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_6 柯延 (现代)
这次会议开得比较长,当我们回到武汉时,武汉的形势已是混乱不堪了。标语、漫画、大字报覆盖全武汉市,颇具火药味,什么"彻底粉碎带枪的刘、邓路线!""打倒陈再道,解放全中原!""油炸陈再道,火烧钟汉华!"等等,举目皆是。
我们回到武汉军区后,首先听取了军区"支左"工作的汇报,肯定了工作成绩,分析了武汉地区的形势,本着从大局出发的精神,采取各种措施,解脱面临的困境。根据当时的形势,武汉军区发表了《公告》,在肯定"支左"工作的大方向是正确的,重申不得为"工总"翻案的同时,检讨了"支左"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希望各群众组织在新的形势下,求大同,存小异,尽快实现大联合。
然而,这个《公告》发表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造反派们认为,军区是"假检讨,真反扑",因而闹得更凶。"百万雄师"认为,军区这个《公告》太软弱了,扶不了正,压不了邪,也对军区不满。我们的努力是徒劳的。
也就在这个时候,"中央文革"小组办事组和全军文革小组办公室来电说,中央近期要在北京听取武汉军区和各派群众组织的代表关于武汉问题的汇报。武汉军区很快就做好了准备。
面对这种局面,毛主席十分关心,他在北京对周总理说:"走,到武汉去,保陈再道去。"7月10日,周总理打来电话,告诉我们可以不到北京来了,毛主席要到武汉去,在武汉解决问题,并且可能要到长江游泳。后来我们得知,毛主席此行,是要视察大江南北,第一站选在武汉。接完电话后,我们立即着手进行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对于各个群众组织的游泳活动,也一一做了安排。
7月14日早晨,周总理乘专机抵达武汉,为毛主席打前站。当晚毛主席到达武汉,住在东湖宾馆梅岭一号。这是毛主席在武汉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周总理住在宾馆的百花一号。这天中午,谢富治、王力等也从四川赶到武汉,他们住在百花二号。考虑到武汉地区形势比较复杂,为保证毛主席的安全,防止发生意外,我和钟汉华政委住进了宾馆的乙所。
武汉的7月,没有一丝风、一丝凉意。昼夜温差变化很小,热气笼罩着每个角落。我走在树木遮掩的林阴路上,就像走进蒸笼里,立即感到有些喘不过气来。路边上,各种树木花草的叶子曲卷着,仿佛它们的生命也在经受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7月15日和16日这两天上午,毛主席召集周总理、谢富治、王力等在梅岭一号开会。毛主席对处理武汉问题提出原则意见,中心思想是通过武汉军区的努力,做好两派群众组织的工作,尽快促进他们大联合,稳定武汉地区的局势。为此,毛主席指示:要给"工人总部"平反,把朱鸿霞放掉;"百万雄师"是群众组织,做好他们的工作;军区对两派都要支持;陈再道支持造反派,造反派会拥护陈再道。毛主席要周总理在武汉多留几天,做好武汉军区的工作。
第九卷晚年岁月 第111节:第二章"一批二保三看"(11)
接着,周总理召集会议,听取武汉军区"支左"情况的汇报。周总理在汇报会结束时讲了话,这个讲话的提纲经过了毛主席审阅。周总理强调,军区要对部队进行教育,各群众组织都要进行整风,好好学习,提高认识,认真执行中央的指示,搞好团结,周总理还建议我和钟汉华主动承认在"支左"工作中犯了方向路线错误。
这里有必要回顾一下武汉军区"支左"的有关事实。1967年初,鉴于湖北省党政领导机关瘫痪,武汉军区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指示,成立"支左"指挥部,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当时,武汉的形势混乱不堪,各种矛盾犬牙交错。以朱鸿霞为头头的造反组织动辄挑起事端,制造武斗。武汉军区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行为。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军区"支左"方向问题的争论,由争论而引发的矛盾,由于"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的介入,变得更加复杂化。而"中央文革"小组则认定,武汉军区在"支左"大方向上犯了错误。
7月18日晚上,周总理带领我和钟汉华来到了毛主席的住地梅岭一号。毛主席正在客厅里等候。谢富治、王力也在客厅里,坐在毛主席的对面。
毛主席兴致很好,显得很热情。一看见我们就站了起来和我们握手,并让我们坐在他的旁边。
没有说客套话,谈话一开始,毛主席就切入议题,问道:"你们怎么样呀?武汉的形势还不错嘛!""我们不承认犯了方向路线错误。"我这个人有话就直说,不会藏着掖着,也不会拐弯抹角。由于当时我的思想不通,说话时有点气呼呼的。
"方向路线错误怕什么?现在他们一提就是方向路线错误,都是方向路线错误。"毛主席笑着解释说,显得很轻松,因为在毛主席看来,犯错误没有什么了不起,错了就检查,就改正,改了就好。
"要是犯了方向路线错误,我们马上开大会检查。"听了毛主席这么一说,我沉重的心情轻松了很多,赶忙向他表态。
"那可不行,你可不能开大会。你一开大会就下不了台了。你就写个东西,到处去发。"毛主席笑着给我出主意。
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要做好工作,慢慢来,不要着急,首先把部队的工作做好,把'百万雄师'的工作做好。"毛主席说这番话时显得很沉重,显然,他为武汉以及全国各地迟迟不能进行"大联合"和"三结合"而担忧。
我直来直去地说:"中央文革有威信,解决武汉问题,希望中央文革能讲话。"坐在我们对面的王力,以为我是在将他的军,一副满脸不高兴的样子,说:"'百万雄师'就不听中央文革的。"毛主席明白了我的意思,在那种政治气候下,犯了方向路线错误是要被打倒的,至于做工作那更是天方夜谭。他说:"他们要打倒你们,我要他们做工作,要做到不仅不打倒你们,而且要做到拥护你们为止。"毛主席沉静了片刻说:"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不能一概打倒。"毛主席讲到这里,告诉谢富治和王力,要设立1个接待站,专门接待群众组织来访,做好思想工作,防止因情况不明发生意外。
谢富治和王力阳奉阴违,当着毛主席的面,他们一一点头称是,后来不仅没有去落实这项工作,而且故意煽风点火,制造事端,打乱了毛主席的正常部署。
毛主席还说:"武汉的形势不错嘛!你们想一想,1个工厂,这一派是革命的,那一派就不革命,你们相信吗?"毛主席略为停顿了一下,又说:"在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工人阶级内部,更没有理由一定要分裂成为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组织。"毛主席的这番谈话在当时条件下,对于稳定形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正是根据毛主席谈话精神,各地群众组织进行了整风,实行大联合,从1967年冬到1968年春,社会动乱的局势相对地趋于缓和。
大约到10点钟左右,我们告别了毛主席。他很客气地把我们送到走廊上。
这时候正巧遇到几位服务员站在走廊里。毛主席一看见他们,就把他们招呼过来,要他们一一同我们握手。
第九卷晚年岁月 第112节:第二章"一批二保三看"(12)
