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做好每一个自己:立命要靠自己

_9 陆明 (现代)
1.父母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的宽容之心最主要的来源就是父母。孩子最初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的。父母宽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与邻里、同事之间融洽相处,孩子就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宽容、好善、乐于与人相处。
2.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
所谓心理换位,就是指当双方产生矛盾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思考对方何以会如此行事、如此说话。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能够理解对方,就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许多孩子只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习惯于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要消除这种现象,办法就是“心理换位”。
会下棋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刚学下棋时,往往仅考虑自己第一步怎样、第二步怎样,而不会考虑别人会怎样。只有棋下到一定水平后,才会考虑我怎样,对方会怎样应对,对于对方的应对,自己应当如何一一应对。如此考虑的回合数越多,个人的水平也会越高。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也是如此,能够“心理换位”,能够站在对方的位置思考,能够设身处地地多为对方设想,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就都容易化解了。
站在父母的角度上考虑,就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站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角度上考虑,就会理解老人的那份关爱和唠叨;站在老师的角度上思考,就会理解老师的艰辛;站在同学的角度上思考,就会觉得大多数同学是可爱可亲可交的。所以,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是非常必要的。
3.教孩子学会理解他人,理解人人都有缺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点和不足乃是人性的必然。和同学相交,和朋友相处,完全没有必要求全责备。完全可以求同存异,只要同学和朋友的缺点不是品质方面的,不是反社会的。对于朋友的缺点和不足,对于同学心情不好时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我们没有必要事事计较,事事都摆个公平合理。多原谅一次人,多给人一次宽容和理解,同时也就为自己多找了一份好心境,也会使自己觉得在个性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当然,宽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不是盲从,不是人云亦云,这一点是必须向孩子讲清楚的。必须让孩子知道宽容是明辨是非之后对同学、朋友的退让,而不是对坏人坏事的妥协。对坏人和得寸进尺的人是没有必要宽容的。
4.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
宽容之心是在交往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孩子只有与人交往,才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错误,而只有学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才能与人正常交往,友好相处。也只有通过交往,孩子才能体会到宽容的意义,体验宽容带来的快乐。如称赞别人的缺点,庆贺同伴的成功,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采纳别人的合理建议等。这些都能使孩子得到友谊,分享别人的成功,并使自己也获得进步。
在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父母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宽容比自己强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和自己的竞争对手。让孩子不嫉妒比自己强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为难自己的竞争对手。让孩子向好同伴学习,帮助“差”同伴,学会与竞争对手合作。
5.鼓励孩子“纳新”和处变。
宽容不仅体现在对“人”的态度上,也表现在对“物”和“事”的态度上。父母要引导孩子见识多种新生事物,让孩子喜欢并乐意接受新生事物,承受事物所发生的意想不到的变化,善知变和应变。如让孩子了解各种奇观奇迹,观察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允许孩子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孩子一旦习惯于“纳新”和“应变”,他对世间的万事万物也就具备了宽容之心。
教孩子必要的生存技能
我们得到生命的时候附带有一个不小的条件,
那就是我们应该勇敢地保护它一直到最后一分钟。
——狄更斯
父母应该培养孩子求生存和自我保护的本领,使他们有勇气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与困难。一味地将孩子护在怀中,就限制了他们发展能力的空间,使他们在未来的独立生活中束手无策。同时,父母过于紧张的保护意识,也容易使孩子心生恐惧,认为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威胁,养成谨小慎微的性格,一旦遇到突发事件,首先自己就把自己吓住了。
哈尔滨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媛媛在上学路上,迎面走来两个男子,她只觉得一阵头晕,便不省人事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她睁开眼睛,感觉躺在一辆疾驶的汽车上。车上坐着4个男子,听他们说话特别“横”。媛媛把小脸缩进很厚的围脖里,眯着眼睛假装昏迷。汽车穿过哈尔滨至宾县17公里处时停了下来,趁车上4个男子下车“解手”之机,媛媛轻轻地将车门打开一条小缝,顺势溜到公路边的一条沟里,滚了一身雪,拔腿就往来的方向跑。媛媛一边跑,一边记着清醒后在车上看过的路标。
天黑了,她一天没喝水也没吃饭,又累又饿。她隐隐约约看见前面一片亮光,便奔了过去,这是哈尔滨车站,离她下车逃跑的地方已有二三十里路。她掏出兜里仅有的5角钱,找到一个公用电话亭给家里打了电话。
电话铃响了半天,没人接。此时,她的爸爸妈妈正和老师、亲属们到处找她。路上,媛媛遇到一个阿姨,按照阿姨的指点,她坐上了65路车。
65路车的一名男乘务员见媛媛迷了路,当车到终点站时,主动把她领到14路车站,送她上了车,并嘱咐乘务员让孩子在经纬街下车。媛媛推开家门闯进家时,已是晚上7点30分。
媛媛之所以能逃出虎口,是由于她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做法,如假装昏迷、记住路标、趁“拐子佬”解手之机,及时跳车、寻求他人的帮助等,否则,她肯定难以劫后余生。媛媛这种本领除了她求生的本能外,恐怕首先得益于父母平时注意培养她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她具有一定的自救能力。
因此,父母在注重对孩子智力教育的同时,同样不能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一般来说,需要父母指导孩子掌握自救的常识有:
1.遇到麻烦找警察,遇事拨打“110”。假如警察不在附近,孩子可以求助他人,比如:商场、电影院等处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求助,多一个人帮助多一个生存的希望。
2.当遇到意外事故流血较多时,应当马上用干净毛巾和布条扎紧伤口、减少流血,然后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者向家人呼救。
3.家中发生火灾时,应该立即拨打“119”报警电活。报告自己的姓名、地址和火灾地点,然后立刻通过楼梯逃生,别乘电梯。以防电梯随时断电而被关在电梯里。如果无路逃生,则应马上躲进洗手间、关上门,然后用湿毛巾堵住门缝,以防止浓烟渗入,然后跑到窗前呼救。
4.当遇到洪涝灾害时,如果不会游泳,要马上爬上大树或到高处呼救,等待洪水消退或营救人员的到来。
5.自己不小心触电,可用另一只空出的手迅速将电线从手中拉出,解脱触电状态。发现别人触电,绝不可用手直接去拉触电者。正确方法是马上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将电线挑开,拉开触电者。
6.煤气中毒。尽力打开或砸开窗户透气。发现别人煤气中毒,立即切断煤气。
7.运动伤害后。处理的原则有五项:保护、休息、冰敷、压迫、抬高。保护的目的是不要引发再次伤害,休息是为了减少疼痛、出血、肿胀并防止伤势恶化。压迫及抬高也都有上述的效果。冰敷还能够有止痛的功能。严重的运动伤害则要迅速找专科医师手术治疗。
首页 上一页 共9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