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所叙述的内容是洪武元年(1368 年)到弘光元年(1645 年)共278年的政治史。但是它上溯到元朝末年的农民大起义,下延到南明唐王、鲁王、桂王等政权的政治活动,迄止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 年)。
本卷叙述明朝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政治人物,并分别给予评论。
明朝是一个传统的政治制度统治的社会,仍具有以前历朝典型的特点,皇权与相权、皇帝与藩王的协调与冲突等等莫不如此。但明朝也有自身的特点,如宦官干政、党派之争等等。
明朝又是一个出现诸多新因素的时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和与之相适应的启蒙思想文化,在政治上也有所反映。同时,西方传教士和早期殖民主义者已经叩响中国的大门。中国与世界有了更广泛的联系。中西文化已发生直接的冲突与交融。但是李自成起义和清人入主打断了明朝发展的线索。中国失掉了一次与世界同步前进的宝贵机会。
一、明代政治概述元朝末年,政治败坏,政权解体,民不聊生。在以红巾军为主的农民大起义中,朱元璋的势力脱颖而出,于至正十六年(1356 年)攻占了江南重镇集庆(今南京),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朱元璋采用了儒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进一步增强力量,等待时机夺取全国政权。朱元璋先后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把控制的地盘扩大到江浙、江西、河南各行省(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区)。在鄱阳湖会战大败陈友谅后,于至正二十四年(1364 年)朱元璋称吴王。但直到此时,朱元璋仍然奉农民起义军大宋政权韩林儿为主,使用龙凤年号。接着,他铲平张士诚,迫使方国珍投降,南征陈友定,势力向福建、广西等地区扩展。朱元璋见时机成熟,改用吴元年年号并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北伐中原,并于同年攻克山东诸郡。至正二十八年(1368 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这年闰七月,元顺帝放弃大都(今北京)出奔上都(在今内蒙古正蓝旗),随后徐达带兵进入大都,改大都为北平府。从此元朝结束了在中原地区的统治。
国号明字,本意出于明教。明教有"明王出世"说,红巾军领袖韩山童曾称"明王",其子韩林儿又称"小明王"。"明"即表示对"小明王"的继承,又寓奉天承运之意。
明朝建立之初面临的两大问题是进一步扫清残元势力和割据势力,以及整顿残破的经济以安定民生。明军四出,先后略定西北、四川、云南、东北,统一了除北元所控制的漠北以外的广大地区。与此同时,明朝着手清除元朝统治在中原以南地区的影响,改变相对落后的生产关系,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生产。
一开始,明朝大体上继承了元朝的政治制度。在中央沿用中枢省制度,在地方上沿用行中书省制度。朱元璋本人就做过大宋政权的江南行中书省丞相。但他看到了这种制度不利于皇权的加强,于是在洪武九年(1376 年)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派布政使到地方掌管一省之政,改变了地方权力过大的局面。布政使主管行政、财政,职在执行朝廷政令而已。与布政使并立的,是提刑按察使掌管法庭、监狱,都指挥使掌管一省之军政。其下是府和州、县。这样既大大缩小了地方的权力,又简化了机构层次。中书省位高权重,丞相成为与皇帝抗衡的职务。洪武十三年(1380 年),丞相胡惟庸以谋反罪被处死,朱元璋就此取消了中书省和丞相的设置,由皇帝直接统管六部,使中央权力大大集中于皇帝手中。与此同时,对飞扬跋扈的权臣将帅次第翦除,以避免他们对皇权造成威胁。皇帝还直接统领锦衣卫等禁军武装,利用超越司法权力之上的诏狱,对臣民进行严厉控制,实行"重典"治国,以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军事统帅机关则由原来的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以分大都督之权。但是各都督府只管军政、军籍,不直接统率军队,每有战事则由皇帝任命将军总兵官,指挥作战,战事完毕,将军交还佩印。此外,还设有一套完整的监察机构都察院和下设的十三道监察御史,对各衙门大小官员进行监督。行政、军事、监察三系统互不统属,而分别对皇帝 负责。皇权从而大大加强。
在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皇权的同时,朱元璋还实行分封政策,将自己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封为亲王。亲王下天子一等,虽元勋宿将不得与之均礼。亲王享有优厚的经济待遇,并有三护卫军队3000 人至19000 人不等。亲王所在地是各地要害之处,朱元璋分封的目的是屏藩帝室,在从东北到北方、西北的防御蒙古的边塞上的各亲王被称为塞王。虽然明朝的分封政策是"列爵不临民,分封而不锡土",但由于在有战争时,亲王得参与出征并节制诸军,因而一些塞王,特别是燕王、宁王等形成了强大的势力。
