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柯延 (现代)
《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1节:第一章农民的儿子(1)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1902年开始入私塾启蒙,1910年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1911年到长沙,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新军。1912年退役,以第1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不久退学自修。1913年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后合并于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与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是年毕业。
第一章农民的儿子
芙蓉国里的韶山冲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毛泽东的故乡。
在滔滔长江的南岸,镶嵌着我国最大的湖泊——洞庭湖,洞庭湖波澜壮阔,绵延无际,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
湖的南面,铺展着一块21万多平方公里的大地,湖南省便是因此而得名。
1961年,毛泽东在给他早年求学时的学友周世钊写的一首《七律·答友人》的诗中,对故乡湖南做了如下的描绘: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九嶷山下,斑竹之乡的湖南,是中国最秀丽、最富足的省份之一,与湖北、贵州、广西、广东、江西等省接壤。境内风景宜人,高山耸立,水陆交通发达,流淌着湘、资、沅、澧四条河流,其中以湘江为最大,因此湖南省也简称"湘"。
湖南古迹众多,蜿蜒的雪峰山、武陵山和著名的南岳衡山,均是旅游胜地。省内虽然山多,但四通八达,山间谷地,自古以来是与邻省交往的要道。其中醴陵——宜春夹道,沟通湘赣两省;著名的零陵——桂林谷地,即湘桂夹道,是自古以来通向广西的交通要道。京广、湘桂、湘黔、枝柳等铁路与公路干线纵横交错,形成比较均匀的水陆交通网,兼有从长沙到北京、上海、广州、贵州、沈阳等地的航空线,与地面交通结合,构成立体交通网络。
湖南盛产木芙蓉,故有"芙蓉国"的美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覆盖着茂密的树木、茶山;铺排着整齐的稻田、果园等,是我国盛产粮食的重要地区,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
湖南境内居住着汉、苗、土家、侗、瑶、回、壮、维吾尔等民族。在20世纪初已有3000多万人口,现在达到6000多万人。境内民风勤劳、朴实、倔强,多爱吃辣椒,具有爱国、爱乡、勇于反抗的优良传统。
在湖南,早有"唯楚有材,于斯为盛"的说法。近代以来,确实人才辈出,功业鼎盛,举世无出其右。其中像思想家王船山、魏源,变法维新领袖谭嗣同、唐才常,辛亥革命先驱陈天华、秋瑾、宋教仁以及黄兴、蔡锷等,无不是一时人杰,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曾轰动过大半个中国。
湖南省会长沙,位于湘江下游,有岳麓书院、船山学社、爱晚亭、橘子洲头等名胜,是毛泽东青年时代求学、会友、流连的地方。他常常约集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学侣,在此畅谈救国大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从长沙往西南,转上湘黔铁路,则到湘江流域的湘潭县。它位于湘江与涟水的汇合处,有雨湖公园、关圣寺、万寿宫等名胜。
湘潭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早在商周以前就有了古老文明,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近代以来,又有了"金湘潭"、"小南京"、"湖南巨镇"等美名。境内交通发达,土地肥沃,历来是楚南的粮仓,素有"天下第一壮县"之称。
鸦片战争之后,洋货打进了中国的各个角落,湘潭也不能幸免。在19世纪末叶,湘潭一度成为洋货深入中国内地的中转市场。那时,凡是外国运来的货物,到广东上岸后,就先运到湘潭,再由湘潭运到国内各地。英国太古公司、日本怡和公司等,专门制造一批浅水轮,驶往湘潭、长沙等地。中国的蚕丝、茶叶运出国外,也先在湘潭装箱,然后再运往广东出口。当时湘潭和广州之间,商务活动繁忙,陆路肩货的工人不下10万人。帝国主义经济的入侵,加速了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也刺激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农民趋于破产,而极少数人则走上富农经济的道路。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2节:第一章农民的儿子(2)
湘潭县西北90里的地方,有一条著名的山冲——韶山冲,那便是毛泽东的故乡。
相传在远古时代,虞舜帝南下,曾到苍梧之野巡视。他由京城蒲坂出发,过黄河、跨长江、涉洞庭,经过湘中的山野,看到处处是苍松翠竹、山清水秀,心旷神怡,就在湘江流域的湘潭县韶山冲边一座不高的山上奏起《箫韶九成》,引来凤凰起舞,当地的许多地名便由此而得名。因为舜帝的音乐叫"韶乐";因此他到过的山就叫"韶山";山间潺潺的小溪叫"韶水";山峦绵亘下的山冲叫"韶山冲";山上陡峭的山尖叫"韶峰"。韶峰海拔500多米,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也是韶山八景之一。韶山八景亦有许多动人的传说。相传在韶峰旁边住着三位俊秀的姑娘,她们日耕夜织,辛勤劳动。一天从彩云上飞来一只金色的凤凰,3位姑娘就骑着凤凰上天,成为仙女。她们留下了许多遗迹,就是现在的韶山八景:凤仪亭址、胭脂古井、仙女茅庵、石屋清风、顿石成门、塔岭晴霞、石壁流泉、韶峰耸翠。韶峰又名仙女峰,有诗云:"绝顶才宽三五尺,此身如在九重天。"美好的传说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声。但传说终究是传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韶山同中国多数农村一样,长期和贫穷、落后相伴。那时候,这里没有铁路、公路,也没有通船的河道。若去湘潭县城,就要从天亮走到天黑;若去省城长沙,就要走一天半路,或走一段路再搭船。韶山冲山清水秀,冲里有稀稀落落的房屋,居住着毛、李、钟、周、邹、彭、庞等几姓人家,以毛姓最多。他们忠厚、朴实、勤劳、善良,但生活穷苦。人们常说:"禾镰上壁,没得饭吃。"韶山还流传着这样的民歌:"韶山冲,长又长,砍柴做工度时光。鸡鸣未晓车声叫,隔夜难存半合粮。"还有一首是:"韶山冲,冲连冲,十户人家九户穷。有女莫嫁韶山冲,红薯柴棍度一生。"韶山好像一座锦屏,起伏绵亘约20里长,它的落脉处是一座小山,草木茂密,称韶山嘴。在韶山嘴的对面,就是山环水抱的南岸。南岸上屋场有一栋湖南农村常见的"凹"字形住宅,当地人叫一担柴式的房子。公元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就诞生在这里。
农家伢子小石三
毛泽东诞生的时候,中华民族正处在两个时代的交叉点上,山外的世界在剧烈地动荡着。
就在毛泽东出生7个月后,即1894年7月,日本悍然出兵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在历时8个月的战争中,大清国的陆军和海军连连在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中失利,日军侵占了整个朝鲜和中国的辽东半岛。一向自诩为天朝大国的大清王朝,竟被日军打得一败涂地,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就在同一年,来自广东香山农家的青年孙中山,揣着长篇改革建议,来到直隶总督府,递给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遭到李鸿章的拒绝。于是,作为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就转赴檀香山,在那里建立了中国第1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发出了"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的呼声。次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提出了中国第1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署了《马关条约》。这一条约的每一款都由日本政府提出,每一款都令人触目惊心: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予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万万两;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等等。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接受了十多个不平等条约,香港、澳门被英、葡所占,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给了沙皇俄国。
《马关条约》签字之后,中国人忍无可忍了。5天之后,即4月22日,广东、湖南两省举人联合上书都察院;接着,各省举人也纷纷上书。5月2日,正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18省举人1300余人上书光绪皇帝,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呼吁变法自强,这就是近代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然而,光绪皇帝和他的支持者"帝党",多是没有实权的文人,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保守势力,却执掌着兵权。于是,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四处奔波,大声呐喊,古老的封建帝国在内忧外患中摇摇欲坠。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3节:第一章农民的儿子(3)
韶山冲虽然偏远、闭塞、贫困,却非常宁静。
山外的狂涛巨浪,还没有波及到这深深的胭脂古井。
对于毛泽东的父母毛顺生和文七妹来说,儿子的诞生就是天大的喜事。外面的世界怎么样,和韶山冲的人们似乎没有多少关系。毛顺生和文七妹结婚8年了,曾经生过两个男孩,可惜都在襁褓中夭折了。如今,有了这个体格健壮、声音洪亮的婴儿,真和自己的心肝宝贝一般。做"三朝酒"的那天,一位有学问的长者,给这个男孩取了1个特别响亮的名字:毛——泽——东!根据旧时的习俗,还要取1个表字,这位老先生就叫他润之。
母亲文七妹还有点不放心,生怕毛泽东"根基不稳",到了孩子满月之后,就带他回到湘乡娘家。外婆文贺氏是个有经验的女人,她十分疼爱这个宝贝外孙,请算命先生看了八字,说是小官人命大福大,要拜个长寿的干娘,才能易养成人。谁的寿年最长?外婆想到了后山那块两丈多高的大石头,千年万年,最长寿了。于是,选了个黄道吉日,备齐了香烛酒醴,抱着刚满月的毛泽东,让他作了三个揖,这大石头就成了毛泽东的"干娘",并且取了个乳名叫石三,人们按当地习惯就叫他石三伢子。后来,毛泽东在革命活动中还用过这个化名,有时用"石山"做笔名。新中国成立以后,他的亲属们还叫他"主席三哥"、"主席三叔"等等。
外婆文贺氏很相信天王菩萨,拜过"干娘"之后,还是不放心。她总是说韶山冲上屋场的风水不好。要不,为什么前面两个外孙都没有保得住呢?她就硬不肯放石三伢子回韶山冲去。
就这样,石三伢子寄居在唐家外婆家,没灾没病,长到了4岁。
人们发现:石三伢子特别聪明。
过年的时候,外婆给他换上了一套新衣服,头上戴着一顶红风帽,高高兴兴地和小朋友在禾坪里玩耍。唐家有一位白胡子老阿公,喜欢跟小孩子们逗乐。他故意板着脸,翘起白胡子,吓唬小孩们说:"你们为什么要在这里玩耍?不准玩,我要割掉你们的耳朵。"
小朋友们一听,吓得飞快跑掉了,只有戴红风帽的石三伢子不跑,站在那里不动。
白胡子老阿公奇怪地打量他:圆圆的脸庞,高高的前额,清亮的眼睛,很逗人喜爱,就问他:"你为什么不跑?你不怕割耳朵么?""老阿公,你为什么要割我的耳朵呢?"石三一点也不怕,反问他一句。
老阿公还是不笑,瓮声瓮气地说:"我喜欢呀!我要割下你的耳朵做下酒菜。""1个人要讲道理。"石三学着大人的口气说,"老阿公,你讲不讲道理?你有道理,我的耳朵就给你吃;你没有道理呢,我就扯掉你的胡子。"说着,就笑眯眯地望着老阿公,并且主动地把红风帽的扣子解开,把耳朵露在外面。
