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古代字书——学习古汉语、阅读古籍的桥梁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数千年来,各民族流传下来的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其中又以汉语典籍为数最多,有不少是稀世珍品,它们是祖国文化宝库中最为精萃的一部分。要想读懂千百年前的古书,就必须懂得古代汉语,特别是要掌握用来记录古代汉语典籍的文字书写符号——汉字的形、音、义。
汉字是中国古代汉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创造出来的。古代流传下来的大量文字学著作,记载和解说汉语字、词的书籍——字典、词典,无一不与当时文字的演变有着密切的相应关系,都是历代文字学研究成果的汇辑,保存了大量的古文字资料。通过古代字典、词典,我们可以了解到毎个汉字的构成原理,构成方式及其本义和引申义;了解到毎个汉字的古义和今义,古音和今音,以及它们的发展变化和区别;理解每个汉语语词的组成、涵义和变迁,古代字典、词典对汉字形音义及其相互关系、各种词语的解释,不仅为揭示汉语文字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提供了依据,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情况,可以使我们从中获得不少关于古代自然科学、社会风俗人情方面的常识,为我们学习古汉语,从而更进一步去阅读古籍,顺利地吸收古代文化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第一节 字书——古代字典词典的统称
顾名思义,字典收录的是单字,词典收录的是单音、双音和多音节的词汇。但就古汉语而言,由于单音节词占优势,往往一个字就相当于一个词,字和词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实际上古代解说文字的书籍,大多数既收单字,也兼载复词,包涵了字典、词典的双重成分,而且,讲字的不能不讲名物制度,解词的也不能不释字义,两者并没有一定的界限。因此,我国古代把解释文字的形体构成和字音字义,并按一定方式编排的书籍统称字书。用字典作为解释文字之书的名称,是自《康熙字典》开始的,清代人所说的“字典”即专指这部书。
近代以来,汉语词汇加速复音化,双音词占了优势,且专门词语日益丰富,外来词增多,字、词并不相等,这一点变得愈加明显,字典与词典的区别就有了必要。不过,现代字典的字条下往往附有多音节的词语,而且大部分字本来就是词;词典的收录也仍以“字”为纲,称作“字头”,在字头下排列同字头的复音词和词组。当然现代意义上的辞书不仅仅指讲解词语的字典、词典,还包括各种类型的专门词典,如地名词典等,甚至还包括百科全书,较之古代辞书收录范围就广泛多了。
我们现在把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性质、体系,文字的形音义的关系等学问称为文字学。古代则把有关文字研究的学问叫“小学”;古代史志也把文字训诂音韵之类的著作统归之于“小学”类。古代的字书都统属于“小学”的范围。
周代“小学”是指为八岁到14岁贵族子弟办的学校,“小学”就是指幼童在校学习认字,老师给他们讲解文字形体结构而言。东汉班固(公元32——92年)的《汉书·艺文志》把幼童识字用的字书和解释字义的书附在经学《六艺略》之后,统称为“小学”。这样,“小学”的含义逐渐有了变化,识字变成了专门的学问,其内容包括:解释文字的形体结构,“通知古今文字”(通知即知晓之意),“正读”字音等。从东汉到隋唐五代,“小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包括了讨论字形、音韵一类的书籍。及至唐代编纂《旧唐书·经籍志》,把《尔雅》等书归入“小学”,从此,“小学”的基本内容得以确定下来。宋代时,开始有人把“小学”称作“文字之学”,把文字之学的内容分为三类:体制(字形)、训诂(字义)、音韵(字音)。
到了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把语言文字类的书籍分为训诂、字书、韵书三类。《尔雅》等书划为训诂之属,《说文解字》类的书划为字书之属,《广韵》类的书划为韵书之属,这样“小学”类的范围更加明晰。大致说来,《尔雅》等训诂类的书是侧重讲字义的,《说文解字》类的字书是以讲解字形为主,讲求字形和字音、字义的关系,《广韵》类的韵书是讲字音为主,也简单地解释字形、字义,同样起到了字书的作用。因此,“小学”就是有关文字研究的学问,“小学”类的书籍主要是指字书而言,古代“小学”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丰富。可以说,中国古代字典、词典的产生和演进,与传统“小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二节 字书的分类