早在洪武九年,府学训导叶伯巨就上书给朱元璋,指出"分封太侈",担心未来亲王会给皇帝造成威胁。朱元璋认为叶伯巨是在"离间骨肉",要将他亲手射杀。虽然叶伯巨侥幸没被射杀,但还是被关入监狱而死。
洪武三十一年(1398 年)闰五月朱元璋辞世。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允炆即皇帝位,改元建文。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的是一个内外相对安定,经济已得到恢复的国家。但是在建国30 年之后,在朱元璋施行严刑峻法、重典治国之后,有必要对政策做出调整,从武装开辟时期转入文治守成时期,从重典治国转向宽仁之政,为此建文帝进行了一系列变革,我们称之为建文新政。
但是客观形势并不允许建文帝朱允炆放手去实现他的理想政治。诸王已经对皇帝构成威胁,他必须首先解决这个问题。其时秦王、晋王已死,被封在北平的燕王是诸王之长,而且势力最强。燕王心怀异志,图谋篡位。朱允炆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太常卿黄子澄之计,施行削藩。他们先废掉了周王、岷王、齐王、代王、湘王,接着向燕王下手,但却遭到了激烈的抵抗。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号召起兵,与中央政权展开角逐。燕王首先控制了北平城(今北京),接着兼并了宁王的军队,与宁王相约将来得手后中分天下。在经过三年多的战争后,燕王带兵直指南京,左都督徐增寿谋做内应被杀,而把守金川门的谷王朱橞和曹国公李景隆开门迎降。宫中火起,建文帝下落不明,燕王即皇帝位,改元永乐。
建文新政并没有能够展开。永乐帝虽然抨击建文帝变乱成法,声称要恢复祖宗旧制,但形势迫使他不能不继续对洪武以来的政策进行调整。
永乐帝首先对政治反对派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其手段之野蛮残忍,令人发指。那些拥护建文新政,在洪武霜雪之后得到过短暂的阳春和煦的忠臣赤子,慷慨赴难,亘古罕见。永乐帝为了钳制人口,焚毁一切建文史籍,抹杀一切可能指斥自己篡逆的证据,并且利用宦官设立东厂,以监视臣民,恢复了被朱元璋撤消的锦衣卫刑狱,超越法律对臣民以约束。同时,永乐帝进一步扩大了宦官参与政治生活的范围,从此宦官无所不在。接着,他便继续进行削藩。他在即位之初,曾声称笃亲亲之义,从而给亲王一些优厚的待遇。但不久他便开始用各种借口削除可能会对皇权造成威胁的亲王。与宁王中分天下的话早已忘了,宁王被内徙至南昌,谷王被徙往长沙,辽王、代王的护卫被削去,不准齐王离开京师等等。自永乐之后,亲王再也不能威胁皇帝,虽然后来宣德、正德年间都发生亲王叛乱,但无不旋踵而败。对亲王的限制越来越严峻,比如亲王就藩后不准返京,出城省墓也需要批准,二王不可相见等等,亲王成为徒拥虚名、坐縻厚禄的赘疣。
洪武时撤销中书省罢丞相不设,增设四辅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后又罢四辅官改设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以备皇帝侍从、顾问,其位仅五品,无印信衙署,在翰林院履任支俸。永乐帝即位后,特简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入文渊阁当直,参预机密重务,始称内阁。但这时内阁专掌诏册诏敕,不置官属,诸司章奏也不经过内阁,一切批答皆出自皇帝。洪熙以后,阁权渐重,六部渐秉内阁之意行事,内阁逐渐成为执政的中枢。
永乐帝是一代雄主,他不甘于守成,而热衷于建功立业。他继承了洪武时期对蒙古的武力打击和羁縻并举的政策,封瓦剌、鞑靼首领为王,但对于不驯服的本雅失里、阿鲁台和马哈木等,从永乐八年(1410 年)到永乐二十二年(1424 年),五次带兵出塞征讨。与此同时,在东北地区明朝设立了奴儿干都司,派陈诚、李暹等出使西域,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和它们与明政府的联系。永乐帝还把明朝的势力扩大到域外,在安南设立了交阯布政使司,派郑和带领一支两万余人的庞大船队多次出使西洋,所到各国纷纷来明朝进行朝贡贸易。永乐帝为了实现自己做天下共主的理想,把首都迁到了北京,为了加强国内南北的联系而开通了大运河。永乐帝标榜文治,在他的命令下编纂了规模浩大的《永乐大典》。但是与这些号称盛世的种种业绩相反,永乐年间百姓负担过重,民生艰难,因此在永乐十八年(1420 年)爆发了震动一时的唐赛儿起义。
永乐帝的死,结束了明朝开创奠基的时代。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仁宗。他一反永乐之政,采取了全面收缩的无为之政,继之的宣宗因循稳定,继续对永乐政治进行调整,形成了"仁宣之治"的局面,从此进入了守成时期。但在表面的安定与繁荣之下,潜在的统治危机也在加剧。吏治败坏,土地日益集中,流民大量出现,从正统初年起,接连发生各种人民的反抗斗争,浙江山区的叶宗留领导的矿徒起义,福建的邓茂七起义,广东的黄萧养起义,广西大藤峡瑶壮人民起义和荆襄地区的流民起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