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心理 > 25位商业领袖: 影响世界的商业领袖TXT下载

25位商业领袖: 影响世界的商业领袖

作者:闻天(现代)
栏目:励志.心理
类别:现代
大小:397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序言

闻天
拉开“揭榜”的序幕
2004年,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中文榜在北京首次推出了“中国名人榜”,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喊冤、质疑、发飙、怒斥,什么反应都有,而公众对这个排行榜也提出了种种疑问。其实对于我们普通大众来说,这种榜单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沃顿商学院与美国公共电视台晚间商业报告栏目共同举办的25年来最有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导人评选活动,从全球700多位人选中遴选出25人,其影响力和权威性,远远超过《福布斯》的名人榜。因为这是由全球200多位沃顿观察员,根据以下5项标准进行评选的。
1. 是否有崭新又可获利的创想;
2. 是否通过商业上的成就来推动政治、民间或社会变革;
3. 是否创造了新商机或充分利用现有商机;
4. 是否对企业或产业带来重大变革;
5. 是否能激励甚至改变他人。
25位入榜的最具影响力的领导人,每个人都在各自的领域中谱出一方传奇,他们都展现了各自独特或共通的领导特质。25位名人中,13位是企业的创办人,5位是投资大师,5位是专业经理人,1位媒体人,1位是管理大师。自1979年以来,这25位领导人都是全球富豪百名排行榜中的常客,他们都是事业成功而且拥有巨额财富的人。上榜人选绝大多数是美国企业领导人。影响力同样举足轻重的欧亚企业领袖不见入榜,也许稍显嫌美中不足。
本书的目的并不在于鼓吹此榜单的权威,只是借这个榜单去了解在我们生活的时代,生活着这么一批人,他们是成功的,他们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想告诉读者一些关于他们的故事,这些故事展现了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人类都能凭借勇气、智慧、决心和胆量排除障碍,取得成功。我们要说他们的故事,因为他们鼓舞着我们,使我们感到在这个世界上做什么都可能成功。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我们抓住时机。他们当中有些人已经故去,有些人却仍年富力强,仍在从事各自的事业,寻找下一个新的机会。就是这句话:我们都要成功,不是吗?这种说法可能过于直白,甚至可以说庸俗,但却是真实的。
从被誉为“股神”的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到从脱口秀主持人转型媒体女大亨的欧普拉·温弗莉,从美国最大RJR食品烟草公司的老板摇身变为让IBM这头大象“跳舞”的路易·郭士纳。本书将带你领略榜上最有影响力的25个企业领导人。
专家评选组考察了 25 年来这些人在企业迅猛发展过程中留下的足迹。在选出的这些有影响力的人物中,有些人创造了伟大的技术,有些人则抓住了最新出现的机遇。举例说,技术使 19 岁的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革新了个人计算机的销售方法,使他能够从得克萨斯州的学生宿舍中向 IBM 发起挑战。有些人就是从一个瞬间迸发出的点子入手,并把它变为现实,比如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一天在开车途中,一个点子浮上脑海:为什么不办一个网上书店,用崭新的方法销售图书和CD光盘呢?说干就干,1995年7月,在西雅图贝尔维尤(Bel levue)自己的车库中,亚马逊公司开张了。有些人则以他们非凡的智慧赢得我们的尊敬,比如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以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对世人有着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
