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雪山北望
雪山北望
中国和尼泊尔,是一山相连的友好邻邦。这山,就是举世闻名的喜马拉雅山脉。山的这边是中国,山的那边是尼泊尔。
尼泊尔王国(ThekingdomofNepal)的版图为一微弧形窄长条:东西长880余公里,南北最窄处不过140余公里。由于其北面与我国西藏接壤的国境线基本上都处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线,且境内地势高峻,山地占全国面积的3/4以上,海拔900米以上的土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240余座,故有"山国"之称。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珠穆朗玛峰就屹立在中尼边境线上。如果把喜马拉雅比作一位世界巨人,那皑皑雪峰,当是巨人的苍苍皓首。
长居北京,总觉得距离喜马拉雅十分遥远。到了尼泊尔,才恍然发现,自己已处在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加德满都位于尼泊尔中部偏东北的一个高山谷地,距北部边界不过70余公里。住在加德满都河谷,就像是依偎在喜马拉雅余脉的臂弯里。
去尼泊尔之前,听人说在加德满都就可以望到喜马拉雅雪山,因此,到加德满都后天天都要北望,期盼着喜马拉雅能在某一天突然雄踞于我的视野……
初见雪山
初到加德满都,是在8月初。不久,我便发现,街上很多摊店都出售印制精美的雪山明信片或窄窄的一长条雪山照片,非常壮观、漂亮,便盼着能早日一睹雪山真容。可当时是雨季,天天云飞雾涌,就连近山都常常隐在朦胧中,哪里还能见着远处的雪山。
直到10月底的某日,下午无事,同事开出一辆车来,约我们几人去市南约10公里处的廓达瓦里(Godawari)度假村逛逛。那是一处建在一个小山坡上的半天然、半人工的假日休闲胜地:数座既有尼泊尔风格又有现代气魄的红色小楼,高低错落在坡上坡下;一条条红砖小路弯弯曲曲、互相连通;小路两旁,植有花草树木、竖着凉亭阳伞。在暖而不热的阳光下漫步于小路、草坪,直觉得通体舒泰。举目远望,小河、坡田、青山、蓝天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看呐,雪山!"
正当我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时,同事在我身后忽然喊了一声。顺着他的手指向北望去,一座绿树葱茏的小山背后灰蓝色的天幕下部,从西向东出现了一条高低起伏的白色山脉:初看似一股奔涌的白云,又像是一排翻卷的巨浪;定睛细看,她的上部边缘曲折清晰、有棱有角,边缘以下则凹凸分明、有明有暗。啊,这的确就是雪山,就是喜马拉雅!
我的故乡地处冀中平原,从小见到的只有一马平川的黄土地,看山、登山成了我幼年时耿耿于心的沉重期望。离开家乡工作后,走南闯北,见到过不少崇山峻岭,也攀登过一些名山大川,但还从未见到过积雪的高峰。因此,能够踏上我国的青藏高原,去领略世界屋脊的风姿和喜马拉雅的仙容,成了我心仪已久的神圣冀盼。没想到,这神圣而惊喜的一刻,居然在异国他乡这样一个不经意间突然出现了。我有些激动,甚至激动得有些慌乱。我紧跑几步,想再靠近一些,不想这里是高山谷地,愈向前,雪山愈向下缩隐。我只好气喘吁吁地停住脚步。
为了看得更多、更清楚一些,我们回转身走向身边的小楼,沿着外楼梯步步登高。随着我们所在位置的升高,天边那一脉雪峰也在我们的视野中渐渐升高,继而在近山和雪峰之间又升起一道深灰色的山影。前为青山、中为山影、远为雪峰,恰似一幅层次分明的水墨图画。只是由于时近傍晚,远方有些雾霭,一座座雪峰融在淡淡的云气之中,像是隐在一层薄纱后面的一个个皓衣仙子,恬静而优雅。此时正当夕阳西下,灰蓝色的天幕和隐约的雪峰忽然增加了些许透明的亮色,因而也使这美景多了些神秘、飘渺的意韵,让人觉得它并不是真山,倒像是一幅巨大无垠的灯箱照片。
据说,在加德满都河谷周围的山上,到处都有观看雪山的理想地点,比如东面的纳加考特(Nagarkot)、东南的杜里克尔(Dhulikhel)、南面的哈提班(Hattiban)、西北方的加玛乔(Jamacho)、北部的卡卡尼(Kakani)等。廓达瓦里也是加德满都河谷南面一个观看雪山的好地方。在这里,我第一次靠近了喜马拉雅。
初见雪山,虽然并不十分真切,但也让我领略了她特有的风韵。在回返的路上,我依然目不转睛地望着车窗外的雪峰。随着车子的向北行驶,那些雪峰不断地向近山背后缩隐,但直到我们回到市中心广场,一些峰尖仍依稀可见。看来,如果天气好,在加德满都市内确实能望见雪山,这使我心中不由得生出丝丝暖意:喜马拉雅,就在我的身边!
