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大智者老子
一、道家学派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掀起了阵阵澎湃的思想大潮,在这大潮的涌动之中,有一股非常有影响的势力,就是道家。
道家向来以清静无为不慕名利而著名于世,但在这思想的争鸣和交锋之中,道家却不甘心寂寞,他们登堂入室,挑起并积极参与了百家争鸣,成为争鸣中的主将,成为当时的三大“显学”之一,与儒家、墨家成鼎足之势。
道家本身提倡“无为”,结果却实现了“无不为”,这是可以言说的吗?也许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吧!但从“无为”到“无不为”,这中间的转变就没有必然性?
如果想知道这种必然性,就只有花点功夫来瞭解一下道家的哲学了。可道家哲学博大精深,能说得清吗?
当然说不清,因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能够说得清的肯定不是真道家,只有在“玄之又玄”之中,才能找到“众妙之门”(《老子》一章),体会出道家哲学的无比乐趣。
而要瞭解道家哲学,很自然要对道家有一个总体上的瞭解。自古及今,论道家的学者层出不穷,可寻起根来,谁也不能离开《庄子•天下》篇和司马谈、司马迁父子的《论六家要旨》,而去空论何谓道家。
什么是道家呢?《庄子•天下》篇说,以根本的道为精,以有形的物为粗,以满仓积储为不足,恬淡独与造化之神明共处,建立常无常有的学说,以绝对唯一的道为主(本体),以柔弱谦下为形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质,这就是关尹、老聃的道。
恍恍惚惚没有形状,变化没有常规,是死是生,不过是与天地共存,与造化之神明同往!独自和天地精神往来却又不傲视万物,不拘泥是非,和世俗相处,上与造物者游,下与忘死生者为友,这就是庄周的弘大而开阔的道,深远而宽广的道。
司马父子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行为合乎无形之道,丰足万物,因循阴阳家之大顺,兼采儒家、墨家之善,总取名家、法家之要,与时迁移,应时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宗旨尚约容易掌握,事少而功多。这就是道家:无为而无不为,以虚无为本,以纯任自然为用,能探究万物之情而为万物生。
在道家学派中,荦荦而大者为老子、杨朱、列子、彭蒙、田骈、庄周。但他们虽同为道家,学术宗旨有大致相同之处,而思想深度和影响却又是不同的,只有将他们的思想一一加以审视,才有可能真正瞭解一点道家哲学。
老子是我国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由老子所创立的道家和由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墨子所创立的墨家鼎足而三,成为先秦时期的三大“显学”。但墨家在战国以后逐渐湮灭,汉以后整个学派荡然无存,影响也甚微。而道家和儒家在漫长的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则一直作为两支劲旅,互相补充着,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