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
"快乐与痛苦无疑是经济计算的最终目的,以最小的努力满足最大欲望,以最小厌恶的代价获取最大欲望的快乐,使快乐增至最大限度,就是经济学的任务。"
-- 威廉·杰文斯
人类对物质财富的需要,催生了经济学。经济学,也正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的科问。不过,想搞清资源如何配置,就首先要搞清人类的行为;想搞清人类的行为,就必须深入人类的心理。于是,经济学就从人类的"欲望"开始了。
在早期的经济学家看来,与人类的无止境的欲望相比,世界上的物品、财富总是稀缺的。而后来的经济学家却发现:与人类有限的购买能力相比,社会上的生产总是"过剩"的。为了实现社会中每个人"最大幸福",经济学家们开始了无尽无穷的探索旅程……
"理性",不可乞及的目标?
一提到经济学,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一个形容词,恐怕就是"理性"了。
的确,在人们的印象中,经济学是一门非常"理性"、非常现实的学问。如何一个人喜欢浪漫和幻想,人们就会说:经济学恐怕不适合他,他应该去接触文学艺术。不过,假如这个人有点浪漫"过头",不够现实,以致于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人们又会对他说:"嘿,去扫扫盲,学点经济学吧!"
人们的这种印象没有错,经济学,它千真万确就是一门以"理性"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科学。
正如很多科学都建立在一种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经济学,也有它自己的基本假设。经济学的这个最基本假设,叫做"理性人假设",又称"经济人假设"。它的意思就是:每个人都在即定的条件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整个经济学的体系,都是由"理性人假设"开始,逐步发展了起来。
最早的一批经济学家,被称作"古典主义经济学家"。18世纪的英国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 1790),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也是"理性人假设"的创造者。在亚当·斯密看来,一切经济现象都源于人类的利己主义本性。由于每个人都是"理性人",都希望得到利益的最大满足,于是就出现了交换。而在交换的过程中,人们都得到了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在可能的条件下(比如支付能力)实现了自己了最大利益。而整个社会经济,就由此运转了起来。
交换,是最初的也是最常见的经济活动。对于交换行为,我们可以这样做个比方:
有个人拾到一只苹果,而他真正想得到的是一块钱。另一个人手里有一块钱,他很想吃苹果。不过,对第二个人来讲,这个苹果用0.5元来买,才比较符合他的意愿。
于是,两个走到一起,进行了讨价还价,最终,两人都做出让步,第二人花了0.75元买到了苹果。虽然这两个人没有得到他们预期的最大利益,但都在可能的程度上得到自己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