屡欲观雪山,不见雪山面;今日无意间,了却一心愿。这正应了一句古诗: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又见雪山
岁末,到哪儿去辞旧迎新呢?有人提议还是去东山吧。
所谓东山,是一个名叫纳加考特(Nagarkot)的地方。那里是一片海拔2000来米的青山。由于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东方,所以我们这些在加德满都的中国人都习惯地称它为"东山"。据说,此地过去曾是通往西藏的商道要冲,又是加德满都河谷第一批移民的栖息地,因此一直是加德满都河谷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由于这里山路弯弯,山花烂漫,山高林翠,视野开阔,近年来已成为加德满都河谷一个比较有名的旅游胜地。
第2节:雪山奇观
(加德满都河谷尼泊人人家)
熟悉这里的同事告诉我:去东山可以避开城市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爱抚,还可以登高望远,观看辉煌的日落与日出。如果天公作美,甚至可以领略雄伟壮美的喜马拉雅雪山的英姿。我国的国庆节期间,我们照例放了几天假,于是便相约去了东山。当时,雨季虽过,但山谷间仍是云雾弥漫。站在山顶,看云飞雾走,瞬息万变,一幕幕奇景倒也赏心悦目,可就不见雪山的影子。
元旦前夕,天晴气朗,按常规应该能看到雪山。于是在一个下午,我们再访东山。走出河谷平地,即是曲折盘旋的山路,车行一个半小时才到达东山顶上。黄昏夕照时,我们在最高处的一家旅馆安顿下来。爬上楼顶的平台,夕阳下,彩霞满天,却因暮霭太重,还是没能看到雪山。
旅馆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早上7点才日出。为保险起见,第二天早上6点半,我即起床爬上了楼顶。此时,仍是夜幕四合,惟东方天边微现鱼肚白。稍顷,白色转亮,亮色的天空下东北部显现出高高的山影。山影宛若巍峨无比的城墙,一个个基本处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的高高低低的峰尖恰如参差错落的垛口。随着天色渐明,山影上方的几缕暗云由褐变红,一些峰尖的右部渐渐现出金色的亮点。旋即,亮点变大、变长,就像有人在一些垛口处燃起了烽火;当星星点点的烽火慢慢燃烧成一簇簇烈焰的时候,一轮红日冉冉升起……
不知什么时候,我身边的平台上已站满了来看日出和雪山的人。朝晖下,一张张不同肤色的脸庞,无不洋溢着同样的兴奋,一句句不同民族的语言,欢呼着同样的惊喜。
随着朝日的冉冉高升,一簇簇烽火的颜色也由金变赤、变橙、变粉,并逐渐显露出山峰的脉络。啊,那就是雪山,喜马拉雅雪山!那些变幻莫测的烽火,竟是山顶处积雪映射的霞光!或许是积雪不多,亦或是日光照射角度的缘故,当雪山清楚地展现于眼前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一座座雪峰并不完整,而只是一条条、一块块雪面,因此在朝晖的映照下才如一派延绵的烽火。
我又一次直面喜马拉雅。她是如此的神秘,如此的高大,如此的灿烂!
