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地理 > 克里米亚战争史TXT下载

克里米亚战争史

作者:(英)
栏目:历史.地理
类别:国外
大小:106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经历了残酷的拿破仑战争,欧洲已经千疮百孔,摆在1814年维也纳和会桌上的问题是如何建立一个新的稳定的欧洲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转。各国政治家们的核心考虑是防止法国东山再起,但均势思想已经如此深入人心,因此过分削弱法国的想法被自然的抛弃了。新的欧洲体系需要法国,但必须使法国安分守己。被法国大革命推翻的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是个前提,因为政治家们相信以欧洲君主同盟“兄弟关系”的力量可以使法国不再以革命的口号重燃战火。英国作为大陆均势的平衡者自然也考虑到俄国在拿破仑战争后力量强大,亚历山大这个拥有“男子汉的勇气和女人的虚荣心”的君王已经处处标榜自己是欧洲的解放者。英国的战略是“不能让拿破仑垮台后在大陆上出现一个新的霸权国家”,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力量加起来似乎也不是俄国的对手,那么法国的战后地位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加以肯定。依据小威廉庇特的设计,由外交大臣卡斯尔雷勋爵加以推动实践的“欧洲大国协调体系”也就是“维也纳体系”诞生了。这个体系以均势为中心思想,均势原则被明白写入维也纳议定书。以均势五强英、俄、普、奥、法的大国协调来保证这个体系的运作。到1818年亚琛会议,法国正式加入“五大国俱乐部”,恢复了战前的地位。这个体系由两个条约加以辅助:1,《四国同盟条约》,旨在防止法国东山再起,特别是拿破仑家族重新掌权,英、俄、奥、普各出兵8万人以至动用全部武装力量来加以保证。2,《神圣同盟条约》,维也纳和会上狡猾的塔列兰为了报效新主人法王路易十八极力以所谓正统原则来维护新的欧洲秩序,维护君主制法国的地位。正统原则简单的说就是恢复并维持法国大革命前的欧洲君主国家共同体。欧洲君主联合看起来既可以对外也可以对内,梅特涅出于奥地利对外武功虚弱对内又有镇压革命防止分裂的需要,也极力附和塔列兰。他的另两个如意打算是:哈普斯堡家族在德意志诸侯中地位最高,坚持正统意味着普鲁士必须本分,不要对奥地利和德意志有非分之想;沙皇的野心特别是在波兰方向上的扩张野心得到遏止,而亚历山大的想法是如此多变,有原则加以约束看来再好不过。梅特涅清楚的知道要亚历山大接受这个自缚手脚的正统原则惟有让沙皇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由其来倡导建立这个神圣同盟。亚历山大当仁不让,由他发起,东方三君主国俄、普、奥参加的神圣同盟建立,标榜以基督教教义来处理国家间关系,特别是维护君权神授的合法性。沙皇的小算盘是俄国的君主制如此牢固看起来无革命之虞,而其他国家看起来都有革命的危险,必有求俄国,俄国可以借镇压革命扩大势力和影响。欧洲大多数君主国出于对沙皇的畏惧和自身政权的考虑,先后加入神圣同盟,只有英国除外。

  英国有足够的理由对沙皇借神圣同盟谋求霸权保持戒心。英国的传统是不以行为者的动机来判断行为者,而是根据行为者的实力来判断。也就是说即使亚历山大是个彻底的君子也不能保证俄国会“克己复礼”,因为俄国拥有庞大的陆军,这只军队如何使用都足够挑动英国人的神经。特别是沙皇可以借神圣同盟来干涉别国革命更让英国无法接受,英国担心最终所有大陆国家会听命于沙皇,英国将孤悬海外。在神圣同盟早期对西班牙和意大利诸邦国革命的干涉中,英国一直持反对态度,特别是1822年卡斯尔雷勋爵卸任坎宁上任外交大臣后,英国更加远离欧洲,寻求向海外扩张。卡斯尔雷勋爵卸任后在临死之前进言英皇:“如今惟有陛下和小臣理解大陆事务。”他一直坚持大国协调政策,他的死表明英国回归置身欧洲事务之外的传统,无论维也纳体系还是神圣同盟的重要一环已经脱落,欧洲的和平框架已经动摇了。

  最后一个出场的日后克里米亚战争的主角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尔其帝国的顶峰是50万大军1683年对奥地利帝国首都维也纳的围攻,但最终被德意志诸侯和波兰国王的救援联军击败,残军仓皇逃到贝尔格莱德,并永远的失去了匈牙利,从此一撅不振。进入18世纪,扩张中的俄国在黑海和高加索方向上多次与土耳其帝国交战,夺取了原属土耳其帝国的黑海沿岸的大量土地。俄国的长期目标是占领全部黑海沿岸地区,特别是君士坦丁堡、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两海峡,将黑海变为内湖,并向地中海发展。拿破仑战争中,土耳其帝国是个旁观者,因此战后的维也纳和会根本没有考虑土耳其问题,对巴尔干格局没有任何政治安排。当然,如果列强不去干涉土耳其帝国内部事务这本身也不是问题。但是这无疑是日后诸多冲突和战争包括克里米亚战争的致命诱因。“东方问题”肇因于始。所谓“东方问题”说到底就是“对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列强既然磨刀霍霍,那么冲突也就不远了。


  进程演变
   到了1850年,欧洲已经经历了多次重大事件。而主角之一的法国此时政权落到了拿破仑波拿巴的侄子路易波拿巴的手上。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路易菲力普称帝,尽管沙皇讥笑其为“街垒国王”,但这并不妨碍英国率先承认革命后的路易菲力普政权,其他君主国无奈也先后予以承认,正统原则看来不是铁律。路易波拿巴投机席卷欧洲的1848年革命,推翻了路易菲力普王朝并伺机取得政权,3年后他称帝,号称拿破仑三世。如果说1830年革命其他列强还可以接受的话,那么路易波拿巴的掌权则几乎挑战了维也纳体系每个原则,拿破仑家族东山再起足以启动《四国同盟条约》,而1848年革命神圣同盟也拥有干涉的借口,但什么也没发生,还是英国率先承认了路易波拿巴政权,奥地利惟恐落于人后日后留给路易巴拿巴打击奥地利的口实也迅速承认了法国新政权。正如一位资深奥地利外交官所言:“如今讲原则之时代已经过去。”路易波拿巴在阴谋中取得政权,对于阴谋手段自然十分在行。其要领是没有人知道他想什么,做什么。他一面以人民的皇帝自居,主张民族自决和支持革命,另一方面内心又渴望得到传统君主国的正名。
  


  他希望其他君主能以他们之间“我的兄弟”的称谓来称呼他,在仅得到“我的朋友”这样礼貌的称呼又极其不满。站在国家的高度,他认识到自拿破仑战争以来,法国是孤立的,更由于他的血统,欧洲国家围堵法国之势仍然存在,他在等待机会,打破孤立。当时的人称他为“杜依勒里宫之谜”。
克里米亚战争史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第 3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随机推荐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