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回 史迪威赞扬共产党 罗斯福通牒蒋介石
话说从一九四四年三月起到年底,蒋介石指挥的战场真是屡战屡败,不战而退;一蹶不振,人心惶惶。那时光史迪威进行了历史性的缅甸战役,克服了密支那,开放了缅甸——雷多公路,史迪威的名字成了英雄的化身。面对着这个局面,蒋介石真是有苦说不出。他向宋美龄诉苦道:
”你看这事情怎么办好!我们这里吃败仗,史迪威可是打胜仗;十四航空队的七个主要基地也给日本人拿走了,陈纳德也很尴尬。这样,搞下去史迪威可是神气了,我真怕他重弹旧调。“
宋美龄也紧张道:”有几个外国人告诉我,说因为你不喜欢史迪威‘国共合作’的办法,外面盛传双方裂痕日益加大。现在在重庆的美国军官、大使馆职员、华盛顿派来的人员、左派分子、新闻记者们,这些人构成了使人惊骇的组群,在鸡尾酒会上,布满了反对你的言论。“
蒋介石恨恨地说道:”我早知道了,这些混账王八蛋!“
”那个陈纳德的朋友还告诉我,“宋美龄道:”史迪威还曾经说过,如果他的主张再被拒绝,那他将把美国的租借物资扣留起来!“
”他敢?“蒋介石冷笑道:”美国的政策我们不是不知道!“
宋美龄献计道:”无论如何,我们去看看他罢,同史迪威多见几次面,我们给他的印象可能变好,外国人都是这样子的。“
但当蒋介石夫妇还没出门的时候,史迪威一到重庆,便拜访蒋介石来了。
蒋介石振作精神,堆下笑脸,宋美龄打扮得花枝招展,迎接这位国际驰名的英雄。
”蒋主席,“史迪威坐定,寒暄过后,开门见山道:”今天的局势,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地步,中国战场前途如何,非要想办法不可了。“
宋美龄抢着说道:”是啊,主席刚才还同我说过来着,说是盼望你快点回来,帮他想办法,把日本兵赶出去。“
蒋介石呲牙咧嘴只是笑,史迪威却郑重其事,一本正经说道:”蒋主席这样虚心,真是一个好消息!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挽回中国战场的不利情况;不过如果真要把日本兵赶出去,难是不难,只要把驻扎在西北的几十万部队开出来,问题就好“
蒋介石没料到史迪威会来得这么快,使劲忍住,但马上又沉不住气,反问道:”史将军,你怎么能担保,共产党没有监视以后,会不打我们而去打日本人呢?“
史迪威闻言紧皱眉头。
宋美龄用英语插嘴道:”史迪威将军,我们接到很多情报,是这样说的:共产党万一没有监视,他们便造反了!“
史迪威却用中国话回答她道:”事实胜于雄辩,这是中国一句非常之好的名言。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这几年里同日本兵打过多少次仗?日本兵同汪精卫的军队用了多少气力在打击他们?这个不但延安有数字公布,而且连东京方面都有详细的数字公布。蒋主席、蒋夫人你们可以不相信延安的公布,但日本人宣布的数字你们总不能不相信,因为日本军阀是我们的敌人,而且是一个不可小看的敌人,他绝不愿意在这些地方乱说一通的。“
蒋介石勃然变色道:”我对于你这样估计延安的抗战,我是不赞成的!“
”蒋主席,“史迪威道:”这是事实。“
”不管你是不是事实,你要我把西北的军队调出来,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请蒋主席注意,“史迪威道:”美国援助的是中国全部,而不是局部,中国国民党要抗战,中国共产党更要抗战,所以凡是中国军队都应该抗战,这样才不违背了援助中国的本意。“