当我正要仔细观看这些雪峰时,不知何时,山脚下已然升腾起一阵浓重的雾霭,刹那间就把那一处处粉红色的亮块遮住了。望着渐渐隐去的粉红亮块,我忽然又觉得她们就是一张张少女的脸,刚刚婉尔一笑,便羞答答扭头而去。
待到那些雪峰重又露出脸时,已是艳阳高照。那一条条、一块块雪面,现出本色。放眼望去,高处蔚蓝色的天空犹如大海,下部灰褐色的山影犹如海滩,而那些白色的雪面就好似海水冲击海滩所溅起的一排浅浪。当我再次想细看这浪花般的雪峰时,一股流云又吞噬了那些白浪。久等不见雪山复出,我们只好怀着丝丝眷恋,下山而返。
第二次看雪山,又应了一句古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雪山奇观
位于加德满都以西200公里处的博克拉市(Pokhara),人口约10万,是尼泊尔西部的重要城市,历史上曾作为西藏和印度之间的贸易中转站,如今已成为尼泊尔最繁荣的旅游城市。这里处在一地势低平的谷地之中,平均海拔827米,四周青山环抱,景色秀丽,每年都有大批西方游客前来观光度假,或从这里出发徒步前往尼泊尔北部旅行。
到了博克拉,不能不看雪山。位于博克拉市西北的鱼尾峰海拔6993米,因其山头形似向上尖尖翘起的鱼尾而得名,是一个著名的雪山景点。在鱼尾峰附近是安纳普尔那山脉,海拔8091米的安纳普尔那1号峰、7555米的安纳普尔那3号峰和7219米的安纳普尔那南峰等诸峰也都是著名的雪山景点。天气晴好时,在市区各处,均可看到蔚为壮观的连绵雪山。无云的晨昏,在朝日、夕阳的映照下,原本银白色的雪峰呈现出瞬息万变的颜彩,更是一大奇观。
我去过博克拉多次,但只是在第三次才真正看到了那绮丽的雪山奇观。
第一次去博克拉,是在2月,正是观看雪山的季节。从博克拉机场出来,在乘车前往饭店的途中,透过车窗,我的确看到了横亘北天的一脉雪峰,当时非常高兴,心想到了饭店一定要好好看看雪山,再拍些照片。但不承想,一到饭店即开饭,吃饭的时候,云雾开始聚集,饭还没有吃完,刚才还清晰可赏的雪山已经隐入云中。我和同伴们都期待着雪山能够重现身姿,但雪峰似乎有意躲藏,直到天黑也没有再露峥嵘。第二天早上,仍然阴云满天,雪山日出也没有看成。
第二次去博克拉,在同年的9月。当时尚在雨季,大雨滂沱,飞机未能按时起飞,到达博克拉时已是傍晚,天上阴云密布,半夜即下起了小雨。这次博克拉之行,连个雪山的影子都未看到。
转眼到了我国春节,放假期间,我第三次去了博克拉。这一次,我们没有乘坐飞机,而是由陆路驱车前往。当时,冷季将尽、热季初始,不仅气温回升,而且多为晴日,常常碧空万里,正是观赏雪山的大好季节。
汽车行驶在曲折蜿蜒的山路上,临近博克拉时,不时看到有雪峰从群山背后跃出或沉没。到了博克拉市郊,一片开阔,鱼尾峰和安纳普尔那群峰连成一线,清晰地挂在碧蓝的天边。时近中午,阳光正强,雪山的积雪闪着银光。无雪处,碧蓝碧蓝,同蓝天相接相融,清澈而明丽,反衬得一座座雪峰宛若一幅版画上的刀刻留白,棱角分明,对比强烈。蓝天在上,雪峰在下,与远处博克拉市的建筑及近处的翠竹、野花组合在一起,简直就是一幅美妙的天然油画!因担心雪峰顶上丝丝云气再度弥漫成云雾,我赶忙叫司机停了车,抓拍起这晴日的雪山景观。
果然不出所料,待我们的车子开进博克拉市安顿下来时,雪山顶上云气大增,转瞬间,雪山的轮廓便模糊了。看来,雪山午后云生,是一个规律。也许是经过一个上午的日晒,雪山上水气升腾,在高空中遇冷凝聚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