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性主义心理学传统
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是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单子构成的,单子是无限的,不可分割的和能动的客观精神实质,物质只是单子的外部表现。灵魂是人体中的最高单子。他对心身关系提出了“预定和谐”的心身平行论。他认为,灵魂单子和身体单子也是互不影响的,其间没有因果关系,它们按各自的内部活动规律活动。但是由于上帝事先的安排,整个世界的单子在发展过程中是协调一致的。
莱布尼茨用连续性这个概念说明单子的等级,也用于观念的等级、观念按它的意识性的不同程度而分成许多等级。人的观念比无机物、植物、动物的观念更有意实性。但人的观念也有许多不同程度的意识性。最无意识性的观念叫做微觉,最有意识性的观念叫做统觉。莱布尼茨以为微觉是意识性等于零或者几乎等于零的观念。许多微觉可以集合成极明晰的统觉,这就像许许多多听不见得水滴声汇集成汹涌澎湃的巨浪发出雷鸣般的声音一样。统觉最具有意识性,主动性也比较大,他能使人认识到内心状态和运用概念进行推理等思维活动。他关于微觉和统觉的学说,对于后来的无意识说和统觉说是有启发意义的。
莱布尼茨拥护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反对洛克的经验论。认为人具有天赋的理性能力和理性原则,感觉经验不是知识的源泉,而只是起到媒介的作用。通过它使人觉察出先天固有的理性原则,使心中不清晰的知觉变成清晰的观念。总之,莱布尼茨是近代德国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开端,是后来心身平行论的起源,对后来的心理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沃尔夫
沃尔夫首先使用了德语“心理学”(psychologies),后来由鲁斯齐首先使用了英语的心理学。沃尔夫把莱布尼茨的世界观改成了二元论。莱布尼茨说单子的本质是精神,物质只是单子的外部表现。沃尔夫则主张单子有两种,一种是心的单子,即灵魂,一种是物质担子,即物质原子。沃尔夫继承了莱布尼茨的唯理论的认识论,反对洛克的经验论和联想说,他人为人的心理不是空白的,被动的,而坚信人心有一种主动活动的,富有理性的固有观念。
沃尔夫是近代官能心理学体系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的心灵具有各种官能,心灵利用其不同的活动,如用记忆官能去进行识记和回忆。
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在他的《作为根据经验、形而上学、数学的科学的心理学》一书中曾经明确地对心理学作了界说。
赫尔巴特接受了莱布尼茨关于灵魂单子具有活动特性的观点。认为观念也是活动的,同时他也吸收了英国联想主义的思想和当时力学关于引力和斥力的概念来说明观念互相吸引和互相排斥的关系。他的一些思想后来被冯特所采用。
赫尔巴特提出了“意识阈”和“统觉团”的概念。他认为两个互相冲图的观念虽然可以相互抑制,但不会消灭于无形,受了抑制的观念由于其势力减弱,就由一种现实的状态退为一种被一致的状态。就是说,任何时候占意识中心的观念只是容许与它自己可以和谐的观念出现于意识上,而将于它不和谐的观念抑制下去,降入无意识状态。赫尔巴特认为,意识阈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意识和无意识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随着时间的变迁,意识阈限上的观念可以转入阈限下而成为无意识的。相反被抑制的观念,可以通过有关的意识观念的吸引从意识阈限下进入意识阈限上。赫尔巴特还认为,任何观念要进入意识内,都必须与意识中原有的观念整体相和谐,否则会被排斥。这个观念的整体,他称为“统觉团”,他的统觉团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使他成为近代著名的教育理论家。
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但他在心理学思想史上影响很大,他的学说对韦伯、费希纳、冯特和弗洛伊德的思想都有直接的影响。
陆宰
是实验心理学建立前的最后一位哲学心理学家。陆宰的主要贡献是他提出了关于空间知觉的部位标记说。所谓部位记号说,是指空间知觉是由于接受刺激的部位所留下的特殊记号,同某种运动经验逐渐结合的产物。
陆宰指出,人的空间知觉不是先验的空间形式的显露,也不是现实空间关系的直接反映,而是一个依靠经验逐渐形成的过程。
第二节 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起源
19世纪,各门学科的发展为心理科学的独立创造了条件。当时的天文学、解剖学、生理学和物理学等多门自然科学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这些学科的共同特点是采用了系统的观察法和实验法。由于采用了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这些学科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成功使得一些心理学家意识到,若要使心理学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必须把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引入心理学,把心理学建成一门实验科学。
一、天文学与心理学
1796年,格林威治观察站的马斯基林辞退了其助手金内布鲁克,因为他的观察星体通过交叉点的时间总是比自己的观察纪录慢0。8秒。当然马斯基林肯定以为自己的观察时间是准确的。这件事情引起了德国天文学家贝赛尔的注意,他开始系统对比不同天文工作者的观察时间。发现天文工作者报告星体通过的速度都有差异,而这种误差导源于个别差异。后来提出了人差方程式。以便天文工作者之间的差异能在天文计算中消去。这个发现刺激了人们对反应时间研究的兴趣,也给早期的实验心理学提供了直接的研究课题,如复合实验和反应实验。
