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为将中国历史说清,历代历史学家用毕身精力著书立说,为后世留下大量历史典籍。但是,多数史书体例庞大、晦涩艰深,吓退许多读者;也有一些历史通俗读物,虽然读起来轻松愉快,但亦史亦说的方式,却不能起到正史的作用。鉴于此,编者在参考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编辑了这套既是严谨的正史,又可以轻松阅读的细说中国历史丛书,包括“细说大汉”、“细说大唐”、“细说大宋”、“细说大明”、“细说大清”5部。
汉朝是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与“东汉”(公元25~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大汉帝国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帝国,是中华民族创造活力最为充沛、人性也较为高扬的时期。它和之前的秦帝国一起,开创并发展了一种崭新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能像汉朝那样,至今还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这么大的影响。它的成就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是无法磨灭的:汉语和汉字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通用语言和文字,汉民族历经了与匈奴等民族无数次的残酷鏖战,终于确立了日后华夏民族的轴心地位……可以说,正是有了两汉400余年的孕育与熔铸,才有了今天灿烂强盛的中华民族。
遥望2000年前的大汉时代,东临大海,西征绝域,南服百越,北击匈奴。金戈铁马、王朝霸业;将军豪情、士人谋略;长赋短歌、扬扬府乐;大汉王朝拥有气势恢宏的汉赋、拥有名满天下的敦煌壁画、拥有世界先进的造纸术、拥有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拥有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汉朝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朝代,不但培养出了英武的将军,而且还培养出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和政治谋臣。汉文化的灿烂不仅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儿女,也将华夏之精粹送到了远方。尽管大汉王朝已随时光而逝去,但其当年国势之强大、版图之辽阔和土地之丰饶,皆可世界称最;它所扮演的历史角色,为华夏子民带来了不可撼动的民族自信。
《细说大汉大全集》分为西汉和东汉两篇,讲述了从西汉建立到东汉灭亡长达400年的历史,涵盖了两汉版图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官制、军事、农业、冶铁业、商业、文化、宗教、思想等各个领域的内容。全书以宏大浩荡的气魄,充满激情的笔墨,刻画了一大批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的历史人物,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巨幅历史画卷,记录了大汉帝国的兴亡沧桑和为中国留下深刻烙印的辉煌的大汉文化,全景再现中国古代军事帝国的勃兴与衰落。
上篇
西 汉
汉高祖刘邦
第一章 威加四方
楚汉战争结束后,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定都洛阳。公元前200年,迁都长安。
西汉王朝建立后,刘邦高度评价了“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的作用,随后,大封功臣。刘邦的文臣武将不仅帮助他战胜了项羽,而且在汉朝开国后为创设制度、治理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