白胡子老阿公大吃一惊!这个4岁的细伢子,有这样的智力和胆量,确实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这时,他亲热地把石三伢子抱在怀里,连声说:"聪明!聪明!"毛泽东的二舅父文玉钦,排行第八,毛泽东喊他八舅。他虽是个做田汉子,但读过几年私塾,有点文墨,曾经手抄一本《家范箴言》,还在家里开设蒙馆,教文家子侄们读书。4岁的石三伢子也跟着去当"旁听生"。他和表哥文运昌、文南松他们一样,端端正正坐着,不吵也不闹,睁着眼睛,听八舅给表哥们讲书。除了《家范箴言》,还有《百家姓》、《三字经》……点过书以后,八舅就限定时间,要表哥们背书。哪晓得表哥们只会贪玩,碰到背书的时候,书都忘得干干净净了,1个个憋得满头大汗,脸涨得通红。这时候,毛泽东就站起来,说:"八舅,我晓得背书。"文玉钦以为他是讲得好玩的,就说:"你还没有读书,晓得什么!"毛泽东却说:"不信?你听。"就从"赵钱孙李"背起,一直背下去,没有背错1个字。文玉钦十分奇怪,就对母亲和哥哥嫂嫂们说了这件奇事。大家听了,也很是惊奇。外婆文贺氏自言自语地说:"我看石三伢子是有点与众不同,怕莫是天上的文曲星下了凡?"毛泽东6岁那年就开始了田间劳动。当然,那只是在插秧的时候用小畚箕送秧苗,割禾的时候跟在大人后面捡禾穗。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4节:第一章农民的儿子(4)
放牛,更是农家孩子的一门主课。
毛泽东很会放牛。他经常用铁篦子给牛梳理,使牛毛里面不藏虱子。牛栏和猪栏也扫得很干净。
小孩子放牛的时候,常常贪玩误事,有时候牛没有吃饱,有时候又让牛吃了人家的禾苗。怎样才能既让牛吃饱,又能玩得痛快呢?早熟而冷静的石三伢子想了个办法:把小朋友"组织起来",一班人放牛,一班人采野果子、割青草。到时候,就把牛拴起来,让它们吃割来的青草;小朋友们就集合在一起,做游戏,讲故事。
一年秋收时候,韶山冲里家家都在割禾,金色的稻谷,晒满了各家的禾坪。
秋天的天气,说变就变。刹那间,天上布满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了瓢泼大雨。冲里的男女老少都急了,都飞一样跑回禾坪,抢收稻谷。
毛顺生家里,也在紧张地抢收稻谷。那暴雨哗哗地泼下来,有一些稻谷冲走了。花了很大功夫,总算用晒簟把谷堆盖了起来。不一会儿,雨渐渐停了,损失还不算太大。
这时候,10岁的毛泽东回来了,只见他浑身水淋淋的,没有一根干纱。父亲问他干什么去了。他回答说:帮邻居收谷子去了。父亲非常生气,大声呵斥:"哼,自家的谷子流到沟里去了,你倒好,帮别人家去收!"说着,扬起手要打他。毛泽东却站住不动,理直气壮地说:人家佃了东家的田,要交租,冲走一点都了不得;我们是自己的,又比人家多些,冲走一点也没有什么关系……父亲冒火了:"你说没有关系,你还吃饭不吃?"毛泽东却笑着说:我每餐少吃一口,也就还给你了。
父亲还在生气,慈祥的母亲连忙出来劝解,父亲也就不做声了。
这样的小事,慢慢地在韶山冲和唐家传开了,大家都说石三伢子格外的聪明,怕真的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呢。有些懂点文墨的人就说:毛润之是1个天才。
到底有没有天才,人们曾为此争论不休。毛泽东本人就反对称"天才",他说,我小时候到南岳去拜过菩萨,我不是什么天才!的确,毛泽东不是天才,他是1个平凡的人。但他确实很聪明。
家分"两党"对毛泽东产生直接影响的是他的父母亲。就思想性格的某些方面而言,毛泽东的父母亲组成的是1个具有双重性格的家庭。
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读过几年私塾。年轻时因负债过多而被迫当兵多年。但毛顺生精明能干,善于经营,且克勤克俭,回乡后一面从事农业生产,一面做些小买卖等营生,很快积攒了一些钱,富了起来。他不仅还清了债务,赎回了父亲典当出去的田产,每年还有剩余,成为韶山冲一户比较富裕的中农。这时,他又利用剩余的稻谷做起米生意来。开始是少量的贩运。后来得到岳父家的贷款帮助,得以成批购进稻谷加工销售,运往城里卖给商人。他雇了1个长工,并让孩子们和妻子都到地里干活,他则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做这个买卖上。同时,他还贩卖耕牛,饲养生猪。这样,毛顺生的家境继续富了起来,成为当地的1个"富农"。
毛顺生靠勤劳起家,但却是1个自私和刻薄的人。他做米生意,荒年时却不肯将米平粜出去。堂弟毛菊生家境贫寒,不得不将赖以活命的七亩地出卖。毛顺生要买进这7亩地,毛泽东和母亲不同意,毛顺生就嚷着说:"管他兄弟不兄弟,我是用钱买田。"毛顺生又是1个脾气暴躁和专制的人。1936年,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回忆说:"我刚识了几个字,我父亲就让我开始记家里的账。他要我学珠算。由于我父亲对这事很坚持,我就开始在晚间记账。他是1个严厉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账可记,他就叫我去干农活。他是1个脾气暴躁的人,常常打我和我的弟弟。他一文钱也不给我们,而且给我们吃最次的饭菜。他对雇工们做了让步,每月逢十五在他们吃饭时给鸡蛋吃,可是从来不给肉吃。对于我,他既不给肉也不给蛋。"毛泽东的母亲没有念过书,连正式的名字也没有,只因在文家排行第七,家里昵称"七妹",所以毛泽东在和斯诺谈话时称母亲"在娘家的名字叫文七妹"。斯诺按其音记下了这个名字,中文误译为"文其美"。七妹娘家在湘乡四都唐家(后改称棠佳阁),与韶山冲隔一座云盘大山,相距10多里。文家祖坟在韶山冲,每年清明要到韶山冲扫墓。为了扫墓时有个落脚的地方,就把七妹许给韶山冲毛家。七妹13岁时与小自己3岁的毛顺生订婚,正式结婚时18岁。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5节:第一章农民的儿子(5)
与毛顺生迥然不同,文七妹则是1个性情温和、仁慈善良、乐于助人的妇女。
七妹信佛,博爱纯朴,极富同情心,随时都愿意接济别人。灾荒年月,她常常背着丈夫,送米给逃荒的穷人。毛顺生要买堂弟菊生的田,七妹同情菊生的苦楚,反对丈夫这样做。到年关时,她又瞒着毛顺生,给菊生家送去白米、腊肉。1904年,毛泽东在关公桥私塾读书时自带午餐。有一次,毛泽东得知1个家庭贫苦的同学没有带饭,就把自己的饭菜分了一部分给他。回家后,毛泽东把情况告诉了母亲,得到了母亲的赞扬。从此,七妹每天就给儿子多带些饭菜。在韶山冲,长时间里流传着文七妹乐善好施、周济穷人的故事。
毛泽东就是生活在这样1个性格迥异的家庭中。父亲暴躁、专制而又自私,母亲温和、善良而又无私。这样1个在思想性格上似乎冰炭不可相容的家庭,却从正反两个方面锻造了少年毛泽东的品格。
对于父亲的暴躁、专制和自私,毛泽东是1个"逆子"。这锻造了他对父亲的"恨"。锻造了他叛逆的性格。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我到了13岁的时候,发现了1个利用我父亲所引以为据的经书上面的话来同他进行辩论的好办法。我父亲喜欢责备我不孝和懒惰,我就利用经书里关于长者必须慈善的话来回敬他。针对他指责我懒惰,我反驳说,年长的应该比年轻的干得更多,我父亲年纪比我大两倍多,所以应该多做工作。我还说:等我到他这样年纪的时候,我会比他勤快得多。
我的不满增加了。在我们家里,辩证的斗争不断地发展着。有一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在我大约13岁的时候,我父亲请了许多客人到家里,我们两人当着他们的面争论起来。父亲当众骂我懒而无用。这一下激怒了我。我回骂了他,接着就离家出走。我母亲追着我想劝我回去。父亲也追上来,边骂边命令我回去。我跑到1个池塘边,并且威胁说如果他再走近一步,我就要跳进水里。在这种情况下,停止内战的要求和反要求都提出来了。我父亲坚持要我道歉并磕头认错。我同意如果他答应不打我,我可以跪一只脚磕头。战争就这样结束了。我从这件事认识到,当我用公开反抗的办法来保卫自己权利的时候,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可是如果我保持温顺的态度,他只会更多地打骂我。
回想起来,我认为我父亲的严厉态度到头来只是自招失败。我越来越恨他,我们建立了一条真正的统一战线来反对他。
毛泽东对父亲最大的"忤逆不孝"是抗婚。14岁时,父亲按照封建陋习,给他娶了1个18岁的媳妇罗氏。但是毛泽东坚决拒绝,一直不承认这桩"婚事"。父亲虽然不满意,但也只是徒呼奈何。
毛泽东对父亲的"叛逆",并不是一般纲常伦理意义上的反叛,而是对父亲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压迫人甚至剥削人的不平等现象、观念的反叛,表现了少年毛泽东对一种平等、美好社会生活的朦胧追求。在少年毛泽东身上,的确有一种非凡气质。这就是带有一定的政治理想色彩。正是这种思想的逻辑发展,使毛泽东一步步走上要立志改造整个旧社会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多次与堂弟毛泽连谈到此事,说:"旧社会那种私有制,使兄弟间也不顾情义。我父亲和二叔是堂兄弟,到买二叔那七亩田时,就只顾自己发财,全无兄弟之情,什么劝说都听不进去。我后来思考这些事,认清只有彻底改造这个社会,才能根绝这类事,于是下决心要寻找一条解救穷苦农民的道路。"对母亲的博爱无私,毛泽东又是"孝子"。母亲的高尚风范,像雨露滋润着少年毛泽东的心田,从而在他心灵深处,刻下了对穷苦人深深的同情。母亲对他的这种影响,从当时的家庭关系上可以看出来。毛泽东和母亲、弟弟一起,组成了家庭中的"反对党"。而当他母亲去世的时候,毛泽东对母亲深深的热爱、敬仰之情,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1919年10月5日,七妹不幸因病逝世,终年52岁。此时,毛泽东正在长沙忙于驱张运动。得到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书,毛泽东焦急万分,带着小弟泽覃,日夜兼程赶回韶山。可是,当他赶到上屋场的时候,母亲已经入棺两天了。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6节:第一章农民的儿子(6)
当他听说母亲临终时还在喊着他的名字时,心里更是悲痛难忍。那几天,他一直守在母亲的灵位前。回想母亲的高风亮节和深恩厚泽,他不禁思绪万千,和泪写下了《祭母文》: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二,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今欲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遐迩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致,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不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辛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亲友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小大亲疏,均待报赉。总兹所述,盛德所辉。心秉悃忱,则效不违。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亲!亲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尚飨!《祭母文》把青年毛泽东对母亲的一片深情,尽情流于笔端;母亲的博爱高风和对子女的殷殷之情也跃然纸上。毛泽东言犹未尽,同时作泣母灵联两副:病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按照农村的古老风俗,直到过了"头七",毛泽东才带着满腹悲痛,带着小弟泽覃,离开韶山,回到长沙。不久,毛泽东在给同学的信中,深情地赞扬母亲的品格。他说,世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而他的母亲正是这后一种人。
在母亲的熏陶下,少年毛泽东就是1个对穷苦人极富同情心的人。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同窗好友、后来的著名诗人、作家萧三,在《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中,记载了毛泽东少年时代关心和帮助别人的几则故事:1个冬天,毛泽东在去学校读书的路上,遇到1个穷苦的青年在风雪里只穿着一件单衣,冻得浑身直打颤。毛泽东立即过去亲切地询问他家中的情况。当了解到他家境贫寒时,非常同情,毅然脱下自己的一件夹衣给了这位青年。等到假期回家,母亲晒衣服时发现少了一件,问其原因,毛泽东才把情况说了出来。
又是1个冬天,毛泽东和他的叔叔一起从学校回家,半路上在一家客店里歇宿。同住在客房里的1个客人,第二天天没亮就走了。毛泽东起床时,找不到自己的棉裤。他的叔叔马上去追那个客人,发现果然是被这个人偷去的,就把他捉回来,骂他。当毛泽东了解到这是个失业工人,大雪天只穿了一些单衣服,而且身上没有一文钱时,就把自己的棉裤送给了他,并且留他在客店里吃了早饭,还送给他一串铜元作路费。
1个旧历的年底,父亲叫毛泽东去人家取回一笔卖猪钱。回家的路上,他碰见了一些衣服褴褛的穷苦人,就把手里的现钱都给了他们。
