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狮子策划出版的“中国百家标杆企业”系列图书中,“7天”是最年轻的一家。它创建于2004年,于2009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如果不是因为次贷危机的影响,这一时间还要提前一年。为如此年轻而“速胜”的快公司创作图书,无疑是冒险的。不过,当你读完本书,也许会觉得是值得的。
这家年轻公司的机体内有着独特的、可以与众多创业者分享的基因。
那日,在西湖茅家埠的浅阳下,我和7天CEO郑南雁促膝而谈。郑一路风尘,在我们谈话的当口,他的行李箱就搁在一旁。其时,初春的西湖西岸风景秀美却人迹罕至,而我们的话题也围绕着7天的核心竞争力问题。关于此点,郑南雁在描绘过7天的模型后,说出了一个关键的形容词——“从不竞争”,意思恰是:7天虽然处于竞争激烈的经济型酒店领域,但其赖以生存的公司理念却是良性和谐发展,7天从不挖人、不破坏公司丛林环境,它是在经济型酒店产业的对岸发展,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空间。闲谈半晌,郑南雁又提箱再行,他还有下一站的任务,我们一同离开西湖边,茅家埠外的杭城熙熙攘攘地满是人,恰似下午所谈的写照。而关于7天的这本书也从那天起,被定名为《从不竞争》,此后虽然又提过不少书名选择,但最终花落于此。
研究企业的人都知道:一个新行业的早期往往是一片“蓝海”,市场规模虽小,但竞争者少,成长空间大;当这个行业因为逐渐扩大而不断引来新进者时,往往便会进入“红海”时期,竞争者互相厮杀,血流如洗。曾经的手机业、彩电业、空调业都经历过这样的时期。而自从锦江之星在1996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连锁便捷酒店开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连锁酒店业已然成一片“红海”。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4年7月才创立的7天却从这个行业里脱颖而出,不仅实现了从行业靠后到行业前三的跨越,也成功实现了上市的目标。这背后的一个命题是:7天凭什么做到了这点?是它更擅长“红海”竞争,还是真找到了“蓝海”?7天能带给中国公司什么经验?我是带着这些问题去接近7天的,在跟郑南雁聊天的那个下午,我知道7天找到了一片风景独特的天地,而在看过这本书后,则又知道了7天带给中国公司的一种思考:如何在“红海”中寻找到“蓝海”。
其实自从德鲁克在完成对公司价值的阐述后,现代人对于公司已有了更多的认识:公司是追逐利益的机器,但也是社会的一个组织,是一群人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的集合。公司竞争并非是你死我亡的零和游戏,那种“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思想早已成为一种玩笑……尽管先哲已描绘了未来,但现实中我们却还是经常看到企业竞争得血流成河,尤其是在那些食物丰富、鲨鱼密集的产业里。7天便身处在已近白刃化的连锁酒店业里,这里聚集了包括如家、锦江之星、汉庭、格林豪泰、速8、莫泰等品牌在内的竞争者。因此,在这本书中,你一定能看到7天赖以生存的诸多招数,比如让房间变得更紧凑而床变得更舒服,或是率先使用高效率的网上预订系统,或是7天高层以身作则地住偏远酒店、不用大办公室等等,这些方法很实用,也可能会给阅读者带去思考,但我认为这些都是作为一名竞争者应该拥有的品质。7天吸引我的是,它对于人性的管理,即如何让来自五湖四海、背景各不相同的人朝一个方向而去?
在这本书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了“放羊式管理”,也介绍了7天的期权奖励制度——“比起对手,7天拥有更全面的结果导向激励机制;通过奖金和期权的方式使员工和公司达成目标一致,所以7天员工的收入虽然不比对手高,但所有员工的热情和积极性却要高上一筹”——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很多公司都尚未做到。而我还对郑南雁提到的7天从来不挖其他竞争者的墙脚印象深刻——而这些都是这个充分竞争行业的普遍现象。但与这些相比,最让我有感触的是郑南雁所说的一个细节,他说:“在7天,每一位员工都会主动为客人开门,不管是迎宾、清洁员,还是店长!”
我想,这是一个很轻巧的描述,但背后却应该藏着一套良好的制度。因为人始终是企业的主体,个中虽然会有个人英雄主义或是集体的智慧,但只有在好制度的引导下,才能最终让千万个水分子汇聚成激流,并向着同一个方向奔腾而去。
我想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秘密,而7天的这本《从不竞争》中,或许藏了一些大家想探寻的答案。
从不竞争 相关内容 何伯权:创业者的特质与企业的DNA
何伯权(今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业之路不会有轻松的,但可以有相对轻松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