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文学批评史

_6 郭绍虞(现代)
  ○四 文体论
  刘勰不主张文笔之分,故于总术篇云:“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夫文以足言,理兼诗书,别曰两名,自近代耳。颜延年以为笔之为体,言之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请夺彼矛,还攻其矣。何者?易之文言,岂非言文?若笔不言文,不得云经典非笔矣。”但文心雕龙的论述文体,却是分为文笔两类。序志篇云:“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以上,纲领明矣。”
  (卷十)上篇共二十五篇,原道是“本乎道”,征圣是“师乎圣”,宗经是“体乎经”,正纬是“酌乎纬”,辨骚是“变乎骚”,明诗、乐府、诠赋、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吊、杂文、谐隐十篇是“论文”、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十篇是“叙笔”。“论文叙笔”,都“原始以表末”,所以论叙的虽止二十体,但每体之中,又往往条举纲目。兹据列表于下:
  ┌─诗(四言、五言、三六杂言、离合、回文、联句)
  │├─乐府(三调、鼓吹、铙歌、挽歌)
  ├─赋├─颂、赞(风、雅、诵、序、引、纪传后评)
  ├─祝、盟(祝邪、骂鬼、谴、咒、诰咎、祭文、哀策、诅、誓、契)
  文 ├─铭、箴├─诔、碑、(碣)
  ├─哀、吊├─杂文(对问、七发、连珠、典、诰、誓、问、览、略、篇、章、曲│ 操、弄、引、吟、讽、谣、咏)
  └─谐、隐(谜语)
  ┌─史传(尚书、春秋、策、纪、传、书、表、志、略、录)
  ├─诸子├─论、说(议、传、注、赞、评、序、引)
  ├─诏、策(命、诰、誓、令、制、策书、制书、诏书、戒敕、戒、教)
  ├─檄、移(戒誓、令、辞、露布、文移、武移) 笔 ├─封禅├─章、表(上书、章、奏、表、议)
  ├─奏、启(上疏、弹事、表奏、封事)
  ├─议、对(驳议、对策、射策)
  └─书、记(表奏、奏书、奏记、奏笺、谱、籍、薄、录、方、术、占式、律、令、法、制、符、契、券、疏、关、刺、解、牒、签、状、列、辞、谚)
  (此表据郭绍虞先生《中国文学批评史》,而又加以补充改正)
  他的文体论,第一,论各种文体的定义,就是“释名以章义”。如明诗篇说诗的定义是:
  大舜云:“诗言志,歌咏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卷二)
  再如乐府篇说乐府定义是:
  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卷二)
  第二,论各种文体的区别。如颂赞篇于说明颂的定义以后,又分析颂与风雅的区别云:
  夫化偃一国谓之风,风正西方谓之雅,容告神明谓之颂。风雅序人事,兼变正;颂主告神,义必纯美。(卷二)
  第三,论各种文体的相互关系。如乐府篇说乐与诗的关系是:
  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卷二)
  诠赋篇说赋与诗及楚辞的关系是:
  昔邵公称公卿献诗、师箴、瞽赋。传曰:“登高能赋,可为大夫。”诗序则同义,传说则异体,总其归涂,实相枝干。故刘向云:“明不歌而诵”,班固称“古诗之流也。”至如郑庄之赋大隧,士之赋狐裘,结言短韵,词自己作,虽合赋体,明而未融。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然则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于是荀况礼智,宋玉风钧,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为大国,遂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卷二)
  第四,论各种文体的产生。上引诠赋篇说明赋与诗及楚辞的关系一段,就有讨论赋体产生的意味,再如祝盟篇说祝的产生是:
  天地定位,祝偏群神;六宗既,三圣咸秩。甘雨和风,是生稷黍;兆民所仰,美报兴焉。牺盛惟馨,本于明德;祝史陈信,资乎文辞。(卷二)檄移篇说檄的产生是:
  古有威让(明钞本御览作义)之令,令有文告之辞,即檄之本源也。及春秋,征伐自诸侯出,惧敌弗服,故兵出须名,振此威风,暴彼昏乱,刘献公之所谓“告之以文辞,董之以武师”者也。齐桓征楚,诘苞茅之阙;晋历伐秦,责箕郜之焚;管仲吕相,奉辞先路;详其意义,即今之檄文。暨乎战国,始称为檄。檄者, 也,宣露于外,然明白也。(卷四)
  第五,论各体文体的沿革,就是“原始以表末”。上引檄移篇所说檄的产生,就含有沿革的意味,再如诏策篇说策的沿革是:
  昔轩辕唐虞,同称为命。命之为义,制性之本也。其在三代,事兼诰誓;誓以训戒,诰以敷政。命喻自天,故授官锡胤。易之后象,后以施命诰四方。诰命动民,若天下之有风矣。降及七国,并称曰命。命者,使也。秦并天下,改命曰制。汉初定仪,则命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敕。敕戒州部,诏诰百官,制施赦命,策封王侯。策者,简也;制者,裁也;诏者,告也;敕者,正也。(卷四)
  第六,论各种文体的类别。如论说篇说论的类别是:
  详观论体,条流多品:陈政则与议说合契,释经则与传注参体,辨史则与赞评齐行,诠文则与叙引共纪。故议者宜言,说者说语,传者转师,注者主解,赞者明意,评者平理,序者次事,引者胤辞:八名区分,一揆宗论。(卷四)
  第七,论各种文体的作家及作品,就是“选文以定篇”。如哀吊篇说吊的作品是:
  自贾谊浮湘,发愤吊屈,体同而事,辞清而理哀,盖首出之作也。及相如之吊二世,全为赋体,桓谭以为其言恻怆,读者叹息,及卒章要切,断而能悲也。
  杨雄吊屈,思积功寡,意深反骚,故辞韵沈追。班彪蔡邕,并敏于致语;然影附贾氏,难为并驱耳。故阮之吊夷齐,褒而无闻;仲宣所制,讥呵实工;然则胡阮嘉其清,王子伤其隘,各其志也。祢衡之吊平子,缛丽而轻清;陆机之吊魏武,序巧而文繁。降斯以下,未有可称者矣。(卷三)
  第八,论各种文体的体用及方法,就是“敷理以举统”。如哀吊篇说哀的体用及方法是:
  原夫哀辞大体,情主于痛伤,而辞穷乎爱惜。幼未成德,故誉止于察惠;弱不胜务,故悼加乎肤色。隐心而结文则事惬,观文而属心则体奢。奢体为辞,则虽丽不哀;必使情往会悲,文来引泣,乃其贵耳。
  第九,论各种文体的共同的渊源。这在前边已经引过了:
  故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奏章,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纪传盟檄,则春秋为根。
  由此知依刘勰的意思,各种文体,都源于经。宗经篇没有提到的文体,在其他各篇里也都明言或暗示是源于经的。如正纬篇云:“夫六经彪炳,而纬候稠叠。”
  可见韩源经。辨骚篇说离骚“同于风雅”,又说“取经意”。可见骚源于诗经。
  哀吊篇云:“黄鸟赋哀,抑亦诗人之哀辞乎?”又说“诗云,‘神之吊矣’,言神至也。”可见哀吊也源于诗经。又有杂文篇,以对问、七发、连珠及典、诰、誓、问、览、略、篇、章、曲、操、弄、引、吟、讽、谣、咏,总为杂文。说:
  “宋玉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及枚乘ゼ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杨雄覃思文阔,业深综述,碎文琐语,肇为连珠。”可见连珠出于七发,七发出于对问,而对问固出于骚辞,骚辞则出于诗经。至于典诰誓问,览略篇章,则出于书经,曲操弄引,吟讽谣咏,则出于诗经;他虽未明言,我们总观全书,亦可以得到暗示了。又有谐隐篇,包括谐,谣,谜语三种韵语,所举为宋玉东方朔等的文章,自亦直接源于骚辞,间接源于诗经。又有诔碑篇云:“周世盛德,有铭诔之文。”诔用铭辞,可见源于礼经。又云:“诔述祖宗,盖诗人之则也。”可见与诗经也有关系。这是说的诔。至于碑,他说:“其序则传,其文则铭。”传源于春秋,铭源于礼经。又有封禅篇云:“大舜巡岳,显乎虞典;成康封禅,闻之乐纬。”又云:“光武巡封于梁父,诵德铭勋。”又云:“光武勒碑,则文自张纯,首胤典谟,未同祝辞。”则封禅一方面源于书经,一方面源于礼经,一方面又源于纬书。又有书记篇云:“圣贤言辞,总为尚书:书之为体,主言者也。”可见书记也源于书经。惟诸子篇没有说诸子源于某经,而说:“夫自六国以前,去圣未远,故能越世高谈,自开户牖。”则亦六经之支与流裔焉耳。
