都由一个叫“若博妈妈”的机器人保姆抚养长大。“若博妈妈”使用生态圈里的设备,给他们提供一切饮食和医疗,传授他们知识。并且告诉大家,他们是一项“生存实验”的实验品。一旦通过实验,他们就可以回到远在地球的父母身边了。
  生态圈外面是原始丛林,而且空气稀薄。从孩子们五岁开始,“若博妈妈”便用“电鞭”驱使他们到外面去适应环境。每次时间逐渐延长。到他们十岁那年,更是驱赶他们到外面过夜。一共有五个孩子在野生环境里死去,然而“若博妈妈”无动于衷。不到时间决不开门。孩子们怀着深仇大恨,用计将“若博妈妈”推入河中。
  正在他们准备选举自己的领袖,开始新生活时,“若博妈妈”将自己修复,压制住孩子们的“叛乱”。向他们讲解了真实的一切。原来,它和孩子们几乎同时“出生”,完全凭程序和贮存的资料行事,根本不知道这个生态圈在何方,也不知道大家何以出现在此时此地的前因后果。它根据一些不全面的信息判断,这里距地球足有上亿光年,完全无法得到人类的帮助。而且,生态圈很快就要耗尽能量。为了孩子们的生存,不得不逼使他们适应残酷的自然环境。
  把孩子们放逐到弱肉强食的丛林环境中,刘慈欣的长篇《超新星纪元》堪称此类题材集大成者:距地球仅八光年远的一颗超新星大爆发。强烈的粒子流辐射破坏了人类的遗传基因。世界上所有十三岁以上的人都将在半年后死去。文明只能由孩子们传承下去。危机关头,成人们组织孩子进行超强度的学习。他们必须放弃现有的教材,去学习运转工厂、驾驶飞机轮船、管理城市、充任武装力量,甚至领导国家。中国领导人用“模拟国家”的游戏,从孩子们中间挑选出“华华”、“眼镜”等人,作未来的国家领导。
  悲哀和忙碌之后,十三岁以上的人集中到偏远地区建立的“终聚地”,慢慢死去。公元结束,“超新星纪元”开始。各地都是火灾、水灾、毒气泄露等事故。交通中断,城市服务系统、卫生系统完全瘫痪。不过,孩子们经历种种艰难,在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帮助下,竟然闯过了生存的第一关。
  当生存问题解决后,孩子们认为,他们不应该继承成人世界的种种法则,而要自己开辟新天地。这个新世界要以“玩”为主。他们把先进科技装备用来玩耍。在广阔土地上随意迁移。在中国,由于仅剩下三亿人口。土地空余很多。长江以北的孩子都跑到了长江以南。许多城市完全荒废,按照孩子们的想法,是让大自然生态慢慢恢复,变成国家公园。
  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才最好玩呢?打仗!于是,从美国开始,孩子们拖出成人留下的现代化武器,在大街小巷玩打仗,造成伤亡无数。最后,在孩子领袖参加的“联合国大会”上,战争游戏竟然得到了全世界儿童的响应。各国孩子首脑经过商议,以南极洲为战场,开始了巨大规模的战争游戏。
  由于技术掌握得不成熟,无法进行复杂的协调,象航母编队这样的现代化军事手段无法动用。游戏各方便用枪械、坦克、火炮等对轰,仿佛小孩子过家家一般。虽然尸横遍野,血流满地,但孩子们并不象成年人那样容易伤感,反而乐此不疲,对同伴死亡熟视无睹。
  最后,中美双方的“孩子领袖”竟然互相投掷核武器。只有在这种惊天惨祸面前,孩子们才被惊醒,纷纷从南极退走。在归途中,又有许多孩子沉没于波涛之下。不过,孩子的视角毕竟和成人不同。刚刚撕杀过的各国孩子军人,转眼就象朋友一样玩在一起。
  经历了许多磨难,经历了“悬空时代”、“惯性时代”、“糖城时代”,这批孩子终于长大成人。“超新星纪元”终于载着人类文明闯过了险关。
  其实,大多数十几岁的孩子恐怕都有类似的梦想:一觉醒来,自己就跨入成人世界,接过成年人手中的一切。而小说中那颗凶恶的超新星,恐怕就是用来满足新一代“弑父潜意识”的道具吧。
  在美国科幻片《街头疯狂》里,青少年的反叛心理被夸张到了极点。美国政客出于选举需要,把选民年龄下放到十四岁。结果,一个本来给总统候选人助选的歌星成为新总统。在孩子选民的强烈要求下,三十五岁以上的人都被关进集中营,强迫服毒品。孩子选民们要把美国变成一个无拘无束的,当然,也是一个好玩的世界。
  科幻不是儿童文学,但科幻作品里,确实有对儿童心理极为深刻的挖掘。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对于孩子,它们都是很好的启迪。
  第二节:行为科学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派别,行为科学心理学在二十世纪初,由美国J.B.华生创立。他吸取了早期的进化论、条件反射学说等理论,建立起行为科学的基础理论:摒弃对人类意识的研究,关注于探索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关系。
  后来,经斯金纳和中国留美学者郭任远等人的发展,行为科学成熟起来,获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在人文学者眼里,它的基本观点十分刺眼:所谓爱、尊严、人性、自由意志这些东西,全都是不可检验的幻觉,是刺激——反应的固定链接。这种抹杀人性的极端态度,使得行为科学很早就越出心理学的象牙塔,受到社会普遍关注。
  行为科学最大的成果,是在“刺激——反应”的基本理论上,建立起一整套行为塑造和控制理论。在心理学走向成熟的过程里,行为科学严格的科学倾向曾经是一场革命。但在这个理论中,“人”与马戏团的动物没有多大区别,或者和复杂机器等同起来。这就使它走向了极端。
  在二十世纪前半叶的社会背景下,大政府、独裁政治、社会控制论远比今天吃香。无论行为科学学者本身政治倾向如何,此类学说都给专制政体提供了理论上的帮助。大凡独裁者上台,都承诺要用强力来塑造一个纯洁社会。华生曾有一句狂言:给我一打婴儿,我可以把他们塑造成医生、律师、学者,或者小偷、盗窃犯……此言虽为书生之见,华生也没有本事把它付诸实施。但人们却不难看到一个思想领域中独裁者的影子。
  行为科学很早就进入了科幻作家的视野。此类题材中的代表作,当属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AnthonyBurgess1917——1993)的《发条橙》(AClockworkOrange,1962)。作家曾经在英军服役时到过马来西亚。这个古怪书名中的“橙”(orange),和马来语中的“人”(orang)读音类似。所以“发条橙”实际上就是“发条人”,指称被象机械那样控制和操纵的人。
  小说中的背景是未来英国。由于精英阶层已经移居月球,留下来的大多是下层居民和社会渣滓。主人公亚历克斯带着一群小流氓,在街头无恶不作。吸毒,斗殴,强奸,抢劫。当局抓捕到他以后,把他当作行为科学罪犯改造实验的对象。
  故事中的罪犯改造方法完全忠实于行为科学心理学原理:司法人员将亚历克斯绑在特制座椅上,用细棒撑开眼皮,强迫他观看一些暴力、强奸内容的电影。同时施加电击、催吐剂等恶性刺激。长此以往,亚历克斯的神经系统在犯罪行为和极度身体不适之间建立了固定联系,只要产生犯罪意念,就会自发停止行动,仿佛身体里装上了刹车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这套方法实施起来很简单,完全不需要什么高科技,但在现实生活中从未实行过,因为它违背了许多法律和伦理界限,特别是对自由意志的尊重。
  在美国科幻电影《超时空战警》里,行为科学理论的荒诞性有更突出的表现:生活在九十年代的警察斯佩克在一次行动中犯了错误,导致几十名人质死亡,被判冰冻刑。当他在2032年复苏后,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由行为科学学者瑞曼。卡托统治的世界。这里没有暴力,许多年都不出现一起凶杀案。人们举止优雅,一句脏话都不讲。不仅如此,未来人类全部衣着得体,干净整洁,不吸烟喝酒,不吃高脂高糖食物。为了避免性病,男女之间只通过传感器作爱,通过试管婴儿技术繁育后代。总之,这是一个“文明”到了极点的社会。而塑造这个社会的,便是一个行为科学家。
  但正是在这个“美好社会”里,人的个性极度退化。他们不懂个人选择的价值,对危机没有应对能力。瑞曼。卡托被视为圣人,而他则把整个社会玩弄于股,为了创造“珍珠般无瑕的社会”,不惜制造恐怖,让人们交给他更大的权力。在影片中,瑞曼。卡托对金钱、美色等传统欲望毫无兴趣,唯一动机就是把整个社会按照自己的模式进行雕塑。事实上,在瑞曼。卡托这个形象上,浓缩着行为科学心理学最根本的荒诞性:如果想把婴儿们塑造成“理想状态”,不仅需要行为科学心理学理论,更需要财政、警察、军队、暴力……最终,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独裁者。他有权力调动一切资源,塑造别人的行为,而自己不受任何制约。
  在《超时空战警》里,行为科学心理学被科幻化了:重刑犯在冰冻时,通过电子手段直接刺激大脑,改造其行为模式。警官斯佩克被塑造出编织技能。而罪犯西蒙。菲尼克斯则被塑造成杀手,用来消灭“完美社会”的反叛者。
  当然,影片里还有一些地方,体现着传统的行为科学理论。比如,在未来的“圣安吉市”里,到处都有行为提示器。如果一个人说了脏话,提示器就会听到,进行口头警告,并且给他扣分。这就是行为科学的“负强化”理论。这些无所不在的提示器更容易让人想起一位唠叨的家长。
  除了充当大背景外,行为科学心理学也出现在一些科幻作品的细节里。科幻电影《黑色撞击》(DarkPlanet)中,二十七世纪两大集团“艾尔法人”和“瑞贝尔人”进行世界大战。瑞贝尔女军官丽丝被抓获。艾尔法人对她酷刑逼供。实施的并不是皮肉之刑,而是用电子设备直接刺激大脑的情绪中枢,交替产生极度快感和极度痛苦,以使人的意志最终崩溃。这便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
  行为科学的基础并非对人的研究,而是对白鼠之类实验动物的研究。所以,它和动物行为学也有密切的联系。通过技术手段控制动物,恐怕是自有畜牧业以来人类历史悠久的梦想了。在科幻作品里,这类题材也有不少。
  科幻电视剧集《大西洋来的人》当中,野心家舒拨就曾经训养过一只巨型水母。他在水母身上安装电子控制器,直接操纵它的行为。甚至可以令它吃掉海中霸王鲨鱼。舒拨以这只水母为筹码,勒索某国际游泳大赛的组委会。
  在《007系列电影》中,有一集《杀人执照》(AViewToAKill)。邦德的对手是一个叫索林的疯狂大亨。他操纵赌马比赛,方法就是在赛马的腿上安置由芯片控制的微型注射器。可以通过遥控在马身上注射激素,以此手段随时操纵比赛的进程。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如社会化、人际关系、舆论传播传播等等。由于它的研究对象最接近生活,我们随处可以找到符合某个社会心理学原理的现象。可以说,不仅是科幻小说,任何一篇小说里,都会有某些情节涉及到社会心理学。
  科幻小说也有直接以社会心理学为题材的作品,以“社会化”题材最多。“社会化”是“社会教育过程,通过它,一个人可以学会适应集团(社会),并掌握为集团(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七卷。120页)。当然,正常的社会化过程不会被科幻作家重视,他们要描写的,总是扭曲、怪异的社会化问题。象前述王晋康的《生存实验》,便是一个典型的,扭曲的社会化过程。
  在科幻文学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猿泰山》讲的是一个“反社会化”,或者“失社会化”的过程。这部作品创作于二十世纪初,作者是曾经影响了几代美国科幻作家的伯勒斯。《人猿泰山》被改编成许多版本的电影。其中的某个版本解放前曾经在中国大陆上演。直到不久前,迪斯尼的卡通版还在中国上演。
  《人猿泰山》的构思,显然源于当时已经有过许多实例的“兽孩”现象。不过,现实中抚育兽孩的,多是狼、猪等较低级的动物,而《人猿泰山》的主人公则是被猩猩养大的,这个“养母”的智力水平在一种之下,万种之上。所以,泰山保留了较多的人类行动能力。而他的出身被设定为英国绅士家庭,更有将文明与野蛮进行对比的趣味。在小说里,泰山充满野性的生活被描写成正面的,甚至令人神往。
  大型社会心理学实验,也是某些科幻作品的一个题材。香港作家黄易《星际浪子》的开篇部分便有这么一个实验故事。未来人类掌握了“蜕生术”,一个人年迈之际,可以通过这种基因技术恢复青春,甚至将自己的容貌变得更美丽。
  许多代以后,宇宙间充满了健康美丽而长寿达几千年的人类。由于不复有死亡恐惧,人类的进取心大大下降。寿命已过万年的女科学家舒玉智对此深有感慨。她在银河边缘寻找了一颗适于人类生存的行星,暗中将大量罪犯、流浪汉等边缘人物送到上面,制造一个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环境。自己则潜在不远处的一颗行星上观察这一切。
  日本导演北野武的血腥电影《大逃杀》,其主题也是这种“生存实验”故事:未来的日本经济崩溃,失业率大增,校园里充满暴力,上千教师死于冲突。某个独裁政府上台后,制定了《BP法案》。影片中,几十个豆寇年华的男女学生被送上荒岛,他们必须相互撕杀,以决出最后的幸存者。人在这种极端扭曲的环境下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现象,正是这个故事的最大卖点。
  第四节:智力人和动物之间有诸多不同,最直观的区别恐怕要算智力了。而科学更是智力的直接产物,研究科学和学习科学都需要足够的智力。在日常生活里,科学工作者常常有推崇智力的倾向。所以,智力成为科幻作家热爱的题材,也便顺理成章。当然,他们要描写的,不是普通的智力问题,而是智力改变对一个人的影响。
  《献给阿杰尔农的花》(FlowersforAlgernon)是经典智力题材科幻小说,发表于一九六六年,作者是美国的凯斯(DanielKeyes)。阿杰尔农是科学家用来作智力增强术实验的白鼠。通过手术,它的智力提高了几倍。后来,科学家又找到弱智人查理。戈登作人体实验。戈登天生弱智,在生活中倍受欺负,但他根本不能理解自己的处境。