毛主席笑着对他们说:"再不能打倒你们的司令了吧?我是不打倒他的。"接着,毛主席又对我说:"他们要打倒你,我要他们不打倒你。"大家听了毛主席的话,在相互握手的同时,都忍不住地笑了起来。
在回乙所的路上,我思索着毛主席的这次谈话,尽管领会了他的谈话精神,但至于为什么说我们"犯了方向路线错误",仍然没有真正从思想上搞清楚。但想归想,一回到乙所,我和钟汉华决定尽快落实毛主席的指示。
在周总理当晚返京后,谢富治、王力擅自支一派压一派,激起"百万雄师"和军区指战员的不满,矛盾进一步激化。
7月20日上午,被激怒了的群众几百人愤愤地冲进东湖宾馆,要求王力出来回答问题,我上前力争劝阻,这些人先是对我一阵拳打脚踢,然后又强行将王力塞进汽车拉走了。这一天,武汉地区的群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这一事件被诬为"反革命事件",我和钟汉华因此遭到批斗。
住在梅岭一号的毛主席知道了这件事,他传话让我们把王力找回来。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我们几经努力,把王力找了回来。
当天下午,邱会作携带由林彪、江青给毛主席的信乘专机抵汉。他告诉毛主席,外面形势不好,林彪、江青为他的安全担心,请毛主席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一开始毛主席将信将疑,拿不定主意,后来才决定去上海。翌日凌晨,毛主席离开武汉踏上了去上海的行程。
至于林彪、江青给毛主席的那封信,到了1974年,张春桥在空军的一次讲话中才不打自招地道出了实情。他说毛主席到上海后,一夜没有睡好觉,把身边的人叫来说,不是他们说的那样吧?如果陈再道搞兵变,我们走得出来吗?这都是他们搞的。
7月23日,中央发来一份电报,要我们到北京去"开会",对于这次赴京,我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在机舱里,按规定,不准随便交谈,只能坐在座位上想心事。我不理解,为什么他们会给我定下1个反对毛主席的罪名。只觉得脑子里乱糟糟的,渐渐地,前几天毛主席的谈话,又清晰地响在我的耳边,使我想起历次同毛主席谈话的情景。
我觉得,毛主席对我们这些工农出身的将领是宽厚的,信任的。
飞机继续航行,我的眼前不时出现毛主席亲切的笑容……飞机到达北京,我被安排住在京西宾馆。从此,等待我的便是不公正的批斗。过了两天,传来了毛主席对中央给武汉军区党委常委复电的批示。原来中央复电在电文中提到我的名字时,没有称我为同志。是毛主席批阅时在我的名字后加了"同志"两个字。毛主席的这则批示,使我度过了一生中最严酷的岁月。如果没有毛主席的这两个字,他们要整死我,那是易如反掌的。
林彪、江青一伙制造"七二○事件"的真正目的,在于揪"军内一小撮",为他们篡党夺权扫除障碍。为了实现其罪恶野心,他们把突破口选在了湖北,首先从武汉等军区身上开刀。然而,历史是公正的,玩火者必自焚,最终他们得到应有的可耻下场。
军队是不能乱的1967年底揪"军内一小撮",批"带枪的刘邓路线",像一场风暴席卷了共和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各大军区相继受到冲击,就连国家武装力量的最高机关——国防部也在劫难逃……这场风暴,最初是在上海召开的1个军队工作会议上刮起来的。风初起时,它在全国政治气象图上,不过是个小小的低压集。然而,林彪强制公布的《关于军队院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紧急指示》,却为这个"小小的低压集"提供了推波助澜的环形气流。于是,它急剧膨胀,挣脱羁绊,气势汹汹地发作起来。在北京一些军事学院,造反派们正策划召开批判陈毅、叶剑英的10万人大会;在北京航空学院,一些学生也掀起了"炮轰聂荣臻"的浪潮;在前门一带的大街上,正在散发着攻击朱德和徐向前的传单……这时还有一件著名的篡改历史案: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对忠厚老实的朱德更加不往眼里看,最后竟把朱毛会师篡改成林毛会师图。据说朱德见到了这张被篡改了历史的图画后,气得浑身发抖,他用手杖戳着画上的林彪,然后对着画上属于自己的白马说:"我的白马怎么被这家伙偷走了?"林彪还不客气地在小学课本里将井冈山时期"朱德的扁担"抢了过去,成了"林彪的扁担"。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林彪把朱德说成是"1个钻进党内的大军阀"。1967年2月造反派成立的"揪朱兵团"赴朱德故乡四川仪陇县砸毁了"朱德旧居陈列馆",……而林彪所做的这一切,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老家伙们,交出军权靠边站吧!"这是1个危险信号!"81岁的朱德总司令巡视在一排大字报栏间,感到一股寒气吹到脸上,而他的大脑却因之格外清醒。"应该马上找润之谈谈……"朱德思忖着。然而,就在他做出这个决定的一瞬间,清醒的大脑同时又提醒他——只能是谈谈,而且要适度。
第九卷晚年岁月 第113节:第二章"一批二保三看"(13)
毛泽东的住宅距此并不远。朱德边走边想心事,不知不觉已走进了毛泽东的院子,倒是正在花径里散步的毛泽东先发现了他,马上迈着大步迎了上来。
"老总,你怎么亲自来了?"问候中,毛泽东对朱德一大早踏雪登门有些惊讶。
"我出来看看大字报,顺便弯了过来。"朱德把手杖换到左手,朝冻僵的右手哈着气。
"那就快进屋吧,玉阶兄,我还看四川的碗碗菜哩。"毛泽东的眼睛里闪出欢欣的笑意。连朱老总也出来看大字报了,说明昔日的老战友还要帮助自己的,是支持文化大革命的。毛泽东产生了"畅谈一番"的兴头。
在毛泽东的装饰着柞木镶板的会客厅里,四壁书架上散发着一股特殊的樟木香味。坐在这里,更像是置身于一间收藏丰富的书斋。不一会儿,服务员给朱德端来一盏薄坯细瓷茶碗,清茶漂溢着香味。毛泽东点燃了一支烟,用询问的口气说:"玉阶兄,你对于最近的形势有什么想法?"朱德见毛泽东用含糊的口吻提出问题,很想问问清楚,"你指的是哪一方面,是什么问题,"但他没有这样问,却用慎重的语辞来谈自己的看法:"润之,从大字报上看,群众对军队有些意见。我认为,我们的工作确实存在一些缺点,否则不会有这样多的群众贴大字报嘛。但是,有些提法好像过火了,军队毕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坚强柱石啊。""哦,老总,你谈得具体一点。"毛泽东注意起来。
"比如:'带枪的刘邓路线','穿军装的走资派'等等,我觉着有人是想搞乱军队。""老总,你是仅仅感到呢,还是确信?""我认为,润之同志,军队是党的一张王牌,军队一乱,全国就不好办喽……"朱德记得,在去年底的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曾几次问在座的元帅们:"中国出了修正主义,怎么办?"当时,叶剑英站起来说:"主席,我们有500万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了这张王牌,我们什么也不怕。"毛泽东听后,连连点头,表示同意,并要叶剑英同志主持召开一次军委碰头会,加强军队工作。
听了朱德的话,毛泽东沉吟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地说:"这个反映,我也听说了,军队是不能乱的。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问题上,军队也不能搞特殊嘛!"他把话顿顿,又说:"有些人啊,吃饱了饭就要骂人,有什么办法呢?"毛泽东说着,把香烟放在瓷烟缸上,又把它远远地推到一边,好像它是1个完全不需要的、碍事的东西一样。