  宗经篇云:“自夫子删述,而大宝咸耀。”可见六经出于孔圣,所以又有征圣篇云:“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周孔二圣的著书垂文,他以为为的明道,所以又有原道篇云:“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此可以知刘勰的意思以为所有的文辞都源于经,经又出于圣,圣人垂文又是为的明道。我们可为他制系统表于下:
  ┌─易──论说
  │ ┌诏策
  │ ├章表
  ├─书─┼奏启
  ┌─子│ ├议对
  │ │ ├书记
  │ │ └杂文(典、诰、誓、问、览、略、篇章)
  │ │ ┌杂文(曲、操、弄、引、吟、讽、谣、咏)
  │ │ ├诗
  │ │ ├乐府
  道──圣──经──┤诗─┼颂赞
  │ │ │ ┌杂文(对问、七发、连珠)
  │ │ └─骚─├赋
  │ │ └谐隐
  │ │ ┌封禅
  │ │ ├祝盟
  │ ├─礼──┼铭箴
  │ │ ├哀吊
  └─纬│ └诔碑
  │ ┌─史传
  └春秋─┤
  └─檄移
  刘勰以前的研究文体的书,如文章流别志论翰林论之类,自然都有相当的贡献,但决不及刘勰的贡献更为伟大。自然文章流别志论翰林论一类的研究文体的书,无论直接、间接、正面、反面,必给予刘勰以相当的帮助,但刘勰这种集大成之作,是值得我们钦仰的。固然他的话不一定皆是不刊之论,如说风雅颂的区别为:“化偃一国谓之风,风正四方谓之雅,容告神明谓之颂。”完全承袭毛诗序的旧说(详二篇一章三节)。颂的解释还算不错;风雅的解释便不对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们不能以“一眚掩大德。”所以只就文体论而论,亦可当得起章实斋的“体大而虑周”的赞颂了。
   ○五 创作论
  《文心雕龙》的上篇二十五篇,可以说是文体论;原道,征圣,宗经,正纬四篇虽近于文学本原论(梁绳衤韦先生谓征圣宗经两篇为刘勰对于文学正本归原论),但既是各种文体之所从出,则与其说是文学本原论,无宁说是文体总论。
  下篇二十五篇,则除了时序、知音、程器、序志四篇,都可以算是创作论。总术篇云:
  夫不截盘根,无以验利器;不剖文奥,无以辨通才。才之能通,必资晓术。
  ......是以执术驭篇,似善弈之穷数;弃术任心,如博塞之邀遇。故博塞之文,借巧傥来;虽前驱有功,而后援难继,少既无以相接,多亦不知所删,乃多少之并感,何妍媸之能制乎?若夫善弈之人,则术有恒数,按部整伍,以待情会,因时顺机,动不失正,数逢其极,机入其巧,则义味腾跃而生,辞气从杂而至。(卷九)
  这可见他对于创作文学,才性固不忽略,方法尤所重视。
  他的讨论创作论的文章计有神思、体性、风骨、通变、定势、情采、裁、声律、章句、丽辞、比兴、夸饰、事类、练字、隐秀、指瑕、养气、附会、总术、色物、才略二十一篇。约而言之,不外才性、文思、文质、文法、修辞、文气、音律、比兴、风格九方面。
  一、才性──才略篇固然是在批评历代的作家,但按名思义,知道他的批评历代作家很注重他们的才性。以故评贾谊,则云:“贾谊才颖,陵帙飞免。”评杨雄,则云:“竭才以钻思,故能理赡而辞坚矣。”此外,评桓谭、杜笃、贾逵、李尤、潘勖、曹丕、曹植......也莫不以才为说(卷十)。可见他认为才性之对于创作是极关重要的。此外事类篇亦云:
  夫姜桂同地,辛在本性;文章由学,能在天资。才自内发,学以外成。有学饱而才馁,有才富而学贫。学贫者于事意,才馁者劬劳于辞情。此内外之殊分也。是以属意立文,心与笔谋,才为盟主,学为辅佐。主佐合德,文采必霸;才学褊狭,虽美少功。(卷八)
  可见他认为先天之才与后天之学,缺一不可。但才虽是先天的,却也可随时培养,所以同篇又云:
  夫经典沉深,载籍浩翰,实群言之奥区,而才思之禅皋也。杨班以下,莫不取资,任力耕耨,纵意渔猎,操刀能剖,必列膏腴。是以将赡群才,务在博见,狐腋非一皮能温,鸡必数千而饱矣。
  二、文思──文思是一篇作品的魂灵,所以最为重要。刘勰以为文思的成立,须“心”与“物”两方面的条件备具。关于心一方面,神思篇云: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卷六)关于物一方面,神思篇云:
  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又物色篇云: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沈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卷十)
  刘勰注重自然,对于文思,当然注重客观的外物的感应。但所谓感应,感属于外物,应属于内心,所以一方面要内心的积学、酌理、研阅、驯致;一方面又要内心的虚静,俾能随时应物。
  三、文质──应有文质论(见艺文类聚卷二十二),是讨论文化上的文质问题,不是讨论文学上的文质问题。不过文学为文化之一部分,故虽论文化,而对于文学亦发生很大的影响。他的结论谓“质者之不足,文者之有余。”这与六朝的重文轻质,实有相当的关系。自他以后,研究“文”的问题者很多,研究“质”的问题者很少。“质”的问题之被人注意,被人研究,始于刘勰。
  刘勰谓一切的文章都须征圣宗经,而圣人的经又是原道的。这在现在一部分主情的文学家看来,自然陈腐的;但在六朝确是一种伟大的反抗时代的论调。惟其有趋于“道”的倾向,当然比较的重“质”。他承认文学的形式上的“夸饰”,特立夸饰篇,言:“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恒有夸饰。”但过甚的夸饰,他是反对的,说“饰穷其要,则必声锋起: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
  (卷八)
  不过他既不否认文学的形式上的夸饰,所以并不因为重质而轻文,他实是文质并重。通变篇云:
  斟酌乎质文之间,而隐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卷六)情采篇云:
  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革郭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卷七)
  这种文说,不止有永恒的价值,且是当时的良药。因为当时的文学是“奖气挟声”(夸饰篇),只是“饰羽尚画,文绣ひ,”(引见二节)重文轻质,夸饰过甚,所以他力主质文并重:“酌诗书之旷旨,翦梅马之甚泰,使夸而有节,饰而不诬。”(夸饰篇)
  四、文法──他在论文思,已经提出“谋篇之大端”。又有附会篇,特提出谋篇的附会法云:
  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卷九)又云:
  凡大体文章,类多枝派,整派者依源,理枝者循干。是以附辞会意,务总纲领,驱万涂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扶阳而出条,顺阴而藏迹,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此附会之术也。
  谋篇之后就是章句问题,于是他又有章句篇云:
  夫设情有宅,置言有位;宅情曰章,位言曰句。故章者明也,句者局也。......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方毕矣。(卷七)
  关于章,他以为应当:
  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附萼相衔,首尾一体。
  关于句,他分“文”“笔”两种,谓:
  篇句无常,而字有条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或变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至于诗颂大体,以四言为正,唯祈父肇,以二言为句。寻二言肇于黄世,竹弹之谣是也;三言兴于虞时,元首之诗是也;四言广于夏年,洛纳之歌是也;五言见于周代,行露之章是也;六言、七言、杂出诗骚,两体之篇,成于西汉,情数运周,随时代用矣。
  唯其“章句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所以于讲明章句之外,又注重练字,有练字篇云:
