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地理 > 历史上那些帝王们TXT下载

历史上那些帝王们

作者:刘继兴(现代)
栏目:历史.地理
类别:现代
大小:270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商纣王是怎样被推进罪恶深…

成王败寇,历史多半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隋炀帝因为做了亡国之君,他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在《唐史》中被替换成了凶狠残暴,并被戴上了“暴君”的头衔。崇祯皇帝因为做了亡国之君,他曾经的励精图治在《清史》中被说成昏庸无能,甚至被称为“傻瓜”皇帝。那些取而代之的“幸运儿”们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向世人阐述自己改朝换代是顺应天意,是众望所归。

不过,隋炀帝和崇祯皇帝这种被篡权者称为“无道昏君”的遭遇,比起商纣王被周武王张冠李戴地强加上一些“莫须有”罪名的“被妖魔化”来,则是小巫见大巫了。

历史上的商纣王不仅是一个容貌俊美、力大无穷的帅哥猛男,同时也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英明天子。《史记·殷本纪》记载:“(帝辛)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其他史料中也有“形容俊美”和“帝辛受德有倒拽九牛之威,具抚梁移柱之力”的记述。作为当时世界超级大国的国君,商纣王同历代帝王一样,固然有淫逸奢侈、骄狂拒谏、横征暴敛的昏暴一面,但这些所谓的“毛病”并不能掩盖其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主流方面。

商纣王即位后,可以说是励精图治,宏振商邦。针对东夷部落经常入侵国家,骚扰掳掠百姓的现状,商纣王御驾亲征彻底将其消灭,一举解决了历代先王均束手无策的“老大难”问题;他率兵东征西战、攻伐八方,使商朝的疆域不断扩大;征伐的同时,他还不失时机地把中原文化向四海传播,进一步巩固了王朝的统治。河南北部的淇县(即商都朝歌)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帝辛的江山,铁桶一般。”

那么,固如铁桶的商朝江山,为何会“忽喇喇似大厦倾”,转瞬间就灭亡了呢?英明神武的商纣王为何会遭遇身败名裂的厄运呢?这与周文王阳奉阴违、伺机篡权地苦心经营,以及周武王处心积虑地制造“舆论”攻势、恶语中伤是分不开的。

如果说牧野之战,是周武王推翻商朝的决定性战役;那么战前誓师,则是吹响商纣王身败名裂的号角。为了解决自己以臣伐君、不合礼法的篡逆问题,煞费心机的周武王多次信口雌黄,无中生有,恶语中伤商纣王,从而使商纣王的名声扫地。

在与各路诸侯会师后,周武王庄严誓师,发布讨伐纣王的战斗檄文《泰誓》,历数了商纣王执政以来,“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沉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等“自绝于天”的种种“劣迹”和“罪恶”。周武王的这一招无疑是毒辣的,但确实是奏效的。他那怒发冲冠、激烈愤慨般的煽动演讲,一下子就把以下犯上的谋反之战,变成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正义之举。

为了让商纣王成为众矢之的,周武王利用牧野之战前的最后一点空挡,再次做战前总动员,宣读《牧誓》,重申商纣王的罪恶:“惟妇言是用……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经过两番庄重的战前誓师,不仅使商纣王荒淫残暴、无恶不作的腐朽统治者形象在人们心目中埋土扎根,也使整个队伍同仇敌忾,群情激奋,斗志昂扬。一场在理论上“以有德伐无德”的“人民解放战争”打响了,商朝六百年的基业轰然倒塌。不过,商纣王没有选择苟且偷生,而是选择了以身殉国,被火焚烧后的他仍是一副铮铮铁骨。