朱德知道,这是毛泽东抑制内心不满的习惯性动作。他宽厚地笑了笑,并觉得不应该再说下去了。朱德同毛泽东一起共事数十年,他十分了解党的主席……此刻,在这个长时间沉默的会客厅里,朱德安详地打量着毛泽东;他在沉思,他的目光凝视着窗外,凝视着窗户玻璃中映现的天空,凝视着天空中某个不可企及的远方。朱德明白了——自己谈的意见已经在润之同志的心中掀起了波澜,现在最好是让党的主席沉思下去……毛泽东在思考问题时,习惯于把世界看成是"小小寰球"——处在充满矛盾和不断变化的斗争状态中的"小小寰球"。因此,他的思维结论,习惯于把斗争看得高于一切——"斗则进,不斗则退,不斗则修,不斗则垮。""老总,"毛泽东用坚定的目光看着朱德,以坚定的口吻说:"文化大革命是史无前例的运动,会遇上一些不愉快的事,但是——"他做了1个横扫一切的动作,"我坚信,这场斗争的大方向始终是正确的。军队有些同志还不能理解,这一点,很令人遗憾,请老总帮助他们一下……"朱德走出毛泽东的院子,心里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答案:毛泽东是不赞成搞乱军队的,但也不能容忍不批判"穿军装的走资派";他反对"打倒老家伙"的口号,但又为这些同志跟不上队而恼火。在这个时候,要求毛泽东只做出一种选择,这是十分困难的,是不可能做到的。
为邓小平保留下了党籍刘少奇被打倒的同时,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也被林彪、江青一伙以资产阶级司令部第二号人物的罪名打倒了。邓小平被打倒,即是林彪、江青一伙的诬陷,也是毛泽东改变中央一线二线分工,批判以"刘、邓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斗争的需要。
第九卷晚年岁月 第114节:第二章"一批二保三看"(14)
毛泽东对邓小平不满,也是在他退居二线以后。毛泽东感到邓小平协助刘少奇在农村搞"三自一包"(即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包产到户)是右倾。在对待三年困难产生的原因上,邓小平也同刘少奇一样,公然认为"天灾不是主要的,人祸是主要的"。因此,毛泽东认为邓小平反对三面红旗。他说过:"邓小平耳聋,一开会就在我很远的地方坐着。1959年以来,6年不向我汇报工作,书记处他就抓彭真……李富春是守纪律的,有些事情对书记处讲了,书记处没有向我讲,邓小平对我是敬而远之。"1965年1月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时,主持会议的邓小平劝毛泽东不要参加会议,更加深了毛泽东对邓小平的不满。
在1966年六七月间的50多天里,邓小平支持刘少奇向北京各大专院校派驻工作组,毛泽东更是认为邓小平实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要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打下去。因此,毛泽东决定把邓小平从中央第一线上拿下来。为此他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既是对刘少奇,也是对邓小平进行内部批判。林彪、江青借机在社会上鼓动打倒邓小平。然而,毛泽东此时并没有将邓小平彻底打倒的意图。在同年10月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对邓小平寄予不同于刘少奇的厚望,他十分满意邓小平在会议上的检讨,并希望邓小平在"补过自新"之后,"积极振奋",重新站起来干革命。
1967年7月,在林彪、江青一伙掀起的批邓高潮中,要去南方视察的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处境放心不下。为此,他指示中央文革成员,对犯了"路线错误"的邓小平,批还是要批,但不应过分!在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林彪、江青鼓噪要开除邓小平的党籍,毛泽东明确表示反对。他说:对小平在战争时期是打敌人的,历史还未发现有什么问题。邓小平虽然被打倒了,但毛泽东为他保留了党籍。
第九卷晚年岁月 第115节:第三章"林彪事件"前后(1)
第三章"林彪事件"前后
九届二中全会风波1970年8月18日下午2时,我(指汪东兴)随毛主席乘专列从杭州出发去江西,19日到达九江市。我们在九江市下火车后,换乘汽车于当天下午上了庐山。
8月19日、20日、21日,毛主席看书和休息。
我从8月19日上庐山后,就投入到召开党的九届二中全会的各项准备工作中去了。
8月22日下午2时,在庐山三所毛主席的办公室,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毛主席、林彪、周总理、陈伯达、康生出席了会议。我列席这次会议,并做了记录。这次会议主要是讨论和确定九届二中全会的议程。
九届二中全会原定有两项议程:一、讨论和修改将要在四届全国人大提出的宪法草案;二、讨论国民经济的年度计划。在这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毛主席建议增加一项内容,即谈一谈当时的形势。毛主席说:"除了讨论修改宪法、计划问题外,还应该加个形势问题。据我所知,大家有兴趣的问题是形势问题。"康生说:"修改宪法搞了很久,宪法委员会也开过第一次会了。全国人民正在讨论宪法修改草案。"毛主席说:"宪法修改草案可以发给大家看。但是大家有兴趣的还是形势问题。"林彪、周总理、陈伯达、康生都表示同意毛主席的建议,并提议由毛主席讲形势问题。
毛主席说:"我主持会议,由总理讲形势吧,修改宪法问题由康生讲。"康生推说:"宪法修改问题也由总理一道讲吧。"毛主席说:"那你们两个人去商量解决好了!"周总理接着谈计划问题,他说:"自今年开了计划会议后,收效较快。五个月以来,全国有一定的生产效率,地方上的积极性大了。"毛主席说:"原来这个下放,讲是讲了,但是他们没有摸到下放的底,交代不那么清楚,这次计划会议解决了。"周总理接着说:"各省、市、自治区不仅仅是农业有了生气,有了发展;而且现在看起来工业形势也好。今年的计划完成的情况和原来预计的差不多,虽然'文革'的头两年有一点下降。"周总理是说1970年全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基本上达到了"三五"计划的原定指标。
毛主席说:"解放以后,统一了全国,出了个南粮北调、北煤南运的问题。解放以前,也存在这个问题,但是我们不知道。不晓得蒋介石统治的时候,煤要不要南运?粮呢,要不要北运?看来,要逐步地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南方找到很多煤矿,北方粮食也逐步自给了。"周总理说:"人民生活确实是改善了。这种形势,主要是靠毛泽东思想的传播。毛泽东思想传播了,生产和经验也就传播了。"康生接着说:"哪里的毛主席思想深入了,哪里的工作、生产一定就好了。规律完全是这样的。"毛主席听了摆摆手,表示不赞成这种说法。毛主席说:"看我们是依靠谁的问题了。有的人依靠专家治厂。工业这方面,我看要依靠专家、科学家,甚至洋专家,除这之外,也还要依靠工人。"毛主席的意思是说,工业上既要依靠专家,包括洋专家,也要依靠工人阶级。
林彪跟着说:"主要是调动全国亿万人民的积极性。"陈伯达随声附和说:"我到下边看了一下,形势很好。群众积极性很高,干劲也很大,连中学生都自办工厂。"谈完经济问题后,常委们又议论政治问题。