  是以缀字属篇,必须拣择,一避诡异,二省联边,三权重出,四调单复。诡异者,字体瑰怪者也。曹摅诗称“岂不愿斯游,褊心恶凶呶;”两字诡异,大疵美篇,况乃过此,其可观乎!联边者,半字同文者也。状貌山川,古今咸用;施于常文,则龃龉为瑕。如不获免,可至三接;三接以外,其字林乎?重出者,同字相犯者也。诗骚适会,而近世忌同。若两字俱要,则宁在相犯。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一字非少,相避为难也。单复者,字形肥瘠者也。瘠字累句,则纤疏而行劣;肥字积文,则黯<黑>而篇ウ;善酌字者,参伍单复,磊落如珠矣。(卷八)
  五、修辞──六朝是古典文学的时代,骈丽文学的时代。刘勰自然是时代的反抗者,所以他在那时提出文学上的自然主义。但竖的历史与横的社会,是一个整个的有机体,以故荆┸你是一个伟大的反抗时代者,而时代的轮子仍然要压在你的身上。所以反抗时代的盛业,也是要有历史的;就是最初的反抗者,每不能十分彻底,必须有后起者的继续努力,才可以完成彻底的反抗的盛业。刘勰反对“饰羽尚画,文绣ひ”,却提倡典丽。附会篇云:
  夫才童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然后品藻玄黄,ゼ振金玉,献可替否,以裁厥中:斯缀思之恒数也。
  (卷九)
  俗将文章修饰的“品藻玄黄,ゼ振金玉”,必须以“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至“以情志为神明”,其效在“献可替否,以裁厥中”,乃文思问题,非修辞问题。)宫商指文学的音律,已经蔚为大国,俊下文特述;兹止述事义与辞采。事类篇云:
  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卷八)事义的具体方法是:
  综学在博,取事贵约,校练务精,捃摭须,众美幅辏,表里发挥。典基于事义,丽基于辞采。丽辞篇云:
  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循,自然成对。(卷七)
  丽辞的具体的方法是:
  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言对者,双比空辞者也;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
  不过刘勰虽然谓“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提倡用事用典,提倡骈辞俪语,但仍以不违反他所谓自然为标准。所以对于“丽辞”,谓“契机者入巧,浮假者无功。”谓“高下相须,自然成对。”(丽辞篇)对于“事类”,虽没有说何者合乎自然,但谓:“姜桂同地,辛在本性;文章由学,能在天资,才自内发,学以外成。......是以属意立文,心与笔谋,才为盟主,学为辅佐。”(事类篇)
  则“学以外成”的事类,要附丽于“才自内发”的天资,仍含有趣向自然的意味。
  依刘勰的观点,“丽辞”也正是自然;在我们看来,这只是一种饰词。但这不能归罪于刘勰,应当归罪于时代;就是上文所说,荆┸你是时代的反抗者,而时代的轮子仍然要压在你的身上。必久而久之,始能使轮子逐渐的转换方向。所以刘勰虽有的地方被时代的轮子压住了,但仍是伟大的。他以后的锺嵘便反对用事了。
  (详九章二节)
  自篇章字句,以至事类丽辞,自然都希望“恰到好处”;求所以“恰到好处”
  的方法是裁,所以又有裁篇云:
  凡思绪初发,辞采苦杂,心非权衡,势必轻重。是以草创鸿笔,先标三准:
  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余于终,则撮辞以举要。
  然后舒华布实,献替(疑作质,元作赞)节文,绳墨以外,美材既斫。故能首尾圆合,条贯统序。若术不素定,而委心逐辞,异端从至,骈赘必多。故三准既定,次讨字句: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精论要语,极略之体;游心窜句,极繁之体;谓繁与略,随分所好。引而申之,则两句敷为一章;约以贯之,则一章删成两句。思赡者善敷,才者善删。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意(注,本作义)显。字删而意阙,则短乏而非;辞敷而言重,则芜秽而非赡。(卷七)
  以上是修辞总论。文心雕龙的上篇二十五篇,差不多都是讲文休的,在那里,刘勰常指出各种文体的性质不同,因之方法亦异,可以算做修辞各论,我们已在第四节举例说明了。他又在下篇特立定势一篇,说各种文体的特别修辞是:
  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符檄书移,则楷式于明断;史论序注,则师范于要;箴铭碑诔,则体制于宏深;连珠七辞,则从事于巧艳;此循体而成势,随变而立功者也。(卷六)
  六、气势──在第四章第二节,我曾说:“文气是最自然的音律,音律是最具体的文气。”关于这,刘勰更能给我们作强有力的证明。章句篇云:
  若乃改韵从调,所以节文辞气。(卷九)
  附会篇云:
  宫商为声气。(卷九)
  但音律说虽然出于文气说,却不完全同于文气说,以故刘勰对于文气与音律仍分别论列。
  曹丕的文气说注重先天的才气,刘桢的体势说注重文章的气势(详四章二节),刘勰则注重后天的养气。养气篇云:
  若夫器分有限,智用无涯,或渐凫企鹤,沥辞镌思,于是精气内销,有似尾闾之波,神志外伤,同乎牛山之木,怛惕以盛疾,亦可推矣。......是以曹公惧为文之伤命,陆云叹用思之困神,非虚谈也。......是以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而即舍,勿使壅滞,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逍遥以针劳,谈笔以药倦,常弄闲于才锋,贾余于文勇,使刃发如新,凑理无滞,虽非胎息之迈术,亦卫气之一方也。(卷九)
  这好象只是说不可为文而伤气。与创作文学无关。但刘勰是很注重文章上的所谓气的。风骨篇云:“魏文称文以气为主,......公亦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并重气之旨也。”(卷六)则其意似乎谓作品之气源于作者之气,所以欲作品有气,必须作者养气。
  至贯注在文学作品上的气势,则他以不违背自然为原则。定势篇云:
  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势者,乘利而为制也,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圆者规林,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文章体势,如斯而已。(卷六)
  七、音律──至于音律,他虽时袭沈约的人为的音律说(详四章五节),但注重不违反自然的音律。声律篇云:
  夫音律所始,本于人声者也。......故言语者,文章神明,枢机吐纳,律吕唇吻而已。(卷七)
  固然声律篇曾说:“凡声有飞沈,响有双叠,双声隔字而每舛,叠韵杂句而必睽;沈则响发而断,飞则声扬不远,并辘轳交往,逆鳞相比,迕其际会,则往蹇来连,其为疾病,亦文家之吃也。”但希望如“辘轳交往,逆鳞相比,”仍是自然的音律。篇中又云:“吃文为患,生于好诡,逐新趣异,故喉唇纠纷。将欲解结,务在刚断;左碍而寻右,未滞而讨前,则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矣。”则在刘勰看来,“吃”的毛病生于不循自然而“好诡”,不循自然而 “逐新趣异”。
  刘勰于“吃”之外,又提出所谓“和韵”。声律篇云:
  声画妍媸,寄在吟咏,滋味,流于下句,气力穷于和韵。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韵气一定,故余声易遣;和体抑扬,故遗响难契。属笔易巧,选就至难,缀文难精,而作韵甚易。
  后人之研究文心雕龙者好以此与四声八病之说相缘附。其实刘勰所谓“韵”
  就是韵文的韵脚,所谓“和”就是文章的声调。“韵”有规律,譬如用东韵,则任意选择东韵之字,所以说“韵气一定,故余声易遣。”“和”是自然的,并没有一定的规律,所以说“和体抑扬,故遗响难契。”这也足以证明刘勰的音律说,是一种自然的音律说,和沈约等的人为的音律说,并不全同(自然也有相同的地方,详四章五节)
  八、比兴──汉代经学家所谓比兴含有美刺的意义(详二篇一章三节),六朝文论家所谓比兴则是一种文学方法。文心雕龙有比兴篇,解释二者的区别云:
  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义。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寄讽。盖随时之义不一,故诗人之志有二也。(卷八)是比用于事理,兴用于情义。自刘勰看来,古时是比兴并用的,到汉代因为“辞人夸毗,诗刺道丧,故兴义销亡,......比体云构”。
