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给孩子自由?
大人们总是振振有辞:怕孩子摔着!
怕这、怕那,成为多少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阻碍了多少孩子的正常发育啊!
而且,这样对孩子的阻挠,往往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大人怕孩子摔跤、不肯松手让孩子自己探索,久之孩子会失去探索的兴趣、失去对环境的观察、失去对四周物品空间距离的判断、也失去自我保护意识。许多在大人过度保护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走路直眉瞪眼,不看四周(因为没有障碍物的概念,也从来不需要自己小心),当然也很容易被一个小小的台阶绊倒。这个时候大人会飞奔过去,扶起大哭的孩子,自我满足的感叹,“看见了吧,就是不能松手,一松手就摔跟头!”
可是,此时不松手尚可,难道你能够做到跟着孩子一辈子不松手?
不摔跟头,孩子就永远学不会独立走路。小时候不摔,长大了会摔得更狠。
不松手的家长,说是为了保护孩子,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不是怕孩子摔跤,而是怕给自己找麻烦。孩子总牵在自己手里多省事儿,而放手让孩子探索世界,就需要看护人开动脑筋、时刻提高警惕,有创造性地保护孩子不受伤害;同时也需要看护人更加勤快,及时更换濯洗孩子玩儿脏了的衣服。
蒙特梭利说,“不必要的帮助就是对孩子的压制。”
Sam从生下来开始,在四肢体能的发展上、对四周事物的探索方面,就没有受到过任何限制。
从他能爬开始,我们就经常带他到一些游乐场所,让他在器械上爬来爬去;10个月左右,只要把他放到滑梯顶端,他就会一欠屁股一努劲儿,哧溜一下滑下来。我相信所有小孩子都喜欢飞驰下滑梯的那种感觉,Sam就特别喜欢玩儿滑梯。待到一岁多,他还玩儿出花样来,要么翻过身子趴着滑,要么头朝下倒着滑。凡是转为儿童设计的滑梯,只要地面铺的是海绵砖,我们就随他滑,在他旁边稍加保护就可以了,但是从来不拉着扶着他,给他造成任何阻碍。
Sam学习走路的过程也十分顺利,我们一直采取弯着腰扶着他练习的方法,虽然大人累一些,但是对他的保护更加可靠。我看到过不少家长给孩子胸前拴一条绳子,像牵小狗一样牵着孩子,孩子就探着身子,一扑一扑地踮着脚尖向前冲。这样做地唯一好处是解脱了大人的劳累,对孩子却有百弊而无一利,不仅仅在危险出现时大人无法及时保护孩子,更会损害孩子将来的走路姿势。
Sam在一岁生日过了整整三个星期时,正式开始独立走路。孩子学会走路,对于他自己、对于家长来说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因为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解放:大人不必总抱着孩子了,孩子也有了更多的自由来探索世界。
Sam会走路后不久的一天,我带他在园子里玩儿,牵着他的手上下喷泉旁的台阶,一位邻居走过来对我说,“你不必这样牵着他,我看见他爸爸带他出去时,就让他自己上下台阶,根本不管他。这孩子很棒,几下就会自己走了!”听言我不禁放了手,果然小家伙上下台阶十分自如。看来我这个当妈妈的还是过于小心,对孩子过分保护了。而且Sam在这方面也流露出小孩子的天性来:跟着爸爸,知道爸爸不管自己,就独立行事;跟着妈妈和阿姨,知道她们更“心疼”自己,也就顺水推舟,多一些依赖。
作为父亲,在发展孩子体能方面,有着天生的优势:男性天生就更加大胆,更放得开手。从不到一岁开始,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带他到朝阳公园的儿童游乐场玩儿。Sam最喜欢的就是一座美式树屋,布满各种让孩子随心所欲钻来钻去爬上爬下的通道,还有4座长达6米的树干滑梯。这些滑梯我都不敢钻进去滑,Sam和爸爸却滑的不亦乐乎。每次Sam都在滑梯顶端通过树干大呼“妈妈!”我在底端接应他,叫他找妈妈来。他滑出树洞口后放声大笑,然后回过身来叫“爸爸!”爸爸也随后应声滑下来。树屋二层和三层之间有一套围着编织网的楼梯,几乎直上直下,网子很窄,成年人无法钻入,爸爸就让Sam独自爬上这个网梯,他自己走平常的楼梯,在网口等Sam。第一次看到丈夫撒手让Sam独自攀爬,我吃惊极了,问他行吗?丈夫说我们已经这样做了好多次了,没有问题。我仰着脑袋,看着刚满一岁不久的儿子稳健地一步一步爬上网梯,心中无比的自豪!