周总理提出:"还有党代会的问题。"康生说:"恐怕有些县、市,甚至有的省、市要开党代会。"毛主席说:"党代会不仅是从下到上开,有的要用从上到下的办法开。"康生说:"两个办法都可以。"周总理分析说:"等到明年九大召开两周年的时候,各省、市、自治区开成党代表大会,我看基本上是可能的。"毛主席问:"整党,各个地方不是早都开始了吗?这个'吐故'吐得怎么样呀?大概吐得不多吧?对蒋南翔这样的人留下来好。"周总理回答说:"现在挂起来的较多。"康生补充说:"我说'挂故'多。"毛主席说:"你们讲挂起来的多,我看吐得也不少了,还是要以教育为主。"周总理说:"有的人长期挂起来呀?我认为还是下去劳动接触群众比较好。"会议讨论得差不多了,毛主席就说:"今天把大会的议程定下来了。会就开到这里吧!"8月22日晚8时,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和出席九届二中全会的各大区召集人。周总理、陈伯达、康生传达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对九届二中全会议程安排的意见。
周总理在传达中,还介绍了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情况,他说有些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比"文革"初期有所下降。这时,江青打断周总理的讲话,说农业生产没有下降。周总理说:我讲的是工业。当周总理谈到解决南粮北调、北煤南运问题时,康生插话说:日本侵华时,南北交通中断了,那时南粮北调、北煤南运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我们还不知道。
周总理、陈伯达、康生把常委会讨论的情况讲完后,让我作了补充。
1970年8月23日下午3时,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礼堂开幕。开幕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礼堂的小会议室碰头,毛主席问周总理和康生:"你们谁先讲啊?"毛主席刚说完这句话,林彪突然说:"我要讲点意见。"(毛主席于8月31日写的《我的一点意见》,题目中用"一点意见",我看是针对林彪在这里说的"讲点意见"的。)林彪提出讲话后,周总理、康生就说:"那好吧,你先讲。"林彪要讲话,讲些什么内容,多数常委事先都不知道。在常委会讨论九届二中全会议程时,林彪并没有说这个问题。
毛主席看了看林彪,说:"你们3人讲吧!"这时,开会的铃声响了,常委们进入会场并在台上就坐。毛主席宣布开会,林彪首先讲话。
林彪开头说:"昨天下午,主席召集了常委会,对这次会议作了重要指示。这几个月来,主席对于宪法的问题和人代会的问题都是很关心的。宪法的修改、人代会的召开问题,都是主席提出的。我认为这很有必要,很合时宜。在国内、国外大好形势下开人代会和修改宪法,对于巩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反帝反修斗争,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是有深远影响的。"林彪在讲完开场白之后,逐渐转入正题,他说:"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1个崭新的阶段。……毛泽东同志是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毛主席是我们党、政府、国家、军队的缔造者。……我们有今天的胜利,决定的因素就是毛主席。"林彪还说:"这次我研究了这个宪法草案,表现出这样1个特点,就是肯定毛主席的伟大领袖、国家元首、最高统帅的地位,肯定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这一点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毛主席的这种领导可以说是我们胜利的各种因素中间的决定因素。……这个领导地位,就成为国内国外除极端的反革命分子以外,不能不承认的。……我们的工作是前进还是后退,是胜利还是失败,都取决于毛主席在中央的领导地位是巩固还是不巩固。"他强调说:"我们说毛主席是天才的,我还是坚持这个观点。……这次宪法里面规定毛主席的领导地位,规定毛泽东思想是指导思想。我最感兴趣的、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这一点。"林彪翻来覆去地讲他的这些观点,讲了1个半小时,他显然是有准备的。他讲话时,讲台上放着1个稿子。林彪的讲话,既没有讲形势,也没有讲其他新的问题。虽然台下有热烈的掌声,但我看到坐在台上的毛主席听得越来越不耐烦,明显的不高兴。周总理、康生也表现出着急的神态。陈伯达则听得很认真。
第九卷晚年岁月 第116节:第三章"林彪事件"前后(2)
林彪讲完后已经4点半了。毛主席对周总理、康生说:"你们讲吧!"语气中流露出不悦的声调。
周总理见状说:"计划问题有本子,材料都有,我就不讲了。"康生也说:"宪法说明已印发给大家,不讲了。"毛主席宣布散会。
这天晚上,周总理召集政治局委员和各大区召集人开会,安排会议各组分别讨论宪法和计划问题。吴法宪却在会上说林副主席的讲话很重要,提出要很好学习,要求再播放他的讲话录音,大家附和了。周总理只好根据大家的意见,决定8月24日上午会议代表听林彪讲话的录音,下午进行讨论。
8月24日上午8时,除毛主席、林彪之外,参加九届二中全会的全体人员在庐山礼堂听林彪的讲话录音。会议由我主持,周总理、陈伯达、康生都参加了。录音一共播放了两遍,11时半才散会。
在播放录音的过程中,有人提议将林彪的讲话稿印发给大家,到会的人都鼓掌,表示支持。周总理要我去请示毛主席。散会后,我报告毛主席了。毛主席说:"他们都同意印发,我没有意见,你就印发吧!"毛主席还嘱咐说:讲话稿要由林彪审定后发。我将毛主席的指示立即用电话报告了周总理。周总理说:"你抓紧办理,先印出清样,送常委审阅。"我让王良恩同志去林彪处取讲话稿,他没有拿来,8月25日又去拿,还是没有拿来。
8月24日上午散会时,陈伯达在礼堂门口塞给我一份材料,对我说:"这份材料请打印5份。"我问:"你是要发给常委吗?"他说:"是。"我一看要打印的材料是几条语录。我考虑常委看完后,可能要发给政治局委员,就交代会议秘书处打印20份。
陈伯达打印的几条语录如下:恩格斯、列宁、毛主席关于称天才的几段语录一、恩格斯称马克思为天才恩格斯称赞马克思写的《路易·波拿巴特政变记》一书为"这是一部天才的著作。"卡·马克思著《路易·波拿巴特政变记》中弗·恩格斯为本书德文第三版作的《序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221页二、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为天才1."当你读到这些评论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好像是在亲自听取这位天才思想家讲话一样。"《卡·马克思致路·库格曼书信集俄译本序言》《列宁选集》第一卷第769页2."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二卷第378页3."马克思的天才就在于他最先从这里得出了全世界历史提示的结论,并且一贯地推行了这个结论。这一结论就是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二卷第382页4.列宁在《预言》一文中,在引用了恩格斯谈到未来世界大战时所说的一段话后,赞扬恩格斯:"这真是多么天才的预见!"《列宁选集》第三卷第593页5."在现代社会中,假如没有'十来个'富有天才(而天才人物不是成千成百地产生出来的)、经过考验、受过专门训练和长期教育并且彼此能够很好地互相配合的领袖,无论哪个阶级都无法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怎么办?》《列宁选集》第一卷第422页三、毛主席称马、恩、列、斯为天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的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264页8月24日下午,各组讨论林彪的讲话。陈伯达、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会别在各组带头发言。他们在同一时间,引用同样的语录,按照事先商量好的统一口径,进行大肆煽动。