“造宫室、建酒池、宠女色、囚贤人、施酷刑、害忠良”,是周武王为商纣王罗织的主要劣迹,也是商纣王国破人亡、身败名裂的重要罪行。只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贡曾说过:“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论语·子张篇》)意思是说:“商纣王虽坏,但决不像传说中那样厉害,他之所以名声不好,是因为人们把天下所有恶事都算到他的头上了。”纣王遭受诬陷,不仅子贡愤愤不平,宋朝学者罗泌对此也有话要说。罗泌在《桀纣事多失实论》中指出:“帝辛大造宫殿,建造酒池肉林,宠信女色,囚禁贤人,残害忠良等罪恶,与夏桀的罪恶如出一辙,凡桀的罪,就是纣的罪恶,桀纣不分,这些都是出于模仿。”罗泌这样说是有根据的。例如:令人发指的“炮烙”酷刑,本来是夏王桀的发明“专利”,却被人们张冠李戴在纣王的头上。“肉山、酒海、琼室、瑶台”本是夏桀奢侈生活的“必需品”,周武王却把这些“屎盆子”毫不留情地扣在了纣王的头上。真是“欲加其罪,何患无辞!”

随着商朝的灭亡和纣王的殉国,他对中华民族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几乎被周以来的史学家们全部“封杀”。就连被后人尊崇为“史圣”的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没有记载商纣王的丰功伟绩,但像“好酒淫乐,嬖於妇人”“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慢於鬼神”“以酒为池,以肉为林”“重刑辟,有砲格”的劣迹却比比皆是。如果说周武王是造成商纣王身败名裂的“罪魁祸首”,那么司马迁就是他的一个“忠实帮凶”。

不过,真正把商纣王推向罪恶深渊、万劫不复境地的,却是流行于明、清年间的那部虚构人物情节、诬蔑丑化帝王、内容荒诞糟粕、附和封建迷信、愚弄劳动人民的《封神演义》。在这部神话小说中,作者不惜歪曲历史、扭曲人性,在美化周武王的同时,狂贬商纣王,其残暴无道、罪大恶极的形象,在人们脑海里根深蒂固。

商纣王死后,被周朝恶谥为“纣”(按:马屁股后面的革带,有损贬之意),历代史书中也不分青红皂白,人云亦云,使其蒙受了几千年的不白之冤。商纣王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悲剧英雄,他为中华民族在扩展版图、传播文明等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和不朽功绩,将永载史册,这是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人都不能随意改写和抹杀的。毛泽东同志和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都曾为商纣王翻案说:“商纣王文武双全,是个很有本事的人。”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英雄何惧骂名?!

齐威王是如何“一鸣惊人”的…

他,曾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身为一国之主却不理朝政、不思进取,通宵达旦地纵情于酒色,一度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黑暗腐败;他,曾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败家子,麻木不仁、醉生梦死,几年时间就把一个国富民强的泱泱大国折腾得内外交困、濒临灭亡;他,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作为的明君,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力行改革,使危如累卵的齐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冠。他就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齐威王。

不想昏聩亡国,就要奋发图强。受到妻子虞姬的多次教导后,决心走出醉生梦死阴影,决心悬崖勒马浪子回头,决心干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齐威王,信誓旦旦地向全国人民发誓,要“扬皇考昭统,高祖黄帝,尔嗣桓文,朝问诸侯”,这充分表现了他要继承和发扬父亲桓公田午的业绩,远则学习远祖黄帝,近则效法齐桓公(姜小白)和晋文公建立霸业、号令诸侯的态度,和准备做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决心。不过,因为积习难改,齐威王励精图治的雷声大,雨点小,一直磨磨蹭蹭地没有付诸行动。这时,淳于髡不失时机地走上前来。