”哼!“蒋介石冷笑道:”你可以把美国的援助扣住不放,我绝不能答应你的要求!“
史迪威竭力忍耐,微笑道:”我再请蒋主席注意一件事情:美国援助的中国,是蒋主席领导下的中国,美国并没有把物资直接运给延安,至于你肯不肯把物资分给延安,那是你自己的问题,虽然我们希望这样做。至于抵抗日本,那美国的看法简单,希望你把西北的军队开出去!“
”我不能这样做。“蒋介石冷冷地说道:”我不能这样做,我不愿意再谈这个问题。“
”那是不应该的。“史迪威道:”一个最高统帅,应该把眼光放到全局上去。刚才有好多新闻记者问我对局势的看法,我曾解说过,今天的国、共双方再不团结,重庆的军队再不从西北调动过来,局势便太险了“
听说史迪威已经把这个意思告诉新闻记者,蒋介石无名火起三千丈,拂袖而起,大叫道:”我没有见过你这样做法!你要西北的军队,你自己去调动好了!你在外面、在我面前强调共产党的好处,我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史迪威一怔,随即答道:”请你不必生气,今日之下,任何问题不是生气可以解决的。我只请你冷静地思考思考,从三月份起,各战场一败徐地,兵力上是不是需要补充?“
听史迪威提到败绩,蒋介石就象被人剜疮疤一样,他痛极了,但不可发作,一蹬脚便跑。
眼见蒋介石这等模样,史迪威只得苦笑笑,也就回去。于是一方面蒋对延安的人,和稍有嫌疑的人抓的抓、杀的杀,闹得更凶;另一方面史对延安的抗战功绩推崇备至,呼吁团结,变成了震撼国际的一件大事。
蒋介石与史迪威的争议正走向一个决定点时,九月六日那天,蒋介石透了一口气,他的救兵到了。
美国前陆军部长赫尔利,偕同军需专家尼尔逊到达重庆。
事前接到驻美大使胡适的报告,以及美方电报,蒋介石夫妇亲自前往机场迎接。当晚盛大接风,饭后促膝长谈,蒋介石心情为之一松。
”你来得太好了。“宋美龄为蒋介石传达体己话:”史迪威在这里闹得一塌糊涂,正不知怎样下台才好。“
”你们可以放心。“赫尔利笑道:”美国的政策,并非操在史迪威手里。这次我们来,对于解决你们的纠纷是有帮助的。我为了澄清这种难堪的气氛,打开这种僵局而来;尼尔逊先生是为了协助中国的供应机构而来,都是同史迪威有关的。“
”好极了!太好了!“
”我是以罗斯福私人代表名义,到重庆来的。“赫尔利道:”对于蒋将军,我们是无话不谈,可是不必在外面发表。我的任务是:首先是阻止国民政府的崩溃,我们不能不正视这个事实,今天重庆中央政府的地位非常危险!“
蒋介石打了个寒噤。
”第二:我们要支持蒋将军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以及统率三军的委员长!第三:协调蒋将军与史迪威将军之间的关系,史迪威主张团结抗日,蒋将军主张消灭延安,看看这两者之间有无办法弄得好一点;第四:促进蒋将军统治下的军用物资的生产,并阻止其经济崩溃;第五:统一包括延安的中国所有军队,以达成击溃日本军队之目的!“
蒋介石闻言大喜,泫然欲泣。半晌,这才满怀感激,双眼润湿地问赫尔利道:”那太好了,我高兴得连眼泪都流下来了。谢谢赫尔利将军给我带来了这么好的好消息,请问赫尔利将军,照你刚才所说,一言以蔽之,你是不是专门为帮助重庆消灭延安而来呢?“
赫尔利朝宋美龄挤一挤眼睛,摊摊手笑道:”我以为一个聪明的领袖,是不必寻求这个答案的。“
蒋介石直抓头皮道:”我太笨了,我太笨了。我是因为高兴过份,所以才提出这个问题来的。“
