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个美丽的中产社区破坏成肮脏的乞丐王国,是抗争还是堕落?是光荣还是耻辱?这是一个新移民和美国主流社会的战斗故事,其残酷性,不亚于“9·11”那惊天一撞!
许琴,一个中国女人,一个优雅的芭蕾舞演员,一个中国富商的情妇,一个美貌与智慧并重的中国女人,独自一人带着儿子小宝在美国生活。为让儿子小宝有更好的成长环境,她把家搬到了环境、学区较好的中产社区,因而结识了邻居高岩一家,在相处过程中与男主人高岩暗生情愫。如果故事就这样发展下去,讲述的不过是情欲纠缠中的男女如何救赎自己的婚姻和爱情。作者当然不甘于此。许琴在加建房屋时与社区发生激烈对抗,痛失小宝,并由此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律诉讼。
这几年在太平洋两岸多次往返,觉得中国和美国真是越来越相像了。翻开地图看看吧,两国面积相似,纬度接近,同样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或比较多。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美国有一百多个族裔。两国人民可以喝到一样口味的“可口可乐”和“星巴克”咖啡,吃到一样配方的“肯德基”炸鸡和“麦当劳”汉堡,到同样的“沃尔玛”商场去购物。那年刚回到北京安家时,亲戚推荐我们去学院路的“普尔玛特”看看。一步跨进那个仓储式建筑,恍惚又回到了旧金山,走进了“Costco”。我们欢喜若狂地把多年来在美国用惯的餐巾纸、卷纸、托盘、红茶、芥末、咖啡豆、沙拉酱等往车里塞,最后还发现一只同样的洗衣筐和同样牌子的大包装漂白水!
交款时,柜台小姐问:“有会员卡吗?”
太太迟疑地掏出我们在旧金山使用的“Costco”卡,小姐拿去往收款机上一刷,居然有效!从此,“普尔玛特”成了我们固定的采购场所。可惜不久关了门。后来听说,几名高管携款潜逃,最终被捉拿归案。而旧金山的“Costco”依然健在。这是一点小小的令人遗憾的区别。
与我们的感觉相对称的是,近年来一些朋友移居美国或去游览,也几乎没有任何新奇和陌生的感觉。到与“京客隆”一样的超市去买猪蹄或凤爪,到与“全聚德”一样的“鸭子楼”去吃烤鸭,到北京也有的“花旗银行”去存款,客服小姐是操流利国语的小姐。用同样的手续买房子,搬进去就会使用同样的设备和厨房电器。到同样的四S店买汽车,坐上去就能开上同样的高速公路;连交通标识牌的形状、颜色、符号都一模一样。略识英文,就可以顺顺当当地从旧金山一路开到纽约。有一个朋友问我,怎么连警车上的红蓝白闪光灯都跟北京一样啊?老美跟咱北京学的吧。我说,那是美国星条旗上的颜色。
就这样,我们书中的女主人公神采飞扬地到美国来了。她年轻美丽而又富足。她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转换。北京的西山别墅变成了北加州的乡间别墅,北京的“宝马”轿车变成了“宝马”跑车;她像逛“东方广场”一样逛“斯坦福购物中心”,所有的名牌商品都是她在北京见惯了的,也买厌了的。她本是北京一位富商包养的情人,并为他育有一子。现在终于摆脱了令她感到耻辱的地方,在这里发现了自来熟的新大陆。
“独立日”的骄阳下,她在后院游泳池畔举行盛大Party,招待硅谷精英。她的才情与美貌令众人倾倒,并与邻居的男主人——同是来自北京的电脑博士暗生情愫。看起来,她从此可以开始一种幸福而快乐的生活了。但事实远非如此。
她刚进入这个中产阶级社区,就险些遭到居民的联合起诉——她的草地长荒了,既破坏了社区的景观,又污染了邻家的草地。不久,她在加建房屋时,又与社区美国居民发生了激烈对抗。
这条小巷的屋顶天际线具有重大的文化象征意义。她的加建,破坏了整体的和谐,居民听证会否决了她的加建案,市政厅发出了拆除令。她置若罔闻,心不在焉地拖延,最终遭到强行拆除。年幼的独子因此重伤致死。悲愤之下,她将自己的百万大宅捐赠给教会,指定充作流浪汉的收容所,把一个优美宁静的中产阶级社区,变成地狱般的乞丐王国。她毁灭了一个社区,也连带动摇了一个家庭。她以一种率性不羁的方式向邻居男主人索爱,然后飘然离去。
女主人公的美国梦破灭了,凄美而悲情。不是因为贫困,不是因为陌生,不是因为物质坏境的格格不入,而是因为她无法认同甚至是抗拒美国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法治精神。在她眼里,美国人保护什么屋顶天际线,保护建筑遗产和人文景观,甚至动用政府的法令,纯粹是神经病,她压根儿就不屑理睬这些劳什子。
美国人确实有点神经质。他们傻乎乎地在仅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发现了那么多需要保护的文物和遗产。去斯坦福大学所在的小城PaloAlto看看吧。多少房子上钉着铭牌,告诉你某某议员、作家、演员、名医在这里住过。你可以买下来居住,却不能动一砖一石。即使要粉刷,也要由市政府为你确定油漆的颜色和标号。城里安得森街一栋住宅旁有座破旧的车库,历经沧桑风雨,大门已经倾斜,屋顶已经残破。惠普女强人CEO菲奥莉娜上任不久,拨款一百四十万美元,将那座破车库买下,并在院外立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硅谷从这里诞生。原来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惠普”两名元老创业的地方。
这些如果被我们的女主人公得知,可能大惑不解。这并不奇怪,因为她来自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来自一个文物比垃圾还多的地方,来自一个可以毫不眨眼地把几十里城墙、十几座城楼彻底毁掉的城市。所以她连眉头都不皱一下,大笔一挥,捐出一栋房子,毁掉一片社区,就一点也不让人惊异了。
可是,我们当初得知旧金山湾区确实发生过一个与之十分相似的故事,我们却无比震惊。这种玉石俱焚,两败俱伤的对抗方式,多么像驾着喷气客机向世贸大厦那致命地一撞。事隔多年,重返文坛,很想给读者呈现一个好看的故事,便写下了这部《美利坚:一个中国女人的战争》。
最后,作为对比,我们想告诉读者一对可敬的学长夫妇的故事。几年前,他们退休后,迁入萨克曼陀河畔一座老人社区。这里的管理十分严格。为了保护每条小街的景观带,甚至不允许住户多种一棵树,多载一株花。学长夫妇思乡心切,欲在屋檐下安装锅式卫星天线,收看中国的电视节目,遭到社区管理部门的否决。他们抗议说,收看媒体资讯是公民知情权的一部份,受神圣的美国宪法保护,你们剥夺这种权力是违法的。于是,他们获准安装卫星天线。春节快到了,他们在法国的儿子准备带孩子来美国度假。管理部门规定,为保证老人社区的宁静,儿女只能短时探视,不可多日居住。他们争辩说,美国法律允许各民族多元文化共存。全家团聚,共度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应当得到社区管理部门的尊重。他们的要求又一次获准。三世同堂,其乐融融地欢度了今年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