史书记载,淳于髡相貌丑陋,但“博闻强记”,滑稽善辩,寓救国大计于诙谐的谈吐中,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为了让齐威王的宏图大业付诸实施,让国君的“梦想照进现实”,淳于髡巧妙地用“隐语”劝谏齐威王说:“大王,我给您出一个谜语。我们齐国有一只大鸟,在宫廷里已经住了三年了,可是它既不飞翔,也不鸣叫,只是毫无目的地蜷伏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齐威王是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这是淳于髡用心良苦地借此劝谏自己,心中忽然有所触动。一番沉思后,他对淳于髡说:“我就是这只大鸟。不过,这只大鸟不飞则已,一飞就会直冲云霄,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意思是说,你们就等着瞧好吧。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齐威王这话不仅说得好,做得更好。齐威王把实行改革的开端,放在了严罚重赏、整顿吏治方面。他一改过去任免干部时看材料、听汇报的习惯,而是派亲信明察暗访,了解各地官员的为政情况。谁恪尽职守,政绩突出,他心中有数;谁欺上瞒下,欺世盗名,他心知肚明。即墨大夫虽然多次遭到诽谤,但是他治理有方,为政清廉,百姓丰衣足食,齐威王知道后予以褒奖;阿大夫在朝中时常得到称颂,但是为官无道,欺压百姓,弄得民不聊生,齐威王了解后将其煮了,就连那些平日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官员都被他一起煮了。齐威王这种惩奸除恶、奖良褒善的做法,大快人心,令齐国朝野震动。此后,“群臣悚惧,莫敢饰非,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得士者昌,失士者亡。”当魏国国君以夜明珠为宝的时候,齐威王却以人才为宝。正是由于齐威王把人才看做是国家的真正财富,才使齐国很快发展壮大起来。尊重人才,选贤任能,是齐威王力行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他打破了官员升迁看资历、背景、声望等诸多限制,更加重视人才的实际才能和治国韬略,因此在选拔干部上也不拘一格。通过观摩邹忌弹琴,他认识到邹忌深谙治国之道,便让他做了齐国的相国。他认为淳于髡诚恳忠谏,使自己勇于改过、奋发有为,便对其格外赏识和重用。此外,齐威王还选用宗室中有作为的人为官,如任命田忌为将军,选用受过刑法的孙膑为军师,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大败魏军,为其在战国称雄道路上扫清了障碍。

为了能听到真话、实话,防止被人蒙蔽,齐威王在接受了邹忌的劝谏后,果断下令:“不论朝廷大臣、地方官吏或老百姓,能当面提出君主过失的,得上赏;用书面指出君主过失的,得中赏;在广众中议论君王过失的,得下赏。”齐威王的这道命令,使全国一片哗然。群臣纷纷前来进谏,一时间门庭若市,成排的史官也记录不过来;几个月下来,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通过这个办法,齐威王获得了大量真实情况,许多事情得到了及时公正的处理,齐国上下正气蔚然,百官尽职,国内安定,政治清明。燕、赵、韩、魏等国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之震动,纷纷来齐国朝见祝贺,愿与齐国结成联盟。人们都说这是齐威王在朝堂上打的大胜仗。

此外,齐威王还在改革军事、发展学术、发展经济等诸多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革新。他撰写《司马穰苴兵法》,改善军队装备,既增强了将士的理论修养,也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他重视稷下学宫的建设,在政治上、经济上给士人以优厚待遇,培养和吸引了大批能为他出谋划策的各种人才;他实行“均地分力”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保护农业劳动力,合理征赋,奖勤罚懒,促成了人民安居乐业和国家长治久安;他实行“关市几而不征,质律禁止而不偏”的政策,创造良好的交易场所,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达到了“聚天下之财”的目的。到了齐威王执政的中后期,齐国要兵有兵,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最强于诸侯”,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公元前334年,齐威王在徐州会盟时正式称王,也是战国七雄中最早称王的诸侯国君,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真正霸主。

昏君一旦昏开了头,百分之九十九的都会借着昏聩的惯性,破罐子破摔,一昏到底的。齐威王却能从最初的“好为淫乐、长夜之饮”和“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的昏君,摇身质变为一代雄才大略的明君,其幡然醒悟的态度,悔过自新的勇气,改邪归正的决心,以及力行改革的毅力,着实让人敬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难免有不清醒甚至犯错误的时候,关键在于他能否幡然醒悟,能否知错就改。齐威王的悬崖勒马,浪子回头,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不仅开创了他一代战国霸主的千秋大业,同时也成就了他“一鸣惊人”的万世佳话。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是真的…
历史上那些帝王们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第 3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