  所以他也只得详比略兴。他谓比有四种,比兴篇云:
  夫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宋玉高唐云:“纤条悲鸣,声似芋籁。”此比声之类也。枚乘菟园云:“焱焱纷纷,若尘埃之间白云。”此比貌之类也。贾生鹏赋云:“祸之与福,何异扎纟墨。”
  此以物比理者也。王褒洞箫云:“优柔温润,如慈父之畜子也。”此以声比心者也。马融长笛云:“繁缛络绎,范蔡之说也。”此以响比辩者也。张衡南都云:
  “起郑舞,玺曳绪。”此以容比物者也。若斯之类,辞赋所先,日用乎比,月忘乎兴,习小而弃大,所以文谢于周人也。
  是知刘勰盖兼重比兴,所以诋斥辞人的用比忘兴。
  九、风格──文心雕龙有风骨篇云:
  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卷六)
  这样才可以有风骨?风骨篇云:
  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一作清)焉。又云:
  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
  盖风骨虽非字句,而所以表现风骨的仍是字句,所以欲求风骨之好,须赖“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
  风骨是文字以内的风格,至文字以外或者说是溢于文字的风格,刘勰特别提倡“隐秀”,特设隐秀篇云:
  夫心术之动远矣,文情之变深矣,源奥而派生,根盛而颖峻;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又云:
  夫隐之为体,义生(一作主)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
  由此知“隐秀”,尤其是“隐”,是基于文字而却溢于文字的一种风格。
  ○六 文学与时代
  晚周的孟子,曾说诵诗读书,应求“知人论世”;到汉代便有毛诗序的作者,说诗的产生与世教有关。孟子是就读者立论,谓诵读一篇作品,应当要充分的认识那篇作品的作者和作者的时代(详一篇二章五节);毛诗序是就作者立论,谓文学的“正”或“变”,源于时代的“治”或“乱”。(详二篇一章三节)
  不过孟子与毛诗序,都只是提出一些简单而且模糊的印象。到六朝,文学批评大放光明,如文章流别志论一类侧重历史的批评者,论理应当有比较翔实的论证,可惜其书已亡,无从稽考。文论专家刘勰对此确有一种进步的见解。时序篇发端即云: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卷九)不过他不是经济定命论,而是政治定命论,所以叙唐虞夏商周的文学,则云:
  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叙建安文学,虽然说:
  “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哀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似乎是以时代风俗决定文学的命运。但他以为建安时代的诗文之盛由于 “魏武以相王之尊,雅好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好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所以才能使“俊才云蒸:仲宣委质于汉南,孔璋归命于河北,伟长从宦于青土,公干徇质于海隅,德琏综其蔚然之思,元瑜展其翩翩之乐,文蔚休伯之俦,于叔德祖之侣,傲雅觞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借谈笑。”则文学的命运仍然是操之于政治向背。
  对于宋代玄谈一派的诗歌,他也以为由于政治的关系。因然他对那时的“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路,”说是“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但这种 “世情”“时序”,他说是因为“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则仍然是随政治为转移。此外才略篇详述历代文人,结云:
  观夫后汉才林,可参西京,晋世文苑,足俪邺都;然而魏时话言,必以元封为称首,宋来美谈,亦以建安为口实,何也?岂非崇文之盛世,招才之嘉会哉?
  嗟夫!此古人所以贵乎时也!(卷十)也是归之于政治,可见他对于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是政治定命论,是政治史观。
  ○七 批评及其原理
  《文心雕龙》全书五十篇,都是文学理论,止有指瑕、才略、程器、知音四篇是文学批评;指瑕批评作品,才略程器批评作家,知音阐明批评原理。
  他认为“古来文才”,“鲜无瑕病”,所以曹植、左思、潘岳、崔瑗、向秀的作品,都是瑕可指。“繁例难载,故略举四条”:
  一、“若夫立文之道,惟字与义;字以训正,义以理宣(泽案应校乙)。而晋末篇章,依希其旨,始有赏际奇至之言,终有抚扣酬即(谢云当作酢)之语。
  每单举一字,指之为情。......悬领似如可辩,课文了不成义,斯实情讹之所变,文浇之致弊。而宋来才英,未之或改,旧染成俗,非一朝也”。
  二、“近代辞人,率多猜忌,至乃比语求媸,反音取瑕,虽不屑于古,而有择于今焉”。
  三、“又制同他文,理宜删革,若掠人美辞,以为己力,宝玉大弓,终非其有,全写则揭箧,傍采则探囊。然世远者太轻,时同者为尤矣”。
  四、“若夫注解为书,所以明正事理。然谬于研求,或率意而断。西京赋称中黄育获之畴,而薛综谬注谓之‘阉尹’,是不闻执雕虎之人也。......” (卷九指瑕)
  这四条中的第二条是文忌,第三条是掠美,第四条是注解,一望可知,无劳诠释。纪昀谓第四条“无与文章,殊为汗漫”。但刘勰以为“注释为词,解散论体,杂文虽异,总会是同”。(论说篇)这是由于他俩的文学定义不同。主勰既以注释为“解散论体”,当然可以认为是文学而加以批评。第一条谓不可“单举一字,指以为情”。这是因为字只可以训正,不可以宣理。可以宣理的他说是“义”。什么是“义”?以古代的名词来说就是“辞”,以现在名词来说就是“命题”。墨子小取篇云:“以辞抒意。”荀子正名篇云:“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异实之名就是刘勰所谓“字”。一字之名,不足以表示情意,表示情意需要兼异实之名。譬如单言“我”单言“你”或单言“陪”皆不足以表示情意;必合言“我陪你”,始足以表示情意。
  至对于作家,刘勰不似西洋的“判官式的批评”倒是“律师式的辩护”。序志篇云:“褒贬于才略......耿介于程器。”所以才略篇对历代文人,自然有所褒贬;程器篇则对一班人的指斥文人无行痛加驳斥:
  魏文以为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韦诞所评,又历诋群才;后人雷同,混之一贯,吁可悲矣!(卷十)
  他承认有许多文人无行,如“相如窃妻而受金,杨雄嗜酒而少算,敬通之不循廉隅,杜笃之请求无厌,班固谄窦以作威,马融党梁而黩货,文举傲诞以速诛,正平狂憨以致谬,仲宣轻脆以躁竞,孔璋惚恫以粗疏,丁仪贪婪以乞货,路粹铺啜而无耻,潘岳诡祷于怀愍,陆机倾仄于贾郭,传玄刚隘而詈台,孙楚狠愎而讼府:诸有此类,并文士之瑕累。”但一则“文既有之,武亦宜然。古之将相,疵咎实多:至如管仲之盗窃,吴起之贪淫,陈平之污点,绛灌之谗嫉。沿兹以下,不可胜数。孔光负衡据鼎,而仄媚董贤,况班马之贱职,潘岳之下位哉?王戎开国上秩,而鬻官嚣俗,况马杜之磬悬、丁路之贫贱哉?”二则文人也非全是无行,如:“子夏无亏于名儒,浚冲不尘乎竹林者,名崇而机减也。若夫屈贾之忠贞,邹枚之机觉,黄香之淳孝,徐之沈默,岂曰文士,必其玷欤?”所以不应颛颛的指摘文人无行,而文人也应“贵举用而兼文采也。”
  谈到批评原理,知音篇首先指出批评的错误,由于:
  一、贵古贱今──“夫古来知音,多贱同而思古,所谓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也。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奏皇汉武,恨不同时;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岂不鉴同时之贱哉?”