1个人的少年,家庭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家庭实际上是社会环境的缩影,尤其是处在封闭的乡村。毛泽东就是在这样1个环境里造就着自己。父亲的刻薄,造就了他对自私、专制的"恨",造就了他对旧社会的叛逆性格。母亲的仁慈,造就了他对穷苦人的同情。而这些,又水乳交融般地联系在一起。这的确是1个耐人寻味的环境。后来,毛泽东在回忆自己的家庭时说道:"我家分成两'党'。1个就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我母亲和弟弟组成。有时甚至连雇工们也包括在内。可是在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她批评了任何公开动感情和公开反对执政党的企图,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当然,毛泽东对父亲的"恨",只是他情感的1个方面。他恨的是父亲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刻薄的品格。作为生他养他的亲人,毛泽东在心灵深处一直对父亲有着深深的爱。更何况,后来父亲对他的态度也有了改变,支持他外出求学。1919年,毛泽东在母亲去世后,曾把父亲接到长沙居住,同去的还有他的伯父。毛泽东还特地和父亲、伯父、弟弟泽覃一起合影。新中国成立后的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园韶山。在旧居里,他深情地站在两位老人的遗像面前,默默地凝望着,然后对身旁的人说,如果是现在,他们都不会死的。原来他母亲患的是淋巴腺炎,父亲得的是重伤寒病。第二天一早,毛泽东就急急地来到父母坟前扫墓。没有纸花,他把工作人员扎成的松枝献到父母的坟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轻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回到住地,他又对陪同的罗瑞卿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迷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我下次再回来,还得去看他们两位。"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7节:第一章农民的儿子(7)
"六年孔夫子"1902年,9岁的毛泽东回韶山入学。最先就读于南岸私塾,启蒙老师邹春培,先教他《三字经》,接着点读《论语》、《孟子》。邹春培也和当时许多塾师一样,教学生背诵那些晦涩难懂的古书,背诵时,邹春培老师正襟危坐,道貌岸然。学生背着他站立,气氛相当紧张,初入学的儿童望而生畏,往往已熟读的课文也吓得背不出来。轮到毛泽东第一次背书时,他不按规矩肃立,依然端坐在自己的课桌上。邹先生责问他为什么不站起来,他回答道:"你是坐着的,我也要坐着背。"邹先生无法,告诉毛顺生。毛顺生说:"他兴许是背不出来!"但邹先生却说他读几遍便能记住。毛顺生将信将疑,晚上问孩子,果然背诵如流,父母暗中欢喜。
毛泽东酷爱游泳,邹先生担心出事,有一次,邹先生因事外出,嘱咐学生温书,但回馆却见几个学生在池塘戏水。他采取了一种特殊的处罚方法:让他们对对子,对不出,再打手心。他出的题是"濯足",毛泽东不假思索,对以"修身"。老师不禁连连点头。
毛泽东对体罚很反感。有一次,邹先生打了1个学生,毛泽东十分气恼,背起书包往外走,但又怕父亲责打自己,便朝着想像中的县城方向走去。他在崎岖的山道上转了3天,当家里人找到他时,他发现自己离家还不到8里。回到家里,出乎意外,严厉的父亲却没有责打他,邹先生也显得比往日温和。后来他回忆这件事时,风趣地说:"我的抗议行动的效果,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这是一次胜利的'罢课'啊。"1904年秋,他转到关公桥私塾,塾师是毛咏生;1905年春,又转到桥头湾,塾师是周少希。在这两处,他继续攻读《四书》、《五经》。虽然学习方法依然是死记硬背,不讲经义,但聪颖的毛泽东还是能领悟不少。在这个时期,他开始致力于书法,初学欧阳询,后改学钱南园;成年以后,兼采各家笔法,尤得力于怀素的狂草,终于笔走龙蛇,自成一家。
1906年秋,他转入井湾里私塾,老师是毛宇居,课读《春秋》、《左传》。从此,他开始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与日俱增,到老都没有衰竭。通过读史,他熟悉了不少战史战例,为他后来钻研军事辩证法积累了一些思想资料。
毛宇居与毛泽东是同1个辈分,只不过年长6岁。毛泽东按排行称他为大哥。1959年返回韶山时,他邀请毛宇居和一些老人共餐,并举杯敬酒。毛宇居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主席紧接着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1907年,毛泽东因与父亲发生冲突,曾辍学两年多,在家务农。1909年,他在克服了父亲的阻挠以后,又先后到乌龟井和东茅塘私塾读书,为时一年。乌龟井的塾师毛岱钟毕业于政法学堂,以讼笔著称于韶山一带。东茅塘的塾师毛麓钟是韶山冲唯一的秀才,又曾在云南蔡锷部下供过职,见识较广。这一年中,毛泽东读了《史记》、《纲鉴》和《日知录》。毛泽东后来在《讲堂录》(1914年)中写道:"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历来人们都认为,司马迁将其游览四方所得山川浩瀚之气,以发为文章,成《史记》130篇。毛泽东嗜读《史记》,司马迁的学问、道德、文章,都使毛泽东深为倾服。《纲鉴》是明人王世贞依据《紫阳纲目》所编写的一种通史课本。这本书使毛泽东对中国历朝史事有了1个轮廓的印象。《日知录》则是顾炎武终身精诣之书,他提倡实地考察,遇事穷源探本,其治学态度对毛泽东后来的思想发展有深远影响。
毛泽东在韶山六处私塾,先后上了6年学,他所读的主要是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对这6年的读书生活,毛泽东后来概括为"六年孔夫子"。1964年8月18日,他在北戴河《关于哲学问题的讲话》中追忆道:我过去读过孔夫子的书,读了《四书》、《五经》,读了6年。背得,可是不懂。那时候很相信孔夫子,还写过文章。1920年4月,毛泽东为驱逐张敬尧事从北京往上海活动,虽然一贫如洗,还是不避艰辛,绕道去曲阜和邹县拜谒孔孟的故居和陵墓。他后来回忆说:"在前往南京途中,我在曲阜下车,去看了孔子的墓。我看到了孔子的弟子濯足的那一条溪,看到了圣人幼年所住的小镇。在历史性的孔庙附近那棵有名的树,相传是孔子栽种的,我也看到了。我还在孔子的1个有名弟子颜回住过的河边停留了一下,并且看到了孟子的出生地。"从这段历史如绘的追叙,可以依稀看出:青年毛泽东访问孔孟故乡时,对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怀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8节:第一章农民的儿子(8)
1920年前后,毛泽东的世界观有了根本转变。孔孟的绝对权威被否定了,但《四书》、《五经》的影响并未消失。作为1个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总是努力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批判地继承中国文化遗产结合起来,而在中国的文化遗产中,他所最熟悉的又莫过于孔孟之书。所以,他后来的著述,无论延安时期的皇皇大著,抑或晚年的即兴讲话,往往还是喜欢征引一些孔孟的话。而且,他并不满足于早年熟读的《四书》、《五经》,直到晚年,他还在不断扩大研读古籍的范围。如他读过的一套线装本《二十四史》,共850册,从头到尾都有批注、圈点和勾画,重要章节他不仅自己读,还批给其他中央领导人阅读。他的房间里,满框满架都是线装书,连那个特大的木板床都被古籍占去了半榻之地。谁若是根本无视中国传统思想对毛泽东的影响,那是幼稚可笑的。
少年毛泽东曾一度是孔孟的信徒,却从来不是百分之百的虔信者。他在私塾读"经"时,就萌发了许多"异端"思想。十二三岁时,他已有相当自学能力,爱读被塾师视为"闲书"、"杂书"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岳飞传》、《隋唐演义》等历史小说。毛泽东正处在记性最好的少年时代,书中的英雄人物又对他具有一种艺术魔力,所以读过以后,印象极深。不但当时曾绘声绘色地讲述过书中故事,而且历久不忘。几十年后,他讲哲学、讲军事,引述书中故事,信手拈来,总是恰到好处。
在阅读历史小说的过程中,毛泽东开始思索一些重要问题。他回忆道:"这些小说有一件事情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1个农民做主人公。对于这件事,我纳闷了两年之久。后来我就分析小说的内容,我发现它们颂扬的全都是武将,人民的统治者,而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归他们所有和控制,显然让农民替他们种田。"这段话表明,毛泽东不但杂学旁收,而且善于独立思考,那么小的年纪,就朦胧地意识到土地问题的重要性。
为造反者抱不平1910年春上的一天,毛泽东和同学们在私塾外面,看见一些卖开花蚕豆的湘乡小贩,从长沙回来。他问这些人为什么离开长沙,小贩们告诉他,省城里发生了饥民暴动事件。
原来,1909年夏,素称湖南"粮仓"的洞庭湖区各县发大水,一直持续到秋冬之间,大批饥民源源不断地流入长沙附近各县,仅长沙一地就有饥民1万多人。而官绅地主和投机商人却乘机囤积谷米,牟取暴利;外国洋行商人,也勾结反动政府,携带巨金,到处抢购谷米。这样一来,米价由每升26文猛涨到80文。长沙南门外有个靠卖河水为生的工人叫黄贵荪,好不容易积了80文钱,叫妻子去买一升米,店主说其中混有不通行的钱币数文,拒不出卖。傍晚,她向邻居借了几文通行币,凑足80文,再去米店时,米价又涨了。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满含悲愤跳进了湘江。丈夫闻讯,悲痛万分,感到在这世上无法再活下去,也拉着几个快要饿死的孩子,一起投塘自尽了。
这件事在长沙引起了很大的震动。面临死亡威胁的饥民们,派出代表到巡抚衙门请求按平价粜米,并进行赈济。可是,巡抚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并且胡说什么:为什么你们没有吃的,城里多得很嘛!我就经常吃得饱饱的。米卖什么价钱,那是米店老板的事,我管不了那么多!你们不交租税,我哪有东西来赈济!饥民们怒不可遏,不顾一切地冲进衙门,砍断旗杆,砸毁照壁和石狮。一夜之间,城厢各处碓房的存米,全被抢劫一空。随后,饥民们又赶走巡抚,焚烧衙门,捣毁或焚烧帝国主义在长沙的领事署、洋行、教堂、趸船、堆栈等。他们怒吼道:"官逼民反,只有烧尽而已。"清政府慌忙调集军队,英、美、日、德、法等帝国主义,也从汉口、上海等地派来10余艘兵舰,进行残酷的镇压。这次饥民暴动,把长沙城闹得天翻地覆。但是,在中外反动派的武力镇压下,最后惨遭失败,被杀、被捕的饥民不计其数,很多人被枭首示众。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9节:第一章农民的儿子(9)
这个事件,深深地印在毛泽东的脑海里。他和同学们议论了好几天,为造反者的悲惨遭遇深感不平,对镇压饥民的反动统治者无比愤恨。后来他曾经感叹地说:这件事影响了我的一生。
就在长沙饥民暴动后不久,毛泽东听老人们讲起了韶山冲发生过的反叛事件。冲里的哥老会和1个地主发生了冲突,地主到官府告状。那时的官府是"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地主有钱有势,贿赂了官员,轻而易举地打赢了官司。哥老会败诉后并不屈服,跑到山里建起寨堡进行反抗。反动政府派官兵去攻打,寨堡被攻破,哥老会惨遭失败,反叛者的领袖庞铁匠最后被官府抓去杀了头。当时,地主乡绅都说庞铁匠是"强盗"、"土匪",而毛泽东听后却非常同情这一次反叛,觉得庞铁匠是个了不起的英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一年,韶山冲闹饥荒,穷人无米下锅,子啼母哭;富人却囤积谷米,不肯平价粜出。穷人们发起了"吃大户"运动。饥饿的人们成群结队涌进富人家里,打开粮仓,倒出谷子,就地碾米煮饭吃,吃了这家吃那家。家境富裕的毛顺生也受到了冲击。在粮食异常紧张的时候,他仍然把谷米运到城里去卖。有次,运出的谷米被穷苦的乡亲扣留,他气愤极了。后来,家里囤积的粮食又被哥老会抢了,他更是恼火。他的妻子对这种做法也觉得接受不了。而毛泽东却站在穷人一边,对父亲毫不同情,说:抢得好!人家没有米嘛!这些接连发生的事情,给年轻的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穷的这样穷,富的那样富?为什么财主、贪官为非作歹得不到惩罚,而勤劳善良的百姓却惨遭欺压和屠杀?反抗的种子开始在他心灵里发芽。
在此期间,1个维新派教员回到了韶山冲,对毛泽东的思想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个教员名叫李漱清,是1个思想开明、充满爱国热情的人。他常给村里人讲述在外面的许多见闻,尤其喜欢讲述那些爱国志士奔走呼号的动人事迹。他还劝人们不要求神拜佛,主张把庙产用来兴办学校,以便传播科学知识。村里不少人激烈地指责他,毛泽东却赞佩他,支持他的许多主张,并经常向他请教。
随着见闻的不断增加,毛泽东开始有了一定的政治觉悟。特别是当他看了一本叙述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后,更是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担忧。
自甲午战争以后,各帝国主义在中国展开了投资、夺取租界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大竞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900年,英、美、日、俄、德、法、意、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对中国人民进行野蛮的屠戮和疯狂的掠夺。东三省、胶东半岛、长江中下游一带和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分别被沙俄、德、英、法、日等国划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们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数不清的痛苦和灾难。正如伟大导师列宁愤怒指出的:"欧洲各国政府(最先恐怕是俄国政府)已经开始瓜分中国了。……它们杀人放火,把村庄烧光,把老百姓驱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亡国的危险像1个可怕的魔影,笼罩着中国人民的心头。