汉初,社会凋敝,军事实力有限,对北方崛起的匈奴无法形成有效的反击,只能实行和亲政策,为中原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安定的环境。
刘邦为了巩固刘氏江山,逐一铲除掉异姓诸侯王的势力,任命同姓为王,逐步消除了威胁西汉朝廷的隐患。
1.刘邦登基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项羽在垓下被彻底击败,并自刎于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至此,持续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以刘邦胜利而告终。十二月底,刘邦率群臣向北前进。经过韩信军队的统帅部定陶时,刘邦以突然方式收回了韩信的军权,控制了韩信的军队。次年正月,刘邦又发布诏令,改立韩信为楚王,都下邳(今江苏邳县);封彭越为梁王,都于陶(今山东定陶);又派卢绾、刘贾率军击败占据江陵拒绝臣服的临江王共尉。刘邦还下诏说:“战争已持续八年之久,人民深受其害。目前天下大定,死罪以下的罪犯一律赦免。”
(1)刘邦称帝
汉五年正月,诸侯王和文武大臣联名上书刘邦,请求刘邦称皇帝:“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黥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共同请求大王陛下:秦王朝因行无道之政而被天下人推翻。大王先入关中,得秦王子婴,平定三秦,功盖天下,安定万民,救败继绝,功大德厚,又施恩惠于有功劳的诸侯王,使他们能设立宗庙社稷。现在对天下诸侯的分封已结束了,而大王您与诸侯王的位号相同,没有上下的区别。因此,大王的伟德就无法广布于后世。请求大王称皇帝尊号。”
面对诸侯王的上疏请求,刘邦推让说:“据说帝是贤者的称号,只是徒有虚名并无其实者,不能用。现在诸侯王都推选我,这怎么敢当呢?”于是,一帮诸侯王再次上奏说:“陛下以一介平民起义,灭乱秦,声威震动海内;又从僻陋的汉中之地出兵,行威德,诛灭不义之人,平定四海,立下大功。大王的恩德已广传四海,诸侯王的王号已不足道之,愿大王登皇帝之位,以顺应民意,造福百姓。”刘邦说:“诸侯王既然以为称帝号有利于天下百姓,那就这样定了吧!”就同意了诸侯王的推戴。诸侯王、卢绾等大臣三百余人,与博士叔孙通一起选择良辰吉日,定于二月甲午日,拥戴刘邦加皇帝尊号。就在这一天,汉王刘邦在汜水之阳(今山东定陶境)即了皇帝位,完成了登基大典,取得了统治中国的法定地位。汉王刘邦称了帝,王后吕雉便被尊称为皇后,太子刘盈被尊为皇太子,刘邦已经死去的母亲被追尊为昭灵夫人。
刘邦被尊为皇帝,立即行使权力逐步巩固自己庞大的基业。他发布的第一道诏书就是封吴芮和无诸为王,以稳定广大的南方。他下诏说:“前衡山王吴芮与二子一侄,带领着南方百粤之地的兵马,佐助诸侯,诛暴秦,伐无道,立有大功,诸侯共议应立他为王,而项羽却加以侵夺,剥夺其王号,称为番君。现在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之地册立番君吴芮为长沙王。”再下一诏说:“前粤王无诸世代尊奉粤祀,秦侵夺他们的地盘,使他们社稷不得祭祀。诸侯伐秦,无诸亲自率领闽中的兵力佐助灭秦,项羽却忽视他而不立无诸为王。现封无诸为闽粤王,封以闽中之地。”
吴芮长期为官江南,深得人心;无诸为越王勾践之后,在闽越地区有相当的号召力。刘邦封吴芮、无诸为王,为汉皇朝取得了一个稳定的南方,为以后对异姓诸侯王的斗争打下了基础,这充分显示了刘邦政治上的深谋远虑。
刘邦在汜水之阳即皇帝位以后,就率领文武百官西至洛阳,决定以洛阳为都城。五月,刘邦遣散士兵回家,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安定社会。他下诏说:“诸侯士卒在关中的,免除十二年不征徭役,回归本土的,免除六年不征徭役。有的老百姓以前在山泽之间聚居以求在乱世自保,脱离了户口名数。现在,天下已定,应回归原籍,恢复原来的爵位田宅,地方官吏应以文法教育说服而不要鞭笞他们。百姓因为饥饿自卖为奴婢的,一律赦免为庶人。军吏卒逢大赦,无罪的,失去爵位的,及爵位不及大夫的,一律赐爵为大夫。原来是大夫的,一律再加赐一级。凡爵位在七大夫以上的,都让他们食邑,不是七大夫以上的,一律免除他自己及家庭的徭役。”又说:“七大夫、公乘以上,都属于高爵。诸侯将士及从军归乡的,很多有高爵。我曾数次下诏官吏,先给予他们田宅,对官吏有所求的应尽快满足。有高爵的人,也属人君,皇帝尚且尊重他们,而地方官吏却藐视他们,这是很没规矩的。先前的时候,秦代爵位至公大夫以上的,县令、县丞都为之行礼。现在,我对于爵位并不轻视,官吏又怎敢这样!况且法律规定,论功劳赏赐田宅,而未曾从军的小吏都已满足,有军功的却反而顾不上,这是守尉长官教导无方。现在命令官吏要善待高爵,以称吾意。有不按诏书办事的,从重论处。”
