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创造不过是构成20世纪马桶轶事的冰山一角罢了。奇闻轶事则绝佳地体现了现代马桶技术在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刻上的烙印。不少人为电动装置所吸引,也有人仍旧依赖平稳可靠的老式便器。
大多数家庭都一代代传递着父辈的教诲。英国皇室家族中因放弃王位而名满天下的爱德华八世(Edward VIII)曾回想起父王的谆谆教诲:“永远不要拒绝他人为你减轻重负的盛邀,并抓住一切可乘之机进行排泄。”
现存电动装置中一半以上是日本人创制的。他们将其专长用于提供更为舒适惬意的盥洗用品也就不足为奇了。与史上有名的、使用马桶时完全可以不动一根手指的“幕府将军”如出一辙,现在日本人可购买到照顾到各种需求的马桶。马桶边的墙壁上安装了一块控制板。按下其中一个按钮,马桶座圈便会事先为使用者暖热。用完后,按动另一个按钮,便在他屁股上喷射一股热水,将其冲洗干净。跟着一股暖热的气流又把臀部烘干,无需使用手纸。
技术正令人们变得懒散惰怠。装有定时器的咖啡冲泡机在人们早起之前就泡好了早咖啡。人们惬意无比地坐在沙发椅上,远程开关会为其打开立体声收音机、电灯及电视。如今懒散人士的技术已然延伸到了厕所领域。进入公厕的分隔间前,人们大可不必从分发者手中领取那个纸制的座圈套。按下某个按钮,电动马桶座圈随即滑出一个塑料套,将座圈团团围住。
乔治.古德海姆(George H.Gooderham)记述了自己的加拿大政府印第安事务官生涯,他描绘了原住民接受西方卫生习俗的过程。迁至保留地之前,印第安人脚下有广袤的领土可供支配。游牧部落将粪便排泄到溪流和浅坑里,而并未产生多大困扰。积习难改。直至世纪之交,印第安人仍然随地大小便。古德海姆记录了一名印第安妇女的故事。此人从一次交谈中离开,在园子里徘徊了没几步,便在地里蹲伏下来。
直到相当晚近的年代,原住民政府才得以组建。他们获得了住宅,但(室外)茅厕或马桶仍旧子虚乌有。一位木匠对当地原住民伸出了援手,同意为其建造几间成本低廉的简易茅厕(带两个座圈的)。印第安人逐渐开始视茅厕为无价之宝,并遣人把守,生怕为人所偷。
茅房(outhouse)这一名字取自其相对于房屋(house)的位置。茅房位于距离主屋足够远的位置,以防井水遭到污染,但夜晚时分很难寻觅到它。电力时代来临前,乡间的夜晚漆黑一片。为帮助人们尽快找到茅房,房主会拴一根长长的绳子或带子,从主屋一直通往茅房。如夜间想上茅房,只需抓住带子,跟随其指引,就可找到它。这一装置的附带效用就是,可以用带子来晾干衣物。
一位名叫吉尔巴(Dr.Gerba)的微生物学家一生都在盥洗室里进行细菌研究。他给出的专业建议是,选择公共盥洗室里的第一个座圈。吉尔巴调查了来来往往的人群,发现多数人会挑选居中的小分隔间使用。毋庸置疑,听闻他的报告后,就知道第一个小隔间将不再是一个上选之地。不妨试试最后一个。
泰国曼谷的驾车者和纽约城的司机有很多共同点,而不仅仅是阻塞交通。这两个城市的男性驾车者滞留于交通时都倚赖便携式“尿壶”出恭。近年来曼谷的人口急剧增长,引发了可怕的交通堵塞状况。曼谷加油站会在塞车高峰期出售红色的小型尿壶,供有排便之需的顾客使用。纽约城没有公用盥洗室。由于吸毒成癖和无家可归之人常逗留于此,市政府关闭了所有的公共厕所。出租车司机们只得在车里携带一个玻璃缸四处游走,以备“休息时间”用。