毛泽东打开那本小册子,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一句触目惊心的话:"呜呼,中国覆亡有日矣!"他从书本中看到了帝国主义如何侵占中国领土和侵犯中国主权的种种事实,心中如同压上了一块沉重的石头。想到国土要被瓜分,人民将过殖民地的奴化生活,他忧心如焚,开始意识到:救国救民是每1个中国人的天职。
这时,父亲不想再让他上学,决定送他到湘潭县城一家米店去当学徒,将来好当自己的帮手。湘潭县城,是毛泽东从小就向往的地方,因此,起初他并不反对,觉得这或许是很有兴味的事。可是不久,表兄告诉他:湘乡有一所新式学堂,注重西方新学,教学方法也是很"维新"的。胸怀大志的毛泽东马上被这个学校吸引住了,决意到那里去求学。但是父亲不同意。为了说服父亲,他想了许多办法。有一次,他利用父亲请客的机会,请亲戚和村里有名望的老人帮他劝说。亲友们以毛泽东聪明、会读书为理由,劝他父亲说:如果让润之去上"洋学堂",将来大有造化,可以赚大钱。父亲终于动了心,同意他到外地去上学。从此,毛泽东走向了1个新的天地。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10节:第一章农民的儿子(10)
学校来了一名建国才毛泽东是1910年秋到东山书院求学的。这是他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韶山。当时,在废科举、兴学校的思潮影响下,东山书院已改为湘乡县立高等小学堂。校长李元甫,是1个具有维新思想的进步人士,教员也多数是维新派,还有在日本留学受过明治维新影响回来的。学校开设有国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体操、图画、音乐、英文等课程。从开设的这些课程可看出,这所学校在当时来说,是属于时髦的新学堂。
入学那天的早晨,毛泽东在家吃了团鱼,满心高兴,脚穿草鞋,自挑行李,走了几十里山路,傍晚时分,到了东山高等小学堂。
入学考试的作文题是《言志》。当时,参加考试的学生,大都写的是些尊孔读经,表示要成名成家,光宗耀祖等庸俗内容。而毛泽东却与众不同,他联系农民的痛苦,社会的时弊,民族的危机,祖国的前途,一气呵成,纵情地抒发了自己救国救民的抱负。校长和监考的国文教员,看了这篇激情洋溢的文章,频频点头,连声称赞,惊呼:我们学校来了一名建国才。录取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了。谁知口试却出了波折。原来毛泽东是湘潭口音,而学校规定是不收湘乡以外籍贯学生的。于是,在收不收毛泽东入学的问题上,教员中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最后,由于校长的力争,他才被破例地收下了。
毛泽东学习非常刻苦。大部分时间是在自修室里度过的。他最喜欢的是国文、历史、地理。学校后斋有1个藏书楼,收藏了许多中外古今的书籍。在学校读书的,绝大多数是所谓缙绅和豪富人家的子弟,很多人连正课也懒得学,哪里还有什么兴致光顾藏书楼呢?而毛泽东一来学校,就成了藏书楼的常客。他还经常向同学和校外的亲友借书看。现在保存着的一张他向亲友归还《盛世危言》、《新民丛报》等11本书的借书条子,据分析考证,很可能就是在这里求学时写的。他的学习成绩好,作文更是全校首屈一指。他写的论说文,立论新颖,气势磅礴,教员看后,几乎每次都要在班上朗诵,并加圈加点,批给全班同学"传观",深受同学们的赞许。解放后还健在的1个当年与他同班的同学舒融春,很佩服毛泽东的文笔,几乎把他"传观"的文章都抄下来当做范文背熟。解放后,有人访问过他,他还能记忆起毛泽东当年文章中的一些语句。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之水,可以滔天。""天下无中立之事,不猛进斯倒退矣,苟畏难斯落伍矣",等等。毛泽东的另1个同班同学谭世瑛,其父就是当时班上的国文教员,他回忆说:有一次他父亲出了个叫《宋襄公论》的作文题。毛泽东写的这篇文章文笔独特,见解迥异于流俗。有人看了说不好,而他父亲却特别赞赏,在该文后面写了一段批语:"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而且,毛泽东的字当时就写得很有功力,他的草书被称为全校"两绝"之一。学校没有开生物课,但是,毛泽东的动植物学知识也比别人丰富。比如,有些植物的学名和用途,别人不知道,他却晓得。当然,这些并不是由于毛泽东是什么"天才",而是由于他勤奋好学,刻苦努力,博览群书;也与他在家务农多年分不开。毛泽东在东山高等小学堂求学的时期,也是他进一步立志以天下为己任的时期。据萧三回忆,当时毛泽东向他借过一本叫《世界英雄豪杰传》的书,看得很仔细。在还书时他对萧三说:我们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该讲究富国强兵之道,才不至蹈越南、朝鲜、印度的覆辙,有句古语"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努力。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后不久,毛泽东就给自己取了1个名字,叫"子任",意思是要把救国救民作为自己崇高的责任,要担负这种责任就要有各方面的知识才能。这就是毛泽东早年刻苦学习的动力。
为了使自己担负救国救民的大任,毛泽东在东山高等小学堂时就很注意锻炼身体。那时,学校虽有体操课,但并不重视,连个运动场所也没有,还禁止学生在便河中游泳,平时也不准过石桥。毛泽东就抓住午休时间,在学校墙后无人处下便河游泳,总要游个痛快才上来。他除星期天总是要邀集两三同学到东台山上去读书,还坚持每天没有打起床钟就起床,先围着学校的围墙跑上几圈,然后沿着崎岖的山路,爬上东台山的凤凰亭,极目远眺。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11节:第一章农民的儿子(11)
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有1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很同情和关心劳动人民。这个特点在东山高等小学堂也表现出来了。解放后,学校附近的一些老人讲了许多他当年热爱劳苦群众、关心和帮助劳苦群众的故事。那时,东山高等小学堂围墙边的小屋里,住着一家姓易的佃户,男的叫易三老倌,自己无田无地,非常贫苦,只好常年租学校的田种。解放时易三老倌已经去世,易三奶奶还在。一天,她听毛主席的名字叫毛泽东。她连忙问:是不是就是东山学校读书的那个毛泽东?别人说:正是。她就情不自禁地谈起了毛泽东当年来她家的情景。她说:那时毛泽东经常来我家问寒问暖,问我家有多少人,每年能收多少谷,要交多少租,够不够吃。问完就帮我们挑水劈柴。那时我们就想,这样的"相公"真少见,多好呀!易三奶奶还指着旁边的一只水桶说,这就是毛主席挑过的水桶。现在,这担水桶已作为珍贵的文物,放置在学校的陈列室里。
毛泽东十分关心群众疾苦,至今流传这样1个故事:1个星期天,毛泽东和几个同学约好到城里去。因为下过大雨,河水突然猛涨,渡船没法过去。这时,有人提出花钱过"划子"。毛泽东掏尽身上的钱,一看刚够坐一次划子的。正要上船,突然后面急急忙忙跑来1个妇女,一看渡船过不了河,就放声大哭。大家只是惊愕,毛泽东却赶紧走近她,很亲热地问她为什么哭?原来她家里的小孩得了急病,要过河请郎中,又没有过划子的钱。毛泽东立即把自己的钱掏给她,带她到划子上,对同学们说,你们去吧!我不过河了。并招呼同学注意这位妇女的安全。为了使这位妇女能够"打转",又把自己一条好的裤子脱下来交给划子老倌作押金。划子老倌不肯收,说:"你这位先生做的好事不少,打转,我不要她的钱了。"毛泽东说:"你也是穷人,这条裤子就送给你。"那妇女对毛泽东连声道谢,他挥挥手说:不用谢,快过河吧!救人要紧。
毛泽东在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了1个学期后,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都认为他的水平已经大大超过学校的教学要求,就劝他到长沙去报考"湘乡驻省中学堂"。毛泽东也渴望着更广阔的新天地。于是,1911年春来到了长沙,揭开了他生活史上更新的、也是更富有意义的一页。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12节:第二章书生意气(1)
第二章书生意气
新军中的"秀才"兵1911年,毛泽东来到长沙,考取了湘乡驻省中学堂。有一天,湖北革命军的一位代表,到湘乡驻省中学堂报告武昌起义的情况,鼓动反对清朝政府。人们全神贯注地谛听着,会场里格外安静。激动人心的演讲,使毛泽东异常兴奋。他认为,全国人民推翻腐朽卖国的清政府的愿望,不久就可能实现,对于这个革命,决不能袖手旁观,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为它贡献力量。当时,清朝政府还在作垂死挣扎,派遣军队,围攻武汉,战斗在激烈地进行着。毛泽东意识到,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的斗争,迫切需要有更多的人站到革命斗争的第一线去。于是,他决定投笔从戎,到武汉参加革命军,当兵打仗去!几天之后,毛泽东从朋友那里借了一些钱,准备动身去武汉。他听说武汉街道很潮湿,必须穿雨鞋,就决定到1个在新军中干事的朋友那里去借一双。这支军队驻扎在长沙城外,他出了城后,半路上看到士兵们正在向城里进发。原来,湖南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已经策动新军举行反清起义。在城内起义者的配合下,新军很快攻下了城门。当毛泽东迅速返回去的时候,城门已被工人占领。他在1个工人的帮助下,进了城,立即爬到1个高地方去"观战",一直看到新军攻占了衙门,才回学校。毛泽东深深地为革命军那种奋不顾身的精神所感动。这时候,湖南有许多学生纷纷投军,一支学生军已经组成。毛泽东不喜欢学生军,决定参加正规军。但他改变了原来去武汉当兵的打算,就在长沙参加革命军,当了一名普通的列兵。
进入新兵连以后,毛泽东为了做好支援武汉的准备,练好到前线打仗的本领,对出操、上课都非常认真。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很快地掌握了军队里的一些基本训练课目。毛泽东曾经回忆说:我们新兵连,后来虽然没有开到武汉去打仗,我却受到了一些基本的军事训练。
在兵营里,毛泽东和营长、士兵之间,建立了很好的友谊。新兵连的士兵,大部分是出身贫苦的劳动人民,有农民,有挖煤工人,也有铁匠、木匠等手工业工人。毛泽东喜爱他们忠厚朴实的品质,高兴和他们接近,经常同他们拉家常,谈生活。士兵们都很尊重毛泽东,钦佩他的博学和多才,有事就找他帮忙。有些士兵接了家信不会认,想回信不会写,毛泽东就耐心地念给他们听,代他们写。同时,还经常给他们念报纸,讲时事,引导他们关心祖国的前途。毛泽东回忆这段生活时说:从书报中,我进一步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和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所以我能够满足士兵们的要求,为他们分析当时的革命形势,增强他们对推翻清王朝的信心。士兵们都感到毛泽东是个热心、诚恳和肯帮助别人的青年。1个矿工出身的士兵和1个铁匠出身的士兵,不久就成了他最好的朋友。
那时军队里的饷银是每月7元钱。毛泽东从不乱花一文,除了花两三元钱吃饭和买水之外,其余的钱,几乎都用来订阅报刊和购买书籍。每天操练或值班之后,他就坐下来仔细地阅读书报,联系社会实际,研究和思考政治问题。
辛亥革命时,中国的思想界,一时颇为解放,报刊宣传也很活跃,有新闻、政论、宣言,还有介绍世界各种新思想的文章,内容十分丰富。有一天,毛泽东从报纸上读到一篇谈论"社会主义"的文章。这是他第一次知道"社会主义"这个名词。他虽然不明了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但觉得很有意思,便立即和士兵们讨论起来。随后,他又读了江亢虎关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原理的小册子,便热心地写信告诉老同学,和他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当时,对于社会主义的介绍,是少得可怜的,宣传的内容也是比较混乱的。在宣传和谈论社会主义的人中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动机,不少人是用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观点,去曲解社会主义的。如江亢虎的社会党,虽然也打着社会主义的招牌,实际上并不懂得社会主义为何物,他们所宣传的"社会主义",只不过是社会改良主义而已。但是,这些非常肤浅、甚至有错误的文章和小册子,对当时的毛泽东来说,却是非常难得的。他以很大的兴趣和别人研究讨论。对新鲜事物的如此敏感和追求,这是青年的毛泽东的1个特点。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随着革命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暴露出来了。一些反动势力的代表人物,乘机混进了各地新建立的政权中。