这份榜单上的人物有些是博士,有些连高中都没有上过。有些是名门望族的后代,有些则在贫困中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大多数人有过失败,怀疑过自己的能力。入选人物既有名满天下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也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span)。史蒂夫·乔布斯 Steve Jobs也名列其中,因为他是希望赚钱、享受和改变世界的企业家的偶像。还记得他招聘百事可乐公司(PepsiCo)的约翰·斯库里(John Sculley)时说的那番话吗?根据硅谷的传说,他是这样说的:“约翰,你是想竭尽余生卖糖水,还是想改变世界?”瞧,乔布斯把经商变成了时髦的事。
玫琳凯·艾施(Mary Kay Ash)女士的事业开始于一般人认为应该结束的时候,那时她已经45岁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对妇女很歧视,当时女性和男性同样工作,薪金往往只能拿到男性的一半,这令玫琳凯很愤怒。更令玫琳凯气愤的是无论她工作怎样努力,表现多么优异,她却被男性主宰的世界拒之门外。1963年当她出差回来时,发现自己手下的男助理居然被提升到比她更高的职位上,她愤而辞职。在达拉斯的一个只有500平方英尺(约46平方米)的店面里正式成立了自己的“玫琳凯化妆品公司”。凭着她坚定的决心、努力的工作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将公司从一家小型的直销公司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美容保健品直销企业,“玫琳凯”也成为美国面部保养品以及彩妆品销售得最好的品牌。玫琳凯公司三度被评为“全美100家最值得工作的公司”,同时也被列为最适宜妇女工作的10家企业之一。
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维珍(Virgin)品牌的创始人,他从一间电话亭大小的办公室起家,资金比大多数人去娱乐场所享受一夜良宵所花的钱还少。而现在他的企业王国触角遍及婚纱、化妆品、航空、铁路、唱片甚至包括安全套,最近更跨入手机、电子消费产品领域。在介绍赫伯·凯勒赫(Herb Kelleher)的文章中,我们描述了一位藐视陈规而开创西南航空公司(Southwest Airlines)的精明商人,这家公司可能是美国经营得最好的航空公司。在这一过程中,他树立了尊重员工和提高忠诚度的新标准。
而美国汽车界巨人李·艾科卡(Lee Iacocca),被福特二世开除之后加入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大刀阔斧推行改革,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使濒临破产的公司起死回生。
还要说的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学者,在榜上列出的所有标准之中,他将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影响。他就是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孟加拉国格莱明银行The Gremin Bank的创办者。他的银行是一种慈善事业,专向贫民提供无利息小额贷款服务,帮助贫困户通过自力更生就业脱贫。这种小额信贷模式,既扶持了真正的贫困农民,又创造了极高的按时还贷率。他说,未来“格莱明工程不仅要在孟加拉,而且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绝对贫困”。现在,“格莱明工程”已经扩展到世界六大洲60多个国家,他的梦想正在实现。
如果要为这些领导人找出一项共同的特质,评选专家一致归结为是“韧性”(tenacity)。这些企业领袖与创业数年即脱手变现、不断另起新事业的“连续创业家”(serial entrepreneur)截然不同。潘迪亚指出,他们都有长期愿景,不论事业是起是伏,高潮低潮,这些领导人始终坚持与企业同在。这种坚持的韧性,为他们的企业创造了成功,也让他们作为领导人的影响力更加历久弥新。
知名领导人、沃尔玛百货创办人山姆·沃顿的影响力,则在于为广大消费者创造了可观的价值。老沃顿从阿肯色州一家小杂货店起步,以“天天低价”、“顾客满意”做为经营哲学,40年后,不仅打造出全球零售业霸主,更改变了整个产业的生态。
