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五,三环堵得要命,趁着兴头,干脆再多写两句。
我的职场经历比较复杂,我21岁毕业就到了北京,在国家机关里呆了4年,本来可能会继续呆下去,98年正好朱总理在位的时候搞了一个“机构精简”的运动,国家部委人员大精简,据说每个部委都下了最少减员50%的死命令。本来我在的部委按道理还是应该加强的单位,但朱总理的命令下来,各个部委都得做贡献,我们也不能“幸免”。不过说句良心话,我一直感激朱总理,如果不是他这道命令,我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活法,我觉得一定不如我现在活得“滋润”。
这里我提提我在机关里的经历。我一直认为,我能走到今天,得益于在机关4年的磨炼。我在大学里,属于学习成绩一般,但社会活动参加得比较多的那一类学生,其实从我们同学毕业10多年的经历来看,从大学走上社会以后,往往就是这样一些在学校比较活跃,但学习成绩一般般的人,社会适应能力比特能上自习,老拿奖学金的那部分人强。
在大学我比较好玩,什么东西都喜欢尝试一下,兴趣也比较广泛--不知道现在的大学怎么样了,我们那时候校风特别宽松,氛围也特别活跃,再加上我们学校也算是百年名校,文化沉淀也比较深厚,培养出来的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真的是不错。这个月我们学校在北京当开完一个校友会,我也有幸参加,校友录上真是“星光灿烂”,从政界到央行,名企,从部级干部到董事长,长长的一串。看来,我还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啊:)
好象扯远了,其实我就是想说明一点,一个人在大学的阶段,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可以说最重要的人格特征,思维模式还是综合素质,都是在这一个阶段形成的。我上面提到的,现在“混”得比较好的一些人,在大学4年得到的锻炼是比较充分的,所以他们走上社会以后,学习得快,适应也快,所以别那些偏于一隅,只知道从书本上获取知识的人要来得“顺”一些。
由于在学校4年打下的底子,在毕业分配的时候,凭借综合能力,我在80多名同学中脱颖而出,成为分到我所在部委的仅有的4个人之一。好象我的平均分还是第一。说实话,我大学这4年,“玩”得真痛快。我记得一、二年级还比较规矩(但是逃课率在我们班上也是名列前茅的),三、四年那叫玩得一个痛快。不过我说的这种“玩”法,好象不象现在新浪原创文学中有的网友描述的那么“开放”,我指的无非就是,学生会,踢足球,组建学生乐队,这些东西。我个性比较喜欢挑战,精力也比较充沛,无论是学生会,踢足球还是乐队等等,我好象都做到了比较前面的位置。可以说,大学这4年,确实玩得比较“尽兴”,也为我后来的成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说到大学,不得不说说我的LP,当年的GF。
我感谢我的大学4年,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在3年级的时候,认识了我LP。从我后来的人生轨迹来看,我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而我的LP,是她改变了我的性格,间接地说,改变了我的命运。
男人,要找到一个好LP,那是一辈子的福分。我想看过这个论坛另外一篇自述《一家两制抗风雨》的朋友,一定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个好的好人,可以最深度的影响一个男人。我想说,男人是一定要经过女人的锤炼,然后又成为一个父亲后,才可以说真正的成熟起来。
我认识LP,要归功于我的一个爱好-吉他。我前面说过,我在学校里组建过乐队-是我3年级的时候,我LP那时才刚入校,是她们学校乐队的键盘手(她小时候学过钢琴)。我们学校跟她们学校就隔一堵围墙,70年代是一所学校,我们毕业6后以后又并在一起。我小时候有个臆想,希望以后我的GF最好是一个白衣胜雪,长发齐肩,一手琴弹得行云流水的女孩子。我第一次见到我老婆的时候是冬天,当时她们乐队到我们学校演出的时候,穿的是一袭红大衣,一副女孩的模样,很奇怪的是,我第一眼看见她的时候居然会在脑海里闪现出一个念头“这会不会是我以后的LP啊”,信不信由你,她后真的成为我LP了。真是人生真奇妙,不试不知道(一笑)。
后来,我很花了些功夫把她从她们学校乐队“挖”了过来,顺带还“挖”了一个女歌手。因为我们乐队也缺键盘手,歌手(我做人事工作的经历,可以从上大学的时候追溯起:))。后来我们几个乐队的成员,成了非常好的朋友。这一直是我大学生涯里不可磨灭的回忆,这一段经历深深地影响了我。后来我们的贝司手和歌手(我LP的同学)也有过一段恋情,但最终没有象我们俩这样走到了一些。
搞乐队的经历,跟后来我做企业的经历差不多。也是从无到有,先组建团队,想办法弄钱,购置二手设备(记得我们3个月后才用劳动成果添置了一套新的音箱),跑场地联系“客户”(我们的业务主要是给学校的舞会伴奏,每次总共120元,相当我们当时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从这个意义上看起来,我注定是做不机关,我做“企业”的尝试,严格说起来,从大学3年级就开始了。
LP是个独生女,家庭环境比较好。但身上根本没有独生子女的毛病。能够找到我LP这样心地善良、特别宽容的女人,是我这一辈子的福分。这是一句真心话。因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对一个男人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我认识不少身家上千万的朋友,但他们都特别羡慕我,说我无论什么时候回家,都有人给我做饭――好象确实是这样,有钱并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我原来的性格很急,属于那种不太能容忍别人犯错的人。这样的性格,让我吃过很多苦头,直到认识我LP以后,这种状况才逐步地改变。3个月前,我从一个800多人的IT公司跳槽,现在是一家200多人IT公司的副总裁。现在的我,跟以前的我相比,骨子里没变,但为人处世、性格上不知到改变了多少。说到这里,真想再说一句,感谢你,LP。