在革命还未定局,清王朝还没有完全放弃政权的情况下,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已经在积极策划篡夺革命胜利果实。他一面用"逼宫"的办法迫使清朝皇帝"让位";一面用软硬兼施的手段,诱使革命党人接受他的"和平建议",承认他的领导地位。许多地区的人民起来反对袁世凯。人们都说,湖南免不了要爆发第二次战争。可是,当湖南人民正要开始行动的时候,革命党人向袁世凯妥协让步,主张在南京成立的以孙中山为大总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在北京成立的以袁世凯为首领的临时政府"议和",实行中国"统一"。不久,孙中山和袁世凯议和成功,南北统一了,统治中国267年的清王朝被推翻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从此结束了。但是,孙中山的南京政府也随之解散,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当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就以这样的结局而告终。
这时,毛泽东以为革命已经过去,决定退出军队,回到学习生活中去。1912年春,他谢绝了军队中一些连排长们的挽留,离开兵营,重新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活。
"世界原来有这么大"毛泽东离开兵营后,希望很快就能继续读书,但是接连换了几个学校都不如意。这时,一位国文教员借给他一部《御批通鉴辑览》,读了以后,觉得很有收获。他联想到在韶山冲、东山小学、湘乡驻省中学堂和兵营里自学的情况,便得出了1个结论:如果自己看书,自己研究,或许会比读现在这种刻板的课程更有益些。于是,学期结束以后,他便在新安巷湘乡会馆暂时居住下来,开始了在湖南图书馆的自学生活。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13节:第二章书生意气(2)
湖南图书馆,在离新安巷大约三里路的定王台。它创建于清朝末年,藏书丰富,楼上是藏书房,楼下是阅览室。毛泽东初到图书馆时,看到各种中外书籍,琳琅满目,有许多书是他从来没有看见过的,真是又惊又喜,不知从哪里读起。他下定决心,尽量多读一些书。这时,图书馆刚开办不久,去读书的人也不多。每天一开门,毛泽东总是第1个走进馆里来,借了书,就伏在阅览室的桌子上,聚精会神地读。图书馆关门时,他又是最后1个离开。只在中午的时候,他才休息片刻,出去买两块糕饼当午餐。从夏到秋,从秋到冬,毛泽东日复一日地坚持到图书馆去读书。
在北风怒号、大雪纷飞的严寒季节,坐久了脚冻得发痛,毛泽东除了活动活动两脚,仍然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书本上。强烈的求知欲望,驱使他贪婪地读,拼命地读。每读一本书,都觉得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后来,毛泽东回忆这段自学生活时,饶有风趣地说:那时,就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拼命地吃!浩瀚的海洋,源自涓涓细流;渊博的知识,在于点滴积累。毛泽东看的书,数量既多,种类也广,而他感到兴趣最大、收获最多的是社会科学著作。他认真地学习和研究18世纪、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的代表作,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亚当·斯密的《原富》、赫胥黎的《天演论》、约翰·穆勒的《名学》、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卢梭的《民约论》等,以及世界地理、历史书籍,希腊、罗马的古典文艺作品。这些书,大多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同封建主义的文化是对立的。年轻的毛泽东博览群书,并联系社会实际,比较、分析、研究、思考,获得了大量的新知识,更加丰富了自己的头脑,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不断提高,思想境界也越来越宽广。
湖南图书馆的墙壁上,挂着一张世界大地图。毛泽东过去只看过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还是第一次看到。他每天走到世界大地图前,总要停下来,仔细地看一看。他久久地凝视着地图,联想着社会的黑暗,思虑着人民的痛苦,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感到青年一代的责任无比重大!当时的情景,在毛泽东记忆的长河中,是永远鲜明、不可磨灭的。40个寒暑后的1951年秋天,几个正在北京学习的湖南老同学去看望他,谈起他们青年时代在长沙学习的情景时,毛泽东十分兴奋,他说:"说来也是笑话,我读过小学、中学,也当过兵,却不曾看见过世界地图,因此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湖南图书馆的墙壁上,挂有一张世界大地图,我每天经过那里,总是站着看一看。过去我认为湘潭县大,湖南省更大,中国自古就称为天下,当然大的了不得。但从这个地图上看来,中国只占世界的一小部分,湖南省更小,湘潭县在地图上没有看见,韶山当然更没有影子了。世界原来有这么大!"世界既大,人就一定特别多。这样多的人怎样过生活,难道不值得我们注意吗?从韶山冲的情形来看,那里的人大都过着痛苦的生活,不是挨饿,就是挨冻。有无钱治病看着病死的;有交不起租谷钱粮被关进监狱活活折磨死的;还有家庭里、乡邻间,为着大大小小的纠纷,吵嘴、打架,闹得鸡犬不宁,甚至弄得投塘、吊颈的;至于没有书读,做一世睁眼瞎子的就更多了。在韶山冲里,我就没有看见几个生活过得快活的人。韶山冲的情形是这样,全湘潭县、全湖南省、全中国、全世界的情形,恐怕也差不多!"我真怀疑,人生在世间,难道都注定要过痛苦的生活吗?决不!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是制度不好,政治不好,是因为世界上存在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所以使世界大多数的人都陷入痛苦的深潭。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是不应该永远存在的,是应该彻底推翻、彻底改造的!总有一天,世界会起变化,一切痛苦的人,都会变成快活的人,幸福的人!"世界的变化,不会自己发生,必须通过革命,通过人的努力。我因此想到,我们青年的责任真是重大,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真多,要走的道路真长。从这时候起,我就决心要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正因为有了这样宽阔的胸怀,毛泽东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坚信世界一定会起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会过幸福的生活,并决心为之奋斗终生。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14节:第二章书生意气(3)
怎样实现这种抱负呢?毛泽东开始了更加艰苦的探索和追求。
师范生"毛奇"1913年春,毛泽东的生活出现"危机",父亲不赞成他自修,断绝了经济供给。同时,湘乡会馆内除了住有许多学生外,还住着不少退伍或被遣散的士兵,打架、斗殴的事不断发生。这种环境也不允许他继续过自修生活了。于是,毛泽东重新选择求学的道路。这一年春,他考入湖南第四师范学校,一年后第四师范合并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毛泽东转入一师学习,前后做了5年师范生。毛泽东曾一往情深地回忆这一时期的生活:"那时候我没有钱。家里拒绝供给我,除非我进学校读书。由于我在会馆里不能再住下去了,我开始寻找新的住处。同时,我也在认真地考虑自己的'前途',而且差不多已经决定自己最适合于教书。我又开始留意广告了。这时候湖南师范学校的1个动人的广告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读到它的好处时很感兴趣:不收学费,膳宿费低廉。我的两个朋友也鼓励我投考。他们需要我帮助他们准备入学考试的作文。我把我的意图写信告诉家里,取得了他们的同意。我替这两个朋友写了作文,也给自己写了一篇。三个人都被录取了——所以,我实际上是考取了三次。当时我并不觉得自己顶替朋友作文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只是看做是事关友谊而已。
"我在师范学校当了五年学生,并且抵住了后来所有广告的引诱。最后,我居然得到了毕业文凭。我在这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经历了不少事情。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我最早的社会经验也是在这里取得的。
"这所新学校有许多规则,我只赞成其中的极少数。首先,我反对把自然科学列为必修课。我想专修社会科学,对自然科学并不特别感兴趣,也不去钻研,所以这些课程我多半得到的分数很低。我最讨厌的是静物写生这门必修课,认为它是极端无聊的。我总是想出最简单的东西来画,草草画完就离开课室。记得有一次我画了一条直线,上面加了一半圆,来表现'半壁见海日'的画意。还有一次,在图画考试中,我画了1个椭圆形就算了事,说这是蛋。结果图画课得了个40分,不及格。幸亏我的社会科学课程的分数都很高,这样就把其他课程的坏分数扯平了。
"学校里有1个国文老师,学生给他起了个'袁大胡子'的外号。他嘲笑我的文章,说它是新闻记者的手笔。他看不起我视为楷模的梁启超,认为他是1个半通不通的人。我不得不改变我的文风,去钻研韩愈的文章,学会了古文的措词。所以,多亏袁大胡子,今天我如果需要的话,仍然能够写出一篇过得去的古文。
"给我印象最深的老师是杨昌济,他是一位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我后来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他讲授伦理学,是1个唯心主义者——但是是1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信仰,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1个公平正直、品德高尚和有益于社会的人。在他的影响下,我读了蔡元培翻译的一本伦理学的书而且在这本书的启发下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文章。我当时是1个唯心主义者,杨昌济老师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出发,高度赞赏我那篇文章,给了我100分……"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习期间,一直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他的求知欲非常之强,肯用苦功。晚上学校规定的自修时间到了,他就在寝室里继续读书。学校吹号熄灯了,他就在那通夜不灭灯的走廊等处看书。他也曾自备一盏灯,下面用一节竹筒垫起,坐在床上看书,有时通宵不眠。毛泽东在学校里虽也照例上课,但他有自己的读书计划,他注重自修,反动死读书,一些肤浅和浪费时间的课程,他根本不去上课,学校碍于校规,认为他品行不正,几次想开除他,都经喜爱他的教员说情后,才留下来。当时送给他1个雅号叫"毛奇"。
毛奇是世界近代史上普鲁士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总参谋长,聪明过人,精通7国语言,又很会打仗,还能写一手漂亮的散文,曾与首相俾斯麦、国防大臣罗恩并列为普鲁士帝国3巨头。同学们戏称毛泽东为"毛奇",不仅仅因为他姓毛,也不仅仅因为他也能写出一手气势磅礴的好文章,更重要的是这个从韶山冲走来的农村青年,是师范生行列中1个引人注目的"志向非凡,与众不同"的奇人。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15节:第二章书生意气(4)
身无半文,心忧天下在第一师范的自修室里,楼上楼下灯光之下,人们都在咿唔念书的时候,你只要到那时学校里设在一头的阅报室去,总可以遇到毛泽东在那里看报。他注意的是国内外的政治、军事形势。看报的时候,他带着地图去,对着看。
第一师范的校舍后面有操场,有不高的山丘。出学校的大门,往左边不远,有修好不久的粤汉铁路的一段——长株路。晚饭过后,同学们常到山上或者顺着铁路去散步,看火车开过去。有时他们往前面走到湘江的岸边,看水陆洲,看打鱼的划子、渡船……在散步的时候,毛泽东对同伴们讲述中国以及世界的新闻,有条有理,了如指掌。
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求学的时期,国内连年军阀混战,湖南曾经三次被北洋军阀统治。日本帝国主义这时对中国的侵略一天天加紧。国际上正是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打得很激烈的年代。毛泽东经常仔细地读了报之后,就好像是给同学们作每周以来国际国内的军事政治的时事报告:奥国的太子怎样在塞尔维亚被杀死,德皇威廉二世怎样出兵,德俄、德法、德英如何宣战,凡尔登如何难攻,英法如何联盟,美国如何"参战"发财,日本如何趁火打劫,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你的脑子真特别",同学们惊叹地说,"我们同样也看了报的,为什么我们不如你分析得清楚呢?"是的,毛泽东的政治头脑在这时候已经很敏锐了。他善于分析、善于总结、概括、归纳——这又是科学的头脑,学者的头脑。他给同学们说时事问题的时候,常常联系到中国的历史,以及近年来中国的事变。