  通过手术,戈登的智力大大提高,原本眼中单纯的世界变得真实起来,也复杂起来。周围的人开始害怕他,疏远他。后来,戈登的智力竟然超过了对他进行实验的科学家,他自己开始对智力提升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结果他发现,这种手术有极大缺点,并且不可弥补。自己的智力将来仍然要恢复原状,从天才坠落为白痴。戈登慢慢变得笨拙起来。最后,在被愚昧的黑暗吞蚀前,戈登将一束花献给已经死去的阿杰尔农。作者别具匠心,用第一人称来描写一个人从弱智到超常,再返回愚昧的过程。情节和语言感人至深,令人久久难亡。
  《失去它的日子》由中国作家王晋康创作,与上篇相映成趣。故事是通过一位普通老人的日记讲述的。他的大儿子逸壮天生弱智,二儿子逸飞则聪颖过人,年纪轻轻就成为极有成就的物理学家。
  某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撼,但却没有任何仪器显示这种震动。以后,每隔22小时55分,这种震撼就会周期性地降临。连续震撼使正常人的智力逐渐下降,而弱智人则不受影响,慢慢地,人类逐渐忘记了科学技术成果,社会组织趋于解体。逸飞推断出事件的真相,但无力回天,只好在城市供应系统崩溃后,带家人逃进一个山中熔洞避难,后来,所有的震波都已掠过太阳系,人类的智力又逐渐恢复。但他们要从一片废墟中重新开始文明进程。
  第五节:记忆记忆恐怕是心理活动中最能呈现机械性的成份了,甚至在心理学中,对记忆规律进行基础研究的对象就是“无意义识记”。在生活中,人们也总是把人脑的记忆和书本、磁盘这些物件联系在一起。所以,科幻作家们喜欢描写通过机械方法把人的记忆搬来移去,或者干脆抹掉的故事。
  这方面的代表作,是美国作家菲利普。迪克(PhilipK.*)的谐趣小说《全面回忆》。工人道格拉斯。奎尔经常梦想到火星一游,但自己身份低微,无福前往。瑞科公司专门给人们植入虚假记忆,满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达成的愿望。奎尔付费请这家公司为自己输入在火星冒险的记忆,没想到却唤醒了他的真实记忆:他正是一个曾经到过火星的情报员,只是那段记忆被抑制了。在这个故事里,人的记忆可以象一段磁带录音那样,被抹去或者被添上。后来,好莱坞将这个短篇搬上银幕时,添加了许多惊险情节。但其故事核心:记忆的消除和移植被很好地保留下来,并得以发挥。
  推而广之,一个人的整体意识,无非就是一套记忆,只不过数量庞大,内容复杂而已。如果把一个人的整个记忆完全转移给另一个人,那么,是不是就等于灵魂的转移呢?至少科幻作家认为是这样的。比起前章提到的换头术,这种移魂术更复杂,当然也更“科幻”。
  在科幻电影《雷霆穿梭人》(Freejack),企业家麦克。坎德拉斯遭遇车祸,临死之前将意识输入电脑,他的手下绑架了赛车手福朗,准备把麦克的意识移植到福朗身上,得到复活。之所以选中福朗,是因为福朗以前的女友朱丽叶现在是公司副总。麦克暗恋朱丽叶,认为自己只有借用他的身体,才能令朱丽叶彻底爱上自己。当然,最终他的阴谋没有得惩。在这个过程中,麦克的记忆,也就是他的“灵魂”被保存在体外电脑里达三天之久,并且仍然具有活动能力。
  在短篇科幻《阿尔泰9星绑架案》中,作者弗雷德里克。波尔(FederikPohl)更令这种“灵魂转移”术成为未来社会中的普通技术:阿尔泰9星殖民地建立在矿业基础上。矿业衰弱后,人们只能指望旅游业。其中一个旅游项目就是出租身体:当地人把自己的全部记忆用编码的形式贮存在机器里,旅游者再把自己的记忆输入那个身体。由于不是自己的身体,旅游者可以毫不珍惜,驾驭它进行各种冒险。出租期一到,原主人的“精神”被输回身体,经常会发现身上遍布创伤。
  第六节:情绪控制有的心理学理论将人的心理划分为认知、情绪和意志三部分。有的划分为认知和意动两部分。不管怎么划分,都体现了人的知识部分、理性部分与情绪部分、感性部分的对立统一。自古以来,如何对待自己内心中这两部分的关系,便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不久前上演的科幻电影《撕裂的末日》(Equilibrium)描述了一个全体人类都被施以情绪控制的世界。经历多年残酷战争以后,某些政治家认为,必须消除人性中的攻击性才能保持永久和平,方法就是定期注射药物,使人心如止水,甚至面无表情。任何可以激发人类情绪的物品,包括艺术品都在禁止之列。任何人想要摆脱这种控制,都被视为对他人的威胁而处以极刑。
  其实,《撕裂的末日》体现了人们的一个常见误解,那就是把情绪和理智对立起来,认为理智可以产生有价值的客观效果,而情绪只起到干扰作用。影片中的未来人类虽然面无表情,生活单调。不过却有着远超过现代的高科技。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是不可能的。无论是研究科学,还是运用科学,总要有意愿才行。任何意愿都有情绪的成份。完全克制住情绪波动,彻底平静下来的人,等于进入了“涅磐”境界,实际上什么事也做不了。
  《撕裂的末日》并非这一题材的开端。早在几十年前,波兰科幻大师列姆就在《星空归来》中,描写了一个过度和平的世界。宇航员夏尔乘坐亚光速飞船回到地球,地球上已经度过了127年。人类都接受酶酐植入手术,消除心理中的攻击性。结果,人们相安无事,没有竞争,社会也不再进步。夏尔和他的同事冒着生命代价进行的外星探险变得毫无意义。
  现实生活中,吸食麻醉品就是对情绪的直接作用,只不过它不可控制。在《机器人梦到电子羊》中,有吸毒经历的作者菲利普。迪克描写了未来人类使用情绪控制设备,直接刺激情绪。这种设备叫“移情盒”。人们可以随意调节它,刺激自己产生各种情绪。
  第七节:心理变态十九世纪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他告诉人们,在每一位绅士和淑女的内心深处,都埋藏着阴暗邪恶的念头,它们蠢蠢欲动,时时想控制人的理性。而在精神分析诞生之前,一篇科幻小说已经表达了类似思想,那就是罗伯特。斯蒂文森RobertStevenson(1850、11、13——1894、12、03)创作的《化身博士》。
  小说主人公医学博士吉基尔是一位公认的绅士。律师厄特生受理他的遗嘱:博士决定在自己死后,把全部财产留给一个叫“海德”的人。而这个海德为人邪恶,充满暴力倾向,并且就住在吉基尔的宅子里。
  厄特生认为这里面肯定有某种犯罪阴谋,便进行深入调查。最终发现,原来吉基尔博士和海德竟然是同一个人。原来,他研制出一种药物,可以把人性中善与恶的两面分开,在不同时间里表现出来,形成双重人格。吉基尔博士在自己身上进行药物实验,但积重难返,不得不靠服药来保持这种转换。最终,吉基尔在变成“海德”杀人以后不堪良心重负,自杀了断。
  在科幻电影《入侵脑细胞》(Thecell)中,连环杀手卡利也是变态心理的典型。他专门绑架金发年轻女子,放到地窖的大水箱中,让她们慢慢淹死,将尸体漂白,作成玩偶。再将自己吊起,看着被害人死亡过程的录相达到性高潮。卡利被捕后,女医生凯瑟琳进入他的意识,在那里,她看到了卡利少年时被父亲虐待的记忆,更发现了少年状态,天真无瑕的卡利,和成年后恶魔般的卡利判若两人。可以说,精神分析的潜意识理论在这部电影里被形象化了。
  近来,电子游戏和网络走入人们生活,而玩电子游戏或者上网成瘾,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心理疾病。有关这些心理病症的科幻小说也多了起来。八十年代,网络不仅在中国,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还只是少数人的游戏。那个时候,“塞伯朋克”流派先驱西奥多。斯特金(TheodoreSturgeon)就创造了“电子海洛因”一词,概括了电子游戏、上网等一系列行为。九十年代末,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而在最先接触网络的人群中便有大量科幻迷。网瘾问题也成为科幻小说的一个小小热点。
  宋宜昌、刘继安合著的《网络帝国》,是对网瘾问题极为夸张的描写。小说将背景放在不远的未来。那时,网络终端无处不在,人们深陷其中,放弃了其它一切活动,生理需要完全成为附属品,以至于人的体形都发生变化:头脑庞大,身体萎缩。由于沉浸在网络生活中,人们失去直接交往的动力。恋人之间只在网络中来往,许多年都不真正见一次面。最后,英雄人物巴比特挺身而出,决定用基因工程培养出超级细菌,腐蚀光缆,将人类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解救出来。
  《藕荷色的蒲公英》(星河著,《科幻大王》2003、2期)也是对网瘾问题的严肃思考。在小说中,未来社会有强制戒瘾的法律机制。上网成瘾的人将和吸毒成瘾的人一样受到监禁。小说以一个网瘾君子的自述形式展开,具有很强的体验性。
  郑军的《生命之网》(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出版)也围绕着网瘾问题展示。在小说里,一些人上网成瘾,以至迷失自我,将自己等同于网络中的虚拟人物。小说中也出现了专门戒网瘾的机构,只不过它不是司法机构,而是心理卫生机构。
  第八节:性心理“性”从来就是文艺中的热门题材,但在科幻作品里却不怎么热。这倒不是因为科幻作家们比较古板,比较封建,而是因为在这个题材上可以发挥想象力的地方很有限。今天人们能在性问题上搞出的一切花样,几千年前就存在了。
  《黑暗的左手》(TheLeftHandofDark-ness)是科幻作品中性心理题材的代表作,作者为美国女作家勒。吉恩(UrsulaK.LeGuin)。她创造了一个由两性人组成的外星世界。这里的外星人都身具两性,在不同时间里,随机地变成男性或者女性进行交配,平时则同时拥有两性心理。由于小说里的外星人在形貌上和人类一样,可以认为他们就是现实生活中两性人的写照。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两性人。他们在躯体上是一种性别,心理上倾向于相反的性别。以前,这个现象被称为“易装癖”、“易性癖”,列入变态心理范围。现在社会逐渐开放,这种心理现象已经被慢慢接纳,视为一种小群体亚文化。
  甚至,《黑暗的左手》可以被视为荣格精神分析学的小说版。按照荣格的理论,任何一个人在精神上都是男女同体。
  以性问题著名的科幻小说还有菲利普。法默(PhilipJoseFarmer的《恋人们》。这部一九五二年发表的中篇科幻描写了地球人和外星人的种种离奇性爱,在那个年代堪称惊世骇俗。后来它又被扩写成长篇,于一九六二年出版
  
基因工程
更新时间:2008-9-9 21:09:35 字数:7417
  1911年,W.约翰逊用“gene”(基因)这个词,概括了生物繁衍过程中决定性状的物质。从那以后,不足百年的时间里,“基因”一词越出科学界,连同生长在它基础上的“优生学”、“克隆”等词汇,产生着极大的社会影响。
  其实,从古代“滴血认亲”开始,人类就梦想着找到决定遗传的物质,再通过操作这种物质,去人为地改变遗传。基因的发现,只不过是这个历史进程的一次飞跃。当然,这次飞跃后,人类真的可以实现这个梦想了。
  当然,科幻作家们绝不会放过这么重要的科学问题。他们很早就发现它的魔力,并在作品里进行展示。本章从基因工程开始介绍这一大类题材。
  今天,克隆技术成为社会热点。克隆人的命运在科幻作品里也被密切关注着。再进一步,从现实科学转移到彻底的科幻世界里,就出现了“复制人”题材。当然,最彻底的,莫过于从基因水平上打造新人类。
  第一节: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指不同的生物体的脱氧核糖核酸在体外经过酶切、连接,构成重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然后转入受体细胞,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简明生物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226页)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大约就是把不同物种的基因象积木一样拼起来,拼出个全新的物种。
  科幻巨片《侏罗纪公园》和它的两部续集,是基因工程题材的代表作。在第一集里,斯皮尔伯格用科教片的形式,讲述了复活恐龙的全过程:1、寻找琥珀里包裹着的古代蚊子,吸取其中的恐龙血液。2、由于时代太久,血液中包含的基因残缺太多,科学家们用青蛙的基因进行修补。3、为了保证公园安全,科学家们修改部分基因,使恐龙不能自己合成谷氨酸,必须由人类提供特制食品。并且,科学家们令出生的恐龙都是雌性,保证它们不能在人类控制范围以外繁衍。
  当然,在这部分,影片也交待了一个背景:数以亿计的基因片断,就是全部读一遍也要两年多时间,更何况要分析出它们与具体性状间的关系。所以,这些安全保障最终都没有实现:侏罗纪公园毁灭后,恐龙在野生环境下不仅生存下去,一些母恐龙还变性成公恐龙,令整个种族繁殖下去。
  这样,在影片里出现的恐龙,都已经不是古生物学上的恐龙了,它们近似于鸟,智慧极高。到了第三集,甚至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刺龙。而且,爬行类的恐龙,其智慧已经超过灵长类的黑猩猩,彼此间甚至可以用语言交谈。
  当然,仅仅复制已经存在过的生物,还不算基因工程的神奇之处。象拼积木一样随意拼接基因,制造根本不存在的生物,才显基因工程伟大,或者说可怕的一面。《龙的传人》(王晋康著)就是写这样的基因工程:科学家们按照中国古代传说中龙的形象,制造出活的龙。小说里,除了作为实验对象,这条活龙并无实际价值。
  第二节:克隆人的命运
  如果评选当今最受社会大众关注的科学词汇,“克隆”大概跑不出三甲行列,虽然能讲清什么是“克隆”的人寥寥无几,但这不妨碍大报小刊都拿它作文章。
  一九九七年,克隆羊多莉在英国诞生,似乎在世人面前打开了一个新时代。数不清的媒体在报导“克隆”,数不清的专家在探讨“克隆”,数不清的政客在利用“克隆”。但是,对于全世界科幻爱好者,“克隆”绝不是一个刚刚冒出来的新概念。恐怕大家只是觉得:哦,克隆技术已经实现了吗?我等它好久了!
