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那些历久弥新、以小见大的佛理禅机不是故事,是经验;不是文字,是力量;不是看破红尘的理由,而是看透人生的途径。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佛也说: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在佛的眼里,人没有善恶之分。也许你会做错事,但是这未必就代表着你是坏人,只是一时心性被迷雾蒙住了心灵。驱散这团迷雾,你的心灵就会重现纯净。中国的禅宗祖师六祖惠能在圆寂前曾经留下一首偈语: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其深刻内涵是告诉人们就不要做恶,也不要行善,因为世间本来就没有善恶之分。人若想摆脱尘世的羁绊,就应该让心灵在浩渺宇宙中自由畅行,摆脱善恶的分别心。
现代人都害怕约束,都在追求身体和心灵的自由,身体的自由无人能做到,所谓“身不由己”就是告诉人们尘世中人都是身不由己的,但为什么有的人依然觉得自己是自由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灵是自由的。心灵的自由带动身体的自由,身随心动,身随心静。
世人信仰佛祖,皆是通过烧香拜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佛的虔诚,但佛经让人烧香拜佛,并不是一个形式。而是希望人们能够以身为炉,以心为香,用“戒、定、慧”作为三味真火来修行。佛法要求世人从内心去参悟自然、宇宙、生命存在的合理性,修去心灵上的污垢,达到真正的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并最终在此基础上使生命得以升华。
世人之所以有众多的贪念,皆是因为内心的执着,执着于某一物。佛法的修行就是告诉人们要去除心灵上的执着,这样你就可以看淡人生的富贵荣华,看淡人生的喜怒哀乐,看淡人生的种种境遇,不再为尘世中事所累,达到身心的轻松。
佛祖在选择传世弟子时曾经要求自己的弟子根据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写出一首偈语,深秀写的是: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惠能则是: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最终佛祖将衣钵传于惠能,惠能最终将佛法发扬光大。世人与深秀无异,只是理解佛法的表层含义,并未参透佛法的深层含义,所以世人只能是世人,佛依然是佛。
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在晚年时曾说过:如果要找一个宗教同科学共存荣,那就只有佛教了。叔本华也曾说:佛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实证的宗教。佛教是真正的无神论,它希望人们修心,而非迷信。
佛教鼻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终日诵经参法,最后参透人生,修得正果。信奉佛法的梁武帝在全国广建庙宇,常做善事,但达摩却说他没有功德。因为他执着于行善,而使自己背上了包袱,没有使内心达到空无的境界。所以,他依然是众生的一员。
人世间固然有烦心事,烦心事固然会让人痛苦,让人烦恼,但烦心事未必就是坏事,而开心事也未必就是好事。只有当你在遇到好事抑或坏事时依然能够保证一颗平静的心,就可以真正的进入自由世界。但你的心灵不再受世俗尘事的牵绊,心灵就可以自由穿行宇宙了。;
第一章生活智慧,到处充满禅意与禅境
禅是一种静思的思维方式,禅是一种静谧的人生哲学,禅是一种静虑的生活智慧。禅不仅存在于习经参禅的大师心中,同样也存在于凡夫俗子如我之身边。禅不能说,更无法用语言表达,它存在于心,需要人认真思考、参悟。用心体察,你会发现我们身边事事皆禅意,处处皆禅境,禅无处不在,满天繁星是禅,云卷云舒是禅,坐卧行走住是禅。禅就在人们身边,你发现它了吗?