第一师范订了上海和长沙的两份报纸,人数多,报纸少。毛泽东于是自己订阅一份。把新闻从头到尾看了之后,他还裁下报纸两边或四周的白纸条,用绳线钉好。在那些不宽的,长长的纸条上,他把报上见到的地理名字1个个都写上,然后对着地图看。写的是英文。同学问他:"你这是做什么呢?"毛泽东回答说:"我学看写英文;再则,我把世界各国所有的城市、港口、海洋、江河、山岳的名称都记熟。还有,最重要的,报纸是活的历史,读它可以增长许多知识。"毛泽东读报很仔细。有时一张报,他可以看几个小时。报纸旁边一本中国地图,一本世界地图,每个地名都查得很清楚,并且牢牢地记住。他回忆说:"我在长沙师范学校的几年,总共只用了160块钱——里面包括我多次的报名费,在这笔钱里,想必有三分之一花在报纸上,因为订阅费是每月一元。我常常在报摊买书、买杂志。我父亲责骂我浪费。他说这是把钱挥霍在废纸上。可是我养成了读报的习惯,从1911年到1927年我上井冈山为止,我从来没有中断过阅读北京、上海和湖南的日报。"正因为如此,第一师范的同学都称他是"时事通",面对当时复杂多变的局势,人们感到困惑不解时,他都看得十分清楚,而且说起事情的来龙去脉头头是道,有根有据,特别是谈到列强如何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而不能抵抗,青年对救国应负的责任时,同学们的情绪,也随着他有感情、有鼓动力的谈话,时而兴奋,时而激昂,时而愤怒。因此,同学们都赞誉他"身无半文,心忧天下"。
师生情毛泽东历来尊师敬老,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期间,他遇到了对他一生都影响至深的一批优秀的老师。直到晚年,他仍不时地提起这个难忘的学校和他敬重的那些老师们。
杨昌济,又名杨怀中,湖南板仓人。书香门第出身的杨昌济早年曾留学日本和英国,并考察游历过德国、瑞士。学成回国后,投身教育事业,立志培养国家有用之才,改造贫困的中国。来到第一师范后,他教授修身、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哲学。他教书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往往是一字一句地照念讲义,既不重复,也不讲解,唯一的要求是大家可以自由讨论。学生们开始很不适应,耳闻的这位学贯中西、通古博今的优秀教师只会念讲义,说话又欠流畅,不禁兴趣索然。然而毛泽东却不这样看,他听杨先生的课时尤其认真。单是杨先生的《西洋伦理学史》,他就工工整整写了七大本笔记。他认为杨先生虽然不善辞令,但其讲义却很有价值,言简意赅,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常常去拜访他,向他求教。杨昌济也十分欣赏这位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尤其是对国家大事乃至国际大事都很关心的学生。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16节:第二章书生意气(5)
当时新文化运动已经兴起,各种新思潮、新观念风靡一时。杨昌济便把陈独秀主办的刊物《新青年》送给毛泽东看,并鼓励毛泽东多投稿给《新青年》。毛泽东也正是在这时开始了解和接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1920年,杨昌济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毛泽东十分悲痛,作为学生,他努力地尽了自己晚辈的责任。这位他在学生时代与之感情至深的老师,成为他日后无比怀念的人。
另一位对毛泽东学生时代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老师便是徐特立。这位当年在湖南赫赫有名的教育家,被誉为小学教育界的"长沙王"。他曾创办长沙市第一所平民夜校和长沙县第一所小学。辛亥革命后,他在既无经费,又少房屋的情况下,艰苦创业,兴办了长沙师范学校。后来长沙县的小学教师大都出自其门下。他还创办过女子师范学校,对失学的女孩子给予免费照顾,并兴办了一所孤儿院,亲任院长,招收孤苦儿童,教他们学习。对这样一位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的老师,毛泽东是非常钦佩的。他和徐特立交往很多,并一直虚心地向徐特立请教。徐特立曾告诫毛泽东"不动笔墨不看书",使毛泽东受益匪浅。毛泽东自此严格按照徐特立先生的要求去做。每读一本书,他都要在重要的地方做笔记和批语,读完后还要写心得体会,认真思考,形成了习惯。仅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所写的各种摘记、读书笔记和日记等就有很多,更不用说后来的中南海丰泽园内几万册书上的眉批了。这一习惯,伴随了毛泽东的一生。在他离开学校,走上革命道路之后,也依然惦念着这位恩师。
1927年,在国民党反动派残酷屠杀革命者的白色恐怖面前,徐特立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徐特立做出过重要贡献。1937年1月,毛泽东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在延安为徐特立先生祝贺60寿辰。他特意按照湖南的风俗习惯,亲自为徐特立先生戴上1个红布锁,并说:"祝您老人家健康长寿!"在读他为徐特立先生写的祝寿信时,毛泽东念道:"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毛泽东素以中国文史知识的渊博、诗词书法的豪迈而为中外人士所称道。然而言及这位伟人在古诗词和书法方面的博大精深,不能不提及一位在他学生时代对他要求非常严格的国文老师袁吉六先生。这位性格急躁、严格得有点偏执的袁吉六先生,人称"大胡子"。他早年曾是湖南省保靖县的一名举人,在当地设馆教学时,由于博学多才,精通古文,写得一手好字而有着很高的名望。1912年袁先生举家搬迁新化县,出任第一师范国文教员。这位注重古文教学,学识渊博,讲解精辟的国文教员非常喜欢毛泽东写的文章,常常把毛泽东写的作文批上"传阅"二字让同学们学习。正因为袁先生钟爱自己的这位优秀学生,所以对他格外严厉。
毛泽东为记录下自己的思想发展,总是习惯于在他写的作文结尾处注上日期,以作为自己理解社会能力的一种记录。然而袁先生由于不理解毛泽东的用意,所以反对他这样做。他认为学生的作业只要先生改过就行了,无须再保存下来留作记录。他要求毛泽东将写有日期的作文一律撕掉重抄一遍,毛泽东未予理会。他当即怒从心头起,气冲冲地将毛泽东的作文撕了下来。毛泽东也厉声质问,要拉他去校长室评理。一场冲突过后,学生们都认为袁吉六先生的做法不尽情理,不时地在袁先生的课上表现出对他的不满。毛泽东却并未因此而全盘否定袁吉六先生。他喜欢上袁先生的国文课,深深地为他的国文素养所吸引,依然表现出对他的尊敬。后来毛泽东的同学周谷城回忆说:"袁先生讲课很神气,但毕竟扣分太紧,学生不喜欢。毛泽东对这位先生却有好评。当时学校的学生由于受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的影响,都竞相模仿他们的文体写作。袁吉六先生称这种半文半白的文章是新闻记者的手笔。他认为作文之道,首应固本,完全模仿康、梁,实非所宜。他告诫毛泽东说:文章妙来无过熟,要多读、多写、多想、多问。他还经常将毛泽东叫到自己的卧室,为他精讲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和一些古典名著,并借给毛泽东各种不易借到的善本书。毛泽东深受教诲,开始认真钻研韩愈的文章,改变文风,学写古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毛泽东的国文基础和文章都大有长进,连很少夸奖人的袁吉六先生对毛泽东也大为赞赏,他说毛泽东的文章已'大有孔融笔意'。"1915年,毛泽东参加了第一师范学校反对校长张干的学潮,他带头写出了一份痛斥校长办学无能、贻误青年的宣言张贴出去,提出赶走张干的要求。后来有人告密,张干为此要开除这个带头"闹事"的学生。袁吉六先生知道后,同杨昌济、徐特立等人极力表示反对,并多次出面为毛泽东担保。他评价毛泽东为"挽天下于危亡者",再三要求张干收回成命。张干迫于压力,只好作罢。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17节:第二章书生意气(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并未忘掉当年曾担保过自己的这位国文老师。他在百忙之中曾4次打听老师的下落,当知道袁吉六先生早于1943年就去世时,深为悲痛。1952年,他特意为这位严厉的国文老师的墓碑题写了"袁吉六先生之墓"七个遒劲的大字。他还多次托人给患病的袁师母捎钱,希望她能过1个幸福的晚年。1965年春,毛泽东在中南海宴请郭沫若、章士钊等人。席间追忆起袁吉六老师,章士钊说:"此老通古今文史。"郭沫若说:"斯人教天下英才。"毛泽东说:"英才过誉,但教天下则符合袁老师的身份。"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曾求教于一位年轻的历史老师。他和毛泽东同是湖南湘潭人,虽然在名份上是师生,但此人却只比毛泽东大3岁。年轻人共同的锐气和志向使毛泽东和这位历史老师交往甚密。他们时常在一起讨论时事,研究学问,成为挚友。这个人便是黎锦熙。他虽为毛泽东的历史老师,但他和毛泽东讨论问题时却无所不谈,从读书的方法到改造社会,莫不渗透着他对中华民族命运的关注。毛泽东曾在一封致萧子升的信中这样评价黎锦熙:听说黎邵西先生好学,我前往征求意见,很多问题我们都很谈得来,而且有条理又详密。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极为完备。我和黎先生感情很深,从我有生以来到现在,能见到这样有造诣的人,只有他1个。
1915年9月,黎锦熙调往北洋政府的教育部任职。分手之后,两人并未因路途的遥远而中断联系。黎锦熙一到北京,即托人带信给毛泽东,告知北京的情况。当时袁世凯正四处收买政客准备复辟帝制。毛泽东担心黎锦熙被拉下水,急忙写信给黎锦熙说:目前鼓吹帝制的舆论正在高涨,而正义则遭到阻止和压抑,人们正面临袁世凯要称帝的不好时机,仍须待时机成熟,才可以急图进取。黎锦熙回信解释说:他并未卷入复辟派之流,而是专心发起国语运动,志在民主和富强。毛泽东看信后很是高兴,后又写了一封2500多字的长信,将胸中的见解都说了出来。两个共同的志向和情趣,通过不间断的书信往来,使友谊也日渐深厚久远。黎锦熙在读罢毛泽东的信后曾说:"大有见地,非庸碌者。"1918年9月,毛泽东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黎锦熙知道毛泽东生活清苦,薪金微薄,便在节假日接毛泽东到他家"打牙祭"。两人久别重逢,热烈地谈论起时局和事业。
此后毛泽东便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创办文化书社,领导新民学会,建立党组织,开展工农运动,开辟革命根据地,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抗击日本的侵略,解放全中国,领导着革命一步步走向成功。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毛泽东一直没能和黎锦熙联系,双方的信件来往一度中断。但毛泽东并没有忘记这位老师,他在延安遇见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马师儒时曾请马先生"问候我的老师黎邵西先生"。1948年,人民解放军包围了北平,当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的黎锦熙接到通知,让他速乘飞机去南京。黎锦熙撕掉了信函,坚定地对家人说:"我要在这里,等一位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伟人哩!"1949年北京刚解放不久的一天,一辆汽车开进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宿舍,车上走下了一位身材魁伟的人,他一见迎候在门口的黎锦熙,便迅速迎上前去,激动地连呼:"黎老师,您好!"黎锦熙见毛泽东如此谦逊和善,连连回答:"不敢!不敢!"师生见面谈笑风生。老友重逢,亲切叙旧。当年湘江岸边、岳麓山下,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畅谈宏伟志向的情景仿佛又出现在眼前。自那以后,毛泽东经常接这位年龄相当的师友到中南海做客叙谈。黎锦熙也不辜负毛泽东的嘱托,兢兢业业地为中国的语言文字研究不懈地工作。
黎锦熙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每当我回顾毛主席早年度过的峥嵘岁月,心中总是激起无限敬佩和怀念的深情。"作为他的学生的毛泽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18节:第三章峥嵘岁月(1)
第三章峥嵘岁月
水浴、日浴、风浴、雨浴在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毛泽东一直没有放松过对身体和意志的锻炼。他进行体育锻炼的项目很多,主要有冷水浴、日光浴、风浴、雨浴、游泳、登山、露宿、长途步行以及体操和拳术等。他善于利用各种自然条件进行锻炼,又习惯于把自己的各种活动与磨砺意志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校的浴室旁边,有一眼清凉的水井,毛泽东常来这里进行冷水浴。每当清晨,东方刚现出鱼肚白,同学们还在酣睡的时候,他即起床,带着罗布浴巾,来到水井旁,用吊桶打上井水,一桶一桶往身上淋,然后用浴巾洗擦全身,擦后又淋,淋了再擦,反复一二十分钟,直至全身发热发红为止。然后,再做一些简单的运动。他最初试行冷水浴是在夏天,经历秋季,到了冬天,纵然是天空下雪,池水结冰,仍然坚持进行。同学们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一来可以锻炼身体,二来可以练习猛烈与不畏。严冬季节,把冰冷的水一桶一桶地向身上淋,没有勇气的人是做不到的。有几个同学曾跟着毛泽东进行冷水浴,但都没有像他那样坚持到底。他们对毛泽东说,天寒地冻,我们把冷水往身上泼,觉得很难受,你是否也感觉难受呢?毛泽东说,最初几次是难受,但下决心突破困难,就习惯成自然了。
