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心理 > 北大的红与黑TXT下载

北大的红与黑

作者:雅(现代)
栏目:励志.心理
类别:现代
大小:187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乡村音乐系列―追忆似水年华(校园的人文景观)前 言

离开校园足足有五年的时间,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每到一个城市,我都要去那个城市里的大学,去找寻北大未曾有的另一种感觉。游荡在社会的时间越久,这种去学校的心情就越迫切,就如吸大烟一样,上了瘾;又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脾。我喜欢中山大学高贵的气质,与它比起来,我觉得北大与清华是那么的浮躁;在广西师范大学校园内,我发现了历史给予它固有的悲痛;在厦大,养眼与养身都是一样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武大的窈窕,让我很神往;复旦的平淡乏味让我很吃惊;发生在华师大的爱情,让我非常的感动;南大的高大与威猛,南开的平实与内秀,一南一北,品味各不同┉┉。这些的表面文章是不足为奇,当我静下来认真思索它们的时候,我才发现所有的校园,共缺一样东西,那就是久违了的人文精神。历史的长度不能决定文明的高度,当全国都在追赶世界一流大学的时候,校园的人文素质、校园的文明程度,才是我们追赶世界最迫切的东西。于是想写一些文字,找回那种坐在阶梯教室里,激情满怀的日子。光有文字是不行的,还必须有音乐,这是我们心灵深处共通的东西,音乐让我们静下了心来,去回味着我们曾在校园留下的纯澈文化。
北大为什么是红与黑,于连、斯丹达尔、波旁王朝、复辟时代,这一切都与北大有什么关系?北大从一出生就注定了他的命运,就如一个婴儿,三岁便可看老一样,从它的出生背景、受教育程度、社会经历、人文气质,我们始终发现北大一直都在挣脱中进行着。当我们无数次期待北大能够冲出围城时,我们发现期待变成了永恒的麻木,文明却在悄悄的倒退,制度的枷锁让更多的人逃脱,于连的悲惨命运似乎有了先照,并演绎着。一所学校也如一个人一样,在不可抗力的外部要求下,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人只能是活着而已,自由却没了;而有一天却发现自己放弃了自己应该表达的观点,这样的人真是可耻又可卑!喜欢于连年青时的反抗与理想的抱负,可是在复辟的时代,其可悲的结果都是一样。斯丹达尔的反抗与妥协带有很深的个人色彩,他的反抗动力来源于向上爬的野心,他的妥协也是因为满足了个人被抬举。如果人没有一个坚强的为社会进步,为人类文明的信念支撑着,一切的反抗与妥协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果——可悲!所以一所大学所能承载的人文精神素养可以造就一代人的品格,如果有一天我们连自己的品格都没了,大学也就成了意识克隆的殉葬品。
北大的红与黑,在几个时代的学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百年校庆的大会上,主持人一一念出北大曾任校长的名字,给予掌声最多、最久、最热烈的为什么还是那几个,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为什么那么惊人的一致,久违了的心灵相通打开了尘封太久的人性。如果连我们的大学都不能让人性复归,如果连学校都不能拥有我们应该有的精神,如果连学校都不能让你找到那份曾有的激情,那么中国人的人性中,那千年隐秘的封建思想与封闭主义,会断送一个国家未来的命运。
值得欣慰的是,一切的改变就在时代的大潮里开始了。我们的环境开始变得更自由,我们的思想开始变得更民主,我们的言论开始变得更有了一份重量。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时代的变革,都是因为我们要更富强,都是因为我们要成为世界的大国。因为整个大环境的改变,让我们看到学校这个大环境下影子的变化。不断的变革,不断的人文,不断的去追寻适合师生的制度,原来变化才是永恒的追求。
让我们透过北大的“红与黑”,来体会这座象牙塔所应该承载的一份厚重与未来!我们也透过一所学府来认知我们的人文教育,来感叹时代的变迁,斗转星移后的变化,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乡村音乐系列―追忆似水年华(校园的人文景观)《北大的红与黑》书评

离了音乐,校园该有多寂寞
                 
——《北大的红与黑》书评
以图文书见长的山东画报出版社新近出版了一套“校园音乐文学丛书”,带着好奇新想先睹为快,首先在思考乐书局淘到的是一本《北大的红与黑》。
为什么是“校园音乐文学”?以文学的形式,冠以“音乐文学”的文章我只读过罗曼·罗兰的音乐散文。音乐与文学原本是不同的艺术形式。用文学承载音乐,就如同说用音乐去表现诗史,其实具象的很难表达,只能说以意传神,点到为止。
图书的策划者具有强烈的校园怀旧的情愫。文图相配,在校园的场景与文字的行走间,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那触动我青春激情的旋律。Yesterday once more,当一个音乐旋律响起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重现昔日那旋律下我们的生活大背景,那时的人,那时的事,甚至是那时的物。
在读过书中提及的每一个我熟知的校园民谣时,我都尝试把自己重置于我校园生活曾经的场景中,那一刻自己曾经在做什么?恋爱,自习,喝酒,看球,旅行,失恋。如果让我一个相关的元素串连我逝去的校园生活,我也会选择音乐。这是“校园音乐文学”给我的灵感。
读完书,给一位朋友涛涛推荐,涛涛先是一头雾水?音乐?音乐与北大有什么关系,北大又不是音乐学院?我笑笑,道:“所以你需要看,因为生活时刻需要音乐,更何况我们最浪漫的校园。”话只能点到为止了,不然等于在说一向清高的涛涛没有音乐细胞,没有艺术修养了。还好,涛涛书还没有读过一半便给来了电话,说自己要去联系校园时的初恋情人了,因为那篇“爱情是什么颜色的”让她响起了在校园小树林中的种种昔日体验,爱情是什么颜色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羽·泉那首不算老的老歌词即使重读也具有这样的杀伤力,让我始料不及。也许涛涛有自己的音乐外体验,我相信她打死也不会跟我说。
“校园音乐文学丛书”的另一大特色是书名搭载名著。把北大与《胡与黑》相连,却也是个性鲜明,却更是共性共鸣。作者在开篇就自问“北大为什么是红与黑,于连、斯丹达尔、波旁王朝、复辟时代,这一切都与北大有什么关系?”也如作者所说:“北大从一出生就注定了他的命运,就如一个婴儿,三岁便可看老一样,从它的出生背景、受教育程度、社会经历、人文气质,我们始终发现北大一直都在围绕着红与黑进行着。当我们无数次期待北大能够冲出围城时,我们发现期待变成了永恒的麻木,文明却在悄悄的倒退,制度的枷锁让更多的人逃脱,于连的悲惨命运似乎有了先照,并演绎着。”
我理解这种关联,“一所学校也如一个人一样,在不可抗力的外部要求下,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人只能是活着而已,自由却没了;如果有一天我们连自己的品格都没了,大学也就成了意识克隆下的殉葬品。”
大学所能承载的人文精神素养可以造就一代人的品格,大学是熔炉也是背叛场。文学是思考的载体,音乐是塑造气质的无形因子,离了音乐谁都会寂寞。
《北大的红与黑》让我重温了那个反叛的年代,哭过、爱过、争过、错过,但青春永远只有一次,记下了就好,let it be……
北大的红与黑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第 3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