下午3点钟,陈伯达来参加华北组的会,他来时,有一位同志正在发言,主持人打断了他的发言,请陈伯达先讲。陈伯达说:"我完全拥护林副主席昨天发表的非常好、非常重要、语重心长的讲话。林副主席说,这次宪法中肯定毛主席的伟大领袖、国家元首、最高统帅的地位,肯定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这一点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写上这一条是经过很多斗争的,可以说是斗争的结果。……现在竟然有人胡说'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1个崭新的阶段'这些话是一种讽刺。……有人利用毛主席的谦虚,妄图贬低毛泽东思想。……有的人说世界上根本没有天才,但是他认为他自己是天才。我们知道,恩格斯多次称马克思是伟大的天才,他的著作是天才的著作。列宁多次称赞马克思是天才。斯大林也称马克思、列宁是天才。我们也称过斯大林是天才。否认天才,是不是要把马克思、列宁全盘否定呢?更不用说要把当代最伟大的天才一笔勾销。我看这种否认天才的人无非是历史的蠢材。"他在插话中还说:"有的反革命分子听说毛主席不当国家主席,高兴得手舞足蹈了。"陈伯达讲的一口福建话,别人听不懂,能听懂的同志替他作翻译,他讲到"手舞足蹈"时,还动手动脚地比画着。
第九卷晚年岁月 第117节:第三章"林彪事件"前后(3)
叶群在中南组发言说:"林彪同志在很多会议上都讲了毛主席是最伟大的天才。说毛主席比马克思、列宁知道得多,懂得多,难道这些都要收回吗?坚决不收回,刀搁在脖子上也不收回!"吴法宪在西南组发言说:"这次讨论修改宪法中,有人竟说毛主席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个讽刺'。我听了气得发抖。这是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就肯定下来的,林副主席在《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中肯定下来的,怎么能不写呢?不承认,就是推翻了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决议,推翻了林副主席写的《再版前言》。……关于天才的说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都有过这样的论述。毛主席对马克思和列宁也都有过这样的论述。林副主席关于毛主席是天才的论述,并不是一次,而是多次。(接着,他念了毛主席、林彪以及马、恩、列、斯有关天才的语录)大家听听这些语录,怎么能说没有天才呢?……要警惕和防止有人利用毛主席的伟大谦虚来贬低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李作鹏在中南组发言说:"本来林副主席一贯宣传毛泽东思想是有伟大功绩的,党章也肯定了的,可是有人反对在宪法上提林副主席。所以党内有股风,是什么风?是反马列主义的风,是反毛主席的风,是反林副主席的风。这股风不能往下吹,可是有的人想往下吹。"邱会作在西北组发言说:"对待毛主席思想的态度,林副主席说'毛主席是天才,毛泽东思想是全面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次他仍然坚持这个观点。为什么在这次全会上他还讲这个问题?一定有人反对这种说法,有人说'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种讽刺,这就是把矛头指向毛主席、林副主席。"黄永胜那时虽然留在北京,但他也准备好了与他们一样内容的书面发言稿。
陈伯达和吴法宪、叶群这伙阴险的伪君子,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采取突然袭击,煽风点火、制造谣言的恶劣手段,进行分裂党的阴谋活动,妄图实现他们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
陈伯达在华北组煽动性的发言,使不明真相的人都激动起来。陈伯达讲完后,其他一些同志发言都建议在新宪法中恢复设国家主席一章,赞成毛主席当国家主席。我在会上也发了言。我当时没有识破陈伯达的阴谋,在发言中,表示拥护林彪的讲话,还说"中央办公厅机关和8341部队在讨论修改宪法时,热烈希望毛主席当国家主席,林副主席当国家副主席","建议在宪法中恢复'国家主席'一章。这是中央办公厅机关和8341部队的愿望,也是我个人的愿望。"当时,我的情绪比较激动,把毛主席向中央提出的在宪法中不设国家主席的建议忘得一干二净了。
1970年3月初,毛主席在武汉视察期间,曾接到周总理送来的宪法修改草案提要和一封信。"提要"比较简单,是提纲式的,讲了修改宪法的基本原则问题。周总理在信中提到新宪法当中是否要写设国家主席一章,并说他们提议应设国家主席,由毛泽东同志任国家主席。毛主席看过后,3月7日找我谈话,明确说:"宪法中不要设国家主席这章。我也不当国家主席。"他还要我第二天回北京,向中央政治局传达他的意见。8日,我到达北京,当天就向周总理传达了毛主席的意见。周总理听完后说,明天召开政治局全体会议,由你向政治局传达。9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上我传达了毛主席的意见。讨论的时候,与会者都表示同意主席的意见。林彪借口有病经常不参加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林彪也未参加。主持会议的周总理指定叶群把主席的意见和会上讨论的情况面报林彪。
3月17日至20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召开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问题。听说在讨论宪法草案时,对是否设国家主席的问题,意见分歧很大,争论很激烈。我陪毛主席在外地时,经常接到周总理反映这方面情况的电话。不久,周总理又写来一封信,信中附有2本宪法修改草案,一本送给毛主席,一本是给我的。周总理事先在电话中把在怀仁堂讨论宪法修改草案时,对是否设国家主席争论激烈的情况告诉了我。我把总理的信送给毛主席时,转报了周总理打电话讲的内容。毛主席听后又一次重申:"不设国家主席的话,我早就说过了,还派你回京传达过。宪法上不要写了,我也不当国家主席。"
第九卷晚年岁月 第118节:第三章"林彪事件"前后(4)