通用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的影响力,在于创造股东价值。尤辛姆估计,1981年韦尔奇上任时,通用的总市值不过130亿美元,到了2001年他退休时,通用已成为市值高达5500亿的超级企业集团。
但韦尔奇的影响力不只是让通用股价翻涨40倍,尤辛姆指出,韦尔奇的最大长处,就在于发掘和培育了其他领导人。韦尔奇是最优秀的领导人,他常说自己既不会做喷气式飞机引擎,也不懂旗下NBC怎么做电视节目,但他就是很会找领导人才,给他们资源以达成目标,达不到目标的就请他们走路,就这样,他建立起一支超级领导团队。
好了,让我们暂且打住,正式向您呈现榜单。



















第1节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闻天
微处理器之王
如果被人问起2000年全世界谁最有名气,也许你会回答是香消玉陨的戴安娜王妃、令全球领导人谈之色变的克隆绵羊多莉之父伊安·威尔马特,或是靠打两个喷嚏就使全世界股市风起云涌的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不过,美国《时代周刊》的权威回答是安迪·格罗夫。新世纪伊始,格罗夫急流勇退,卸下了英特尔Intel公司的CEO职务,他的名声和威望反而被推上了巅峰。
新世纪是网络和信息化的社会,人们几乎已经忘记了电脑大众化以前的生存状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英特尔的微处理器,就算一万个比尔·盖茨也一样无力回天。同样地,没有安迪·格罗夫,也就没有今天的英特尔。从1987年接过英特尔的CEO接力棒之后,他不断以打破传统、挑战现有逻辑的战略思维,使微处理器这颗数字革命的心脏强劲跳动,激荡着世界的命脉。
千禧之年,他的急流勇退,也许正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或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可是还有谁再能拥有他那样改变世界的能力呢?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淘金记
很多人都早已忘记,在美国风生水起的安迪·格罗夫,却是个纯粹的匈牙利人。
1936年9月2日,格罗夫出生于布达佩斯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乔治是个牛奶销售商人,爱交际、好相处、很有头脑,很早就辍学并自学商业和会计知识,对牛奶经营和服务更是得心应手。母亲玛丽娅则在图书馆工作。
格罗夫住在一个老旧的两居室公寓里,从小就被冠名为“资本家的儿子”,还因为犹太人的身世而备受欺辱。
4岁那年,布达佩斯流行猩红热,小格罗夫也被传染了,险些一命呜呼。至今,他还记得自己在医院醒来时的感受:“我一定是死了,躺在坟墓里看天空。”虽然最终保住了一条小命,但高烧留下了后遗症:格罗夫耳膜由于中耳感染而破得像个漏斗,迫使他不得不使用助听器。
接下来的经历是他多年来几乎从不言及的隐私。二战开始了,东欧的犹太人都像清晨的雾一样消失了。格罗夫的父亲于1941年失踪,多年后终于活着从战场上回来,但已身患残疾。
1944年3月,德国人占领了布达佩斯,开始搜捕所有的犹太人。8岁的格罗夫与母亲一起隐去真名,靠偷来的证件生活,幸运地是,一个基督教家庭收留了他们。
格罗夫自幼天资敏锐,兴趣广泛,歌剧、文学甚至化学,他都有所涉猎。可是时值二战,就在他正痴迷于与同学一起排练一场爱情凶杀戏的时候,前苏联军队进驻东欧,20岁的他毅然乘军舰逃往美国。
刚刚在伯克力的一个小小的单身公寓里安身的格罗夫,却马上被充满未知的新鲜气息的美国吸引住了。他相信这是一个淘金的时代,自己的命运会在这个神奇的大陆上发生惊人的变化。
在财富和机遇来临之前,丘比特之箭率先射中了格罗夫。1957年夏天,同样来美国避难的美貌女子伊娃与格罗夫一见钟情,转年便结了婚,从此相守相伴,再未分离。
另一方面,格罗夫靠居住美国的姨夫相助,幸运地进入了师资强大、有“移民们的牛津大学”之称的纽约城市大学。不过由于语言不过关,以致每次下课他都要用大量时间查字典,以便弄清课程的内容。此外,因为孤身在外,经济上则靠课余在移民疗养院打工来维持。
即使处在如此困境,天性聪慧的他仍然在第一学期拿到了全A的好成绩,他的导师不禁惊呼:“看来饥饿对人的成长的确有好处!”