  现实中的克隆技术,其实只是一种生育技术。在克隆技术诞生前,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技术都曾让舆论大哗,但第一代试管婴儿如今已经到了作父母的年纪,人们也不再关心这个问题了。只不过在克隆技术中,孕育后代的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体细胞。所以,它对世人的震憾更大一些。
  远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作家阿尔杜斯。赫胥黎(AldousHuxley,1894——1963)创作了科幻文学史上的不朽佳作《美丽的新世界》(BraveNewWorld,1932)。构成书中“福特纪元七百年”之未来社会基础的,便是通过生殖性克隆技术在工厂里制造出来的工人:不过,《美丽的新世界》创作于1932年,三年后,克隆技术的关键原理——DNA分子结构才被科学家们发现。所以,赫胥黎在小说中设想的还不算完全意义上的克隆技术,只是他出生在生物学世家,对这类问题有非常超前的准确预见罢了。
  如今,人们在谈到“克隆人”时常常会问,克隆爱因斯坦还则罢了,如果有人克隆希特勒那样的狂人怎么办?其实,这都是对克隆技术的误解。1976年,科幻作家伊拉。莱文出版了一本极受欢迎的小说《巴西男孩》,就对这种误解进行了批判。这部作品围绕着潜逃的纳粹医生门格尔的阴谋展开。在纳粹德国行将覆灭时,门格尔受命潜入巴西,利用希特勒的基因制造了九十六个后代,后来分别寄养在九十六个家庭里。
  然而,小说的主题并不是表现克隆技术的恐怖,反倒宣传了环境决定论——决定人生的是后天教育,而不是先天遗传。门格尔盼望从这些孩子中会有人成长为他的新元首。为了保证克隆希特勒的生活环境和“元首”类似,他在暗中精心操纵着他们的命运,以便他们的后天环境完全等同于当年希特勒少年时的环境:希特勒父亲有一条猎犬,每个家庭也都要有一条猎犬。希特勒少年丧父,门格尔也便去一个个地杀死孩子们的养父……门格尔希望靠如此教条地培养方法,怎么也会搞出一个新的希特勒。
  正是由于世界各地出现了这些情节类似,又查不出动机的谋杀案,引起警方怀疑,最终导致阴谋败露。而除掉门格尔的,恰恰是他心目的“元首”——其中一个拥有希特勒全部基因,但却拥有自己命运的孩子。他发现门格尔威胁到自己的养父,就放出猎犬咬死了他。
  《巴西男孩》告诉大家,究竟是克隆希特勒,还是克隆爱因斯坦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环境和教育。克隆的爱因斯坦如果生活在今天,恐怕只能作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因为仅靠个人天才就能完成重大科学发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克隆出的希特勒如果生活在今天,无非会是德国的一个议员,市长,或者是一个职业画家。因为当年产生种族主义的环境今天在欧洲已不复存在。
  不过,在多莉羊诞生之前,社会大众对克隆技术漠不关心。只是科幻作家们习惯写这个题材。中国科幻前辈叶永烈在八十年代曾有一篇评论,戏称科幻小说里有三种人——机器人、外星人和克隆人。可见早在那个时候,克隆人就是科幻作家喜爱的题材。
  那时候,科幻作家们对克隆技术的描写非常逼近科学真实。不象最近的科幻作品那样,把克隆技术当成了人的复制技术。当时,大家就是把它看作一种人工无性生殖技术。在那会儿的科幻小说里,人们进行克隆的动机,或者是因为患有不孕症,或者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血统,或者是不愿意结婚但愿意要孩子。至于长大的克隆人,只是相貌上完全等同于父亲,至于人格和命运完全是自己的。
  台湾科幻文学元老之一的黄海先生,曾经在其代表作《银河迷航记》里,塑造了克隆人罗伦凯的形象。小说中,罗伦凯的“父亲”给他留下了遗言:“记得你出生在火星殖民地罗威尔市的时候,是多么大的一件新闻,你已洽谈室了今后一生该走的路,人们把加诸在我身上的期望与赞美,转投在你身上,因为你是我的化身,你继承了光荣传统,请你好好保重,后会有期。”《台湾科幻小说大全》426页。福建少儿出版社出版这和日常生活中一位父亲给正常儿子留下的遗言相去不大。小说中的未来社会也顺其自然地接受了克隆人,象今天这样又是法院调查又是总统令的喧哗根本不存在。罗伦凯后来真的象父亲那样成为宇航员,说明他的前途未受身世的影响,尽管他的克隆人身份一开始就公开了。
  那个时候,或许是比较新奇吧,克隆题材本身就足够吸引人,故事一般倒比较平谈。比如,美国科幻作家D.M.罗维克创作了一个短篇科幻小说《人的复制》,全篇都是在讲老迈的主人公莫克斯为自己生育克隆人后代的过程:他如何接触到克隆专家,如何决定参加实验,付多少款、实验如何进行……一直到最后孩子如何生出来,全篇到此为止。整个是一份实验报告。但就是这么一篇平淡的作品,当年发表后却轰动一时。它被译成中文后,不仅同样引起轰动,叶永烈、徐维果、任志勇、孙传松等中国科幻作家更是纷纷给它撰写续篇,构想克隆婴儿成人后的命运。
  不过,现实中的克隆羊诞生后,社会对克隆人的看法骤然收紧,科幻小说中的克隆人也开始呈现出悲剧色彩。泰国作家维尼暖在科幻小说《克隆人》中,就为克隆人布置了悲惨的命运:亿万富翁坡楼敏和西方科学家斯宾塞合作,在自己的壮年时代,利用自己的体细胞,培育出克隆人启万和傲拉春。后者的代孕母亲带着孩子逃走,前者则被坡楼敏抚养成人。坡楼敏生育克隆后代的目的,是为了在自己衰老后,移植他们的器官来保持青春。这样作不会引起“排异反应”。更重要的是,克隆后代在法律上不算“人”。比起非法盗取自然人的器官来说,这样作更保险。
  启万并不是一下子被宰割的,他的器官被一个个移植,剩下的部分却仍然维持着生命。小说用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了他的惨状。除了这两个克隆人,坡楼敏更在自己的医院里“饲养”了许多克隆人,以备商业用途。
  更可怕的是,坡楼敏作的这些事情并非阴谋,而是在众目睽睽下进行的。他公开要求议会制定法律,准许人们克隆出自己的后代,象他那样以备衰老后移植之用。当然,他的公司将垄断这个业务。社会舆论虽然对此反复争议,但并无助于启万的命运。关键时刻,傲拉春挺身而出,愿意和坡楼敏进行脑移植,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启万的身体。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维尼暖牢牢地抓住了克隆技术的一个可能用途——器官移植,并把它的可怕景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小说中的克隆人和正常人一样生活、恋爱、信教……但却被当作实验用动物一般对待。这种浓厚的悲剧色彩令这部优秀的科幻小说获得了2000年东盟文学奖。
  第三节:基因改造人
  在人体改造一章中,我们介绍了对已经存活多年的个体进行改造的题材。那种改造一代而终,不可遗传。在本节里,我们可以看到从基因水平上进行的人体改造。通过这种改造获得的性状可以留传给子孙后代。
  六十年代,曾经出现过一部令人毛发倒竖的科幻恐怖片《苍蝇》,改编自同名短篇科幻小说。片中主人公布兰德。塞斯在进行信息-物质传递实验时,误将苍蝇基因混入自己体内,慢慢变成了苍蝇人。在漫长的变化过程中,他的人性逐渐消失,苍蝇的习性逐渐增加:倒吊爬行、唾液可以融化物体。由于苍蝇的基因已经混在了人的基因里面,在第二集里,他的儿子从出生起就继承了这个恐怖的基因组合。成年以后变成了“蝇人”。
  这是由于实验失误,导致人类基因改变的例子。而更多的科幻作品描写了主动的基因改造,甚至成为一种制度。那便是有种族主义之嫌的“优生学”实践。
  在抒情科幻片《变种异煞》(Gattaca)里,未来的人类都愿意接受基因改造,以至于自然出生的人被视为劣等人。企业在雇用员工时,都以基因检验为根据。主人公文森作为自然人,一心要进行精英汇聚的宇航局,结果,他不得不和一个车祸致残的优等人交换身份,才如愿意以偿。
  而在科幻片《黑色撞击》(DarkPlanet)中,被称为“艾尔法人”的基因改造人,已经成为未来人类的一大种族,和自然人与改造人联合的“瑞贝尔人”争夺世界霸权。
  1998年,相继有两篇关于癌细胞克隆的科幻小说在中国发表,与正常克隆相比,这是另辟蹊径的基因改造人。在王晋康的《癌人》(发表时名为《海拉》)中,培育出克隆后代的并不是健康细胞,而是大名鼎鼎的“海拉细胞”。海拉细胞是现实中很“科幻”的事物:五十年代,有一位名叫海拉的美国黑人妇女患宫颈癌去世。医学家在她生前提取其癌细胞作实验用。但这些癌细胞的生命力异常顽强,不仅不断地繁殖下去,而且感染到许多其它的细胞样本中。几十年后,世界各地许多医学实验室里都有海拉细胞,令医学家防不胜防。迄今为止,海拉细胞已在单细胞状态下活了18000代,相当于人类的45万年!。在小说中,医学家秘密地用海拉细胞培育出一个生命力极端旺盛的黑女人。围绕着她,发生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
  不过,在《癌人》中,癌细胞孕育的海拉仍然完全是人的外形,只是生长速度过快。而在郑军的《癌变》中,通过癌细胞孕育出的后代则是一个仅仅略具人形的怪物。一个中国亿万富翁因患有不育症,相中了克隆技术。而为他培育克隆后代的,是仅有书本知识而无实际经验的年轻学者。他们误用了亿万富翁体内的癌细胞培育克隆人,代孕母亲知道事实后,怕失去这个孩子,秘密逃离。
  这个克隆后代异常聪明、体力超凡,从小就极有侵略性。他在亲人的帮助下隐居在不为人知的地方。而他那完全正常的克隆兄弟则以亲生儿子的身份在亿万富翁家庭里养育成人,只不过身份不便向世人公开。二十年后,亿万富翁去世,一个可怖的怪物立刻出现在世间,试图杀死当年所有的知情人。
  《癌人》和《癌变》中的“癌细胞克隆人”都拥有癌细胞的特点——超级生命力。并且,在这两篇作品里,克隆人的命运也都十分可悲。海拉遭受“人类纯洁联盟”的追杀,科学家不得不带着她东躲西藏。《癌变》里克隆人制造凶案的动机,则是深恐身份暴露,受到社会歧视。
  确实,完完全全地复制一个人的基因,在今天的科幻小说里已经不太有戏剧性了。将转基因技术运用于人,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人,成为科幻作家们喜爱的题材。傅雪峰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第四只镖》中,变态学者金雨林复制了自己女儿的克隆体,仅仅是收藏和玩弄。为此,他改造了她们的基因,将她们变成大小不等的人。
  当然,以变态心理为动机搞转基因克隆,毕竟没有普遍意义。如果将来有人改造人类的基因来制造新人,最可能的是出于战争目的,制造新的战士。《星球大战前传。克隆人出击》便给大家讲述克隆人大军的故事。他们全部是赏金杀手鲍巴。费特的复制品,但这批克隆人除了比较能打仗和不用付薪水,战死后不需补偿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然而,在刘慈欣颇为恐怖的科幻小说《魔鬼积木》中,却有人制造了一只转基因大军。他们是人与兽的混合体。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在遥远的银河,就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时间也就在当代。美籍桑比亚裔科学家奥拉和白人将军菲利克斯共谋研制一批转基因战士。他们将人的基因与其它特种基因混合,从各占百分之五十开始,尝试一点点增加人类基因的比例,慢慢确定哪些动物基因能够增加人的战斗力。实验中孕育的大量产品肯定要被杀掉。出于伦理考虑,他们没有使用别人的细胞,而是各自拨下一根头发用来提取供实验用的体细胞。
  四年后,一号基地的人造子宫培养出一万多个可怖的活体。他们拥有人的意识,却不拥有人的身体,古怪异常。这些实验用活体被无情地烧死了,然后二号基地里开始生产出人的基因所占比例更多的混合体。有迅捷的马人,恐怖的蛇人、凶猛的狮人,怪异的蟹人,令人恶心的壁虎人。当然,这些无法派上战场的转基因人又被血腥地清除掉了。
  真正投入战场的则是一群飞人。而且,它们还在胚胎时就被奥拉带出美国,成为桑比亚的战士。几万名这样的战士一拥而上,最后竟然打败了美国的航空母舰编队。
  基因技术是一种魔法,它终将改变世界,并且改变我们自身。这一天来到的时间,几乎可以肯定比外星人来到地球的时间要早。今天,各国科幻作家们纷纷进行克隆人的“纸上实验”,确实能够帮我们更有准备地迎接那一天的到来。
  第四节:从“克隆人”到“复制人”
  笔者曾经见到一家“克隆商店”——提供服务,用塑胶翻扣你身体任何部位的模型。实际上,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将“克隆”视为“复制”的同义词,而并不是它科学上的原意。
  科幻作品不是科学,所以,相当多克隆题材的科幻作品,往往是在写复制人。只不过在科幻题材中,另外有一种“全息复制人”,区别于此处的“克隆复制人”。
  在这类科幻作品里,克隆人出生后,不再经过漫长的成长期,很快,甚至几小时后就进入成年,与父本的体格形貌完全一样。这就是通过克隆技术复制人的题材。
  在第一节里,我们看到,现实中的克隆技术其实就是种生殖技术。克隆出的孩子是一个新生命。他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更有自己的生活脉络,有自己的命运。如果要把“克隆”当成“复制”的同义词,那么就要原封不动地复制他,包括他的思想感情,生活习惯,一切一切,最后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通过克隆技术复制一个人,而不是生育一个新人,这可能要算科幻小说的独有内容吧。因为在科学上,还没有人去研究这一课题,甚至根本没有这个必要。欲使一个婴儿长大成人,需要大量的细胞分裂,那是个极其消费能源的过程。不过,在科幻小说里,这些可以忽略不计。
  科幻作品里,一部分“克隆复制人”被设计成与父本不同的个体。比如在《特警判官》(Judgedredd)里,法官爵德和杀手都是由同样的DNA制造出来的,以至于当凶手冒充法官杀人时,法庭通过DNA检测的手段无法辨别真凶。虽然影片里看不到那个父亲,但这两个面貌不同的复制人肯定有一个不象父本,甚至可能两个都不象。
  甚至,这种子代与父本的不同,正是复制人故事的主题。在科幻影片《克隆杀手》(VanDamme),美国国家安全局发明了克隆复制人技术,并且通过修改基因,使复制人拥有和父本之间的心灵感应能力。侦查人员带着克隆复制人到凶手作案现场,后者便能感受到作案的过程。
  作为第一个实验样品,连环杀手加拉特的克隆复制人被制造出来,由警官杰克带着去进行现场调查。这位克隆复制人虽然拥有成年人的体格,甚至和父本一样,打斗能力出众,但性格却与初生婴儿一样单纯无暇。他倍受警官杰克的误解、甚至无端殴打,还受到犯罪分子的欺侮。到最后,克隆复制人亲手消灭了自己的父本,然后去过隐姓埋名的生活。
  包括一个人的全部记忆在内,百分之百地进行克隆复制,以至于复制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这可以说是最彻底的复制了。这便是科幻电影《第六日》的主题。直升机驾驶员亚当回家后,发现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取代了自己的身份。他努力去找回自己的地位。但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才是克隆复制人。在这个故事里,除了“复制克隆”外,还要有前面第二章里提到的“灵魂转移术”才行。
  
进化论
更新时间:2008-9-9 21:10:33 字数:15355
  2001年,好莱坞推出了一部别具风格的科幻片——《Evolution》(《进化》):一颗流星坠落在亚历桑那州的荒漠中。流星上附着有单细胞生命。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只有两条染色体,而它们则有十条染色体。这样,产生变异的几率大大快于地球生物。从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到肉眼可见的地衣、霉菌、甲虫,再到两栖类、爬行类,最终出现了可以和人类耍阴谋的灵长类!地球上几十亿年的进化过程,它们只要几十天就完成了。
  《进化》这部电影,集中了一大类科幻题材的魅力,那就是进化论题材。在科幻小说里,它经久不衰,常写常新。
  1859年,《物种起源》将进化论带到科学界,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进化论带来的强烈震憾,或许那个时代的人比今天更有触动。因为如今进化论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不过,这种震憾在科幻小说里却一直延续下来,并且已经成为科幻题材的一个经典类型。
  进化论认为,生物本身的变异,加上环境的自然选择,是推动进化的基本力量。各种生物都在变异,所以,进化论题材从动物进化开始。当然,微生物也在进化,并且进化速度远远超过动植物。不过,那类题材放在第四编中“瘟疫”一节介绍。而植物进化的题材很少,笔者尚未收集到。
  当然,人的变异最受大家关注。如果人的变异结果更具有某种功能,当然更拥有戏剧性了,这便是特异功能的故事。这些单个个体的零星变异,最终会演化成人类的整体进化。在科幻作品里,进化的不仅是人,也包括动物。于是就出现了许多非人智慧物种。
  今天的人类正试图夺取大自然更多的权力,进化方面也是一样。人工进化正是讲的这类故事。与之相反,也有罕见的人工诱变返祖题材。而在机器的进化中,我们更可以从进化的角度,诠释生命的本质。
  第一节:动物进化题材
  动物进化题材,可以写地球上的动物发生意想不到的进化,也可以写它们的进化停滞。不过,到目前为止,写进化停滞的最多,并且大多集中在恐龙这类大怪物上面。
  柯南道尔的科幻代表作《失落的世界》就是早期著名的进化论科幻。脾气火爆的查林杰教授率领探险队,深入委内瑞拉东南部高原,发现一个进化程度停留在亿万年前的世界。最后,查林杰还带了一只翼手龙回伦敦,以证明他的发现。
  美国科幻作家雷。布雷德伯里创作过美文式短篇《浓雾号角》,其中的怪兽来自深海,是一只蛇颈龙。某处海滨有一个灯塔,帮助远来的船只避开暗礁。如果海上雾大,守塔人就要拉响“浓雾号角”,提醒它们离开。为了吸引船员注意,号角的声音被设计得孤独凄凉,哀婉动人。结果,正好与一种远古遗孓的蛇颈龙的叫声相符。一只残存的蛇颈龙在深海里听到了号角声,慢慢浮起,游到灯塔边。灯塔长长的身影更令它误以为是同类。于是,蛇颈龙每年都来灯塔附近徘徊,鸣叫。但灯塔迟迟没有作出令它满意的反应。愤怒之下,蛇颈龙爬上礁石,摧毁了灯塔。
  在中国科幻小说里,也有几篇“恐龙科幻”。八十年代初,王川发表了短篇科幻《震惊世界的喜马拉雅——横断龙》。小说里,某种恐龙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的交汇处。这里是西藏气候条件最好的地方,而且人烟稀少,生物繁多,给恐龙提供了一个生存的环境。科学家们在当地人那里发现了一本有几十年历史的考查记录,作者是四十年代昆明大学的一个教授。他在此处一个叫“魔鬼湖”的地方找到了活恐龙。根据这个线索,科学家们最终找到了蛇颈龙和始祖鸟,后者也是恐龙到鸟类之间的进化环节。
  几乎同时,叶永烈发表了同类题材的短篇《世界最高峰上的奇遇》。小说里,一个综合考查队来到珠穆朗玛峰下考查,在绒布寺里找到了恐龙脚印化石和恐龙蛋化石。考查队请发现这两个化石的桑布大爷带路,在几千米山上找到一窝恐龙蛋化石。而其中一枚恐龙蛋由于被树脂密封,还保留着生物活性。科学家们经过努力,居然将它孵化成一条活恐龙,并且养到几十米长,一百吨重。
  中文科幻里描写恐龙题材最出色的,要属刘国良的中长篇科幻小说《大洋怪踪》。一艘中国远洋捕捞船在太平洋马里亚——特雷萨礁附近的一个荒岛上,发现了一只形似大象的动物。由于海上风暴,他们没有停留下来搜捕它。中国海洋研究所闻讯,派出了先进的武装潜水考查船“蓝箭”号前去调查,几经周折,最后成功捕获这只海怪。
  第二节:变异人
  在进化论出现之前很久,天才的斯威夫特就在《格列佛游记》中涉及了变异现象。小说里,那位屡有奇遇的船长曾经到过一个叫“拉各乃各”的东方国度。这里有一些被称为“斯特鲁布鲁格”的变种人,个个长生不死。但他们的长寿能力并非遗传,每人都生在寻常人家里。他们就是有了后代,也和正常人一样短寿。全国的“斯特鲁布鲁格”人加在一起,也不到一千一百人。一个“斯特鲁布鲁格”人出生时,左眉上会有一个红点,这个斑点十二岁时变绿、二十五岁变蓝,四十五岁变黑,此后终生不变。这样,他们走到任何地方都会被认出。
  来自英国的格列佛乍听此事,立刻展开种种联想:这些人终生没有对死的恐惧心理,又能够不停地学习知识,积累经验,该是多么有价值的一群人呀!王公大臣一定都由这些人来担当。不料当地人却介绍说,“斯特鲁布鲁格”人都是灾星,因为他们虽然永远不死,但却不是永远不老。到了七八十岁,便会象任何一个普通老人那么衰弱。拥有这样的残躯却不得死亡,那是多么大的痛苦呀。所以,他们中如果谁活到八十岁,当地政府就注销他的户口。虽然以后还由国家来赡养,但却没有任何公民权利了,纯粹是行尸走肉。而一个年轻的“斯特鲁布鲁格”人因为知道有怎样悲惨的命运等待着自己,比正常人更恐惧人生。总之,在那个国度里,“永生”成为人们最惧怕的一件事!