这两年,各地居民小区添加了各种普及性健身器械,Sam也成为在这些器械上翻飞的小小健身家,每每招来周围邻居惊讶的目光和评论。有几次,一些孩子跑来玩这些器械,他们的家长本来要阻止的,但是看到比自己孩子小许多的Sam在上边运作自如,也就打消了顾虑,放手让孩子玩了。
可能很多家长没有发觉,孩子其实天生就有很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只要你相信他,放手让他探索世界,同时在一旁给他提醒,告诉他该注意些什么,一般来说不会出什么事儿。给孩子自由,就是鼓励孩子认知四周事物,认知自身能力、培养对事物的观察、也锻炼各方面的体能。
关于攀爬,著名教育学家孙瑞雪这样说——
只要有孩子的家长都知道,幼儿从1岁开始到6岁都喜欢攀爬,为什么人类所有幼儿——不论是哪个民族、哪个地域、哪种文化,是文明还是落后,幼儿都无一例外的喜欢攀爬呢?
因为攀爬是幼儿早期创造力发展的一种自发的自然表现形式。
人对自身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早,儿童的思维和行为是一体的,禁止了儿童的行为也就等于禁止了儿童的思维。因此儿童的行为也恰是创造能力发展的一种早期形式。儿童是在攀爬中判断自己能力的,当这种能力在攀爬的高度和难度上达到某种程度,并使儿童在心理上感到自己能承受时,他便开始探索难度更高的、冒险性更大的行动,并不断突破自己心理的承受力。儿童的这种创造倾向同成人相比,看上去是那样的势不可挡。一般情况下,人在基本生存达到满足时,这种称为创造力的探索精神就会自然地发挥出来。
当孩子探索世界时,也是他最聚精会神的时刻,成年人过多地干涉会破坏孩子的专注,磨灭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损毁孩子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往往那些上学后不专注的孩子、有所谓“多动症”的孩子,追溯其成长史,都有家长干涉过多、限制过多的痕迹。
Sam一岁半的那个夏天,我们带他到青岛度假,每天下海戏水,下边摘抄一段我以Sam为第一人称所写的日记:
今天好险啊!差点儿把妈妈丢了!
又是一个大晴天,我们早早来到石老人浴场。今天人少,大概昨晚啤酒节开幕式,大家都喝多了,这会儿还睡着呢。我们全家泡进海水里,跟着海浪一起蹦高。浪头很猛,一个接一个的打来。有的浪特别大,跟一堵墙似的,哗啦打下来,冲击力十分强大。爸爸抱着我,浪来了就把我高举起来,让我骑在浪尖上。我一点儿也不害怕,反而乐得咯咯的。所有的人都特别惊讶我的胆量,大部分人肯定心里都以为爸爸妈妈发疯了,因为实在没有我这么小的孩子在浪里玩儿的。有些比我大的孩子都不敢下水,很多成年人都带着救生圈。
再说妈妈,她不会游泳,也诈着胆子跟我们海里弄潮,因为实在非常刺激非常好玩儿。一个巨大的浪头打过来,妈妈一下子没影儿了。过了几秒钟,我们看见她脚丫子朝天在海面上露了一下,然后又没影儿了。爸爸抱着我,身体凉了半截儿,心想我抱着孩子,可怎么救老婆!我搂着爸爸,也有点儿着急,妈妈怎么不见了。
妈妈呢?倒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一样,大浪把她冲倒,头朝下栽进海里,一直沉到海底。她没有惊惶失措,倒是很沉着,屏住呼吸,摸到海底。浪的冲力把她的身体推出一个侧手翻(在陆地上做不出来的动作,在海里易如反掌,妈妈成体操健将了),翻完了,她触着海底站了起来。我们看见她终于浮出水面,松了一口气。她跟我们说,哎呀,刚才完全失控了。还没说完,又一个大浪打过来,我们急忙集中精力对付它去。
后来妈妈说,有了今天这回惊险,再也不怕水了。她夸了我好几次,说我好勇敢,有胆量的宝宝,什么都不怕,能够对付生活中的各种困境,也敢于体验生活所提供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