就这样,一面打工养家,一面刻苦攻读,踏上美国土地的第7个年头,格罗夫拿到了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化工博士学位,毕业后顺利进入快捷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的研发部门。工作5年后,又重回柏克莱任教。
话分两头,当时在快捷公司与格罗夫共事的同僚里,恰恰有葛登·摩尔(Gordon Moore),导致了半导体业革命的“摩尔定律”便是此人的天才预言。有这样的才干,当然不甘心久居人下。1968年,摩尔和另一位伙伴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脱离了快捷,打算自己单干。他们排除了很多专业人才,却去请从来没有制造业经验的格罗夫出山。
不出意料,三个人果然合作无间。声望高、公关好的诺伊斯提出远景规划,头脑一流的摩尔来想点子,雷厉风行的格罗夫负责执行。
从此格罗夫的事业开始明朗化,一条通往成功的淘金之路就此向这个勇敢的逃亡者展开。
一句话拯救英特尔
虽然加入英特尔三年后,格罗夫就已经全面接手公司的大部分事务,但正式走向前台,还是在1976年。从此他就以偏执狂般的工作热情、杰出的管理才能和战略眼光,从8086、80286、386、486、奔腾等系列芯片的开发与市场推广方面入手,开辟了世界计算机产业的新时代。
1982年,经济形势恶化,公司发展缓慢,他果断地推出了“125%的解决方案”,要求雇员必须发挥更高的效率,以战胜咄咄逼人的日本人。这也是“迟到登记表”的由来。公司员工每天要工作10小时,所有在上午8:10以后到班的人都得在专门的记事本上签下大名。一天上午,《纽约时报》的记者居然看到格罗夫也签了名。
在销售会议上,他用拖长的声调说:“英特尔是美国电子业迎战日本电子业的最后希望所在。”这一刻,几百名青年男女热血沸腾,甘愿牺牲一切去完成神圣的使命——把生产出来的芯片卖掉!
当然经营公司是件难事,让人感觉好像总在最后时刻才绝望地跳进救生船。一天晚上格罗夫梦见自己被一群野狗追赶。他说:“这是一个压力锅。”
著名的风险投资家约翰·凡纳尔在20世纪70年代为英特尔工作了6年。他说:“格罗夫不能忍受迟到或没有目的的会议。他是一头拼命的驴。这是行业的特性,没有答错的机会。”
1984年的《幸福》杂志,将他评为美国最严厉的老板之一。有时连他自己也觉得太过分了。
“125%的解决方案”使英特尔成为血汗工厂,一些不满于此的工程师在头上系上布条来发泄。可是格罗夫的努力仍无法抵挡日本厂商的进攻。
1984年,公司存储器业务衰退,产品像山一样积压在仓库里,资金周转失灵,公司危机严重。好在格罗夫创立的目标式管理支撑住了企业运营的轴心,大救星微处理器业务也逐渐成熟。
1985年的一天,格罗夫与多年的老战友摩尔讨论公司困境。他问:“如果我们下台了,另选一位新总裁,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行动?”
摩尔犹豫了一下,答道:“他会放弃存储器业务。”
格罗夫说:“那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动手?”
1986年,公司按照格罗夫提出的新的口号“英特尔,微处理器公司”,毅然把英特尔的主营业务转到微处理器上去。从此日本咄咄逼人的扩张没有了用武之地,英特尔顺利地穿越了存储器劫难的死亡之谷。
10倍速的力量
一直以来,格罗夫尽力地保护自己公司的利益免受其他人的侵害,而且要求他的手下也必须这样做,但对公司的危机感绝对不会使他的热情降低。
格罗夫一直认为,偶然的“某一点”的变化往往会导致决定性的后果,它们通常是不受管理人员主观意志影响的。比如大河之水,如果潮汛到来,就会变成流速10倍于往日的狂暴大浪。
他指出, 在通常的管理活动中,最容易发生此类变化的要素大致有如下6类:
1. 现有竞争者。
2. 补充者。(同一商业系统中的其他公司,例如软件供应商和对应的硬件制造商)
3. 消费者的能力。
4. 供应商的计划。
5. 以其他方式完成现有业务的可能性。
6. 潜在竞争者的能力。
但格罗夫还是没有预料到真正的致命危机是什么。
1994年,一个小小的芯片缺陷,一下子将格罗夫和英特尔置于生死关头。