毛泽东还利用风、雨、太阳等自然条件进行锻炼。夏天烈日当空,他常穿条短裤,站在室外晒太阳,游泳后,也常躺在沙滩上让阳光照射,叫做"日光浴";冬天寒风凛冽,他穿着单薄的衣服,站在空旷处进行"风浴";下大雨的时候,他冒雨跑步,进行"雨浴"。这些在一般人看来不可理解的行动,他却进行得那样认真。
第一师范前面的湘江,江宽水深,是游泳的好场所。毛泽东经常邀集同学,到湘江中的橘子洲头附近和南湖港一带游泳。由于他从小就喜爱游泳,所以技术好、胆量大、坚持力强。他不但能横渡湘江,还能从猴子石游到相距近10里的牌楼口去。他也能在别人穿棉衣的天气,在江中游泳。有一次他和罗学瓒等几个同学,不顾北风呼啸,天气寒冷,毅然去江中游泳。罗学瓒在日记中写道:"今日往水陆洲头(即橘子洲头)泅泳,人多言北风过大,天气太冷,余等竟行不顾,下水亦不觉冷,上岸亦不见病。坚固皮肤,增进血液,扩充肺腑,增加气力,不得谓非运动中之最有益者。"不过,也发生过危险。有一次,毛泽东游泳将要达到对岸时,被大浪冲入木牌下,幸好被1个同学救了出来。解放后,与老同学谈及此事时,他诙谐地说:那次如果不是亏了1个同学搭救,我险些"出了洋"。虽然如此,但他并不像有些人那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而是总结经验教训,坚持锻炼。
登山,也是毛泽东经常性的运动项目。与第一师范隔江相望的岳麓山,踏满了他和他的朋友们的足迹。有一次,当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候,他和蔡和森等,健步登上了山巅。不久,突然冷风四起,空气清新,他们乘机作"空气浴"和"大风浴"。极目远眺,四面起伏的绿浪,天际灿烂的彩霞,江上往来的白帆,大自然的瑰丽风光,尽收眼底。这时,他们想起山顶云麓宫前望江亭上的一副对联:"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体味着其中的意境,顿觉胸怀开阔,旷然有凌云之概。还有一次,在1个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的夜晚,毛泽东鼓起勇气,顶风冒雨,登上岳麓山,然后又从山顶跑下来,遍体湿淋淋地来到了山下蔡和森的家里。蔡伯母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他说这是为了体会《书经》上"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这句话的情趣,并借以锻炼身体和意志。
野外露宿是一种锻炼勇敢和胆量的好办法。毛泽东经常邀集朋友,到学校后山的君子亭,岳麓山的爱晚亭、白鹤泉和湘江中的橘子洲头等处露宿。当夜幕降临,游人散尽的时候,他们还在那里高谈阔论,直至夜阑,大家都疲倦了,才各自找个地方,相隔一定的距离,露宿到天明。有一天早晨,几个游人来到岳麓山,见庙旁露天底下一条长板凳上睡着1个人,头脚都用报纸盖着。游人吵醒了他,他动了一动,翻过身,收拾好报纸,起身就走了,这个人就是毛泽东。原来,山上夏夜蚊子多,他只好用报纸盖着身子睡觉。这种露宿活动,甚至到了下霜的日子,他们还在坚持。
毛泽东还爱好长途步行。他说,这种活动,既可以培养身体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又可以了解沿途的风土人情。1917年9月1个晴朗的星期天,他刚从农村调查回来不久,又和张昆弟等步行去50里外的湘潭县昭山。张昆弟在日记中写道:"今日星期,约与蔡和森、毛润之、彭则厚作一二小时之旅行。早饭后,三人沿铁道行,天气炎热,幸风大,温稍解。走十余里,休息于铁路旁茶店,饮茶解渴,稍坐又行。过十余里,经大托铺,前行六里息饭店,并在此午饭。饭每大碗五十文,三人共吃饭五大碗,小菜五碗。饭后稍息,拟就该店后大塘浴,以水浅不及股,止。未及三里寻一清且深之港坝,三人同浴,余以不善水甚不自由。浴后,行十四里至目的地,时日将西下矣。遂由山之背缘石砌而上,湘水清临其下,高峰秀挹其上,昭山其名也。山上有寺,名昭山寺,寺内有和尚三四人。余辈以来时晚,欲在寺借宿,和尚初有不肯意,余辈遂有作露宿于树丛中之意,和尚后允借宿,露宿暂止。晚饭后,三人同由山之正面下,就湘江浴。浴后,盘沙对语,凉风暖解,水波助语,不知乐从何来也。久之,由原路上,时行时话,不见山之倒立矣。和尚待于门前,星光照下,树色苍浓,隐隐生气勃发焉。不久进寺,余辈至小楼纳凉,南风乱吹,三人语笑称善者久之。谈话颇久,甚相得也。"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不仅是体育运动的爱好者,而且总结自己的丰富实践,作了理论上的著述。在1917年4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上,他以"二十八画生"(毛泽东三字繁体28笔画)署名,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文章列举历史上的事例说,明末清初的颜习斋和他的弟子李刚主,主张文而兼武,他们都能长寿;清代学术大师顾炎武,也爱好运动,到了老年尚能漫游天下。而汉代的大学问家贾谊,很有才华,只活了33岁;唐朝初期的文豪王勃,仅活了28岁。因此,他认为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强调进行体育锻炼,以收到"健身卫国之效"。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19节:第三章峥嵘岁月(2)
当时,第一师范虽然也设置了体育课程,但只是徒具形式,不务实际,教师敷衍应付;学生不感兴趣。每周两小时的体操课,不外是走步、操木棒、举哑铃。每天上午10分钟的课间操,也过于死板。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更是冷冷清清。除了少数体育爱好者开展运动外,多数同学都在寝室里谈笑议论。学生的身体被繁重的课程压垮了,有一年,竟病死了7个同学。毛泽东对这种状况极为愤慨,在为死者举行追悼会时,他写了一副挽联:"为何死了7个同学?只因不习十分间操(即课间操)。"以此抨击学校当局不重视体育,同时唤起广大同学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1917年下学期至1918年上学期,毛泽东担任第一师范学友会总务(实际负责人)兼教育研究部部长。他主要倡导两件事:一是学术研究;一是体育锻炼。
毛泽东由于坚持刻苦顽强的锻炼,体质逐渐强健起来。在陕北时,他曾回忆说:体育锻炼确实对于我有不少的帮助,使我后来在转战南北的行军和长征中,受益不浅。1951年秋天的1个夜晚,他接见几位在北京的湖南教育界人士时,又谈到了自己当年在第一师范时锻炼身体的好处。他说:你们办学校应该注意1个问题,就是要重视青年学生的体育锻炼。我认为有志参加革命的青年,必须锻炼身体;不能锻炼身体的人,就不配谈革命。大家不是读过《红楼梦》吗?《红楼梦》中两个主角,我看都不太高明。贾宝玉是阔家公子,饮食起居都要丫头照料,自己不肯动手;林黛玉多愁善感,最爱哭泣,只能住在大观园的潇湘馆中,吐血、闹肺病。这样的人,怎么能革命呢?你们办学校,不要把我们的青年培养成贾宝玉、林黛玉式的人。我们不需要这样的青年。我们需要坚强的青年,身体和意志都坚强的青年。
读"无字之书"毛泽东常对同学说,读书,不但要善于读死的书本,而且还要善于读"活"的书本;不但要会读有字之书,而且要会读"无字之书"。这活的书本,这无字之书,便是群众,是社会实际和社会实践,力求做到"周知社会"。所以他在长沙就学期间,经常利用节假日,采用"游学"的方式,走向社会,进行社会考察、调查,到群众中去学习。所谓"游学",本是旧社会一些有志读书人,用以寻师求学的一种方式。但也有一些落魄文人,利用"游学"给人家写字作对联以为生,是一种变相的行乞。毛泽东用它来进行农村考察,以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各地的历史变迁、地理概貌、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在第一师范期间,他就当过好几次"游学先生"。
1917年7月中旬,他邀同学萧子升,和准备回安化老家度暑假的同学萧蔚然,进行了一次游学。他们从长沙小西门渡湘江,徒步经长沙白若铺,到宁乡县城。在同班学友王熙家聚居两宵。走访了劝学所、玉潭高小,游历了香山寺,给劝学所所长喻士龙送了一副对联。还到了宋家潭,找农民宋冬生等了解了生产、生活情况,走访了一位姓张的老先生,并共同讨论了经书。上了回龙山,给白云寺的和尚送了对联。到了云山书院旧址云山学校。在黄材镇了解了当时农村小市镇的贸易情况,替一些店铺书写了招牌。后经横山湾抵杓子冲何叔衡家。在何家住了几晚,看了猪栏、牛栏、菜园和稻田,座谈何家的经济收支与生活及家庭历史情况,走访了何叔衡的堂兄弟和附近的农民。他每天清晨早起,在野外做"六段操",看书,追记笔记。
离别何家后,经沙田到巷子口,在1个姓王的老头家里交谈许久。老头问,天气这么热,你们出来干么子?毛泽东说,我们都很穷,又想旅行,没有路费,只好"游学"。老头说,游学并不坏,游学的往往是些正直、老实人,只有那些当官的最不正直。我曾在衙门里当过门房,亲眼看到,谁想打赢官司,谁就得送钱送礼,谁送得多,谁就可以赢,这就叫做"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老人的话引起了他的联想,深感世道的不平。后来一路上,他还与同行的二萧热烈地讨论着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的事情。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20节:第三章峥嵘岁月(3)
三人行至宁乡沩山密印寺,拜访了老方丈,参观了佛殿,翻阅了寺藏的各种佛经和《老子》、《庄子》等书籍,与方丈讨论了佛家的经义和理论。在这一带,还了解到张三元举起义旗造反的历史故事。
他们离开宁乡抵达安化县的司徒铺,到了雷鸣洞萧蔚然家。毛泽东、萧子升二人继续"游学",来到伏口罗驭雄同学家。当时毛泽东穿浅蓝色单长衫,手拿雨伞,背上背着1个略现蓝印花的灰白色包袱。在罗家吃中饭后,上横坡仑去久泽坪,给当地秀才吴幼安送了一副对联。又经清塘铺、太平段去梅城,在路上,曾露宿河堤。毛泽东还风趣地说:沙地当床,石头当枕,蓝天为帐,月光为灯。并指着身边的一棵老树说,这就是衣柜,顺手将包袱、衣服挂于树枝。睡前,萧子升要去河边洗脚,毛泽东笑着说:你还要保持那绅士的习惯啦!你是1个要饭的绅士哩!第二天,他俩在途中一家小店吃饭时,听老板娘诉说了她家的苦难遭遇,并知道附近有一刘邦庙。二人对刘邦的评价问题进行了讨论。两个边论边走,不觉到达安化县城——梅城。毛泽东在梅城,查阅了安化县志,到东华山看了农民起义烈士墓,调查了清代黄国旭领导的农民起义,到学校背后(现安化一中后面)一些贫苦农家走访,到安化县劝学所拜会了安化饱学先生、劝学所所长夏默庵。夏时年64岁,早年毕业于清代两湖学院,学识渊博,经、史都好,著有《中华六族同胞考说》、《默庵诗存》、《安化诗抄》等。夏先生喜吟诗作对,性格高傲,一向不理游学先生。毛泽东求见,两次被拒。他并不灰心,复而第三次登门。夏只得开门相见,并挥笔写了"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一句原对放在桌上,以试来人学问深浅。毛泽东见后,即书属对:"清水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夏先生看着他写完,大吃一惊,觉得对边胜过出边,还带有火辣辣的批评味道,自感有愧,连声赞好,并留餐宿,昼夜长谈,还赠给毛泽东8元银洋。
毛泽东这次在梅城,游览了孔圣庙、培英堂、东华阁、北宝塔等名胜古迹,观赏了祭孔用的
"铜壶滴漏",并在北宝塔第七层塔壁上,用墨笔题词:"伊水拖篮,紫云反照;铜钟滴水,梅岭寒泉。"还给县城的"鼎升泰"、"谦益吉"、"云集祥"等商店送了对联。
离开梅岭,经仙溪、山口、长塘、马迹塘、桃花江,到达益阳县城。游览了市容,走访了一些学校和人士,其中包括当时的县长张冈夙(原一师教员)。在此3天后去沅江。
当到沅江县城时,正值涨水,街道被淹,行走不便,于是二人乘船返长沙。
8月16日,回到长沙楚怡学校。放下包袱,打开一看,还有两块多钱的剩余。为了纪念这次"游学"活动,两人还特意穿着旅行时的衣服和草鞋,照相留念。这次"游学",毛泽东到过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城乡,步行近千里,历时达月余,写下了许多笔记。
后来,毛泽东还回忆说:一年夏天,"我开始在湖南徒步旅行","没有花1个铜板。农民们给我们吃的,给我们地方睡觉,所到之处,都受到款待和欢迎。"萧子升却"放不下架子,只写对子,不送对子,我帮他听差,只好去送对子。人家拿钱,一块也好,一串也好,我总不争,不受对子只拿钱的我就不要。一共搞得光洋八十多块。"1917年寒假,他到浏阳文家市铁炉冲一带,在学友陈绍休家住了几天。他和农民一起挑水、种菜,并针对当地没有栽树的习惯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栽果树,后人吃果实",劝大家植树,为子孙造福,而且自己动手栽了几棵板栗树。这次,他还到了浏阳西乡土桥炭坡大屋陈章甫家走访。
1918年夏初,他还同蔡和森赴洞庭湖滨部分地区游历。
这些"游学"活动,使他更加了解了民间,了解了群众的疾苦,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他认为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是读"无字之书"。
二十八画生与新民学会1918年4月,1个"往后对中国的事情和命运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的团体在长沙宣告成立,它就是我国五四时期发起最早、影响最大的进步社团之一——新民学会。青年毛泽东为这个团体的发起、创立并使之发展成为具有纯洁性、严密性和战斗性的革命团体,倾注了大量心血,充分显示了他探求真理的执著精神和出色的组织才能。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21节:第三章峥嵘岁月(4)福哇txt小说下載