  在科幻作品里,极端长寿不仅可以影响未来,也可以和历史交织在一起,构成神秘的戏剧效果。在美国作家品钦(pynchonThomas)的小说《V》中,当代历史学家在文献中发现,在欧洲历史中许多危机事件里,都有一个叫作V的女冒险家,化装成各种身份出现,时间长达数百年。历史学家搅尽脑汁也搞不清V的真实来历,只知道她无疑是个长寿者。V的故事不禁使笔者联想起中国道教史上的神秘人物张三丰。关于他的记载从宋末延续到元初,长达九十余年。虽然在各种小说传奇里大名鼎鼎,但史学家到现在也搞不清楚张三丰的真实经历和寿命。
  异常形貌,也是重要的变异题材。系列科幻片《蝙蝠侠》的第二集里,反派人物“企鹅”就是典型的变异人。他出生在富豪之家,但生有长鼻、驼背、指趾间有蹼。父母无法接受这个丑陋的婴儿,就在一个圣诞夜晚将他遗弃于下水道里。他长大后,不仅容貌极似企鹅,而且和真正的企鹅混熟,成为它们的首领。最后,这个悲剧色彩的“企鹅人”带着怨毒和仇恨向人类发起攻击。
  八十年代曾经在中国大陆热播的《侠胆雄狮》,里面的主人公就是个人身狮面的变异人。他体格雄健,生有利爪。也是由于相貌怪异,自幼被抛弃,在废弃下水道的流浪群体中长大。每逢暗夜出没于偏街窄巷,行侠仗义。
  提到特异功能,《大西洋底来的人》便是首选代表。麦克。哈里斯来历不明。他自己昏迷后醒来,完全忘了以前的经历。但他那能够深潜的特异功能,构成了电视剧的主线。麦克不仅能在水下呼吸,而且能从浅海直接游到深海。就是一般的海洋生物都没有这个本事。而且,麦克只要进入水中不长时间,就能够获得超越常人的力量。但他离开水面超过二十小时,就会象鱼那样干涸,生命垂危。
  在詹姆斯。冈恩科幻代表作《长生不死》中。百万富翁(小说出版的年代里,百万美金还是一笔很夸张的财富)威弗年过七十,积劳成疾。因身患多种病症入院。医生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为他输血。没想到,威弗不仅恢复了健康,而且头发变黑、牙齿复生,皮肤拥有了弹性,甚至计划再娶妻生子。
  这样的康复超过了医学知识的范畴。医生们仔细寻找原因,发现问题出在为他输血的卡德赖斯身上。那是一个市侩型的城市青年,一无所长,但却有天生的免疫因子,百病不侵。没有人知道他的寿命能够长到多久,连他自己也是刚刚发现这种能力。几十天后,威弗的身体重新衰老。原来,那种通过输血获得的活力随着外来的免疫因子被排出而失去。威弗为了保持自己的生命,雇用私人侦探搜索卡德赖斯。卡德赖斯知道自己的价值,遂到处躲藏,直到威弗一命归夕。
  后来,卡德赖斯和医学部门达成协议,允许他们研究自己的血液,并且利用它来治病,但却要付苛刻的条件,因为他想垄断这种特殊能力。几十年后,卡德赖斯和同样拥有这种能力的后代们形成一个小小的特权阶层,而医学家们为了打破这种特权,想偷偷地靠人工合成他那种特异的免疫因子。当然,那就不属于超人题材的范围了。
  1981年,中国科幻作家缪士发表了短篇作品《绿姑娘》。小说里,南太平洋上有一个偏僻的小岛。岛民竟然是绿皮肤绿头发,原来,人体的血红素和植物的叶绿素之间,分子结构基本相同,仅核心原子有铁和铜的区别。而这些岛民的血红素会大量地转化为叶绿素,聚集在身体表面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他们平时仅需要极少量的食物,而且筹命接近两百岁,健康并富有活力。
  父母亲缘越远,子代越是变异。于是,科幻作品里还有许多人与非人杂交形成变种的故事。俏姐金斯基主演的《豹妹》(Catpeople)就是这类故事的典型:远古时期,一个以豹为图腾的民族经常将少女献给豹子。后来就形成了人豹杂交的后代。这些人隐迹在现代社会中。平时以人的面目出现,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还有豹的血统。只不过他们拥有常人没有的扑击、攀援能力。但当他们情欲勃发时,就会变回豹形。有趣的是,原著小说里讲的是人狮杂交。可能因为狮子“演员”不好处理吧,编导改成了人豹杂交。
  第三节:特异功能
  可以通过意志支配的超能力,就是特异功能题材。和第一章里“催眠术”之类的能力不同。前者只是极少数发生变异的人才有。后者是一种秘术,谁找到都可以练习。
  特异功能是科幻中的题材大类,经久不衰,花样百出。以往常常被列为一个单项。不过,从科学角度讲,特异功能无非是一种变异,是进化问题的一部分。
  特异功能,如思维传感,意念致动等,戏剧效果非常直接。所以,特异功能题材大量出现在科幻小说里。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曾经有一个特异功能科幻小说的高潮。那时候,各国科幻作家们都爱写这个题材。
  十九世纪,法国科幻作家罗尼就开始描写特异功能题材,代表作是《另一个世界》。主人公是一个畸形儿:皮肤呈紫罗兰色,身体奇弱。眼睛慢慢地角质化。按道理这样会失去视力,但他却仍然能够看到东西。畸形儿说话语速奇快,自己无法控制,所以无法和周围的人沟通。他生活在偏僻山村,人们只是把他当怪物看待。
  后来,他拥有了奇特的能力,可以看到一些生活在空气中的巨大稀薄生物,而人类的正常肉眼却无法看到它们。畸形儿离开乡村,找到科学家,终于得到了世人的理解。
  预言能力,也是一种特异功能。斯蒂芬。金的《死亡区域》讲的就是一个预言家的悲剧故事。主人公约翰尼是个普通的青年教师。一次车祸让他成了植物人,沉睡四年半才醒来。但这次车祸触动了大脑中一个叫“死亡区域”的部位,唤醒了他潜在的超级能力。从此,约翰尼只要触摸一个人,甚至只要触摸他的物品,便能感知这个人过去或未来的一些事情。他不知道这种能力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后果,遂自行隐居,躲避公众与传媒的注意。
  但是在一次竞选宣传活动中,约翰尼偶然与一个叫格莱克。斯蒂尔森的政客握手,感知此人会在将来的某一时刻成为美国总统,而且会使美国变成法西斯国家,并发动一场毁灭人类的核战争。约翰尼知道他无法令世人相信其判断,陷入内心痛苦中。
  不久,斯蒂尔森在政界青云直上,而约翰尼则得知自己的脑瘤即将发作,来日无多。遂挺而走险,在公众集会上用枪刺杀斯蒂尔森,并被后者的保镖在“正当防卫”中杀死。但斯蒂尔森在逃跑时将一名儿童挡在身前,这番劣迹被人拍摄下来。此事传出后他的公众形象彻底崩溃,约翰尼的目标得以间接实现。
  倪匡的《丛林之神》也以预言能力为题材。主人公有预言能力,而又不能控制这种能力,生活其实非常苦闷。因为他被剥夺了选择的权利。在修订版前言里,倪匡如此描述这个人的命运:就像看一张连分类广告都看完了的旧报纸一样,日子的苦闷,会使人想到不如死亡!
  前不久,一向以儿童风格为特点的大腕斯皮尔伯格,拍摄了成人风格的科幻片《少数派报告》,那也是一个特异功能题材名片。原小说作者是菲利普。迪克。在小说里,三个特异功能人都是白痴,但额叶十分发达,预感能力正是从这里发出的,以至于压抑了大脑的其它正常功能。犯罪侦查局把他们绑在座椅上,让他们口中叠叠不休地念叨着看似无意义的词汇。那是他们每时每刻的直觉。计算机能够把这些词汇转换成有意义的情报。不过,小说里被诬陷和追杀的,并不是后来汤。克鲁斯出演的那个帅哥,而是一个大腹便便的老年人——犯罪预防学创始人安德顿本人。而且,那个提供了“少数派报告”,最后帮助了主人公的预感者也是男性,而不是电影中的病态美人。当然,如果真得这么忠实于原著,恐怕票房就成问题了。
  日本作家简井康隆创作的《邪恶的视线》,将各种特异功能集中在了一起:风尘女子七濑可以“思维透视”,直接读取他人的思想。色情狂西尾则能够进行“视觉透视”,一双眼睛能够透过障碍物看清目标。当西尾试图强暴七濑时,黑人酒保亨利出现了。他能够“意念制动”。最后,亨利用意念控制着西尾的手,拨枪杀死了西尾自己。这篇情节不算复杂的科幻小说,七十年代末曾经在中国大陆许多报刊上转载,很有影响。很多三四十岁的“老科幻迷”还都记得它。
  这种把许多特异功能进行“菜单式”表现的方法,在科幻电影《X-MAN系列》得到最集中的体现。在这部改编自卡通连环画的电影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特异功能人:能穿墙的、会喷火的、可以感知他人思维的,可以变形的、能冻结空气的、会隔空取物的、身体可以自动修复创伤的……在影片中那所秘密的特异功能学校,“变种人”们争相献技,令观众眼花缭乱,和《哈里。波特》中的魔法师学校都有一拼。全片堪称特异功能题材的大全。
  科幻小说里特异功能最强大的人物,大概要属《巴恩豪斯效应》(小库尔特。冯尼格特著)里的那位主人公了。二战时期,列兵巴恩豪斯在军营里和战友赌钱,连续十次掷出七点。他受过高等教育,知道纯凭运气达到这种效果的几率极少,于是发现了自己的“意念制动”能力。但他不事声张,慢慢研究自己,慢慢训练这种能力。退伍以后,巴恩豪斯进入大学研究院工作,同时把自己的能力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可以击落几公里外的砖瓦。后来,他向军方汇报了自己的能力,于是被邀请参加一系列武器实验。最后,他一次发功,便能击落五十架无电线遥控的飞机、十颗V2火箭,并且让军舰的炮管掉头冲下。
  不过,巴恩豪斯不仅有超能力,也有清醒的头脑。他立刻突破军方的包围,隐藏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从此专门以毁灭武器为生。各国甚至因此改变策略:他们一旦发现敌对国的武器所在地,便在媒体上公开,然后,巴恩豪斯就秘密地发射“动力精神”将其摧毁。这样,若干年后,全世界的武器都他摧毁了。好战者们只有等巴恩豪斯自然死亡。但他们不知道,他已经训练了自己的弟子。
  这是将特异功能极端夸张的例子。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也可以比较谨慎地描写特异功能。中国科幻作者刘婕的《情潮汹涌》就是一例。小男孩波比可以直接感受他人的感情。但感情不是思维,不能清楚地用语言描述,更加上拥有这种特异功能的只是一个不暗世事的孩子,更说不清自己感觉的是什么。所以,他每日都陷在周围人们感情的旋涡里。
  后来,波比感受到了附近一个凶手的“杀意”,由此引发出一系列追赶杀、逃亡和辑凶的故事。在这篇小说里,特异功能只是稍稍强大于常人,它提供的线索必须仔细梳理才能得出结果。
  香港作家黄易在《凌渡宇系列》中,塑造了英雄好汉凌渡宇的形象。他经过严格训练,可以凭直觉感受周围的危险,可以控制脉搏到假死状态。当然,这些还都在现实许可的范围内。某些气功、瑜珈训练也能达到这个效果。但他竟然能够感受植物的心理活动,进而能和森林交流,那就进入了科幻的范围。在《上帝之谜》中,凌渡宇最终获得和与植物产生通感的能力,让千千万万的树木作为他的眼睛,跟踪森林里南非白人雇用兵的行踪。
  看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会想到,在好莱坞电影《雨人》中,由达斯庭。霍夫曼主演的那个白痴天才:生活不能自理,住精神病院,但却有天才的计算能力。那不算“超人”类科幻吗。不是的,白痴天才虽然罕见,却是现实中存在的。而预言未来的能力却从未得到过科学证实。
  在现实生活中,即使象姚明、罗那尔多那样只是某些方面稍稍超越常人的人,都要经受不少冷言冷语。科幻小说里那些超人们更不可能只接收鲜花和崇拜了。象《X-MAN》那样,许多特异功能题材的科幻作品,都提到这种能力给拥有者带来的压力。他们的命运很少被描写为喜剧结果。他们必须隐藏自己的能力,以免受“普通人”的怀疑甚至迫害。
  西奥多。斯特金的《超人类》把“超人们”的命运写得悲惨凄楚。故事的主人公“孤独人”因为失语病,从小被误认为是白痴,受尽歧视。他长大后在森林中隐居,慢慢地找到了几个拥有特异功能的孩子。包括可以意念致动的佳尼、可以信息传感的波尼和比尼兄弟俩,拥有超常记忆力的杰里,还有一个永远长不大,但能象电脑一样存贮知识的婴儿。这些人都被社会抛弃。他们聚在一起生活,慢慢地形成了一个超级生命体。孤独人成为这个生命体的大脑,其他人则是“器官”。
  中国科幻作者王晋康的《三色世界》,则把特异功能和种族关系放到一起描写:几个美籍华人科学家发现,黄种人拥有思维传感功能,只要经过适当练习就能够激发。美国情报部门迅速得知这一研究结果。他们认为,如果成果公开,黄种人会迅速提高自己的智力,将危害白种人的地位,于是便秘密追杀这几位科学家。直到被公众媒舆论揭开阴谋。最后进一步研究又发现,原来白种人和黑人都拥有这种功能。只不过,复杂的科研过程使这个发现的时间晚了一些。
  除了这些看不到摸不着的特异功能外,科幻作品里还有一些比较直观、比较单纯的特异功能。七十年代风行大陆的《大西洋底来的人》中,有一集《电人》的故事,那里面和麦克哈里森对持的,是一个能够发出高压电流的人。他把灯泡放到嘴里就能直接点亮。平时,电人的一只手终日戴着电极,随时可以放电伤人,仿佛身上长着电棒。
  有些特异功能,在现实生活中派不上用场,在特定环境下才大显神威。科幻片《猫族入地球》(Asterodid)中的“朝圣徒”就是代表。未来时代,人类发明了跳跃宇航法,可以借类星体或者黑洞的巨力进行虫洞跳跃,一步跨过成百上千光年。但这些星体附近时空异常,导航仪器经常失灵。而有一些人却对太空中的磁场、力场有超级感应能力,于是,他们就成了特选的宇航员,靠手动便能驾驶飞船进行跳跃。慢慢地,这些人将自己视为上帝的选民,征服太空的圣徒,自号“朝圣徒”。最终和人类中的绝大多数发生矛盾,进而导致战争。
  科幻小说里还有一位很搞笑的特异功能人,那是美国作家詹姆斯。冈恩在《特异肢解人》里虚构的杰尼。杰罗克了。他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美国蓝领工人。一次,他的母亲住院,查出了癌症!孝子本尼慌乱之中,被车门挤掉了一个手指。不久,他的母亲竟然康复了。后来,阿波罗十三号在太空遇险,本尼主动切掉另一个指头,阿波罗十三号居然也返航了。
  于是本尼认定,只要牺牲掉自己的肢体,就能拯救世界上处在灾难里的人们。他一点点地搞掉自己的手指、脚趾,而他的推测每次都奏效。当然,家人最终发现他身体上的伤都是自残而不是发生了事故,便把他送到了精神病院。医生经诊断后认定,这是严重的自伤性精神病。但在医院里,趁医生们不注意,杰罗克仍然能想出办法,陆续毁掉自己的残余肢体,或者帮助美国人防涝,或者协助非洲人抗旱。
  终于,“无私”的本尼只剩下头颅和躯干了。这时候,美苏准备打一场核战争。世界上再没有比这个更大的灾难,本尼找到主治医生,请他切掉自己的头,挽救人类于灭顶之灾。当着众人的面,主治医生自然严厉回绝了这种荒唐的要求。但是后来人们发现,本尼的头仍然被神秘切掉了。这次不可能是他自己搞掉的,只能是某个被世界毁灭吓怕了医生干的。当然,世界大战也随之停止了。
  到底是拥有奇异功能的人?还是一个只是碰到无数次巧合的精神病患者?作者没给答案。小说嘛,当然要留下一分悬念喽。
  需要指出的是,在真实的科学研究里,特异功能是典型的伪科学。早在十九世纪,美欧一些科学家就开始研究特异功能,但从未找到任何一个不是骗术的例证。到二十世纪中叶以后,特异功能风潮席卷世界,在中国也曾经热闹一时。不过到目前为止,全球没有任何一个自称有特异功能的人,经过了科学家的严格检验。当然,时至今日,大家仍然可能会看到这样那样关于特异功能的报导,但它们都出现在公众媒体上,本身未经核实。而只有出现在科学界的专业刊物上才能算数。因为专业刊物是有审核制度的。
  笔者之所以要在文章里这么强调一下,是因为有些科幻迷并不清楚小说和现实之间的区别。每每把特异功能,甚至外星人都当成是真的。而科学界指责科幻作家们宣传伪科学,特异功能题材也是一个主要把柄。所以我才要这么明确一下:在小说里怎么写特异功能都可以,那样好玩,有趣。但真实世界里,特异功能存在不存在,请大家去征询有关专业(心理学和生理学)科学家的意见。科幻作家这里没有答案!
