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就在我上一本关于中国互联网历史的作品《沸腾十五年》脱稿之时,创作《十亿美金的教训》一书已经排在我所有计划的最前列了。
《十亿美金的教训》很容易被误读为“互联网大败局”,但和《沸腾十五年》一样,这同样是一本关于中国互联网英雄人物和他们波澜壮阔的创业故事的作品。所不同的是,《沸腾十五年》是以编年的方式进行描述,而本书则以案例解读的方式进行了更多的总结和反思。
本书之所以冠以《十亿美金的教训》的书名,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本书所描述的10个案例中,每一个案例的主角一旦能从本书所列举的教训中提前受益,做出正确选择,超越对手甚至只需要紧跟对手的话,那么,都至少能够成就十亿美金公司。而其中的两家公司盛大和分众,如果能从本书所列举的教训中受益、做出正确选择的话,甚至可以帮助自己成为百亿美金公司。
另一个显著原因是,本书所描述的10个案例,其公司所获的最少投资额都是以5000万美金计,而联想FM365、盛大盒子、分众、ITAT、港湾、3721这6个案例本身都接近和超过1亿美金的投入。由于这些投资只是占被投资公司的一部分,因此,这10家公司所形成的经验教训,如果用钱来衡量的话,也是十亿美金的量级。
每个人都会遇到如他所愿的时刻不论从哪个逻辑来推演,这本书所蕴含的教训都可以称为十亿美金的教训。
那么,本书所蕴含的价值十亿美金的教训到底是哪些具体内容呢?我们认为,创始人无法完成从个人英雄到商业领袖的跨越,没能抵抗住热钱的诱惑而自乱阵脚,在用户体验等细节问题上渐行渐远,是其中的三大教训。
教训一: 没能完成从个人英雄到商业领袖的跨越
英者,光明磊落而无所畏惧的人;雄者,有雄心而且坚持的人,符合这两者当为英雄。英雄不必是成功者。古往今来的英雄,也有因悲壮的失败而使万人感慨和赞叹的。英雄是敢以个人的渺小去做很难做到的事情的人,是知其难仍一往无前地去做的人。
以此定义,本书所叙述的诸多案例中的主人公,不仅是英雄,而且都是大英雄。
李一男是英雄。不论其在华为开发万门机,还是借华为内部分流在高级副总裁之位上主动进行内部创业的举动,都荡气回肠。他身上蓬勃的英雄气息也是其离开华为之后能够迅速找到一拨跟随者的原因所在。
王峻涛是英雄。一个福州人,在一个雪夜,放下自己在家乡的千万基业,只身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想完成电子商务8848高峰的梦想。此情此景,王峻涛每次回忆起都无比的激荡人心。
江南春是英雄。他能够在大家都已经司空见惯的上下电梯的那个场景中,发现分众的模式,并由此开启公众对新媒体的诸多想象。
鲍岳桥一直是英雄。在希望电脑公司的时候,写出了联众这样的平台的鲍岳桥是软件英雄,而出来和简晶、王建华一起创办,并使联众很快成为国内用户数最大、赢利最早的互联网公司,更让其成为新的互联网英雄。
周鸿祎一直饱受争议,但在他的支持者看来,他就是大英雄,即便是他的反对者,也都承认他是不折不扣的枭雄。
陈天桥则是大英雄,启动盛大盒子这样的决定本身就是充满英雄主义的。几乎所有接触过陈天桥的人都被陈天桥身上散发出来的英雄主义情怀所感染和折服。
即便是被媒体不屑一顾、充满投机色彩的PPG和ITAT,它们的创始人李亮和欧通国,也可被称为英雄。他们想通过信息系统的搭建和互联网的应用以及新的营销模式的推广,进而去改写整个中国服装业的格局的举动,都堪称英雄的壮举。
我们必须承认,直到今日,中国互联网发展之所以这么波澜壮阔,之所以这么激动人心,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前仆后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行业有足够多的英雄主义情结自发和不自发地弥散。英雄主义所引发的创业冲动和干一番大事业的梦想,借助互联网的魔方而成功的故事比比皆是,这也是中国互联网最迷人的地方。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纵深发展,中国互联网呈现出的可能性越来越多,中国互联网行业已经有了超过15年的商业运作。而更重要更应该被尊重和正视的逻辑是,我们希望更多的中国互联网的创业家们能完成从个人英雄主义向商业领袖的跨越。
这种充满英雄主义情结的商业领袖的自我跨越是决定他们所创办的公司能够成为十亿美金公司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诸多创业公司来说,一家新公司的成立很多时候都是靠创业者的英雄主义和激情所缔造的。但英雄主义的存在只是很多创业公司开始的基础,如果公司的创始人不能完成个人英雄向商业领袖的转变,那么这家公司将很可能得到十亿美金的教训。本书所叙述的10个故事尽管大不相同,但都具有同一个惊人的逻辑,那就是开初因为英雄主义而迅速崛起,之后因为创始人英雄主义泛滥而自我迷失,最终导致公司江河日下。
那么,一个创业者应该如何完成从个人英雄主义向商业领袖的跨越,我们又可以获得怎样的启示呢?
第一个关键词是道义。
在东方式的商业逻辑中,成功者往往被要求是个圣人。在西方式的公司里,虽然要求不如东方式公司这么苛刻,但这个逻辑还是存在的,至少会要求企业的领导者不能有与所领导公司的商业道德相悖的行为,比如惠普CEO马克·赫德因卷入性骚扰指控而辞职。
我们的结论是,创业者要想完成向商业领袖的跨越,不需要成为圣人,但在一些基本的道德约束和自我规范上,必须具备高于常人的标准。
遗憾的是,本书所描述的诸多案例的当事人,却不可避免地陷入道义漩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