”你的心情我明白。“赫尔利道:”不过,进行起来,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说,我先到延安走一趟,如何?“
蒋介石怔住了:”你去干什么?“
赫尔利笑笑道:”别忘记,我是以一个公正人士的姿态出现的,对于延安方面,当然也要有所接触,否则未免偏心露骨,给人批评了。“
蒋介石还是不放心:”我看还是以后再去罢。“
”你要我同胡宗南将军一起进入延安吗?“赫尔利大笑:”好好,现在我暂时不去。现在我可以把美国的意见告诉你,征求你的同意了。“
”是不是罗斯福总统的意思?“蒋介石明知道这是华尔街老板们的意思,赫尔利正是美国大资产阶级的代理人,忠诚地执行华尔街的政策,一如驻美大使胡适所给他的报告那样。
”你反正明白,“赫尔利道:”不用问了。美国所希望的,是在中国军队中安置一个美国统帅。——你别着急,先让我说完,这个意见是谁提议的,你别问。但因为中国战场,主要是你管辖下的战场一泻千里,所以我们也同意这个建议,把日本兵赶跑了再说。“赫尔利透了口气:”此外,美国也同意使用中共军队,作为击退日军的主力之一。共产党同日本兵死战的故事,现在全世界都津津乐道,我们要正视这个事实。“赫尔利右手按住蒋介石的左臂:”我知道你是不同意的,我知道两个意见是不合你口胃的,可是史迪威不能成功的建议,我赫尔利保险可以完成。因为我们考虑过,在这两个建议之内,其中是可以大做文章的。“
蒋介石尴尬地强笑道:”是吗?“
”是这样的。“赫尔利抽烟喝水,忙了一阵:”喏!如果谈判顺利,延安的军队交出了,最高指挥官是美国将军了,你想,你还怕什么?“
”万一那个最高指挥官是史迪威呢?“
”史迪威也该遵守美国的策略!“
”我不放心!“蒋介石道;”延安交出武装,这一点我同意,要史迪威做统帅,连我都管,那不成,万万不成!“
”好办!“赫尔利兴奋地说道:”你的问题,在于反对史迪成,而不是反对美国统帅,如果不让史迪威做统帅,你就没问题了?“
”可是我知道罗斯福很重用史迪威。“
”但你要注意:美国对重大问题的决定,并非操在罗斯福手里!“
”我明天答覆你。“蒋介石召集亲信,彻夜商议,第二天告诉赫尔利道:”我考虑过了,一定要这祥做,也可以,不过我也有两个要求。“
”是什么?“
”第一:我本人也应该有权管理租借物资;第二:延安要把军队全部交出来!“蒋介石道。
赫尔利沉吟一阵:”第二点也就是我这次来的主要问题,好办;不过第一点,必须回到美国以后再说。“
宋美龄忽然站起来,戏剧化地抹抹眼泪,走向赫尔利:
”我是这样的感动!“她说:”正当那些该杀的共产党让我们下不了台,正当史迪威将军使我们处境困难,正当美国朋友对我们有所误会的时候,你来得这么巧!你的主意又那么妙!“
赫尔利不免客气一番,说是要回大使馆休息,准备明天到各处走走,俾使人们对他的”公正“深信不疑。双方又约定在赫尔利访华期间,每隔一天,便在黄山蒋介石官邸商谈一切。
九月十九日下午,蒋介石正同赫尔利谈得高兴,侍卫官入报史迪威来访,蒋介石在客人面前表示自己很大方:”请史迪威将军马上前来!“边说边走到二门迎接。
史迪威同蒋家夫妇、赫尔利寒暄过后,掏出一封电报来道:”蒋主席,这是罗斯福总统的电报,要鄙人当面交给蒋主席。“
蒋介石连忙道谢,一把接过电报,等待宋美龄翻译。但宋美龄面色大变,尴尴尬尬一言不发,室中诸人,都好不自在。各人便胡扯几句,赫尔利同史迪威一同离去,蒋介石送客回来劈头便问:”电报说些什么?“
”这是罗斯福从魁北克发来的。“宋美龄道:”罗斯福正在那里开会。“
”我问的是:他究竟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