  第四节:人类的整体进化
  变异现象如果不再只涉及个别人,而是一批人,一代人,那就形成了人类的整体进化。这在科幻作品里出现较晚。1930年,英国哲学教师斯特普尔顿(OlafStapledon)发表了宏大著作《最后和最初的人》(TheLastandFirstMen,1930)。该篇也是科幻小说中进化论题材之经典。这部书通过五十亿年后一位“最后的人”之口,讲述了从二十世纪开始人类的十七次进化。其中包括长寿人、飞行人、思辨型人等五花八门的种类。不过,就是最后一代人,仍然没有走出太阳系。只好面对太阳的寂灭回顾历史,自我安慰。
  第五节:非人智慧物种
  地球上除了人类,还有没有其它智慧物种?科幻作家对这个问题的发挥,构成了一大类题材——非人智慧物种。这也是一个进化论题材的“变异”。
  该题材里被使用次数最多的,莫过于野人了。它们被描写成智力介于人猿之间的进化缺环。当然,超越科幻范围之外,世界各国也都有关于野人的传闻。只不过从未得到证实。
  中国最早描写野人题材的科幻小说,是童恩正创作于六十年代的《雪山魔笛》。在喜马拉雅支脉康格山的天嘉寺里,红教高僧拉布山嘉措留下一只人骨制造的“魔笛”,据说可以用它召唤“山精”。二十世纪科学昌明时代,一只考古队来到这里,通过魔笛唤来“山精”,原来是一群进化停留在一百万年前的猿人。
  野人题材里较为晚近,内容很丰富的作品,要属美籍罗马尼亚作家波贝斯库的《接近亚当》。该书创作于九十年代中期,背景很“现代”。一个白人考古学家在玛埃斯特拉山中进入野人部落,和他们混熟。并且帮他们反抗白人野心家的侵害。作者熟知古生物学,对野人生活习性的描写非常忠实于科学。除了一点:它们并没有生活在今天。
  英雄所见略同,四川女作家徐渝江新推出的《月光下的呼唤》,讲的也是一个文明人进入野人部落的故事。只不过这个叫“明”的学者在野人群里生活了十年,甚至不愿返回文明社会。那个部落就存在于因野人而鼎鼎大名的神农架。他们有住房,有简单的农业、医术,有语言,甚至有原始的诗歌。除了交换食盐,他们不需要和人类打交道,也反感和人类打交道。小说里甚至有几处人与野人的恋爱故事。
  野人毕竟还是“人科”,一些科幻作品超越了这个范围,描写了地球上的其它物种里的智慧生命。还是那位伟大的斯威夫特。他在将近三百年前便贡献了许多至今不衰的科幻题材。在《格列佛游记》第四卷里,斯威夫特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由马建立的文明——慧斯马国。这个马族国家位于南纬四十五度,距马达加斯加不远的印度洋里,与周围隔绝。主人公格列佛被叛乱的船员抛弃到这个大岛上,遇到了文明的慧嘶马人。“慧嘶”这个名字,其实就是马的叫声。它们建立了使用石器的文明社会,尚不能使用金属,更不能建造船只,所以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的岛。慧嘶马们吃熟食、能够建立房屋,有社会等级。
  在那里,还生活着丑陋肮脏的野兽yahoo!对,原文就是这个词。不知道雅虎网站的创业者们是否爱看《格列佛游记》。Yahoo实际上就是人。慧嘶马们向格列佛介绍,该国以前没有yahoo.许多代以前,最早的两只yahoo出现在烂泥里,然后繁衍开来。文明高贵的慧斯们从来没有发现yahoo有些许智慧的表现,所以就训练它们作牲畜。而格列佛不得不搅尽脑汁,反复证明自己有智慧。到最后,他却被慧嘶们的诚信友爱征服,即使回到英国,仍然视同类为野兽。
  二百多年后,法国科幻作家彼埃尔。居尔的《猿猴行星》是这方面的经典。小说里出现了一个猿猴世界,在那里,猿是文明生物,而人是野兽。掉到这里的几个人类宇航员,只有主人公通过努力,证明自己不是野兽。小说作者使了一个障眼法,以宇宙漂流瓶的形式讲这个故事。开始令读者以为它是一个外星世界。结尾处却暗示这个“外星世界”其实就是地球。
  1968年,当它第一次被搬上银幕时,编导在结尾处展示了倒塌的自由女神像,点明这个猿猴星球就是地球,宇航员实际上在不知不觉中穿越时空,进入人类自我毁灭后的未来。不久前它第二次被搬上银幕,猿猴文明的祖先更成了地球人太空飞船搭载的实验动物。当年,达尔文宣布进化论时,许多人嘲笑他把猴子当祖先。而在《猿猴世界》里,猿类科学家则认为,猿类文明是从人类文明进化来的。这种巅来倒去正好体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本意。
  好莱坞还曾经给《猿的星球》拍摄过一个续集,那是原作者没写过的故事,对原著多少是个补充:泰勒的飞船被猿类科学家驾驶,回到人类时代,人类抓住它作为实验品,从他们那里得知人类未来命运,便决定杀死猿人,保护自己。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捷克科幻大师卡尔。恰佩克创作了《鲵鱼之乱》,也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鲵鱼是一种两栖类动物。真实的鲵鱼都生活在淡水里。在小说里,一位叫许泽的古生物学家根据化石,断言存在着一种生活在浅海的鲵鱼。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一只英国军舰在澳洲附近的小岛上,发现了生活在湖里的一群鲵鱼。他们捕杀了绝大部分,仅余两只养在水箱里带回家研究,中途却被它们在印尼海域逃脱。
  一百年过去了,一个名叫万托赫的捷克船长在荷兰殖民地印尼作珍珠生意,从马萨岛一个被当地人称为“鬼湾”的地方,发现了数以千计的浅海鲵鱼。这些鲵鱼有手指,可以操作,善于学习。万托赫教它们用刀子杀死鲨鱼自卫,代价是捞取珍珠。后来,他游说犹太商人邦迪,秘密将鲵鱼运到太平洋许多自然珍珠出产地,为他们取珠。
  数年后,拥有自卫武器的鲵鱼以几何数字繁衍开来,并且学会了说话、使用枪械、炸药、甚至开始使用机器加工产品。极少数鲵鱼还能接受高等教育!列强为了争夺势力范围,纷纷用鲵鱼来建设海底基地,结果将大量武器提供给鲵鱼。
  由于生育速度太快,鲵鱼的生活环境日益紧张。它们又无法进入深海生活,于是,开始在大地上炸出沟壑,引入海水,形成浅海。美国的东海岸、中国的长江流域都成为它们的侵略对象。人与鲵终于开战。其结果,人类被迫退守在高山上。只是因为鲵鱼世界自行分裂,互相残杀,人类才得以苟延残喘。
  与此类似,在郑军的短篇《烟尘纪公园》中,几千万年后人类已经灭绝。鼠类成长起来,建立了以地穴为基础的文明。在鼠人古生物学家那里,古人类灭绝的原因不详。有传说认为,在荒野里还存在着“野人”。而古生物学家则用基因技术复制了古人,放在“烟尘纪公园”里展览。当然,这是对《侏罗纪公园》的反讽了。
  在进化论题材中,奥尔迪斯(BrianW.Aldiss)的《温室》独树一帜。它以描写植物进化为主题。由于地球的一边永远对着太阳,形成了温室效应。植物变得十分巨大,不少植物可以捕食动物,有的还能移动,甚至有飞行植物,可以用丝线挂到月面,令月球上也有了植物和氧气。有一种蘑菇形的植物,演化成植物智慧生命,可以控制人体。相比之下,人类不仅没有丝毫变化,甚至文明也退化了,倒退回原始部落社会。
  第六节:人工进化
  当年,达尔文受农业畜牧业选育良种实践的启发,创造了进化论,认为上帝肯定是位超级良种选育师。今天,在一些科幻作品里,科学技术给了人类以雄心,欲与天公试比高,以人工技术方式推动物种进化。
  大家知道,达尔文有一位雄辨家朋友赫胥黎,为进化论的推广贡献不小。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科幻宗师威尔斯正是赫胥黎的学生。于是,他当仁不让地在作品里宣传进化。威尔斯在《莫洛博士岛》(TheIslandofDr.Moreau,1896)里最早描写了人工进化:莫洛博士潜在荒岛上,将野兽改造成稍有智慧的“兽人”。当时没有基因科学,威尔斯只能用器官移植的思路来描写这个故事。
  在《神食》(1904)中,人工进化的对象变成了人类自己。这部小说的构思是,人类拥有无限成长的可能性,但却被后天环境压制了。“神食”便是一种恢复这种成长天性的药物。服用它以后,任何生命,包括人类都可以生长出高大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个头。最终,一群几十英尺高的新人和旧人发生战争,并开始创立新人的世界。
  当然,上述作品大多有意无意忽视了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方面,只描写变异,而不描写环境变化导致的自然选择。似乎单靠变异就能够形成一代新人。在另一些科幻小说中,则是地球环境的变化强迫人类去改造自我。在日本作家安部公房的科幻名著《第四纪冰河》(1958)中,由于地球两极冰冠逐渐溶化,迫使人类对自己进行基因改造,以成为能够在海洋中生活的“水栖人”。
  王晋康的长篇新作《海豚人》讲的也是类似的故事:一颗极近距离的超新星爆发毁灭了人类,仅有一万多名碰巧工作在海底、深井下的人得以幸存。其中,美国核潜艇军官拉姆斯菲尔和一位中国遗传学家共同将人改造成“海人”。不过,遗传学家后来干脆直接将海豚的智力进行提升,形成了“海豚人”族。两百年后,“海人”已经成为“海豚人”的附属物,两个特种间面临着战争。
  既然人类能够干预进化过程,拥有更高科技的外星人更会如此。克拉克偏爱这类题材。在《2001太空漫游》中,不知名的外星人留下神秘黑石板,自几百万年前就引导着猿类进化成人类。到了《2010年太空漫游》里,外星人转而将木星引爆,为的是引导木卫六产生生命,成为新的地球。
  到了《童年的终结》里,外星人干脆就直接来引导人类的再进化。他们驾驶着庞大太空船降临在世界各大城市上空。人类毫无反抗能力。但外星人也不奴役地球,而是用技术威力禁绝地球上的一切剥削压迫,再将人类的胎儿改造成拥有物异功能的一代新人。
  人工进化还被置于星际移民的背景中。太空存在千奇百怪,环境各异的星球,而人体只能适应地球的生态环境。于是,改造自己以求适合另外的星球,成为进化论题材的新方向。英国科幻作家布利殊于一九五七年出版的故事集《星籽》中写到,人类为了征服别的星球上的恶劣环境,对自己进行了各种极端的基因改造。有的甚至被改造成只有数毫米大小,以适应外星强大的引力。
  第七节:人工诱变返祖
  进化论告诉我们,人兽同源,人拥有其它生物的基因,只不过在胚胎发育期中,那些身体上的“兽性”消失了。人类历史上偶有自然返祖现象,成为奇闻。其实都是兽性在发育时消失不彻底的原因。七十年代中国的“毛孩”就是一例。返祖不同于前面提到的变异,是复现了人类本来就有的一些潜在基因。返祖问题被科幻作家敏锐地捕捉到,写入科幻小说。当然,那不再是自然返祖,而是人工诱变返祖。
  八十年代初,中国科幻之父郑文光创作了令人毛骨怵然的短篇《星星营》:极左路线的爪牙在深山里建立了“星星营”,将一群“牛鬼蛇神”关在此处。除了常规的迫害手段之外,更施以人工方法诱变返祖,使他们变成毛发浓密,身体佝偻,意识含混的半人半兽。小说内容令人发指。不过,文革本身包含着强烈的“反智主义”倾向,所以,极力排斥“臭老九”的造反派能否掌握这种高超的技术,多少缺乏可信度。
  倪匡也创作过人工诱变返祖题材的小说:《再来一次》。不过,在这篇小说里,人工诱变返祖并不是目的,而是一场事故的不良后果。科学狂人“蒙博士”研究返老还童技术。他从人体中提取中“防衰老素”,由于没有实验对象,他就到处诱骗渴望恢复青春的老年人进行实验。结果,实验对象不仅“还童”,甚至一直回复到胎儿时期的形态,而体积并不会缩小。于是就形成了许多半人半兽:鱼形、兔形……而当他们重新生长时,不再变成正常的人。倪匡在作品里,提到了“反应停”导致畸形婴儿产生的著名科技事故。显然,当年那些无臂婴儿的惨剧给了作者极大触动。
  而目的清楚,计划完整的人工诱变返祖,则出现在大陆作家绿杨的长篇悬疑科幻《基因幽灵》里:某中东独裁者想通过生物技术,培养出一只超越人体极限的无敌特种部队。欧洲生物学家霍罗德秘密接受了任务。他认为,人类智力进化的同时,肌体则在退化。如果将保存在人体DNA中的动物基因诱发出来,便可以形成兼有人的智力和某些动物机能的超人。但他还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诱变,只能通过实验积累经验。
  于是,这个实验被偷偷转移到中国海南的一所医院里,通过几个受院方雇用的外籍医生来进行。他们在不同病人身上进行诱变实验,形成了一些返祖个体。有的可以产生叶绿素,有的可以用腮呼吸。有的生出鳞甲。
  还有一部科幻小说,虽然没有描写基因上的返祖诱变,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部队作家朱苏进的《四千年前的闪击》。一个痛感现代人类萎缩退化的科学狂人带领部下,到北极圈的冰层里找到一具远古人类冰冻的尸体,取其尚有生命力的精子来培养“优秀人类”。他认为,这样蕴育出来的后代拥有超常的生理潜力。
  婴儿长大后,被送入特种部队训练基地后,凭借先天的动物本能,迅速成为杀人高手。但是,大街上一块画着白熊形象的广告牌激发了他保留的“远古记忆”,因为他的祖先便是北极熊的死敌。这个跨越时代的混血儿发了狂,驾驶坦克冲出营门,滥施武力。最后,军方不得不派出特种部队予以消灭。严格来说,这应该算是一部“反退化”题材的科幻小说。毕竟,人类以体质衰退为代价求得智力进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第八节:机器的进化
  许多科技史专家都喜欢把技术进步类比于生物进化:它们都源于合适环境的需要,都有变异和选择过程。一位十九世纪的科学家这样写道:“从我们先祖使用的简单的棍子到我们今日使用的蒸汽机,机器已经经历了一系列非常迅猛的变革。这种日趋复杂的变革,极有可能派生出存在于现有的动植物王国之外、由各种形式的机械组成的机械王国。”(勃特勒,转引自《技术发展简史》17页,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乔治。巴萨拉GeorgeBasalla著)
  当然,这里所说的机器进化,还必须有一个中介,那就是人!一旦人不愿意再创造更先进的技术,这个进化链条就打断了。而科幻作家们则描写了一种机器自己的进化。在这里,进化似乎更是生命的一种表征:如果机器自己能进化,也说明它们“活”了。当然,自然进化的前提是“上帝”制造的DNA,机器要自己开始进化旅程,也需要人类这个上帝设置类似的程序。
  在著名科幻系列影片《终结者》里,那层出不穷,一个猛似一个的机器人,并非出自人手,而是反叛人类的“天网”制造的。这其中已经包含着人工进化的内容。只不过它不是该系列片的重点。
  以机器进化为主题的作品,前苏联科幻作家德涅伯罗夫的名篇《蟹岛恶梦》算是一个经典:某国海军部委托工程师库克林研制出一种形似蟹类的机器人,把它们放到一个荒岛上。这些“机器蟹”根据程序彼此杀戮,然后用死亡机器蟹的材料改造自身。海军部希望通过这种人为的“优胜劣汰”,进化出一种强大的武器。然而,由于他们忽略了小岛环境的特殊性,机器们疯狂进化到最后,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金属怪物。这个怪物在战场上毫无用处,因为它从很远处就能被敌人发现。而且库克林也因为口中有一颗金属假牙,被进化中的群蟹杀死。
  几乎在同一时代,美国科幻作家菲里普。迪克也在科幻短片《第二类型》中,描写了一次人工进化:美苏爆发战争。美国军队节节败退,甚至被赶到月球基地。惟一扳回局面的希望寄托在一种可以人工进化的“机器钳”身上。最初,机器钳的身体很类似于上面提到的机器蟹,是一只只小型的杀人机器。它们被投放到战场上,见到人就撕扯,杀戮。同时,为了使它们不需要后勤补给,又能够适应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它们被设计成能够利用找到的材料,进行自我复制,并且在复制中进化。
  机器钳一投入战场,苏军很快溃退。但美军却无法夺回失地。因为机器钳已经进化成和人一模一样的类人机器人,混在人类中饲机杀死任何人:他们并不知道敌方我方,见人就杀。一队美军发现机器钳中有“第二类型”的标牌,它可能是机器钳进化出的一种类型,但人类只知道第二类型与人一样,却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样,只好在互相猜疑中寻找进化的机器杀手。
  中国科幻作家柳文扬在《神奇蚂蚁》里,也令一群形似蚂蚁的微型机器人自然进化。百年以后,它们最后竟然拥有了自己的文明!而且遍布太阳系各星球。
  进化论题材能科幻文艺增加了许多吸引力,而它本身也在不断“进化”。我们期待着科幻作家能在这个题材上变异、变异,不断地变异……
  
资源开采
更新时间:2008-9-9 21:11:12 字数:1706
  和农业一样,矿业在今人的眼里似乎也属于低科技,但科幻作品并未忽视过阴暗狭窄的坑道和荒凉的矿山。在采掘技术里,我们可以看到地球上资源开采的新形态。而太空矿业则树立了第一种似乎有存在前景的太空经济形态。
  第一节:采掘技术
  工业革命以来,采煤业成全了全世界最早的工业化。煤炭不仅提供能源,而且可以作为化工原料使用。但它从来没有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印象:暗无天日的巷道、矿工们粘满煤粉的面孔,更有那一次次吞蚀生命的瓦斯爆炸。即使在今天,每发生一次来自地狱深处的爆炸,都会使我们的心再度揪起。煤矿,它什么时候不再吞蚀生命?