  二、崇己抑人──“至于班固傅毅,文在伯仲,而固嗤毅云:‘下笔不能自休。’及陈思论才,亦深排孔璋;敬礼请润色,叹为美谈;秀绪好诋诃,方之于田巴,意亦见矣。故魏文称文人相轻,非虚谈也。”
  三、信伪迷真──“至如君卿唇舌,而谬欲论文,乃称史迁著书,谘东方朔,于是桓谭之徒,相顾嗤笑。彼实博徒,轻言负诮,况乎文士,可妄谈哉”?(卷十)
  前二种基于批评宥蔽,后一种基于能力不足。贵古贱今的指出始于陆贾,崇己抑人的指出始于曹丕,信伪迷真的指出始于曹植,但刘勰能予以综合,以完成他的 “音实难知,知实难逢”的学说。“音实难知,知实难逢”的原因,除上述三种以外,他认为因主观的见解不同,也可以使批评殊异。知音篇云:
  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扣者观绮而耀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测沮弃,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此种论调好象同于法朗士的“天下无所谓客观的批评”,但刘勰却要设法屏除主观的偏见,建立一种客观的批评标准,就是他的六观法。知音篇云:
  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立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六观的造成,他以为在博览。知音篇云: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视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娄,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
  至鉴赏批评与创作家所走的道路亦截然不同。知音篇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按文以入情。”刘勰以为批评者如有“博观”的学力,又能应用“六观” 的方法,循“按文以入情”的道略,“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成耳。”
●第九章 论诗专家之锺嵘
  ○一 作诗品的时代及动机
  锺嵘字仲伟,颍川长社人。梁书和南史都列文学传。刘勰的著作文心雕龙在齐代,锺嵘的著作诗品有梁代。知者,诗品序云:“今所寓言,不录存者。”而中卷品及梁卫将军范云,梁中书郎丘迟,梁太常任,梁左光禄沈约,下卷品及梁中书令范镇,梁秀才陆厥,梁常侍虞义,梁建阳令江洪,梁步兵鲍行卿,梁晋阳令孙察。诸人中的卒年可知而最晚者为沈约,当武帝天监十二年(五一三),则诗品的写定,当在天监十二年以后。叶长青先生诗品集释,据梁书本传云:
  “迁西中郎将晋安王记室。尝品古今五言诗,论其优劣,名为诗评。顷之卒官。”
  而南史敬帝本纪云:“承圣元年,封晋安郡王。二年,出为江州刺史。”又谓“则记室之死,实方智迁王之年,而诗品一书,又其绝笔之作。”然序云:“方今皇帝......昔在贵游,已为称首,况八既奄,风靡云蒸。”当然指梁武帝,叶先生亦谓指梁武帝,则其著作当然在武帝时代,非敬帝时代。尝者曾也,谓曾作诗评,非谓迁晋安王记室后始作诗评。梁书名为诗评,隋书经籍志亦以诗评著录,称“或曰诗品”。现在诗品的名称很通行,诗评的名称却废掉了。
  至著作的动机,和刘勰一样的基于不满意当时的创作与批评。对于创作的满意是用典用事,宫商声病,及繁密巧似,俟下节叙次。对于批评的不满意,一是批评专书的“不显优劣”,“曾无品第”,已引见第八章第一节。一是口头批评的毫无标准。序云:“观王公绅之士,每博论之余,何尝不以诗为口实,随其嗜欲,商榷不同,淄渑相泛,朱紫相夺,喧议竞起,准的无依。”因此锺嵘要建立一种创作与批评的标准,恰巧有“袁城刘士章(绘),俊赏之士,疾其淆乱,欲为当世诗品,口陈标榜,其文未就,”由是“感而作焉”(诗品序)
  ○二 文学上的自然主义
  自锺嵘看来,用事用典,宫商声病,繁密巧似,都违反自然,矫正的方法,当然也就要提倡自然。刘勰也提倡自然,但不以自然为根本观念;锺嵘诗品序里深深的慨叹“自然英旨,罕值其人”,可见他所标榜的准的──即根本观念──是自然。驳用事用典的,如序云:
  至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颜延谢庄,尤为繁密。于时化之,故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抄。近任王元长(融)等。辞不贵奇,竞须新事,尔来作者,寝以成俗,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攀补衲,蠹文已甚。卷中亦批评颜延之亦云:
  又喜用古事,弥见拘束。
  驳宫商声病的,如序云:
  昔黄刘殆文章之圣,陆谢为体贰之才,锐思精研,千百年中而不闻宫商之辨,四声之论。或谓前达偶然不见,岂其然乎?......齐月王元长者,尝谓余曰:“宫商与二仪俱生,自古词人不知之,惟颜宪子(延之)乃云:‘律吕音调’,而其实大谬;唯范晔谢庄颇识之耳。尝欲进知音论,未就。”王元长创其首,谢 沈约扬其波。三贤或贵公子弟,幼有文辩,于是士流景慕,务为精密,襞积细微,专相陵架,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闾里已具。
  “文多拘忌”就是违反自然,“伤其真美”就是损伤自然之美。他驳斥宫商声病是因为宫商声病违反自然;不违反自然的音律,他则极力提倡。序云:
  尝试言之,古曰诗颂,皆被之丝竹,故非调五音,无以谐会。若“置酒高堂上”,“明月照高楼”,为韵之首。故三祖之词,文或不工,而韵入歌唱,此重音韵之义,与世之言宫商者异矣。......余谓文制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
  “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是最自然的音律;自然的音律是要的,因为“文制本须讽读,不可蹇碍。”可见究极声病是他所反对的,蹇碍口吻也是他所反对的,因为二者皆违反自然故也。
  序中止驳斥颜延之谢庄的繁密,未反对巧似;但繁密的形成,固由于用事用典,也由于崇尚巧似,所以卷中不止批评颜延之的“喜用古事”,更批评他的“尚巧似,体裁绮密,情喻渊深,动无虚散,一句一字,皆致意焉。”同卷批评张华云:
  巧用文字,务为妍合。......谢康乐云,“张公虽复千篇,一体耳。”卷下批评宋孝武帝云:
  孝武诗雕文织彩,过为精密,为二藩(南平王铄、建平王宏)希慕,见称轻巧矣。都是在驳斥繁密巧似。
  也许有人说锺嵘不止驳斥用事用典,宫商声病及繁密巧似,还驳斥黄老玄谈。
  如序云,“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黄老说是自然主义者,既反对黄老玄谈,何能说他倡导自然主义?不错,黄老是自然主义者,但是哲学上的自然主义,不是文学上的自然主义,不能混为一谈。锺嵘的反对黄老,不是反对黄老的自然哲学,而是反对因为“贵黄老,尚虚谈”所形成的“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文学。“理过其辞,淡乎寡味,”便要“伤其真美”,便是一种不自然的文学。所以反对黄老,正是他提倡自然文学的应有之义。
  从锺嵘的自然主义本身一方面看,他的反对用典用事,反对宫商声病,反对繁密巧似,反对黄老玄理,是因为它们违反自然。从他的自然主义的产生一方面看,──就是从历史转捩一方面看,当时以及稍前的用事用典,穷极声病,贵玄谈,尚巧似的文学及文学理论,正是促成他的自然主义的反面原因。只就自然主义的本身定优劣,锺嵘自优于刘勰;若就自然主义的历史而论,则刘勰是创始者,锺嵘是完成者。刘勰在齐代提出自然的文学以后,在文学界当然发生相当的影响,到锺嵘作诗品的时候已经过了好几十年的酝酿,自可以产生硕大的果子了。
  ○三 诗之理论的起源与历史的起源
  诗的起源问题有二:一、诗是怎么来的?二、什么时代才有诗。前者是理论的,后者是历史的。关于理论的起源,毛诗序说是:“诗者志之所之也”(详二篇一章三节),那末,有志便可以有诗,我们可称之为唯心的起源说。锺嵘则倡唯物的起源说。诗品序发端即云: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可见“形诸舞咏”要等待“物之感人”而使之“摇荡性情”又云:
  若乃春风春鸟,秋日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来,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妄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娥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写景诗必有外界的景物的感召,写情诗必有亲身的事实的荡触;否则因无感应,不能“摇荡性情”,自然更无从“形诸舞咏”了。
  此种唯物的感应说,亦倡自刘勰,而成于锺嵘。刘勰云:“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已经指明“心摇”有待“物动”,但刘勰还注重心理条件,谓“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藻雪精神。”所以是心物二元说(详八章五节)。锺嵘则固不忽略作者的才学,而谓诗的冲动,完全仰赖客观的感召,所以是唯物一元说。
  至于历史的起源,因为锺嵘所“品”者只是“古今五言诗”,所以没有论诗的起源,而仅论五言诗的起源。序云:
  昔南风之词,卿云之颂,厥义矣。夏歌曰“郁陶乎予心”,楚谣曰“名余曰正则”,虽诗体未全,然是五言之滥觞也。逮汉李陵,始著五言之目矣。古诗渺邈,人世难详,推其文体,固是炎汉之制,非衰周之倡也。自王杨枚马之徒,词赋竞爽,而吟咏靡闻。从李都尉迄班婕妤,将百年间,有妇人焉,一人而已。
  诗人之风,顿已缺丧。东京二百载中,惟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
  以夏歌(见尚书五子之歌,系伪古文)及离骚的单句为五言之滥觞,已经近于滑稽,至以李都尉为“始著五言之目”,更是错误,因为所谓李陵与苏武的河梁赠答诗,根本不可靠的(详河南大学文学院季刊第一期,拙撰五言诗起源说评录)。但论次五言诗的起源及其历史者,锺嵘以前,虽有刘勰的文心雕龙明诗篇,而远不及此详尽,后世研究此问题者,又率以此为蓝本,则其在历史上的价值,可以想知了。
  ○四 诗的滋味
  锺嵘对于诗,提倡自然主义,而自然主义的诗,则他以为需要有“滋味”。
  他卑薄永嘉的诗,因为:
  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引详二节)他爱好五言诗,因为:
  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诗品序)怎样才能有“滋味”?