1.人生何处不参禅
禅的智慧:领悟禅学的智慧,不仅可以让我们对人生看得更透、更开、更淡,同时也能启迪心灵的大门,让我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抉择。
禅宗主张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是修身养性的大道,也是一种超脱的大境界。所谓平常之心,就是指平和心、大度心、从容心、自若心、返璞归真之心等。总之,禅提倡的就是用不平常之心来观不平常之事。如若能够做到这样,那么人生便不会再有烦恼。
生活处处是禅学
据说马祖创建丛林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重新对禅院的清规进行修订和制订。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革除了乞食的生活制度,规定禅院上下都必须参于劳动,自食其力。不仅如此,他还将禅学的思想运用到劳动实践中,自身坚持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就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也亲历亲为,从不假手于弟子。
直到老年之时,他仍然坚持亲自从事粗重的工作。弟子们看着师父年纪已经一大把了还要上山担柴、下田耕作,实在是于心不忍,便偷偷地将他的农作工具给藏了起来。马祖禅师知道这件事后,便以坚决的口气说道:“我何德何能去劳烦他人为我做事呢?人活在世上,如果不亲自参与劳动,那不是和废人一样吗?”不仅如此,他还表示,如果不让他劳动,他就坚持不吃饭。不得已,弟子们只好将工具还给了他。这时,禅师才恢复了欢喜的表情,和大家一起下田劳作。从此以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便成为禅院的精神,而禅师也成为丛林的楷模。
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深刻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参禅,并不是多么高深的论调,它和生活息息相关。很多人认为,参禅就需要做一个“世外高人”,不问世事,不问红尘,不食人间烟火,事实上恰恰相反。禅学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即使是挑水、砍柴和种田这样的事情,都蕴藏着深深的境界。对于一个真正的禅者来说,禅学不仅仅只有从打坐、读书中得来,天地万物、万事万物亦处处是禅机。
在禅者看来,人生一共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为“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种境界为“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为“参禅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玩文字游戏,其实这里面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只有境界高的人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抓住问题的关键
有一日,智闲禅师开堂对众人说道:“你们经常问我,如何才能明心见性,今天我就来回答这个问题。回答之前,先打一个比方:假设现在有个人在树上,他的嘴衔着树枝,但手和脚都触不到任何东西。就在这时,树下有个人问他:请问师父,究竟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倘若树上的回答他,那毫无疑问他会从树上摔下来,即使不死也得受伤;但倘若他不回答,便是对树下人的不敬。你们都说说看,这树上的人要怎么做才能摆脱困境呢?”
众人听了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只有大弟子站起来说:“什么才是祖师西来意,树下之人何必等师父上树之后才问呢?上树前为何不问?”禅师听了哈哈大笑,示意大弟子回答地非常好。
其实,大弟子的回答并没有明确答复师父的问题,但却明确地指出了另一个关键的问题:大树下人参禅的时机不对。是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参禅,只要得到答复便可,那为何在上树之前不去请教呢?大弟子能够追问前因,釜底抽薪,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境界可谓高深。
世人都认为,想要对人生有一个真正的认识,就必须“悟得开”。固然,“悟”是达到高境界不可或缺的品质,但除此之外还要“修”。“悟”是一种瞬间便豁然开朗的觉醒,而“修”则就是日积月累下的真功夫,它们就像鸟儿的双翼一样,缺一不可。倘若一个人悟到了真理,但没有修炼,那也只能让这个真理成为“空中楼阁”;若一个人只顾修炼,却无法悟出真理,那也等于“盲人骑瞎马”,空忙一场。
生活中,很多人不就是不懂得什么才是关键的问题,才会一再重复失败的路线吗?他们过于执着,认准了一件事情就不放手,走上了一条路便不回头。其实回头想想,如此做又是何苦呢?换种方式或许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
读禅悟人生
人生道路几多坎坷,谁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且很多苦难都是突如其来的,想到的,没想到的,发生的,没发生的,酸甜苦辣之百般滋味全都需要自己来承受。幸与不幸,其实全在于自己的心态。禅学只是给人们提供一些方法,指明前进的道路,最终的修行还是要靠自己。人生处处可参禅,但是切记:修行不可操之过急,禅学需要一步一步来参。
2.参禅才能悟道
禅的智慧:悟道的过程,其实就是心性的调节过程,即自我心理疏导。悟道有个前提:那就是参禅。参禅归来,才能悟道。
活在这世上的每个人,都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悟世间的一切。世间事纷繁复杂,就像是一条湍急的大河,倘若能渡过去,便是开悟,留下自信,造就勇气;而倘若渡不过去,那么便会留下颓丧,助长自卑。
参何禅?悟何道?所谓参禅悟道,是禅宗欲令人人参悟佛性,以达“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宗的庄严术语。“禅”就是佛心,就是圣心。参禅是为了见性,因为无量禅定三昧总是不离性之体用故。而道就是心,所谓悟心就是悟道。换句话说,见性即是悟道,悟道即是见性明心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