那时候,工资特别低。不过当时感觉还好,因为在学校的时候一个月生活费才100多块,现在每个月拿200多,涨了两倍,好象还特别满足。因为经常出差,一出差就是一个多月,被查的单位管吃管住,还客气得不得了。所以也不用花什么钱,攒下来的钱都用在交通上了,每两周回一趟武汉看还在学校的LP。
这一年多,把河南的所有大型的煤矿和油田跑了个遍。在国家部委,除了工资低一点外,对刚出校门的学生其实好处还是多多的,至少眼界会比较高,很少有其他的机会,让一个学生有这样的实践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对我后来养成分析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一年FB下来,整整重了20斤。
我是95年5月份回到北京的,因为我所属的司局缺人手,所以就提前调回了北京。我接下来的3年,从业务口转到了人事口,做的是我们部委地方派出机构的领导班子的考核。3年下来,我几乎跟随领导跑遍了全国的10多个派出机构,当然,顺带也“被迫”游历了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印象中除了西藏、台湾没去过之外,其他地方几乎“扫荡”干净。
这样的经历其实也很重要。因为跑的地方多了,对一个人的阅历和经验是非常好的。更重要的是,这4年,由于考核的关系,我跟至少2000人面对面谈过话(这是机关考核的一个套路),这才真正是给我后来的职场生涯积累的一笔巨大无比的财富。我记得到1998年5月份的时候,我的工资涨到了1100大圆。
记得是97年12月,我跟LP领的结婚证。LP比我晚两年毕业,为了把她弄来北京,我几乎使出所有的能量。我记得,最后经历千辛万苦,我从她们单位领导的手上拿到她的调涵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百感交集”。
96年的时候,要想把一个人弄到北京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也是天意,我当时是在人事部门。有一次去人事部开一个会的时候,正好旁边坐的是我LP后来这个单位的人事司干部处的人,我们当时聊得挺好,后来鬼使神差、东转西转,最后事情会落在这个人身上解决。这中间的过程,说起来实在是长,可是,如果没有我在学校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那点“宝贵”的社会经验,利用我仅能调动的一些社会资源去完成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这些故事。在帮LP调进北京的半年时间里,我可以说没睡过一个踏实觉,真到后来真的拿到那张薄薄的进京指标和调涵的时候,我连做梦都不敢相信那是真的。经过这一关后,LP的父母才真正地同意了我们之间的关系。
最想告诉后来的学弟学妹们,1、千万珍惜你们的大学4年,这4年,确实对你今后的一生太重要了。2、任何事情,一定要坚持到底,不放弃,才能成功。
之所以把我的这些“陈年旧事”拿出来说,是想说明我的一个观点:要想拿高薪,首先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包括了你为人处世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习的能力等等,这些素质,不可以从书本直接得来,是要靠生活的积累,从挫折与困难中磨练出来的。所以你吃得苦越多,你就越应该对自己有信心。
1998年初,机关分房。为了赶趟,我跟当到北京一年的GF领了结婚证。我的运气一直比较好,尽管在分房的打分排名比较靠后,但最后轮到我的时候居然还有两套二居室,而且在建国门绝好的地带。可能是因为建国门离我们机关上班的地方有点距离,阴差阳错,前面的人有的挑选了位置比较好的一居,或是距离更远一点的三居,最后让我捡了个便宜。于是,在98年初的时候,我有了属于自己名下的第一套房。2000年房改的时候,我花了6.5万元买下了这套60平米两居的产权。按现在北京二环内二手房的价格,大约估值应该在40万左右。
1998年5月份,国务院部委系统开始落实朱总理的“机构精简”的指示。当时我们司里有29个人,80%是部队转业的干部(部委的行政机关里那时候很多转业干部,多数是团以上级别,因为很少有专业背景,所以留在行政部门比较多),其余的20%就是象我们这样毕业几年的大学生。当时,我正好是处里唯一的大学生,其余的正副处长,加上两个正副科长,全是转业干部。尽管我是处里唯一的“劳力”,但权衡之下,我们处长还是把“下岗”的机会留给了我。说实话,我除了感谢朱总理外,还要感谢我的处长。一方面,他在我LP调到北京的时候,替我出面说了不少好话,以至让LP单位的人感觉到重视;另外一方面,还因为他答应我们处的门永远向我敞开。说老实话,我除了脾气直一点,不太会拍马屁之外,在工作上其他方面,确实在司里的大学生里面表现是比较突出的。处长的很多考核报告都是我起草的,而且我是处里面唯一会用计算机的人。:)那时候计算机当处于普及阶段,我们处里一台IBM“奔1”的计算机,是下面的办事处“赞助”的。我用他做了不少事,而且还偷偷地安了一台Modem,后来通过内部电话上网,98年上网,在网友里也算是比较老的一拨人了吧。
所谓的“下岗”,其实待遇是比较优厚的。机关给了很多优惠的政策,比如:可以带薪学习3年,保留编制和身份,3年(读研究生)的学费由国家支付,学习结束后可以“自谋职业”,也可以再回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