1915年,随着《新青年》的创办,自辛亥革命后一度死气沉沉的中国思想界又逐渐活跃起来,并掀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在新思潮的推动下,新奇事物不断出现。就在这年秋天,长沙城内的一些学校和城门口,都张贴了一份古典文体、手书刻印的《征友启事》,表示"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内容大意是:愿与有爱国热情的青年联络,愿与刻苦耐劳、意志坚定、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志士为友。启事署名"二十八画生"。
对于这份启事,人们有的赞赏,也有的讥讽,而真正理解它的人却并不多。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的马校长,竟然以为这则启事是为了找女学生谈恋爱的,决心追查。他见启事写着"来信由第一师范附属小学陈章甫转交",就找到陈章甫和一师校长了解情况,才知道发出启事的是一师一位品学兼优、受到师生称赞的好学生,真名叫毛泽东。因毛泽东三字的繁体字共二十八画,故自称"二十八画生"。
原来,毛泽东在学识卓绝的教师杨昌济等教诲下,开始接受西方一些进步思想的影响,并很快成为《新青年》的热心读者。他视野开阔,非常喜欢交朋友,但择友甚严,认为"丈夫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著奇文、创奇迹,做个奇男子"。他在同学中结交了蔡和森、陈昌、张昆弟、何叔衡等一些志趣相同的朋友,经常聚集在一起研究治学做人的道理,讨论个人和国家的前途等问题。
然而,毛泽东仍觉得自己活动的范围太窄,身边能与之畅谈国事的朋友不多,"友不博,则见不广",必须寻找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以求得更多的学问,干一番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事业。但是到哪里去找这些人,又怎么个找法?他想出1个大胆的办法,用征友启事的方式公开征友。
征友启事发出后,毛泽东怀着殷切的期望等待了一些日子,得到了五六个人的响应。他先后约这些应征者会晤,就读书、理想等问题交换看法,从中挑选可与之为友的青年。1915年11月9日,他在给黎锦熙的信中说:"两年以来,求友之心甚炽,夏假后,乃作一启事,张之各校,应者亦五六人。近日心事稍快惟此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毛泽东在自己周围聚集了一批朋友,其中主要有蔡和森、萧子升、何叔衡、陈昌、张昆弟、罗学瓒、萧子、罗章龙等十几个人。
他们多数是第一师范和长沙各中等学校的学生,也有一些是长沙各中小学的青年教师,他们多数来自农村,深知人民痛苦,有着强烈的救国救民愿望。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这是一批"思想上很认真的人,不屑于议论琐事。……我的朋友和我只愿谈论大事——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就是这样一群富有朝气、充满理想、"真心求学,实意做事"的年轻人,逐渐成为组织团体的核心力量。
在以民主与科学为主旨的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毛泽东和他的朋友们,满怀改造国家、改造社会的豪情壮志,努力探求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
他们经常聚会,就"如何使个人及全人类的生活向上"的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讨论,治学修身、处世为人、人生价值、认识世界、改造社会等等,无不涉及。从1915年到1917年冬,这样的讨论达百余次之多。在与朋友们的反复讨论中,毛泽东逐渐认识到"有必要建立1个更严密的组织",以"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为共同的活动"。于是有了组织学会的提议,并立即得到大家的赞同。
从1917年冬起,毛泽东积极参与了学会的筹备工作。他与蔡和森、萧子升等分头深入省立一师、楚怡小学、第一联合中学、修业小学、周南女子中学等学校,暗中物色会员,很快联系了一批进步青年,形成了组织团体的基本队伍。接着,毛泽东和邹鼎丞负责起草学会章程。水到渠成,建立组织的条件成熟了。
1918年4月14日,风和日丽,春光明媚。趁着星期天,在长沙一些学校就读或任教的萧子升、萧子、陈绍休、罗章龙、毛泽东、邹鼎丞、张昆弟、陈书农、叶光祯、罗学瓒、李维汉等,相约渡江来到坐落在岳麓山下、湘江西岸的蔡和森家中。从围坐在堂屋中的10几位青年那一张张神情严肃而又兴奋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正在议论着非同寻常的事情。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22节:第三章峥嵘岁月(5)
毛泽东介绍学会的筹备情况,他说:"发起组织这个学会,酝酿时间很长。为什么要组织学会,发起诸人的意思其实很简单。首先,大家都觉得自己品性要改造,学问要进步,因此求友互助之心迫切;其次,当前国内的新思想和新文化已经发起,旧思想、旧伦理与旧文学,在诸位眼中已一扫而空,使大家都觉得静的生活与孤独的生活之无聊,引发了对动的生活和团体生活之追求;第三,在座诸位对杨怀中先生所作奋斗的和向上的人生观之教诲念念不忘,决心身体力行。不知这几条是否能反映大家的想法?"蔡和森大声说:"润之兄所谈的这几条,正是我们之所以结成团体的原因。"其他与会者也纷纷表示赞同。
接着,毛泽东谈到学会名称问题,他说:"我们这个团体,最初拟名为新学会,意即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时代,我们要共同学习和宣传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子升兄则建议改为新民会。""是啊!"萧子升接过了话头:"梁启超先生取《大学》新民主义,创办了《新民丛报》,发表了《新民说》,他认为中国积弱不振,是由于人民没有爱国心,没有自治力,因此,必须把'新民'当做今日中国第一急务。我认为,梁先生之论颇有道理,所以主张我们的学会取名新民会,以提高和增强民德、民智、民力,走自新、自救、自立的道路为学会的奋斗目标。"萧子升话音刚落,引起一阵议论:"教育国民,使其日新其德,新民会好!""我们都处在修学储能时代,个人的品性要改造,学问要进步,叫新学会更贴切。"与毛泽东一同起草会章的邹鼎丞这时发言了:"新学会、新民会各有道理,润之、子升已作商量,合二为一,就叫'新民学会'"。在一片叫好声中,"新民学会"这一名称获得一致通过。
接着,毛泽东将起草后几经修改的会章逐条宣读、解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会章内容进行增删、修改,并逐条表决,最终形成了11条明确、简洁、可行的新民学会会章。
会章规定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会员必须遵守"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等5条纪律;如有不正行为和故意违犯会章,经多数会员决议,令其出会。
会议推举萧子升为学会总干事,毛泽东、陈书农为干事。1个由志愿救国救民的青年知识分子集合而成,组织严密、充满勃勃生机的进步团体诞生了。
求主义结合的真同志新民学会成立不久,由于萧子升赴法勤工俭学,毛泽东成为学会的实际负责人。毛泽东充分施展自己的组织才干,领导会员刻苦钻研学问、孜孜探求真理、积极投身斗争实践,使学会不仅在思想上、组织上日益纯洁和严密起来,而且逐步发展为五四时期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最有影响的革命团体之一。
组织留法勤工俭学,是新民学会成立后做的第一件大事。1918年6月,当杨昌济老师来信告知北京正在组织青年赴法勤工俭学的消息时,毛泽东立即意识到这是扩大学会影响、培养造就人才的好机会,认为"我们同志,应该散于世界各处去考察,天涯海角都要去人,不应该堆积在一处。……各方面的阵地都要打开,各方面都应该去打先锋的人"。毛泽东曾先后赴北京、上海为组织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而奔波。至1920年冬,赴法新民学会会员达18人之多。作为湖南留法勤工俭学的组织者,毛泽东本人却没有出国,他认为"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因此决心留在国内,立足于自己土生土长的这片土地,探求民族振兴之路,同时也为新民学会在国内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他不仅领导新民学会会员"更加直接地投身到政治中去",而且为学会的组织、作风和思想建设花费了很大精力。
五四运动爆发后,毛泽东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前列,率领新民学会会员积极参与和领导了湖南的反帝爱国运动、驱逐军阀张敬尧运动和湖南自治运动。经过实际斗争的考验,毛泽东不断将一些在群众中享有威信的骨干分子吸收到新民学会中来,使学会的组织迅速壮大,会员由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1921年初的七八十人。
第一卷韶山梦寥廓 第23节:第三章峥嵘岁月(6)
新民学会如何发展,是毛泽东着重考虑的问题。1920年5月8日,毛泽东在上海半淞园召集会友举行会议,讨论学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毛泽东发表了许多主张和意见。根据讨论结果,会议形成6项主要决议,规定吸收会员"务宜谨慎",新会友入会应该具备"纯洁,诚恳,奋斗,服从真理"四个条件;学会工作必须坚持"潜在切实,不务虚荣,不出风头"的作风;会友之间要"互助互勉"。半淞园会议为把新民学会建设成"1个高尚纯粹、勇猛精进的同志团体"起了积极作用。
随着爱国运动的深入发展,新民学会以其组织严密、作风潜在切实、注重实践等特点而影响日益扩大。但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毛泽东日益深切地感受到:仅有一班刻苦励志的人是不够的,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学会"不可徒然做人的聚集,感情的结合,要变为主义的结合才好。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有所趋赴"。
1920年7月,毛泽东从上海回到湖南后,即着手在新民学会会员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活动,一师附小和一师校友会会址成为他们经常开会学习的地方。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大家就当时流行的各种新思潮反复研究、比较和鉴别,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
为了"联聚同人精神,商榷修学、立身与改造世界诸方法",进一步巩固新民学会组织,从1920年冬开始,毛泽东先后主编了《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共3集,编写了《新民学会会务报告》共2号,印刷后发给会员人手一册,促进了会员之间的思想交流。蔡和森、毛泽东关于"走俄国人的路"、"建立共产党"等思想观点,正是通过这种通信交往而不断清晰,并逐渐为大多数会员所认识、所接受。
为了把新民学会会员引上马克思主义道路,毛泽东与何叔衡等人发起,1921年元旦在长沙的会员举行了新年会议。
1月1日这天,长沙城大雪纷纷,寒风刺骨,18名新民学会会员顶着风雪来到潮宗街文化书社。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大家围绕着学会的方针和实现这一方针的方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毛泽东首先介绍了留法会员讨论这些问题的情况。他说:"去年7月,和森、子升集合在法会友,在蒙达尼召开了为期5天的会员大会,他们对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一致赞同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作为学会的方针。但对改造的方法却有两种意见,和森等人主张走俄国人的路,像俄国那样,组织共产党,采取无产阶级专政的急进方式,通过彻底革命,以根本改造中国社会;而子升等人则主张温和的革命,以教育为工具,实行工学主义及教育改造。"当开始讨论学会的方针时,熊瑾玎连忙发表自己的看法:"改造中国与世界,新民学会素来即持这种主张,我看这个问题就不必多讨论了"。
毛泽东则认为:"我看还是有讨论的必要。现在国中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显然有两派主张,一派主张改造,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一派主张改良,以张东荪、梁启超为代表"。一联系到社会上的主义与道路之争,与会会员很快打开了思想闸门,纷纷发言,各抒己见,有的赞同改造中国与世界;有的主张改造世界;有的则主张改造东亚,认为改造世界太宽泛。
下一页 尾页 共6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