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涵义
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涵义
心理障碍是心理病理学术语,与临床医学中的心理疾病为同义语,是指精神障碍,包括精神疾病和神经发育障碍两大类。这种定义对临床心理治疗是有意义的。现代心理学,特别是咨询心理学的发展,使心理障碍在不同心理理论与应用方面,特别是对于特定的群体对象来说,其涵义应有所不同。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应把心理障碍理解为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不良刺激而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较严重的心理异常即为心理疾病,主要是一些精神神经症,如恐怖症、焦虑症等;较轻的心理异常则指在心理活动中出现的轻度创伤,属心理发展障碍,如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等。本讲只对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作概要性介绍,具体问题的分析在后面各讲中有阐述。
[2]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
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
1.恐怖症,是一组以特定事物、特殊环境或人际交往时发生强烈恐惧或紧张的内心体验为特征的神经症。
具有恐怖症的人,神志清晰,对恐怖的体验明知其不合理,但在遭遇相同情境时,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并作出回避反应。
恐惧性情绪反应是一种自我防护,回避外界危害,保证生命安全的心理防卫功能,人皆有之。因此,日常生活中出现恐惧心理是正常现象。例如对黑暗、僻静处、高空环境、蛇虫毒兽等的恐惧。儿童、女性、胆小者和心理缺陷者,恐惧心理尤为明显。该症状在青少年期发生较多,动物恐怖症在儿童中尤为多见。大多数轻度恐怖症者并不求医看病。
中学生中比较常见的是社交恐怖症,女生发生的较男生多一些。有该症状的学生,其人格特征一般表现为胆小、害羞、依赖、内向、不合群。恐惧时,还可能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症状。如心悸、脸色苍白、出汗、瞳孔扩大、毛发竖立等。多数人在症前有一定的精神刺激因素。首次受惊吓造成心理应激反应具有致病意义,即俗语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2.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指一种重复出现的、患者并不愿意出现的某些观念和行为作为特点的神经症。
有该症状的人对强迫现象痛苦烦恼,虽经努力克服,仍无法摆脱。日常生活中,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现象并不少见。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心理体验。但如果这种心理体验过于强烈和持久就变成了一种病态,对人的心理健康构成危害。例如有人过分怕脏,害怕细菌感染,反复洗手,总感到洗不干净,每日重复洗手许多次,大冷天手洗得红肿也不停息,以求心理上的宽慰。自己的衣服、用品和身体,不愿让别人碰。有时在思维疲惫状态下,一个思想、观念或者一句话反复在脑中萦绕回旋,难以摆脱等。中学生中比较常见的是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前者为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念头,如强迫回忆、穷思竭虑等等;后者为做某些没有意义的动作,如反复洗手、计算、询问等,不做不舒服,做后又懊丧自责。
患强迫症的学生性格特征往往表现为谨小慎微,墨守陈规,缺乏自信心,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办事认真,喜欢过多过细地思考问题,缺乏随和性,过于追求完美,任性,急躁,好强,常伴有不安全感和不适感。
强迫症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强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某种不良的情绪体验都可能导致发生强迫症。一般来说,强迫症都有潜在的心理冲突,寻找和解决心理冲突是咨询的关键。
3.焦虑症,是一种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和紧张为主要特点的神经症。
该症状是一种病理性焦虑反应,与正常人基于现实令人担心情况下发生焦虑情绪不同。通常伴有多种躯体症状,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和不安行为。严重时出现急性惊恐发作。焦虑症使主体处于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伴有多种躯体症状和运动性不安,但并非由实际感到威胁引起。其惊恐程度与现实事件很不相称。
焦虑症患者整日惶惶不安,忧心忡忡,似乎预感到灾难将降临头上;对自己的挫折、失败感到无限的自我责咎;严重的怯懦与自卑,消极悲观,意志消沉,任人摆布;有时会由于内心过分期待和恐惧情绪而达到惊恐发作的程度,惊叫、呼救;由于情绪极度紧张,表现狭隘与抑郁,对任何事物都会失去兴趣,注意力极度涣菜,记忆力减退,严重者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
焦虑症的躯体表现是:心悸,心慌,气短,胸闷,心前区疼痛,呼吸频快,多汗,手指震颤或麻木,有阵发性发热或发冷感。行为表现:小动作多,坐立不安;失眠,入睡困难,梦魇;情绪激动,经常莫名其妙地发怒,与别人争吵,什么事情都看不惯。
焦虑者的内心深处往往有一种无法摆脱、不愿正视的心理问题,焦虑只是某种矛盾冲突的外部表现,以此为防御机制,以避免更深层次的困扰。
4.抑郁性神经症,又称神经症性抑郁症,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的神经症。
抑郁症(又称忧郁症)是一组以情绪异常低落为特征的疾病总称。临床上以情绪忧郁为主要症状的心理疾病很多,如反应性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即本症)、情感性精神病、更年期抑郁症、继发性抑郁症、情境性抑郁症。
本病的常见表现为:自觉心情压抑、沮丧、忧伤、苦闷,对日常活动兴趣显著减退;感到生活无意义,前途悲观失望;沉思不愉快的往事或遇事总往坏处想;自觉懒散无力,精神不振、思维迟钝、反应缓慢,对学习、工作缺乏信心;自我评价降低,夸大自己的缺点,对赞扬、鼓励无相应的情绪反应;不愿主动与他人交往,但是被动接触良好。
5.学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