4月11日,林彪出面向中央政治局正式提出设国家主席的意见,并建议毛主席兼任国家主席。12日,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关于林彪意见的报告上批示:"我不能再作此事,此议不妥。"4月下旬,毛主席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再次讲他不当国家主席,也不设国家主席的意见,他还借《三国演义》中的典故说:"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说,孙权是要把他放在炉火上烤。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你们也不要做孙权。"7月中旬,周总理向毛主席汇报修改宪法起草委员会讨论的情况时,又讲到一些人提出了设国家主席的意见。毛主席要我打电话给周总理说:不要设国家主席;设国家主席,那是形式,不要因人设事。
此后,在庐山开会期间,即8月25日政治局会议开会前,毛主席分别找林彪和周总理谈话,都谈过不要设国家主席,他也不当国家主席的问题。在这次政治局扩大会上,毛主席还严肃地说过:"设国家主席的问题不要再提了。要我早点死,就让我当国家主席!谁坚持设,谁就去当,反正我不当!"毛主席还对林彪说:"我劝你也别当国家主席。谁坚持,谁去当!"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毛主席先后6次讲过不设国家主席和他不当国家主席的话。毛主席的想法、意见和决心应该说再明白不过了。
可是,林彪在野心的驱使下,一意孤行。据吴法宪后来交代,5月中旬,林彪同吴法宪谈话时还在强调说:不设国家主席,国家就没有个头。并要吴法宪在宪法工作小组会上提出宪法要写上国家主席一章。7月间,叶群还向吴法宪当面说过:如果不设国家主席,林彪怎么办,往哪里摆?这充分反映了林彪坚持设国家主席的真实图谋。
我当时没有看出林彪、陈伯达等人积极主张设国家主席的险恶用心。在华北组的讨论会上,我一听陈伯达的发言,没有认真考虑在讨论修改宪法时关于设不设国家主席问题的争论的实质,更不顾自己的身份,以极不慎重的态度,非常激动地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
8月24日晚上,各组的发言情况汇总反映上来了,我一看有几个人在发言中已经引用了陈伯达交给我印发给常委的语录了。我马上打电话把这个情况报告给周总理,我还请示说陈伯达要打印的语录还没有发,怎么办?周总理在电话中说:这个语录不能发,封存吧。我马上将陈伯达提供的打印语录的原稿和已印出来的20份语录全部封存了。
8月24日以后,部分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代表所在省、市、自治区联名写信给毛主席和林彪,表态支持拥护毛主席当国家主席。他们中的有些人是受了陈伯达、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在各个小组煽动性的发言的影响,上当受骗了。
8月25日上午,全会第六号简报(即华北组第二号简报)印出来了,这个简报中反映陈伯达讲话的内容不多,却大量刊登了我的讲话内容。这个简报印前没有给我看。
8月25日上午11时40分左右,毛主席叫人通知我去他那里,我吃完饭就赶紧去了。
毛主席问我:"看到六号简报了吗?"我说:"刚看到。"我是在来的路上才看到第六号简报的。
毛主席说:"他们(指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已经来过了,他们说六号简报影响很大。"毛主席接着严厉地说:"你汪主任了解我不当国家主席的意见,还派你回北京向政治局传达过,你怎么又要我当国家主席呢?"我说:"我听陈伯达发言说,有人听到毛主席不当国家主席就高兴得手舞足蹈了,我很气愤。"毛主席严肃地说:"那就让他们去高兴吧!"我说:"在群众讨论修改宪法时,都拥护您当国家主席。"毛主席说:"不当国家主席,就不代表群众吗?你强调群众拥护,难道我不当,群众就不拥护了?我就不代表群众了吗?"听了毛主席的这些话,我当时非常难受,感到辜负了毛主席对我的教导和信任。
谈完话后,时间已到下午2时了,毛主席要我马上通知政治局常委及政治局委员3时到牯岭毛主席办公处开会。我通知了林彪、周总理、陈伯达和康生,其他的政治局委员是由中央办公厅负责通知的。
第九卷晚年岁月 第119节:第三章"林彪事件"前后(5)
林彪、周恩来、陈伯达、康生来后,毛主席分别同他们谈了话。
毛主席还与许世友谈了几句话。那时,毛主席在院子里,许世友来了,毛主席与他握手时说:"你看,我这个手凉不凉?"许世友说"凉。"毛主席说:"你们让我多活几年多好啊!还让我当主席呀?"毛主席与政治局常委商谈后,对来开会的政治局委员们宣布说:"刚才,政治局常委商量,认为讨论的问题不符合全会原定的三项议程,决定收回六号简报。"8月25日晚,周总理主持召开了各大组召集人的会议,传达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决定。
8月26日,各组传达关于暂停开小组会的决定。
那时,叶群、李作鹏在中南组、吴法宪在西南组,邱会作在西北组,都开始收回有他们发言的记录稿,已经写成的简报稿子也不让送了。叶群私自跑到简报组,撕毁了她在中南组发言的记录。邱会作也要回了记录,剪去了他发言的部分。黄永胜上庐山后,销毁了他的发言稿。我把这些情况报告给毛主席、周总理。毛主席笑着说:"何必当初呢!当初那么积极,那么勇敢,争着发言。今天又何必着急往回收呢!"毛主席和我谈话后,我认识到自己犯错误了,就考虑写检查报告,周总理也提出要我先检查,他说,你争取第1个检查吧。8月27日,我写好了第一份书面检查。检讨了建议恢复毛主席当国家主席的做法、言论是"我没有听毛主席的话,我干扰了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也违背了政治局会议的意见,这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行动。我的内心极感沉痛。"并表示要"接受这次教训,好好学习毛泽东思想,坚决听毛主席的话,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提高觉悟,坚决执行毛主席在'九大'提出的方针——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我感到第一次的检讨还是不深刻的,认识也是初步的,当时我对许多现象的本质问题都还没有认识清楚。毛主席看过我的书面检讨后,说这个检讨书可以发到全会上。我还按照毛主席的要求在华北组讨论会上做了一次口头检查,内容和书面检讨的差不多。我的检讨书,经周总理批改后印发了。
8月26日到30日的5天,毛主席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别找人谈话。各小组暂停开会后,宣布大家分头看文件、修改宪法,还安排了游庐山、看电影和看戏。