  虽然采煤已经被视为“夕阳产业”,但在可见的未来,人类还是需要煤的。它可能不再是主要燃料,但依然是化工工业优秀的原料。那么,可不可以使煤不再染血?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在短篇《地火》中,设计了气体采煤法:把煤矿变成一个巨大的煤气发生器,使煤层中的煤在地下就变成可燃气体,然后用开采石油或天然气的地面钻井的方式开采这些可燃气体,并通过专用管道把这些气体输送到使用点。这样,矿井将消失,煤炭工业将变成一个同现在完全两样的崭新的现代化工业。“当然,作者也知道,煤的地下气化是一个正在研究的课题,只写到这一步还算不上前瞻性的预言。他进一步设计了地下气化煤炭的全过程:开采通过在地面向煤层的一系列钻孔得以实现。它们向煤层中布放大量的传感器,点燃地下煤层,向煤层中注水或水蒸气,向煤层中通入助燃气体,最后导出气化煤。
  郑军的长篇科幻《寒冰热血》也是以开采技术,而不是开采对象为题材的作品。从南极拖运冰山到热带,解决那里的干旱,这种设想早已有之。不仅出现在一些科幻作品里,而且沙特某富翁曾经进行过实际策划。在致冷机没有发明的十九世纪,也曾经有美国人因为将极北地区的冰贩卖到温带城市而发了大财。不过,以往此类设想都是以传统的船运为主。而用船运冰缺乏经济规模这一点,将永远限制南极采冰真正走向现实。
  在《寒冰热血》中,“冰山快递公司”运用了可控漂流技术。他们在方圆几平方公里,总重量几亿、甚至十几亿吨的冰山上安装大功率液氢推动器。将冰山缓缓推入固定的洋流,由洋流传送到目的地。这个过程长达几个月,途中要经过热带,甚至赤道。冰山会融化近一半。但剩下的一半仍然能够提供一个小国一年的用水量。
  第二节:太空矿业
  虽然每年地质学家都给人类汇报出某种矿物的新储量,但远远不足以减轻人们的忧虑:它们采完了怎么办?毕竟许多矿产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是大自然千万年,甚至亿年的结晶。所以,太空往往成为人类寄托资源梦想的地方。
  以笔者愚见,在可见的未来里,太空中真正有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或许只有太阳能一项。因为采矿业务要有很大的能量补给,而太阳系中可能的矿产资源都在地球轨道外,需要人类将能源运输过去。更何况其它各种生命维持资源。不过,这些实际困难并不妨碍科幻作家大量描写星际矿业开采,其中涉及五花八门的内容,甚至被视为人类开发宇宙的主要动力。
  太空矿业很少成为主题,但却是许多科幻作品的背景。在科幻片《全面回忆》中,主人公奎尔要在迷宫一样的火星矿场中追跑打斗。在《九霄云外》(Outland)里,主人公身为矿警,在火星的一颗卫星上主持正义。那个矿场出产钛矿石。《异形》第一集里那艘倒霉的太空船,最初只是被派去运载两千万吨矿石。而在《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中,英雄好汉在云城“贝斯平”里和黑郧爵展开较量。而这个云城是为在大气层里收集某种矿物建筑的。
  很多太空剧式的科幻作品里,某个星际国家之所以强大,完全在于它拥有某种矿藏。在《沙丘》中,香料成为阿拉基星球扩展势力的源泉。这种香料不仅香,而且可以使人获得特异功能。在《消灭的光环》里,日本作家眉村卓把故事的主要背景放在拉克占行星上。这颗行星是地球联邦的后起之秀,原因是它出产一种海藻,在其他星球能够大量繁殖,产生氧气。
  
去远方
更新时间:2008-9-9 21:11:42 字数:6439
  今天的科幻作品,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近代冒险作品的血统。只不守,在冒险作品里,主人公骑马乘船就可以出行,而在科幻作品里,科幻作家们先要赋予他们前所未有的先进运输工具。
  在海陆空新交通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地球环境里,科幻作家们对析运输工具的幻想。奔向太空的梦想也要由宇航技术来实现。而星体飞船虽然是宇航技术的一部分,但它比较特殊,故而单独介绍。
  第一节:海陆空新交通
  要想飞得更高、跑得更快,要想上天入地,看清大自然的每一处秘境,更为先进的交通工具必不可少。于是,交通工具的进步便成了科幻小说的经典主题。
  铁路是工业革命带给世人的第一批礼物。在科幻小说诞生的年代里,铁路运输已经成为了现实。而科幻作家要作的,是将它“铺”得更远。与铁路时代几乎同时,在法国诞生了科幻文学的一代宗师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2、8——1905、3、24)。他在出版于1892年的《克洛迪斯。邦巴纳克》中,竟然描写了一条宏伟的欧亚大陆桥。
  这条铁路从塔什干铺向中国的和田,穿过平均海拨三千米的帕米尔高原,然后再经芜恙、新州、兰州、西安、郑州、鲁南,最后到达北京。尽管凡尔纳对中国地理不算太熟悉,其中有些地段明显标识错误,但这部作品更多地留给我们的,是将科技进步推广到世界每个角落的激情。在同时代的的满清政府里,就是最面向世界的洋务派官员,恐怕也没有勇气设想出,在自己的国土上能出现如此宏伟的景观。
  一八九五年,凡尔纳的《机器岛》出版了。这部作品将当时已经出现的巨舰巨轮夸张到了极限。机器岛的制造者是美国人。凡尔纳在开篇时讲明了自己的看法:美国人就是好大喜功!所以,小说里把机器岛描写得越大,越能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机器岛本名“模范岛”,由二十七万只钢箱连接而成,表面积达二十七平方公里,超过陆地上的许多小城市。岛的表面铺满腐植土,生长花草树木。模范岛的首府叫“亿兆城”,这名字听上去就象如今中国大陆某地开发的某个楼盘,透着浓厚的暴发户色彩。
  岛上的房子采用当时还很贵的铝,还有空心玻璃砖和人造石等材料建成。岛的动力系统设在两舷,由两座各500万马力的发电厂提供。凭着强大的动力,机器岛终年航行在赤道附近,保持于温暖的天气中。
  当然,这么豪华的机器岛不是给普通人住的,岛上住宅都出租给美国的富翁,共一万人左右。机器岛的附属设施也极尽豪华,估计作者参考了当时顶极邮轮的布置。不过,左舷以坦克登为首的一群岛民想把“模范岛”改造成商船,右舷以考伐兰为首的一群岛民想保持它的休闲本色,结果引起争端。在全岛人民“美式民主”投票无效的情况下,两大势力分别指挥两舷发动机向两个方向运动,最后竟然扯碎了巨岛,使其变成散落在大洋深处的钢箱群。
  凡尔纳的第一部科幻传奇小说名叫《气球上的五星期》。1861年该书出版之后,凡尔纳在一次讲话中预言了航空业的未来发展,并以惊人的准确性提到了现代飞机有可能出现。到了1886年,在《统治者罗伯尔》一书中,凡尔纳通过主人公的嘴明确地宣布:航空的未来属于飞机,而不是飞艇。凡尔纳甚至畅言,他出版这本书后,便“等待着听到气球支持者们的尖叫声”。不过,凡尔纳在这本书中预言的飞机却不是后来成为主流的有翼机,而是直升机。
  有了高明的航空机器,不仅能把人带上天空,也可以给社会带来其它变化。1904年,英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拉迪亚德。基普林(RudyardKipling,1865、12、30——1936、1、18)创作了以飞艇为题材的科幻小说《夜班邮船》,其中就预言了航空信的产生。不久,航空邮件便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只不过它的主要载体换成了飞机。
  基普林的这篇作品还预言了无线电导航和电台广播气象预报。当时还没有电台广播,而直到三十年后,人们才考虑用无线电为飞机导航。
  要想飞得更高更远,仅有好的飞行机器是不够的。于是,一套崭新的管理体制也出现在基普林的笔下。他于1912年创作了《夜班邮船》的续集《航空控制板真简单》。在这部科幻小说里,作者全面设计了未来的航空管理体系。
  一九一九年,英国飞艇“R34”号首次飞越大西洋成功。机组人员当时随身只带了一本书——基普林于1909年出版的《作用于与反作用》,因为其中就收录了《夜间邮船》。飞行员们在美国降落后,便在那本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送给成功的预言家本人。
  能够上天以后,潜入深海便成为科幻作家下一个发挥想象力的目标。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描写的巨型潜艇,今天已经成为现实。更令人赞叹的是,小说中的那艘“鹦鹉螺号”潜艇后来有了它的“孪生兄弟”——1954年下水的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设计者们如此取名,自然是为了向这位预言家献上自己的敬意。
  在交通工具方面,凡尔纳更大胆的设想到今天还停留在小说中。在他晚年创作的《世界主宰》里,试图统治世界的神秘人物驾驶着三栖飞行器,穿梭于陆地、海洋和天空中,处处挑战人类的现存秩序。至今,人们只能建造出水陆两用的坦克,与空海一体的水上飞机。
  汽车曾经是工业时代的骄子。然而,几十年过去了,汽车还只能在地上跑。科幻作家们不满意了,他们描绘出了能够飘行的汽车。叶永烈的名作《小灵通漫游未来》里已经出现了飘行车。它们既可以在道路上行驶,也可以在低中飞行。当科幻巨片《银翼杀手》、《第五元素》和《星战前传》拍摄完毕后,我们在银幕上也能够看到“飞车”了。那穿梭在楼群中的行行飞车令观众目不暇接。
  地球上还有什么地方是人类去不了的呢?那就是地层深处!科幻作家们一直希望先于现实“到达”那里。当地质学家们已经证明,大地深处不可能象《地心游记》中描写的那样呈中空状后,科幻作家们便放弃徒步旅行进入地下世界的简单方法,转而去创造能在地层中航行的“地行器”。它用烧融的方法打通岩石层,进入地心。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在他的短篇《带上她的眼睛》,美国科幻片《地心救险》中都出现了地行器。
  不过,除了为探险家服务,朝着更高更快更远的方向发展外,科幻小说中还出现了专门为懒人提供的交通方式。被称为“美国科幻之父”的罗伯特。海因莱因(RobertA.Heinlein,1907——1988)在《道路必须压平》中,设计了一种新奇的传送带公路。这种公路由许多条贴紧的平行传送带构成。由外到内,相邻两条传送带之间有每小时五公里的速度差,和普通人步行的速度一样。于是,一个人便可以安全地从一条传送带跨上另一条,最后站到核心部位每小时几十公里的传送带上,以车的速度旅行。如果哪位读者在翻开本书时,刚刚揩去为长途步行流下的汗水,你是否会喜欢上这样的公路呢?