  他说五言诗的所以有滋味,“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邪”?又云:
  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则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则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同上)
  以“文已尽而意有余”释“兴”,知他所谓“滋味”,也是要“文已尽而意有余”的。赋本来是直接铺叙的意思,他却要说是“寓言写物”,寓言便已不是直叙了。由是知他所谓“滋味”,虽然近于神秘,但也不过是用一种曲笔寓言,使有文字以上的意味而已。
  ○五 诗人的品第及流派
  至对于诗人的批评,他先分为上中下三品。序云:
  网罗今古,词文殆集,轻欲辨彰清浊,掎摭利病,凡百二十人,预此宗流者,便称才子。至斯三品升降,差非定制,方申变裁,请寄知者耳。
  兹将上中下三品的诗人,列表于下:
  ┌───┬───────────────────────────┐
  │上品古│古诗 李陵 班姬 曹植(魏陈思王) 刘桢 王粲 阮籍 │
  │诗外十│ │
  │一人 │陆机 潘岳 张协 左思 谢灵运 │
  ├───┼───────────────────────────┤
  │ │ 秦嘉、徐淑 曹丕(魏文帝) 嵇康 张华 何晏、孙楚、王│
  │中品三│ 赞、张翰、潘尼 应璩 陆云、石崇、曹摅、何劭、刘琨、 │
  │ │ 卢谌 郭璞 袁宏 郭泰机、顾恺之、谢世基、顾迈、戴凯 │
  │十九人│ 陶潜 颜延之 谢瞻、谢混、袁淑、王微、王僧达、谢惠连 │
  │ │ 鲍照 谢眺 江淹 范云、丘迟 任 沈约 │
  │ │ │
  ├───┼───────────────────────────┤
  │ │班固、郦炎、赵壹 曹操(魏武帝)、曹(魏明帝) 曹彪│
  │下品七│(魏白马王)、徐、阮、欧阳建、应璩(或疑为璩子贞)│
  │ │、嵇含、阮侣、嵇绍、枣据 张载、傅玄、傅咸、缪袭、夏侯│
  │十二人│湛 王济、 杜预、孙绰、许询 戴逵 殷仲文 傅亮 何长瑜 │
  │ │、曜、范晔 刘骏(宋孝武帝)、刘铄(宋南平王)、刘宏│
  │ │(宋建平王)谢庄 苏宝生、陵修之、任昙绪、戴法兴 区惠│
  │ │ 恭 惠休、道猷、宝月 萧道成(齐高帝)、张永、王文宪 │
  │ │ 谢超宗、 丘灵鞠、刘祥、檀超、锺宪、颜则、顾则心、毛伯│
  │ │成、 吴迈远、许瑶之 鲍令晖、韩兰英 张融、孔稚 王融│
  │ │ │
  │ │、刘绘 江┙ 王巾、卞彬、卞录 袁嘏 张欣泰、范缜 陆│
  │ │厥 虞义、江洪、鲍行卿、孙察 │
  └───┴───────────────────────────┘
  (表例)诗品品人,或分或合,其数人合论者,兹亦连列而以 “、”点断。
  这种分别品第的方法,锺嵘自谓取之刘歆班固。序云:“昔九品论人,七略裁士,权以宾实,诚多未值;至若诗之为技,较尔可知。”据我所知,这也是当时的一种风气。庾肩吾有书品,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谢赫有古画品,分为六品。沈约有棋品,现在只存序文,分为若干品不可考(俱见全梁文)。对于诗的分品,在锺嵘作诗品以前,也有刘士章的“欲为当世诗品”。
  将诗人区分三品,颇可予人以清晰的印象。但“诗之为技”,固“较尔可知”,而上下之间,也颇有困难。如对于张华,虽列之中品,但谓“今置之中品疑弱,处之下科恨少,在季孟之间矣。”因之“权以宾实”,也还是“诚多未值”。如陶潜的居于中品,后来的兰庄诗话便为之代鸣不平。
  “迈凯约滥居中品,至魏文不列乎上。曹公屈居乎下,”也遭王世贞艺苑卮言的诋其“尤为不公”(卷三)。王士祯渔洋诗话也就是“黑白淆混”。自然确如四库提要所言,“梁代迄今,邈逾千祀,遗篇旧制,什九不存,未可缀给残文,定当日全集之优劣。”但“古直甚有悲凉之句”的曹操,无论如何,不宜仰居下品。
  锺嵘论到诗人,还有一种特品,就是好推求诗人之诗的渊源。如谓古诗“其体原出于国风”;李陵“其原出于楚辞”;王粲“其原出于李陵”;沈约“宪章鲍明远”。有的虽未确定他的渊源,而亦指出与以前的诗人的关系。如谓嵇康“颇似魏文”;江淹“斤力于王微,成就于谢”。
  至其远源,则不出国风、小雅,楚辞三种。源于小雅的只有阮籍,无庸制表;其源于国风及楚辞者,为制表如下:
  ┏━━┓┏━━┓ ┏━━┓ ┏━━┓ ┏━━┓ ┏━━┓ ┏━━┓
  ┃ 周 ┃┃ 汉 ┃ ┃ 魏 ┃ ┃ 晋 ┃ ┃ 宋 ┃ ┃ 齐 ┃ ┃ 梁 ┃
  ┗━━┛┗━━┛ ┗━━┛ ┗━━┛ ┗━━┛ ┗━━┛ ┗━━┛
  ┌─谢超宗
  ┌─陆机──颜延之──┤ 丘灵鞠
  │ │ 刘祥
  ┌──曹植─┘ │ 檀超
  │ │ 锺宪
  国风─┤ │ 颜则
  └──古诗─刘桢─左思 └─顾则心
  ┌─班姬 ┌─应璩──陶潜
  │ │
  ├─曹丕─┤
  楚辞──李陵┤ └─嵇康
  │ ┌…王融
  └─王粲───┬──潘岳──郭璞 │
  ├──张协──鲍昭──沈约─┤
  │ └…刘绘
  ├──张华──┬─谢混──谢
  ├──刘琨 ├─谢瞻
  │ ├─袁淑
  └──卢谌 ├─王微…江淹
  └─王僧达
 (表例)凡言源出、祖袭、宪章某者,表以──线;只言部分关系,表以......线。
  论诗而顾及诗的源流派别,是我们同意的,但一个诗人的完成,虽有他的渊源,而其渊源决不限于某一诗人或某一诗集。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下说得好:
  梁锺嵘诗品论陶渊明,以为出于应璩,此说不知其所据。应璩不多见,惟文选载其百一诗一篇,所谓“天流不可处,君子慎厥初”者,与陶诗远不相类。五臣注引文章录云:“曹爽用事多违法度,璩作此诗,以刺在位,若百分有补于一者。”渊明正以脱略世故,超然物外为适,顾区区在位者,何足累其心哉?且此老何尝有意欲以诗自名,而追取一人而摹仿之?此乃当世文人与世进取,竞进而争长者所为,何期此老之浅?盖嵘之陋也!毛缙诗品跋一方面说:“靖节先生诗,自写其胸中之妙,不屑屑于比拟,乃谓其出于应璩!”一方面又推测锺嵘所以说其“源出于应璩”者,“岂以靖节述酒诸篇,悼国伤时,仿佛百一诗,托刺在位遗意耶?”其实从一方面看,陶诗与应诗“了不相类”;从另一方面看,自有“仿佛百一诗者”,由此可知道锺嵘的确定某一诗人源于以前的某一诗人或诗集者,真如王世贞艺苑卮言所说,“恐未必然?”