我国古代的字书,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从春秋战国时起,就开始有了编制识字课本一类的书籍,见于史志著录最早的一部识字课本是周宣王时代(公元前827—前782年)太史籀〔zhou昼〕编的《史籀篇》。它和秦代李斯编的《仓颉篇》、汉史游编的《急就篇》等书,都只是把常用字编成便于记诵的文字形式,没有任何注解。
大约在战国末年到西汉初年,古代第一部训诂词典《尔雅》形成,首创按文字内容性质分类解释词义的体例,这也是世界词典编纂史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词典。西汉扬雄编纂《方言》,辑录汉代方言俗语,开了古代方言词典的先河。东汉刘熙编《释名》,与《尔雅》稍异,专以音同音近字解释词义,成为声训词典的滥觞。东汉服虔编《通俗文》,是为通俗词典的前导。《方言》、《通俗文》是不同于《尔雅》类的语义词典,开创后世专门性词典编纂的先例。东汉许慎编《说文解字》,首创部首检字,以“六书”理论解释文字形体结构及音义,是古代第一部真正的字典,早于西方同类字典近1400年。
《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通俗文》的产生,奠定了后代字书发展的基础。古代为数众多的字书,大体是从它们演化而来。
继承《说文解字》一类的字典,像晋吕忱的《字林》、北魏江式的《古今文字》等,都按《说文》部首分类,解释字形、字音、字义。南朝时梁陈间顾野王撰《玉篇》,部首比《说文》多出两部,但以楷书代篆书,不析形体,注重音义。明代梅膺祚编《字汇》,简化《说文》部首,部首和部内字按楷书笔画多少先后排列,首卷附《检字》,排列难查的字,使字典通俗化、实用化。明代张自烈的《正字通》,清代的《康熙字典》俱沿用《字汇》体例。
《尔雅》一类的词典,如汉代孔鲋[fu付]编《小尔雅》,三国时魏国张揖编《广雅》,宋代陆佃编《埤雅》,明代方以智编《通雅》,清代史梦兰编《叠雅》等,或仿《尔雅》而作,或是《尔雅》的增广、订正、补充,都是解释词义与各种名物。
唐代以后解释文字音义而功能各异的专门性词典日益增多。有的注释经传文字音义,如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有的辑录经传子史文字训诂,如清代阮元的《经籍纂诂》。解释佛教经典文字音义的则有唐代玄应和慧琳的两部《一切经音义》、辽代希麟的《续一切经音义》。明朝陈士元《俚言解》、清朝翟灏《通俗编》,主要采集解释各地方言俗语;清朝吴文英的《吴下方言考》专门解释吴越方言俗语。诠释虚字的字书有:清代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还有的字书专门汇编古书中的词藻典故,如清代的《佩文韵府》和清朝张廷玉等编的《骈字类编》。
魏晋南北朝以后,以审音辨韵为主,兼讲文字形义的韵书大量产生。先有三国时魏国李登的《声类》,“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唐代封演《闻见记》);晋人吕静的《韵集》,以“宫商角徵羽各为一篇”(《魏书·江式传》),成为韵书的萌芽。继后有隋代陆法言的《切韵》产生,它按四声分类,类下依韵目排字,这是一部韵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唐代李舟作《切韵》,使四声依次相承,增加韵目,调整韵目编排次第。宋代颁行的官修《广韵》,集正统派韵书之大成,把韵目从陆法言《切韵》的193韵增加到206韵。宋代丁度等人的《集韵》、《礼部韵略》等都属这一系统。金代韩道昭的《五音集韵》,改革《广韵》系韵书韵目下同音字分组排列的体系,把韵字按36字母(即用36个汉字表示声母)为序编排。韵书具有字书的性质,自唐代开始,到宋代定型。《广韵》可说是一部按韵编排的字典,类似现在的同音字典。清代人编的《佩文诗韵》、清人李光地等的《音韵阐微》、清人何萱的《韵史》,都可起到字典的作用。
总的说来,古代字书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解释字体构成和字音、字义,以《说文》为首,按部首检字;第二类,讲求训诂名物,以《尔雅》为代表,依义分类;第三类,以审音辨韵为主,兼释字义,以《广韵》为典型,按韵目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