  第二节:奔向太空
  无论是宇航事业处在高峰还是低谷,它在科幻作品里受到的关注从未减少。
  十九世界以前,地球的许多角落还处在人类视野之外,但飞向太空就已经成为科幻先驱们的梦想。当时,气球还是惟一能够离开地面的人造物体。但早在1650年,德伯杰勒(CyranodeBergerac)发表了《月球邦国的世界》(StatesandEmpiresoftheWorldoftheMoon,1650),其中最后一部就提到了用火箭来作太空探险的工具。
  比现实中的第一艘无人登月飞船“阿波罗九号”提前一百年,在几乎同样的地点,以十分相近的轨道,载着宇航员的飞行器就已经被“发射”向了月球。当然,它是在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中被“发射”的。这部作品并非最早的宇航技术预言,但它在科学细节方面计算得十分认真、扎实。所以经常被后人提到。许多现代火箭和宇航之父们都说,他们正是在儒勒。凡尔纳的启发下,才开始思考太空旅行的可能性的。
  今天的人们会说,《从地球到月球》里的预言在各方面都很精确。唯一的缺点,就是使用大炮作为技术前提,没有预想到后来的多级火箭。不过,且慢下结论说这部作品已经过时,因为如今的科学家们正在设计巨型电磁炮,向太空发射不载人的飞行器。他们认为,这种长达数公里的电磁炮虽然制造起来很复杂,但是使用起来远比运载火箭方式要经济。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是现代宇航技术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几篇科幻小说。其中《到月球去》于1892年发表在莫斯科的《环球》杂志上。后来还写了《宇宙的召唤》(1895)、《地球之外》(1920)等。这些作品都在宣传他设计的火箭工作原理——不依靠外在介质推动,以及设立多级而不是单级。后世真正能够飞上太空的火箭莫不以这两点为基础。
  1929年,德国电影导演弗里茨。朗格拍摄了《月亮上的女人》,令观众大为着迷。影片中的场面更接近现代的火箭发射情形。片中的火箭由真正的火箭科学家赫尔曼。奥伯特和威利。雷共同设计。雷后来叛逃到美国,而奥伯特则为纳粹研制了V2火箭。他们在影片中的工作太逼真了,以至于二战期间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月亮上的女人》在德国被禁止上映。这部影片的另一贡献,在于创造了如今所有火箭发射中都要用到的倒计时。
  在科幻小说中,火箭的速度越来越快。亚光速火箭已经成了许多描写“银河文明”的作者的首选。那么,可不可以超过光速呢?中国科幻作家查羽龙在《光明之箭》中,就“创造”了一艘能够超过光速的飞船——光明之箭。整部作品就是围绕着两个科研团队争先研制超光速火箭的故事展开的。
  除了火箭,科幻作家们还构思了种种奇异的宇航技术。一个最简单的途径,就是使用反重力或者磁力装置。科幻小说里最早出现的运输技术幻想,大概要算《格利佛游记》里的“勒皮它飞岛”了。那位倒霉的格列佛随船航行于北太平洋时,遇到海盗,被绑起来扔到荒岛上。危难关头,太阳忽然被一块巨物遮住!那是一座飞岛,飞行在两英里高空,航向可以随意操纵,或者干脆悬停在空中。上面生活着许多人,有大量建筑物、花园、树木。
  格列佛被救上飞岛上后,慢慢了解到它的构造:飞岛直径达七千八百三十七码。底盘是一整块碟形金刚石,上面覆盖着一层层矿物,最上面是土壤。飞岛中央有一个直径五十码的“天文学家之洞”,里面安置着长六码,最大处直径三码的磁石,悬在金刚石轴上面,围绕着它转动,即使瘦弱无力的人也可以随便转动它。正是这颗巨磁石发出的磁力线,和地球磁场作用,导致飞岛升降和平移。
  在十七世纪那个农业、手工业环境下,这座飞岛体现了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勒皮它飞岛构思之奇特,不仅在当时堪称神妙,对后世读者也是如此。不久前,日本卡通大师宫歧峻还将这个题材改编成卡通电影。只不过,影片中的“勒皮它”已经荒芜败落,成为天空中飘零的废墟和传说。
  把反重力概念推到极至的,是英国科幻作家詹姆斯。布利殊(JamesBlish,1921——1975)。1950年到1962年,他创作了科幻经典《飞行城市》系列。驰骋於星空中的不是太空船,而是整座城市!这些“飞行城市”靠一种叫“陀螺转”的推动器来推动,而“陀螺转”的原理,基本上就是“反重力”或“惯性的抵消”。于是,纽约、伦敦等大城市带着下面的基岩,纷纷离开地球,在宇宙空间飘浮着。这些飞城甚至可以达到超光速。它们象流星一样遍布宇宙,把人类文明的种子撒向四方。有一些则成为太空海盗。有趣的是,在《飞城系列》里,纽约城飞上太空时,还带着它那闻名于世的“双子塔”。
  五十年代,醉心宇航技术的英国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ArthurC.Clarke,1917——)在短篇《太阳风帆》中,提出了一项大胆的设想:利用太阳系里无处不在的“光压”作为宇航的动力。在人们常识中几乎没有重量的阳光,其实也给被照射的物体施加着极其微弱的压力,在太阳系里,到处都充满了这种“太阳风”。如果能展开一张面积达几平方公里,厚度仅几微米的太阳风帆,那么阳光便会推动着它,产生一个微弱的加速度。慢慢积累,几天之后它便可以获得类似宇航飞船的高速,却不需要消耗一克燃料。
  “天梯”,也是科幻作家提出的一个伟大设想。它看似荒谬,但原则上却行得通。克拉克在1979年出版的科幻小说《天堂的喷泉》里,细致地展开了这个设想:人类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建立一个大型太空站,然后从太空站放下三万六千公里的缆索,直达地面。“太空升降机”便在中空的缆索里自由升降。那时,我们乘电梯升到三万公里高,和升到三十米高,将不再有本质的差别,都会胜似闲庭信步。人类也不再需要耗费大量的燃料,以烈焰纷飞的夸张方式升上太空。
  克拉克还在小说中提到了制造“天梯”的技术关键:缆索所要承受的重量将会大得惊人。此外,由于缆索的不同部分处於离地面不同的距离,它们的“自转周期”也不同,如果用普通材料制造,缆索将会被撕得四分五裂。要把“太空升降机”从梦想变成现实,必须发展出一些强度比精钢甚至碳纤维还要大千百倍的特殊材料。
  这种材料在小说里第一次出场,是在一个展示会上。研制者用它制成细线,栓住一只金属球。由于线只有几微米粗,肉眼看不到,观众只看到金属球“浮”在空中。可如果谁的手不慎划过金属球的上方就会被割断。因为这根细线比最锋利的刀刃都薄。
  无巧不成书,就在同一年,另一位科幻作家谢菲尔德(CharlesSheffield)也发表了《天网》,讲述同一题材的故事。这可算得上是英雄所见略同吧。
  第三节:星体飞船
  除了全部由人造材料制造的飞船和太空城外,宇宙中的星体本身也可以作为制造飞船的材料。埃里斯在《不灭的凤凰》里,描写了人类建造的星体巨船。未来某时,人类中的独裁者为了转移社会矛盾,声称要把人送到相邻的恒星,进行伟大的太空探险。但由于技术限制,当时无法获得很高的宇航速度,只好建立一个微型世界,让宇航员在里面一代代繁衍下去。
  按照计划,一颗长达几十公里的小行星被当成飞船外壳,它的内部被掏空,构造出一个拥有自然风光的世界。整个建造过程就花了七十年时间!太空船出发后,更要经过几百代人才能到达目的地。但经过许多代人以后,宇航员的后代就退化了。他们生活在狭小的飞船内部,过着农业文明的生活,把周围的机械设备当成神迹。
  台湾科幻作家黄海于1988年发表了一篇名为《地球逃亡》的科幻小说,描写地球受到天文灾难威胁,人类被迫研究巨型核发动机,将地球推离太阳系。
  2001年,大陆科幻作家刘慈欣也发表了《流浪地球》,构思相当接近:天文学家发现,太阳将在几百年里突然衰弱下去,经过“氦闪”变成红巨星。在氦闪时,它会膨胀到地球轨道之外,将地球完全气化。由于人类本身尚未获得亚光速飞船技术,并且离太阳系最近的几个恒星系里也没有行星可以移居。所以,联合政府决定将地球本身改造成宇宙飞船,载着整个人类逃亡。
  整个过程要经过两千五百年,一百代人!为了实现这一宏伟计划。人类在大地表面建筑起“地球发动机”,建成后的每个地球发动机高达一万一千多米,超过世界上所有山峰。单个发动机运行时,可以向地球提供150亿吨推动力!全世界共有一万多台这样的发动机。它们在使用时,向天空喷射着巨大的离子流,使得周围的空气保持在八十度高温,落下的雨水可以烫坏皮肤。
  由于地球质量过于庞大,即使这样的巨物,也只不过是给地球进行轨道姿态调节而已,并不能直接推动它随意前进。小说中的地球发动机控制中心也宏伟无比,单是一个操纵台就能容纳五千人。
  为了使地球在前行中不遇阻碍,人类还给月球建造了同样的发动机,把它推离轨道!而地球进入小行星带时,人类使用了反物质炸弹,摧毁拦路的小行星。最后,地球终于脱离太阳引力逃逸而去。由于得不到太阳光,地球表面的空气都凝为浅绿色的固体。
  
IT技术
更新时间:2008-9-9 21:12:07 字数:3474
  令自己的躯体上天入地固然很好,但足不出户便知千里,也是人类的久远梦想。从驿马和信鸽的时代起,这种梦想就推动着通讯技术的进步。而科幻作家仍然是这种梦想的描绘者。
  在早期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业已实现的信息技术。在当代前沿中,我们的视野伸向信息科技的未来。电子传心术是信息领域里独特的科幻题材。当然,物质——信息传输法也属于科幻作家的独创。
  第一节:早期梦想
  今天被人们视为娱乐工具的电视,最初是作为一种单向通讯装置被研究出来的。而在它被发明出来的几十年前,凡尔纳已经在1892出版的《喀尔巴迁古堡》里已经预言到了它的出现。当然,在这部爱情题材的科幻小说中,电视只是一个陪衬品。
  头脑里不断涌现出新鲜创意的威尔斯在1936年的《未来事物形态》中预言了移动通讯。那是一个“手表电话”。几十年后的今天,威尔斯个人无线通讯的理念成为现实。现实与幻想之间稍微有些差异的是,如今的人们习惯掏出手机看时间,而并没有去购买附加在手表上的无线电话。毕竟与通讯相比,计时只是一个简单得多的功能。
  今天的人类能够生活在“地球村”里,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的贡献十分巨大。1945年,克拉克在一篇名为《外太空中转站》的科学论文中探讨了通讯卫星的应用。他详细描述了人造卫星如何能够对赤道保持相对静止,并充当中转站。1957年,克拉克在科幻小说《特别专送》中再次提到这一概念。近20年后,他的预言成为了现实,那就是今天的地球同步卫星。它是现代无线通讯系统的顶梁柱。
  第二节:当代前沿
  声音图像可以传输,那么感觉呢?1950年11月,美国科幻作家弗里兹。莱伯发表了短篇科幻小说《新时尚》。作者预言了感觉传导技术:“电视机开着,屏幕上带面具着绿衣的女郎低声吟唱着一首爱情歌曲。她的右手拿着什么,在画面的前景变得模糊不清,我看见电视机附有手感器,在我们英国还没有这种玩艺儿,于是好奇地把手插进屏幕旁边手感器的孔洞里。我本来以为大致跟插进脉冲式橡皮手套一样,实际上与此相反,我觉得像是电视里的女郎真的握着我的手。”2002年10月29日,英国伦敦大学和美国马萨诸塞科学院的科学家合作完成了感觉传导实验。他们设计的仪器将手的动作产生的压力转换成高频率电子脉冲,经计算机处理后,传导出去。分别位于伦敦和波士顿的两个实验者就这样“握了手”。
  大自然赋予世界以奇妙的信息载体,那就是基因。于是,有一些科幻作家描写了把基因作为信息载体的故事。韩松在《信使》里,就描写了宇宙战争中,信使把情报嵌入自身基因传递的故事。
  信息技术除了通讯,还包括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科幻作品里,往往只有写到人造生命时,才把计算机当成主题。不过,也有直接将计算机技术作为描写对象的科幻作品。黑客题材就是其中之一。在长篇科幻《末日之门》(中国乔良著)中,恐怖组织中的电脑专家汉斯干得更狠,他黑掉了全球所有的网络。不管大国小国,不论军用民用,不分民族和宗教阵营。所有与网络联接的计算机无一幸免。中国能够避开这一灾难,仅仅是因为提前得到了警报。最后,突击队员们为了搜捕恐怖分子,只好从航空博物馆里开出一架二战时的零式飞机——因为它上不了网,肯定不会受病毒的感染。
  郑军在《青色》中,描写了能够预言未来的计算机程序“青色”。实际上,这是一个博奕学程序。但由于它的硬件运算能力极强,数据量极大,覆盖了中国经济的微观层面,所以,任何一个公司都可以通过它,预言自己某个企划案的成败。主人公翁建亭出于对自由选择的重视,不惜“以身试法”,强行实施被青色判断为必然失利的项目,结果一败图地。
  第三节:电子传心术
  无论语言还是表情,都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外壳。即使它们在传递过程中失真度再低,仍不足以令人们真实地感受对方。所以,科幻作家们设想出直接的思维传导来弥补这个缺点。这就是电子传心术。在“特异功能”一节里,我们看到了属于变异现象的自然“传心术”。在本节里,实现传心术的是技术,因此,人人都可以使用它。
  在科幻片《脑海狂飙》(Brainstorm)里,一个科学团队集十年之功,研制成功了电子传感术。通过复杂的传感头盔,一个人的感觉可以完全传给另一个人,不仅有视、听、嗅、味、触这些感觉,甚至有躯体内部的感觉。当一名歼击机驾驶员在飞行时的感觉传递给他人时,即使那个人不动弹,身体都会有近十G的加速度感觉。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即时传递感觉,更可以把一个人的感觉录制下来,播放给他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产业,可以提供技术训练、旅游服务,甚至性服务。有的人沉迷于性感觉的传递,无法自拨。研究负责人莉莲心脏病突发,临终前记录下濒死体验。结果这盘带子竟然要了别人的命。而迈克尔夫妻感情破裂。通过互相体验对方的感受,又唤发了初恋感觉。
  科幻电影《奇怪的时代》(Strangedays又译《末世纪暴潮》)中,电子传心术也是主要的故事背景。这部片子里,它已经能够规模生产,被俗称为“搭线”,是一种类似毒品的被禁用的技术。影片中的变态杀手在被害人和自己的头脑间进行“搭线”,让被害人在死亡恐怖中死去。而破案的关键也是“搭线”。
  在《超时空战警》里,未来社会的人们使用电子传心术,进行无体液交换的“无害性交”,为的是避免性病传播。双方在想象中达到性高潮。当然,那是一个讽刺,嘲笑人们回避自然的变态倾向。
  读者可能会想,如果这种传感术发展起来,现在以文字、数据为内容的信息技术是否就会败落?被替代?我想不会出现这个结果。这种内心世界的完整传递,固然全面、生动、细致入微,但却不会是清晰的。不要说他人的内心,就是自己的意识,谁又能清晰地把握呢?
  语言文字的重要作用,就是把变动不定的“意识流”凝固下来,明晰下来,供理解和传递。在商业、科研、司法等许多领域,人们并不需要传递模糊的感觉,而是要传递准确的资料。将来,这种电子传感术会成为数据信息传递的重要补充,但不大可能替代之。
  第四节:物质——信息传输法
  笔者在网上和朋友聊天时,喜欢开玩笑说,你可以用宽带下载到我那里,不用买票,也节省了时间。朋友们每每听到此言就说,知道你是科幻作家,就爱幻想!