生理学与心理学
关于脑机能的研究
1、加尔的颅相学
加尔是德国的解剖学家。曾经对人的心能和头颅的形状之间的关系进行过观察研究,并根据个别例证提出了面相学和头骨学,认为脑的各个区域是各种心理能力的特殊器官。后来他的学生改称为颅相学,使它流行起来。进一步详细地把颅骨划分为37个区域,标明各种不同的心能。颅相学是缺乏科学根据的,但是他以脑为心理的器官的观点以及关于脑的机能分区说,刺激了后人对脑的不同部位的机能研究。
2、弗卢龙的大脑同一机能说
是法国的生理学家。他在前人的基础上,以解剖为根据神经系统分为大脑两半球、小脑、延髓等六个单元。他使用局部切除法和刺激法的实验测定脑的各部分的机能,他认为,尽管中枢神经系统可依照其性质和机能分为几个主要不同的部分,但仍然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机能是统一的。他用大脑机能统一说反对传统的大脑机能分区说。弗卢龙的大脑机能统一说对脑科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他所使用的切除法为后来的动物实验心理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3、布罗卡言语运动中枢的发现
法国著名的外科医生。他首创临床法。这个方法是他对一个多年不能清楚的说话的人死后做尸体解剖是创立的。他在解剖是发现词人的大脑皮层第三额回处出现损伤。他便把大脑的这一部分称为言语活动中枢,也称作“布罗卡区”。临床法作为一种死后解剖,未发现损伤区提供了机会,这个损伤区被认为是病人生前存在的某种行为条件引起的。布罗卡的发现对弗卢龙的大脑机能统一说是一个有利的挑战,又进一步激起了对大脑机能定位的研究。同时,由于切除法不能用于人类,所以布罗卡所采用的临床法称为切除法研究的一种重要的补充。
关于大脑机能究竟是定位还是统一的争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巩固了脑是心理的器官的信念,大脑研究中所使用的切除法、临床法和电刺激法等方法为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工具,推动了感觉生理心理学的发展。
(二)关于神经生理学的研究
1、贝尔—马戎第定律的发现
贝尔是英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在贝尔之前,生理学家还以为凡是属于神经都具有传导感觉刺激和运动冲动的机能。贝尔1807年发现脊髓神经的后根只传导感觉刺激,前根只是传导运动冲动,证明了传导感觉刺激和运动冲动是由不同的神经纤维分担的,这就是命名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差异定律。1819年,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弗朗西斯·马戎第也独立发现了这个定律,所以这个定律也称为贝尔-马戎第定律。这个定律为神经的单向传导、感觉神经的特殊能说和反射弧概念的理解奠定了科学基础。
2、反射动作的研究
早在盖伦的时代就已经有现代所谓瞳孔反射的描述,17世纪笛卡尔提出反射的思想,但是直到1736年阿斯特律克才首次提出“反射”这个词,他把反射分为感觉神经、中枢神经低级部位和运动三个部分,指出随意动作和反射运动的区别。到了19世纪,约翰内斯·缪勒把反射概念引入生理学体系,认为反射动作也通过大脑,只是在大脑里面不起什么作用。
3、神经冲动的电性质的发现和研究
1780年意大利生理学家伽伐尼发现,用两根金属棒分别连结蛙腿神经和蛙腿,当两棒接触时便引起蛙腿的踢跳动作。这一发现证明冲动具有电的性质。伽伐尼实际上发明了一套供应电流的湿电池组,使蛙腿肌肉发生抽搐。后来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从而发现了可以用感应电流来刺激神经。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法国生理学家杜布瓦·莱蒙完成了有关动物电的著名研究。
4、赫尔姆霍茨对神经冲动传导速率的测定
关于神经冲动的传导速率,在19实际上半叶,生理学家还以为跟光速差不多,不能测定。赫尔姆霍茨在1850年第一次对神经传导的速率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发现蛙的神经传导速度每秒不到50米,后来又测定了人的神经传导速度是50-100米,实际上是123米,赫尔姆霍茨对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的测定并没有考虑对心理学的影响,但是后来被用于心理活动和反应时间的测量研究。赫尔姆霍茨的研究的重要意义是使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过程是可以进行实验和测量的,过去无法形容的“灵魂”居然可以时间化,从而打破了心理不能实验和测量的神话。
5、约翰内斯·缪勒的神经特殊能学说
缪勒认为每种感觉神经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性质和能,感觉所反映的不是外物的性质,而是关于感觉神经自身的性质和状态的知识。例如,对声音的感觉只不过是关于听神经性质霍状态的知识,对光色的感觉只是关于视神经的性质霍状态的知识。其主要依据是;同一刺激作用于不同的感官引起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官引起同一感觉。
其贡献:首先,他用“能”的概念代替了动物精气、原动力、生命力或神经力等神秘的概念。其次,在生理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主观映像以来与反映机构的问题,肯定了感官机构对形成一定感觉的作用,促使了生理心理学家对感官神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