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武装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干1927年8月1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称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称八路军和新四军,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中国各族人民的爱戴与拥护.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后,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历经艰难曲折,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同国内外强大的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一)
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诞生成长,经受反"围剿"和长征的严峻考验.
1927年4月和1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先后背叛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使1924年开始的国共两党合作的反帝反封建大革命遭到失败.中国共产党从失败中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2万余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正式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8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建立工农革命军.9月11日,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由农民、工人和革命官兵组成的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地区举行秋收起义.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革命官兵和工人赤卫队举行广州起义.至1929年底,中国共产党还在洪湖、海(丰)陆丰、琼崖、黄(安)麻(城)、赣西赣南、湘南、戈(阳)横(峰)、桑植、闽西、渭(南)华(县)、平江、川东、百色、龙州等地区举行百余次起义,创建了许多支工农革命武装.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1927年9月29日到达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改编,将部队缩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实行民主制度,制定革命纪律,为建设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初步基础.10月,毛泽东率部到达井冈山地区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斗争中,毛泽东为部队规定了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制订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发展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宽待俘虏的政策.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由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农军编成的工农革命军到达宁冈县砻市,和毛泽东
部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辖3个师,共约1万人.5月以后,各地起义建立起来的武装陆续改称红军.7月,在上海的中共中央重新设立军事部,杨殷、周恩来先后任部长(1930年2月改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周恩来任书记).
井冈山地区的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采取"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略战术,挫败国民党军多次"进剿"和"会剿".1928年12月,彭德怀、膝代远率领由平江起义部队组成的红军第5军主力转移到井冈山,同红4军会合,编入红4军.
1929年1月,红4军主力向江西省南部和福建省西部挺进,开展游击战争.至1930年3月,挫败赣粤闽三省国民党军两次"会剿",创建了后来发展成为中央苏区的赣南、闽西根据地.1929年12月,中共红军第4军前委根据中共中央"九月来信",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又称占田会议),总结红4军的建军经验,通过《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等一系列决议案,规定了红军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基本任务,明确了共产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和政治工作的地位,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成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古田会议决议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史上发挥了长远的指导作用.
其他地区红军,也分别打破国民党军的"进剿",先后创建了湘鄂西、鄂豫皖、湘鄂赣等10余块革命根据地,并在游击战争中逐步发展壮大.到1930年上半年,全国红军达7万余人,连同地方武装共约10万人.6月以后,各地红军分别进行整编,并统称中国工农红军,赣西南、闽西地区的部队编为第1军团,辖第4、第6(不久改为第3)、第12、第20、第22军.湘鄂西地区的部队编为第2军团,辖第2、第6军.湘鄂赣边界地区的部队编为第3军团,辖第5、第8、第16军.鄂豫皖地区的部队编为第1、第15军.
广西省右江地区、江西省东北地区、广东省东江地区、浙江省南部地区以及江苏省(南)通海(门)如(皋)泰(兴)地区的部队分别编为第7、第10、第11、第13、第14军(后3个军后来编为地方部队或失散).8月23日,第1、第3军团在湖南省浏阳县永和市会合,随即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方面军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和总前委书记.军团和方面军的组成,为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开创更大局面创造了条件.
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红一方面军执行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
的战略方针,连续打破国民党军3次大规模"围剿".由赣南地方武装编成的红35军和由右江地区转战到中央苏区的红7军划归红一方面军建制.11月初,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会议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关于红军作战、苏区建设的正确方针和政策,提出错误的批评.下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成立,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任副主席,叶剑英任总参谋部部长,王稼祥兼任总政治部主任.撤销了红一方面军总部,其所属部队归中革军委直接指挥,并称中央红军.12月,国民党军第26路军1.7万余人在宁都举行起义,改
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亦归中革军委直接指挥.周恩来从上海到达中央苏区,就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并任中革军委副主席.1930年11月至1932年3月,湘鄂西苏区第2军团转战湘鄂边和鄂西北,并取得襄北作战的胜利.第2军团于1931年3月改编为第3军.鄂豫皖苏区第1军(1931年1月与第15军合编为第4军)于1930年1月至1931年5月,打破国民党军两次"围剿",后又取得蕲春、黄梅、广济地区作战的胜利.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成立,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辖第4、第25军.尔后红四方面军发起攻势作战,至1932年6月,连续取得黄安、商潢、苏家埠和潢光4次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三次"围剿"计划破产.湘赣、湘鄂赣、赣东北等苏区红军也在反"围剿"作战中取得胜利,全国各地红军在反"围剿"作战中,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20余万人;主力红军发展到15万人,各苏区得到巩固和扩大.
1932年1月,王明"左"倾错误统治的中共临时中央推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要红军夺取中心城市.尔后,中央红军从2月至1933年1月连续进行6次进攻战役,虽然取得一些胜利,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消耗和疲惫了红军,失去巩固和发展红军与苏区的有利时机.其间,中央红军复称红军第一方面军.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召开会议,继续贯彻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毛泽东在会上受到错误的批评,会后被迫离开红军的领导岗位.鄂豫皖和湘鄂西两苏区的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四次"围剿",被迫于10月分别退出这两个苏区.第四方面军主力于12月转战到四川省北部地区,1933年2月创建川陕苏区.到1934年9月,连续取得反"三路围攻"和仪南、营渠、宣达3次进攻战役、反"六路围攻"的胜利,部队发展到5个军8万余人.留在鄂豫皖苏区的部分红军于1932年11月重新组建第25军,继续坚持斗争.退出湘鄂西苏区的第3军经过艰苦转战,于1934年6月进到贵州省沿河地区,尔后创建了黔东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