刘邦登基后的这一诏书,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恢复、社会秩序的稳定,为新建立的王朝的安定稳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这也显示出他身为开国帝王的不同寻常的政治远见。
(2)定都长安
刘邦移驻洛阳以后,派官员修缮宫室,加固城垣,打算长期以此为都城。这时候,齐地人娄敬被征发到陇西戍守,正好经过洛阳,见洛阳大兴土木,知道刘邦想长期定都洛阳。他放下小推车,穿着老羊皮袄,让同乡虞将军代为引见,只说要禀报要事。虞将军劝娄敬换一身新衣服,娄敬坚决不肯,他说:“我穿帛衣,就帛衣见皇上;穿褐衣,就褐衣见皇上,绝不会换衣服的。”
经虞将军引荐以后,刘邦召见娄敬,并问娄敬禀报何事。娄敬问他:“陛下以洛阳为都,难道是想同周代比盛大吗?”刘邦说:“确有此意。”娄敬劝刘邦说:“陛下得天下并不同于周代。周代先祖后稷,帝尧封之于邰,积德行善一直持续十余代。公刘时避桀于豳。太王因为受到狄人攻伐,所以离开了豳,迁居于岐山之阳,百姓争相跟随。等到文王被封为西伯,决断虞芮之讼,开始受天命称王,太公望、伯夷从海滨前来归附。至武王伐纣,有八百诸侯不约而同在孟津相会,都说商纣可伐,遂灭了商。成王继位为王,周公之属为之傅相,才营造洛邑。因为洛邑是天下的中心,四方诸侯纳贡述职,路途远近平均,有德者则容易为王,无德者也极易灭亡。凡是占据此地的,务必效法周代以德政招致天下诸侯,而不能凭借险阻,使后代骄奢淫逸,以致残害百姓。周代全盛时,天下和洽,四夷宾服,仰慕周朝仁德而争相臣服周天子,不屯一卒,不战一士,八夷大国之民没有不归附的,都竭力为其效命,到了周代衰败的时候,周朝一分为二,天下不从,周天子不能控制,并不是因为恩德菲薄,而是因为形势变化,力量变弱了。陛下从丰沛之地起兵反秦,收拢士卒三千人,以此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于荥阳,争夺成皋,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百姓连遭兵祸,父子暴骨于原野,哭喊之声绵延不绝,身体伤残者未得康复,而想同周代成、康之时相比盛大,臣私下里以为不相配。”然后,娄敬提出了立都关中的建议。他说:“秦地有山河之险,关塞之固,猝然事情紧急,百万大军可立待而成。借用秦人的故业,占据肥美膏腴之地,这就是人说的天府之地。陛下若入关而建都于此,关东虽乱,而秦的故地可以保全。与人打架,不扼住喉咙,控制背部,就不可能获胜。若陛下入关而立都,凭借秦代旧地,也就是扼住了天下形势的喉咙而控制住了后背。”
听了娄敬的一番分析,刘邦虽觉有理,但还有疑虑,于是决定召集群臣商议。因为群臣大多是关东人,都说周代立洛阳为都,延续数百年,而秦在关中建都到二世就灭亡了,还是不如在洛阳建都。刘邦决定不下,决定召问谋士张良,听听他的意见。张良对刘邦说:“洛阳虽然东有成皋,西有崤渑,背靠黄河,南向伊洛,地理坚固,然而,地方太小,不过数百里,土地贫瘠,四面受敌,此地不宜用武。而关中左有崤山、函谷关;右有陇蜀,面积辽阔,沃野千里。南有巴蜀的富饶;北有胡苑的利益;三面险阻为守,仅以东向一面而控制诸侯。天下安定,可以借黄河、渭河之便征运天下粮草,供给京师;若诸侯有变,则可以顺流而下,足以供给。这真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所说确实有理。”于是,高祖刘邦采纳了娄敬的建议,即日下令起驾西迁,定都关中。为了表彰娄敬建议迁都关中的功劳,刘邦还赐娄敬姓“刘”,并任命刘敬做了郎中,号为“奉春君”。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后九月,刘邦下令把诸侯之子迁徙到关中,以巩固新都,并下令修建长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