8月26日和27日,周总理、康生找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谈话,并要吴法宪作检讨。吴法宪于28日晚报告了林彪。林彪鼓动说:"你没有错,不要作检讨。"叶群几次打电话安抚吴法宪:"你不要紧张,还有林彪、黄永胜在嘛!只要不牵扯到林彪、黄永胜就好办,大锅里有饭,小锅里好办。"8月31日,毛主席发表了《我的一点意见》。这篇重要文献在印发给参加全会的同志前,毛主席给林彪看过。毛主席写道:"这个材料是陈伯达同志搞的,欺骗了不少同志。第一,这里没有马克思的话。第二,只找了恩格斯一句话,而《路易·波拿巴特政变记》这部书不是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第三,找了列宁的有五条。其中第五条说,要有经过考验、受过专门训练和长期教育,并且彼此能够很好地互相配合的领袖,这里列举了四个条件。别人且不论,就我们中央委员会的同志来说,够条件的不很多。例如,我跟陈伯达这位天才理论家之间,共事30多年,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就从来没有配合过,更不去说很好的配合。……这一次,他可配合得很好了,采取突然袭击,煽风点火,惟恐天下不乱,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我这些话,无非是形容我们的天才理论家的心(是什么心我不知道,大概是良心吧,可绝不是野心)的广大而已。至于无产阶级的天下是否会乱,庐山能否炸平,地球是否停转,我看大概不会吧。上过庐山的一位古人说:'杞国无事忧天倾',我们不要学那位杞国人。最后关于我的话,肯定帮不了他多少忙。我是说主要地不是由于人们的天才,而是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我同林彪同志交换过意见,我们两人一致认为,这个历史学家和哲学史家争论不休的问题,即通常所说的,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人的知识(才能也属于知识范畴)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才有的,是唯心论的先验论,还是唯物论的反映论,我们只能站在马、列主义的立场上,而决不能跟陈伯达的谣言和诡辩混在一起。同时我们两人还认为,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问题,我们自己还要继续研究,并不认为事情已经研究完结。希望同志们同我们一道采取这种态度,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不要号称懂得马克思,而实际上根本不懂马克思那样一些人的当。"毛主席在《我的一点意见》中,严厉批判陈伯达,彻底揭穿了陈伯达的政治欺骗和阴谋行径的真实面目,实际上也是对林彪一伙的致命打击。
第九卷晚年岁月 第120节:第三章"林彪事件"前后(6)
9月1日,中央政治局和各大组召集人开会,毛主席在会上指出:凡是在这次庐山会议上发言犯了错误的人,可以做自我批评、检查。当时毛主席点了陈伯达的名字,要他做检查。毛主席还要林彪召集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这些人开会,听他们的检查。
9月2日,林彪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召集陈伯达、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开会。我也参加了。那时毛主席让我参加这个会有两个目的:一是了解一些情况,因为他们这些人是不会把情况全部如实地汇报给毛主席的;二是我在华北组也发了言,也要接受批评和教育。
会议开始时,林彪说:"今天,找你们开个会。你们在会上为什么要在同1个时间发言,为什么都引用了同样的语录。你们要坦白,要交代。"林彪讲完后,到会的人都不发言,有的翻材料,有的喝水。过了一段时间,林彪又说:"嗯,为什么没有人发言?"这时,我发了言,批判了陈伯达。我指出,华北组的讨论就是陈伯达放炮后搞乱的。林彪听了,表情很尴尬。我发言后,他们七嘴八舌地讲了一些,会议很快就散了。
散会后,我向毛主席汇报了情况。我讲完林彪召集开会的情况后,毛主席哈哈大笑,他问我会还开不开?我说,林彪打了个招呼,说再开会就通知,不通知就不去了。
9月3日,林彪又开了一次会,没有通知我去参加。直到九届二中全会散了,也没有通知我去参加他们的会议。毛主席知道后说:"不要你了。说明你不是那个圈子里的人。"9月2日后,各小组就开始集中批判陈伯达了。在华北组,我按毛主席的指示做了检讨后请假了。
9月4日,毛主席找林彪谈话。
9月5日,毛主席找陈伯达谈话。
9月5日下午,毛主席和周总理及康生谈了如何结束会议等问题。
9月6日,全会基本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通过了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在适当的时候召开四届全国人大的建议;批准了国务院关于全国计划会议和1970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批准了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战备工作的报告。
9月6日下午,九届二中全会闭幕。在闭幕会议上,毛主席对党的路线教育问题、高级干部的学习问题、党内外团结问题,发表了重要的意见。
毛主席在讲到高级干部读马、列的几本书的问题时说:"现在不读马、列的书了,不读好了,人家(指陈伯达)就搬出什么第三版呀,就照着吹呀,那么,你读过没有?没有读过,就上这个黑秀才的当。有些是红秀才哟。我劝同志们,有阅读能力的读10几本,增加对唯物论、辩证法的了解。……要读几本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欧洲哲学史。一讲读哲学史,那可不得了呀,我今天的工作怎么办?其实是有时间的。你不读点,你就不晓得。这次就是因为上当,得到教训嘛,人家是哪1个版本,第几版都说了,一问呢?自己没有看过。"毛主席在讲到庐山会议这场斗争,说他们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时说:"庐山是炸不平的,地球还是照样转。极而言之,无非是有那个味道。我说你把庐山炸平了,我也不听你的。""你就代表人民?我是10几年以前就不代表人民了。因为他们认为,代表人民的标志就要当国家主席。我在10几年以前就不当了嘛,岂不是10几年以来都不代表人民了吗?我说谁想代表人民,你去当嘛,我是不干。你把庐山炸平了,我也不干。你有啥办法呀?"毛主席在讲到党内外团结问题时说:"不讲团结不好,不讲团结得不到全党的同意,群众也不高兴。……所谓讲团结是什么呢?当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之上的团结,不是无原则的团结。提出团结的口号,总是好一些嘛,人多一点嘛。包括我们在座的有一些同志,历来历史上闹别扭的,现在还要闹,我说还可以允许,此种人不可少。你晓得,世界上有这种人,你有啥办法?一定要搞得那么干干净净,就舒服了,就睡得着觉了?我看也不一定。到那时候又是一分为二。党内党外都要团结大多数,事情才干得好。"周总理、康生在闭幕会上也讲了话。会上,中央还宣布了对陈伯达进行审查。
第九卷晚年岁月 第121节:第三章"林彪事件"前后(7)
9月7日,林彪、叶群下庐山了,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去送他们,这些人还照了集体相。林彪走后,黄永胜等人也走了。
9月8日,各省、大军区的负责人都走了。
9月9日上午,周总理、康生、张春桥、江青等人走了。
会议后期,我主要是抓了对毛主席的安全保卫工作和会议的收尾工作。
散会后,全会服务人员要求毛主席接见、同毛主席合影。9月9日下午2时,毛主席接见了九届二中全会的会务人员。那天因为下雨,安排在庐山礼堂接见。后来雨停了,就改在室外,用夹道欢送的形式接见。照完相后,我们就同毛主席一起下了庐山。
"庐山的事,根本没有完"周总理的轿车驶出国宾馆,开往中南海。已经是掌灯时分,街上静寂无人。周总理默默沉思着。熊向晖则在脑中迅速地筛选最近的国际大事,推断基辛格的秘密访问一旦公开,可能引起什么样的国际反响。他满有把握地认为,毛主席找他去,是要了解国际形势。
