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心理 > 我们年轻时曾经是战士TXT下载

我们年轻时曾经是战士

作者:约瑟夫·盖洛威(美)
栏目:励志.心理
类别:现代
大小:854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当你小寐时,我曾静坐床边守候着你,听见你梦中的呓语,讲的都是关于惨烈的故事……

——莎士比亚:《亨利四世》
  这是一个关于时间和回忆的故事,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65年,对美国而言,这是一个面临世代交替冲击的特殊年份。在当时,我们的生活在许多方面都起了急遽而戏剧性的变化,即使在25年后的今天,回忆往事仍让我们心有戚戚。这一年,美国决定正式介入在遥远偏僻的越南所发生的混乱局面。也就是在这一年,我们开始出发作战!在一般人传统的观念中,前往作战的“我们”,应该是指我们全体,也就是所有的美国人,然而事实上,当时大多数的美国人不但对越南这个遥远小国即将爆发的战事一无所知,而且也丝毫不感兴趣。
  因此,在这个故事中的“我们”,乃是专指一批少数的美国人,也就是第一批前往越南作战的美国部队。他们搭乘二次大战时期的老旧运输舰,航向一个遥远未知的国度,然后在那片土地上浴血奋战,为日后一场长达10年的惨烈战争揭开了序幕。而这场战争几乎拖垮了美国。
  德浪河战役对越战而言,就像3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样,可以说是大战爆发前的正式彩排,也是无数的新战术、新科技和新武器进行测试、改良并且正式运用于战场上的开端。在德浪河战役中,双方都宣称获胜,而双方也都得到了教训。但是,由于少数人的蓄意欺瞒蒙骗,却导致了日后一场长达10年,并且双方牺牲惨重的血腥战争。
  这个故事讲的就是我们这群美国大兵,于1965年的11月间,在南越中央高地德浪河谷为期34天战役中的所见所为,以及艰苦奋战的情形。当时我们年轻、自信并且充满了爱国情操,但是我们的国人却对我们的牺牲一无所知,甚至毫不关心!
  也许你会认为,这只不过是另一个战争故事吧?倒不尽然,因为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以我们独有的言语和行动来诉说的爱的故事;在50年代还是孩童的我们,之所以会义无反顾地到海外作战,是因为我们热爱自己的国家。我们大多是义务役士兵,但我们对于能够有这个机会像父兄长辈们一样为国效劳感到十分骄傲。在肯尼迪总统的命令下,我们成为一支实验性的精锐战斗师的成员,接受专门训练,以担任当时首创的空中机动作战任务。
  就在我们即将开拔前往越南时,陆军正式授予我们历史悠久的“第一骑兵师”番号。当我们绣上了第一骑兵师传统的黄、黑两色马头侧像肩章时,心中感到无比的光荣!我们作战是由于国家的召唤,同时也是因为我们的新总统约翰逊所下的命令,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为国而战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而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爱。
  在我们之间,还有另一种更真挚、更崇高的爱,也就是在人类曾经历过的任何战争的战场上,都会自然产生的袍泽之爱。当我们身处于绝望而有如炼狱般的战场时,随时随地会面临死亡的威胁,很自然地便发现了我们和伙伴彼此之间的真爱。我们为袍泽而战、为袍泽而死,更为袍泽的逝去而落泪,这种爱更慢慢地演变成血浓于水的兄弟之情!在战斗中,我们的世界仿佛在刹那间缩小到只剩下身边的伙伴和围绕四周的敌人。我们的生命仰赖伙伴间的互相扶持而延续,我们很快就学会如何去分享我们的恐惧、希望、梦想,以及一些少得可怜,却是我们当时仅有的美好事物。
  我们是50年代的儿童,也是60年代初期坚决拥护肯尼迪总统的热血青年。他告诉全世界:“美国会不计任何代价、不怕任何负担,也不畏任何艰难地为捍卫自由而战!”而我们也就成为这项所费不赀的宣言所付出的代价,只不过在我们实践他的诺言时,肯尼迪早已怅然离开人世!在阿灵顿国家公墓的小丘上,长眠的肯尼迪仿佛正静静地守候着我们的归来,然而,当一批批战士成为数以万计的白色大理石墓碑重返家乡,而栖身于这片墓地时,我们不禁要问,难道这真是他为我们所设想的未来?
