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序
常应邀在一些学校、社教机构谈论亲子沟通、婚姻关系等问题。从实际的参与和观察中,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夫妻或父母希望我能针对他们目前家中发生的问题提出一个直接、快速,且一试见效的方法。然而这些问题往往因个人、家庭状况的不同,而无法提出一个标准的答案。毕竟短短一、二小时的演讲或座谈只是提供了一些观念,促进了一些思考,虽然也有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但都只是原则性的建议,以供每个人面对困境的参考。因此,我常推介一些有助益的书刊,希望他们能获得更完整、有系统的知能;然而有的兴趣缺缺,有的更直截了当地问答说没有时间。今天的父母常要求孩子读书,可是自己却很少读书;今天的父母常为孩子买书,可是却很少为自己买书,我想这很难教孩子心悦诚服地求知向学。也有些父母亲为了从旁帮助孩子学习,于是孩子学电脑,自己也去学电脑;孩子学音乐,自己也陪着一起学……。依我看来,似乎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因为父母不可能跟着孩子学一辈子,而且也是永远学不完的,甚至过一段时日,学习的结果反不如孩子好。其实,父母真正要学的是一套有系统的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法,不管孩子学什么,父母都能有所本地帮助他们,这才是上策。
为了让父母有充分进修和充电的资源,我们结合了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医学、营养学等专家学者,于1985年创办了《父母亲月刊》。我们怀抱着“帮助父母成长,亲子沟通桥梁”的宗旨,朝向“加强家庭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的理想前进。一年多来,非常感谢许许多多关怀的反馈和支持,使我们更肯定了未来的方向,更踏稳了成长的脚步。桂冠图书公司深体亲子教育的重要,一本服务社会人群的理念,将《父母月刊》的精彩内容加以重新整理,组合了这一套《父母亲丛书》,使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智慧和心血。相信读者丛书的封面以至于内文,可以看到这一套探讨儿童身心发展、亲子沟通、婚姻成长等知识的水准。由于它的呈现代表了许多作者理论和经验的结晶,在此特别感谢他们不计较名利的贡献,更钦佩他们在推广亲子教育行列中的使命感。谨以为序,并纪念与祝福他们各个工作岗位或国外进修的身心健康。
钟思嘉谨识
孩子的第一份友谊
庄慧秋
新近的研究指出孩子在出生的时刻就能察觉其他孩子的存在。而且在往后的岁月里,友谊一直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医院的候诊室里,一岁大的小强在妈妈的臂弯里不安地动来动去。这时,另一个母亲抱着孩子推门进来,他们立刻吸引了小强的注意力。虽然两位母亲默默地并排坐着,两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却睁着圆圆的眼睛看着对方,并且挥舞着小小的手臂,用牙牙的儿语表达彼此的好奇与友善。
一岁半的妮妮也有同样的反应。她原本和爸妈在公园的草地上玩耍,突然,她看到前面的一部手推车,便高兴地迈着蹒跚的步履跑上前去,亲亲车里陌生婴儿的脸颊,摸摸孩子稚嫩的小手,咕哝不清地叫着“妹妹,妹妹”,惹得双方父母都忍不住地笑起来。
这样的行为也许一般的父母们都认为是稀松平常的现象,但是心理学家们可不这么想。美国加州一位心理学教授海蒂·罗斯就曾经说:“我注意到一岁大的儿子常常喜欢溜到院子里和隔壁的两个孩子玩耍,这真是奇怪的现象,因为就我所知,发展心理学中从来就没提到孩子会有这样的行为。”
事实上,从1930年以来,儿童心理学家就一直认为两岁以前的幼儿并没有“友谊”的概念。在幼儿的眼中,其他的孩子就跟一件物品或一个动物一样,不会有特殊的感觉;就算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无所谓“相处”的情感交流存在。这样的观点直到1970年以后,才在一批身为父母的心理学家的质疑下,重新加以观察和研究。
虽然技巧或有不足,但是幼儿却深懂友善的含义
近十年来,关于幼儿友谊的研究,已经有了不错的进展。现在我们知道:大约六个月大的幼儿就可以分辨出“人”和“物品”的不同;他们会利用微笑、姿势和声音,对其他的孩子表示出友善的心意。
更值得深思的是,幼儿的社交行为多半都是友善而愉悦的,他们微笑和玩耍的行为还多于哭泣和打闹的表现。根据仔细的观察统计,一岁大幼儿的不友善行为(哭闹、攻击等)大约只占所有行为的6%左右,而两岁左右的孩子虽然使比例变为16%,但仍然保有良好的相处方式,例如用言语表达意见,送玩具给同伴等等。
不过,幼儿虽然有友善和交朋友的心意,但是因为他们的动作技巧、认知能力和语言发展都还很稚嫩,所以通常无法适切地表达,反而显得有几许笨拙。比如:一个十个月大的孩子很可能慷慨地伸手把玩具送给背对着的同伴,却不懂得人家看不到他。等到再长大一些,他自然不会再闹这种笑话;他们先发出声音让同伴回过头来,再把玩具送过去。
父母的态度是孩子发展友谊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