在格罗夫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1994年11月22日。我想给办公室打电话,这时电话铃响了,传播部的领导有急事找我,说CNN将派人来公司,他们已风闻奔腾处理器的浮点缺陷问题。这事就要闹大了。”
12月12日,IBM宣布停止发售所有奔腾芯片的计算机。预期的成功忽成泡影,一切变得不可捉摸。英特尔的雇员心神不宁,甚至感到恐惧。
但格罗夫的冷静战胜了恐惧。12月19日,他决定改变方针,更换所有芯片,并改进芯片设计。结果公司耗费4.75亿美元之巨,相当于公司研发部的半年预算,或奔腾的5年广告费用。
庆幸的是,英特尔又一次活了下来,而且更加生气勃勃。是格罗夫的性格和气质救了自己。
以更快的速度应付突然出现的致命事件,这就是格罗夫对10倍速概念的最完美诠释。
恐惧也是健康的
重视纪律的格罗夫,塑造了英特尔独树一格的管理风格。从制造、工程到财务,甚至销售,每件事都有清楚的规范,甚至连公司留言都分为“背景资料”和“重要资料”等不同等级,人人都依此标准而行。
格罗夫扮演强硬派的角色,正如他的部下霍根所言:“如果他母亲碍着他了,他也会把她解雇掉。”
考克斯也说:“你得理解这一切,诺宜斯是个很善良的人,这使他深受爱戴。因此公司就得有人去鞭策和训斥后进员工,安迪正好擅长这一手。”
一次格罗夫甚至对一位女员工叫道:“如果你是男的,我会打断你的腿。”
格罗夫一旦谈到工作,其滔滔不绝的陈述,一如在柏克莱讲台上授课时一样细心清楚。接任CEO工作不久,格罗夫已换了不少秘书,多少反映出他严谨精确、不易共事的性格。不过,苏珊·麦克弗兰德最终赢得格罗夫的信任,他称她是“Her Majesty Operations Secretary”,意为“营运秘书女王”。
据苏珊回忆,当她初次应聘格罗夫的秘书职务时,看见他办公室墙上挂着十几张图表,用不同颜色的笔填满数字与曲线,虽然复杂却井然有序。尽管办公室昏暗、狭小,但桌面上与地面异常整洁,各项文件档案分门别类。
这第一印象并没吓跑苏珊,她钦佩地说:“格罗夫要求他的部属必须在持续不断的压力下工作,他把每个人都逼得很紧,但是,他永远以身作则、逼自己更紧。”
格罗夫那严谨的科学训练背景,使得他相信运用标准化的方式,就可以使工厂以最低成本运作,既然当时半导体生产苦于无法提高效率,那么,尽可能降低成本便能为公司带来最大利益。格罗夫将此概念化,成为他称之为“英特尔汉堡”(Mc Intel)的行动方案。格罗夫鼓励员工撰写工作手册,将所有原材料、工厂设备、操作步骤都写进去,就像在世界各地麦当劳分店可以买到相同口味的汉堡一样,格罗夫希望英特尔各个工厂的产品亦能一致化。
英特尔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开放自由的文化,人人可以公开讨论任何困难或成就,提出问题的人并不会因此受到责难。这种做法的确能够刺激团队深入问题,并寻求解答。
格罗夫自己从未享有特权。虽然身为最高主管,他却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和其他同事一样在7平方米的隔间内上班,每天一样在停车场里为找车位而兜圈子。
“疼痛是健康的,它警告你的身体有问题了;恐惧也是健康的,它让你脱离安逸,勇于面对挑战。”在战胜了癌症以后,又一次受到命运之神青睐的格罗夫这样说道。
不寻常的方式在适当的时间把安迪·格罗夫带到了适当的行业。沃顿评选组评论其为:正确的心态。现代计算机不能没有微处理器,英特尔也不能离开格罗夫的领导。格罗夫在匈牙利斯大林式的孩童时期形成的坚强的天性,使他在少年的时候逃到纽约。那段经历给了他在选择中成功的决心和动力,英特尔就是他的选择。他并没有选择传统的芯片制造。这有创造性的一击来自格罗夫,在芯片上,有“Intel Inside”的品牌标志。这个品牌运用在世界上80%的计算机中。“Intel Inside”成为本产业的黄金标准。格罗夫的一生没有选择失败的路。在《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中,有一章被他称为“让混乱统治:走出旧的惯例,带来新的视野”。

25位商业领袖: 影响世界的商业领袖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第 5 页第 6 页第 7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