●第十章 北朝的文学论
  ○一 北朝的风土习性和历史发展
  在绪言的第五节,我们提到亚里士多德尝以地理风土解释人民的偏于勇敢或智慧,孟德斯鸠尝以气侯寒暖解释国俗的注重道德,或情欲活跃。又提到魏征的隋书文学传序和李延寿的北史文苑传序,也都从土地习俗说明南北文学的差异。
  北史文苑传序是钞录隋唐文学传序的,隋唐文学传序云: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
  清末民初的刘师培更特作南北文学不同论云:
  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著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
  是的,中国南北的地理风土不同,因之人民的习俗和学艺也不同。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历史发展的不平衡,而民族因素和学术因素,也有关系。晋室南渡,“过江名士多于卿”,可见故家大族率迁于南朝;而留在北朝的当然大半是乡闾平民。颜氏家训音辞篇云:“冠冕君子,南方为优;闾里小人,北方为愈。”虽是就言语的音辞而言,但南方多“冠冕君子”北方多“闾里小人”这就使北朝和南时虽同处于一个时代,而历史的发展却不平衡。“冠冕君子”需要繁缛华美,“闾里小人”,需要简质实用。南朝的文人大体都是自中原移来的贵族华人;北朝的文人,虽则未必渗入了胡人之血,但胡人的质俚朴素,总会使他们的观感改变,而汉制于胡,又会使他们发生报仇的意志。这也会使南北两朝,对文学的要求不同。北朝的文学虽不及南朝,但经学则驾于南朝之上。赵翼二十二史记云:
  “六朝人虽以词藻相尚,然北朝治经者尚多。”(卷十五,北朝经学条)又云:
  “南朝经学术不如北,兼以上之人不以此为重,故习业益少。”(同上,南朝经学条)在本篇第一章第四节,我们曾说魏晋六朝的时代,“唯其经术节义衰,所以文章才转于缘情。”反之,北朝的经学既优于南朝,所以缘情的文学观念不易在北朝滋长。总之,北朝的文学观念与两朝迥然不同,而不同的因素则是多方面的。
  ○二 苏绰及魏收邢劭的尊古崇理文学观
  周书苏绰传云:“自有晋之季,文章竞为浮开,遂成风俗。太祖欲革其弊,因魏帝祭庙,群臣毕至,乃命绰为大诰,奏行之。......自是之后,文笔皆依此体。”
  大诰的文章,几于全仿尚书。文云:
  惟天地之道,一阴一阳;礼俗之变,一文一质。......惟我有魏,承乎周之末流,接秦汉遗弊,袭魏晋之华诞,五代浇风,因而未革;将以穆俗兴化,庸可暨乎?
  由是勖勉在位百官:“克捐厥华,即厥实;背厥伪,崇厥诚;勿{侃心}勿忘,一乎三代之彝典,归于道德仁义。”自然这不是专为文学而发,但对文学的影响却甚大。周书柳虬传云:“时人论文体者,有古今之异;虬以为时有古今,非文有古今,乃为文质论。”所谓古,指苏绰及其附合者;所谓今,指王褒庾信及其附合者。文质论已佚,不能尽知其详,但返古的文学及其观念之已形成相当的势力,可以借知梗概。以故就是号称“惊蛱蝶”的魏收,也在魏晋文苑传序云:
  夫文之为用,其来日久。自昔圣达之作,贤哲之书,莫不统理成章,蕴气标致。其流广变,诸非一贯,文质推移,与时俱化。
  同时邢邵在萧仁祖集序亦云:
  昔潘陆齐轨,不袭建安之风;颜谢同声,遂革太原之气。自汉逮晋,情赏犹自不谐;江北江南,意制本应相诡。
  魏收主“统理成章”,与南朝的“以情纬文”,显然背道而驰;邢邵虽没有非毁南朝文学,但谓北朝应当自标意制,更当然与南朝的观念不同。
  ○三 颜之推的地位及其兼采古今的文学论
  北朝的文学理论,在当时最有权威的恐怕的是苏绰,到现在最值论述的却是颜之推。颜之推(五三一~?)字介,琅邪临沂人。北齐书和北史都叙在文苑传。
  他的颜氏家训有文章篇,是一篇极重要的文学论文,他篇亦有时论及文学。
  苏绰是很严厉的,对当时的文体,力主改革,决不妥协。颜之推则比较温和。
  文章篇云:
  凡为文章,犹人乘骐骥,虽有逸气,当以衔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放意填坑岸也。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今世相承,趋末弃本,率多浮艳。辞与理竞,辞胜而理伏;事与才争,事繁而才损;放逸者流宕而忘归,穿凿者补缀而不足。时俗如此,安能独违,但务去泰去甚耳。
  必有盛才重誉改革体裁者,实吾所希。古人之文,宏材逸气,体度风格,去今实远;但缉缀疏朴,未为密致耳。今世音律谐靡,章句偶对,讳避精详,贤于往昔多矣。宜以古之制裁为本,今之辞调为末,并须两存,不可偏弃也。(四部从刊本卷上)
  可见他也不满意浮艳的文学,也希望“改革体裁”;不过他的“改革体裁”,不似苏绰的崇古卑今,而是兼采古今──“以古之制裁为本,今之辞调为末。”
  本指文学的内容,就是他所谓心胸筋骨;末指文学的形式,就是他所谓皮肤冠冕。
  所以兼采古今的方法,仍然是“以理致为心胸,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文章篇引辛毗刘逖的论辩云:
  齐世有辛毗者,清干之士,官至行台尚书,嗤鄙文学,嘲刘逖云:“君辈辞藻,譬若荣华,须臾之玩,非宏材也;岂比吾徒十丈松树,常有风霜,不可凋悴矣。”刘应之曰:“既有寒木,又发青华,何如也?”辛笑曰:“可矣。”
  寒木确是宏才,但“又发青华”,弥可宝爱。文章自然应当注重理致气调,但事义华丽也不可少。
  ○四 文人轻薄的指摘
  不过我们要知道他的兼采古今,是以今之辞调,修饰古之制裁;所以反对今之浮艳,所以希望“改革体裁”,所以指摘文人轻薄。文章篇云:
  自古文人,多陷轻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宋玉体貌容治,见遇俳优,东方曼倩滑稽不雅,司马长卿窃资无操,王褒过章童约,杨雄德败美新,李陵降辱夷虏,刘歆反复莽世,傅毅党附权门,班固盗窃父史,赵元叔抗辣过度,冯敬通浮开摈压,马季长佞媚获诮,蔡伯喈同恶受诛,吴质诋忤乡里,曹植悖慢犯法,杜笃乞假无厌,路粹隘狭已甚,陈琳实号粗疏,繁钦性无检格,刘桢屈强输作,王粲率躁见嫌,孔融祢衡诞傲致殒,杨修丁е扇动取毙,阮籍无礼败俗,嵇康凌物凶终,傅玄忿斗免官,孙楚矜夸凌上,陆机犯顺履险,潘岳乾没取危,颜延年负气摧黜,谢灵运空疏乱纪,王元长凶贼自贻,谢玄晖悔慢见及:凡此诸人,皆其翘秀者,不能悉纪,大较如此。至于帝王、亦或不免。自昔天子而有才华者,唯汉武、魏太祖、文帝、明帝、宋孝武帝,皆负世议,非懿德之君也。自子游、子夏、荀况、孟轲、枚乘、贾谊、苏武、张衡、左思之俦,有盛名而免过患者,时复闻之,但其损败居多耳。......今世文士,此患弥切,一事惬当,一句清巧,神厉九霄,志凌千载,自吟自赏,不觉更有傍人。加以砂砾所伤,惨于矛戟,讽刺之祸,速乎风尘,深宜防虑,以保元吉。涉务篇亦云:
  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仆以下,尚书郎中书舍人以上,典掌机要。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开,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益护其短也。(卷下)
  前者指摘文人轻薄,后者诋斥文人无用,目的都是希望“深宜防虑”,不再蹈于“迂诞浮开”。“深宜防虑”的方法,他并没有鲜明条举,但在文章篇说“多陷轻薄”的原因:
  每尝思之,原其所积文章之体,标举兴会,发引性灵,使人矜伐,故忽于持操,果于进取。
  则防虑的方法,当然要改革文体的“标举兴会,发引性灵”;而代以“以理致为心胸,气调为筋骨。”
  再者文行的指摘,自然并非始于颜之推。曹丕与吴质书已云:“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文章叙录亦载韦诞云:“仲宣伤于肥戆,休伯都无格检,元瑜病于体弱,孔璋实自粗疏,文蔚性颇忿鸷,”宋袁淑吊古文亦云:
  “贾谊发愤于湘江,长卿愁悉于园邑,彦真因文以悲出,伯喈史而求人,文举疏诈以殃速,德祖精密而祸及。夫然,不患思之贫,无苦识之浅;士以伐能见斥,女以骄色贻遣。以往古为镜鉴,以未来为针艾,书予言于子绅,亦何劳乎蓍蔡?”