  但他们可能不知道,那个想像不是我的,我只是偷了科幻前辈们的一个设想:物质——信息传输法。今天,人类已经能够获得每秒16点7公里的速度,还将获得比这快上许多倍的速度。然而,有什么比瞬息间越过千山万水更快的交通方式呢?一些科幻作家们不再囿于简单的物质搬运法,进一步设想用“物质-信息转换”的方法获得速度的极致。
  他们设想,将物体甚至人体进行彻底的全息扫描,每一个细胞的每一点信息都包含在里面。然后把这个巨大的信息流以光的速度传到远方,在那里通过机器复制出来。如果用它来传递一个人的话,这个人的本体虽然在被传输的瞬间就已经毁灭了,死了。但在几万公里甚至几万光年的远方,他会连思想感情都没有差别地被复制出来。
  短篇科幻小说《苍蝇》是“物质-信息传送法”的经典作品。主人公是一个发明家,他在自己的家中制造一个“物质-信息传送装置”,物体在一个传送机里被分解记录,在几米远的另一个传送机里被复制出来。发明家勇敢地用自己作实验品。不幸的是他没有发觉,一只苍蝇跟着他飞进了传送机,于是,当他从终端里走出来时,变成了人身蝇头的怪物。由于无法找到那只飞走的苍蝇来恢复自己的本来面目,发明家只好请求女友用工厂的重锤将自己丑陋的身体砸烂。后来,好莱坞将这个短篇搬上银幕,“物质-信息传送”的概念变成了恐怖的形象。
  中国科幻作家柳文扬的短篇佳作《闪光的生命》,也描写了一次不成功的“物质-信息传输实验”。那个被复制的人只有半个小时的生命,他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其“原版”犹豫再三再不敢去作的事情,向心上人求爱。更有趣的是,在他这么作的时候,他的本体仍然活着,并试图阻他。
  电话线在一些科幻小说里,成为物质信息传输法的载体。在韩松的《电话之旅》中,电话成为普遍的交通工具。接线员甚至负有任务,防止外敌从电话线中入侵。在科幻小说《午夜的电话铃》(傅雪峰著)中,这种传输法成为贵妇人劳兰排解寂寞生活的工具。由于电话号码拨错,她误入一个陌生男人的家,从而引发一系列闹剧。
  
古代科技
更新时间:2008-9-9 21:12:32 字数:1942
  科幻之笔不能回溯历史?或者,科幻作家只能通过时间旅行这个题材去触摸历史?以前或许是这样,但“古代科技”题材出现以后,科幻作家们终于可以把视野覆盖到整个时间长河中了。在这其中,一些作品尝试去反映虚拟科技史。另一部分则描写超现实的古代科技。它们都是把田园风光和科学技术合而为一的。
  第一节:虚拟科技史
  “其实还有许多无名英雄已经搞过这方面的事了,只不过因为技术原因无法做成,又没有专门机构做记载,所以流传下来的文件就少得很了。”《飞呀飞》《2002年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312页。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翻开科技史,我们可以找到各类重大科学发现,或者科技发明的日期、经过。这是正史。基于同样的发现与发明,把时间大大提前,便是本节的内容了。在本节中出现的科技内容,比今天的要差许多,但它仍然属于科幻小说。这与人们对科幻的传统认识大相径庭。
  最早的虚拟科技史故事,是法国作家大罗尼的《火战》。小说描写了几万年前,一个原人部落火种熄灭,派出斗士四外寻火的冒险历程。该作品八十年代初被搬上银幕。在《火战》中,作者精细地描写了采集火种、制造火种和保存火种的技术。不同原人部落间的水平差异,完全由对火种的控制决定。这是人类最早的技术进步。
  《飞呀飞》也是一部描写虚拟科技史的佳作:晚清时分,各国发明家相约在武汉长江中的天兴洲进行飞行器比赛。当地的方福、德先生等人搞到了明代万户绘制的火箭飞行器设计图,稍加变通后制造了一驾名为“咸与扬威”号的飞行器。届时,八国十几驾飞行器各展奇能。有的根本没上天,有的飞上天空,但没有安全落地。只有“咸与扬威”号正常上天,又平稳落地。成为人类第一次航空的记录。
  不过,由于在比赛中,几国侨民发生殴斗,各国政府以为羞侮,对整个比赛就没有正式记录和报道。结果,几年后莱特兄弟的飞行器上了天。作者胡俊华不仅全面地介绍了当时存在的各种飞行方案,更对晚清时代中国科技水平有准确地叙述。
  1492年10月12日,哥仑布踏上巴哈马土地。这不仅是世界政治史、民族史、经济史的重要篇章,而且也是科技史的重要一页。它意味着航海技术进步取得的重大成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作家刘兴诗创作了《美洲来的哥伦布》,反过来描写了古代印弟安人到达英国的故事,便是典型的虚拟科技史。
  小说中,苏格兰苔斯蒙特湖底发现了印弟安式样的独木舟,经碳十四半衰期测定,年代久远到五千年前……主人公为了证明印弟安人率先到达过欧洲,驾驶独木舟,在没有现代科技支持的情况下从美洲来到欧洲。
  十九世纪初,英国数学家巴贝奇制定了最初的程序原理。由于当时的机械条件无法达到足够的运算速度,计算机直到一百多年后才成为现实。1990年,美国作家吉布森和斯特林创作了科幻小说《差分引擎》。小说里,巴贝奇于1820年建造出了计算机。几十年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反乌托邦社会。
  在《国家机密》中,郑军虚拟了英国数学家巴贝奇研制计算机的故事。在小说中,英国政府敏锐地查觉巴贝奇这项发明的意义,由国家出资建造了巨大的蒸汽计算机。大陆某敌对国家了解这项工程后深感忧虑,派精通数学的间谍混入巴贝奇学园,破坏计算机。小说中不仅出现了许多十九世纪早期的数学家,而且反映了当时机械唯物论占主导地位的思想状态。
  第二节:超现实的古代科技
  上面出现的,都是业已实现的科技进步。只不过,作者们“戏说历史”,赋予其特殊的艺术效果。而在本节里,出现的是极其先进的古代科技,甚至今人也无法仿造。当然,这些先进技术往往来历不明。
  倪匡的《古声》,描写了古人制造的磁刻录系统。那是一些纹理细菌的瓷盘,记录着古代的音乐。
  在寓言式的短篇科幻《长城》中,大陆作家韩松描写了遍布全世界的宏伟长城。最初的一段从华盛顿某工地挖出来,后来单是从美国就挖掘出几千公里古长城。再后来,世界各大洲都挖掘出了古长城。而筑城技术,最初那些遗迹和中国长城的某些段落一样,是板筑夯土建筑。后来逐渐涌出出更高级别的技术,甚至从中挖掘出碳纳米管!
  《大地的素描》中,郑军描写了古代遗留的世界全图。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帝国,曾经是与汉和罗马并列的强大帝国,可惜昙花一现。《大地的素描》以贵霜鼎盛时期为背景,描写了一套不知来历的世界地图帮助他们打天下的故事。古代测绘技术落后,地图误差巨大。而这套地图正是帮助他们战胜对手的至宝。不过,热衷佛法的傀儡国王最终销毁了这套地图,也中断了王朝的历史。
  
天气控制
更新时间:2008-9-9 21:12:59 字数:7903
  全世界共有两千多个民族。文化各异,语言不同。生活方式天差地别。但有一件事,却是任何一个民族的先祖都做过的,无论其文明长久还是短暂,先进还是落后,无论他们起源于地球的哪个角落,那就是通过拜神祷告来改变天气。
  是的,渴望风调雨顺,渴望理解天气的奥秘,进而用人力控制天气,这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梦想,可能是最重要的几个传统梦想之一。当笔者开始创作本文时,全国气候变化异常,北京、上海都出现了导致重大损失,乃至伤亡的暴雨,恐怕更会使不少人都在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人类最终可以准确地预测天气,进而控制天气。在诸如此类的梦想和愿意的驱动下,天气题材在科幻作品里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份额。
  要想改造自然,必先了解自然。所以,笔者先介绍一下科幻中的天气预测题材。在此基础上,人类才能进一步实现天气控制。
  第一节:天气预测
  虽然风雨雷电都需要预测,并且气象学上也还没有任何一个领域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预测水平。但在整个气象预测领域里,龙卷风预测却倍受科幻作家喜爱。几乎占据了所有此类题材的半壁。
  龙卷风是大气中最猛烈的风暴。并且先兆极短,可谓来无影去无踪。虽然龙卷风的持续时间平均只有十几分钟,但却象大轰炸一样可以导致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如今气象学家对龙卷风的预测,远不及对降雨、阴晴等大规模天气变化的预测那么准确。
  当然,科幻中盛行龙卷风题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龙卷风“盛产”于美国——它是世界上遭遇龙卷风最多的国家,又是世界上科幻作品出产最多的国家。两厢结合,于是我们就看到许多描写龙卷风的美国科幻作品。
  这里面的代表作,当然就是科幻电影《龙卷风》(Twister)了。影片女主人公乔的父亲在一次龙卷风中死亡。长大以后,她成为气象学家,立志研究龙卷风的预报方法。乔的丈夫比尔也是位杰出的气象学家,被称为“人类气压计”,可以“读出风暴的思想”。他设计了专门用来研究龙卷风内部结构的探测仪器“特萝茜”。这是一个冰箱大小的容器,里面放着成百上千的微型传感器。如果把一台“特萝茜”送入龙卷风柱,传感器被卷进风柱核心,研究人员就能够在安全范围内得到龙卷风内部的信息资料。
  拥有这些资料后,人类对龙卷风的预警时间将会从三分钟提高到十五分钟。仅仅只提高了这么短的时间,但在龙卷风预报史上却是划时代的进步。而且足以使灾民避入地下室,保住性命。
  影片中,乔的考查队一共制造了四台“特萝茜”。他们必须将它送到龙卷风经过的道路上。所以,当人们纷纷逃离龙卷风的“摧毁路径”时,气象勇士们却要一次次冲向这个来无影去无踪的恶魔。
  除了人与自然的冲突,电影里还有人类之间的冲突:比尔和乔感情破裂,正在办离婚手续,并且已经离开了研究团队。比尔以前的同事乔纳斯盗取他的创意,制造了“DOT3号数位直角电子测量仪”。乔纳斯依靠大财团的资助,另外组成龙卷风研究团队。他拥有先进设备,但缺乏科研灵感,只能跟在乔的团队后面找机会。两个科研团队在追逐龙卷风时形成了竞争。比尔则出于对乔纳斯的愤怒,答应暂时与妻子合作。经历了三次失败后,他们成功地把最后一台“特罗茜”送入龙卷风核心。而乔纳斯则因为刚愎自用,被卷入最强烈的5F级龙卷风,死于非命。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策划人正是小说《侏罗纪公园》的作者米切尔。克莱顿。所以,影片秉乘了他的一惯风格:将丰富的技术知识巧妙地穿插在作品里,使观众形成十分真实的印象。
  影片里到处都是气象学的细节:比如专用地图应该卷起来,不能折叠;比尔用手扬沙的方法测风向变化;等等。影片中经常出现的风向标,科研车辆上画着的龙卷风,也创造了真实的气象学氛围。当然,更有大量气象学专业知识融汇其中,比如衡量龙卷风强度的“藤田强度等级”,还有“摧毁路径”、“下降气流”、“微流爆”、“中气层”等概念。这些概念和影片中房倒屋塌,乱云飞卷的场面配合在一起,不仅不枯燥,而且令故事更加惊心动魄。那一个比一个强大的龙卷风,也仿佛武侠小说里的邪派武师,从低到高陆续出现,逐次考验人类的意志力。
  到了科幻片《龙卷风警报》(Twisterstorm)中,龙卷风预测技术已经跨过了探索阶段,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哈哈,当然,这是两部互不联系的电影,只是使用了同样的题材。现实中,美国气象部门发布的龙卷风预报百分之七十五是错误的,这使得人们并不重视龙卷风预报。在《龙卷风警报》里,镇长托蒂有一句台词:过去没有人能预测出龙卷风和地震,将来也不会有。这可以侧面反映这些预测技术还处在艰难探索中。
  影片里,气象学家阿雷西在一次龙卷风灾害中失去了妻子,于是立志搞出有实用价值的龙卷风预测系统。他的女儿蒂梅萨亲眼目睹母亲被龙卷风带走,长大以后也帮助父亲开发这个系统。但蒂梅萨最后失去了信心,认为它永远也搞不出来,便转到电视台去作了天气预报员。
  后来,在电脑程序员斯科特的帮助下,阿雷西成功地完成了预测系统,它的效率惊人,甚至可以提前一天预测出几百公里外的龙卷风。但是,由于先前的预测失败已经被电视台直播出去,没有人相信阿雷西能获得成功。
  偏远小镇杜里巴贝特正在组织庆祝建镇一百周年的纪念活动,并以此作为旅游资源,吸引外地游客。“阿雷西系统”预测到,将有最强大的五F级龙卷风在周年纪念这天袭击杜里巴贝特。阿雷西、斯科特,以及对父亲的工作恢复信心的蒂梅萨一起来到小镇。他们不仅要努力说服当地居民相信这个预测,而且还要面对镇长托蒂和警长的阻碍。这些人努力要使纪念活动正常进行,并且视阿雷西为妖言惑众的“算命师”,甚至关押了助手斯科特。最后,三个真正的预测家经过许多努力,终于说服大家,在龙卷风到达小镇之前将大家转移到钢筋水泥的安全建筑物里。
  在笔者出生那年,天津市里发生过一次龙卷风,曾经将某工厂的金属大罐吸上天空。笔者创作这篇文章的同时,江苏苏州工业园阳澄湖也刚发生了高达千米的水龙卷,轰动一时。中国虽然不是“龙卷风大国”,但预防它的袭击,仍然是中国气象学家们努力追求的重点。
  第二节:天气控制
  在科幻作品里,最简单的天气控制,莫过于意念控制。实际上,古代的巫术便有意念控制的色彩包含在内。但从向神祈雨,到用意念、用心理因素来控制天气,毕竟是从神话向科幻走进了一步。单凭个人意念便能翻云覆雨,虽然缺乏科学根据,但已经不再以“魔法”为基础了。《X档案》第六季中有一个故事名叫《therainking》,直译为“雨王”,讲的便是一个能用心理因素改变天气的人。
  《雨王》的故事发生在美国一个偏远闭塞的克罗县。该县忽逢几十年不遇的大旱。一个名叫达里尔。穆兹的单身汉声称自己能够意念致雨,果然百试百灵。克罗县县长忽发奇想,认为正是穆兹制造了干旱,然后又用造雨来赚钱。由于这个理由十分荒谬,别人无法理解,县长只好从遥远的华盛顿搬请专攻“灵异事件”的X档案组长穆德前来调查。
  穆德和坚持不相信灵异事件的组员斯卡丽来到穆兹求雨的现场,发现穆兹只是个破落的单身汉,在几个月前一次冰雹中遇到车祸,断了腿。他嗜酒,好色,爱跳劲舞,总之,完全不象是“有道之人”。但他又确实能够在一阵狂舞后引来阵雨。
  深夜,穆德和斯卡丽住的小旅馆外突然刮起龙卷风,一只母牛被风卷起,砸到穆德的房间里。一个名叫席拉的电视台女工作人员找到他们,声称这些奇怪天气都是自己不慎所致。席拉回忆说,自己在恋爱时遇到龙卷风,结婚时遇到夏季雪,离婚时遇到怪云。所以,肯定是自己的情绪导致了怪异的天气。穆兹曾和她订婚。虽然双手已经分手,但她还爱着穆兹,所以内心里反感FBI对他的调查。她认为,正是这种情绪导致了危害两个侦探的微型龙卷风。
  但是,穆德经过调查却认为,真正的“雨王”是当地电视台播报天气预报节目的霍尔曼。哈特。霍尔曼生性内向,从高中同学时起他就爱着席拉,但却不敢表达。所以,每逢后者婚姻变化的重要时刻,他的内心便骤起波澜,导致天气随之骤变。霍尔曼清楚自己拥有这种特殊能力,但并不能凭意识控制它。而穆兹之所以经常成功降雨,正是因为霍尔曼对他的断腿抱有内疚心理所致。
  虽然案情大白,但由于席拉又爱上了穆德,霍尔曼更为郁闷。结果,克罗县开始下起瓢泼大雨。家乡干旱与洪涝都成了霍尔曼个人心情的副产品。而穆德和斯卡丽则从探员变成了婚姻问题专家。他们费尽心血,终于让霍尔曼成功求婚。霍尔曼从此婚姻幸福,心情舒畅,克罗县也从此风调雨顺。
  当然,仅个人精神作用便呼风唤雨,多少有些缺乏可信性。如果从技术含量上讲,人工天气控制的经典之作,要数中国科幻作家刘兴诗创作的短篇《北方的云》。此篇虽然不长,但技术细节十分充实,堪称天气控制的设计书。
  在这个经典短篇里,中国已经实现了人工天气控制技术,还建立了“天气管理局”,可以制造局部小气候。比如,可以为一场重要的足球比赛创造一个晴天。天气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又称为“天气调度员”。按照各地提交的天气要求进行服务。
  某年初冬,内蒙古浑善达克沙漠边缘的克什克腾旗农业实验站遭遇地震,输水系统瘫痪。站里的农作物必须在一周内恢复供水。他们便向“北京天气管理局”救助。天气管理局通过监视网,发现渤海湾上空有一股气流登陆,途径实验站所在地区。
  于是,天气管理局派出热核蒸发器,在气流路过的官厅、密云两水库蒸发大量水汽,输入气流。但由于缺少走向控制,这股携带大量水汽的气流偏离了实验站所在地区。稍后,又有一股气流从渤海湾登陆,这次,除了热核蒸发器外,天气管理局还在气流行进前方建立人工低气压区,引导含水气流到达目标上空。终于降雨成功。
  但是,由于雨量不足,实验站的农作物只是暂时缓解旱情。而在冬季的中国北方,自东南往西北方向去的气流少而又少。在总结前两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天气管理局干脆投入大量热核蒸发器,直接将渤海湾的水蒸发出来,形成人造气流,再通过人工低气压导向,护送到目的地。《北方的云》在技术细节方面的精确性,在中外气象题材的科幻小说中非常突出。
  在培养了整整一代中国科幻迷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也有一段天气控制的描写。当未来市要举行第八届全市运动会时,经各单位协商同意,将运动会期间的天气控制为市区晴天,郊区下雨,沿海晒盐场一带又是晴天,保证晒盐工作正常进行。
  海峡对面,台湾科幻作家方以庸的短篇《维纳斯的忧郁》里,天气控制也是重要背景。小说里,已经出现了“气象联合服务中心”,可以造雨灌溉,清洗街道,用人造闪电合成氮肥,甚至可以制造人工彩虹供人欣赏。主人公静怡则是“微型气象管理师”,她的影响力超过了“立法委员”。
  《复仇者》电影版也是“天气控制”题材里的科幻电影佳作。《复仇者》本是一套英国的科幻电视剧集,涉及科幻题材众多。而电影版到目前为止只拍摄了一部,讲的就是天气控制。这个题材对于一个英国背景的科幻电影来说非常合适,因为英伦三岛气候出名的变化无常。甚至,象中国人见面问“吃了没有?”一样,英国人见面就以谈论天气为开场白。
  影片里,英国已经研制成功了天气控制体系“普罗斯珀瑞”,覆盖整个英伦三岛。其主持人是比尔夫人。某日,一个和她一模一样的女人进入“普罗斯珀瑞”控制中心,破坏了该系统。政府暗探斯蒂德受命调查此案。故事便从此展开。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