  在我们这群大兵中,有些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打过二次大战,也经历过在天寒地冻中进行的朝鲜战争,现在这些老士官们再度披挂上阵,要为他们胸前的战功勋章再添上一颗星星。还有些是陆军招募来的志愿役士兵,这些年轻人通常来自美国各地的小城镇,而他们的父亲告诉他们,加入陆军服役,可以遵守纪律,并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另外还有些人则是选择从军来抵免他们的刑期(现在法官则称之为“替代刑罚”)。不过,绝大多数的成员还是经由全美各地的征兵处召集而来的义务役士兵。这些人都是十九、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大男孩,他们将穿上绿色军服为国家服役两年。一个士兵的月薪是美金99块3毛7分,而上士一个月则可领到343块5毛美金的薪金。
  领导我们的基层军官,大多是毕业于西点军校,或是来自拉特格斯大学、城堡军校甚至耶鲁大学,受过预备军官养成教育的年轻少尉们。他们响应肯尼迪总统的呼吁,而志愿加入陆军的行列。此外,还有一些是来自各大军事院校的军官。在忐忑的心情和腼腆的笑容下,这些刚被授衔的年轻军官们,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学习如何率领他们的部下,挺身面对残酷战斗的考验。这些少尉们的月薪是241块2毛美金。
  我们在1965年离开了我们热爱的美国,但是当我们在充满硝烟的丛林战场中浴血奋战的时候,美国却永远背弃了我们——国家要我们去作战,却又不欢迎我们的归来!当年号召我们作战的总统已经去世,而继任的总统却又穷于应付国会和官僚的无理干预,使得越战成为一场毫无意义的混战。这时,“美国”的神圣光辉已悄悄地在我们心中逝去了!
  很多美国人开始厌恶我们参与的这场战争,最激烈的反战人士到后来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奉命参战的我们和战争混为一谈。当我们在敌人的交叉火网下匍匐前进、在酷热的丛林中奋战拼命时,我们的同胞却像怨恨战争般开始怨恨我们。
  慢慢地,我们的战役被人们遗忘,没有人正视我们的牺牲,大众甚至怀疑重返家园的我们,是否还有健全的心智,以适应优雅的美国社会生活!我们那一张张未老先衰的脸孔,布满着因疾病、酷热和无数个失眠夜晚所刻画下的风霜。在我们苍白、无助的眼底,只有无尽的失意和迷惘。昔日的战友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张张泛黄的相片和一个个木箱装着的绶带和勋章可资追忆。回到魂萦梦牵的故乡的我们,已成了一群茫然无依而又备受指责的陌生人……
  我们开始重新建立我们的生活,找份工作,结婚生子,然后再耐心地等待着,让时间来治愈我们的创伤。多年过后,当我们再重聚时,才发现只有当年共生死的老伙伴们,才能真正和自己分享那份为国效命沙场的骄傲。也只有和这群老伙伴们在一起,我们才能打开尘封已久的心扉,倾诉当年在越南所发生的一切——我们的所见、所为以及战争中的求生之道。
  只有我们才真正知道越战是怎么一回事,也只有我们才能体会越战中的生活真相与悲欢离合。好莱坞的电影往往错得一塌糊涂,就像拿把大刀在我们弟兄的遗骨上乱砍一通,让人又气愤又心痛!
  因此这次,也只有这一次,我将要完整而毫无保留地告诉大家,这场战争是如何开始,以及在那儿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还有这场战事对我们和我们之间,又有什么样重要的意义。这绝不是一部哗众取宠的电影所能呈现的,因为在真实的战争中,牺牲的人不会死而复生,拍拍身上的尘土,转身离开,而伤者也无法洗掉身上的红色伤疤,然后再毫发无伤地继续度日。在离开越南后,我们再也不是当年那批意气风发地远走异乡作战的年轻人了。
  所以,这个故事将是我们真挚的证言,而我们也将以这个故事,向305名在1965年德浪河战役中为国捐躯的年轻美国大兵,献上最崇高的敬意。其中有234名是在为期4天的德浪河谷“X光”和“阿尔巴尼”降落区的战斗中丧生,另外71名则是在接下来的德浪河保卫战中捐躯。这个惨痛的阵亡数目,比美国内战时期盖茨堡战役中南北双方加起来的阵亡数目还要多,同时更远远超过海湾战争期间所有阵亡的美军数目。现在这305名无名英雄(包括1名空军飞行员),已永远长眠于华盛顿特区的越战阵亡将士纪念墓园以及我们的心中,而这个故事其实也属于这305个失去挚爱亲人的家庭,他们一生都将笼罩在失去父亲、儿子或是丈夫和兄弟的无尽哀思和悲恸中。
  也许有些不懂战争的人会对这本书感到奇怪,因为这个故事也同样在向我们的对手——数百名隶属于越南人民解放军第三百二十、三十三和六十六团的年轻士兵——致敬。他们在战役中勇敢地战斗至死,实在是值得敬佩的敌人。我们也衷心希望这些阵亡的北越士兵遗骨,能够被妥善地处置,并隆重而光荣地加以厚葬。
  这是我们和他们的故事,因为大家都曾是年轻的士兵,也都是战场上的碧血忠魂。
我们年轻时曾经是战士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第 5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