  (全宋文卷四十三)但曹丕的话很简单,韦诞的话侧重体性,袁淑的话是在伤悼文行贾祸,所以真正指摘文行的还是颜之推和杨遵彦。魏书文苑传云:“杨遵彦作文德论,以为古今辞人,皆负才遗行,浇薄险忌;惟邢子才、王元美、温子,彬彬有德素。”旗帜鲜明的提倡文德,排斥文人无行;可惜其文已佚,不然也许有比颜之推更严厉的论调,而就现在可以看到的文献而言,当然要算颜之推的言论为最详明郑重了。颜之推与杨遵彦同出北朝,也可见这种论调是北朝的特产。
  在南朝就是力主原道征圣的刘勰,也反诘曹丕韦诞的指摘,说“后人雷同,混之一贯,吁可悲矣。”又云:“若夫屈贾之忠贞,邹枚之机觉,黄香之淳孝,徐 之沈默,岂曰文士,必其玷欤?”(详八章七节)南朝袒护文行,北朝指摘文行,两朝的分道扬镳,于此可见矣。
  ○五 各体文学的缓急
  南朝的文学观念是反经的,所以萧纲指斥“吟咏情性,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文。”(详一章八节)北朝的文学观念是宗经的,所以苏绰仿尚书作大诰,颜之推谓文章原出五经。文章篇云:
  夫文章者,原出五经:诏命策檄,生于书者也;序述论议,生于易者也;歌咏赋颂,生于诗者也;祭祀哀诔,生于礼者也;奏议箴铭,生于春秋者也。朝廷宪章,军旅誓诰,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施用多途。
  自然我没有忘记刘勰也说各体文学皆源出于经(详本篇第七章四节),但刘勰是矫俗的训诫,颜之推是顺时的提举,理论虽同,背景则异。文章是否全出于经,当然有问题,但经是载道的──最低依据经学家的解释是载道的,则谓文章原出五经,可以使“以理致为心胸”的文说,更有历史的根据;同时既谓“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胸”,也便容易感觉文章是原出五经的。
  习作文学当然应侧重“施用多途”的文章,但对“陶治性灵”的诗赋也不主张尽废。文章篇云:
  至于陶治性灵,从容讽谏,入其滋味,亦乐事也;行有余力,则可习之。又云:
  或问杨雄曰:“吾子少而好赋。”雄曰:然,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
  余窃非之曰:“虞舜歌南风之诗,周公作鸱鹗之咏,吉甫史克,雅颂之美者,未闻皆经幼年累德也。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自卫返鲁,反正,雅颂各得其所。’大明孝道,引诗证之,杨雄安敢忽之也!若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但知变之而已,又未知雄自为壮夫何如也?”对奏议反倒诫他的子弟不作。省事篇云:
  上书陈事,起自战国,逮于两汉,风流弥广。原其体度,攻人主之长短,谏诤之徒也;讦群臣之得失,讼诉之类也;陈国家之利害,对策之伍也;带私情之与夺,游说之俦也。总此四涂,贾诚以求位,鬻言以干禄,或无丝毫之益,而有不省之困,......非士君子守法度者所为也。(卷下)前者由于颜之推本来是折中论者,所以虽重“施用多途”,也不废“陶治性灵”;后者由于颜之推所作本来是家训,恐怕子孙“有不省之困”,所以不欲其“上书陈事”。
  ○六 创作与评论
  至能否创作,颜之推以为第一要仰仗天才。文章篇云:
  学问有利钝,文章有巧拙。钝学累功,精熟拙不妨;文研思,终归媸鄙。但成学士,自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吾见世人,至于无才思,自谓清华,流布丑拙,亦以众矣,江南号为讠令痴符。
  第二要遵从三易。文章篇引沈隐侯云:
  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第三要请人评论。文章篇云:
  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论,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
  但自己作文,固要请人评论;人家的文章,却不愿子孙轻议。文章篇云:
  江南文制,欲人弹射,知有病累,随即改之,陈王得之于丁е也。山东风俗,不通击难。吾初入邺,尝以此忤人,至今为悔,汝曹必无轻议也。
  这也是由于他所作本是家训,“他山之石,可以攻错,”所以自己的文章,欲其得人评论,然后出手;“人皆ウ于自见,谓己为贤,”所以他人的文章,不欲其轻议贾祸也。
●第十一章 佛经翻译论
  ○一 支谦的指出翻译之难
  中国史上有两大翻译时代,一是清末至现在的翻译东西洋书籍,一是上起汉魏,下迄宋元的翻译印度佛经。
  文学批评是后于文学的,同样翻译论也是后于翻译的,以故译事虽可上溯于东汉之末,而翻译论则到吴大帝黄武(二二二~二二九)时,方由从维难受法句经的支谦提出,所作法句经序云:
  诸佛典兴皆在天竺,天竺语言与汉异音,云其书为天书,语为天语,名物不同,传实不易。唯昔蓝调、安侯、世高、都尉、弗(佛)调,译胡为汉(文作释梵为晋),审(文作实)得其体,斯以(文作已)难继。后之传者虽不能密(文作审),犹尚贵其实,粗得大趣。始者维难出自天竺,以黄武三年(二二四)
  来适武昌,仆从受此五百偈本,请其同道竺将炎为译。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所得胡(文作梵)语,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仆初嫌其辞(文作词,上有为字)不雅,维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当(文无当字)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座中咸(文作或)曰:“老氏称 ‘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尼亦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明圣人意深邃无极。今传胡(文作梵)义,实宜经达。”是以自竭受译人口,因循本旨,不加文饰,译所不解,则(文作即)阙不传,故有脱失,多不出者。(大藏经本出三藏记集卷七,全唐文卷九八六。)
  所以需要翻译者,本来就是因为语言文字的“名物不同”;而惟其“名物不同”,所以“传实不易”;惟其知道了“传实不易”,所以才能引起翻译的研究,提出解释的方法。虽然“传实不易”,却希望“传实”,所以主张“依其义不用饰”,“因循本旨,不加文饰”,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
  全唐文的编著董诰等大概误认此文为唐人所作,所以载入全唐文卷九百八十六,而以黄武为吴大帝年号,由是在下边注一“疑”字。实则此文既载于梁僧的出三藏记集,其著作时代必在梁前,文中既标有黄武三年,当然是黄帝时候的作品。出三藏记集说“未详作者”,序中称从维难受此五百偈本,当然与维难同时。出三藏记集卷十三安玄传云:“时支谦请(维支难)出经,乃令其同道竺将炎传译,谦写为汉文。”同卷支谦传载所译经,又恰有法句一种,知出于支谦。支谦、大月支人,随祖父来中国。此序指出翻译的困难,对后来的进而才提出翻译的方法,有很大的先导作用。
  ○二 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说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