轿车在中南海毛泽东住地门口停下,周总理带着熊向晖快步走进毛主席的会客室兼书房,主席身穿浴衣站立在屋子当中。总理握了握主席的手,说:"这样晚,主席还没休息啊。"毛主席说:"我不困。"熊向晖握着老人家伸出的手,说:"主席好!"毛主席笑容满面地说:"马马虎虎。"会客室中,7张单人沙发摆成1个半圆形,每两张中间放着1个茶几。毛主席在居中的一张沙发上坐下,总理和熊向晖分坐在他两旁。王海容坐到熊向晖旁边,唐闻生则坐在毛主席沙发背后立灯下的一把椅子上。立灯关着,房间内光线很柔和。
周总理告诉主席基辛格到了,准备汇报他提出的问题。
不想毛主席却摆了摆手,说:"那个不忙。"他转向熊向晖,开始了一场出人意外的谈话。
毛主席从茶几上拿起一根深褐色的小雪茄,唐闻生为他点燃。他深深吸了一口,仍然满面笑容地问:"你们现在还讲不讲'卫生'啊?"王海容对熊向晖解释说:"主席是问你还抽不抽烟。"她又转向主席说:"老熊是个'烟鬼'。"毛主席轻松地说:"他怎么成了'老熊'了。"听熊向晖说他已经52岁了,就说:"还不老嘛。"然后指指茶几上放着的小雪茄,说:"现在医生不让我抽香烟,只让我抽这个。他们都讲'卫生',你不讲,你就抽吧。我也不'孤立'了。"熊向晖点燃一支小雪茄,以为这样的寒暄可以结束了。然后,毛主席却继续提出一些在他看来是"寒暄"性的问题:"你在总参×部当副部长?"他回答:"是。"毛主席深深地吸了一口雪茄,操着浓重的湖南乡音问:"那个'参谋总长'姓甚名谁呀?"熊向晖一面回答:"黄永胜,"一面感到不可思议:怎么提出这样的问题?而且把"总参谋长"说成"参谋总长"?毛主席又问:"你同黄永胜熟悉不熟悉呀?"答:"到总参以后,在会上认识了黄总长,没有单独接触过。黄总长提到过我。"问:"他是怎么提到你的呀?"答:"今年4月,黄总长在总参批陈(伯达)整风小结会上说,主席对他讲,总参有篇批陈发言有水平,但主席没有讲具体是哪一篇。黄总长估计,可能是江钟的,也可能是熊向晖的。"毛主席说:"我指的是你的那一篇。你读过一些马列的书。"熊向晖以为谈到这里,毛主席就该听周总理的汇报了。不料老人家似乎忘记了这件事,抽着小雪茄,继续优哉游哉地同他"漫谈"。
主席问:"在那个小结会上,黄永胜还讲了什么?"熊向晖感到,说得过于简单,恐怕招致更多的问题,为了节省时间,以便总理及早汇报,他这次回答得比较详细:小结是王新亭副总长念的。吴法宪副总长作了补充,说总参批陈整风搞得很好,自从黄总长主持总参以来,毛主席思想红旗举得高,各方面工作都取得很大成绩,主席和林副主席对黄总长是满意的,各总部,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对黄总长是尊敬的。黄总长很谦虚,说他毛泽东思想红旗举得还不够高,比林副主席差得远,在工作中还有些官僚主义。
第九卷晚年岁月 第122节:第三章"林彪事件"前后(8)
听到这里,毛主席"哦"了一声,又问,"他们没有讲庐山的问题?"熊向晖回答:"讲了,是在批陈整风动员会上讲的。吴副总长说,总参同陈伯达没有来往。黄总长说,他是在庐山会议开始以后才到了庐山,当时主席已经发表了《我的一点意见》,揭露了陈伯达,黄总长说,他不认识陈伯达,原来只知道陈伯达是个理论家、秀才。如果不是主席、林副主席指出来,他也看不出陈伯达搞的'关于称天才的几段语录'有什么问题,也可能上当受骗。以后要坚决按照主席和林副主席的指示,多读一点马列的书。"毛主席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又抽了一支雪茄,用缓慢的语调问:"庐山的事,他们就讲这些?"熊向晖回答:"主要就是这些。"1970年八九月间在庐山举行的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上,当时是政治局常委的陈伯达伙同叶群,以及掌握军队大权的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等,四处煽风点火,为林彪当国家主席制造舆论。毛主席气愤地说他们"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我的一点意见》的及时发表,制止了林彪一伙向党夺权的这幕丑剧。庐山会议之后,中央开始在党内批判陈伯达,并责成黄、吴、叶、李、邱做出检讨。将近一年过去了,熊向晖只知道陈伯达被揪了出来,其余情况一概不知。所以,当毛主席沉默了一会儿,深深吸了一口雪茄,突然伸出左掌,用右手1个1个按下左手的手指,问熊向晖"黄永胜和他那个军委办事组——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还有叶群,他们在庐山搞鬼。黄永胜讲了没有"时,熊向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都是当时几乎不可一世的人物呀!他怔了一下,回答:"没有听黄总长讲过。"毛主席又问他有没有看过黄永胜等人的检讨、听过这件事的传达,熊向晖都只能回答"没有",因为他毫不知情。毛主席意味深长地看着熊向晖,问:"你嗅出点什么没有?"大半年来,熊向晖除了批陈,一直埋头于国际问题的研究。他虽然对那些趁"文革"之机扶摇直上的政治暴发户很反感,但由于黄永胜等人对庐山会议的情况严密封锁,他看不出任何他们地位动摇的迹象。因此,他对主席这个问题的回答,依然是"没有"。
毛主席转过身来,问周总理:"那5个人的检讨,发给总参没有?"周总理说:"发了,总参和军委一共发了60多份。"那是当该发放到熊向晖这一级干部的,而他竟毫不知情。这说明了什么?毛主席又吸了口雪茄,沉思了片刻,用左手拍了一下茶几,突然提高了声调,说:"他们的检讨是假的。庐山的事情还没有完,还根本没有解决。这个当中有'鬼'。他们还有后台。"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他们的后台"是谁?难道是指林彪?过了一会儿,大概是想缓和一下气氛吧,周总理委婉地说:"我过去也犯过错误,一经主席提醒、批评,总是努力改。这次黄永胜他们犯了错误,主席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教育,他们做了检讨,以后也会在实践中改正的。"毛主席摇摇头,说:"那个不同。你犯错误是阳谋,他们是阴谋。实践证明,他们的检讨是假的,是阴谋,连熊向晖这样的干部都不让知道,这不是阴谋?我历来主张,党内允许有公开的反对派,绝不允许暗藏的反对派。黄永胜他们搞阴谋,搞分裂,他们是暗藏的反对派。搞阴谋,搞分裂,就是搞修正主义。真正搞马克思主义的人,就要讲团结,就要光明正大。黄永胜他们光明正大吗?完全不是。总而言之,庐山的事,根本没有完。"停了停,毛主席的情绪松弛下来,又问熊向晖有秘书没有,写报告、起草文件是否亲自动手。听说他是自己动手时,毛主席说:"那好。我这里的文件,就是1个秘书管。她的任务就是收收发发。文件来了,我自己挑选重要的看。需要提点意见的,我自己动手写,从来不让秘书代劳。共产党员一要动手,二要动口。动手动口,就是要动脑筋。现在一些大官、小官,自己不动手,不动口,不动脑筋,什么事都靠秘书,听说连科长都有秘书,搞成'秘书专政'。有的人让自己的老婆当自己的办公室主任,这不是共产党的作风,是国民党的作风。"熊向晖听了,心里又是一动:让自己的老婆当自己的办公室主任的,不是林彪吗?直到此刻,毛主席才结束了同熊向晖的"寒暄",听取周总理关于同基辛格第一轮会谈的汇报。熊向晖看了看表,已是10日凌晨1点多了。毛主席谈"题外话",竟谈了将近1个钟头!待周总理等人离开毛主席住地时,已经2点多了。在回宾馆的路上,周总理嘱咐熊向晖:今晚主席讲的话,绝对不能外传。10日晚,周总理率熊向晖等人向毛主席汇报同基辛格第二轮会谈的情况时,毛主席谈笑风生,再没有涉及庐山会议的问题。
首页 上一页 共6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